04华东三市游(之一)

                                    陈贤庆

                                      

   旅游归来数日,说到要写篇游记,先有惭愧之感。我于1974年11月在杭州游览了四日;1974、1977年到过上海;1974、1977、1979、1981年到过南京。算而今,都是二十多年前的事了。二十多年,尤其是改革开放的二十多年,也没有去过华东,这简直连那些在工地砌墙的民工、在发廊洗头的女孩也比不上!这就是我惭愧之一。陈家有女初长成,我的一对双胞胎女儿长到快十七岁,如果是别家的孩子,早已游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甚至远游日韩澳纽欧美……而我的女儿,却连广东省也没有出过,没有坐过火车,更没有坐过飞机!这些,肯定不是她们的错,而是父母的错!要么就是他俩无见识,要么就是吝啬,要么就是有什么难言之隐。在此,我也没有必要详细分析原因了,只想说明,这是我感到的惭愧之二。有了这两种惭愧,写起文章来肯定会底气不足了。不过,世上的事,只要想开一点,也没有什么的,现在大家都各忙各各顾各,难道有许多人会关注你、会耻笑你?再说,二十多年再旧地重游,正好更能真切地感受到祖国江山之变,感受到改革开放所取得的巨大成果。此行最重要的目的,是要让两位没有见识的女儿见识一下世面,开开窍。前两天,我已将旅游观感写成三十首五言律诗,放到网上即受到一些文友的赞许。我的游记一向是“诗文并茂”的,即使“文”欠佳,也有“诗”补救。想到这里,心里也就坦然些。

  为了叙述的方便,我用日记体的形式来写,那么,每天去了什么地方,干了些什么事,也会清楚些,以便日后查阅所需。8月5日记。

7月18日:7月18日下午,我携带女儿嘉敏、嘉慧出发到广州。虽然我们到上海的车票是20日早上,但女儿到广州的机会也不多,所以,也趁机在广州呆一两天。我们在芳村站下车,乘地铁到西门口,然后到侄女小秋所租住的屋子。小秋租住的屋子空着,她于当天早些时侯乘车去武汉,带儿子泽鹏到南京,我们数天后会和她们见面。晚饭时,约了旧友阿菲夫妇,在西门口附近一家酒家吃饭,不料,反让阿菲夫妇破费。饭后,原打算到大哥家,但时间已不早,于是,带女儿到人民路、上下九步行街走。中山市的孙文路步行街是全国最早出现的步行街,所以,对于中山人,包括我的女儿,对岸步行街也不会有太多的感受,一般都是商场加食店加灯饰的组合。不过,步行街内人流熙熙攘攘,不管怎么说也是太平盛世的标志之一吧。女儿走累了,总要依靠的士车,于是,我们打出租车回去,看一会电视,即睡觉。

7月19日:早上,我带女儿到北京路步行街。又是步行街,女儿也乏味,吃了早餐,我带她们到海珠广场。海珠广场是我过去常去的地方,皆因离学校和家都不远,广场四周有些大建筑物,又面临珠江,是休闲、思考、会友的理想之所。如今,海珠广场更加美了,但是,比它美的地方已多的是,所以,女儿觉得在此照个相也浪费表情。于是,我又得转移目标,打车去沙面。走在沙面的路上,我告诉她们沙面的一些历史,尤其是给她们指点那些欧美式的建筑物,但是,女儿们兴趣不大,我也觉得那些本来有些特色的建筑,没有保护和修缮好,尤其没有形成一条可供参观旅游的线路(可能我找不到),与我们后来在上海参观过的“上海新天地”相比,就大大逊色了。

  在沙面,女儿感兴趣的,倒是那五星级的“白天鹅宾馆”。这样级别的宾馆她们从没有涉足。于是,她们不仅进入了宾馆,而且也愿意在“故乡水”前照了一个相。更令她们感兴趣的,是刚好遇到非洲的马里总统访问广州,要下榻白天鹅,我们身边突然出现了一大批只剩下牙齿是白的黑人。当然,我们不知哪个是总统,也许总统尚未出现。不管怎样,这样近距离地看到一大班黑人,她们肯定是第一次。离开沙面,随便吃了点东西,我们在黄沙站坐地铁到东山口,再打车到淘金路大哥家。大哥大嫂正与别人打麻将,也无暇与我们过多谈话。我们坐了一会,让女儿见识一下大伯的新居,就又打车回西门口住处休息。我要在那里等中山来的王老师,因我帮她买的到武汉的火车票仍在我处。

  4点半后,王老师带着女儿小菲到。休息一会,我们一起坐地铁到越秀公园。女儿也没有到过这个公园,其时又正值黄昏,感觉公园有些破败寂寥,游兴不足。稍为让她们感到兴趣的,是远远望见的游泳场、足球场。到了中山先生纪念碑附近,我叫她们走到碑下,她们觉得要登多级阶梯,辛苦,远远眺望一下就算了。唉,对于中山先生,还是我们这些民国的“遗老遗少”最有感情啊!

  离开越秀山,我们坐地铁到了北京路。王老师请孩子们到麦当努吃晚餐。这是我两位女儿一天中最高兴的时刻。那家麦当奴,挤满了人,有儿童也有青年成年。要自己辛辛苦苦去排队买食物,再去寻找座位(两个程序或者相反),在嘈杂声中啃下那些价格不菲的、在我看来甚难吞噎的“汉堡包”“巨无霸”,以及已无鸡味的“炸鸡腿”,再品尝几条虽还可口但很廉价的“薯条”,然后喝下那杯“可乐”,实在是很愚蠢的事!然而,愿意去做“愚蠢的事”的中国人很多,难怪麦当奴遍地开花。

  做完“愚蠢的事”后,我们决定去夜游珠江。于是,我们打车到大沙头码头。在路上,那司机得知我们要游珠江,建议我们说:“不如送你们到珠江南岸,沿着岸边走,这样既省钱省时间,又达到目的。”我一听即同意,因为我去年底夜游过一次,无非是船载与步行的区别。于是,我们在南岸下车,沿着南岸的长堤漫步。珠江美景,还是以江北为佳,所以,漫步南堤,沐浴着清柔的晚风,眺望江北,欣赏那高楼上的灯饰,以及长桥的雄姿,的确是难得的、不用花钱的艺术享受!这还得感谢那出租车司机呢。

  我们一直走到人民桥,然后步行过桥。在桥上,便可真切地观赏到珠江两岸以及白鹅潭芳村一带的夜景。打车回到住处后,这一天也就结束了。

7月20日:前些天的天气都很好,但是,20日一早醒来,天上竟然降着大雨!因为火车是9点13分开的,无论坐地铁或打出租车到火车站,都不会花很多时间。但是,下雨天就难说了,我们近8点钟站在西门口,居然很困难才叫到一辆出租车,到了火车站已8点半钟。我们排队进站。只有一条队一个人在检票,那检票员态度又很恶劣(可能不得已),不时地骂人。女儿心急我也急,但无可奈何。进站之后,由于久未坐火车,竟不知从哪里上车,又折腾了一会。找到了列车,而车厢又在遥远的第13卡,于是又得拖着行李走了很久,才上得车去。这时,两位女儿,已不很高兴。

  当我们进入了那卧铺车厢后,车厢里的情景与女儿她们想象的大不一样,三层铺位挨得紧紧的,过道很窄,旅客仍在找铺位,放行李,一派杂乱,已使她们眉头紧皱;再看到车厢内全是外省之人,听不到粤地口音,又更觉烦躁;我们买的是三张卧铺的上铺票,并非我不知道上铺的弊端,实在是没有下铺了。这时,我告诉她们她们的铺位在最上层,而还有一个在隔壁,这又使她们眼圈微红。平时她们缺少体育锻炼,还不知自己能否爬得上去,上得去又能否下得来。她们不得不脱了鞋爬上去,果然是手颤腿抖的。上去之后,她们才发现,身子根本直不起来!一想到要在那床上呆上近二十四小时,她们就想哭!我叫她们下来,先到过道站站或坐坐。她们又很艰难地爬了下来。嘉慧说:“怎么火车是这个样子的?!”嘉敏说:“以后打死我也不坐火车了!”

  这时,我也感到衣衫已湿,嗓子很干,走时没有考虑到水的问题。车上肯定会有水卖的,但是当时没有。于是,我走下车厢,向那小贩买三瓶水。水是3块钱一瓶,由于没有散钱,我给他一张100块的钱,他找回我90块,说那1块就算了。我还感激他两句。后来,我在车中用其中的一张50元买食物时,那乘务员一摸,就知道是假币!原来,我上了大当!那张50元假币,我现在还留着,并不打算让再流通去骗人,如果我也这样做,那中国人的道德诚信真的没得救了!

  上车一事,的确不很顺利。对于我这样心胸开阔的人来说,不愉快的心态是很容易调整过来的。我也抓住时机,对女儿作些教育。我说:“你们想想,你们现在在卧铺车厢里,还有一张床可以睡,那些硬坐的人,就只能坐一天一夜;你们再想春节期间那些外省民工,挤在车厢里坐都没得坐,就这样回西川,回河南,她们有些也象你们一样的年龄。”我的这番教导,不知对她们有没有触动,只见她们稍稍安定下来。我再开导说:“我们虽然是上铺,但是,可以学会和下铺的人搞好关系,人家是会让我们坐坐的。你自己的态度好些,善于观察,就会发现身边的好人多些。”女儿她们的中下铺有两位妇女,虽是外省人,但在广州工作,要到上海出差;另外是一位上海老妇人,带着一个6岁的小女孩回上海,小女孩也买了一个铺位。在我的交际下,果然大家渐渐相熟,尤其对双胞胎女儿感到兴趣,于是,我们也可以随意在下铺坐坐。那小女孩和我更亲,常主动逗我玩,还要我和她下飞行棋。不过,她奶奶让她叫我“公公”,使我微微感到不快。临出发前两天才把头发染黑,看来无补于事。

  这就是在火车上的事。窗外的景物,并非时时值得看的。两位女儿睡多于坐,大概在沉思着回来时怎么办。车上的食物比较贵,加上胃口并不好,她们只吃了一餐。而我也是马马虎虎吃了两餐。到睡觉的时候,原来小女孩睡的是中铺,她奶奶怕她滚下来,于是与她一起睡在下铺,而把床位让给我们。于是,嘉慧睡到中铺,我可以搬过来和她们在同一单元里。但是,问题又出现了。上铺离那空调口仅几十厘米,那冷风吹得人无法入睡,尤其是嘉敏。我找到列车员,他叫我用报纸塞住。我去做了,但很难塞得住。再找那列车员,他亲自来塞,塞了很久,终于把那风口塞住(还有些小地方出风)。我也及时利用这两件“好人好事”教育女儿,世上的好人是很多的。人人为我,我应为人人。

7月21日:按照原来的计划,我们并非一直坐到上海,而是在杭州停留大半天,可以顺便到西湖玩玩。下午,再坐车到上海。所以,早上5点钟,我们就起床(似乎都没有睡着过),等待5点40分时在杭州下车。30年前,我在杭州玩过四天,住在武林门省地质局招待所。现在的杭州,肯定变化很大,我正盘算着:下车后即签票,保管行李,然后打部出租车到西湖……这时,有位穿着铁路制服的人来游说我,参加“杭州西湖一日游”,165元(加了20元车费),可游览六个景点——虎跑、小瀛洲、岳王庙、黄龙洞、灵隐寺飞来峰、宋城等,行李随车,帮忙签票,只是不包午饭。这些地方,我大多去过(除宋城)很分散的,要是自己,真不知怎么去。于是,考虑了一会,我便决定参加这旅游团。下车时,我发现同车的还有四位广州天河区的年轻的小学女教师(后来交谈得知),也参加这旅行团,觉得不会上当受骗吧。抬头看看天,天色清朗,虽是早上,已感到热浪逼人。心想,今天的旅游,肯定晒得很,不知两位女儿会不会中暑。

  这是个正规的旅游公司。我们在一家饭店洗漱并吃了早餐,大概7点钟,便坐上了一部旅游巴。车子到几家酒店上客,我们也可以顺便观赏杭州的市容。三十年前,杭州除了西湖美,市区建设不怎么样,现在是路宽楼高,有现代化的气派,当然,与广州似不可比。渐渐,车中上来了三十多位游客,各省的人都有,除了我们广东的,还有辽宁、内蒙、江苏、湖北、贵州等。男女老少,临时组合,也挺有趣。导游是一位叫“小蔡”的女子,口齿不错,也挺认真负责的。

  第一个旅游点,是虎跑(应读刨音)。为什么先到虎跑?大概是顺路吧。有关虎跑泉的由来、与之相关的人和事,如果我再写一次,就肯定重复了,因为在我的《三度江南行》一文中,已作了叙述。所以,我只写写与过去不同的事吧。当年我是孤身一人来游,身边甚少游客,如今是十数个旅游团涌来,导游那红绿黄紫的小旗在挥舞;当年我不必付门票,也不见有门,如今的门票,恐怕要数十元吧。我们沿着一条林阴道,来到泉眼处。这里称“天下第三泉”,也是够“城信”的,没有胡乱争“第一”。没有来过的人肯定以为是一条汩汩滔滔之泉,殊不知,那泉细若游丝,还要用铁网罩住。吸引人的,是那里有只老虎雕塑,与它照一张相,可以告诉别人我来过虎跑。当年,我穷得没有照相机,无法留影于虎前,如今,我有部数码相机,但也难以照到一张理想的照片,因要在那老虎旁边照相的人太多,我们只能在远处照一张,老虎要用放大镜才能看到。倒是在那只大茶壶前,我们勉强照了一张。来到虎跑最大的收获,是花5毛钱买了一杯水,那可是天下第三泉的水啊!除此之外,整个虎跑地区环境是不错的,有山有水有花有草有泉有鸟,只是大家都是匆匆过客,如何领略其妙?我有五律一首,看能否写出其点滴?诗云“天下清泉美,虎跑称第三。煮茶香远近,入口沁脾肝。已听莺飞岭,犹观水下滩。林深梳日影,漫步卉花间。

  游完虎跑后,旅游巴把我们带到西湖边,在一个码头上船。船向着小瀛洲方向驶去。小瀛洲是西湖中的两个大岛之一,可以看到“三潭印月”那景点。三十年前,我也是坐船到此,但那船应该小些,简陋些。上岛后,导游让我们自由活动照相。这里能照相的地方当然多些,女儿们的兴致也高涨起来。要与垂柳照,要与荷花照……西湖的变化,恐怕是那雷峰塔了。当年,似乎只见保俶塔,而雷峰塔倒塌后未得重建。如今,重建的雷锋塔立于西湖边上,增添了不少美景。算我的笔笨拙,写不出多少有新意的文字,还是以诗概括之吧:“一览平湖美,绿丛远客多。三潭犹印月,数塔共投波。锦鲤徐徐戏,雏莺转转歌。少年留足迹,何处问垂柯。”“锦鲤徐徐戏,雏莺转转歌”两句,可能会使人想到另两处景点,那就是“花港观鱼”和“柳浪闻莺”,但是,其实,这两处景点分别在小瀛洲之北和南的远岸,可见诗人写诗,虚虚实实也。

  离开小瀛洲,我们再坐船到岳王庙。途中,可以远望苏堤、阮公墩、西冷印社、中山公园等景点。上了船后,我们要走一段正在修建的路,才到岳王庙。岳王庙,我记得三十年前曾到过,但吃了闭门羹的。那时,莫非算“四旧”而关闭?这次到来,我特别感兴趣。岳王庙修缮得不错,可观赏的景点也多,可惜,庙内人满为患,观赏难,照相难,连看一眼秦桧夫妇也难。其时,又正值中午,太阳毒得很,恐怕有38到40度高温。本来,我想给女儿讲讲岳母如何刺字,岳飞如何报国,要她们发扬其精神,但是,此时,她们最感兴趣的是冷饮和冰水,走出了岳王庙大概还不知道岳飞是干什么的。我们随便吃了一碗藕粉,算是午餐。我既然来游。不可空手而去,亦有五律一首:“汽艇清波去,来游岳庙前。庭中萦浩气,鼎上绕青烟。逆贼成污铁,英雄入史篇。深深松柏树,默默护先贤。

  第四个景点是岳王庙附近的黄龙洞。黄龙洞并无洞,反而有一眼泉,从一龙嘴吐出。泉水流下,形成一潭。老实说这样的景色并不特别。景区内有一佛寺,附近有一片四方竹子。周围的山上长着松柏等树木。这些景象我似曾相识。所不同的是,在景区门外,有一块大石,上书一个“缘”字,这应是以前没有的。我们父女三人在那“缘”字前照了一相,的确人世间许多事也是缘分所致。这地方,游人较少,显得幽清,反而觉得很舒服。我描写黄龙洞的诗,也是五律一首:“远赴黄龙洞,寻幽在结缘。清泉来嘴角,碧水汇潭渊。佛界修禅地,凡尘避暑园。方方奇妙竹,林内鸟欢喧。

  游完了黄龙洞,下一个景点就应该是灵隐寺和飞来峰。但是,导游在车上介绍说:“杭州除了风景出名,还有丝织品也天下闻名,那些光彩夺目的丝织品是怎样做出来的?相信大家都很想知道,现在,就带大家到杭州最著名的丝绸公司,看看丝织品的制作过程吧。”有跟旅游团经验的我知道,又到了购物的时间了。我们被带到一家很大的丝绸公司,底层是商店,二层有些工艺流程可供参观,当然也有不少解说员。老实说那些工艺流程,如一张真丝被子,是如何由一丝一线人手铺成,的确是我们见所未见的,只可惜,我们并没有深入探究的愿望。而事实上,导游及公司的目的也并非传授技术,只是让你知道这里的商品都是货真价实而已;他们希望的,是我们能买一些商品,如被子,如衣物等。我们也曾考虑给孩子的母亲买一样什么,但一看价钱,又都打了退堂鼓。再想到,孩子的母亲,也不是什么贵妇人,丝绸加身反而不配,于是,看了一会,父女三人就站到一旁休息,兼享受外面不能享受到的冷气。

  本来已没有什么可写了,但忽然记起了一件有点好笑的事。就在我们随意站着谈着时,有一位挂着工作人员号牌的男青年忽然走过来,用粤语唐突地问:“你们是从广东来的吗?”我们说:“是呀!”他高兴地说:“我一看就知道你们是广东人。”我们说:“你听到我们的讲话吧。”他急忙申辩说:“不是的,不是的!我看你们的眼神就知道。广东人的眼神就是不一样,特别有灵气,特别聪明!”这突如其来的赞誉,使我们感到又惊讶又可笑。说老实话,我们从来就觉得自己的眼睛小而无神,差点准备去动手术整容。我继而想,他的突然出现,会不会有什么“阴谋”?交谈下来,原来这青年是广东河源市人,大学毕业安排在这公司工作,负责给游客讲解“工艺流程”。他显然想和我们讲多几句,但那边有人喊他,他只得走了。这只是我们在参观丝绸公司的一段小插曲,经此一事,我反而增加了一些自信心,原来我的眼神“特别有灵气,特别聪明”!

  离开丝绸公司,我们又到了灵隐寺,灵隐寺的对面就是飞来峰。这个景点,大概名气较大,又与济公和尚有关,因而游人众多!到了那里,我们才知道灵隐寺要另买门票。从庙门往里看,看到有些地方正在修缮,竹排脚手架林立,似破坏了寺庙的幽雅宁静,不进也罢。而对面的飞来峰,也不过是在山体之中嵌凿了一些石像,可供游览的地方实在不多,凿着“飞来峰”三字的那块石,人们须排队才能照上相。而冷饮店、工艺品商店,食店里,却又挤满人,皆因里面有冷气。我们走了一会,也躲到食店之中,大家肚子也饿了,于是每人要了10元一碗的三鲜面。原来以为是小小的一碗,谁知,是大大的一碗,根本吃不完!于是,很后悔,早知要两碗甚至一碗即可!游了一趟灵隐寺,不可无诗,诗云:“树密林幽处,游人谒济公。飞来峰石像,灵隐寺铜钟。店铺尝冰饮,亭台照美容。佛门清净地,何故市场同?

  离开灵隐寺飞来峰,应到最后一个景点了吧。然而不,导游又在车上介绍龙井茶的珍贵。中国人而不知龙井茶的,可与白痴等同。能够到龙井免费品尝龙井茶,这并非每个中国人都能享受到的。但是,我知道这是怎么一回事。于是,我们被带到龙井村(?),被关在一间空调不足的屋子里。有一位年轻的男“经理”在介绍龙井茶的好处,尤其对于老年人如何如何。于是大家品茶;于是大家用鼻子嗅那茶叶;于是“经理”问大家买多少罐……总之,我们在那里坐了近一个小时,直到有若干老人(不包括我)掏钱买了若干罐……

  大概在下午4点钟时分,我们来到了“宋城”。由于大家都见多识广了,知道那“宋城”是现代人工建造的,供影视和旅游之用,并非古迹。对于专爱寻幽访古的人来说,“唐城”“宋城”肯定不屑一顾,然而,对于青少年来说,这地方绝对优于黄龙洞飞来峰。我们进门以后,正赶上“表演”开始,“宋江”被押赴法场斩首,梁山众好汉劫法场,大打一通。“城”内有各类仿古建筑和饰物;工作人员也按李小二和孙二娘的装束打扮;我们遇到“景阳岗酒家”,可能也会有“快活林食店”;你可以在这里骑马、射箭、垂钓、听曲……除此之外,这里的风景也很秀丽,有小河,有飞瀑,有假山,有木桥,有垂柳,有荷塘,还有一些西式的建筑物。本来,这么好的地方,适宜玩多一会,女儿更有此愿望,但是,我们只能逗留45分钟。对于“宋城”,我有一诗赞之:“赵室千年逝,今时宋帜扬。门迎李小二,路遇扈三娘。武大卖烧饼,林冲劫法场。城楼观瀑布,娱乐好风光。

  大概下午5点钟的时候,我们的“杭州西湖一日游”结束了。花了数百元,每个景点匆匆来去,但我认为也是值得的。如果自己坐车去该有多麻烦!光是买门票,也让你心痛多次;跟旅游团,实在是“长痛不如短痛”。从教育意义来说,起码,通过这一日之游,女儿知道了杭州西湖是怎样的,有些什么主要的风景,而“爱国情怀”,并非一日之游便可以增添的。

  旅游巴把我们送到火车站。到了6点多钟,我们坐上了开往上海的列车。由于我们是中途签的票,没有座位,两位女儿又增加了一些生活经历,知道坐火车无座位的滋味。我们父女三人,来到了两节车厢之间的“吸烟区”,坐在自己的行李上。我们不算苦,反而苦了那些准备来此吸烟的人,一看到我们,便犹豫起来。后来来了一位山东大汉,我们以为他是干部或生意人,谁知交谈起来,他是济南市的一位初中语文教师!我们有了共同语言。值得可喜的是,在我与济南老师交谈之时,女儿也不时加插几句,这是她们交际能力提高的体现。

  幸而从杭州到上海,列车中途并不停站,两个多小时便到了。在上海火车站,妹妹来接我们。我们坐上一路公交车,汽车行驶了一个小时到浦东某一个地方。然后,再乘坐出租车,花了十多元,才到了妹妹所住的罗山路锦绣小区内的“金桂家园”。这就是上海的“大”!这一个多钟头,从广州完全可以跑到珠海了!

                   接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