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暑假南行探亲旅游记

                                 陈贤庆

      1981年暑假,我又回广州探亲访友。7月30离开学校,8月1日到广州。其时,除大哥一家,还有母亲也在,四叔也在。回到广州,当然尽量到各处走走,体会改革开放之初广州的改变。

     当时,广州最大的变化就是满街都是商铺、小贩,以卖衣服和食品的为最多。马路两旁的人行道,尤其是骑楼,都被小贩占用。从物质匮乏到一下子丰富,人们又惊讶又喜悦。另一变化,就是人们的衣着装扮,有了极大的不同,花花绿绿难分男女,港澳之风,影响明显。当然,耳中听到的,也与过去有极大的不同,港台流行歌曲渗透在城市中的每一个角落。

     现在要回忆起当时去过些什么地方,已经很难,幸而诗集中都记载着。就将这些诗歌罗列出来,读者自己体会吧。

(长堤)暗暗明明耀彩虹,长堤两岸有情浓。夜游船艇穿梭去,最是风流在此中。     

(北秀湖)湖名北秀彩舟轻,岗唤鲤鱼鸟雀鸣。镇海楼头留照影,风光摄尽五羊城。    

(动物园)雄狮猛虎失声威,河马鳄鱼目暗垂。独有猿猴多乐趣,游人此处不思归。    

(烈士陵园)熏风八月柳轻盈,白鸽旋飞翠鸟鸣。两座血谊亭屹立,一轮朝日映红陵。   

(黄花冈)黄花岗上步沉沉,碑石肃然古柏森。七十二君魂不死,我来瞻仰自由神。     

(东湖)春花已逝莫哀伤,小棹轻舟荡夕阳。北岸楼房连远近,羡君占尽好湖光。    

(流花湖)小桥曲径暗相通,快乐游人多艳容。迷入流花香醉处,园中身处梦乡同。    

(高第街)高第芳名远近传,小街日夜可流连。冬衣夏服琳琅有,艳丽姑娘美少年。

     我的四叔,即父亲的四弟。解放前在家乡当过教师,做过小生意。由于在镇上有一小商铺,解放后,土改时,便成了“阶级敌人”。他意识到在劫难逃,便预先藏匿山中;在得知我祖父祖母即他的父母双双上吊身亡后,他惟有逃亡,先是从海上逃到澳门,再逃至香港。在香港的近三十年间,他做过各种工作,挨过不少苦。由于他从没有回过广州,父母也从不在我们面前提起,所以,我对身在香港的四叔和身在台湾的九叔是一无所知的。59至61三年经济困难时,我家偶尔收到从香港寄回的猪油等,我才稍稍意识到,我家也有“港澳关系”。将港澳台同胞看作“敌人”,这是多么荒唐的事!幸而,这一切,在1978年后得到改变。

    四叔并非富人,晚年,只有一点积蓄。但是,看到内地的亲人生活艰难,也只能将老本相助了。我家白云路的三层小楼,就是“香港同胞”资助的产物。小楼的第三层之上,还有一个天台,夏日最宜望月乘凉。这年暑假期间,我就不时与四叔在天台闲坐聊天,请他讲讲香港社会的情况。我在那时才真正知道,资本主义世界并不是象我们宣传的那样可怕,它具有许多文明、平等、合理的制度,而我们却不知外部世界的情况,还经常不自量力地高喊“解放全人类”。

    与四叔在天台望月聊天的情景,我记在一首七绝诗中:“夏夜无风汗满巾,天台仰月月怜人。叔台细说港台事,段段传奇我未闻。” 

    此外,也会见一些老朋友,见下面三首诗: 

(会吴宝祥君)老友吴君见面难,园中园内细攀谈。清茶数盏一张座,又得浮生半日闲。

(会张穗强君)四年一别两离分,爱子娇妻大福人。张君依旧谈锋健,叹我乡居事寡闻。

(会詹康年君)天台一片月光芒,沏罢清茶又转凉。我与詹君情契合,东西南北话仍长。

     吴宝祥君是我的文友,原在宝安和海南当知青,因与我妹妹同一农场,我与他认识。后他回到广州,在郊区钟落潭一家农场养鸡,很是屈才。知我回广州探亲,他来看望我,谈诗论文。张穗强君,原在海南当知青,因与他妹妹同一农场,而与之认识,成为文友。后他回广州,在中山大学读书并留校任教。有娇妻爱子,已是幸福之人。知我回穗,也约我见面谈心,其宏才大略已非我所及。詹康年君,我之同学兼农友,后回广州工作。我也和他见面聚旧。对比上述三友,我感到惭愧,别人事业有成,自己漂泊异乡,还不知归宿何处。 

(佛山)阔道高楼草树浓,陶瓷买卖最兴隆。八年未入佛山市,面貌堪惊大改容。   

(祖庙)殿堂处处散青烟,大佛尊尊立客前。祖庙声名传远近,来游不惜火香钱。

     这次探亲,我去了一趟佛山,但怎么去,和谁去,都忘记了。从诗中记载可知,当时除了游览了市容,也到祖庙参观过。大概8月中旬,我要回校了。回校的路线,不是坐京广铁路的火车,而是绕道湛江,主要是和友人会合,一起北上。从广州坐汽车到湛江时间很长,人很辛苦,所以我分段走,先到阳江,过了一晚。1975年11月,父亲生病并亡故,我回过阳江,此后也没有回去过,所以有“离别家乡岁月多,六年人事半消磨” 的感慨。进入改革开放时期的阳江县,面貌也有了很大的变化,城区热闹,南门街人流拥挤,商品琳琅满目。次日,再坐车到湛江。两年不见,湛江市同样容颜大改,不变的依旧是连接赤坎与霞山的海滨大道,还是那么舒适迷人!下面四首诗歌,可反映当时的心情。    

(阳江)(一)离别家乡岁月多,六年人事半消磨。江城身处惊新貌,滋味今朝又若何?    

        (二)煎炒蒸炊香味谗,两斤鹅鸭晚中餐。江城入夜人挤拥,多是声声卖裤衫。   

(湛江)(一)半日驱车到湛江,重游故地意彷徨。遭逢旧友先相问,今日如何勇士场?   

        (二)赤坎霞山又改容,街衢店铺有新风。海滨最爱林阴道,点点风帆去逝踪。

      湛江有火车直达武昌。但是,当时时间尚有,心情尚好,并不急于回去。于是,中途在广西的桂林市下车。1973年5月,我曾独游桂林,如今再到,已难以辨认。当时,也大概一两天的时间游览了桂林的山水。    

(桂林)华夏明珠在此间,长街灯火夜斑斓。桂林山水甲天下,二度来游我辨难。   

(象鼻山)扶栏登级气如牛,坐对江滨象鼻头。起伏群峰如笋立,桂林风采眼中收。   

(芦笛七星岩)千奇百怪洞生辉,玉乳天然视细微。芦笛七星岩上望,流连两处不知归。    

(伏波山)玲珑秀丽伏波山,眼下漓江玉带环。船艇悠悠飘数点,似闻三姐唱歌还。   

(漓江夜)远近群山似剪裁,轻舟江上夜回来。澄空高挂团团月,映入江中自徘徊。

     在桂林再上同一次的列车北上,本可以直达武昌,但是,岳阳也是个好地方,尤其岳阳楼远近闻名,可否一览其风采?于是,我们又再在湖南的岳阳市下了车,主要饱览洞庭湖,参观岳阳楼。当年洞庭湖的湖水还是“一碧万顷”的,但岳阳楼就古旧破败,远没有想象中的巍峨了。不管怎样,能够去到岳阳楼,接收范公一次直观的教诲,也是很值得的。   

(岳阳楼)(一)仆仆风尘到洞庭,果然胜状在巴陵。天光上下波千顷,宠辱皆忘诵古声。    

          (二)眼前天下第一楼,欲坠危危度夏秋。当日范公留记序,教人后乐要先忧。   

          (三)荡漾金波日影斜,岳阳楼上觅渔家。君山远望如画卷,帆影浮沉伴落霞。

         从岳阳再坐火车,很快就到了武昌。武汉是中国的三大火炉,夏日不可久留,我们停留一夜,次日即离开武汉回到钟祥的学校。

(武汉)火炉煎炙叹天长,一别岳阳到武昌。入夜街头小摊店,田鸡豆腐也堪尝。   

(东桥)朝离汉口又西归,楚水荆山一月违。南国云游情未尽,此生再有几来回?

     8月22日,我们回到东桥学校,结束了这个暑假的旅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