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房逐步升级,往事岂可忘怀

 

陈贤俊

 

1949年冬离开广州,19629月从云南回到广州,感觉到广州和我参军前并没有多大变化,许多地方还是老样子,最高的楼是爱群大厦,最大的目标是中山纪念堂,其余的马路、桥梁都依然如故,证明广州解放后10几年,房屋建设没有多大发展,然而,1980年以后,那真是日新月异;连云大厦拔地而起,花园、屋村、新型住宅区,高尚住宅区、比比皆是,市民居住条件不断改善,不断升级,这是铁一般的事实,本文正是围绕着本人几次搬迁房屋的情景和每次迁移前后所作的努力,碰到的困难来谈谈住房升级的问题。

 

一、   越华路

 

解放初期我爸爸妈妈住在广州市越华路小东营××号二楼,是私房,二楼共住三户人家,每户有一个房,而共用一个厕所,一个厨房。我家有个厅是过路厅,人人都要经过这里出入。我家租得一房一厅大约20平方米,房租大概不超过5元。在当时一家四口(双亲和弟、妹)勉强住了下来,至少也有15年之久。

19628-9月间,家里来了两个从劳教所放回来的稀客,一个是我的四舅父关××,原是广州市郊区的干部,划为右派之后在广州市芳村劳动教养,628月解除劳教后送回原住地,但他在郊区无住所,无亲人(因为他去劳教,搞得妻离子散,家都没有了),只好自己拿着那张户口迁移证,暂住姐夫家(即我家)。另一个稀客便是我;我从云南省××劳教所,解除劳教回原籍。两个男子汉,都是30岁出头的人,顶级劳动力,身边没有妻子儿女拖累,眼前只好屈居此屋中,怎么住?怎么生活?且看下回分解。

妈妈养着两只母鸡,几乎每天都下蛋,所以几年都一直养着。就在厅的一边摆放着一只鸡笼,大约80公分长,40公分宽,60公分高,厅的另一边摆放着两张酸枝木的太师椅,两个坤甸木茶几,一张四方饭桌,就在这个厅里住着两个大男人,而且厅不是独立的厅,还要让人出入经过的厅,不到晚上8点钟以后还不能铺床睡觉。那只好夜晚是房,日间是厅。每人持有一块床板,大概60公分宽,四舅父就把床板放在鸡笼面上,另一端放在饭桌上便成了一张床啦。而我呢,则稍高一点,两头都是一个茶几,床板架上去便是一张床了,日子就是这么过,大概有壹年多的时间。

我和四舅父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失业,到了19643-4月间,两人都分别找到一些临工来做,而舅父则在郊区找到一个旧同事(胡××)入了郊区的户口,他搬离了我家,而我便继续当我的“厅长”,住了几年。

1966年,文化大革命的冲击很大,6月份红卫兵抄了我们的家,(原因就不谈了因为本文重点是谈住房问题,所有涉及的政治问题,经济问题,生活问题都不谈了)。把太师椅,坤甸木茶几都搬去了,于是我这“厅长”就更好当了,因为简单化了,容易办了。

196610月,我准备结婚,住房的问题当然是头等重要,但是却是无法解决。一方面自己没有钱,买呀!租呀!建呀!都是空想,当时国家的房屋政策是房屋根本不准买卖,谁住在什么地方就基本上定下来,租屋无门可问,自己建房更是渺茫,简直不可能,所以说是上天无路,入地无门呀!

 

二、中山四路长塘街

 

经过多方面的考虑,结合女方的具体情况,我决定到女方家居住,以便照顾岳母的生活。

我爱人又是什么情况呢?她本身也是个失业者,住在中山四路长塘街××号地下,母女两人住着一个房间7.5平方米。因为要结婚曾经申请要房子,理由很简单,双方已是大龄青年(当时我已36岁,爱人28岁)7.5平方米不够住。请求增加一个房。又曾经托房管站干部黎××(我的军大同学)向房管站管我们这个地段的范××疏通。都没有解决问题。根据当时的情况房屋还是可以调整的,因为文化大革命初期有些人在变动之中,最后还算照顾我们,换了一个8平方米的房间,加上一个两户人共用的过路的厅,每户可铺一张一米宽的床,作为照顾我岳母老人家的住所。(但外母也没有住那里,只好借邻居的客厅住下)。

作为新婚,就住着这样房子,房间的前后都是木板障,后面有一个窗,对着天井和厨房,平时基本上不敢开窗。门口被切去了一个角,让另一户人经过,使我们出入很不方便。

再说说这里的外部环境吧:一间古老型的大屋(不大不小吧),(大概4米×13米,两边)这是私房改造得来的公房,一小部份仍然归业主所有,其余拿来出租,由政府收租(即房管站收租)这间屋里住着10户人家,平均每户3口人,每户平均约占13平方米,只有一个公用厨房,每户放着一个煤炉,一个柴炉,只有一个水龙头供水,有一个小便处,一个浴室(1.2m×1m),还有一个共用的门官厅,堆放着各家各户的柴和煤,剩下一点空余的地方,可以放几部单车。另外还有一个天棚仔,可以凉晒衣服,可以乘凉。

好丑总算住了下来,生活艰难的过着,如果没有子女,还是可以免强地过着,但是一旦生儿育女,日子就难挨啦!

19679月,我的女儿出世,岳母也搬回来住啦,于是乎一间小房里要铺两张床,就用一张布帘略为表示隔开。我基本上是在门口厅睡觉,在厅里搞了一张吊床,变成一个搁楼,睡在上铺,将将就就又过了5-6年。到1975年我的儿子出世啦,又多了一个人,难度更大了,仍然是这样熬,一直到1980年。就是在这个地方居住了十四年之久。

在这样的环境里,究竟是怎样生活?怎样过日子?回想起来真是一言难尽,更是不堪回首啊!!

可以想像我们住的是二楼,但每天要到地下去洗脸、洗澡、洗衣服、煮饭等等。大便要到150米远的公厕,小孩及老人的大小便还要拿痰罐装着提到公厕去处理,何等烦心啊!

我每天骑自行车上班,一天辛苦之后,回到家里,连一个站的地方都不多,更不必说叹沙发啦。摆开一张小四方桌吃饭,坐下来了谁也不能动,地方就是那么多,有客人来了也只能在门口站着谈话,(那怕是香港,北京来的朋友)连坐的地方都没有。冬天,日子还好过一些,夏天就难熬了,不知有多少次拿着帆布床(马闸)到天棚仔过夜,因为房间里无风扇,炎热难当。在这种情况下,家里只要有一个人患感冒,其他的几个人都不能幸免,这是实际情况。

然而,也不要把这个地方说得一无是处吧,值得一提的是这10户人家基本上是团结的、和睦的,其中有一户人住得比较宽,有一个厅,有一部9寸的电视机,大家都围着看,经常围在一起打扑克或打麻将,说说笑笑,另有一番情趣。在公共厨房里煮饭做菜时,互通有无,你借我一个煤,我要你两条葱,我让给你两块姜等等小事,是平常的,使人感觉到远亲不如近邻,建立了感情,永远不会忘记。例如(伍××)夫妇,九十年代就去加拿大落户了,近几年每次回到广州探亲,都一定找我们叙旧,饮茶、吃饭特别亲切。这就一再证明了那时同屋住的感情是多么深厚啊。

改革开放的时代来了,我的政治问题平反了,我恢复了国家干部的身份,而海外,港澳台的关系由可怕变得可爱了,1980年春节我的四叔父从香港回广州探亲,看见我住得这般模样,都觉得心酸,很想尽他的能力帮助我解决。他在广州的几个晚上,住在旅店,我去陪他,彻夜长谈,谈起我的住处,他表示大力支持我买房或建房,我很高兴,从此住房问题的解决露出了一线曙光,有希望了。

 

三、白云路筑南横街

 

为了解决住房问题,先是想寻找有现成房屋买一间;于是曾经去过好几个地方看房子,但都没有达到目的,不是太贵就是太偏僻,或是大陈旧,总之都不合适。第二个想法是寻找地块建房子。正巧,一个偶然的机会,得知陈××(东机厂的工友)在前些日子用700元买了一块屋地,(旧房子已破烂,崩塌)正想找对象合伙建房,这正合我的心意,于是决定合作,准备在这个地方建房。这块地座落在白云路筑南街,原来的房子分两间,前面一间向着筑南新街,占地面积20平方米(8×2.5)。后面一间向着筑南横街,占地面积30平方米(10×3)两间屋是两张屋契,两个主人,实际上是兄弟俩,后面一间可以拿出房产证,前面一间暂时找不到房产证,而陈××两间都买了下来,所以有点麻烦。后面一间全崩塌了,而前面一间还可以住人,但实际没有人住。

我和陈××没有书面的合同,都是口头上说了算数,计划是:他出地,我出钱并负责建屋,前后各建两层半,即前座有建筑面积50平方米,归陈××所有。后一间建筑面积75平方米归我所有。这样就定了下来,准备实施。

实施步骤:

1、先到市房管局办理手续:确认用700元买这块地的这笔交易是合法的,原房产证是有效的。

2、房子的设计,完全是我自己干的,本来我也不是内行,这是逼上梁山,不懂也得懂,请教了一些老师之后,终于设计出来了。

3、报建:要到东山区建委去报建。在报建之前恐怕事情办得不好,先找到了副区长张××同志疏通关系,张××副区长嘱附我到区建委找谢××或肖××任何一个都可以。结果报建的事情办得还算顺利。

4、准备施工:中间又有插曲:原来前座没有人住,但户口薄仍然存在,当我们贴出告示要建屋而尚未施工的十天之间,冒出了一个屋的主人,叫做许××,他把他妈妈的户口迁进了这间屋(实际上他妈妈已死亡)。基于这种情况,自然就不能拆屋施工啦。为了此事把工程计划停了下来,当时真是心急如焚,陈××曾出个主意,准备请几个打手去打许××,制服他,我不同意这种做法,最后还是我作出了极大的让步,将我们长塘街现住的房屋和许××筑南街这间房屋调换,办个调换房屋的手续,解决问题,这样做我的牺牲甚大,但也无可奈何!

5、资金问题:准备施工的过程中,自然考虑到资金问题,我已将施工计划复印了一份给四叔寄去。(此前曾带四叔去看过屋地,他同意我的想法),列得颇为详细,总共要用人民币4700元,四叔同意了,陆续汇款给我,当时的汇款都是给我爱人收,这是以前一种习惯做法,凡是国外寄邮的东西,都出老婆的名字,不敢用男人的名字收款或收物品。我爸爸以前也是这样,这是以阶段斗争为纲时代的产物)。

6、顾请工程队,准备施工,也曾找过好几家,都不合适,最后还是胡××帮助找了个工程队,是开平人,说好了,按图纸施工(钢筋、水泥、砖木混合结构)材料是我出,工程费1700元。

7、材料问题:在计划经济的年代里,三大建筑材料(钢材水泥、木材)都是按计划供应的,不容易买到。不过,我毕竟还是在供销行列工作,还有些门路,更重要的是李××同志的大力支持,最后还解决得比较好。钢材5吨,是找东山区工业局要的,由副局长幸××同志批条子,面子颇大。水泥7吨,是由广州××部××处长批的条子,我直接去××部运回来的。木材大约2立方米,也是李××同志到××部木工厂要来的,窗和门都是提供图纸给对方,做好后送来,然后结算交易。其余,沙、石、石灰等小项物资都是我亲自去幸福建材仓购买解决问题。到了最后还差两包水泥,不能埋尾,是我亲自到白云机场附近的松柏岭工地,用单车运回来的,多么艰苦啊。

8、施工期间:为了建房子,我向单位请了一个月的假,一切都是亲力亲为,比如开线这一工序,四边都要退缩,涉及到左邻右里,各家都有他的切身利益,没有人情讲,东南西北我都作了让步,宁可少点面积也不挨别人的墙,每边都协商妥当,退缩够自己的位置,所以这个房子变成一个梯形,后面3.3m,前面只有2.5m,这也就算了,我的主导思想是从大处着眼,小处让步,以事情办好为原则。将就一点,尽快把房子建起来。

经过一个月的艰苦努力,两间房子都盖起来了,在白云路这一带,算我们最高,北面可见到东较场体育场和烈士陵园,南面可望到珠江,东面见到东湖公园,西面可见到爱群大厦,登高四望,心旷神怡,内心里发出胜利的微笑,感到我终于拥有自己的房子啦!1980112日是乔迁的日子,还请了几席人来饮入伙酒,庆贺一番,好生热闹。

新屋是怎样摆布呢?首层有一厅一房,厨房、厕所。二楼有两房一厅(厅就很小了),三楼有一房一厅和晒棚仔,还可以上四层(即天面)可以看风景,赏月,或其他活动。

这样的房子,与长塘街的房子相比,提高了六倍(这是我个人的想法,不知客观与否),首先是厨房、厕所是独立的,然后是各人都有归宿,各得其所,岳母和女儿、儿子都有住处,解除了三代同房的格局,我们住在二楼,四叔住三楼,我妈妈从南京回来,就住在地下,另外还有两个阁楼,可以放些杂物,样样都安排妥当,搬进来这里居住,有如小鸟飞出牢笼之感。屈就了14年,现在该伸一伸了吧!

但是,计划用的钱就花多了,原计划4700元,最后用了10500元。(这笔钱,都是明明白白的开支,没有用过一分不明不白的钱,也没有用过来路不明的材料,都是一个钉一个眼的,有来龙去脉的。)四叔本来也是在艰苦生活之中,在香港已无职业,凭着过去赚来的钱供了一间屋,然后还有小小的一笔存款,夫妻俩人相依为命。为了我整屋的问题,四叔曾偷偷地动用了一些存款,四婶发现以后,两人便吵架,要分家。结果就是把房子卖了分钱,每人抓住十万八万银。然后向香港政府申请救济,最后还是住进了公房,领救济金解决问题,应该说是我连累了他,我十分内疚。

我住着这样的房子,有人高兴,有人羡慕,也有人妒忌,高兴的是我的朋友,我的工友,看见我解决了住房问题,为我高兴。羡慕的是原来同屋住的其他住户人家,看见我有了单家独户的房屋,摆脱了白鸽笼式的住房。而妒忌的人却是我四叔的其他亲属,认为四叔花这么多钱为我整间屋,偏心于我,很不理智,这个钱花得不合适……于是乎有各种各样的议论。另外,住下来以后,我妈妈和岳母曾经发生过一次口角,引起了一些议论,在各种议论的压力之下,我和四叔之间还搞了一个文件(这是四叔提出来要搞的)。四叔怕我将来反骨,将来不让他们住)因为此屋的合法证据都是我的名字,我是屋的主人,他们不放心),所以必须立纸为据。有个保证,文件的内容大致是:建此屋是四叔出资,由我负责兴建,我付出了很大的劳动和精力,因此这间屋的主权应属四叔所有,而我家住在二楼也是合理的,可以长期居住……这个文件还经过陈××(堂叔父)戴××(我的表弟),关××(我四舅父)等人签字作证明,这样一来,大家都心安理得。然而,这个文件是四叔和我单独签订,瞒着我的爱人,不敢让她知道,这是迫不得已而为之。

同四叔订了这个协议之后,我心里总是有点不舒服,觉得自己虽然有房子住,但住得并不开心,而且订协议的事还瞒着自己的老婆,一旦被她知道,恐怕会有翻天的日子哩!而且,日子长了,来往出入的人就复杂起来,又把这里作为制衣工厂,不少人在此做工,问题出现了不少。伙食也分成两摊,总之有些麻烦事,因此我心想,只要单位有可能分配住房我还是千方百计去获取,要名正言顺地住自己的屋。

 

四、淘金路

 

我从东山机械厂调到广州羽毛球厂当副厂长,一年多以后又调到公司担任秘书科长,负责基建工作。经过征地,筹建、施工、建起了一栋5层的楼房,框架结构,标准的宿舍楼,可住30户人,地点在淘金路×××号,靠近公司办公地点,当时公司干部真正缺房,要房的人也没有30户。但是房子人人都想要,于是成立了一个分房小组,负责调查、分房等事宜,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我向公司申请要房子,理由是我现住的房子是我四叔的,不是我所有。

要想公司分配一个套间的住房给我也不是那么容易,还须经过一番努力,或者说经过一番斗争,才能得手。

公司分房的原则,是老书记植××同志于1985年初定出来的方案,是经过党委讨论通过的方案,原则是:“198511日公司在册的干部才是分房的对象,其他人不必谈”。但是当植××调离公司以后,却有人企图改变这一决定,其意欲将这幢宿舍分一部分给属下工厂的领导人,而公司干部则尽量不要争(包括已申请的干部)这样一来造成了混乱,造成了紧张,分房小组讨论一次又一次,找这个谈话,找那个谈话,又搞评分,弄到人心惶惶。

至于我能否分得一套房子?讨论得非常激烈,不赞成分房给我的人说:他有房子住,而且是他名下的房产证,不应分给他。而赞成分房给我的人就说:①他虽有住房,但房子是他四叔的,他四叔出钱建的;②他是国家干部(公司当时有几种干部、即国家干部、事业费干部,以工代干的干部)没有住公家的宿舍,现在是分宿舍就应该分给他。③他为建这栋宿舍出了很大的力气,应该说是有功劳的(当时我是秘书科长主管基建工作)应该分给他。

在僵持的情况下,分房小组的领导找我谈话。我把我和四叔私下订的协议书拿出来,又作了一些申述,事后又到上级(计经委)去疏通关系,找几个领导谈过话,申述理由,这样,事情才有了转机,所以后来在分房会议上大致同意分给我两房一厅。但是有个先决条件:要求我办一个《赠与》的手续,将筑南街这间屋《赠与》给四叔。然后才能分房给我,这个条件我还是答应了他。

我和四叔私下定的协议,原来是瞒着我爱人的,但是到了这个地步就不得不公开了,幸好,我爱人还能谅解我当时的处境,知道我的难处,同意和我一齐去公证处办《赠与》手续,(因为法律上房产是夫妻共有的,必须二人都同意)前后跑了三次,才办好了。于19851228日,取得了公证处的文件,立即跑到公司领导那里去要房子。原来事情还未有了结,还要我写一张保证书,保证今后不再向公司申请住房,(现在看起来,这份保证书真是荒唐之极,然而我当时还是写了保证书,这保证书对我后来影响很大,一直到21世纪都不敢再提房子的问题,误了很多机会)。

经过了一番斗争和努力,房子终于拿到手了,是宿舍大院里一座五层的楼房,一梯两户,我住三楼,有两房一厅,合60平方米,南北向,前后有阳台,通风、透光、厨房、厕所共占8平方米,用管道煤气,自来水直供三楼,独立水表、电表。这样的宿舍楼,在当时来讲,可算是中上水平。当然,这里仍然有缺憾,那就是道路暂时未能畅通,稍为偏僻,购物不大方便,这是逐年改善的问题,不容心急。

房子到手以后,略为修饰便可入住,1986126日,又是我乔迁的日子,那时候广州市还没有“搬屋公司”这个行业,我只好到电器厂借了一部四吨的货车,请了广东女排几个姑娘来帮助搬屋(因我表妹的女儿在广东女排打球,藉星期日的机会请她们来帮忙)忙了一天也就完成了。

这次搬屋,又是一次升级,比白云路筑南街的房子从总体上来说又提高了至少5倍,这里也不必作详细的比较,大体上说,白云路筑南街毕竟是小打小闹的民房住宅,因为四面都是房屋,房子又窄又黑,楼梯和通道都很狭小,房间也没有一个大的都不足10平方米。电视机只好放在床前,弄到我的儿女很快就变成近视眼。这些都是不可克服的缺点,筑南街比长塘街原住房的确好5倍以上,但比淘金路又要差几倍啦,往往都是说“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所以也是有人高兴,有人羡慕,有人妒忌,那就不管它了。

从白云路筑南街搬到了淘金路,住进来以后,由于生活条件的不断提高,还大装修过两次,许多方面都逐步改进了。

①重新铺过地板,原来是马赛克改为瓷砖地板。

②将一个阳台改为厨房,扩大室内空间,增添了微波炉,消毒柜,抽油烟机等设备。(这些都是在白云路时不可能有的)

③改铁窗为铝合金窗,并安装了纱窗。

④扩大厕所并安装热水器,暖灯,风扇等。

⑤拆去南面阳台间墙,扩大客厅面积,达到18平方米,厅的中间挂有中堂画,对联是:

“宅倚名山勤探宝,身居福地乐淘金”。

⑥安装了空调机三部,增添了冰箱,洗衣机,电视机,电话,电脑,录像机等等。

⑦公司大院安装了防盗闸门,有对讲机,楼梯安装了防盗门,大门换上了钢塑门,安全可靠。

这样一来就是一个比较完善的家庭住宅了,因此在这个地方,一住就是18年。

在这18年之间,国家变化很大,地区变化很大,我个人和家庭也变化很大,因为这正是改革开放之年,大建设、大发展的年头,到处高楼拔地而起,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太和岗工业基地变成了庞大的现代化的高尚住宅区,原来的殡仪馆已搬到银河去了。这里的道路开阔了,漂亮了。交通和购物都比以前大为方便了,就连黄花岗公园也向住宅区这边开了大门,方便这里的居民进公园活动。

18年来,家庭的变化很大,我妈妈和岳母两位老人相继仙逝去了。我也退休了(90年办了退休手续,返聘到97年才真正退下来)儿子和女儿都相继大学毕业,并同时就业了。而且都结了婚,各自都有自己居住的房子了。我现在居住的这间屋已由福利分房到单位卖房而变成了私有财产了,可以上市买卖,可以出租,这些都是极大的变化。我的女儿因在附近上班,她经常住在这里,而平时都是我们俩个老人在家,近年还顾请了个保姆,买菜煮饭搞卫生,日子就是这样过,我退休后用功练习书法,有些收获,还出了一本书法作品集,生活悠然自得。唯有我爱人的病(患类风湿病,生活不能自理),日渐严重,原来还可以在有人搀扶的情况下上落楼梯,而现在都不行了,她的脚完全跛了,只能坐轮椅,两级楼梯都不能上去,长期呆在家里,三、四年都不出门,有两次是非要他出场不可的(就是儿子结婚和孙子满月)都是用改装的担架抬上抬落,非常麻烦。

鉴于上述情况便萌生了换屋念头,要升级要有电梯,初步想法是把现住的房子卖了,再买一间有电梯的屋,条件是:①靠近淘金路一带,交通方便的地方,就近儿子住处和照顾女儿上班;②有电梯的楼房,二手楼都可以;③30-40万元之间的价钱;④100平方米左右的面积。预计卖屋可卖得22万元,买屋要30-40万元之间,即是准备填补10-20万元,用供屋的方式买下来。这件大事,主要是女儿有孝心,她的心愿是照顾母亲能出门活动,不要长期呆在家里,自己又要有个独立的房间。这是基本出发点。所以她准备承担这笔开支,这是主要的问题。于是我们就开始进行这项工作。

 

五、恒福路淘金花园

 

改革开放以来,房地产的中介公司是个新兴的行业,在淘金路这带就有20多间,在他们的门前都公布着许多资料,房屋出售的、出租的、房屋所在地,楼层、朝向,价格等都标明清楚,只要留心阅览这些资料,便心中顿觉开朗,多看几家便心中有数了。再加上我来到淘金路这一带工作已经30多年,这里的变迁我很清楚,那一栋楼是那一年建的,那一条路是那一年开的我都清楚知道;1986年我又帮堂弟(陈××)买淘金北那间屋,只用7万多元。那时整个淘金北都还没有打,仅仅是平整了土地。2001年我又为小儿子买屋,又经过房地产中介公司,办过各种手续,可以说在淘金路这一带买卖房屋,我已熟门熟路了,比较有把握了。正因为有这个把握,所以决定买卖房屋同时进行,双管齐下,到中介公司放盘卖屋,同时放声气买屋,究竟卖屋容易还是买屋容易呢?这是预计不到的。然而,卖屋很快就实现了,22万元把淘金路×××号这间屋卖了,买屋的人目的是为安排子女读书,进一间好的学校(如华侨小学,黄花小学),他并不急于要房子入住,更重要的是户口迁进来,子女读书才有保障,因此我要求他给我三个月的周转时间,三个月后,我保证迁出。

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房子卖了,迫切需要买房,时间只有三个月,势成骑虎,没有回旋的余地。经过一番调查研究,看了十间八间房屋,也和中介公司的工作人员谈话不少次,满意的,合符我的条件的不多,前后还看过金地大厦,丽晶大厦,白云宾馆宿舍,侨福苑等等,都看不上眼,有点意思的倒是有几间,举几个例子说说:

①淘金路×××号890平方米,有电梯,但间隔不好,光线也差,需要重新装修,要价38万元。谈不成。

②淘金路×××号3100平方米,有电梯,儿女们都看过,间隔还可以,其缺点是附近有个垃圾站,有些臭气薰来。楼层也偏低,但价线还可以接受,于是认真地谈,结果讲好了是32万元,说第二天订合同。不料第二天到了中介公司卖房的业主变卦了,要33万元才卖,我非常气愤,(那是因为有另一个中介公司插手,弄糟了)结果我也就放弃了。

③恒福路×××号金怡楼,15130平方米,价格45万元,房子看过了,很满意,价钱太贵,45万买不起,我只给他40万元。(但到后来我已经定了局的时候,他又来求我,已太迟了)。

④淘金花园×座17楼,118平方米,西北向标价39万。房子看过了,我很喜欢,望白云山风景很好,即时下了壹万元定金给中介公司,然而那个业主又受人梭摆,变了卦,要39.5万元,我还是答应了他,但是到了第二天,他又返口,又要41万元。我气极了,即时勒令退回定金。原来这个套间的业主是从拍卖行拍卖回来的房子,在达不到理想的利润时还未肯放手。所以一拖再拖,但是当我已经成功地购买了房屋时,他又来求我,我才不理他呢。

⑤淘金大厦六楼105平方米,南向有电梯只要35万元,看了房子以后,我基本满意,找到业主经过中介公司下了诚意金5000元,第二天叫儿子和女儿同时来看,他们提出很多问题,例如:楼层偏低;隔壁房顶成垃圾堆;淘金北路车多,噪音大;靠近世纪联华(超市)进货的车房,夜晚都噪声大等等,否定了我原来的主意,又不成,只好到中介公司取回定金。

⑥淘金花园×座13楼,118平方米,标价38万元,西北向,这间屋基本没有人住过,干净无尘,还保持原样子,我看了屋以后,找中介公司谈,他们说此屋的业主在香港,暂时不能谈,要联系到业主再讲,大概需要一个礼拜,听消息,在这种情况之下,也无奈何!

经过多方面的考虑,几个楼盘进行比较,淘金花园13楼这个套间还比较好,符合我们的条件;①有电梯;②门口出入方便。不用上几级或落几级楼梯(因为淘金北路这一带原来是山坡地,整个住宅区20几栋楼的门口,几乎都要上或落5-15级楼梯才到马路,唯有这栋楼是一出门口就与马路平齐,这是最理想的,方便坐轮椅的人出入);③38万元的价钱可以接受;④面积118平方米,三房一厅,两个厕所,一个大厨房,足够居住,足够使用。⑤通风透光,三个房都很光猛,厨房厕所都光亮,大厅有24平方米,够大够用。⑥虽然是二手楼,但还比较新,只有很少的人住过很短的时间,一切都还是原貌,不需要大装修;⑦虽然向西北,但西面有另一座高楼挡住,西斜不太厉害,不会太热;⑧还有一点很重要,就是这里风景极佳,向北望见整个白云山风景区,绿树婆娑,青山绿水,心旷神怡。至于缺点呢,最主要是内环路的噪音比较大,平时要关上窗户,这一点则需要自己去克服,去接受它。

鉴于上述的优点,虽然还要等一个礼拜,我还是耐心地等待他,结果联系到了香港的业主,由中介公司全搞妥手续,最后还减了一万元。即37万元成交,算起来每平方米只需3100元买下这套房子。将原来卖房的那笔钱交了首期17万元(余款准备装修),尚差20万元,那就向银行贷款20万元,15年按揭,每月付1500左右,这笔数则由女儿承担了。

这座屋,座落在恒福路与淘金北路交界处,叫做淘金花园,是成熟的社区,购物方便,交通方便,原是高尚的住宅区,1992年建成,而92-98年间是比较抢手的住房,曾经售价为每平方米10000元港币,因为它北向白云山,而恒福路以北是白云山风景区的控制范围,不许建高楼,所以它的风景就可以保持永远的美丽。然而,到了1998年后由于内环路高架路的建成,这条恒福路特别多车来往,噪音很大,所以它的价值就一跌再跌,一直跌到现在这个水平。但是对于我来说,它的缺点我可以认识,可以接受,可以解决,更重要的是它的优点,即以上说的那么多的优点,所以我坚决地买下来。

装修的问题并不复杂,而且我已经内行了。把原来的木地板改装为铺地瓷砖,将厨房截出三分之一,做一个工人房。厕所稍为改动,装上热水器,暖灯、风扇、电话等。电器方面要重新布局,装了四台空调机,6把风扇(不禁回想起长塘街年代,1968年买了一把旧风扇,156元,噪音很大,但它还是解决问题,而且在当时还是10户人之中唯一的一台风扇)。其余的问题稍为修饰即可,大概花了三万元就完成了,而所有的工作都是我一手抓下来,直至完成为止。

20031023日,又是我乔迁的日子,现在有了搬屋公司事情就好办多了。搬进这间有电梯的楼房居住,从总体上说比淘金路那间宿舍楼提高了若干倍,具体比较一下吧。

①最大的问题,也是重点要解决的问题是爱人出入方便,可以坐在轮椅上,走出门外,到花园散步,到茶楼饮茶,到许多地方游览,再也不是三年不出门的可怜状了。

②房屋面积大了一倍,原来是60平方米,现在是118平方米,楼高了十层,原来住3楼,现在住13楼。我们夫妇一个房,女儿一个房,还一个房叫做书房,是我的活动场所,也铺设了一张小床,以便儿子、儿媳和孙子过来时在这里休息。还有一个工人房,两个洗手间,客厅也够大,有24平方米,厅里挂着适时的书画,   中堂有付对联:

“境界高时无碍物,心源开处有清波”。

    另外还挂了一幅条幅,写着:

“锦锈云山朝北向,红陵风水自南来”。

还有其它的书画,点缀厅堂。这样一来就实现了我们多年的梦想,我写文章,挥毫泼墨,搞作品大可舒展无碍,女儿的房内有电脑、音响等,各人活动都不受任何限制,房间里也有电视机,自由、舒畅极了。

③由于24小时有保安员值班,安全感比以前好多了,我们出入时,保安员看见我推轮椅,便帮我们开电梯门,照顾周到,礼貌很好,这是原来住房得不到的。

④卫生条件比以前优越得多,因为以前住的地方靠近黄花岗,多年以来受黄花岗的蛇、虫、鼠、蚁的威胁很大,黄花岗树木丛生,有各种小动物,经常钻到家里来,因此,我们长期与它们作斗争。来到淘金花园以后,摆脱了那种威胁,所以蚊帐、蚊香、蚊拍、蚊水、蚊片等等,统统收拾起来了,不用了。这里垃圾有专人收,有人清理,环境搞得很干净,总之,有个物业公司管理,样样都上轨道,有人管,办事容易。

⑤水、电供应充足,原来住地水源不足或不稳定,经常影响热水器和洗衣机的使用,这里的水压,电压从来不受影响。

⑥由于住的楼层比较高,对于天气的情况十分敏感,这是个优点,即是凭窗一望,便知天气情况是阴霾?晴天?还是雨天?出门之前十分清醒。因为往日在淘金路老屋,往往走出了大院之外,才知道天气情况,感到被动。

⑦这里靠近大马路,交通方便,购物方便,有多路汽车,电车来往。超市、邮局、银行、医院,肉菜市场都近在咫尺,是成熟社区的体现,尤其是茶楼、餐厅、食肆很多,食饭或电话叫送餐都很方便快捷,服务周到。

⑧原来住的房子根本没有风景可言,前后都被房子挡住,视界全无,光线也不足。而现在这里,风景宜人,心情舒畅,抬眼望白云山和麓湖,只见青山绿水,生气盎然,一片详和安泰景象。而雨天,正像苏东坡的诗句“山色空蒙雨亦奇”的景象,为此本人曾填一首忆江南词以记之。词曰:淘金好,抬眼望山青,绿树婆娑生运气,白云缭绕颂昇平,前景甚光明。

居住在这样的环境,住着这样的楼房,颐养天年,优哉游哉!我的生活很充实,并不枯燥或空虚,平时可以写作或挥毫泼墨,或参加书画会的活动,高兴时可以邀几个老朋友,老同学、老战友来打打麻将,饮茶聚会,乐也融融,家庭各种事务泰然处之,各得其所,这就不必冗述了。

在这种情况之下,也不免会忆苦思甜一番,想当年在越华路睡在鸡笼面上,在长塘街拿帆布床到天棚过夜,那种生活是怎样熬过来?!想起每一次为争取住房而奋斗所付出的代价,操心劳累多少,才得以提高一步。又想起1976年妈妈从乡下来到广州,(爸爸妈妈在乡下,四个儿女都在外地,爸爸写诗曾有一句“堪笑有家分数处”就是一种感叹,无可奈何。爸爸去世后,妈妈在农村孤单,必然要找儿子)也逼得要在长塘街挤下去,住了三、四个月,到了实在无法住不下去的时候,我只好想办法送她去南京二弟贤杰处居住,因为二弟在南京地质学校当教师,校内住房问题容易解决。于是于1976101日晚,我们母子俩人乘坐火车经上海往南京,自问无法安顿老母亲的住处,让母亲远走他乡,问心有愧,怎奈其何!?然而,即使到了九十年代我住在淘金路的年代,我也没有办法让母亲住下来,也是房子不够住的问题,所以1990年,还是我亲自送母亲去中山,三弟贤庆在中山当教师,到他那里居住,解决问题。总之,我从来没有办法照顾母亲,两次因为没住房而送母亲去别的地方,心里不是滋味,想来内疚之极,奈何!?今天我有条件让她居住了,然而,她早已离开我们去了。正所谓“子欲养时亲不在”的人间憾事也。

 

六、星河湾

 

我的女儿和女婿的住房,也是在不断地升级,近年已升到星河湾了。因此,我有机会到星河湾探望他们,并办了住户证,在那里住了几天,领略了那里的风景,更加得到了启示。

星河湾是番禺区的一个大型的花园式的屋村,豪华高尚住宅区,倚傍着三枝香水道两公里长建成了若干个建筑群,都是10几层的楼房,各有特色,红瓦尖顶,互相辉映成趣,非常壮观,和连接番禺大桥的公路正穿过这里,在住宅楼上可以看到番禺大桥的斜拉铁索,也可以看到水上的飞舟,我女儿住的是荟心园小区,大概由10几栋楼组成的荟心园,中间的花园绿地都很多,有游泳池,喷泉水榭,假山回廊,处处相通,所有的楼宇都有地下室,而所有的地下室都连通,汽车从一个入口进去以后,可以驶到任何一栋楼的电梯间,多么方便,整个星河湾气派很大,河边整饰得非常漂亮,建起了骑江木栈道约2000米长,供游人游览江边风景。

早在前年,我女儿买楼时我去参观过星河湾的样板房,就有很大的感触,我还写了一首打油诗,诗曰:

柚木地板玻璃墙,厅房宽敝又开阳,

厕所厨房现代化,温馨音乐伴花香。

并写了一幅书法作品:(隶书条幅)

亲临星河美景,笑看秋月春风”

到了现在,我又亲临其境,居住了几天之后,我的诗兴又来了,完成了一首七律以记之:诗曰:

秋光明媚上崇楼,远近高低好镜头

水榭喷泉连雅苑,斜桥帆影望飞舟

人逢盛世心潮涌,身在星河 宿愿酬。

放眼神州新面貌,众多感悟墨痕留。

的确,身在星河湾,我会反问自己:“我是在做梦吗?我能居住这样的地方吗?”我自己也会回答:“非也,这不是做梦,而是真的。”我的女儿和女婿算是赶上了潮流啦,她们拥有这样的住宅,是应该的。此时此刻我又把眼光放到整个神州大地,看到祖国的飞跃发展,面貌在大改变,也看到我的兄弟姐妹们也在变化,如二弟在南京的住房已够宽敞,还在广州的澳洲山庄买了一间别墅,三弟在中山,前几年已建成自己的大屋200多平方米,最近又闻说贤芳妹在上海买了新宅,200多平方米,复式的楼房,堪称豪宅,所有这些我的确有所感触,有所领悟,这一切我也不会把它放过,定会把它融入在我的书法作品中来,即所谓“墨痕留”是也。

今年中秋节,有幸又到星河湾参加“万人同赏月,江畔看烟花”的活动,星河湾的管理者们,心思独到,赏月的地点放在江边那约2000米的骑江木栈道上,摆上1000多张桌子,摆放着果品,月饼和鲜花。还特地举行“盛世星河明月夜”的大型文艺音乐演出。并且和千里之外的北京星河湾通过卫星网络直播,让业主们领略到星河湾万人同乐,烟花盛放的节日气氛,过一个愉快的节日。

居住在这样的环境,享受到这样的待遇,足矣!

真是“亲临星河美景,笑看秋月春风”。

正所谓人逢盛世心潮涌,身在星河宿愿酬是也。

 

                      

 作者夫妇在星河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