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昌首义与黎元洪的上台

       陈贤庆

时听有些人议论,武昌起义爆发时,孙中山在国外,所以武昌起义包括辛亥革命都不是孙中山领导的。这当然是很糊涂的认识。武昌起义是中国同盟会领导的无数次的起义之一,孙中山是中国同盟会的总理,当时不在现场,并不能否认他的领导地位。其实,包括黄兴、宋教仁、章太炎、汪精卫等同盟会重要领导人,武昌起义时,都不在武汉。

由革命党人发起的武昌起义胜利后,担任军政府首长的,不是革命党人,而是清军的军官黎元洪,这是为何?

辛亥起义之所以在武昌发起并成功,原因很多,其中之一,是武汉地区进步团体较多,如科学补习所、日知会、同盟会湖北分会、群治学社、振武学社、文学社、共进会等。这些进步社团在清政府的新军中争取到了5000多人加入革命阵营。1911924日,文学社和共进会成立起义总部,推举文学社领导人蒋翊武为总指挥,共进会领导人孙武为参谋长,领导骨干还有彭楚藩、刘复基、杨宏胜、蔡济民、邓玉麟、李翊东等。

然而,1011日,武昌起义胜利后,需要组织政府时,因孙中山在国外、黄兴等不在武汉,文学社和共进会的首领有的被杀,有的受伤,有的逃亡外地,起义者缺乏建立政权的经验,认为自己地位低、资历浅,需要有名望的人出来组织政府,于是,想到了黎元洪!

黎元洪,湖北黄陂人。1864年生。1883年入北洋水师学堂,毕业后,历任军职。武昌起义时任陆军暂编第二十一混成协协统(相当于旅长)。革命党人请黎元洪出任军政府都督,黎元洪怕得要死。连声说“莫害我,莫害我!”。但是,革命党人用枪逼他上任。有两种说法,一是:武昌起义爆发后,黎元洪及其他的湖北军政要员员纷纷躲藏逃路,省城很快被革命军控制。当时,黎元洪躲在姨太太的床底下,被部下马队第一标第一营的排长萧燮增知道。萧带班长虞长庚把黎元洪从床底下拖出来,他们用手枪逼拥黎元洪来到省咨议局,将其关押在楼上。黎当时吓得魂不附体,一言不发,像个木菩萨。几天后,李翊东代替黎元洪签署公告,并发布出去,黎元洪见武汉三镇已被起义者占据,于是被迫上任。有的人持另一种说法:武昌起事后,黎元洪更换便衣,由执事官王安澜带领,躲到黄土坡刘文吉参谋家中。当革命军闻讯找来时,黎元洪吓得躲到屋中蚊帐后面,又从帐后钻入床下。革命军马荣将子弹上膛,命他出来,黎元洪见再也无法躲避,只好从床下爬出来,最后被革命军推上了湖北军政府都督的席位。以上两种传说,各有不同,但是,一个与革命毫无渊源,且一直视革命为大敌的旧军官黎元洪,被武昌起义的革命党人推为军政府的都督,则是肯定的。

19111017日,湖北军政府门前祭坛高筑。祭坛前香烟缭绕,坛上黄帝轩辕氏灵位庄严肃穆。灵前摆设香案,陈玄酒,旗立两侧,鼓乐喧天,湖北军政府都督黎元洪跪读祝文,三军鸣枪,全体跪拜,山呼万岁。这是湖北军政府祭黄帝仪(一说为祭天大典)的盛典,也是黎元洪视职的庆贺大典。

正是由于有了这一幕,使得黎元洪不仅成为辛亥革命武昌首义的都督,也是中国历史上惟一一个两任大总统和三任副总统的人。

192863日,黎元洪因脑溢血病逝于天津。 19351124日,中华民国国民政府于武昌为黎元洪举行国葬典礼,遗体归葬于武昌卓刀泉。

过去,史学界对黎元洪的评价很低,1966年文革期间,黎墓还毁于红卫兵之手,黎氏夫妇遗骸也不知所终。黎元洪墓被毁后,墓园被夷为平地,上面先后建了两座办公楼。1981年辛亥革命70周年,武汉市政府拨款在原址附近修了个空冢。

当今学者认为,在武昌起义中,黎元洪的介入与存在,就是一个历史性的象征,就已经正式敲响了满清政府及千年帝制的丧钟。这一历史贡献还是不宜抹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