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州岁月追忆

——徐闻县勇士农场12队知青回忆录

 

陈贤庆

 

                     七   知青趣事琐忆

 

以下带有些笑料的内容大多记自聚会时大家回忆所谈及,稍作艺术加工,仅博一笑,或从笑声中体味到某种酸苦,当事人皆隐其名,所记之事亦无顺序,准备随时增补。)

 

   最早牺牲在知青手下的家禽

知青到12队后的第三天,老工人某早上起来,即发现牲畜圈中的一只大白鹅不见了,这位善良的老工人当时没有想到“鬼子进村了”,还以为是黄鼠狼之所为。事隔多天后,我们才从某些渠道得知,竟然是某三位男知青所干的!问他们,他们竟然天真地说:“我们以为是野生动物。”大家惊讶得无言以对,不过,十六七岁的城市孩子,以为那是一只“野鹅”,也是不足为奇的。

 

鱼是吃什么的

某女知青喜欢吃鱼,觉得鱼儿是很可爱的动物。某日,因解大便的需要,被迫踏进建在鱼塘上的厕所,而以前她是不敢去的,怕掉到水里。当她的排泄物落到水里的那一刻,她惊讶地发现,水里有数十上百的非洲鲫鱼在摇尾争食!她顿觉恶心,赶忙回宿舍,问同伴:“你们知道,鱼是吃什么的吗?……吃那些……”她还故作神秘,不料,同伴都嗤之以鼻,说:“全世界就你不知道!”结果,她甚感失落,同时,开始戒吃鱼。但不久,她即发现,生产队伙房饭菜中称得上营养物质的很少,被迫又破戒吃鱼了。

 

何方男厕何方女厕

知青宿舍附近有一小便处,分成两格,格墙约1.7米高。不知是原来就不分男女,还是本有“男”“女”二字,日久消失。知青刚来,即有笑话。某日,某女知青与同伴如厕,她想进左边,同伴说:“走错了,是那边!”她大惊,反问:“怎么不是这边?”同伴说:“这边是男的。”她说:“不可能!我天天都进去。”同伴说:“不信,我们打赌!”于是,两位姑娘躲在远处观察,不久即发现一男工人进去她天天进去的那一格,使她不禁难堪脸红。

 

除夕悲歌

1969年春节,是知青到农场后的第一个春节。其时,男女知青共处一个大室,只不过中间以竹茅分隔而已。吃了一顿较丰富的晚餐,入夜之后,大家沉默下来。突然,不知是哪一位女知青率先发出第一个哭号的音符,于是,引发了渐强的序曲,不久,转为华彩乐章,最后,便产生了大型的交响。男知青们毕竟刚强一些,没有加入那哭唱的行列,但也在另一边击桶敲盆“夹BAND”,于是引来不少老工人及其子女在四周观看聆听。次日,有老工人问:“你们昨晚演的《痛说革命家史》很好,为什么不到外面演呢?”

 

得不偿失的炒粉

某星期日,休息。几位女知青嘴谗得很,想吃点米饭以外的食物。于是,三五女孩即上路,步行10公里到了石板圩,果然能吃上一碟炒米粉。肚子填饱后,又往回走。翻过石板山后,已渐觉疲乏,回到队时,那炒粉更消化殆尽,饥饿如前。她们后悔之极:早知如此,何必趁墟?

 

汗泪交流看卖花

在农场看一场电影不容易,电影队到来之夜,如同过节;有时邻队或场部放映,则步行数公里甚至十公里去看,虽则那些影片常是样板戏或《地道战》,《地雷战》之类。有时也会放一两部异国影片,《列宁在十月》中的接吻镜头,《多瑙河之波》那穿连衣裙的罗马尼亚姑娘,尤为印象深刻。记得某日放朝鲜电影《卖花姑娘》,说是具有阶级教育意义,由于要在白天赶场地放,生产队没有电影院,大家就堆在小会场里,四周门窗用厚布封紧。其时正是夏天,微昏之中看到一个个成了汗人;妇女们看得似懂非懂,但也勾起“阶级苦,民族恨”,个个又成了泪人!

 

“毒杀男知青”事件

某夜,某男知青肚饿难熬,求救于女知青。某女知青大方地说:“我有马蹄粉,可做马蹄糕。”男知青得粉之后回宿舍,即开水搅拌,似是内行。谁知此粉搅了一会,即产生泡沫。那男知青生活经验有限,以为是正常的化学反应,仍耐心地搅拌。当泡沫升至一尺之高时,终于引起大家的警觉。通过充分的研究推理,觉得还是暂停工作为妙。到女宿舍询问查证,那女知青扭亮煤油灯,发现那粉非马蹄粉,而是洗衣粉!男知青当即控告她企图“毒杀”,苦于一时找不到动机,也就放她一马。

 

狭路相逢“勇者”胜

某日,一高男知青与一矮男知青被分配到外面割草。割了一会,肚子已饿,见不远处有黎寨的甘蔗地,即走去盗吃。正吃得津津有味之时,忽见一黎民手握禾叉走来。这两位少年惊愕万分,矮知青说:“赶快跑吧!”还是高知青镇定,说:“不能跑,要迎上去!”于是,二人手握镰刀,慢慢逼近那黎民。那情景,正应了现在“我是流氓我怕谁”这句话。果然,那黎民想不到会遇上两位不但谋财而且想害命的“流氓”,只好渐渐后退。二位知青亦后退。当退到大路边时,高知青打个眼色,二人即飞奔而逃,归来后半天还没回过神来。

 

水库畅泳遭训斥

两位女知青凌晨2点半起床割胶,至9点半收工,仍觉精力充沛,于是步行到三公里外的红旗水库畅泳一番。两位妙龄美少女在一荒野之水库游泳,实在太危险了,所以归来后,二人即被来到我队的王副场长的训斥,二女子听后方知,原来水库昨天淹死了一位老工人,今早尸体才浮起捞走。二女子听着听着,渐感胸口有点什么涌上喉头,其后数日吃食时有作呕状,惹来四周怀疑思索的目光。

 

美少女怒斥众贼男

职工子女某姑娘,在我队菜地工作,孝心十足,平时积攒一些柴枝,准备周日休息时送往场部家中。某夜,柴枝被几位男知青偷去围自己的小菜园。次日早上,开工钟未敲响,忽闻一清脆而愤怒的女声在门外响起,原来姑娘杀上门来!平时天不怕地不怕的那几位知青,此时噤若寒蝉,大气也不敢出,任由那姑娘叫骂,这又应了那句“好仔怕烂仔,烂仔怕泼妇”的话。不过,大家私下赞美道:“此女将来必成大器!”果然,如今,她在深圳事业有成。

 

“完蛋社论”事件

过去的元旦日,必有一篇“重要的,精彩的”的社论,而且还要组织学习。某年元旦夜,队里集会,由某女知青读报。为了显示兵团战士的特色,她决定用普通话朗读。她清清喉咙,吸一口气,大声读:“元旦社论……”此话一出,大部分属文盲的老工人没甚反应,然而,平时很少认真听读报的知青们这一回却听得真真切切,两秒钟之后,突然爆发出一阵哄笑声,接着,数人捂着肚子倒地,场面一发不可收。原来,她把“元旦社论”读成“完蛋社论”!……事后,队领导念及她文化不是很高,属无心之失,没有作为阶级斗争新动向深挖下去。

 

《沙家浜》“姐妹篇”

某节日之夜,知青编排了一些节目,到附近的黎寨演出。某男知青负责司仪报幕。第一个节目是《沙家浜》片段,他大声宣布:“第一个节目,沙家浜……”在样板戏盛行的时代,想不到这司仪居然不会读那个“浜”字,把它读作“PIANG”!登时把准备出场的演员们笑得躲在一边,无法上场。而黎寨村民则静静等候,他们或许以为这是《沙家浜》的姐妹篇,新四军又转战到另一战场。那一夜的演出质量可想而知,不过那顿夜粥还是照例供给的。

 

三句半变成一句

某夜演出,轮到“三句半”出场。这种文艺形式现在的青年肯定陌生。其实很简单,一般是四人上场,前三人每人读一句,每句七字;最后一人读半句,两字或四字。但也可以一人读前三句,若干人读后半句,以加强后面的气势。那夜,某男知青负责前三句。他身材高大,甚有台形,一站出去即获得一阵掌声。只见他高呼第一句:“文化大革命就是好……”,并双手高举,感情充沛。然而,下一句是什么,他忘记了!于是,他把手收回,再重新高举,呼喊:“文化大革命就是好……”。然而,要命的是,他还是想不起来!而下面的台词只有他知道,旁人又帮不上忙!五秒钟之后,他把手放下,然后慢慢又举起,再一次呼喊:“文化大革命就是好!”这时大家松了一口气,心想。他终于想得起来了!然而,这次,他的手很快放下,并迅速鞠了一个躬,转身下台了!那时,台上还有三男,不知所措。终于有一人够灵活,叮叮咚咚敲了几下锣鼓,也跟着下台了。但想不到的是,这“节目”居然也获得不少掌声!可能那三次反复,真的把观众征服了。

 

米仓囚禁下毒嫌疑犯

某男知青在菜地工作。菜地附近有两个水池,养有不少塘虱鱼和斑鱼。某日,发现池中之鱼全部翻肚死去,一经检查,是用农药毒杀!谁掌握农药,而又作案方便?排除了苦大愁深,对党忠心耿耿的种菜的老工人,就剩下了那男知青!于是,队领导展开审讯,知青拒不坦白。这样,只有用“闭门思过”的办法了。但囚禁在何方?当时队里并没有专门囚禁人的屋子。后领导灵机一动,把知青关进米仓。虽则是半日,但米仓中除了米,还有与米为伴的米虫,弄得知青浑身痒痒。此事终因作案动机不足而不了了之。这事若放到今天,光精神损失费就可以捞回数万元!

 

两位“童工”的心灵损伤

1971年底,某日,男知青宿舍被盗,一些箱柜被撬开,财物损失一批。案犯一时未能抓获,于是,有些人的目光就落到了刚刚下到我们队的,原广州32中的学生,时年16岁的A男知青和B男知青身上,谁叫你们一来宿舍就不见财物呢?可怜这两位还未成年的“童工”,尤其是A知青,牙齿似乎尚未长齐,刚到这异地,即被疑为盗贼,真的欲哭无泪,幼小的心灵受到了莫大的伤害!幸好,不久,复退老兵某某和某某落网,这两位“童工”才能一洗嫌疑,还其清白之身。

 

誓死不交出“集体财产”

某日,生产队的鱼塘干塘抓鱼。当大鱼抓尽后,男知青们仍死心不息,来个“大小通杀”,在淤泥之中居然挖出几桶塘虱鱼!这时,一向公正无私的某女老工人发话了:“这些塘虱虽不是有意喂养,但它们在集体的鱼塘中长大,也属集体财产,应该归公!”那妇人此话一出,塘虱难保。但男知青想,自己一身泥浆,劳动所得,岂能把到口的鱼吐出?于是,赶紧烧开水,一次性灭绝,然后以酱油为佐料,在较短的时间内分批送入男女知青各人的胃中,待有关人士赶来,基本上仅剩下一些头头尾尾,也不再追究了。

 

挖人坟墓的后果

某日,某男知青等被派往山上挖坟墓,目的是取得石碑,以作铺地之用。晚上吃罢饭冲罢凉,那知青想抒情一番,于是打开琴盒,拿出小提琴,不料发现,琴的底面板分离,完全不能拉了。他十分惊讶:为何早不坏迟不坏,偏偏挖坟归来即坏?于是走到外面一石板处跪拜,喃喃道:“太公莫怪,非我自愿,是队长派我去也!”那知青不过闹着玩,他何尝是迷信之人?不料,一年之后,队长大病一场,其后毛发尽白。于是,有人把异样的目光投向他,使他十分悔恨当初的荒唐行为。

 

烧蚊帐事件

某日,两位男知青不知何故互相嘲笑,继而争执,到最后要火烧蚊帐。A说:“你敢烧你就烧!”B说:“我为什么不敢烧?!”于是,划着火柴,走到A的蚊帐处,真的点燃起来。A也不理会,任其燃烧。还是旁边的知青见事情闹大,急忙把火扑灭,但已留下一个大洞。二十多年后,B怎么也想象不到,当年自己已二十来岁,何以还如此荒唐?

 

女冲凉房的偷窥事件

刚到12队时,女知青的冲凉房在山沟边。冲凉房是木条茅草结构,虽可挡风雨,但安全系数不高。某日黄昏,劳动归来的几位女知青正在享受着冷水浴。忽然,不知谁发现,在某一面墙的茅草之中,有一只眼睛正圆瞪着往里窥视!啊,三位顿时惊呼,以致花容失色。门外的眼睛亦立即消失,但还是被她们从背影中认出了,那是一位老工人的十三,四岁的儿子!惊讶之后,几人心有不忿,想揭发那少年,但又于心不忍,再者,亦事关自己的声誉,说出去自己吃亏更大,只好默然保守秘密了。那位少年不知今何在,十三、四岁即饱览过多位妙龄少女优美的胴体,亦不枉此生了。

 

拍拖带回穿山甲

某夜,某男知青与女友外出“行防风林”。两小时后,他们回来,比平时早了许多。更奇怪的是,男知青抱着一团用衣服包着的东西于怀中,那东西微微在动着。众人惊愕,脸带尴尬。那时虽然没有性知识教育,但我们还不至于弱智到连十月怀胎,一朝分娩也不知道。两人外出不到三个小时,何以抱得婴儿归?待到衣衫展开,众人才发现,不是婴儿,而是一只珍贵的野生动物——穿山甲!那时没有环保意识,当然宰而吃之了。

 

半夜的救命丸

某男知青经常夜深不眠,伏案写书。某夜,饥饿难熬,身边无丁点可入口之物,为防休克,冒着被人当色狼打死之险,走到女知青宿舍,为讨一点吃的。女知青醒来,翻箱找盒,也无可吃之物。忽然,最聪明的一位高兴地说:“我有几粒霍香正气丸!”于是,那几粒正气丸不仅解了那男知青的绞肚之饥,而且使他一身“正气”,可以写作至夜深。但是不幸的是,第二天传出消息:他昨夜吃的,不是“霍香正气丸”,而是“乌鸡白凤丸”!

 

奔牛群中的拥抱

某夜,某男知青与某女知青在一处草地谈心。忽闻远处有隐雷之声,渐渐逼进,两人即躲进防风林中。响声渐近,原来是牛蹄奔跑踏地之声,此外,亦听到人吆喝之声。这时,他们才明白,牛栏里的牛夜间跑出,责任心极强的某班长乘夜把它们寻回。不幸的是,那群牛正向他们的方向奔来,要躲闪已来不及了,两人惟有倚靠着一棵较大的树,心想,千万别让牛给撞伤或撞死了,不然明天就是特大新闻!想到这里,二人不约而同紧紧拥抱着。倾刻,数十只大水牛在身边奔过,女知青把男知青抱得更紧了。危险过后,仍未放手。想不到,这患难中的一抱,使他俩的爱情更升华了。

 

台风造成的伤害之一

雷州半岛是风灾严重的地区,每年都造成不少伤害,这里介绍其中一例。19716月某日,强台风又吹袭雷州半岛。台风天当然不用开工,可以睡大觉,但也造成诸多不便,如吃饭,大小便等。不过,比较而言,小便还是容易一些。强台风必带来豪雨,尿液即使落在宿舍周围,也会被雨水冲淡而无味。某男知青忽觉尿急,见外面的风力也小了些,于是来到大门口,把两扇门推开一点,然后向外撒尿。由于那知青对台风的认识有限,防范意识不足,就在他感到身体越来越舒服之时,一阵强风吹来,两扇门迅速合拢,诸位可以想象有什么灾难发生了:男知青那根作小便及其他用的,生命中最宝贵的一部分被狠狠夹住,这时即使关云长那样的铁汉子再世,也不得不嚎叫一声,更何况我们那弱质知青?于是,随着一声惊天动地的喊叫,在台风尚未结束之前,这事几乎传遍整个农场。由于那时还没有医疗伤害鉴定,不知属于几级,但在世界台风灾难史上,那肯定属于极其罕见的一例!

 

尾随跟踪的结果

某男知青与某男工人常在一起赶牛车,水共饮,烟共抽,无话不谈,连大小便也结伴而行。但惟有一点,令那知青心感不快。那工人有时在牛栏装罢肥料,并不立即往胶林里运,而是借故回家,过了一会儿才回来。知青想,那工人肯定回家吃点东西,但不叫自己一起去,太不够朋友了。此日,老工人装罢车,又借故回家。知青决定尾随观察。只见老工人一直到幼儿园,把在那工作的妻子叫回家,关上门,十分钟后两人又出门,各走各路。那知青看不出名堂,只有回去工作,也不便过问。但其后,这样的事重复多次,那知青似有醒悟:原来那老工人是回去行夫妻之事,难怪不带我去。自此,他自觉不再尾随跟踪了。

 

    八  知青的去向和现状

 

知识青年到农村去,到边疆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当初,并没有一个尽头,有关当局大概也没有想过,要不要让他们回城,从当时提出的“扎根农村,扎根边疆”的口号来看,他们是鼓励知识青年不要回来了。然而,要数千万本来就在城市中出生和长大的知识青年,永远在北大荒,内蒙古草原,黄土高原,新疆戈壁,云贵村寨,井岗山区,雷州半岛,海南岛以及广大的农村农场扎根落户,这又是一种不合理、不可能、逆历史潮流而动的错误行为,理所当然不会被绝大多数的知青们响应。因此,扎根者寥寥,思归者众多。

19736月李庆霖上书毛泽东的事公开后,有关当局已经意识到知青问题的严重性,开始有了一点松动,对那些身体确实虚弱多病,家庭确实需要人照顾,那些确实符合出港出国条件的知青,给予回城照顾。如此一来,就为知青回城打开了一道缺口,露出了一线曙光,让遍布全国各地的处于艰难困苦之中的广大知青们看到了希望!

然而,频繁的政治斗争使得知青问题始终处于次要的位置,知青回城又变成了一条似乎漫长而曲折的路程。有的居心不良的大小领导,利用知青急于回城的心态,进行某种肮脏的要挟和勒索,致使一些男知青要用钱物,一些女知青要用贞操来换取一纸回迁证明书。所幸的是,在我们12队,大概还没有遇到这类的肮脏交易,这也是我们至今仍怀念那块土地的原因之一。

19754月,一场反击右倾翻案风使得邓小平再度下台,政治经济稍见好转的中国重新陷入黑暗之中,知青的命运也随着国家的命运,在风雨中飘摇。197616日,晴天霹雳,传来了敬爱的周恩来总理逝世的噩耗!那些年来,我们虽然身在南国边陲,但也能感受到周总理的为国操劳以及内心的苦楚,对他的逝世,我们十分悲痛!原先上级通知要在生产队也布置灵位开追悼会,但后来又得到通知说不开了。在万般无奈之下,知青陈贤庆写了一首悼念的诗,并把它贴在女知青宿舍的墙上。诗云:“噩耗倏传腑肺摧,青天目尽泪空垂。英豪一代当称汝,赤县千秋剩有谁?操节已经山岳镌,勋劳常待后人追。哀诗夜架长风去,赤子鞠躬在远陲。”1976728日,唐山发生了特大地震,接着,全国各地都风传地震的消息,雷州半岛也被认为是可能发生地震的地区,于是,场里命令,家家户户晚上不可住在瓦房里,要在茅房里过夜,因为茅房不易倒塌,即使倒塌伤人也轻。我们知青也安排在茅房里,环境恶劣,每当夜雨来临,雨点打在屋顶的茅草上,或者往屋内下漏,那情景更加凄凉,很难产生杜甫当年茅屋为秋风所破时的情怀!过了一两周,仍不见地震来临,有的知青想到反正自己的命也贱,干脆视死如归,晚上偷偷溜回宿舍睡。地震始终没来,倒来了一场更大的“地震”。99日,毛泽东逝世!这回生产队里也设了灵堂,老工人哭的死去活来,不停地喃喃道:“毛主席逝世了,国家怎么办?……”令他们当然也令我们知青也想不到的是,一个月后,传来了打倒“四人帮”的特大喜讯!这回,中国真的有救了,我们知青也看到云开雾散的一天吧!

1977年后,对知青回城的限制明显放宽了,读书,招工,病退,辞职等方式都可以达到回城的目的。于是,12队的知青也陆续离去,到了1980年后,按政策所有知青都可以回城,这样,勇士农场12队知青的历史也就最终打上句号。

下面,我们按12队知青离开农场先后的顺序,作一交代:

(以下要大家提供信息)

余慕红  19749月离场去香港,在港生活数年后到了美国。

梁慧生  19772月离场去香港,在港生活数年后到了美国。

    19773月离场回广州读书,市财校毕业后在广州工作。

黄玉瑜  19774月离场去香港,现在香港生活。

陈贤庆  19798月离场赴湖北教书,1985年调回广东中山市,现在中山市教书。

赖经文  1979年离场回广州,在某糖果厂工作。现在中山市某外资食品厂任职。

胡肇珍  1980年离场回广州,现在某家政公司工作。

谭英珠  1980年与丈夫吴汉标离场回台山市,在某银行工作。

知青们回广州后,读书的读书,工作的工作,在年近30的时候,又要为未来而奔波努力,有很长一段时间,大家都失去了联系。当生活和工作都安定下来后,大家又不由自主地回想起那段难忘的雷州岁月,又不由自主地走回在一起,黄展堂与何玉冰,陈菲与陈日潮,雷厉行与余玉英,王弈玲与李红征等原来的场友,更结合为夫妻,延续着他们在雷州写下的历史。

回到广州后,知青们的友谊也在延续,只要有机会,大家又聚在一起,回忆过去的岁月,说着那永远也说不完的话题。除此之外,知青中有人遇到困难,如婚姻,家庭,工作等,大家都热情帮忙,使他或她能度过难关。在此,仅举一例:谭英珠于1980年后回到原籍台山,后患了红疮囊肿这种严重的病,须到广州留医,伍俊文得知后,为其奔走帮忙,谭英珠住院期间,伍俊文经常煲汤水送去,尽了朋友之力。英珠死里逃生后,感激万分。尚有一事,也值得一提:20008月,已下岗和即将下岗的徐永祥,陈日潮,王弈玲,何国炘,王国伟等,合股进行第二次创业,在广州荔湾区开办了一家糖烟酒贸易公司,如果不是三十年前结下的深厚友谊,今天如何能够联手创业呢?

在过去的二十年间,农场的老工人也曾专程或路过广州探望知青,知青们都热情地接待,并带他们到处游玩。

19897月,勇士农场14队知青回农场寻梦,从14队调到12队的陈贤庆,赖经文也在其中。那天下午,他俩专程回到12队,见到了吴朝光书记,老工人陈计华,李志崇,职工子弟李明珍等,只可惜那天遇着台风来临,汽车要赶着回场部,未能多走一些地方,多见一些故人。

199810月,是知青到农场30周年,勇士农场的一些知青组织回场寻梦,原12队知青王弈玲,何国炘,欧瑞强,谭英珠以及李红征,吴汉标,还有几位知青的子女等,重返12队。他们细细辩认着当年住过的宿舍,打过水的水井,亲手种下的胶树,放过牛的防风林,以及四小等地。他们在离开后才建起的两层的队部里见到了吴书记等12队的领导及老工人,并一起共进午餐,共叙离情。令我们伤感的是,有不少老工人已经作古,再也见不到了。

啊,雷州半岛,我们曾经生活过劳动过的,又恨又爱的雷州半岛,什么时候,我们能再一次回到你那红土绿林中,去寻找我们青春时代的那一行行脚步?……

 

就以一首七律诗歌,结束这篇长文吧:

                                                                  

                       写于上山下乡三十周年

                           

卅年此日正秋凉,破浪乘风到湛江。红土绿林留战史,青春赤血谱华章。割胶少女容颜老,放犊男孩鬓发苍。多少人生悲喜味,雷州一段最堪尝。

199811

(补记)上山下乡30周年之际,已经成为岭南小有名气的诗词家的陈贤庆写了一首七律诗,以作纪念。诗歌中用了“留战史”“谱华章”之类的词语,似乎陈诗人是知青中的“青春无悔者”,但其实,在雷州半岛蹉跎了近11年的他,怎会“无悔”呢?今天,每当看到某市某地老知青组织大型纪念晚会,载歌载舞唱起当年的“红歌”、回味着“火红的年代”“激情燃烧的岁月”……他常常感到悲哀。上山下乡运动,和文化大革命一样,最需要的,是全党全民的反思 ,而我们,总会指责别人不尊重历史,我们自己又何尝尊重过反思过呢?……还是诗中最后两句写得最恰当吧:“多少人生悲喜味,雷州一段最堪尝”……至于知青运动和知青,还是留给有关的学者们去议论和评价吧。

          

                                                                            20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