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行  (2005.10.)

--- 回忆美好时光 品味亲情友情

   以杭州为中心,浙西山水游(天目山、西泾山、浙西大峡谷、千岛湖),浙东人文风情古迹游(宁波、奉化溪口),这是我和荷英在2005年10月14日至27日历时13天的游程。现在回忆起来似乎仍乐在其中。

一.杭州忆旧游

  2005年金秋十月,刚过完我的生日的第二天,我和荷英便起程到浙江旅游。这次的成行是我们多年的宿愿,而决心的形成却是由于刘素仙同学的一个电话邀请。于是在西湖博览会开幕的前夕,我们赶到了阔别多年的杭州。

  出了车站,便见到素仙,她引我们到停在出口边的小车前,介绍过她的先生小毛后,就由小毛开车送我们到城西北香樟公寓她们的家。正是桂子飘香时节,此时杭州城已华灯初上,一路上阵阵桂花扑鼻香。我们愉快的旅程就这样开始了。

  杭州对我们来说既熟悉又陌生。熟悉是因为荷英三十多年前曾在这里工作生活了十年之久。那时我不知多少次踏上这块土地。陌生是因为大约有十多年没有好好旧地重游了。对那曾经经常走过的街区,对那朝夕与共的同事,常常有着思念之情。还记得,1966年的冬天,在那热火朝天的“文化大革命”之时,荷英正好在杭州地质局上班。我从上海站出发,站在上满人的棚车里挤了三个多小时的火车赶到杭州,在武林门的一间办公室里临时住了几个晚上。正是在这里孕育了我们的女儿。女儿幼小时也曾在这里生活。所以我们对杭州这座被誉为人间天堂的美丽的城市,有着难解的情结。

  到杭州的第二天,适逢周六,上午素仙就陪同我们出发游西湖。我们先参观了位于湖东南面的西湖博物馆,重温了这座古城的历史。随即转到“柳浪闻莺”公园,后沿着西湖东岸边湖滨路向北漫步。

  一路上,我都在追寻着往日的记忆。记得远在1960的8月20至24日,我与宗文、开元老师就曾同游西湖。那是第一次踏上这块土地。当时是坐着游艇一个个景点浏览的,还写下几首幼稚的诗:

出发游西湖

远山浓树如图画,湖畔呼船上艇家。结伴今朝游胜地,艳阳美景夏时佳。

柳浪闻莺

早闻柳浪莺啼好,斜倚桥旁放眼量。林内飞禽何处去?亭前水畔任飞翔。

  当年的柳浪闻莺》是什么样,我已记忆模糊了。如今的柳浪闻莺》,在秋日和暖的氛围中显得格外美丽,岸边整洁,游人如织,眺望西湖景色,湖水如镜,朦胧中见雷锋塔、保俶塔遥相对立。湖、山、城于一体,美仑美奂,真是个休闲的好去处。经过一段岸边,优美的越剧声传来。原来一大群当地游客在自娱自乐。那演唱水平不亚于专业水准,我们都喜爱听曲调优美的越剧,不禁驻足良久。又走一段,见水雾缭绕,原来是一座大型的音乐喷泉。随着《蓝色多瑙河》音乐的节拍,水柱忽高忽低,变幻着种种花式。吸引多少游人驻足观看。

  在湖滨路上,我想起1973年和芳妹同游杭州的情景。当年1月22日,与芳妹从广东故乡阳江新洲看望父母后返南京、上海,中途转车,同游杭州西湖。那还是文革的非常时期,在我们这个兄妹长久离散的家庭中,能和亲爱的妹妹同游景点是十分难得的事。在“虎跑泉”前兄妹合影留念感叹兄妹相聚时间的短暂,次年本人在照片上题诗一首,反映当年的革命豪情:

(一)面对容颜入梦思,魂飞远海去年时;湖山爱向非行乐,锦绣江山好赋诗。

(二)南来北往显风流,伏虎降龙志未酬;恶兽虽狂终可伏,全民定要狠批修。

  芳妹后来从农场寄来《和二哥诗一首》,写于1973年12月25日:

(一)留影细观仰首思,浮心积习有兴时;去冬今岁旅途乐,古迹行游作好诗。

(二)繁华江畔众川流,差别城乡缩未酬;私念如狼要降伏,戍边屯垦要批修。

  一晃三十多年过去,但往事仍历历在目,现在芳妹由黑龙江迁居上海,大家可常见面。我们兄妹亲情永驻。

  置身西湖,处处领略到了她的美。我知道西湖有十景,每一景都有着极具诗意的名字。什么苏堤春晓、曲院风荷、平湖秋月、雷峰夕照、双峰揷云、南屏晚钟、三潭印月等。每一处都有她的故事。近年来又有新的西湖十景,要想都一一游过,是要不少时间的。我们只是走马观花而已。

  中午,回到住地香樟公寓,素仙才想起早上走得匆忙忘记带钥匙,便在公寓门口的一家餐馆吃了中饭,然后带我们到了一家叫超妍的美容店。在二楼的一间房间里,我在美容床上美美地睡着了。她们则做了一次面部美容。平常我和荷英是不会上这地方的。这次是沾了素仙的光。

  当晚,为庆祝西博会开幕,在钱塘江边举办盛大的焰火晚会。按素仙的安排,下午四时多我们便乘车到老城的开元酒家吃晚饭。在这里见到了小毛的父母亲。他的父亲和我差不多同龄,和我一样也曾在部队中走南闯北的。饭后,我们一起乘车前往复兴大桥(跨钱塘江大桥共有四座,这是其中之一)观看焰火。原来,这个晚上,该大桥早已交通封闭,几公里长的大桥上摆满椅子,成千上万的观众买票对号入座。没想到,这时的杭州城,人们早已倾城而出,车流人流潮水般涌向江边,致使公交车寸步难行。我们坐的车被堵一个多小时。我们的票是6区,在桥的中间。我们快步如飞,但还未等我们找到座位,桥两边的焰火已腾空而起。炮声隆隆,乐声悠扬,火光照亮夜空。我们只有边走边看。我在日记上写着:浪漫钱江夜,澄空飞礼花,欢歌和笑语,随风入万家。 焰火晚会历时一个多小时。来之不易,散亦难。不知多少车辆才疏散这么多人。随着人流走下桥后,排队坐上一段公交车再打的,我们回到家已十一点多了,中间还走散了小毛的爸爸。后来,知道他已平安到家才安心睡觉。虽然劳累一些,但这一千载难逢的经历,足以令人难忘。

  第二天(10月16日),素仙约了几位在杭州工作的校友相聚于人民大会堂的花中城酒家。正在杭州的张平陵、孙佩芳夫妇和原测绘队的老同事王品和也应邀出席。同学中有刘素仙、俞建明、吴亦长、陈梁友、陈一晖。在豪华明亮的包间里,师生相聚分外高兴。俞建明是荷英老同事赵元径、杜文琴的女婿。说起学校和过去的许多事来很感亲切。这些同学毕业时间不长,正年富力强,都已是单位的骨干头头了,生活都很美满。我们做老师的特感安慰。

  下午,素仙和女儿航航陪同我们再次游西湖,由陈梁友开车送我们到岳王庙,我们在岳王庙上了画舫游船,泛舟湖上,依次游览湖心亭、三潭印月、花港观鱼。湖心亭有“百遍清游未知还,孤亭好在云水间,凭阑四面空明里,一面城头三面山”的诗句。所到之处又勾起我的回忆。1960年游览时写下的诗句:

  岳王庙: 仰望岳王庙,心回宋乱时。千秋犹景仰,高唱满江词。

  岳坟: 岳家坟墓说公平,功罪人心理自明。败类坟前长下跪,忠良千古是豪英。

  三潭印月  小船荡漾水清清,近看三潭古印明。旧日公卿常踏处,如今我辈喜同行。

  最后到达《花港观鱼》景点,当年我也有诗一首:

  花港观鱼 顺水悠悠西岭去,有花有港两相宜。鱼多莲盛游人赞,雅径幽林眼欲迷。

 景物依旧,时光一去45个春秋!当然,如今的西湖更美了,拓宽了,疏浚了,水清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更多了。难怪西湖博览会规模如此盛大!

 

  走出“花港观鱼”,便见陈梁友的小车,他是来接我们到他家去的。

  

  他的家在萧山,位于钱塘江对岸,如今已属杭州的一个区,就像南京的浦口,广州的番禺。小车开过复兴大桥,昨晚还在那儿坐着看焰火,现在却是车水马龙。他先到家接了夫人和女儿,把我们带到一家酒家共进晚餐。随后回头参观了他们160多平方米的两层住宅。两位小朋友表演了电子琴,琴声悠扬,令人赞叹。宽敞的住房,可爱的女儿,可以想像一家人其乐融融。送我们回程时,我们特地在江岸稍停观望,昨晚就是在附近江面的船上发射焰火的。此时,对岸灯火点点,夜空宁静,和昨晚形成鲜明的对比。陈梁友同学开车直送我们到香樟公寓才返回。我愿借此机会对同学们的热情接待、陪同表示衷心的感谢!

 

  10月17日,一大早,素仙开车送我们到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以前不曾听说过杭州有个湿地公园。它座落在城西,南靠天目山路,北接文一西路,西接绕城公路。占地约有近三个西湖大小。园内河塘遍布,保持原始的丘陵山野风格。既可步行也可乘船游览。我们来得较早,沿着路标的指引向园内漫步。空气异常清新。大城市保持这样一块湿地,这是增强了环保意识的产物。近闻南京也要在浦口长江滩地建设一些湿地公园,不知何时建成。

  

  因为中午和张平陵老师有约,我们只走了公园的一角,便按原路返回。到了售票处,见有大批游人排队购票上船。后来得知,每周的这一天是免费开放的。

 

  中午,张、孙老师请我们到阳光天地酒家吃饭。后来整个下午,我们都相聚于他们女儿的家中。他们是退休后来到杭州帮女儿带孩子的。难得在外地和老同事相聚,自然话题也很多。他们女儿家的房子也真宽敞、气派,两层总面积达400多平方米,座落在武林门附近名贵的白马公寓的25层。可能是我参观过的最大面积的住房。特高大的厅堂、大吊灯、大彩电、大鱼缸、大阳台和种种摆设,特显成功人士的尊贵。站在阳台俯瞰,全城景物尽收眼底。这里我们并不陌生。几十年前这里算是偏远的地方,地质局就在附近,码头汽车站都有。城市的扩大发展,现在这里已成了城市的中心。高楼林立,已经面目全非。后来,我们在阳台上打了几圈麻将,第一次用上全自动麻将机,吃过晚饭,直至8点多才返回住地。感谢两位老师让我们度过了非常愉快的一天!

DSC00432.JPG (602527 字节)柳浪闻 DSC00521.JPG (561912 字节)师生相聚 DSC00556.JPG (544506 字节)西湖美景
DSC00578.JPG (576243 字节)西湖夕照 DSC00574.JPG (589927 字节)在画舫上 DSC00640.JPG (626114 字节)西溪湿地公园

 

  10月18日上午,我们又一次到西湖边。这次是我们二人单独游览。我们先到了西北面的“竹素园”、“曲院风荷”,满塘荷叶,仍是“接天莲叶无穷碧”,荷花已开过,没有了“映日荷花别样红”。后沿苏堤、孤山,游览“苏堤春晓”、西泠印社、中山公园、苏小小墓、秋瑾墓等景点。“人间蓬莱是孤山,有梅花处好凭栏”。这里既有优美的景色,也有人文价值。史载:康熙五到杭州,乾隆六次巡游到此,并在孤山修建了行宫。

  

  下午,我们要出发到临安天目山,况且荷英也叫走累了,故依依不舍地别了西湖,赶回住地。

 

  在日记中我写下:

  “喜见西湖秋月中,风光仍与春日同。湖山未赏千般美,又别荷香午后风。”

 

二.天目山、浙西大峡谷之旅和三墩叙旧

 

  10月18日下午,素仙在百忙中开车送我们到汽车西站。她的故乡就在天目山脚下。如今她的姐姐素珍在那里经营着刘家侬乐土菜馆。这就是我们要去的地方。记得17年前,素仙毕业时,曾告诉我,她的家乡在天目山脚下,邀我们到那里游玩。没有想到17年后的今天,这句话竟成了现实。

 

  经过县城临安,不到两小时的车程,我们便到达目的地。按照约定,迎接我们的是素仙的姐夫。这个土菜馆座落在山谷旁的公路边上,离西天目山的入口处约一公里路程,真是开门见山。公路的另一边是一大片小竹林,收获的就是我们经常吃的小竹笋。再远处便是谷底,一条清溪,山水潺潺。后山坡上装上了水塔,两层小楼上,安上了太阳能热水器。大约有六七个房间,可容纳二三十人住宿。

 

  天目山,全国4A级风景旅游区。久闻其名,是夏季避暑胜地,海拔1500米,分东、西天目山,两峰雄峙,耸入云端。相传峰巅各有一池,左右相望,故称天目。山高水秀,森林茂密,怪石嵯峨景色奇特。烟峦滴翠,夏日凉爽,道教称之为三十四洞天。这次我们游览的是西天目。

 

  10月19日一早,素仙的姐夫就带着我们,坐一站车到了西天目山的大门口。因有他的带领,门票打了七折,上山车费每人20元。汽车沿着曲曲弯弯的盘山公路不断向上,一个多小时后才到达游览景区的门口,据说经过288道弯。

 

  进入景区,沿着路牌的指引漫步其间,林阴遮日,空气清新,令人十分惬意。很容易发现景区的特点是古木参天,岩石幽奇。我们依次游览了狮子口、倒挂莲花、眠牛石、四面峰等景点。有“十里不同天”的树景。特别难忘的是一棵“大树王”,我们六个成人拉手才把它环抱过来。有一棵四十多立方米的柳杉。还有许多我们不知名的树木。更有各种飞禽走兽。如果是年轻人,时间充裕是可以不坐车,直接徒步上山的,那更有一番情趣。

 

  回程我们还是坐上汽车,到山脚下,有著名的古刹禅源寺。周总理曾在此演说,宣传抗日。至今仍保留了当年的建筑。我们就在寺前休闲,品尝当地的小吃。然后漫步回住地休息。

 

  我有诗一首:盘上蜿蜒数百旋,人生七十贵登攀。松涛万顷无边绿,四面峰前多古杉。

DSC00720.JPG (151607 字节)

天目山六人环抱的大树

DSC00728.JPG (153447 字节)

大树丛中

DSC00745.JPG (145386 字节)

四面峰俯瞰

DSC00756.JPG (149620 字节)

天目秀色

  

  下午,这小小的农家饭店竟一下来了20多位客人,交谈之后知道这是新安江某学校的退休老师。得知他们第二天包车到临安的西径山游览,还有空位,我们决定和他们同往。都是退休的老师,有许多共同语言。互相一下子便熟悉了。特别有一对刘、王夫妇,还给我们留下电话,邀我们下一步到新安江一游。

  

  次日(10.20)我们一行20多老者一早乘两部小车出发。一个多小时便到达景区。环视四周,果然山水秀美,环境清幽。一路登山,拍照,20多老人们乐得和孩童一般,山谷中响起一片喧闹声。经过溪畔,绕过落差百余米的飞瀑,不多久便到达顶峰。后又到达历史上“十八进士共一村”的集贤村,从另一条林荫曲折山路下山。

 

  西径山,又名双林山,海拔400多米,和紫金山相当。位于临安市城区东北3公里处,属天目山中支山脉。这个景区集自然风光、佛教文化、历史名人为一体。史记:东晋谢安在此隐居21年,后出山指挥历史上著名的“淝水之战”,成为一代名将。“东山再起”的典故即起源于此。后李白、苏东坡、许赞等历史名人,都曾到此游历题咏,史迹可寻。我也赋诗一首以记之:《登临安西径山》:溪山香瀑绿丛中,当年此地隐谢公;老叟今日寻童趣,神仙欲比乐无穷。

DSC00815.JPG (157710 字节)西径山香瀑 DSC00819.JPG (153303 字节)西径山景色

  

  回到住地,下午我们休息养神,准备第二天远征浙西大峡谷

 

  10月21日,我们单独租了一部小车(租金200元)。一大早便向大峡谷方向出发。先向南,后折向西,大约60公里的路程,经过于潜、昌化等县市,进入著名的浙西大峡谷。司机是素仙的亲戚,一路上为我们当导游。到了风景好的地方停下让我们赏景、照像。车子沿着峡谷半山坡上险要的公路行进,向下望去,万丈深渊,山水长流,砾石连片。向上望去,山峰直插云端,层峦叠嶂,蔚为壮观。在十多公里长的大峡谷中的一座山头上,车子绕着山四面盘旋直上,几乎到达山顶,真有登天的感觉。回顾起来还有点后怕呢!为了节省时间,我们没有过多的停留,只是走马观花,坐车观景,很快便转入归程。我有诗一首:《游浙西大峡谷》:云雨濛濛两岸天,驱车曲折上峰巅;灵山秀水无穷尽,绿海奇岩不见边。 

DSC00887.JPG (159800 字节)

大峡谷风光1

DSC00895.JPG (131578 字节)

大峡谷风光2

DSC00913.JPG (158787 字节)

大峡谷风光3

DSC00931.JPG (150489 字节)

三墩几十年前办公屋

 

  回程中经过昌化县城,这是盛产山核桃的地方,我们当然不能错过机会买了一些。

  

  回到住地,下午我们就要告别天目山之旅返回杭州。虽然只住了三个晚上这侬家饭店竟让我们留恋。山中的人文景色、主人的好客和热情的招待以及三天来的不寻常的旅程都让我们难忘。所幸他们每个人的形象和美丽的景色都留在了我们的照片中。在这里我们要对素仙的妈妈、姐姐、姐夫表示衷心的感谢!有机会我们会再来的!

 

  回到杭州的第二天(10月22日),是重回三墩寻旧之行。30多年前荷英在那里工作多年。当年的三墩好像是很远的郊区,如今的三墩已和市区连成一片了,有多路公交车到达。这一天,还是素仙开车送我们去。因为她毕业时就分配在测绘队,所以荷英的同事她大多都熟悉。二、三十年未见的老同事相聚真是高兴万分,感叹“当年少妇变成婆”!黄道、赵元径、杜文琴、陈玲凤、刘志珩、钟跃凤、李金德等老同事设宴款待我们。然后一起去探寻三十多年前曾经一起作业的老屋。经过曲曲弯弯的老街小径,还是找到了当年办公的地方。老屋还在,大门紧锁。我们的儿女小时候都曾在这里玩耍。现在门庭依旧,人事已非!那熟悉的河畔石级、食堂的小屋···,让人慨叹时光的流逝。在这里大家留下了宝贵的合影。我有诗一首:《重返三墩》:故地依稀三十秋,相迎畅叙旧同俦;追寻往日门庭路,物在人非事事休。

  

 

  三、大巴东去访宁波

 

  10月23日(周日)上午,我们乘上豪华快巴,一路高速向东,两个多小时后抵达著名的港口城市宁波。饶永华同学早已在车站上迎候。出站,打的,很快就到了一座海鲜酒家。饭后又打的到他的家。初到宁波,我们不知东南西北。但一路上已初步领略了这座城市的美丽与繁华。他的家在一个新小区的七楼,进入房间后还有一层,宽敞明亮。他的爱人出外旅游,叫我们就住在这里。

  宁波是我国历史文化名城,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有着7千多年的历史。第一次鸦片战争后,辟为“五口通商”口岸之一。悠久的古城历史为后人留下了灿烂的文化艺术瑰宝和自然景观。从地图上看,城区中心正是甬江、姚江、奉化江三江交汇处。

  早在1976年,我带学生实习到上虞(曹娥),离这里已近在咫尺,那时就很想到此一游。但由于任务紧迫,终未如愿。当时只到过绍兴一游。这一隔又三十年,终于如愿!

  稍事休息后,他陪同我们游览城内的著名景点天一阁月湖。天一阁素有南国书城之美誉,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私人藏书阁、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原有藏书七万多卷,历经400多年,至今仍保持有价值连城的史料及大量海内孤本。其建筑和园林布局极具江南园林特色。园内假山、竹木构筑布局奇特,吸引无数海内外游人。据说宁波还是中国麻将的发源地,在这里保存着无数各式各样材料制成的麻将牌,还有四人打牌的雕塑。与苏州扬州等园林相比既类似也有所不同。月湖与天一阁毗邻,水面似半月而得名。沿湖周围都有绿化亭阁,供市民休闲。我们倘佯其间,在和熙秋风中甚感惬意。

   左图:参观天一阁

  晚上,校友汪天富就在天一阁附近一酒家宴请我们。他是航测17班毕业的,如今是宁波土管局勘探所的所长。我和他并不很熟悉,只记得20多年前曾代过他们班两周测量课,荷英辅导过他们的航测实习。他的夫人和女儿也出席作陪,看得出他们有一个幸福之家。我们在杭州时他的同班同学俞建明和他通过电话,所以他知道我们要到宁波。地校的校友,知道母校老师来,不管教过本班没有,都会热情相迎。席间,他安排第二天一早派车送我们到奉化溪口,又打电话联系了奉化市校友康常军派车送我们游览雪窦山风景区。在此,向他表示衷心的感谢!

  出了酒店,饶勇华陪同我们到市中心的步行街观光,中心是一个宽大的广场,在一个角落正放着电影,周围放射状的几条街道,灯火辉煌,人流密集,乐声鼎沸。后来又到了宁波的外滩,走过灯红酒绿酒巴一条街,经过三江交汇的一座桥,看到三江两岸高楼林立,倒影闪烁,景色异常,令人流连忘返。初次欣赏到夜的宁波真美!难怪素有“小上海”之称。

  次日(10月24日),汪天富派的小车如约到来,饶勇华特地请假陪同我们前往奉化溪口。到达溪口景区时尚早,游人寥寥无几。我们分坐两辆人力三轮车,车夫给我们导游。依次游览蒋氏故居景区的各个景点,包括蒋氏宗祠、丰镐房、玉泰盐铺、武岭幽胜、文昌阁小洋房等,看到许多极有价值的史料和人文风光。

宁波俯瞰 宁波之夜 蒋氏故居

  溪口旅游区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首批国家AAAA级旅游区。主要包括蒋氏故居和雪山景区。溪口因剡溪之水而得名。但让此地名闻海内外的是,这里是中国近代历史上著名人物蒋介石、蒋经国父子的故里。蒋氏故居中保留和展现了蒋氏这个大家族的发家史。这里出个蒋介石,他统治中国22年之久。有许多历史事件都与这里有关。展品内容很丰富,可以说是一个历史的课堂。蒋介石祖居“丰镐房”是1935年扩建的,占地近5千平方米。在剡溪边武山上的文昌阁是1924年蒋介石清明回乡扫墓时兴建的,后与宋美龄回溪口时时常在此居住。山坡下一幢西式的小洋房是1930年建成的,蒋经国和蒋方良曾居住于此。一中一西,相互辉映,也反映了蒋氏父子不同的生活习性和处世观。这里,每天接待大批中外游客,尤其是港澳台游客很多。学习中国近代史,应该到此一游。

  参观了蒋氏故居景区后,校友康常军派的车送我们直上镇西北8公里处的雪窦山景区。小车沿着宽阔的公路盘旋而上,放眼四望,层林叠嶂,岩壑雄伟,林泉幽深,郁郁葱葱,果然风光秀美。我们在半山上曾经幽禁爱国将领张学良少帅的地方稍停片刻,我的思绪回到69年前的西安事变。那时的我刚两个月大啊!悠悠岁月近七十年过去,少帅早两年也去矣!

   然后经过雪窦寺,我们没有进寺参观而直上妙高台景点,这是制高点,远望四周,景色更佳。蒋氏父子都曾在这里休养、谋划时局,图东山再起。展厅有许多史料展出。后游览千丈岩景点,一条不宽的瀑布从对面山顶挂下,甚为壮观!号称“浙东第一瀑”。我们在观瀑亭前留下合影。快到吃中饭时,我们只好下山,中途还经过蒋母陵园景区。

张学良幽禁地 雪窦山风光 千丈岩留影

  回到奉化市,校友康常军在酒店设宴招待我们。他是制图37班的同学,毕业9年了,现在已是奉化市测绘院的院长。陪同的还有在同一单位工作的同班同学袁春景。师生相聚,分外高兴,大家谈到校友的事业发展和学校老师的近况,互相祝酒,共祝进步、健康!

  经了解,我校测绘专业毕业生在宁波工作的不少,都很有成绩。有的成了各单位的骨干。康常军就是其中之一。我所知道的还有汪天富(所长)、沈权(余姚市规划测绘院院长)、俞国强(宁波市测绘院副院长)、蒋安夫(宁波国土测绘院院长)、曾建平(宁波机场市场部经理)、孙国章(宁波公司某房产公司副总)等等。

  下午,康常军派车送我们回宁波市区,路过全国著名的滕头村时,车子在村中绕行观光。村口,竖立着江泽民题写村名的大石碑。一排排整齐的农家别墅相当豪华,显出人民的富足。房前屋后绿化整洁,河水清澈。听说康常军就是该村书记的女婿呢!

  当晚,饶永华同学特地请我们到一家自助茶馆品茶。宁波的小食也是很有特色的,这里各种食品花样繁多,。任你选吃,只恨肚子太小。我们坐在靠窗的卡位上,向外俯瞰城市夜景。这样的夜晚,在柔和的乐声中,在宁静的氛围里喝茶,品尝宁波的美食实在太难得了。

  第二天(10月25日)早上,我们要离开宁波返回杭州了。饶永华到车站送别我们。这次相聚时间虽短,但每位校友都给我们留下了永久的记忆。再说一声:谢谢了!  

 

四、畅游千岛湖

  10月25日中午,我们顺利地回到杭州,回到那已经熟悉的香樟公寓。在公寓门口的川菜馆吃了中饭,下午在家休整。晚上,测绘队的老同事王品和在一家有名的“粗菜馆”请客,素仙陪同。在这里和老王一家相聚叙旧。他的儿子小时候和我们儿子赞宁在一起玩耍,他们都还记忆犹新。饭后,品和的儿子开车送我们回香樟公寓,他和素仙一样都是有车一族,应算成功人士,和我们这一代人不能同日而语啊!

  10月26日,我们在一家旅行社登记了千岛湖一日游。早上7点在杭州大厦集中。我们再次游览浙西,约10点便抵达淳安(千岛湖)。我们由大巴转到游船,只见一艘艘游船向湖中驶去。

  千岛湖名不虚传,据介绍,真有1078个岛屿,星罗棋布。水面是杭州西湖的108倍。远望四周,峰峦青翠,各个岛屿高低错落,瑰丽无比。这里是两江(富春江、新安江)一湖黄金旅游线路上的一颗璀灿明珠,也是我国最大的国家森林公园。我们在游船上赏景、品尝美食(有山和水的特产蕨菜、湖鱼),任秋风送爽。各个岛屿林木葱郁,各具风姿,让人恍若置身国画大画廊。船到了龙山、姥山、密山、羡山和龙羊山五岛都让我们上岸观光。各岛都有其特色,有锁岛、鸟岛、奇石岛等,还让我们坐上小船与湖水更加亲近接触。只见湖水清澄,透明度十米以上,被誉为“天下第一秀水”,碧波荡漾,烟波浩渺。在秋阳映照下,我想起“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的名句!

  其实,对荷英来说,千岛湖并不陌生。三十多年前,她就在这一带搞测量,几进几出,住在林场或看林人家。只不过那时看这景色的心情和今天游览的心情是不能同日而语的。那时这一带可以说荒无人烟,更原始更天然,没有游船,甚至没有电灯。没想到今天变成了如此热闹的旅游胜地。

qdh1.jpg (138218 字节)锁岛 qdh2.jpg (36288 字节)鸟岛 qdh3.jpg (63827 字节)千岛秀1 qdh4.jpg (79520 字节)千岛秀2
qdh5.jpg (107234 字节)码头 qdh6.jpg (32436 字节)千岛秀3 qdh7.jpg (118066 字节)海瑞祠  qdh8.jpg (81205 字节)千岛秀4

  随团游览就是赶时间,下午二时,便开始返程。其实,导游是为了在靠近杭州时,叫我们参观梅家坞茶场,要你购买龙井茶。又到蚕都叫你购买丝绸产品。这中间,我们品尝了龙井茶,欣赏了模特表演。也领略了杭州名特产的魅力。直至晚上七时多才回到住地。素仙已在为我们准备好晚饭了。

  我们明天就要结束这次旅游返宁了。饭后,我们和素仙闲聊。素仙在校时是校报(我任主编)得力的通讯员。也许因为校报这小小天地,助长了她的文学兴趣,对日后的工作有所帮助,使她毕业后有了较好发展基础。同时,在校的最后一年又是荷英任她们的班主任。所以我们有着深厚的师生之情。这次浙江之行得以成行,要感谢她的邀请和热情接待。

  在将要离开杭州时,我又想起40多年前游杭州后写的一首仿忆江南: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雾中寻鸟语,六和塔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杭州忆,最忆是西湖。碧水绿杨翻细浪,青山隐隐美如图,早晚亦心舒。

    现在,又多了一个更美好的回忆和对素仙和她们家人和各位校友的牵挂。10月27日上午,小毛在繁忙公务中抽空开车送我们到火车站,我们下午4点多便回到南京的家了。历时13天的旅行划上圆满的句号!

 

                     2006.6.完稿于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