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翩翩女士谈加拿大
(一)加国华人血泪史
關於加國華人的血淚史﹐我也要查書才能具體說出來﹐既然你能夠把這個年份說出來﹐相信你知道的資料不會比我少。
關於那年代﹐每個華人必須交付500元才能移民入境加國﹐當時加國政府一共收到華人交付2000多萬加元﹐這在當時真是一個天文數字。相比其它的族裔不需要這樣做﹐這是對我們中國人的很大污辱。這500元就是爭論不休的---人頭稅﹐為平反這個人頭稅﹐華人組織從20多年前已經爭取政府必須向華人道歉和賠償﹐人頭稅的苦主從20多年前的幾千人﹐變成現在的幾百人甚至幾十人。其中一個姓關的老人﹐現在99歲了﹐他由1923年--1946年﹐每週7天不停工作才還清這筆債。其中這20幾年﹐加國也禁止華人的家人移民加國﹐這也是針對華人而定下的移民法律﹐造成華人與家人長期分離﹐有的因為中國國內的戰爭﹐從此失去和家人的聯絡﹐甚至失去家人﹐在此孤獨終老。我是家族中的第四代移民﹐我的家族當然也深受其苦。
直到去年﹐總理口頭上作出向華人的道歉﹐並撥款1250萬成立向華人道歉賠償的教育基金﹐用來教育加國人﹐以後再也不能犯這種錯誤。這樣又引來各種爭論。有人應為成立教育基金是對的﹐但是也必須對每個在世的人作出金錢上的賠償﹐這是早年的移民和後代及支持他們的人為主。也有人認為成立教育基金已經足夠﹐不應該叫現在的納稅人﹐去賠償幾十年前政府所犯的錯誤﹐說這些話的是後來的移民為主﹐這也是一股很大的力量。也有當年付出人頭稅的後人說﹐過去的已經過去﹐如果當年你的前輩沒有付出這畢錢﹐你今天又怎麼會生活在加國﹖
到了前天﹐4月4日﹐這是加國華人歷史性的時刻。總督宣讀了今年成立的新政府首份施政報告﹐開始宣讀後兩分鐘﹐就提到政府向繳付人頭稅的華人作出道歉﹐齊集在酒樓大堂觀看電視的受害人家屬聯盟成員﹐齊聲鼓掌歡呼。人頭稅問題已﹐經成為議員向華人爭取選票的題目之一。也深入成為主流傳媒的一個重要採訪題目﹐這個家屬聯盟的聚會﹐吸引了各大英語電視台﹑電臺和報館的記者到場。這是華人用了20多年爭取道歉的成果﹐可能中國在世界上的地位日益提高也有關係﹐我希望中國人再也不不受外國人的欺負。
(二)温哥华的华人
溫哥華地區很多華人聚居﹐平均20%是華人﹐在某些城市中的比率更高。有的學校裡﹐佔了60%是華人小孩。但是在我們生活的圈子裡﹐很少需要講英文﹐我的進步不大。有的華人來這裡幾十年﹐不一定懂得說英文﹐這就是這裡的趣事吧。
反而我們在去年選舉出來的溫哥華市長﹐他是白人﹐卻能說流利的廣州話﹐好像還懂得一些中文字﹐不懂就查辭海﹐你說利害嗎﹖他去年在中文電視上﹐向華人說的競選口號就是﹕“你們想要一個識得講廣東話的市長嗎﹖”結果﹐他被選出來了。據說﹐大約在10多年前﹐他決定學一種語言﹐他想﹐我學什麼話好呢﹖一天﹐他坐在咖啡廳內﹐聽到不少人在說廣東話﹐他決定學習廣東話。那時正值香港因為97問題的移民潮﹐香港每年有幾萬人移民來此﹐最高峰的一年﹐達到6萬多人。這樣﹐他開始努力學習廣東話了。我聽西方人能說普通話的不少﹐就算外省人學廣東話都感到困難﹐他們說到了廣東﹐好像去了外國﹐但是這個市長居然可以學好廣東話。不知道內地的新聞有沒有報導﹐他在都靈的冬季奧運會結束禮上﹐接過奧運的大旗﹐因為溫市是下一屆的主辦城市(2010年)。人們發現﹐啊﹐他竟然是一位坐輪椅的殘疾人士﹗本來別人勸他不要出席﹐奧運旗幟很重﹐擔心他做不來﹐他說我是市長﹐我一定要做到﹐結果他做到了。我不敢說選擇他當市長﹐就一定能夠幹得很出色﹐但他那種自強不息的精神是值得學習的。
中國的移民﹐每年來加拿大的人數﹐還是佔第一位的(第二位是印度)﹐近年都是每年4萬多人﹐主要聚居在幾個大城市。滿街都可以遇見華人面孔。這裡的生活和香港差不多﹐超市裡很多華人的食品賣﹐中國式的茶樓飯店如雨後春筍﹐比比皆是。反觀香港來的移民﹐現在每年只有1千多﹐反而回流的家庭多了﹐做回流運傢私的公司﹐不愁生意。不少家庭待孩子完成大學就離開了﹐因為這裡找一份好的工作不容易。據香港領事館統計﹐居住在香港﹐而持有加國護照的﹐有20多萬人﹐數字驚人。中國來的移民﹐不少一領取護照就離開了。我的英文老師經常問﹕Why?你們既然選擇來了﹐為何又要走呢﹖因為加國顧主﹐很重視工作經驗﹐沒有工作經驗很難找到好的工作。甚至﹐高中學生﹐必須完成30小時的工作或者義工﹐也需要有80小時的做運動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