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说刘达衡将军

          陈贤庆                                         

    《刘达衡将军其人》一文发表后,笔者并不完全满足,主要是文章中还有些资料欠缺,有的结论还属于推测而得。近日,笔者一位老同学、民国某将军后人郑女士告知,她家藏的一部《保定军校将帅录》(陈予欢编著,广州出版社2005年出版),内中便收录了“刘达衡”的条目:

    “刘达衡(1991——?)   别号达蘅,广东香山人,189145出生。广东黄埔陆军小学堂、北京清河陆军第一中学毕业。1914年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一期步兵科肄业。历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广州留守处(主任李济深)参谋长、广东第八路军总指挥(李济深)部军需处处长、第五军(军长李福林)司令部参谋处处长等职。19362月任陆军少将。抗日战争爆发后,任第四战区司令长官部军需处处长、第四兵站分监部分监等职。抗日战争胜利后,任中央训练团少将团员等职。19475月退为备役。”

    上述条目的内容,解决了《刘达衡将军其人》一文中的几个疑难问题。

                                 (一)

    刘达衡在广东陆军小学堂毕业后,去了哪儿深造?第一期学生80名,于19089月毕业,升入南京第四陆军中学者有53人;原来估计,刘达衡也升入该校,如今的条目显示,刘达衡毕业于北京清河陆军第一中学,原因何在?搜寻史料,原来那段历史还真有点复杂。

    清末,清大臣荫昌主理陆军部,其时尚无正式陆军学校,仅保定有一所陆军速成学堂。荫昌依照德、日陆军的培养制度,制定了清末中国陆军军官培养章程,其程序为: 陆军小学陆军中学入伍生队(6个月毕业)陆军军官学校——(无陆大)
      
于是十八行省每个省办一间陆军小学,全国办四间陆军中学,一间陆军军官学校(保定)。陆军第一中学在北京清河,收的是华北、东北各省的陆小毕业生。陆军第二中学在西安,收的是西北和四川各省的陆小毕业生。陆军第三中学设在武昌的南湖,收的是长江中游各省和广西陆小毕业生。陆军第四中学设在南京的小营,收的是东南如广东及沿海各省陆小毕业生,陆军中学两年制,两年后择优升入陆军军官学校。刘达衡为粤省人,毕业于广东陆军小学堂,入读陆军第四中学最合理。
      
辛亥革命以后,那四间陆军中学完全陷于停顿的状态。民国成立后,南京聚集各省的学生军2000多人,南京临时政府把这些学生军编为入伍生队,准备与北方议和不成就决一死战。后来议和成功,黄兴就想把他们送入保定军官学校培养,以后替国民党出掌军队。袁世凯藉口这些学生程度参差不齐(实际也是如此),便把四间陆军中学缩为两间,原陆军第一、二、三、四中学尚未毕业的后期学生,在北京清河镇原陆军第一中学集合,改为陆军第一预备学校。而入伍生队的学员,就全部调入陆军第二预备学校,校址设在武昌的南湖,即原第三陆军中学的旧址。

    刘达衡读陆军中学的时间,正处于这一历史变革时期。所以先读南京,再转北京,最后于1912年夏天毕业,是完全有可能的,也是合理的。

                                   (二)

    在《刘达衡将军其人》一文中,据刘达衡后人回忆,刘达衡毕业于保定军校三期,与白崇禧、夏威等同学。《保定军校将帅录》一书证明刘达衡是保定军校的学生,但应是第一期步兵科的。保定军校是民国元年(1912年)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后创办的,校址在保定东关外5里的陆军标营附近,原清政府北洋速成武备学堂的校址。于191210月开学,吸收过去陆军中学堂的毕业生入校训练。第一期在校学生大约1300多人,共分步、骑、炮、工、辎重五个专科。步兵科7连,每连约120人。刘达衡入读的就是步兵科。孙楚、孙震、王天培、唐生智、杨爱源、郑大章、李品仙、蒋光鼐、晏道刚、董宋珩等著名的民国将领都是同期同学。

    刘达衡为何未读至毕业?原来,那段历史也复杂。19137月二次革命爆发,两广、两湖、江西、安徽、江苏、福建及四川等省的学生,利用军校放暑假期间,纷纷跑到江西等地参加反袁作战。反袁失败后,参加革命的军校学生,流离失所,后经辗转才返校。这时暑假本已结束,陆军部以江西湖口战事发生时,长江交通阻隔,乃下令延期。参加革命的学生直到3月底才得辗转返校。此事袁世凯与段祺瑞也未尝不知,不过他们的计划是准备学生回校后,再缓缓设法对待,以免流散各地捣乱,不可收拾。当然,也不排除有些学生干脆不返校了。刘达衡是否也属这种情况?代考。一期肄业的学生,还有向传义、曹浩森等。

    第一期学生在校学习两年期满,于191411月举行毕业典礼。段祺瑞亲临军校参加,并亲向每个毕业生发给文凭。全校学生毕业后,除少数派到中央所属陆军各师见习外,大部学生都是分发回各省见习。刘达衡虽并未读到毕业,但“保定一期生”这名称不假,比起众多民国军政要员的资格都要老。

                                  (三)

    刘达衡是否跟随孙中山在广东建立政权?在哪支部队服役?有没有参加东征、北伐?在《刘达衡将军其人》一文中由于资料欠缺,笔者不便随意推测。从《保定军校将帅录》一书中的资料显示,刘达衡曾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广州留守处(主任李济深)参谋长”,这就证明,在1926年北伐战争前,他在广东革命军队中任职。1926年北伐战争期间,刘达衡并未随军北伐,而是出任总司令部广州留守处参谋长,留守广东大本营。

    19267月北伐开始,国民革命军编为八个军,第一军,军长何应钦;第二军,军长谭延闓;第三军,军长朱培德;第四军,军长李济深;第五军,军长李福林;第六军,军长程潜;第七军,军长李宗仁;第八军,军长唐生智。

    第四军由粤军改编而成,实力最强大,军长李济深,副军长陈可钰,参谋长邓演达,政治部主任麦朝枢。第4军辖有第十、十一、十二等三个师及一个独立团。

    1926年夏,广东国民政府出师北伐。陈可钰以第四军副军长名义,率领陈铭枢第十师、张发奎第十二师和叶挺独立团参加北伐,称前方第四军;李济深以国民革命军总参谋长的名义统率陈济棠第十一师、徐景唐第十三师留守广东(尚有广西黄绍竑的部队),称后方第四军。

    1927年上海“四一二”和广州“四一五”政变后,第四军也发生了分化。其后李济深所部改编为广东第八路军。传说刘达衡为“八路军参谋长”,所谓“八路军”,应是李济深任总指挥的广东第八路军。

                                    (四)

    该书条目还列举了刘达衡在抗日战争爆发后所出任的职务,为第四战区司令长官部军需处处长、第四兵站分监部分监等职。

    抗日战争爆发后,第四战区的司令长官为何应钦,辖第四集团军,总司令蒋鼎文;第十二集团军,总司令余汉谋,共13个师又3个旅,辖区为闽、粤。19394月后,第四战区司令长官由蒋中正兼任,张发奎代理,辖第十六集团军,总司令夏威,第十二集团军,总司令余汉谋,共18个步兵师2个步兵旅,辖区为广东、广西全部。由此可知,在抗日战争期间,刘达衡都在南方参与抗战。这和原来掌握的资料吻合。

    至于抗日战争胜利后,刘达衡任中央训练团少将团员等职,刘建汉先生以及笔者起初也认为有误,认为是1937年抗战前的事,但后来还有其他佐证,看来这“中央训练团的少将团员”也真有其事。抗战胜利后,国民党蒋介石要准备内战,将高级军官再作一番培训,也是有可能的。“19475月退为备役”,由于年代久远,加上当时自己年纪尚小,刘建汉先生不能肯定对错,但刘达衡在抗战胜利后、国共内战前退役回广州居住,则是肯定的。

                                  (五)

    市档案馆高小兵副馆长亦很关注《刘达衡将军其人》一文,最近,帮忙在馆藏档案中的一份“敌伪军界人员名单”中找到“刘达衡”的资料,并通知笔者。看到这份资料,笔者大喜过望,因为其中就列举了刘达衡的一些军职,进一步弥补前文的缺憾。这份资料整理自“文革”期间1969年的“清理阶级队伍”运动,资料所显示的“敌伪”,实际是“敌”与“伪”不分的,甚至是“敌”“我”也不分的,国民革命军均作“伪军”,下列表述均删去“伪”字。

    资料显示,刘达衡“别名刘景兴、刘耿川”,这和刘建汉先生提供的“字裔光,号耿卿”有不同。但沙溪话“景兴”与“耿卿”发音是一样的。“中山县环城公社北溪大队树涌村人”,这一点与上述资料同。“住石岐镇史巷”,刘建汉先生说“住民安街41号”,与“柿巷”相接。“史巷”应为“柿巷”。

    至于刘达衡的军职,资料列举“营长、团附、参谋长、司令、队长、主任参谋、县长。”此条资料由广西省档案馆转来,所显示的,应是刘达衡早期的军职,如在广东期间,在东征、北伐以及北伐后的军职。至于“县长”,刘一江先生提供,刘达衡当过安徽省凤阳县的县长,此资料也反映到这一点。

    “曾任第五路军第四十八军少将参谋处长。”这条资料由湖南省浏阳县档案馆转来。应是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刘达衡任职桂系部队驻守湖南参与抗战。

    “1940年任广西省柳州军民合作总站主任、第十六集团军参谋。”这条资料由广西省梧州市档案馆转来。任此职时,是抗战期间,与刘建汉、刘一江所提供的信息吻合。

    “司令部办公厅少将参议。”这条也是由广西省档案馆转来。所谓“司令部”,是什么司令部,尚待考,但这“办公厅少将参议”应该是刘达衡抗战期间在广西桂系中所任的其中一个职务。

    “1947年任中央训练团少将团员。”这条资料由湖南省档案馆转来,与《保定军校将帅录》一书的条目也吻合。

    刘达衡的死亡时间和岁数,资料显示为“1969年,80岁。”“现在下落:1968年病死。”这和刘建汉先生提供的“1967年刘达衡被遣返回石岐时,他已经76岁,再遭受不公正的批斗,次年上半年,即去世”,也基本一致 。

                                 (六)

    刘达衡的后人还提供了如下的信息:刘达衡将军一生为国尽忠,同时,他亦对祖先拜祭事宜尽孝。

    1969年,居住中山湖洲村中环的刘炳汉叔讲过,刘达衡去过观音庙上的骑龙岭拜祭18世祖刘灿贤。当时他骑着马,带着一连的士兵。后来士兵肚饿,刘达衡命令买来大番薯给他们充饥。只是这次拜祭的具体时间不详。

    又据溪角云汉村的老人刘林杏回忆,刘达衡曾于1947年到斗门拜祭赵氏太婆。当时,他也是骑马,并担任主席。

    1973年,刘一江和刘建汉的弟弟前往广西藤县宣道会坟场,将祖父刘寿康的骨灰塔迁回中山,当地人回忆说,1943年寿康公出殡时,刘达衡也是骑马,带一队兵去。其时的墓碑仍在,碑文很可能也是刘达衡所拟。碑文如下:“余家先世遭金兵之难,自商丘南迁定居于粤之香山,历廿一世以迄吾父,又遭倭寇之侵,举家西奔侨寓藤县。晚岁流离五载于兹,讵不及见故乡之收复,竟罹胃疾,医治罔效,本年二月十七日乃弃吾辈而逝,计享年七十有六。哀哉!谨遵教例,安葬于腾城东郊宣道会坟场并立碑为誌。”落款是“子达衡、钧衡;女志德、志平、励卿;孙佐汉(即刘建汉)、一江、佐铭、佐美、佐华”;立碑时间是“中华民国三十二年五月吉日”。

    上述史料,既说明刘达衡对祖先尽孝,也佐证其早年在广东带兵以及抗日战争时期在广西参与抗战的经历。

                                  (七)

    补充了上述的资料,刘达衡将军的小传便可以写出了:

    刘达衡,男,祖上为香山县沙溪溪角乡人,为刘氏柏轩一支。后迁至板湖湖洲村,再移居环城龙眼树冲。父亲刘寿康,为檀香山华侨,母亲林兰,为檀香山富商兼侨领林容畎的姐姐,刘寿康夫妇归国后在龙眼树冲生活,生有八个子女。刘达衡为大儿子,出生于1891年(旧历)227,字裔光,号耿卿。1905年考入广东陆军小学堂,19089月毕业后考入南京陆军第四中学,民国成立后转北京清河陆军第一中学,1912年毕业后考入保定军官学校第一期步兵科,1914年春肄业。加入同盟会,追随孙中山在广东建立革命政权,参加过东征等战役。历任粤军及国民革命军排长、连长、营长、团附、参谋长、司令、队长、主任参谋等。北伐战争时留守广东,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广州留守处(主任李济深)参谋长、广东第八路军总指挥(李济深)部军需处处长、第五军(军长李福林)司令部参谋处处长等职。1930年后,曾任安徽凤阳县县长等。193626,授颁陆军少将军衔。抗日战争爆发后,任第四战区司令长官部军需处处长、第五路军第四十八军少将参谋处长,驻守湖南抗战。1940年任广西省柳州军民合作总站主任、第十六集团军参谋、司令部办公厅少将参议、第四兵站分监部分监、后勤部第十六兵站分监部分监。参加过桂南会战和桂柳会战等。抗日战争胜利后,任中央训练团少将团员等职。19475月退为备役,居住广州。新中国成立后,仍居住广州。1967年文革期间,被作为“国民党残渣余孽”遣返回中山县石岐,住民安街祖屋,遭受不公正的批斗,1968年上半年去世,享年77岁。

    在清末民国期间,香山县走出了不少军政界人物。但是,像刘达衡那样的正规系列军校科班出身、而最终成为将官、且参加过近现代许多重大战争战役的职业军人,在近代香山县恐怕是绝无仅有的。所以,考证刘达衡将军的生平,应该是一件有意义的事。

                                           20127

(此文刊登于《中山档案方志》2012年第三期,《孙中山研究文集》第6辑。收入《档案里的中山》一书。文中第六节投稿后再加上,刊物中缺。收入2020年中山市政协出版之《人物传略》一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