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浮虚山
陈贤庆
一
两年前,从黄圃镇乘车到石岐,经过阜沙镇加油站时,只要你抬头一望,便可见附近一座山头,山上满是白花花的坟墓,蔚为大观。老实说,抬头便见这类事物,总不会让人赏心悦目的。然而,人总得离世,离世后的归宿,便是入土为安。如果在山多人少的地方,这似乎不成问题,但是,纵观阜沙镇,及其附近东凤、港口诸镇区,唯有此山耸立,不在此入土,又归向何方?问题是,山小死人多,经年累月,死人也无入土之地了。
幸而,中山市实行殡葬改革,原来在泥土中的先人尸骨,或深埋地底,不立碑石,或请到新建的思亲楼、静安馆等,让死者有个安谧而又干净的去处。于是,山上原先白花花的坟墓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郁郁葱葱的树木。后来,经过此处,我总爱抬头眺望,让那绿色映入眼中。
二
这座改变了形象的山是什么山?我原来并没有研究,想当然认为它是一座“无名高地”。去年年底,忽从报上看到阜沙镇政府发布的一则征联启事。从启事中得知,此山叫浮虚山,正准备建设成一座“浮虚山公园”。此山有无来历?我产生了考证的兴趣,于是,与旧日的学生、阜沙镇党委委员、镇人大副主席兼城建办主任梁元辉取得联系。1月9日上午,元辉开车来把我接到阜沙镇,请了老杨、小红等有关人员与我座谈,提供不少资料供查看,然后,带我到实地参观,先到阜沙中学,再到浮虚山公园大门。
老实说,不来阜沙,真不知浮虚山的悠久历史和在过去的名声!我的朋友、阜沙民俗学者老裕华先生在实地考察和大量查阅典籍的基础上,已将浮虚山的历史弄个明白,并写成《玄幻仙境浮虚山》《仙山胜景“浮虚春涛”》《喧闹水域浮虚海》三篇美文。这三篇美文已刊登镇报《今日阜沙》以及刻石于浮虚山下的阜沙中学幽雅的校园内。我希望这三篇美文也能见于《中山日报》,让中山人民也感受“千年浮虚”的历史沉积。
三
浮虚山在明代以前是古伶汀洋上的一座岛山,四顾茫茫,于是,此岛山便成了番禺、东莞、香山水路交通的航海标志。由于它孤零零悬浮于海上,颇有虚无缥缈的仙山的感觉,宋朝时有位文人邓光荐曾写《浮虚山记略》一文,称浮虚山“其为仙佛之宫者,时时有焉”“山虎踞而凤翥,钟悬而罄折,苍然烟波之上”。于是,便有道家在此“仙山胜景”建筑真武堂(后世称北帝庙)。南宋时,道佛合一,真武堂扩建改称
元兴寺。工部侍郎马南宝游元兴寺,有诗云:“坐阅人间几劫灰,试从清浅问蓬莱。此山此水自古有,是佛是仙何处来。”
浮虚山浮于茫茫大海之上,兼有元兴寺,便成为香山之名胜,邓光荐在《浮虚山记略》描述:站在山上,“一望千里,来航去舶,棹歌相闻”“微风鼓浪,喷薄冥冥”,景色壮观。到了明代,这山被评为“香山八景”之一。
元明时,浮虚山曾驻兵;清初,浮虚山上供奉佛道的香火最盛。而浮虚山一带已成陆地,渐有渔耕之民,遂被定名浮墟,黄旗都府在此设行政管理机构。清嘉庆十年(1805年)冬,在浮虚山上爆发了兵匪大战,山上庙宇被清兵彻底毁灭。后村民承接寺观香火在村中各有奉祠,至今香火不绝。
四
如此名山,近世湮没,成为坟山,殊为可惜!如今,浮虚山位于阜沙镇的东北面,属镇中心区域范围,入口正对阜港公路,占地650亩,高约100米,山体有高有低,错落有致。随着阜沙镇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向往更丰富的业余文化生活。阜沙镇党委充分认识到挖掘阜墟千年历史,建设浮虚山公园是一项民心所向、造福未来的重大工程。2003年,浮虚山公园开始规划;2006年,浮虚山公园建设项目通过立项审批,工程概算投资1242万元,由镇政府自筹资金,预计分三年完成。
在元辉和老杨的陪同下,我们来到了浮虚山公园的大门建设工地。大门的入口牌坊正在兴建,高大宏伟。中设大门,配以长联;旁设侧门。元辉说,今年清明节前,将完成此牌坊建设,以及铺设山路小径。第二年,在最高山头建造一座七层宝塔,在另一山头建造一座高八米的宝鼎。此塔与鼎,除了装点山头,供游人观赏外,均有保一方平安、祈求物阜民丰之寓意。第三年,在两山头之间引山涧之水,建设一个人工湖。有山有水,公园才有灵气。至于其他亭台廊榭,花草树木,均点缀各处。娱乐场所、配套设施,亦在规划之中。
五
一处坟山,变为一座公园,无论从哪个方面说,都是一件大大的好事,更何况,这也是对千年香山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浮虚山公园的建成,必将极大地改善阜沙镇的人文景观,为群众的文化及休闲活动提供一处便利幽雅的场所,对提倡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促进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也必将起到极大的作用。
望着这建设中的大门牌坊,想象着浮虚山未来的景点,我感到欣喜。我对元辉说:“你为阜沙人民做了一件大好事啊!”元辉回答:“是镇政府的决策。镇政府在财政紧缺的情况下,仍下决心完成好这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工程。我是阜沙人,为建设家乡义不容辞。”
离开牌坊时,我忽然想起,我为兴元塔拟的对联:“远望沙田朝夕景,深知阜镇苦甜时。”的确,今天安定舒畅的生活来之不易,阜沙人民、中山人民都应该珍惜啊!
(此文刊登07年1月14日《中山日报》之“香山周刊”)
附录:
千年浮虚三记
老裕华
一、玄幻仙境浮虚山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现今阜沙镇的浮虚山(今误写为阜圩山),早在一千多年前的隋唐五代,中国道教兴盛之时,就传说浮虚山有仙有龙而扬名海内,说浮虚山与山东蓬莱仙境一样,有神仙出现,浮虚山的山名也道教倡导的“虚无相配,诸如道祖的仙居有“太虚”、“清虚”、“冲虚”等,浮虚山因挨个虚字而得到道家的神往。盛唐之时,皇帝(例如唐玄宗)曾下诏全国大兴道观,有“仙气凝聚”的浮虚山就开始兴建道观“真武堂”,当时的真字也是道家的一种尊崇称谓,连杨贵妃也曾入道,称“太真道人”。真武是当时“仙阶”很高的神仙,称“北极真武大帝”。真武堂在两三百年间,多次扩建,到宋朝初年,浮虚山上的真武堂规模最大。宋朝开国以后,佛道两教经历互排到互融,信佛之人大增,浮虚山的真武堂扩建后改称元兴寺。传说是唐玄奘(三藏)“取西经”后住持长安开元寺,他的六传弟子僧人云游浮墟山,对“仙境”浮墟山很尊崇,用化缘得来的钱改真武堂为佛道并存的元兴寺,道祖“三清”和佛祖如来在同殿供奉,既能朝拜真武大帝,也能朝拜观音菩萨,成为珠三角人家庭佛道同桌供奉的先例。诸位请留意一下很多农家时下供奉的九位大神中,必有“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北方真武玄天上帝”(简称“北帝之神”,“玄天上帝”是明成祖皇帝朱棣对“北帝”神号的加封,从“真武大帝”加封为“真武玄天上帝”)的称谓,可见当时敬仙信佛的心态,千年以来深入民心,历久不衰。大香山乃至珠三角民间的“仙佛情缘”,浮虚山是历史根蒂之一。
历史上的浮虚山因“有仙则名”,成为当时佛道信徒净心、朝拜之所,又是文人雅士、官宦客商揽胜赏景的好去处。浮虚山的历史应是大香山文化所包涵内容之一。
今之古典籍,对浮虚山有明晰的条文记载。2004年再版的《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第2224页中阐述:“浮虚山,又名浮石山,在今广东中山市东北(古代)海中。《方舆纪要》卷101广州府香山县:浮虚山‘相传山尝与波上下’,《山海经》‘南海有浮石山’,疑即此。宋邓光荐有《浮虚山记略》。”
若如《山海经》有述,即晋朝(因《山海经》是晋郭璞
所著)之前,两汉三国时期已有人考究浮虚山的特殊地理状况。
浮虚山之得名,按明嘉靖版《香山县志》中记道:“浮虚山在县北七十里,平洁峙海中,随波上下,因名。”清代自乾隆以来各版《香山县志》亦这样记载:“浮虚山在县北七十里,峙海中,望之随波上下。”
浮虚山得名的浮与虚的感觉来源可能有二:(1)当时之人乘船在海中,随波逐浪、舟楫颠簸所造成的错觉。(2)当时在浮虚山上向四边望去,海水浩渺,向北望去,古俗称“倒流海”,及“波头海”,即现在的阜沙罗松村、牛角村、东凤镇、南头镇一带,当时接纳西江、北江流入内零仃洋之水向东南流,被浮虚山所挡,形成一个大环流旋涡,海水中的漂浮物在山北水面不定向流动,以物理学运动定义的“参照物”选择不同,得出运动的结论也不同的原理,在山顶上望去,注意力集中在海水和漂浮物上,作为运动的参照物,则山好像在浮动。总之,浮与虚是当时凭人的主观感觉而下的定义。
二、仙山胜景“浮虚春涛”
宋朝邓光荐所写的《浮虚山记略》中记道:“凡形于太虚皆浮也……番禺以南,海浩无涯,岛屿洲潭,不可胜计,其为仙佛之宫者,时时有焉。未至香山半程许曰浮虚山,山虎踞而凤翥,钟悬而磬折,苍然烟波之上,四望无不通方,空澄而霁,一望千里,来航去舶,棹歌相闻。及微风鼓浪,喷薄冥冥。舟望山咫尺而不可到,故过此山,且喜且惧。”
按邓光荐所述,浮虚山当时立海中,在“海浩无涯、岛屿洲潭,不可胜计”之中,何以独写浮虚山?这要从当时的海路交通环境来理解。现今中山市东北大部份当时还是内零汀洋的边沿海域,属东莞辖地,香山还是一个大岛,而莞番顺香之间的交通,以海路为捷。以地理状态分析,从番禺到香山石岐的水陆,船从市桥莲花山向西南行,经潭洲北部水域,由小黄圃北面到顺德容桂海转南入现中山地界,经南头、东凤、阜沙、坦背、港口到石岐的张溪或长洲。《浮虚山记略》中的“岛屿洲潭”应该是在海路中所经过的潭洲、小黄圃、容奇、大黄圃、小杭、牛岗、浮虚等海上孤山,东南最末的过浮虚山,航段水流复杂,明石暗礁,水涌浪翻,是航行中的险段。过了浮虚山,舵手就可以松一口气。向东向南望去,沙栏、浪网、民众、大南、港口、坦背都是大海,一碧万顷,故是对浮虚山的印象深刻。反过来,由香山岛到番禺,水路先到的山还是浮虚山,过山就要“大醒十二分精神”,是故航行者对浮虚山印象深刻。心理上对浮虚山有神秘感,是神仙居所,只要虔诚,自然有惊无险。虽是险段,历来未发生过航海事故,认为是有神仙“照住”,浮虚山能不出名吗?灯光荐深信浮虚山有神仙,所以在《浮虚山记略》中说:“其为仙佛之宫者,时时有焉。”还有浮虚山的外貌与缩小了的山东蓬莱岛,博罗的罗山、浮山(当时罗山与浮山在海中各自独立,仅有地峡相连,成陆后合二为一称罗浮山)相似,“山虎踞而凤翥,钟悬而磬折,苍然烟波之上,”有神仙出没的传说便顺理成章了。
登上当时的浮虚山,看到的海景,就是今人,也会叹为观止。邓光荐说,站在山上看到的海面“烟波之上,四面无不通方,空晴而霁,一望千里,来航去舶,棹歌相闻”。“微风鼓浪,喷薄冥冥。”这种景象,是何等的壮观啊!试想站在高岗之上,碧涛在脚下耸踊,帆墙在身旁穿梭;这边是波光粼粼,那边是渔舟绰绰;头顶下的蓝天白云,伸手可抚;尽眼处,水接云霞,凝望难收;海风吹动衣衫的飞天之感,真个是飘飘欲仙唉。古香山八景中的“浮虚春涛”,名不虚传啊!该景成名自南宋,由文人墨客约定俗成,至元朝王天祥作县令时,评选入“香山八景”。
明诗人黄仲翁,香山龙眼都人,《广州府志》云:“仲翁长于诗,游太学归,不仕。所居环植花木,自号翠轩;辟稽古堂,聚书万卷。”他白天游览浮虚山,留宿真武堂,晚上再看浮虚春涛胜景,又有另一妙景。仲翁留诗为记:“西北朝宗派,东南合踏潮,长风随入夜,吹作雪翻飘。”(诗见《香山诗略》上卷第11页)
三、喧闹水域浮虚海
古代浮虚山是海中孤山独岛,它的周边是古零汀洋的几潭内海,浮虚山以北偏西部分叫倒流海,偏东直到小黄圃称波头海,再北是后来的容桂海,浮虚山以南一片海域是浮虚海,再往南偏西为铺锦海(又称港口水),正南、东南为宽阔的石岐海(也有人把浮虚海和铺锦归入石岐,其实是没有分界标志的)。
整个浮虚海,是古西江其中一个出海口的内外海交接处,以北是淡水区,东南是咸淡水混合区。黄仲翁诗中所写“长风随入夜,吹作雪翻飘”的美景,这种波峰夜泛磷光是咸水区域常见的景象。浮虚海处于咸淡水教汇区域,鱼类丰富,所以浮虚海当时是个淡水渔场,打鱼船艇多,海面特别喧闹。浮虚山又是打渔船艇的避风场所,现浮虚山东南的长山坳称为“护坑”,是当时渔家”的避风港“。这个既安全又丰富渔区,渔民则传说是山上观音菩萨和北帝水神的庇护。
我们再看古典籍对浮虚海的记载:
《大清一统志》中说:“浮虚海在香山县北七十里,亦曰横江(现今阜沙人称为“横迳”),自新会县分流东经大黄圃、小黄圃曰倒流海,东南经浮虚山曰浮虚海。“
明嘉靖版《香山县志》中记道:“县东北海中一百里大海之东曰三角,大海之西曰坡头,皆护浮虚。“又说:“石岐海在县西北接浮虚南入洋。”
清乾隆版《香山县志》疆域篇记载:“自东濠口而西曰县港口水,由番莞水来至浮虚铺锦海而阔,至港稍收,当吾香之西北往来要道。”
乾隆版的县志则更明确说清楚了历代东莞、番禺往来香山师岐的水陆必经浮虚海,浮虚山居于“吾香之西北往来要道”的显著位置。往来船只之多,如邓光荐所述的“来航去舶,棹歌相闻”,这足以说明浮虚海航运的繁密程度。
我们可以想象,古代浮虚海的广阔海域上,中部和东部是捕鱼海域,无数渔船在此作业;西部水域,容商货船,穿梭往来;登山浏览的香客游人,舟渡离泊,整个浮虚海,是何等的喧闹繁忙啊!这又是“浮虚春涛”美景的部分写照呀!
近代史上,浮墟(虚)在省内和西江航运也有“一席之地”,从民国时期到解放处年(白花末堵之前),“石岐→广州”的客轮也标明途经“浮墟站”,在横迳口用驳艇上下船。中山往肇庆、梧州的客船同样有浮墟上落站。抗日战争时期到解放前夕,“石岐→大岗”的客货轮中途经浮墟,停靠阜南市路码头上落客货。黄圃往来石岐的船艇,特别是运粮食的船队,必经浮墟。五乡联围建成后,浮墟的水陆交通才“作茧自缚“了。
(此三记亦同时刊登07年1月14日《中山日报》之“香山周刊”,“广东侨网”等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