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中山东升镇采风
陈贤庆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文革”开始后,领袖崇拜发展到高峰,出现了一个更名的热潮。村镇、厂企、学校、街道以及个人等,都纷纷改变原来的名字,换上“时髦”的名字,被“抢注”得最多的,便是“东方红”“东红”“卫东”“卫红”“红卫”“红兵”“东升”“红征”“爱武”“要武”……记得广州北京路有一家著名的冰室,原叫“美利权冰室”,文革中竟改名“燎原冰室”,形成“冰火相融”的局面,真赞叹更名者的高智商!
中山市有个东升镇,我原也以为是文革期间更改的名字,其实不然。这片土地,原来有个土得掉渣的名字——鸡笼。当这片地方建镇以后,人们还俗称她为“鸡笼镇”。但是,这片土地,正如她的新名字一样:如日东升,欣欣向荣。不久,人们便忘记了她的俗名,而亲切地叫她的名字——东升镇。
1987年,这片土地从小榄镇分离,创建一个新的镇,中山市的领导亦用心良苦,寄予厚望,故取名“东升”。此“东升”绝不是文革的产物,反而是改革开放的又一新生力量。新成立的东升镇,虽不算“一穷二白”,但工农业底子十分薄弱,则是肯定的。东升镇的第一批干部,实际上就是开拓者、创业者。二十年,是一段并不算太长的时间,在某些地方,可能“星星还是那颗星星,月亮还是那个月亮”,但是,东升镇,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先后创建成市工业强镇、省教育强镇、省卫生镇、国家卫生镇、市经济强镇,被授予“中国脆肉鲩之乡”。2006年,实现了工农业总产值141亿元。拥有3个国家名牌、7个国家免检产品和18个省名牌名标产品……
今年,2007年,是东升镇建镇20周年,东升镇政府决定出版一部《东升诗词集》,用诗歌的形式反映东升镇20年来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四五月间,中山诗社组织几批会员到东升镇采风。我也于4月27日踏足这片热土,参观了学校、工厂、农村、公园、住宅小区、花木种植场、脆肉鲩养殖场等。有感于东升镇欣欣向荣的景象,我热情讴歌,写下了五律11首。
到东升镇采风,似不便一一细说,就以以下这11首五律来叙述采风的经过吧:
东升镇采风:
夏初天爽朗,小镇聚群贤。共忆艰难日,齐吟幸福篇。细观村厂校,漫步路楼园。最喜餐台上,鲩鱼肉脆鲜。
东升风物赞(10首)
东方小学:东方名学校,童稚最天真。廊道悬佳画,墙头赏美文。翻腾惊绝技,劈踢现强身。德智还兼体,观游乐众人。
(注:该校为市少年儿童武术特色学校)
东升中学:校园幽且美,游赏到东中。石伟藏湖畔,花鲜缀草丛。闲行随竹柳,小憩伴莺蜂。最爱欢声里,棒球疾似风。
(注:该校大力开展棒球运动,为市棒球训练基地)
胜隆咸水歌:夏日阳光耀,胜隆景物夸。红黄新屋舍,鱼米美田家。咸水陈年调,清音小女娃。诗词承继好,古树发春芽。
(注:该村胜隆小学为市诗教单位,用咸水歌谣演唱传统诗词,取得成功)
高沙社区:社区休小视,事务百千桩。青壮求工作,孩童上学堂。病残医勿缺,老退乐应长。干部高沙好,辛勤热肚肠。
旭日文化健身广场:何处休闲好?广场壮美惊。歌台传小调,花圃踏残英。击剑闻风动,投球换掌鸣。华灯虽未灿,已觉夜温馨。
脆肉鲩养殖场:片片池塘美,难寻养护人。波间迷日影,堰畔倚松阴。喂饲加精料,调研用爱心。半年劳累后,肉脆贵如金。
朝阳花地楼盘:楼房连片起,别墅间高层。绿盖飞檐瓦,红墙绕院庭。朝阳宜赏鸟,花地可怡情。最爱湖光美,休闲一叶轻。
隆成婴童制品公司:隆成名企业,最爱是童婴。设计凭科学,挑材用感情。床车求稳健,器具重高精。产品销寰宇,年年赞誉盈。
太平村二圣庙:太平村问古,史迹细寻追。二圣三方保,一舟四县魁。香烟求大利,勤奋创丰碑。远望长河里,渔人正晚归。
(注:该村龙舟队四乡闻名,年年夺冠)
中山市花木交易市场:忽置森林内,谁人建此园。奇花开缀地,古树立参天。鸟雀蒙朝露,枝柯绕暮烟。珍稀苗木卉,装点世间妍。
同年12月初,一册印刷精美、内容丰富的《东升诗词集》问世了。这不仅是东升人民的骄傲,也是全中山人民的骄傲。它见证了年轻的东升镇在20年的改革开放中的成就,也间接反映了中山市的其他老镇新区,亦焕发青春,亦后浪推前浪,向着全面小康的社会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