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证石岐城建事

陈贤庆

     要见证石岐全部城建过程,非得要有800多年的寿命且今天还健在不可。但是,改革开放以来石岐的“城市化”进程,许多新老中山人都应是见证者。

                                   (一)

    说到改革开放后的石岐城市建设,不得不回顾一下历史。南宋绍兴二十二年,即公元1152年,香山建县,陈天觉主持,兴建县城于香山岛北端的西山与寿山之间,城周长450丈,分东西南北门,城内建纵横的街巷。县署建于城内仁山下。县城称为铁城。这便是后来的石岐。明朝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由守御千户陈豫主持修筑县城,城墙由土垣改为砖墙,城周长扩展至636丈。

    在香山建县后的岁月中,县城较大的建筑项目不多,可数的如学宫、仁山书院、烟墩山上的阜峰文塔、西山寺等。到了民国时期,石岐出现了一些现代化的建筑。如迪光火力发电厂、香山县女子师范学校、香山县师范学校、泰东戏院、火轮拖渡客运码头等。石岐真正出现“城市化”,要到1921年。是年,撤销县知事制,实行民选县长制,香山籍民主革命家吴铁城当选首任民选县长。吴铁城上任后,倡建县城新马路,拆除旧城墙,以利发展商贸,并亲自指挥拆卸西门城楼。1924年,县城开辟马路,西门口至天字码头路段动工兴建,扩展“迎恩街”成马路。1925321日,孙中山逝世。10月,县政府将正在建设的几条马路分别定名为孙文路、民生路、民族路、民权路、五权路。19281月,孙文路包括西路、中路、东路全程竣工,为县城第一条马路,全长1870米,宽15.2米。但是孙文中路、东路与现在的概念不同,其东路,最多到现在人民医院。至1932年,建成的马路大都按上述命名,仅五权路改为太平路,而民权路原定在仁和里开辟,后因故没有建成(直到19856月,民权路才建成通车)。在其后开辟的马路,还有拱辰路、悦来路、凤鸣路等。

    新中国成立后,石岐仍为中山县县城,称石岐镇。在1966年之前,石岐城区的较大建设项目并不多,仅可举出数例。如1951年元旦,石岐岐江桥首次建成通车,桥长70米,宽4米,为木建构的人工开合桥。1954年,省工业厅在石岐西郊兴建的粤中船厂投产;19551月,石岐工人文化宫建成开幕;19584月,建成石岐自行车零件厂;195910月,在郊区基边村建成石岐自来水厂;1959年,在北郊开挖建成人工湖公园;19646月,在悦来路尾建成石岐人民体育场;19658月,在郊区沙岗村龙井头山建成县火葬场;同年10月,长江水库工程竣工……

    1966年夏天,爆发了“文化大革命”。是年11月,笔者趁“步行串联”之机,与同学从广州步行来到了石岐,并在石岐住了多天。追忆所及,当年的石岐,最热闹的,便是孙文路,那里商铺林立,最有标志性的建筑便是立在十字路口的百货公司和有民族风格建筑的工人文化宫,还有阜峰文塔和西山寺。作为一个县城,石岐已经比省内国内其他许多县城优胜很多,但是,用现在的眼光来审视,当年石岐的区域范围,实在很狭小,基本与民国时期相差不远。接下来,十年浩劫,发展停滞,民生困苦。“文革”结束后,直至70年代结束,石岐城区的面貌基本依旧,可以提及的建设项目,只有1973年建成的石岐人民大桥、19765月建成的石岐狮窖口桥, 197510月开通的县人民医院到氮肥厂的镇内第一条公交线路,以及19782月建成的中山大厦落成开业,楼高7层,已是当时全县最高的楼宇。

                                   (二)

    1985年,笔者来到中山工作和生活,三十年来,真正目睹了石岐的变迁。

    先说说一些大型建设项目。刚到中山,便有喜事,岐江之畔的富华酒店和国际酒店相继落成开业,中山城区有了上档次的酒店。19917月,兴中体育场建成使用,成为首届世界女足锦标赛的赛场之一;1993101日,紫马岭公园建成开放,我带领学生首批到园中游览烧烤,有诗为证:“园名紫马叹奇神,废岭荒郊景象新。艳日黄鹂穿翠柳,凉风青草伴游人。碑林刻勒千秋业,揽胜追思十载痕。笑语欢声歌满路,炊烟袅袅野香闻。”;199611月,孙文纪念公园落成,中山人民有了一个休闲游乐并缅怀先生的好去处;19989月,孙文西路步行街改造竣工,开国内城市步行街之先河;90年代,还有京华酒店、富洲酒店、中恳大厦、中银大厦等高层建筑相继出现;200110月,由原粤中船厂旧址改造而成的岐江公园开园迎客;200511月,市文化艺术中心建成并使用;2008年,市博览中心建成使用;20124月,利和广场建成开业,国际贸易中心大楼和希尔顿酒店大楼呈双子星状,成为珠江西岸的城市地标;20139月,兴中广场开业,幻彩摩天轮成了中山市标志性建筑,总高108米,坐在摩天轮内,石岐城区景物,尽收眼底,美不胜收。笔者有《桂枝香·兴中广场抒怀》一词:“登临送目,正日丽风和,遍地黄菊。眼底岐江如带,五桂青绿。兴中大厦斜阳里,渐黄昏,天轮转轴。夜游舟艇,喷泉彩幕,舞随轻曲。    忆往昔贫穷格局,念改革年头,变幻神速。绘画新区蓝卷,永难知足。登高远望伶仃去,盼深中,通道架筑。欣逢国庆,抚今追昔,壮心愈笃。”2016年,经整饬的中山公园即烟墩山公园焕然一新,正好为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献礼。据悉,仅比广州西塔矮3米的430米高的中山世贸中心将在5年内在岐江新城建成,中山作为珠江西岸枢纽城市,更加名副其实了。

    摊开中山城区的地图,我们还可以很直观地了解到石岐城区扩展的情况。今天的华柏路“华佗庙”以东,岐江河以西,悦来路以及白水井社区以南,莲员路以北,改革开放以前都是郊区,多是低矮错杂的民房,以及菜地和农田,没有中山路,没有兴中道,没有起湾道,也没有博爱路、康华路、长江路、富华道、岐关西路、东明路、翠景路、城桂路、城南路……更没有随着马路的开通和延伸而不断建成的酒店、商场、医院、公园、学校、机关企业办公楼、连片的住宅小区和高档楼盘……石岐城内岐江之上十座桥梁,一桥一景,成为岐江河畔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一河两岸的整治,以及岐江夜游的开设,更为中山人的夜生活增添了色彩。石岐的变迁,已经让许多老石岐常常摸不着方向,笔者有朋友,60多岁的老石岐,在大信新都汇一带就常迷路;有的不知市文化艺术中心在何方,过了东明大桥,便分不清东南西北,到了北台、渡头一带,便要打电话向亲友问路,更不知昔日的张家边公社如何嬗变为今天宏大壮观的经济开发区……

    今天,老中山人还习惯地称中山城区为石岐,但是,石岐的概念,与过去已经大大不同了。改革开放后,全国出现“城市化”的趋势,无论大城市还是中、小城镇,均往四郊扩展,以致城市扩大了四五倍不止。即使在老城区,也通过拆迁改造,旧痕旧味渐失,远方游子归来,往往摸不着家门。城市化也许是国家发展的大方向,但是,保护旧城区旧建筑,与建设新城区新楼盘,不应形成对立,如石岐孙文西路能以步行街的形式保留着历史原貌,以及建设五桂山森林公园以维护生态环境,便是明智之举。

                 (为《见证中山改革开放》征文而写)   2016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