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文学社社员黄圃采风记
陈贤庆
2004年12月21日下午,我与欧阳珊老师带领高一级的文学社社员三十余人到黄圃镇内的旅游观光带进行采风。学生们骑自行车,我们骑摩托车,一前一后作护卫。
1985年9月,我初到黄圃镇时,黄圃基本是个农业镇,有五律为证:“踏上南行路,风光大变迁。红楼映绿地,电网架碧天。桑基连村落,鱼塘接稻田。眼前黄圃镇,学校依山边。”改变黄圃镇面貌的,是南头、黄圃到三角镇的南三公路的开通,1992年,公路仍在建设时,我骑自行车到工地视察过,亦有五律为证:“大道功成近,单车探实虚。田畴青绿菜,池堰白银鱼。农者挑沉担,孩儿喂小猪。乡村边远地,指日见通衢。”1994年,公路开通,我亦骑车再视察,有七律一首见证:“行村过镇载孩童,黄圃南头大路通。菜地畦畦生紫翠,鱼池片片跃银红。民情细赏寻新意,土俗时询探古风。最喜城乡浑一体,初春气象八方浓。”诗歌所描写的景象与以前相差不大,但是,毕竟“城乡浑一体”,其后的变迁,就是日新月异的了。
第一站,我们先到最远的伟光园艺场。此园在黄圃镇石岭山下,据称为中国最大之盆景培育场及出口基地。2003年7月13日下午,我曾独自来此参观,归家后写了一首《参观伟光园艺场》的五律,诗云:“山水一盆出,楼台隐绿丛。弯枝龙探海,怪石虎虓峰。既享园中景,又迎岭上风。声声归鸟急,不觉夕阳红。”此诗写得不错是肯定的,后来得以刊登于《中山园林报》《中山日报》《诗词报》以及《中山诗苑》《当代山水旅游诗词精选》等卷集。
是日,秋风送爽,同学们身处园林之中,穿行于一盆盆形态各异的盆景之间,都感到兴致勃勃。盆景乃一门艺术,既可作观赏,陶冶性情,又可作为商品,创造财富,此园之主人,据说来自顺德市,恐怕因此园便成大富也。此盆景园,除了培植盆景外,其实也是一个风景很不错的园林,有山有水,有亭有桥,还有不少怪石以及珍稀植物。我们曾顺着一条小路,漫步至小山之顶,站在那里,可以远眺黄圃镇吴栏、大魁等地,是时,水稻已经收割完毕,田野没有作物;公路两边,河道之畔,点缀着一些厂房,景色不能说壮观,但看在眼里也很舒服。如果在绿秧遍野的春天或稻浪翻滚的秋季,在此眺望,那一定令人心旷神怡。
第二站,我们往回走,来到一个叫玉泉洞的景点。此洞实在很难称“洞”,只不过于山脚处凹进去一点,便成为“洞”。不知何时,善信于洞内弄些菩萨旗幡香案,便可拜祭。还杜撰八仙之一之铁拐李曾来过此地,留下脚印云云。同学中“善信”似乎不少,买来香烛,对着那不知什么菩萨虔诚地拜,我们在一旁微笑观看,权作观看小儿游戏吧。洞前有一水池,据说便是玉泉之水汇集而成,让人有点生疑。不过,闻名于世的杭州虎跑泉之类,也不过如此,这就是信不信由你了。玉泉之侧,有一株大树,据说是“许愿树”,可将愿望系于一红布条,抛至树上,愿望或许可成真。有几位女孩,真的买来布条,写上愿望,不知是求学业进步还是希望遇着位“白马王子”,总之高抛上树,其表情甚是可爱。
带学生来此,当然不是为了宣扬迷信。因为就在玉泉洞四周,便有“科学”所在:那铁红色的山体,可以看到一层层海蚀痕迹,甚至还可偶然发现一些贝壳嵌于石岩层之中,这足可证明若干万年前,此处原是海洋,不然石岩中何来贝壳?这种地貌,在中山或在广东,也是不多的,应是学地理的学生的一处难得的课堂。我眼望那高大的山丘,真正领悟到“沧海桑田”之涵义。当然,学生们的感慨并没有我那么多,他们最高兴的事,就是攀上写有“天涯海角”等字样的山上照相,毕竟“沧桑变幻”之感慨离他们还远。
离开玉泉洞,作为第三站,我们来到泰和腊味公司。腊味是广东人之所好,年青时我在广州生活,过年过节才能吃得上半根腊肠。父母将腊肠放到饭里蒸,腊肠熟了,整锅饭也香喷喷。那时,我们都知道“皇上皇”“沧洲”等老字号腊味店。可惜,那种感觉随着生活的改善消失了,腊肠以及腊味的身价也掉,取而代之的,是那些海鲜野味等,满桌菜肴的味道不知为什么抵不上过去的半根腊肠!来到黄圃这个地方,我才知道,原来黄圃是个腊味之乡,制造腊味已有百多年历史,“皇上皇”“沧洲”的创始人,原来都是黄圃人或与黄圃有渊源!改革开放之初,害群之马制造的劣质腊肠曾坏了黄圃腊味的名声,经过多年的努力,黄圃人终于确立了自己在腊味食品方面的王者地位,不久前,国家授予黄圃镇为全国唯一的“中国腊味食品名镇”的称号;而在此之前,黄圃镇还获得也是全国唯一的“中国食品工业基地”的称号。对于这两个殊荣,作为镇人大代表又是诗人的我,不应该没有表示,于是,赋得五律一首云:“镇属珠三角,曾经苦困穷。沙田工贸举,水网路桥通。腊味香遐迩,名牌誉外中。宜将诸美食,诱煞众翁童。”
我们参观的泰和腊味公司,是镇上腊味行业的佼佼者,我们看到,现在腊味的生产,已经不是过去的手工操作,而是大部分采用自动化,既科学又省时又卫生;此外,现在公司生产的腊味品种,已经不是过去的腊肠、腊鸭等有限的几种,而是数十种之多,“泰上王”乃它们的名牌,在广州可与“皇上皇”等一较高下。在那展览厅,我们就看到不少品种,还可以试吃,使得饥肠已响的同学们及时得到美味的补充。这泰和腊味公司作为对外开放参观的景点,经常都会接待各地的尤其是港澳的游客,那些包装精美品种繁多的腊味食品,游客想空手离开实在也难。
第四站,我们来到静安馆。何谓静安馆?原来,这是黄圃镇建造的安放亲人骨灰的场所。过去,人们死后入土为安,但土葬之弊已尽人皆知,中山市实现火葬很彻底,不愧为伟人故里,文明程度就是高。亲人离去后,骨灰也应有个舒适的地方安放,以方面亲属拜祭,于是,环境幽雅的黄圃镇静安馆应运而生。我的母亲,还有欧阳老师的奶奶,亦都寄住在那骨灰楼上。带学生来这地方,会不会吓着他们?我想,作为高中的学生,应该具有唯物主义思想,懂得人有生必有死,如此,他们才会珍惜生命,珍惜有限的光阴,争取活得有光彩,有意义。况且,这里也象一个公园,看不出有丝毫恐怖之处。事实上,学生们也不怎么害怕,大家在那骨灰楼内以及四周参观,并享受着从山谷吹来的日暮的凉风。
离开静安馆,我们来到最后一站,就是报恩禅寺。这报恩禅寺俗称观音庙,过去规模很小,也很破旧,我多年未进去,如今一看,不觉惊讶万分。整座寺庙从山门到里面的建筑,全都焕然一新,而且规模比过去扩大了一倍多。这寺庙,作为参观礼佛,都是很不错的。令大家更感兴趣的是,整座寺庙挂满了彩旗,宛如圣诞节或嘉年华会。我一打听,方知此报恩禅寺近日有盛事,从12月27日至2005年1月2日,该寺隆重举行护国普济水陆大斋盛会,而1月3日,则举行三尊大佛开光大法会,届时恭请诸山长老、大德僧众一百余人主持法会,诵经超度,祈福消灾。对于佛教,我知之甚少,更非佛门中人,对举行盛会,能否祈福消灾,也表示怀疑,但是,看到如今,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佛教不仅能得以共存,佛门还能香火鼎盛,总觉得不算坏事,这也是市委市政府倡导的创造一个文明、发展、包容、和谐的社会的体现。学生们又在烧香拜佛了,香烟袅袅上升。我想,就让他们拜去吧,心中有佛总比无佛好,有寄托总比无寄托好,有敬畏总比无敬畏好,毕竟佛教导人向善,种善因得善果,普救众生,这和孙中山先生倡导的“博爱精神”、共产党提倡的“为人民服务精神”也不矛盾。
下午5点多钟,我们结束了采风活动。我带雅君、海燕、展婷几位女学生到兰州拉面馆吃拉面。是日是冬至,我还买了许多葱油饼、羊肉串,让她们带回去给那些馋嘴的女孩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