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新貌游

                    陈贤庆

                                                                     序

我本广州人。前些年,不大喜欢进入广州,皆因环境、空气等欠佳。实在要到广州,也是早去晚归。至于说专门去游览某些景点,则没有。2010的亚运会在广州举行。广州为迎接此盛会,花了大钱和大力,整治环境,建设场馆,修筑地铁等,面貌居然有了不能说翻天覆地也是极大的变化。于是,广州游一日有了市场,成为周边市县民众追求的线路。2010年1120日为周 六。晴天。温暖。这天,还是亚运会期间,我与市老干大学的教师到广州作一日之游。

                                                                     一

8点钟,我们坐车离开中山,到广州东站客运站时,9点多钟。同事没有到过白云山,所以,今天的第一站,就是坐出租车直奔白云山。此白云山,以前是在广州的北郊,如今城市扩张,已成为城中山了。过去我常去登山,八十年代,也坐过白云索道,但是,并没有到过山下的云台花园。我们先进入云台花园。

    云台花园坐落于风景秀丽的白云山三台岭风景区,南临广园路,东接白云索道,占地12万平方米,因背依白云山的云台岭及园中的中外四季名贵花卉而得名。它把我国园林的纤巧与西洋园林的奔放有机地结合起来,是以各种观赏花木造景为主的园林式花园。云台花园于1995年开始对外开放,园内共建成新颖雅致,各有特色的景点14处。其中“谊园”昊有象征友谊和平的大型石雕;玻璃温室占地1200平方米,主要展出多种热带棕榈植物、多浆植物和兰科植物;还有玫瑰园、醉华苑、岩石苑、飞瀑流露天友谊舞厅等。

总之,云台花园里面有山丘,有湖水,有花圃,有草地,有亭台,有楼阁,与一般的花园或公园无异。但游人不算多,可能与需要门票有关。所以,游览了一会,我们便离开,到云台花园旁边的白云索道,坐索道到山顶。白云山顶上也有个公园,就称“山顶公园”。在这里,可以远眺广州城。但是,当时接近正午,阳光灿烂,反而看不清楚城中景物。公园内,游人众多,或闲逛,或远眺,或运动,或吃喝,或歌唱……因步行上山是不需要门票的,许多市民每天必到,作为娱乐和运动。

我们在山顶公园流连了一个小时左右,开始下山。下山就不准备坐索道,而是随着大众,沿着稍斜的车道步行。这步行过程并不辛苦,也不枯燥,沿途都有可观之景致。中途,我们还进入能仁寺参观一番。

在广州生活时,听闻此寺,但未游览过。原因是此寺已毁。能仁寺原为白云山上一景,在玉虹洞,为佛教寺院。于清道光四年(1824)由吟坚和尚始建,当时仅有茅屋数椽。随后陆续增建,到光绪年间(1908),成为白云山规模最大的佛教寺院,是古代白云山玉虹涧名刹。自上而下有慈云殿、甘露泉、大雄宝殿、虎跑泉、六祖殿、玉虹池、石桥、牌坊等建筑或古迹,它们与其它景点一起,构成了一幅绚丽多彩的图画。民国后由虚云僧主持,香火甚盛,1924519孙中山先生揩同夫人曾到此游览。后能仁寺毁于兵灾。1993年,广州市政府投资1500万参照旧制重建,恢复的景点有钟鼓楼、大雄宝殿、慈云殿等,于19955月对外开放。现在能仁寺占地面积为10000万平方米,地势三面环山,幽谷深藏,绿树成萌,内有大雄宝殿、慈云殿等庙宇。我们花5元门票入内参观,觉得还是物有所值的。

                                                                          二

下山后,还是到了云台花园。我们坐出租车,到了中山四路下车。我们附近想吃午饭,但是,每家餐馆都是人满为患。最后,在北京路口附近的一家“真功夫”餐厅,每人随便吃了一碗面,当作中午饭。午饭后,已近两点钟。我们在北京步行街逛逛。那里依然是人山人海,一派兴旺景象。商场的生意十分好,似乎中国人全都变成富翁富婆了。过去,步行街是个新鲜事物,据说,中山市的孙文西路步行街,还是改革开放后中国最早出现的步行街,现在,全国各大中城市,都有了类似的步行街,所以,即使广州的北京路步行街,也没有新鲜感了。

在大南路,我们乘坐出租车,到了城西的泮塘。听说荔湾涌重新开盖整治,成为广州之一处新景点,也带同事去看看。过去,我也不时去荔湾湖公园游玩,去西郊泳场游泳,也去泮溪酒家吃过饭,但是,在我记忆中,荔湾涌以及艇仔粥,印象已经十分模糊了。我们先进入荔湾湖公园,也不知荔湾涌在何处。向别人打听,才知道就在荔湾湖旁边。于是,往荔湾湖西边而去。

荔湾涌本是流经广州的一条珠江小支流,这样的支流在上世纪初广州城还有好几条,当时荔湾涌上停着好多旦家人的小船,这一群水上人家本是捕鱼为生,但单靠捕鱼不能维持生计,还要在荔湾涌边经营饮食,如卖艇仔粥,以及喝花酒等娱乐,因而出名。当时荔湾涌两岸树木茂盛,特别是荔枝树颇多,故有“一湾溪水绿,两岸荔枝红”美景。这样的美景随着解放后人口剧增,污染严重,荔湾涌变成臭水沟,所以在十多年前,政府将此涌填上,也是造福市民的一件好事,但从此这一处美景已在广州消失。不想,在十多年后,趁着办亚运会的东风,政府用了半年,花费不少财力物力,将荔湾涌复建。我眼前的荔湾涌,原来不过是一条不足500米长的水道,有点像护城河。只不过,在涌之上,修了石桥,有小艇泛波于上;在涌的两旁,建了亭台楼馆、石山喷泉;周围有工艺品商店、公园、一些具有岭南特色的房屋等。复建的荔湾涌虽然充满人工雕砌的痕迹,但为广州增添一处旅游景点,总是好事。再加上,黄昏日暮,四周的灯笼、霓虹亮起,也有迷人之处。难怪,那里人山人海,广州人、广东各地人,外省人都有。我们身处其中,想以某些景物作背景照个相,都是难事。

为配合荔湾涌的整治与开放,政府还在荔湾湖外面的那条马路,以泮溪酒家为龙头,开辟成饮食一条街。如此一来,那马路简直成了步行街,各家食店都要排队才能吃上某种食物。我自己也昏了头,也带着同事在一家顾客稍为少些的卖甜食的小店,排队买了每人一碗汤丸!吃完后,我才清醒过来:步行再走一些路,就有许多食店,可以从容挑选进食,何必挤在那里?

                                                                          三

 吃完那“晚饭”,已经6点多钟。我们即离开荔湾食街,坐出租车到海心沙。司机一直将车子开到花城广场。

         2010年10月31日,广东侨中老三届的老同学大聚会。晚上,近两百校友包一游船,在游船晚宴并游览珠江。珠江夜游我也参与过两三次,但是,这次不同。这是在亚运会开幕前夕参与的一次,珠江两岸的建筑和灯饰都是与以往不可同日而语。6点半钟,我们在大沙头码头下船。8点钟,我们都用完餐后,游船开始起航。先往白鹅潭方向而去。在折回海心沙方向。10点钟,整个夜游结束。夜游所见到的景色和灯饰,我很难一一描绘,仅一一阕《蝶恋花》词记录:“故友游轮开晚宴,醉览珠江,喜听轻波溅。两岸层楼灯闪现,长桥溢彩时惊艳。    场馆公园地铁线,亚运工程,旧貌多迁变。璀璨蛮腰高处见,海心沙内如仙殿。”这次夜游遗憾的地方,因为安保的原因,就是夜游船并不能过广州大桥,更别说猎德大桥了。也就是说,其实,二沙岛、海心沙岛,我们都是只能远观,并不能接近的。词中所说“海心沙内如仙殿”,不过是想象而已。

      而现在,我终于可以身处海心沙之中,近看对岸的小蛮腰,以及西塔等建筑物了。但见那里灯饰闪耀,人头涌涌,都在拍照留影。不过,亚运会开幕式的舞台等处是不能进去的,还有闭幕式要准备吧。我们也是随着人流,到处走走,人稍微少些的地方,赶紧拍个照。花城广场位于广州城市新中轴线黄埔大道以南、华夏路以东、冼村路以西、临江大道以北,广场最宽处250米,总面积约56万平方米,是人民公园面积的8-10倍。周边规划建有39幢建筑,其中,少年宫、大剧院、图书馆、博物馆等8幢已建成。由于身处夜间,有些景物看得并不清楚;也是由于身处夜间,才可以饱览由各种高低错落的霓虹灯饰构成的如仙如梦的境界。

        8点钟,我们步行到珠江新城,坐地铁5号线到省汽车站,赶上9点钟回中山的班车。到中山富华酒店,不过10点10分。

                                                                              尾声

        此次广州一日游,还是有很大收获的,至少可以感受到广州近年来市容的巨变。尽管我们生活中还有不少不如意的事,但是,一天下来,所见到的市民,都是心情愉快的。有《蝶恋花》词一阕概括:“周末天凉寻乐去,亚运羊城,处处欢颜聚。行罢云山犹不累,北京路上尝香脆。    灯映荔湾情景美,小艇清流,月下波光碎。七彩蛮腰人共对,海心沙内陈郞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