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龙舟竞渡时

      陈贤庆

端午节将到,端午节又称端阳节,赛龙舟、吃粽子是这传统节日主要庆祝的项目。单说赛龙舟,在中山市, 石岐、小榄、东升、港口、民众、黄圃等镇每年都会举办龙舟赛,届时,爆竹为令,龙舟竞发,万众狂欢,数十只以村、社区居委会为单位的龙舟参加比赛,其中还分男艇若干只,女艇若干只,锣鼓喧天,号子声、呐喊声、加油声此起彼伏,数万名群众沿河观看比赛,不少村民边看边放鞭炮,为参赛村民鼓劲加油,欢度这一年一度的快乐的节日。

据《石岐志》记载,石岐地区每年都赛龙舟,历史悠久,当时以南下、员峰两乡龙船划手最厉害,常在决赛时成为对手,互争冠亚。还要特别介绍东升镇太平村的龙舟队。民国初年,太平村(原属小榄镇)的龙舟队即威振四乡,总拿第一。后来,赛会不准其参赛,除非在龙舟船头安装一块三尺六寸的横板挡水,以减慢速度。在如此不公平的条件下,太平村龙舟队依旧参赛,同样得第一!1931年,太平村龙舟队到顺德杏坛参赛,又被拒绝,后双方磋商,达成协议,太平村的龙舟船头不仅要安装挡板,船头船尾还要分别挂两个大水埕!在这更为不公平的条件下,太平村龙舟队在七、八十只龙舟的比赛中依然取得第一!如果此传说属实,写进“吉尼斯大全”恐怕也够资格。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纪念投江的屈原。  后来,赛龙舟除纪念屈原之外,在各地人们还付予了不同的寓意。江浙地区划龙舟,兼有纪念当地出生的近代女民主革命家秋瑾的意义。夜龙船上,张灯结彩,来往穿梭,水上水下,情景动人,别具情趣。贵州苗族人民在农历五月二十五至二十八举行龙船节,以庆祝插秧胜利和预祝五谷丰登。云南傣族同胞则在泼水节赛龙舟,纪念古代英雄岩红窝。不同民族、不同地区,划龙舟的传说有所不同。直到今天在南方的不少临江河湖海的地区,每年端节都要举行富有自己特色的龙舟竞赛活动。
   
此外,划龙舟也先后传入邻国日本、越南等及英国。1980年,赛龙舟被列入中国国家体育比赛项目,并每年举行屈原杯龙舟赛。1991616日(农历五月初五),在屈原的第二故乡中国湖南岳阳市,举行首届国际龙舟节。在竞渡前,举行了既保存传统仪式又注入新的现代因素的龙头祭龙头被抬入屈子祠内,由运动员给龙头上红(披红带)后,主祭人宣读祭文,并为龙头开光(即点晴)。然后,参加祭龙的全体人员三鞠躬,龙头即被抬去汩罗江,奔向龙舟赛场。此次参加比赛、交易会和联欢活动的多达60余万人,可谓盛况空前。尔后,湖南便定期举办国际龙舟节。赛龙舟将盛传于世。

近闻,一些地方,在端午节时,穿汉服、过端午,众多身着汉服的大学生及民众面朝南方,临水吟诗吊祭屈原,以这种独特方式过端午节。但是,也有些人认为,硬要拿古人穿的服装来弘扬传统文化,实质就是开历史倒车。我们对待文化遗产的正确态度,应该是在新的语境下弘扬其内在精神,而不是死搬硬套地沿袭形式。身着汉服祭奠屈原,看似场面庄严肃穆,实则与社会进步的潮流背道而驰。

与各地的龙舟赛相反,端午节到来前夕,某省某市发起了一场砸、锯龙舟运动,辖区内所有乡镇近千条龙舟悉数被毁。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当地政府工作人员称,为此次砸龙舟运动,政府至少掏出200万元用于赔付款。当地政府发动了声势浩大的砸毁龙舟的行动,原因是端午节期间划龙舟人员较为集中,容易诱发安全事故和治安事件。

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要不要继承,如何去继承,这是摆在我们面前需要解决的问题。我认为,穿着汉服,扮演古人,吊祭屈原,权当敬祖,兼作娱乐,实不为过,毕竟端午节不过是一年一度,并非叫你天天如是。日本、韩国、英国、德国等,也时有“复古”的节日,并不妨碍他们的人民享受现代化。如果要求现在的少年儿童,天天穿着旧日的服饰,行“尊孔”之礼,跪着“读经”,那就是逆历史潮流而动了。至于以“端午节期间划龙舟人员较为集中,容易诱发安全事故和治安事件”为由而将所有龙舟砸坏、锯掉,就不是是否或如何继承传统的问题,而是政府领导的思想水平和管治能力低下的问题了。

愿赛龙夺锦的鼓点敲得更猛烈,愿国家兴旺发达,如顺水飞舟。

(此文刊登2007年6月10日《中山日报》之“香山周刊”专栏,用“观潮”笔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