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跳”实验随想

                                      观潮    

 

报上有则新闻,令我觉得有趣,且引发一些联想。此新闻如下:

 

大约l00万名英国中小学生在2001年9月7日上午11时(北京时间7日晚6时)同时在各自学校的操场上欢腾跳跃,持续1分钟时间,成功地诱发了一场微型地震。据路透社发自英国首都伦敦的报道说,那一刻,全英国至少有3500所中小学校把学生送上操场,参加这场迄今为止全球最大规模的科学实验——让儿童们跳跃的结果显示到地震探测仪器上。

 

一名为“狂跳”(GIANT JUMP)的计划既是一项实验,也是正式启动英国政府资助发起的“科学年”活动的一项标志。至少是在主办者方面,认为有如此众多儿童的参与,从普及科学技术知识的目的出发,就已经意味着事实上的成功。在此之前,科学家作理论计算的结果显示,100万平均体重为50千克的儿童在 l分钟内跳跃20次将产生20亿焦耳能量,在里氏震级仪上留下一次相当于3级地震的记录。

 

“狂跳”这一活动在一些年幼的学童中会产生一些不同的联想。跳跃前接受调查期间,一名学童认为,这么多人一起“狂跳”会使地球分成两瓣;另一名学童则相信,地球会因此而脱离围绕太阳运行的轨道。倒是还有一名学生显得非常实际:“会有许多人扭伤了踝关节,要到医院去看医生。”

 

据佩因介绍,对于这一计划最为严肃和认真者,是负责英国核武器维护工作的英国原子武器研究中心,希望借此机会在今后几个星期时间内分析地壳上层振动的方式,确定它到底是瞬间振动、还是持续振动。

 

对于这一“狂跳”实验,我认为,我们国家负责教育的领导人,是想象不出来的;我们的科学家们,也是不敢想的;而我们的校长和教师,是不允许或起码不愿意让他们的学生停课去参加那“无聊”的“狂跳”的,哪怕只是一分钟的时间,因为这会影响上课,影响升学率;而我们的孩子们,也未必会对这一“狂跳”感兴趣,因为在应试教学的重压之下,他们童稚的天性所存并不多。

 

由此,我想到更多。先看以下几个小事例:

 

其一,某教育专家到德国访问,看到他们中学的物理教科书中,光是实验就有一千多个,而我们的中学生,从初中到高中,充其量只有二百来次动手实验的机会。

 

其二,某记者在俄罗斯访问期间,看到一位女学生在修理摩托车,他感到很惊讶,因为这样的镜头在我国几乎是看不到的。经询问,那女学生只是一位很普通的学生,她说:我们这里的女生大多会修摩托车,而男生都会修汽车。想想我们中国的中学生,会修自行车的恐怕也不多吧。

 

其三,在某市举行的一次中学生物理实验竞赛中,其中一个环节就是要求竞赛者用一根细线把一个小圆铁球绑起称出它的重量,结果大部分竞赛者在“如何绑起小铁球”这一环节上花了许多的时间,他们并没有注意到旁边有一张薄纸片,并没有想到利用薄纸片包起小铁球再绑住来称量,这一细节充分反映了我们的学生的应变能力及创新能力的欠缺。

 

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有着五千年的现代文明,对世界的科学文化作出过杰出的贡献。张衡、祖冲之、毕昇、李时珍等,都是具有世界影响的著名的科学家。作为一个世界文明古国,应该对世界作出更大的贡献,但是,无庸讳言,到了近代,中华民族衰落了,封建社会制度顽固地阻挡住历史前进的步伐,封建文化野蛮地遏制了科学技术的发展,当世界上许多国家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化,大兴科学之风的时候,我们的读书人还在热衷于八股文,热衷于考取功名,我们的妇女以束胸缠足为美,完全违背了自然天性。到了鸦片战争时期,列强用中华民族发明的火药,制成了先进的枪弹炮弹,装备了他们的大炮和军舰,轻而易举地打开了中国的门户。当中国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时,中国的主权已基本丧失,中华民族只能在贫困线死亡线上挣扎,中华民族的创造力已经被完全扼杀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党和人民政府大力发展文化教育事业。毛主席曾经说过:“中华民族应该对世界作出更大贡献。”但是,由于数千年封建思想的影响,加上我们对外部世界的了解不足,方针政策的偏差,我们在重视文化教育的同时,并没有充分意识到创新思维的重要性。文革前的17年,我们要求学生们“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主要是做一个“听党的话”的乖孩子;文革10年,教育受到极大的摧残,“交白卷”成了“英雄”,“创新”更无从谈起;文革之后,教育复兴,对人才的迫切要求又渐渐形成了一条“应试教育”的邪路,高考中的新的“八股文”应运而生,一时难以遏制。

 

邓小平同志曾经沉痛地说过:我们的最大失误,是在教育方面。所谓“失误”,我认为除了教育的投入不足等原因之外,教育思想陈旧、与世界脱轨,教师只会“传道授业解惑”,学生缺乏创新意识,缺乏创造精神和能力,则是更大的失误。由于这方面的失误,导致了我们的年轻一代与先进国家青年的差距越来越大越大。

 

培养和造就创造性人才,是国际学术界与教育界关注的问题。

     

    科学家认为,创造性人物的新发现、新发明和新成果,对整个美国的经济、军事和社会发展来说都具有重要意义。美国心理学家和教育家泰勒提出,创造活动不但对科技进步,而且对国家乃至全世界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哪个国家能最大限度地发现、发展、鼓励人民的潜在创造性,那个国家在世界上就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就可立于不败之地。   

 

美国重视创造性人才的培养始于50年代,原因是苏联卫星上天,使美国意识到其科技和军事优势受到威胁,应奋起直追,以改变当时美国的科技状态。其途径就是大力开展对创造性问题的研究,培养创造性的人才,1986年成立的"全美科学教育理事会"于1989年发表了题为《美国人应有的科学素养》的报告,该报告的主要内容是:强调科学技术是今后人类生活变化的中心;着眼国民素质,实行全面改革;突出"技术教育",改革教育课程等。这是一份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的宣言,对培养我国儿童青少年的创新能力不无借鉴意义。

     

    日本80年代初提出要重视创造性的研究,并把从小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作为日本的教育国策而确定下来。日本近代以来的三次教育改革,旨在揭露教育上存在的诸多弊端,面对新的挑战。第三次教育改革,是从80年代中期开始酝酿的。这次教育改革的基本指导思想是:实现向终身教育体系的转变,重视个性,实现适应国际化、信息化等时代变化的教育,将"尊重每个孩子独特的个性并使之自由发展"作为教育的基本原则,强调理科教育重在培养科学素养,积极适应国际化的趋势。

 

此外,德国近年来不仅完成了一系列创造性量表(测试工具)的编制,而且深入研究创造性的性别差异。英国是创造性研究的发源地,近年来对创造性的研究十分重视,并深入探讨了创造性与智力、个性的关系问题。

 

教育改革,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时候了。我们的教育如果再不进行彻底的改革,我们就会和世界先进国家在科学技术方面的差距越来越大。当今世界,是人才的竞争,是科学技术的竞争,唯有大力培养高素质的、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实施科技兴国的大政方针,我们才能不断发展,中华民族才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幸而我们已经意识到落后,今年在高中阶段已开设“研究性学习”这一门课。

 

愿我们的教育工作者也能想出“狂跳”实验;愿我们的青少年也能参与到“狂跳”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