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连州之行

                        陈贤庆

     一个地方,去年去过,今年再去,肯定索然无味的,去年到了一趟连州、清远,想不到今年再去,本来不必再写,但这次的行程又稍有不同,还是应“小记”一下。

     2003年7月14、15日,市教育局教研室组织中山市中学生文学社夏令营活动,每校派一教师一学生参加,我在匆忙之间找不到可以带队的老师;教研室的阎老师极力邀我去,说是有我这个“爷爷作家”,可以增加这夏令营的文学氛围。我想,利用这两天的时间,和他探讨一下有关今年高考以及其他教学的问题,大概也不会虚度时光吧,于是,决定自己去。

     14日早上,我带着学生麦虹到达石歧上车的地点,才知道阎老师因事不能去,再一看其他老师,大都是年青的,学生也大多是初中的,我心想,这下坏了,漫长的两天时间怎么过?幸而,上车后不久,有一王老师和我坐到一起,而她的学生小娇则与我的小虹坐,两分钟之后,她们变成了亲密无间的朋友,一路上笑声歌声不断;而半小时后,我也和王老师熟悉了。言谈之中,我发现王老师是一位事业心很强,工作成绩显著的优秀教师;同时,她也是一位文学爱好者,我们之间不乏共同语言,于是,一路上,我所担心的寂寞就不存在了。

     第一站,我们所到的,是英西峰林。所谓英西峰林走廊风景区,是指位于英德市西南部的九龙、明迳、岩背三镇之间的地区,这景区连绵二十多公里,一千多座山峰呈线型排列,形态各异,错落有致,堪称最具规模的“南天第一峰林风光”。上述的风光,我们算是坐在车上领略到了。

     接近中午时分,我们来到了一个叫彭公祠的地方,这是我去年没有到过的。在接近彭公祠时,导游介绍说,那彭公祠依山而建,气势雄伟,有南国布达拉宫之称,使我兴奋了好一会。到达明迳镇,我们看到螺山山腰,的确有一座依山而建的建筑物,但那是一座白色的、灰暗的、规模不大的建筑物,和布达拉宫相提并论,确实可笑了。

     下了车,步近大门,见有一横匾,写着“明义知方”几字,是咸丰六年挂上的,四字的意思,大概和“知书识礼”差不多吧。进门之后拾级而上,但见一间间的小屋,无窗而只有一个小孔,不知是用于住人还是用于了望。在某面墙壁上,有简介这彭公祠的文字,但也只是说,彭公祠始创于明代天启年间,至今四百余年,依山而建,若拉萨之布达拉宫,故有南国小拉萨之称云云。石壁上还有一副对联,写道:食尽黄花九曲水,连绵乌石万重山。这对联还算对得可以,除了“食尽”对“连绵”欠妥外。关键的,是此彭公到底何许人?尚不得而知。我想,要往上到正堂,或许可得知吧。

     再往上登了一会,来到这建筑物的最高处,便是一间小小的“彭公可学祠”,只有一个彭公可学的像,还有一副对联:可爱容貌端庄,精神有在;学成阴阳妙术,福荫无疆。此对联不知是否今人所撰,并不合对偶规律,很是别扭。四处寻找,还是不知彭公彭可学是何许人也。问导游,导游说,彭公是明朝的大官,乡人纪念他,在此建祠。回来之后,我查了多本资料,也求助于google,还是一无所获,到底不知彭公是谁。此祠,唯一可取的,就是立于山腰,可俯瞰远处山峰,近处溪流;蓝天烈日下,碧草绿树,尤为可观。

     离开彭公祠,我和王老师,以及小虹、小娇,来到祠前的溪流边,以清水洗脸,并照了几张相。

     中午,我们在一家酒店吃午饭,饭后,又赶往另一景点。这景点在九龙镇,叫穿天岩。这也是我去年没有到过的。到了那里,但见一汪碧水,蓄于山岩之中,有一群少年,正在潭中戏水,只见他们爬上石壁五六米处,纵身跳下,动作还有些高难,甚至危险。我们坐上船,船家把船摇至洞内。有关洞穴,我见得也多,这洞的特点,是顶上有一大一小两处空洞,可以看到蓝天白云,所以叫穿天岩。那大的洞,形状似一张叶子,也似台湾岛;两洞合起来,又似一个巨大的“感叹号”。当然,除此以外,也没有什么可供观看的了。我们在洞外的小溪之上的岩石处,也照了几张相。

     之后,我们又坐车前往另一景点。这景点叫三排瑶寨,在连南县城南11公里处的三排山脉的半山腰,在去年我到过的“万山朝王”附近,但去年并没有到这“山寨”参观。这是一处供人参观而建的瑶寨,属“做秀”性质,里面有多处瑶族人居住的房屋,如吊脚楼;另有酿酒坊、碾米房、榨油房等;有瑶人饮水的设施竹水笕;此外,寨中陈设着瑶人庆典所用的大锣、大鼓,以及弓弩等。当然,小商店里出售的,都是瑶族的工艺品和旅游纪念品。我最大的感触就是,瑶族人所住的屋子,都是没有窗户的,我们一进去,已觉得难受,不知在里面睡上一晚,还有没有气息出来。

     离开三排瑶寨,我们即赶往连南县城吃晚饭。晚饭是“全菇宴”,也算特色之一。饭后,我们又赶往一处表演场,观看瑶家的篝火晚会,而这个地方,这种晚会,我在《连州、清远游》一文已叙述过,内容完全一样,只是观众尤其是参与表演的观众不同,表演嘉宾中有一位三四岁的小男孩,煞是有趣可爱,其他的,这里就不再重复了。

     9点钟,表演结束,我们即赶往连州,半小时后到达正申报四星级的连州大厦。见时间尚早,我们四人在附近的商店逛了一会,小虹和小娇在“多美丽”快餐点,每人买了一包食物回酒店享受,到底是孩子,嘴特谗。

     我与一男学生同一房,为了不影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我11点半即睡觉,居然也睡得很好。次日早晨,早餐后,8点半钟,我们又驱车前往一处景点。这景点,也是我去年参观过的连州地下河。那是最值得去参观的一处景点,所见的景物依旧,只是身边的人不同,要写的事并非没有,但也不便重复了,读者可参看《连州、清远游》一文。

     中午,我们在连州大酒店吃午饭。饭后,便踏上归程。整个下午,我们都在路上,要写的事不是没有,但写出来似乎与旅游无关,也罢了。至于这次旅游,对那些中学生来说,会有些什么收获?我想,收获不会少的,至少可以让他们看到许多在珠江三角洲地区看不到的人和物,见识的增长,对提高写作能力当然大有裨益。

     在黄昏日落之时,我们在京珠高速公路三角路口下了车,再转车回黄圃。在与王老师、小娇等团友分手时,我们竟有依依不舍之感。是的,人生何处不相逢,又总有分手的时候,但生活中的乐趣和幸福,却是可以去寻找和发现的,这是我在这次旅游中最大的感慨。还是以这首诗作为全文的结束吧:去岁连州观洞岭,今朝粤北探清流。炎炎夏日人劳累,幸有孩童伴我游。

                                       2003年7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