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海桑田
陈贤庆
沧海可变桑田?
汉语中有“沧桑”一词。有些人将“沧”字写成“仓”或“苍”,是因为不理解“沧桑”之义。“沧桑”是“沧海桑田”一词的压缩,意思是“大海变成桑田”,(也可反过来“桑田变成大海”),比喻世事变化很大。这个词还有出处。东晋葛洪《神仙传》中讲了这么一个故事:汉桓帝时,神仙王方平以及麻姑先后下凡到蔡经家。麻姑说道:“从上次接见以来,已经看到东海三次变为桑田。刚才到蓬莱仙岛,见东海水又比过去浅了,计算时间大约才过了一半,难道又要变成丘陵和陆地吗?”王方平笑道:“东海又要干涸,行将扬起尘土呢!”
沧海桑田形成的原因
“沧海桑田”的主要原因,是气候的变化。气温降低,由海洋蒸发出来的水,在陆地上结成冰川,不能回到海中去,因而海水减少,浅海就变成陆地,相反,气温升高,大陆上的冰川融化成水,流入海洋,会使海面升高,因而能使近海的陆地或低洼地区,变成海洋。据科学家测算,如果地球大陆上的冰川全部融化,流入海洋的水可以使海面平均升高七、八十米,那样将有许多陆地变成海洋。此外,河流每时每刻都在把泥沙带入海中,天长日久也会将一部分海滨冲积成陆地。珠江三角洲的大片沙田地区的形成,包含了上述的两种原因。
“沧海桑田”的变化,在地球上是普遍进行着的一种自然过程,然而,并非处处都找寻到变化的痕迹。
黄圃海蚀遗址
在中山市黄圃镇的石岭山上,有一处宋代的古码头。笔者曾大大地惊异,何以码头会建在山上?后来才了解到,数百上千年,石岭山之下是汪洋一片。望着山下如今那无边无际的田畴屋舍,你会真切地感受到“沧海变桑田”的涵义。
更有一处实地,可证明中山北部这广阔的地区,以前是汪洋大海。位于黄圃镇西面尖峰山北段的石岭东面山脚(东坑大冈山脚)一带,占地范围2500亩,有一处海蚀遗址。它不仅是广东沿海迄今为止所发现规模最大的海蚀遗址,而且是广东为数不多的保存完整的海蚀遗址之一,有着非常独特的科学价值和美学价值。根据地质背景等研究,黄圃石岭山海蚀地形主要形成于晚全新世之前海侵时的古珠江口海湾中岛屿时期(距今约7000-2000年)。岛屿与海面接触处由于长期的海浪侵蚀,形成多处海蚀洞。海退之后,石岭山由岛屿变成了今天的丘陵,海蚀洞变成为山脚一带连串的岩洞。石岭山裸露的山岩由紫红色沙砾岩层构成,形成于距今一亿多年的白垩纪,由于长期的风化,岩层产生裂隙和剥落,形成了飞来石、滴水岩等形态各异的山体奇观。目前该海蚀遗址出露的海蚀地形从玉泉洞开始向北延伸两百多米,呈现出海蚀洞、海蚀崖、海蚀平台等独特的海蚀地貌。它是继广州七星岗古海蚀崖之后,广东境内第二个作过水准测量的古海蚀崖,对研究全新世、乃至更新世海侵时是否存在高海面这一世界级地理学难题有着重要的意义。
广东海蚀遗址旅游公园
黄圃海蚀遗址,是一处文化遗产,而且是“物质性”的文化遗产。没有文化遗产的地方,是可惜的;拥有文化遗产而不会利用,则是可悲的。要建设文化大省文化大市,当然要挖掘和利用好本地区现有的文化遗产,使之发扬光大,造福民众及子孙后代。
黄圃海蚀遗址,在广东以及中山亦小有名气,但是,长期以来,并没有很有效地加以利用,还是“养在深闺人未识”,除了一些专家学者,鲜有远地游客来访。黄圃镇人民政府以及石岭村人,多年来已有心愿,要利用此地独特的地理资源,建设一个旅游区,终因各种困难,未能如愿。
近日,欣闻中山市兴安化工原料有限公司决定投资2亿元人民币,建设一座大岗山海蚀遗址旅游公园。在今年的“中山(黄圃)国际食品洽谈会”期间,新成立的“广东海蚀遗址旅游发展有限公司”的总经理梁元辉先生与镇政府就此项目举行了签约仪式。目前,尽管还有不少前期的准备工作,但是,既然已有此规划,便可感到前景的壮观。
大岗山海蚀公园占地近1300亩,包括整座大岗山的山体以及周围的山地,规划依海蚀遗址边沿开辟一个60亩的人工湖,引珠江水入湖中;改造原有的玉泉洞仙庙,并在仙庙前建一个宽阔的“八仙广场”;至于大岗山,则修路通往山顶,并在山顶修建一座观光塔,可俯瞰黄圃大地;此外,公园内将修建一些别墅、亭台、廊径、碑石、茶庄、商场、购物街、儿童乐园等。公园建成后,集文化、旅游、休闲、娱乐、购物于一体。
在公园附近,便有“生态农庄”“伟光园艺场”“锦鲤养殖场”,以及稍远处的“三十六级古石径”“报恩禅寺”“黄圃飘色艺术馆”“黄圃腊味制作基地”等参观点旅游点,则黄圃观仙路旅游观光带便名副其实,定能成为中山市一处新的旅游热线。
再度沧桑变幻
千百年来,黄圃镇经历了沧桑变幻,以前的汪洋大海已变成了肥沃的粮田,只留下一处海蚀遗址,供后人凭吊。如今,此地又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那片海蚀遗址,不再是孤寂苍凉地矗立着,它将展现出新的风姿,向络绎不绝的四方游人诉说着古老的故事……
(此文刊登于2007年12月16日《中山日报》之“香山周刊”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