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学习生涯和我的班主任

方子岩

     我的小学位于成都杜甫草堂东边不远,故称草堂小学。小学高年级的班主任曾润道老师是一个血气方刚的青年,教语文。后来得知,由于成分不好,师范学院毕业后分配到草堂小学教书,我有幸受教于一个大学毕业的高才生教语文,同时是我的班主任。曾老师书教得好,体育也好。在关键的后两年,我语文进步很快,作文写的也好,记得有一篇"我的理想"作文,写的是我长大后当一名潜水员,以自己在河中游泳时的遐想,展开思绪。其情其景,生动感人。被当做范文在班上讲解。

    小学毕业,我如愿以偿考上省重点中学——成都九中。成都九中的教学楼、实验楼、办公大楼、学生宿舍楼、礼堂、运动场都很气派。班主任游家騋老师是工作不久的青年,教数学,很有钻研精神。改革开放后,是片区的中学数学奥林匹克教练,带队参加全国比赛,获得很多殊荣。曾经到南京师范大学进行学术交流,我们还保持联系。

   1968年我初中毕业,下乡插队到福建,在农村一干就是6年多。其间,利用农闲上了2年高中,虽说是亦农亦读,也学了不少知识。高中的班主任俞永光老师,教化学。爱好音乐,二胡拉得很棒。是一个和蔼的长者。他很重视我的经历,让我把17岁就在农村独立生活、锻炼的体会进行总结,向全校师生作报告。由于从小语文基础打得好,高中时写了一篇“秋天"的作文,也被当做范文在班上讲解。

    从68年到74年,我在农村的劳动表现得到大家的肯定。1974年8月,群众把我的名字推荐给大队,经大队审核后又推荐到公社,公社审核后推荐到县上,县上再审核后推荐到地区,最终被南京地质学校测绘专业录取。10月的一天,我背着打包得很象样的"铺盖卷",提着在农村自己用木头钉的箱子,再次走进大城市。与成都平原相比,南京是依山傍江的丘陵城市。班主任陈贤杰老师,军校毕业,教专业课——控制测量。陈老师兴趣广泛,除了小提琴拉得动听外,唱歌、下棋、书法、文章、做诗都很在行。故又教我们语文课。其次,陈老师又是一个体育爱好者,篮球、乒乓球、游泳也很棒。我从小就喜欢游泳、乒乓球和下棋,上学期间,经常与陈老师一起锻炼。大大丰富了我们的业余生活。两年多的测绘专业学习,经历了三次生产实习:南京小岗下、安徽当涂和浙江上虞,都令人难忘。陈老师很重视对我的能力培养,每次实习之前,都带我去踏勘测区,与甲方联系,落实住房以及资料准备。记得第三次实习前,陈老师带我在浙江上虞曹娥江边的龙会山顶上找已知点,当时艳阳高照,山高、林密、草深。我们顶着烈日爬山、找点的情景现在还历历在目。76年12月我顺利毕业,本着回生源所在省地矿系统工作的原则,福建省地矿局来接收我去福州地质学校工作,而南京地质学校也需要年轻人充实到教师队伍,我最终被留在学校当了一名教师。在航测教研室工作。

    工作期间,1983年我考上武汉测绘科技大学航测与遥感专业函授本科,班主任侯蕴萍老师曾经教过我程序设计课,她后来在函授部工作。在我的学习过程中,给予我许多帮助。

    2000年,南京地质学校并入东南大学,从此我面临的是大专和本科的学生,并给本科生开出了"CAD及软件应用"课,为了更好地胜任本科教学,我又参加了研究生班的学习,班主任邱志琴老师,是东南大学交通学院科技女秘书,邱老师待人热情,这是一个比我年龄还小得多的班主任老师。在研究生班学习的第一学期,我的孩子已是东南大学强化班大三的学生,我正在学习?quot;数值分析",他已经学过了,可见强化班是重点大学的一个特色,以最强的师资和特选的教材投入到强化班一二两年的基础教学。科技的迅猛发展,知识的快速更新已成必然。我也在不断地学习新知识中得到许多乐趣,在原来讲授摄影测量与遥感的基础上,新开出了大学计算机基础、程序设计、AutoCAD、数据库技术等课程。

   在长期的教学工作中,我也承担了多年的班主任工作,班级多次获得文明班级称号,培养了多名学生入党。亲身体验了当班主任的辛苦和乐趣。

   回顾我的学习生涯,基本上是伴随着劳动和工作进行的,这是我们这一代人所处的特定历史。68年下乡插队国家连续计算工龄。如今已是35年工龄、27年教龄的半百之人。我的孩子81年出生,已是重知识、重科技的年代,他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不断向高学历攀登。回忆我的历届班主任,他们都学识渊博,才华横溢。做他们的学生,我感到由衷的自豪。他们对我影响最大的是学无止境,不断求新。这么多年来,我公开发表学术论文30多篇,有2篇分别收入国际会议论文集,同时参加两个国际会议并宣读论文。现在是东南大学副教授。

   忆往事,感触深。班主任倾注在学生身上的关心和爱护终身难忘。2002年五一前夕,由我牵头,发起了测绘7414班毕业26年南京聚会的倡议,同学们纷纷响应,在南京工作的同学成立了筹备小组开展工作。5月2日,同学们从祖国各地云集南京,重聚母校,看望班主任陈贤杰老师和其他任课老师。26年重聚首,师生见面的情景感人而热烈。陈老师看到和听到自己的学生都事业有成,家庭幸福,感到十分欣慰。大家都期待着不久的将来在青岛或厦门再第二次相聚。

                        2003年3月12日于南京北极阁东南大学

 

贤杰注:方子岩同学毕业已26年,是我校文革后第二届学生。毕业后他留校任教,通过他自身的不断努力,完成了本科学业,现已是东南大学的一名副教授,担负着繁重的教学任务。作为当年的班主任,最大的安慰莫过于学生的长进。他的这篇对历任班主任的回忆文章,对我们每个老师都会有所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