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太原兵败,绥远归降

 

19458月,日本帝国主义宣布无条件投降后,阎锡山与日伪军勾结,即调动兵力抢占太原等重要城市。阎锡山以留用技术人员作掩护,留用日军战俘与技术人员5000余人,其中有战斗力的3000余人,编为6个大队。随后,他又将伪军改编为5个“省防军”,为他夺取人民的胜利果实卖命。

19459月,阎锡山抽调重兵,令第19军军长史泽波等率13个师,分左、右两路,向上党解放区进犯,妄图将八路军和广大人民经过艰苦斗争建立起来的革命根据地控制在自己手中。刘伯承、邓小平调集晋察鲁豫主力部队3万余人,民兵5万余人奋起自卫。经过40余天的激战,阎军精锐3万余人被歼,第7集团军副司令彭毓斌被击毙,史 泽波等27名将官被俘虏,上党战役使阎锡山的实力损失惨重,当时人们讽刺他说:“上党一战,实力损失一半。”

其后,阎锡山在山西极力推行各种暴政,加强特务统治,组织“还乡团”,向广大农民进行反攻倒算,并积极追随蒋介石进行反共反人民的内战。但是,随着人民革命战争的深入发展,阎锡山遭到一连串的打击和失败。从194611月底开始,晋西各县相继被陈赓、王震等部攻占。194867月间,人民解放军发动晋中战役,阎锡山所部被歼10万人,丢失了县城十多座,连太原绥靖公署副主任赵承绶也被俘虏,阎锡山只有困守太原,作垂死挣扎。

赵承绶,晋绥军主要将领之一,时任太原绥靖公署副主任、野战军总司令。被俘虏后,他从前线被送到解放军华北兵团指挥部,受到司令员徐向前的接见。徐向前以同乡、老同学的身份,感化了赵承绶。赵承绶愿意反戈一击,立功赎罪。于是,他与同时被俘的第33军军长沈瑞、参谋长曹近谦,向晋绥军展开政策攻心工作。很快,争取到第8总队司令赵瑞的率部投诚。

19487月以后,太原城已被人民解放军包围,解放军多次提倡和平谈判,均遭到阎锡山的拒绝。其所属第30军军长黄樵松准备举行和平起义,被阎锡山逮捕,押送南京交蒋介石枪杀。

194811月,张家口、北平、天津均被解放军第四野战军等部包围。张家口守军、傅部第1兵团司令孙兰峰告急,华北“剿总”总司令傅作义急令第35军军长郭景云率领3个师星夜驰援张家口,但第35军在新保安被围,大部被歼,郭景云自杀。张家口的第104军、第105军、第16军和第11兵团也被歼。19491月,傅作义在共产党代表以及北平的爱国民主人士的敦促下,准备走和平起义道路。115日,天津守军因拒绝投降,解放军进攻天津,天津警备司令陈长捷被俘虏。天津失守,更坚定了傅作义起义的决心。蒋介石先后派晋绥系元老、军令部长徐永昌、国防部次长郑介民以及次子蒋纬国飞抵北平,劝傅作义南撤。但傅作义不听从,只将蒋介石嫡系第9兵团司令石觉、第4兵团司令李文等放回南京。131日,解放军进入北平。

19491月,原属晋绥军将领的陈长捷在天津战败被俘,傅作义在北平率部接受和平改编,阎锡山更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虽然他还狂妄叫喊,要与太原共存亡,拒绝解放军提出的和平谈判。他在接见外国记者时,在桌上放着几瓶毒药,说:“我决心死守太原,与城共存亡,太原如果不守,我就和这些小瓶同归于尽。”但是,暗地里,他却为自己准备后路,指使其亲信在蒋介石、李宗仁面前活动,建议李宗仁电邀他到南京“讨论国事”。19493月,他假借开会之机,仓皇逃往南京。

4月,徐向前派赵承绶到太原前线,请求入城谈判,王靖国、孙楚等以“无人负责”为由拒绝。在总攻太原的前一天,赵承绶再给王靖国打电话,遭到王的拒绝。424日,人民解放军徐向前兵团一举攻克太原,全歼守敌。第61军军长赵恭被击毙;国民党山西省代理主席梁化之服毒身亡;第10兵团司令官王靖国、第15兵团司令官孙楚,以及赵世珍、孙福麟、刘奉滨、温怀宪、曹国忠、韩步洲、高倬之、刘效曾、陈如日等一批高级将领被俘虏。

8月,中共中央决定和平解决绥远问题,与绥远省保安司令兼省主席董其武接触谈判。蒋介石又派晋绥系元老、军令部长徐永昌,以及空军副司令王叔铭飞抵包头利诱和阻止。但遭到董其武拒绝。820日,傅作义与邓宝珊亲自到包头,策动绥远部队。蒋介石发来电报,告诫傅作义不要“一错再错”,即来重庆,将委以重任。李宗仁和阎锡山发来电报,庆贺傅“脱险”,邀请傅即来广州,傅作义不为所动。915日,徐永昌还亲自飞到包头,游说傅作义邓宝珊和董其武、孙兰峰等。傅作义经过艰苦的工作,挫败了顽固分子和军统特务的破坏,919日,绥远省保安司令兼省主席董其武率部起义,绥远和平解放。至此,阎锡山苦心经营的晋绥军彻底覆灭,阎锡山在山西长达38年之久的统治亦彻底结束。

阎锡山逃出太原后,于63日出任国民党政府行政院院长。然而,“阎内阁”仅仅存在一个星期,到611日,就被在广州成立的以蒋介石为主席的中央非常委员会所替代,他实际是个毫无实权的“院长”。“阎内阁”可以说是国民党统治时期最后一届内阁。19491011日,阎锡山随“国民政府”迁逃重庆,重庆解放后,又逃往成都。128日,人民解放军迫近成都,阎锡山见已无立身之所,只得飞往台湾。

在人民解放的炮火声中,经营了数十年的晋绥系军事集团土崩瓦解。在最后一节,我们谈谈几位晋绥军主要将领即徐永昌、杨爱源、赵承绶、陈长捷、商震、傅作义等人的归宿,尤其是晋绥军首领阎锡山去台后的情况。

徐永昌,山西崞县人,1887年生。保定军校毕业。历任晋军第十二路军总指挥、绥远省政府主席、河北省政府主席、山西省政府主席等。1937年后,历任军委会办公室主任,保定行营主任、国民政府军令部部长。194592日,以中国代表团团长身份,在日本投降书上签字。1948年,徐永昌出任国防部长,其后一年多时间,他活动于太原、北京、绥远之间,企图挽回国民党的危局,失败后去台湾,任总统府资政、国民党中央评议委员等。1959713日,徐永昌在台北病逝。

杨爱源,山西五台人,1897年生。1914年毕业于保定军校。应阎锡山之邀请回山西,历任团长、旅长、山西第6师师长、晋绥陆军总监、山西第2师师长、第2军军长、第三军团总指挥、察哈尔省政府主席、第34军军长等。1937年后,历任第六集团军总司令、第二战区副司令长官、太原绥靖公署副主任。太原解放前夕逃走,1949年底去台湾,任总统府战备委员会顾问。19591月,杨爱源在台湾病逝。

赵承绶,山西五台人,1891年生。1911年参加山西新军起义。1919年毕业于保定军校。后历任晋军团长、第2师师长、骑兵司令、大同警备司令等。抗战时期,出任第七集团军总司令。1946年后,任山西保安副司令、野战军司令。19486月在晋中地区被解放军俘虏。以后曾为和平解放太原奔走。新中国时期,曾任水利部参事。1966101日在北京病逝。

陈长捷,福建闽侯人,1892年生。保定军校毕业。毕业后在晋军中任职。历任参谋、营长、团长等。抗日战争时期,历任陆军第35军第72师师长、第6集团军总司令,率部参加过南口会战、忻口会战。1946年后,任天津警备司令部中将司令。19491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天津时战败被俘虏。新中国时期,在战犯管理所学习改造。1959年获特赦。后在全国政协文史工作委员会工作。196847日在上海病逝。

商震,浙江绍兴人,1891年生于河北大城县。早年毕业于北洋陆军速成学堂,后留学日本,加入同盟会。回国后,在北洋军陆建章部任职,曾任中坚团团长。1916年,北洋军节节失败,改投阎锡山。历任陆军少将旅长、中将师长,1927年任天津警备司令,升陆军上将。1935年后,历任河北省政府主席、河南省政府主席、第十二集团军总司令、第六战区司令长官、军委办公厅主任、中国驻美国军事代表团团长、总统府参军长,19474月起任驻日本军事代表团团长。1949年国民党在大陆失败后,商震弃政从商,并定居日本。1974年曾回国观光。1978515日,商震在东京病逝。根据其生前愿望,其骨灰后来被安放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

傅作义,山西荣河人,1895年生。1915年二十岁从保定军官学校毕业后,即在晋军中任职,历任师长、军团总指挥、第35军军长、绥远省政府主席。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率部参加长城抗战和绥远抗战。抗日战争时期,傅作义历任第二战区第7集团军总司令、第二战区北路军总司令、第八战区副司令长官、第十二战区司令长官等。日本投降后,曾代表国民党政府到绥远、察哈尔、热河受降。1947年任察哈尔政府主席,12月出任华北“剿共”总司令。在平津战役中,傅作义能顺应历史潮流,选择和平起义的道路,使北京这座历史名城免遭炮火的摧毁。新中国成立后,傅作义历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水利部长、全国政协副主席、国防委员会副主席等,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作出了积极的贡献,1974419日在北京病逝,终年79岁。

最后谈谈阎锡山。

1949127上午,67岁的行政院长阎锡山逃离成都机场,逃离大陆,飞往台湾。阎锡山经营山西数十年,深谋远虑是他成功之道,19493月,他逃离太原时,已知国民政府不会长久,亦为自己未来作精心安排。他先将他的继母和二儿媳送到台湾,给她们一大笔钱,在台北建立“阎公馆”;他送第四儿子阎志敏到美国,同样在美国购置高级别墅;他又派亲戚徐士珙到日本,在东京购置房产。这样,他便营造了“狡兔三窟”,为自己安排好退路。

阎锡山逃往台湾后,他希望李宗仁回台,他可以继续担任行政院长,但是,赴台后的蒋介石,当然不会容忍李宗仁、阎锡山继续掌权,19501月,蒋介石宣布复行“总统”职权,宣布重祖政府,于是,李宗仁代总统时代的行政院,将会被取代,阎锡山深知老蒋的意图,只好率全体行政院“阁员”向蒋介石提出总辞职,当即获得批准。这样,阎锡山的政治生涯便告结束,尽管他还担任台湾总统府资政和国民党中央评议委员等虚衔。

阎锡山知道蒋介石不容他,继续留在台湾也没有好处,于是,他向蒋介石打报告,以治病为由,提出到日本或美国的要求。谁知,蒋介石担心他到了国外,会说些不利于自己的话,做些不利于自己的事,不批准他的请求。这样一来,阎锡山如同被蒋介石软禁在台湾岛。

阎锡山无可奈何,心灰意冷,他不愿住在台北闹市区,不愿见到故旧,更不愿见到新贵,他搬到台北市郊的阳明山的菁山居住,过着隐居的生活。这期间,阎锡山的主要的活动就是看书和写作。他虽退居台岛,虽已失势,但是,他顽固的反共思想不变,他继续著书进行反共宣传,先后写作和出版了多部著作。此外,他也喜欢接受邀请作演讲,在演讲中,他也是大谈反共以及反攻大陆。在写作和演讲之余,他也喜欢在寓所里接待各类人物,大搞反共宣传。阎锡山之所以这样做,一方面是他内心世界的反映,另一方面,他也是想博取蒋介石的好感,希望有东山再起的一日。但是,蒋介石已经不会关注他的苦心了。

阎锡山蛰居台湾,也时时思念大陆,思念山西老家。他常常提到山西五台县河边村的那座叫文山的小山头。直到临死前,他还叫喊着,要重返太原。1960523日,78岁的阎锡山在台北病逝。

 

                     下一页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