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评05年高考各地语文作文题

            陈贤庆

  昨天是2005年高考的第一天,上午考的是语文一科,全国民众关心的,多是作文的题目。这也难怪,一份高考语文试卷,一般民众能看懂的,也就只剩下这一题了。当然,能看懂不一定都会写;会写的,都是经过多年尤其是高三这一年强化的“八股”训练的学生才能勉强对付的。今年高考,我不在高三,而高考那几天又不用监考,正有一点闲情逸致对今年各地的作文题目品味一番,由于只有《人民网》提供的资料,恐怕并不详尽,甚至有可能不够准确,所以我也可能谈得“离题”了。不管怎样,谈得对与不对那是次要的,纯属一家之言吧。

 1、全国高考作文题目为“出人意料和情理之中”为主题写一篇议论文。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的事虽不会时时碰到,但也可以举出若干,就如莫泊桑的小说《项链》的结尾,的确出人意料,但是,他在文中不经意之处已埋下伏笔,因而,那“假项链”又在情理之中。如今,我们有不少不知属于第几代的编剧和导演,他们的戏只有“出人意料”,而不必考虑是否在“情理之中”,我们许多学生就是看着这类“戏说”的电视剧长大的,所以,我估计,这个作文题不好写啊!学生们找不到“出人意料和情理之中”的例子,自己的生活经历又有限,如何去“议论”?于是,我为拿着这道作文题的学生担心!他们要么写不出,要么胡编乱造。我的感觉是,这道作文题,似乎是专为为难学生而设的,或者说起码是让学生感到为难的。

 2、北京高考作文题目:以说安为主题写一篇议论文,安可以解释为安全、安逸等。

 “安”一字,可以解释为安全、安逸、平安、安稳、安定团结、心安理得等。如此一来,这个题目可写的内容就很多了,可以写世界需要和平安定(现在世界不安定),中日需要和平安定(现在中日关系不正常),大陆台湾需要和平安定(现在有台独暗流)等;可以写改革开放需要安定团结的局面(现在国内矛盾不少,尤其治安形势严峻);还可以写“平安是福”“随遇而安”“既来之,则安之”;甚至可以具体写到“交通安全”“人身保险”;当然,还可以从反面写“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样的题目,可以让学生有自由发挥的余地,应该是受到学生欢迎的;如果要指出不足的话,题目似乎缺少必要的限制,也就是说难度不够吧。

 3、 上海卷作文题:文化生活三个镜头的影响。近年来,在课堂教学之外,以下现象也大量进入我们的视野,请看一组社会广角镜——

  镜头一:武侠小说风靡了几代读者,其实以侠为人格理想,是一种由来已久的精神传统;言情小说则往往将花样年华与感伤情感交织在一起,这都是作品吸引众多青少年读者的原因。镜头二:中学时代《同桌的你》流行歌曲,唱出了莘莘学子的生活,幼稚与成熟,青春与成长,追求与迷茫,是一种难解的情结,在校园的绿草地上总有它的一席之地。除此之外,还有各种卡通、音像制品、韩剧、休闲报刊及时装表演等等,因此需要对当今的文化生活作一番审视和辨析。谈谈它们对你的成长正在形成怎样的影响。文章字数不少于800字,不要写成诗歌,题目自拟。文章字数不少于800字,不要写成诗歌,题目自拟。

  上海的作文题素来都比较活,而且“文化”的成分较浓厚,这固然和上海这座大都市的生活有关,今年的作文题亦体现到这些特点。生活在上海的学生(其他城市的学生亦然),不可能不受到武侠言情小说、流行歌曲、青春偶像剧以及卡通影音报刊时装等的影响,问题是,因人而异,这种影响会有好的一面,也会有不好的一面,因此,作为一名高中学生,如果认为“不会写”,那就是能力问题,相信绝大部分考生都应有“事”可写的。因此,我认为这一作文题出得好。这题出得好,还体现在“体裁”上,它没有要求一定要写成“议论文”或什么的,它只要求“谈谈”,那么,议论、记叙都是可以的。要注意的则是,题目要求“谈谈它们对你的成长正在形成怎样的影响”,你千万不要空谈那些小说、歌曲、电视剧等,一定要谈到它们对自己成长的影响;另外,还要注意,千万不要面面俱到,罗列出各种文化生活对自己的影响,那是不应该也是不大可能的。考生们只要注意了这两点,那么,要写好这篇作文,不算难事。

  4、天津2005作文题目为“留给明天”,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八百字…

  “留给明天”,这一命题也很好。把什么留给明天?题目没有要求,当然,能够留给明天的,值得留给明天的,应该是那些有价值的东西吧。如果考生们关注社会,关注国家大事,那么,似不应只写自己把什么留给明天。我们留给明天的,是“青山绿水”,还是“秃山污水”?是“蓝天白云”,还是“乌烟瘴气”?这就可以围绕我们熟悉的“环保”话题来写了;我们留给明天的,是古朴与现代的协调建筑物,还是千城一面的高楼大厦?这就可以围绕“对文化遗产的继承和发展”的话题来写。当然,还可以写到别的,如我们应该留给明天“伟大的建设成就”“优秀的文明成果”“可持续发展的空间”等。我认为这题目既让学生有广阔的发挥余地,又有适当的限制,因为不是什么都应该或值得留给明天的。这样的题目,估计会难住不少考生,尤其是视野比较狭窄、思维不够活跃的考生。

  5、重庆卷作文题:以“筷子”为题,以“筷子”为对象,写一篇上200字的说明文;以“自嘲”为题,写一篇600字的作文。

  今年,不知有没有其他省市是“一大一小”作文的,重庆即是。“一大一小”的形式以前常用,现在应该也不超纲吧,只是考生可能估计不足,而缺乏训练。以“筷子”为题,写一篇上200字的说明文,对学生来说,应该也有一定难度的。如今的学生,只知道“吃饭”, 甚至连饭也不吃去吃“麦当奴”,很少会去考究“筷子”的来源、种类与演变的,即使我来写,要凑够200字,也要费些脑筋。尽管我不知道筷子的起源,但我可以想象远古的人类肯定不用筷子的,他们用手来抓食物即可;随着我国进入文明阶段,筷子也就产生,于是,写写铜筷子,铁筷子,铝筷子,竹筷子,木筷子……到了改革开放,可以大写一番“一次性筷子”,开始我们很自豪,以为是更高的文明的标志,后来才发现上当,日本人自己留着森林不砍,却大量从我国进口,我们还因“创汇”而沾沾自喜,现在有所醒悟了,于是……想着想着……这真不知是否一篇合符要求的说明文!“筷子”的说明文还好说,但是“自嘲”的文章就不好写了。要写“自嘲”,必须要自己有值得嘲笑的地方,即缺点或毛病,你不能肯定所有学生都有值得嘲笑的缺点或毛病吧。我是个很优秀的学生,我“自嘲”什么?你总不能逼着人家说假话吧。有许多学生,都会有这样或那样的缺点或毛病,可能写过一些“自我检讨”式的作文,但是,现在不是“检讨”,而是“嘲笑”,“嬉笑怒骂皆成文章”并非人人皆有的能力。东北人许多都如赵本山、潘长江 、巩汉林等善于“耍贫嘴”,但重庆的学生从小吃惯辣椒,喜欢“直肠直肚”,“自嘲”恐怕不是强项。于是,这道题,真难为了重庆的考生了!

  6、四川2005作文题目为:以纪念或铭记为话题写作文

  此题目不错呀,在我们的生活中,值得纪念、应该纪念或铭记的事不少,己事、家事、国事、天下事,都可以挖掘出内容。如抗战胜利、香港回归、雅典辉煌以及民族英雄、革命烈士、自己去世的亲友,都可以纪念;而《南京条约》、火烧圆明园、甲午海战、九一八事变、芦沟桥事件、南京大屠杀等耻辱,都应该铭记。值得铭记的,当然也可以是自己的挫折失败和失足等。这样的题目,如果考生还觉得不好写,写不出,那就说不过去了。问题只是,你写得好不好,文章是否有血有肉。我想,泛泛而谈肯定不够好,应该有自己的活动和感受,但这恐怕又是学生们所欠缺的,这也怪我们的“爱国主义教育”,往往流于“三月学雷锋”“四月祭烈士”等形式,广东的学生,去过虎门销烟池、孙中山故居的也属难得了。

  7、山东卷作文题:双赢的智慧

  皇帝要建宫殿,召集百将,木匠和石匠暗中竞争,木匠责备小徒弟,小徒弟心中不平,将木匠的尺子弄短了一截,而尺子等工具都是进贡的木材,这样木柱就短了一块,木匠和徒弟都面临杀头的局面。在焦急中,石匠想了办法,在石柱上加了一块东西,石柱凸起一块,将局面挽救。木匠和徒弟不但得以保存性命,并且石匠的这种方法形成了一种新的建筑风格,沿袭下来。以“双赢的智慧”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双赢”现在是一个时髦的词语。当然,常把“双赢”挂在嘴边的,多是政府官员和商家,而学生是说得不多的。其实,学生考得好就是“双赢”,学生好,教师也好。这个话题可怕或者说可恶之处不在“双赢”,你整篇写满“双赢”的例子恐怕也无用,它要求的是写“双赢的智慧”,要命呀!写一两个或两三个“双赢”的事例已难,但还可以硬“挤”出来;但是,要突出“双赢的智慧”,就真的很不容易了,并非“双赢”的事都能体现“智慧”的吧。于是,我又为孔子故乡的考生们担心了,你们如何写?如何写得好?!此外,我对题目中所提供的材料也有质疑,“木匠和徒弟不但得以保存性命,并且石匠的这种方法形成了一种新的建筑风格”就是“双赢”吗?那搞破坏的小徒弟就这么算了?该把他送“少管所”才对呀。不过,这已是题外的话了,就此打住。

  8、广东2005作文题目:以纪念为题作文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广东进入了数百万四川人。莫非两地人民交流密切,心有灵犀?今年的四川题是“纪念或铭记”,而广东则以纪念为题作文。由于在评论四川题时我已谈了一些看法,这里就不必重复了。所不同的是,广东题没有“铭记”,这又有很大的不同。我认为,“铭记”就是在心中牢记,如我们常说的“刻骨铭心”,不一定要有什么行动;但是“纪念”则不同,如果没有一定的形式,就很难体现“纪念”。这就如同清明节、植树节、端午节、中秋节,如果我们只是记住这个节日,而不去拜祭先人,不去山上种树,不吃粽子不吃月饼,实在很难体现“纪念”了。不知广东的考生,会不会只写成“怀念去世的爷爷”“纪念初中的老师”“纪念远方的同学”;又或者只写“五四运动”如何如何,“南京大屠杀”如何如何,而没有自己纪念的行动。

  9、江苏2005作文题目:凤头猪肚豹尾

  话题作文:古人常用凤头猪肚豹尾来形容写作,意思是开头要精彩亮丽,中间要充实丰富,结尾要响亮有力,小到学习生活,大到事业人生何尝不是如此,以此为话题,写篇800字以内的文章,题目自拟,不要写成诗歌或剧本,文体不限。

  江苏是个文化大省,学生的素质也会高些,因此,他们的作文题也不同凡响。看到这一题目,我心中暗暗吃惊——学生不容易写啊!“凤头猪肚豹尾”,如果学生就“写作”而言,那肯定很难发挥,那只能写成一篇不自量力教人如何作文的“老生常谈”;谈“写作”不行,那就只有写“学习生活”“事业人生”了。如果让十几岁的学生去写“事业人生”,那是强人所难,他们有多少人生经历?他们还未谈得上创业吧,如果硬要写,他们只有充当故作高深的老学究,在考场上大谈“人生哲理”了。那么,剩下的,就是写“学习生活”了。学生写“学习生活”应该不难,因为是写自己的事,如果写不出或写不好,那就是水平问题、能力问题。但是,写“学习生活”而又要与“凤头猪肚豹尾”联系,那就有难度了!什么是凤头?小学?什么是猪肚?初中?什么是豹尾?高中?很勉强吧!那么,早读是凤头,日间课堂是猪肚,晚修是豹尾?那更可笑吧!总之,写什么也难!此外,我认为用“凤头猪肚豹尾”来要求和衡量一切人与事,也是很不合理的,起码“何尝不是如此”就说得很绝对。雷锋的一生,既无凤头,也难说是豹尾,剩下的只有猪肚了。大器晚成者只有豹尾,但不必为没有凤头猪肚而哀伤。我想,出题者总是着眼于如何“创新”,有些方面往往考虑得不周的。

  10、浙江卷作文题:一叶、一枝、一世界

  话题作文:唐诗曰“一叶落而天下知秋”,宋诗说“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支红杏出墙来",”“一叶飘落而知秋,一叶勃发而见春"……寻常事物往往是大千世界的缩影,无限往往收藏在有限中,请以“一枝一叶一世界”为话题作文,题材不限,诗歌除外。

  明代书画家郑板桥说过:“一枝一叶总关情。”是说当官的要关心老百姓的疾苦,应该关心到他们柴米油盐的小事。这个题目乍看很“文化”的,其实,不过是学生们常写的“小中见大”“见微知著”“莫为恶小而为之”“莫为善小而不为”“聚沙成塔”“水滴石穿”等话题相同或相似,也符合政治课中学过的“事物是互相联系的”这观点。文章要写得不离题,可能不难;但是,要写得象标题一样有“文化”有“诗意”,就不容易了,我担心,会有不少考生写成政治小论文。不过,或许鲁迅、郁达夫故乡的学子们都是文笔华丽的,会写成一篇篇优美的散文诗呢!

  11、辽宁卷作文题:今年花 胜去年红

  “今年花 胜去年红”,是说今年比去年好,一年好过一年。如果要写“今年比去年好”这话题,恐怕就不能笼统地写“前途是光明的”“明天会更好”,它不应该是一种愿望,而是一种现实,要写出或全国或辽宁或沈阳今年的确比去年好,好在什么地方 ,那就要列举一些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的实际事例了。我想,写自己或家庭,恐怕不合适,还是应该写“大”的方面。这一道题,要弄出个800字并不难,无非是“歌功颂德”,但是,要写得好,即要有内容,有文采,也不容易,这就要看考生的写作功底了。

  12、湖南卷作文题:跑的体验。

  先走好,还是先跑好,根据跑的体验,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叙述文。

  如果这道题就是这么一点指引,那真不好写!首先,我觉得题目出得怪怪的。如果问,早晨起来,是“先洗脸好,还是先刷牙好”,那还算值得问的一个问题,因为真有谁先谁后更合理之分。“先走好,还是先跑好”,这怎么好说?前面的商店有商品大赠送,那当然是“先跑好”;但是,如果你有心脏病,那就“先走好”。又,如果有歹徒追杀你,你即使有心脏病,还是“先跑好”。先走或先跑,这都是因人因事因需要而定,这应该是一个常识。题目已是怪怪的,又属于常识,而现在,硬要你把这一常识再议论一番,或叙述一番,你说无聊不无聊?我的这个感觉可能会得罪湖南的同行,但是,就这题目那一行字,我只能发出这样的评论,请多多包涵了。

  13、福建卷作文题:一个圆圈(看图作文)

  两幅图:一幅是标准的圆形,周长小,面积大,比较稳定。一幅是带有棱角的圆形,周长大,面积小,比较多变。根据这两幅图自拟题目的话题作文。900字以上。

  这道题,出题者是想问考生,一个各方面都很“完美”,但缺少“棱角”的人好,还是各方面还不够“完美”,但有具有“棱角”的人好。如果平白地问,似乎不够“水平”,于是,出题者就用两个圆形来表示。这道题,如果考生就圆形而圆形,那肯定也写不下去的,他必须要明白,这圆形不过是比喻,最终是要写“人”的。 这道题,不应有“标准答案”。“标准的圆形”和“带有棱角的圆形”都各有其好处。至于出题者有没有在暗示你,不要赞美“标准的圆形”,而要提倡“带有棱角的圆形”;赞美“标准的圆形”归于守旧;提倡“带有棱角的圆形”则属创新?这个我不敢说,但是,近来提倡“人的个性”,提倡“创造性人才”,考生似乎采用“逆向思维”好些,这样,也容易找到一些例子,如比尔盖茨大学没有毕业就出来创业,也算是有棱角的人吧。那么,写其他方面可以吗?估计也可以吧,但真的不容易一下子想到呢。

  14、湖北地区高考作文题:根据王国维的一段话语写作文

  湖北地区高考作文题为: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写道: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美成能入而不能出。白石以降,于此二事皆未梦见。

  根据以上文字作文,题目自拟,800字以内。体裁不限。

  湖北也是文化大省,所拟的作文题也是不同凡响。今年,弄出一段王国维的《人间词话》来,恐怕也让考生感到惊愕(除非他们经常遭遇这类话题)。这段话,前半部分还好理解,但“美成能入而不能出。白石以降,于此二事皆未梦见”几句,就费解了,不知原题中有无注释。周美成(邦彦)和姜白石(夔)都是宋代著名的词家,不过,王国维对他俩尤其是白石颇多批评,如说他“古今词人格调之高,无如白石。惜不于意境上用力,故觉无言外之位,弦外之响。终不能与于第一流之作者也”“南宋词人,白石有格而无情”等。但是,湖北省的出题者,弄出这么一段“词话”,是要学生写些什么?如果学生对这点一知半解,那就无法去写;如果勉强读懂,也不知该写些什么?我想,这个题目,只能是写“读书”吧?既要读得进,又要出得来;既要掌握书本理论,又要能够指导实践。当然,还可以写“观察世界”,或者其他,但是,那已不容易联想引申了吧。如果湖北省的考生,对于这样的作文还觉得“小菜一碟”,应付自如,我即要由衷赞美了。 不过,如果要挖掘这道题的好处,我觉得,它会让平时不爱好古文的学生会对古文引起重视。不是吗,看不懂古文,作文那60分就泡汤,语文一科连同整个考试都砸了!

     15、江西:以“脸”为话题

     这个话题,不知有没有附加材料,如果就是“脸”一个字,似有些回归命题作文的味道。“脸”这个话题好呀,发挥的余地很大,可以写人的脸,现在人们的脸蛋儿很重要,尤其是女人,什么“美白”什么“去斑”什么“防皱”,女同学就不难写吧。可以写脸蛋对求职对事业对爱情的重要,可以批评讽刺一下世风;还可以写“要脸”和“不要脸”的事;还可以写衣着是人之脸,火车站是城市之脸等等。不过,在“应试教学”的今天,类似“脸”这样的话题不会不被富有经验的高三级教师拿来训练过,于是,产生一批宿构的作文就不足为奇了。

     16、黑龙江:位置与价值

     这道题,再熟悉不过了,5年前见过,10年前见过,20年前也见过……它无非是要你写:“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职业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只要为人民服务,就能体现你的人生价值”……是这样么?如果某个考生写道:人所处的位置与价值成正比,位置越重要,他的价值越高,不知这观点能否被认同。这道题,看似容易,但下笔时颇费踌躇,如果我来写,我就豁出来了:胡锦涛的价值,就比一位挖煤的民工高;一位大学毕业生,就是不应去扫大街……、、、就泡汤”“( 燕

  17、海南:根据下面材料写一篇话题作文,题目自拟,自由发挥,体裁不限。

  丹麦某著名物理学家自己修建了一座实验室,在工作中他把实验室整理得特别规整,设备完善先进,他在实验室的出色工作令他闻名西欧,有学生问他:“您为什么把实验室搞得这么好?”教授只回答了一句话:“如果我犯了错误,我不会害怕学生对我的嘲笑。”

  这道作文题,说是“话题作文”亦可,说是“材料作文”亦可。拟题者提供一个例子,然后由学生选择角度写作文。虽说是“自由发挥”,但离开那材料,你如何“发挥”?你起码要读懂材料吧。我觉得,要把握这段文字的主旨,似乎还不是很容易呢。材料中要费思考的一句话应是教授最后讲的话:“如果我犯了错误,我不会害怕学生对我的嘲笑。”如果他光是把实验室搞得很好,以此掩饰自己会犯的错误,那就是另一回事;不要忘记材料中还有一句“他在实验室的出色工作令他闻名西欧”,他的工作也是出色的。那么,他为什么不怕学生嘲笑?因为人会常犯错误,有的错误本是难免的,但有的错误却是自己没有尽到责任,是自己弄出来的。他认为即使自己犯了错误,也只是属于前者而不是后者,自己心安理得,学生也会谅解。我这样解释,也不知对与不对,如果离真理不远的话,那么,如何再去“自由发挥”?我想,是否可以选择这么一些角度:“在学习和工作中要做到精益求精”“任何细节都会影响成功”“我努力了,就问心无愧”……看到这道题目,我有点为海南的考生担心,他们会想到这些角度吗?他们会不会“自由”如“天马行空”,写到“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同步发展”“没有不犯错误的科学家”“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等?

  综观上述十五道作文题,当然有我认为拟得好的,也有我不欣赏的,甚至有批评的。但不管怎样,一道高考作文,肯定多位语文权威人士经过反复思考斟酌而成的,我仅仅匆匆浏览,即大放其词,肯定有所冒犯。还是那句话,上述言论,只是我这小人物的一家之言,权威人士也是不会看到的。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