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广州怀旧之旅
陈贤庆
(序)
2020年,因新冠肺炎病毒的影响,国人几乎没有外出旅游的机会。我也不便出远门,就连近在咫尺的出生故地的广州也有一年多时间没有踏足,怪想念的!到了2021年的春天,疫情有所缓和,三四月间,我曾三度到广州,
姑且称之为“怀旧之旅”(旅游期间,在公共场所还是要戴口罩,出示健康码等)。
(一)
3月3日,我坐样样巴士到广州,在万胜围地铁站下车,然后坐地铁到河南的昌岗路,中午时分,上到唐宴酒家。为什么到唐宴酒家?原来,十年前,我为老同学黄先生写一篇回忆录《归国五十年》。但是,由于各种情况,文章写了开头几节,就停了下来,一停就是十年之久。最近,我们商议,要将此文完成,于是,我中午到了唐宴酒家与黄同学餐聚兼采访。这次聚会,我们确定了此后继续写作完成那篇长文的方式方法。之后的两三天,黄同学是边当导游边口述历史;我是边游玩边采访。
聚会结束后,我们坐地铁到南方大厦酒店入住。安顿好之后,下午,我们到广州西关地区,开始我的怀旧之旅。我们先到了下九路的步行街。这地方,我多年前来过,如今所见,变化不大。从下九路转到恩宁路,此处有一处网红点,就是永庆坊,是我没有领略过的。
我有一位表哥以前住在恩宁路吉祥坊5号,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我不时到表哥家,对那一片街区还有些小印象,但是,现在已经面目全非了。黄同学说,他原来也住过西关,现在他也认不出来了。至于永庆坊,他也没有来过。永庆坊是市政府在恩宁路新弄出来的一片街区,就是利用恩宁路的一些骑楼、老屋、名人故居、荔湾涌等经过改造,形成一个充满西关风情的小社区。据说采用的是修旧如旧、建新如故的“微改造”模式,形成了一个4A景区。我们所到之处,见到青砖石板路,见到各种壁画,还有各式小店铺,如咖啡店、小食店、手信店、便利店等。曲折的荔湾涌两旁种植有花卉,小河之上有石桥,河岸还有船码头,码头上停泊着木制的游船……
宣传中说,永庆坊的改造建设,带动了文旅资源集聚融合,探索出通过“跨界”发展,营造全新的街区型艺术体验,既保护西关老城风貌,又吸收了不少时尚元素,成为广州年轻人文化创意
的聚居地以及打造出极具岭南文化特色的品牌。在永庆坊周围,还分布着粤剧艺术博物馆、八和会馆、李小龙祖居、名人故居等。2018年10月24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到广州视察,第一站就是永庆坊。永庆坊也因此一夜成名!这之后,永庆坊成为一处网红点、旅游点,成为外地来客了解广州的一个新的好去处。我在两年多之后的今天才来游览参观,也是大大的落后了。不过,也不要紧,如今的永庆坊,比起2018年时,应该建设得更好的。遗憾的是,当我们到达粤剧艺术博物馆时,该馆下午关闭的时间已到,未能进去参观。
整个下午,我们就在西关的永庆坊、荔湾涌两岸以及下九路、多宝路、宝华路、恩宁路一带的马路小街漫无目的地转悠,脑子里不时进行着今昔的对比。当然,最可爱的,还是荔湾涌的景色。
(二)
2010年11月,我市老干大学组织教师到广州作一日之游,专门游览了经过整治的荔湾涌。荔湾涌,原来不过是一条不足500米长的水道,有点像护城河。整治后,在涌之上,修了石桥,有小艇泛波于上;在涌的两旁,建了亭台楼馆、石山喷泉;周围有工艺品商店、公园、一些具有岭南特色的房屋等。复建的荔湾涌虽然充满人工雕砌的痕迹,但为广州增添一处旅游景点,总是好事。当年,黄昏日暮,四周的灯笼、霓虹亮起,也有迷人之处,经常人山人海,想以某些景物作背景照个相,都是难事。这次,我十年之后所到,荔湾涌的景色依旧,但不见有游人,早已恢复了它的平静。
黄昏日落。华灯初上之时,我们进入荔湾湖内,在古色古香的“点都得”饭店吃晚饭。
晚饭之后,我们在荔湾湖公园漫步。公园内有或明或暗的灯光,吃过晚饭的市民在散步,在跳舞,在聊天,在纳凉……一派祥和的景象。过去,我也不时到荔湾湖公园,但
应该没有夜间游湖的经历,这次夜间游湖,感到很惬意。
离开荔湾湖公园后,我们走了一段路,马路上车水马龙,行人众多,感受到夜晚西关的热闹。最后,我们坐上地铁,回到南方大厦酒店。黄同学回家。我在酒店房间的窗户,可以看到眼底的珠江静静的流水、横跨两岸的桥梁以及两岸高楼璀璨的灯饰。
(三)
3月4日,早上,黄同学来酒店与我会合。我们在珠江边长堤的一家小食店吃个早餐。然后漫步到海珠广场。这一段长堤以及海珠广场,是我过去经常去的地方,很熟悉。在海珠广场,我们坐上地铁到海珠区的海珠湖公园。
海珠湖是一个水利与生态相结合的大型建设项目,由石榴岗河、大围涌、大塘涌、上冲涌、杨湾涌、西碌涌等6条河涌构成一湖六脉的水网格局。2011年10月1日免费对市民开放。2016年2月,我曾到过海珠湖公园,感觉很不错。公园湖心区面积1422亩,其中水面面积795亩,由内湖与外湖组成。湖边小路,建有亭台廊阁。沿着湖岸,遍植花木,万紫千红,绚烂夺目。此次重游,景色依旧。只不过,这次游园的感受不同,进入公园内不久,天上下起小雨,幸而我们有雨伞,打着伞游园,别有一番风味。
十点钟时分,我们离开海珠湖,坐地铁到海珠广场站下,然后,沿着广州起义路往北走去。此行,经过我们的母校广东省华侨中学。1961年到1965年,我在此校址读初中和高一,后因学校搬到瘦狗岭而离开。我们在校门前拍照留念。再往前走,便到了中央公园。我们没有进去,转过中山五路,不久,进入昌兴街。在昌兴街16号前,我也拍照留念。在1967年与1968年文革期间,我在此屋的三楼,与刘同学等一起拉小提琴,偷看“禁书”,度过一段难忘的时光。
离开昌兴街,我们经过广卫路、广仁路,到了越华路。很快,我们到了我曾经住过的小东营。2014年11月,我曾来此怀旧,至今又7年了。小东营5号,是黄花岗起义的指挥部旧址,后来开辟为纪念馆。当时正在修葺,但还是允许我们进去参观。里面主要是一些图片介绍,让后人知道黄花岗起义是怎么一回事。小东营16号曾是我的旧居,从我记事起,到1966年11月,我都在那里居住。我的旧居早已被拆除,开辟成一个辛亥革命纪念小公园。我在此地以及在小东营巷口回味一番,拍了几张照片。
(四)
离开小东营,离开越华路,我们转入仓边路,再进入中山四路。此地有座城隍庙,文革前和文革中都被某些机构或街道工厂占用。改革开放后,才恢复原样。我也曾进入参观过。此次,也是旧地重游吧,只见庙内香火鼎盛,人们期望瘟疫早些结束,恢复太平。
离开城隍庙,我们到了不远处的南越王博物馆。这个地方是我以前没有进去过的,很值得参观。南越王博物馆位于北京路与中山四路交界处,是西汉时期南越国的宫殿御园所在地。博物馆分为遗址保护主楼、南国砖井展示楼、陈列展示楼等。御花园内保留有从秦代到民国十三朝的石池、曲渠、平桥、步石、回廊等遗迹。是外地游人了解广州的最好的窗口。此外,博物馆内,也有大片新式的园林,可供游人参观休憩。
离开南越王博物馆,我们经过财厅前,再走到北京路步行街。北京路步行街依然游人如鲫,我们在一家甜品店吃了糖水汤圆。之后,沿着长堤步行回到南方大厦。
由于时间尚早,我们到附近的沙面走走。也是怀旧一番。沙面依旧是安静的去处,在广州读书时,
我经常会到沙面游玩。我最近一次到沙面,是2019年10月26日,是日晚,与老同学在沙面白天鹅宾馆自助餐厅聚会。我们在珠江岸边找到一张椅子坐下,面对白鹅潭的灯火,追忆旧日的岁月。
离开沙面,回到南方大厦附近,找了一间快餐店,吃个快餐,结束当天的活动。
(五)
3月5日,早餐后,我们坐地铁到珠江新城,再步行到花城广场。花城广场我去过多次了,此番也是旧地重游而已。但广场临近江边的一带被封闭,正布置花木等,不能进去。我们只在广场一带,以东塔、西塔以及广州塔等为背景,留个影。在花城广场漫步一会之后,我们坐地铁,在天河南车站下车,那里有一段步行街,也是我没有领略过的。
天河南步行街很短,看着,似没有什么特色。但黄同学介绍,就凭它的小资情调、精致的妆容,深受白领的喜爱,也是一个值得打卡的地方。认真浏览一下,发现街内不乏小巧的服装店、美甲店、咖啡店、宠物店、花店等。想象下午或华灯初上之时,在此喝一杯咖啡或奶茶,也是十分惬意的。此次广州之行,则荔湾区、海珠区、越秀区以及天河区都涉足了。
离开天河南步行街,我们还到天河城广场逛逛。之后,我们坐地铁回到珠江新城。中午时分,我们在高德置地广场的汉拿山铁板烧餐厅吃一顿韩式烤肉。下午,我坐班车回中山。
(六)
4月4日,我再到广州,继续“怀旧之旅”,依然由黄同学作陪,依然是边游玩边采访。我们在万胜围地铁站会合后,到马路对面的有轨观光车站坐有轨观光车。这种观光车,我在2019年7月时,与妹妹夫妇、侄女等坐过一回。观光车沿着珠江边而行,经过会展中心等,最后到达广州塔。
广州塔以及四周,也是当年去过的,于是,我们坐轮渡,到了对岸的花城广场。上月去时,临江的一带被封闭,如今已开放,原来,在此装饰了许多鲜花,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那些鲜花真多,万紫千红,惹得游人不断拍照。
我们步行到高德置地广场,在一家快餐店吃了一个快餐。餐后,我们坐地铁到淘金路入住。稍事休息,我们坐地铁到小北路之越秀公园北门,进入越秀公园。在广州读书时,越秀山是我常去
的地方。读小学时,我是越秀山游泳场儿童游泳训练班的成员;后来又是越秀山体校足球训练班的成员。越秀公园北门,以前有一间叫“南国”的音乐厅,我也不时去那里听音乐。之后的数十年,我也去过越秀公园,
但都是从中山纪念堂旁边的百步梯上去,或从解放北路的正门进去的,从北门进去,则几十年也没有这样的经历了。最近一次到越秀公园,恐怕要数到2014年2月晚,与老同学到公园欣赏花灯。
进得园内,便见到北秀湖,湖上有脚踏而前的游船,湖岸满是游人,很热闹。对那里的坏境,我感到陌生,直到看见金印游乐场,才有点印象。再往上而行,到了镇海楼。镇海楼、体育场以及中山纪念碑,则是
我熟悉的地方,还是当年的模样。不过,登高望远,所见的景物早已不同,远处皆是高楼大厦了。而越秀山体育场,数十年间也没有进去看过一场足球赛,也觉遗憾。到了中山纪念碑,还是上去转了一圈,时值清明节,也算是对中山先生的缅怀吧。
(七)
从百步梯缓缓而下,到了应元路。附近,还有一处古建筑,便是三元宫。三元宫为道教建筑,历史较长、规模较大,据史书记载,为东晋时南海太守鲍靓所建,明代万历年间重修时始称三元宫。过去在广州居住时,不时会进入玩玩,但几十年过去了,也没有进去过,不知现在变成什么样子。于是,我们进去看看,转了一圈,觉得和一般的庙宇相似,香火也鼎盛,至于过去的痕迹,则难以寻觅了。
离开三元宫,我们到了中山纪念堂。在里面走走,瞻仰孙中山先生的铜像。中山纪念堂是我最熟悉的地方。在广中路小学读书的时候,几乎每天下午放学后,我和同学们就到
那里,将两个书包放在草地上当作球门,开始进行足球比赛。在中山纪念堂内,我曾观看过东方歌舞团、新疆军区歌舞团
等的演出,以及大型音乐史诗《东方红》《长征组歌》等。
离开中山纪念堂,我们步行到流花湖公园。公园周围有流花宾馆、中国大酒店、陆军总医院等。流花湖公园也是我熟悉的地方,也是几十年没有去过了。流花湖据说在晋代就有,当时叫芝兰湖。后成为菜田。1958年,市政府号召市民义务劳动,建成一个人工湖,我的父母当年也参加过劳动,这事我还有记忆。人工湖之后再形成流花湖公园。湖水依然明净,园内树木也繁多。我们沿着湖边的小径,绕湖一周,享受着黄昏的静谧。
离开流花湖公园,我们坐地铁回到环市路,到花园酒店中餐厅吃晚饭。吃饭期间,我不禁想起困在香港的刘同学,以前她不时从香港回广州
小住,多数住在花园酒店,并在那里请我们吃饭。因为疫情的阻隔,刘同学已经两年没有回广州与我们聚会了
,怪想念的。
我晚饭后,到环市路走了一段,感受一下广州的夜市。然后,回酒店休息。
(八)
4月5日早晨,早餐后,我们出门,坐地铁到小北路站,然后,沿着登峰路,往白云山方向而去。以前在广州读书时,要上白云山,也一般
是走这条路线,即小北路、登峰路,进入郊区下塘……到达白云山脚下的麓湖。但是,现在,麓湖路早已经是市区的一部分,有公共汽车到达,是我完全不熟悉的地方。问了几位路人,才找到方向,原来,麓湖近在眼前!
麓湖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以前叫金液池。既然以“池”称之,可见不大。大概后来有了扩展,我未离开广州时,已经改名麓湖。如今旧地重游,已经很难找到一丝旧痕迹了。眼下的麓湖,我觉得并不宽阔,婉如一谭浅水而已。我们沿着湖边的小径而行,不时遇到闲庭、小桥、曲栏。麓湖公园内游人倒不少,有悠闲赏景的,有谈天说地的,有唱歌跳舞的……湖边的湿地保护的很好,芦苇杂草勾画出天然的野性美。
接近中午时分,我们到达湖畔的鹿鸣酒家,里面食客满座。我们幸运找到一处空座位,在那里饮茶及品尝点心。在鹿鸣酒家附近,也有一处花园,环境清幽。餐后,我们进去游览。
下一站,我们准备到云台花园。正思考着怎么去到那里。看到指示牌,得知白云山上有一条路可直达云台花园。由于不赶时间,我们步行而去,边走,还可以边观景。
云台花园位于白云山之南面、云台岭游览区之内,1995年建成开放。记忆中,云台花园刚开放时,我进去过一次,那时还不够完善。还有一次,是在旁边的白云索道坐索道上白云山时,远远望了一下。这次旧地重游,觉得眼前一亮。只见园内遍植中外四季名贵花卉,令人目不暇接,赏心悦目。温室中,有仙人掌等各种热带作物,吸引了众多游人。云台花园内,亦有多处凉亭、长廊、草坪、石凳等,可供游人休憩。云台花园是大型的以各种观赏花木造景为主的园林式花园,不愧享有“花城明珠”的美誉。
傍晚时分,黄同学夫妇在云台花园正门外的沙河村饭店请我吃饭。
晚饭后,坐出租车回住处。
(九)
4月6日早晨,早餐后,我们坐地铁到东山口。东山以前是广州的一个区,如今被取消了,并入天河区。东山一带,解放以前是达官贵人的居住地,解放以后,也是政府和军区的所在地。东山口一带,是我比较熟悉的地方
,我们在那一带随意逛逛,也是怀旧吧。渐近中午,我们在一家名叫东山小厨的饭店吃午饭。
我们此日的最主要游玩地点,是东湖公园。从东山口,很容易就找到了进入东湖公园的大门。
东湖公园曾是羊城八景之一,是谓“东湖春晓”,公园内有荷花池、湖中亭、五拱桥等,可远眺广州塔。我最近一次进入此公园,要追溯到2017年2月11日,那天,还是新春期间,春暖花开,和朋友去游玩赏花。如今,春天已尽,没有繁花似锦的景象了,公园内游人也不多,显得很安静
,在花草树木中穿行漫步,或在凉亭长廊内小坐闲聊,很是惬意。公园内有个展览馆,展出广东文史大家叶恭绰的书画作品。
走累了,我们在湖中的月照心社喝下午茶,一边欣赏湖中景色。
下午4点钟后,我们离开东湖公园,坐地铁回到珠江新城,在汉拿山韩式烤肉店吃晚饭。然后,我再乘坐班车回中山。
(十)
4月7日早晨,我又一次到广州去。
原因是,有四位学员,也是曲友,也想到广州作一日之游,目的地主要是永庆坊,邀我作陪并当导游。此行,我们是自驾车,一部小车,五人出行。我们于上午到达永庆坊一带,午饭后,到了花城广场。傍晚时回中山。对于我来说,内容有重复,所不同的是,这次,我们坐过江渡轮,是从花城广场到对岸的广州塔;坐观光车,则是从广州塔坐回到万胜围。当然,最大的不同,则是这次到永庆坊,我们能够进入到粤剧博物馆参观。
粤剧博物馆于2016年6月9日正式对公众开放,经过旧城改造,成为一座具有岭南风格、水乡特色的中国园林式博物馆。博物馆内有多处亭台楼阁、假山曲径、花窗走廊、荷塘水榭……博物馆的展馆内,有大量的图片,介绍粤剧的发展历史,介绍粤剧五大名伶——薛觉先、马师曾、白驹荣、罗品超、红线女的剧照,展出各种戏服、道具等实物。通过这些展览,广东民众尤其是外省民众,可以了解到具有700多年历史的粤剧文化。永庆坊这座粤剧博物馆,彰显广州西关作为“粤剧之乡”的文化品牌,是很有作用的。
博物馆内有座水上戏台,有艺人定时表演节目。我们到达时,刚好听到两位业余女唱家在演唱《洛水梦会》一曲。四周有不少游客或坐着或站着在聆听。
博物馆内有一座銮舆阁,介绍并展出了西关五宝:牙雕、玉雕、木雕以及广彩、广绣,可供游客观赏。
博物馆内亦有一座食府,可供游人品尝各类粤菜。我们没有在此享用,而是到了恩宁路上的一家食店吃中午饭。
除了粤剧博物馆,这次,我们也到了八和会馆的旧址。这是上次我没有发现的景点。八和会馆是清朝时由邝新华、独脚英、林之等粤剧艺人所建立的粤剧同仁的行会组织,以加强戏行中人的团结、保障戏班营业的正常开展。八和会馆在恩宁路197号,全天开放,但仅限于外观。一般中午12点半钟时会由排练,允许入内。我们仅在外观看一会便离开,也是还一个心愿吧。
(尾声)
4月间的广州怀旧之旅,我游览了荔湾区、海珠区、越秀区、天河区、东山等地,所到之处,可以囊括了广州最主要的旅游景点,稍稍解除思乡之苦。而令人想不到的是,一个月后,即5、6月间,新冠肺炎病毒又入侵广州,广州西关竟成了重灾区,进出广州也难矣。
2021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