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滇系
一、重九起义,滇旅援川
在上一章,我们谈到黔系军阀具有依附性和掠夺性。黔系军阀所依附的,主要是邻省的滇系军阀。在西南各军阀派系中,滇系算得上是一股重要的势力。要谈滇系军阀,不妨先从云南陆军讲武堂谈及新军第十九镇谈起。
1907年8月,云南创办了一所新式的军事学校,就是云南陆军讲武堂。但是,到了1908年3月,讲武堂又告停办。1909年,当时的云南总督锡良重办,延聘李根源、李烈钧、方声涛、赵康时、沈汪度、唐继尧、张开儒、庚恩旸等一批日本士官学校的毕业生担任教官,李根源任讲武堂总办。李根源,字印泉,又字雪生,云南腾越人,1879年出生。1904年,李根源入日本振武学校,1905年加入同盟会,1906年升入士官学校,1909年毕业回镇,即被聘任此职。云南讲武堂的规模较大,开设甲、乙、丙三个班。甲班学员第1期为120人,来源于陆军第19镇的管带、督队官、队管、排长等。乙班学员第1期为100人,来源于巡防营的管带、帮带、哨官、哨长等30岁以下,文理通顺者。丙班学员第1期为200人,来源于贡生、禀生、中学学生,年龄在16至22岁之间,学成后用来补充下级军官。以后,又从丙班学员中挑选成绩优秀者100名,特授学术,为特别班。由于讲武堂总办李根源以及其他教职员工多为同盟会员和激进分子,云南讲武堂实际上成了培养民主革命战士的新式军事学校。辛亥革命前夕,讲武堂甲、乙、丙3班毕业,特别班也提前毕业100人,分配到新军第19镇各营担任下级军官或见习军官,成为辛亥云南起义的基本骨干力量。
云南新军从1902年开始编练,到1909年暂编成陆军第19镇,共有步、马、炮等21营。第19镇统制为钟麟同,总参议为靳云鹏,兵备处总办为王振畿,都是清廷的鹰犬。但是,第19镇却也聚集一大批革命党人,充当各级军官。如镇参谋官殷承瓛、统带罗佩金、管带李鸿祥、唐继尧、刘存厚、雷飚、谢汝翼、韩凤楼、李凤楼等。他们都是日本士官学校的毕业生,同盟会员。1911年2月,蔡锷由广西被调入云南担任第19镇第37协统领。
蔡锷,字松坡,湖南邵阳人,1882年出生。蔡锷和上一节提到的戴戟,都是梁启超的学生,戊戌政变后,追随梁启超到日本,1903年在士官学校第3期毕业。1904年回国后,先后在江西、湖南、广西等省任军职,做过广西新军混成协统领。蔡锷在政治上虽然追随梁启超,但他是一位真诚的爱国者,具有强烈的民主主义理想。到云南后,蔡锷同李根源等革命党人相处很融洽,同情他们的革命主张。
1911年武昌起义的消息传到云南,革命党人十分振奋,决心起义响应。蔡锷等人频频在唐继尧或刘存厚家里举行密谈,商量起义计划。大家公推蔡锷任总指挥,决定旧历九月初九重阳节(新历10月30日)发动。云南都督李经羲(李鸿章之侄)以及钟麟同、靳云鹏、王振畿等有所觉察,想将李根源、罗佩金、李鸿祥、谢汝翼等革命党人调职或撤职,但九月初九夜,革命党人发动了起义,次日上午攻占了督署,中午控制了昆明全城。与起义军顽抗的钟麟同、王振畿被俘后处死,靳云鹏化装成轿夫逃出城外;李经羲以下很多官员被俘。蔡锷、李根源等与李经羲有旧谊,馈送川资护送出境。云南其他地方也先后发动起义,云南全省很快被革命党人控制。这场起义因为是在九月初九夜爆发的,史称“重九起义”。
11月3日,云南军政府成立,举蔡锷为都督,李根源为军政部长兼参议院长,殷承瓛为参谋部总长,韩建铎为军务部总长,张惟聪为省议会议长。不久,李根源任滇军第2师师长兼迤西国民军总司令,罗佩金继任军政部长。云南独立后,军政府立即着手整编军队,改革弊政,清理财务,平定匪乱,使全省政局很快趋于稳定。云南与四川历来关系密切,不但地理上互相邻接,而且云南的财政要靠四川协济。而此时,四川的局面仍在混乱之中,云南军政府决定以援助四川独立的名义,于11中旬组成谢汝翼、李鸿祥两个梯团入川,并以韩建铎为援川军总司令。
云南军政府原来并无援黔计划,但在已经宣布独立,组织了军政府的贵州省,立宪派分子、旧官僚与革命党的矛盾和斗争十分激烈,立宪派和旧官僚为了打击革命党人,请求蔡锷派兵入黔。蔡锷命令率师北伐的唐继尧,顺路入黔解决贵州两党争斗。唐继尧,字蓂赓,云南会泽人,1882年出生。1904年留学日本,后加入同盟会,毕业于士官学校。1909年回云南后,初在督练公所任参谋处提调兼讲武堂教官,后任新军第19镇第74标第1营管带。唐继尧在云南重九起义过程中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起义后,他出任云南军政府军政部次长、参谋部次长兼讲武堂总办、陆军干部学校校长等。唐继尧颇善计谋,具有野心,这次能带兵入黔,他当然想乘机谋取个人的发展。1912年2月,唐继尧以“代平黔乱”为名率军进逼贵阳。3月,在贵州立宪派的支持和配合下,唐继尧指挥滇军推翻了贵州革命政府,夺取政权,随即被贵州立宪派控制的省议会推举为贵州临时都督。5月,袁世凯正式任命唐继尧为贵州都督。就这样,滇军以武力在贵州建立了军事统治,唐继尧因此也跨入了军阀的行列。
蔡锷领导了云南重九起义,出任云南都督,在南北议和期间,他对袁世凯的阴谋活动曾有所揭露。但是,随着清帝宣布退位和袁世凯的上台,他追随老师梁启超,变成了拥袁派。1912年2月,南北争都事起,他是袁世凯建都北京的支持者。6、7月间,同盟会为组阁问题与袁世凯发生一系列冲突,他以政府拥护派自居,积极作袁后盾。在地方,他支持唐继尧控制贵州,联络黔、蜀、桂各都督为袁世凯“保障西南”。在中央,他先后倡议军人不入党和解散一切政党,以瓦解同盟会,并且极力反对《临时约法》,主张给予袁世凯以自由解散议会和任命国务员之权。1913年3、4月,“宋教仁被刺案”和“善后大借款”事件相继发生,他无视全国舆论,为袁世凯多方辩护。及至“二次革命”爆发,他又不顾孙中山、黄兴等国民党人对他的善意争取,公然奉袁世凯之命派兵入川,参加镇压重庆熊克武的起义。
当然,蔡锷的拥袁与其他的军阀、政客的拥袁有不同,蔡锷的拥袁始终坚持以爱国为前提,最终还是为了维护共和政体,为了改良政治。尽管蔡锷属于拥袁派,但仍然受到袁世凯的猜忌。袁世凯镇压二次革命之后,于1913年10月将蔡锷调往北京,担任陆军部编译处副总裁、全国经界局督办等虚职,实则将蔡锷监视起来。而云南都督一职,蔡锷力荐唐继尧继任,获得袁世凯批准。11月,唐继尧率部回滇任都督,掌握了云南军政大权,控制了全部滇军,开始了以他为首的旧滇系军阀对云南的统治。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