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寒假南行记

    陈贤庆

  1985年寒假,这是我忙碌的一个假期。在湖北荆州工作生活六年,有诸多不便之处,意欲调回南方。广州一时没有门路进入,倒是亲朋帮忙,阳江、博罗、湛江等地的教育部门都有接收我的意向,所以,趁寒假之机,到这几处走走,看看环境。2月8日离校,3月7日回校,期间,有七绝二十一首记游。 

                                    (广州)

     (一)连绵阴雨路泥泞,绕道天门过应城。闭目车中心畅快,时闻爱侣笑欢声。

     (二)羊城脚踏倍心欢,行李提携快步还。慈母家中秋水望,半年丝髮更添斑。

      这次回家,道路不顺,不是经京山、应城下武汉,而是绕道天门到应城再到武汉。回到广州后,看到分别半年的母亲,“丝发更添斑”,她希望我快些能调回广东,快些结束单身漂泊的日子。 

                                    (阳江)

      (一)乘车赶早赴阳江,一路狮龙舞若狂。四邑如今富天下,春来城镇喜洋洋。(因调动一事,阳江、博罗皆接收我,须到两处一行,在阳江由杰生表哥与秀表姐接待。)

      (二)三年半未入江城,出站抬头两目惊。马路整齐宽百丈,高楼幢幢尽新型。

      (三)人山人海路难行,店铺排排买卖声。满目琳琅高档货,家乡此日庆升平。

      (四)男儿气度若潘安,少女风姿赛玉环。革履西装兼领带,陈郎顾影忽自惭。

      (五)夜来细雨下稠稠,但见街头客未休。戏院舞厅共茶座,欢心娱乐似羊州。

      (六)陵园漫步我参观,石塔巍然立北山。放眼江城风物胜,沧桑十载笑开颜。

      在广州呆了两天,我急忙到阳江去。阳江是我的祖籍,如果不是父母在文革中被遣返回乡,我可能也不会或极少回乡去。现在,又要调动回去,我是很不情愿的,但一时也没有办法,只好去看看。到了阳江城,杰生表哥和关秀表姐接待我。在某夜,带我到阳江县一中的校长家,与之见面交谈。校长大概对我有良好印象。上述六首诗,没有写这事,主要是写了阔别阳江三年半以来,阳江城区的巨大变化。 

                                    (博罗)

      (一)阳江归后又起程,风雨相随半路惊。过了增城云散尽,罗浮山顶是天青。

      (二)博罗城内不繁华,入耳乡音是客家。夜晚街头沉寂寂,舞厅犹可乐无涯。

      (三)东江水急向西流,闪闪萤灯过夜舟。异地寄身浑似梦,凭栏何处是羊州。

      (四)香烟茶点夜长谈,同作游人怨路难。总是相逢才恨晚,王兄厚意记心间。

      (五)初来又去意如何?不是风流雅兴多。记取罗浮山月朗,归家笔底赋诗歌。

      离开阳江城后,我回到广州不久,又坐车往广州的东北方向而去,到了博罗县。当初是谁介绍我到博罗去的呢,这事竟忘记了,甚至去到博罗城后看到了什么遇到了些什么事,也很模糊,诗中所写,博罗县城很冷落,是肯定的,唯有一事,尚有记忆:夜晚住宿在某旅店,同房有一位姓王的住客,也不知因何事住宿,竟与他很谈得拢,大有相见恨晚之意,看诗中内容可知。考察了博罗,并不喜欢那地方,也是肯定的。 

                                    (湛江)

      (一)博罗归后又西行,巴士豪华票价惊。过了九江停半日,霞山望见已灯明。

      (二)湛江旧地忆前愁,此日前来怨未收。细雨加添愁滋味,遮颜破帽愧抬头。

      (三)顶风冒雨去南油,大道康庄处处楼。城市新型人仰慕,谁能辨认旧坡头。(南海石油公司所在地叫坡头。)

       (四)霞山夜别满离情,滚滚车轮送我行。幸有卧铺人不倦,一天两夕武昌城。

      3月初,离开广州,本来应该直接北上回校,但又绕到湛江去,原因是有人介绍湛江坡头南海石油有子弟学校,需要教师。湛江市我的伤心之地,不想重临,但碍于情面,也要去看看,反正可以绕道北上。在那坡头学校,大概见了学校的领导,也不记得结果如何。3月4日在湛江霞山火车站上火车,一天两夕才到了武昌城。“幸有卧铺人不倦”,忘记了当年多少钱一张卧铺票了。 

                                     (武汉)

      (一)气寒风冷透衣衫,尚有雨星步履难。一碗咖啡肠肚热,大桥之上眺波澜。

      (二)蛇山高处立新楼,黄鹤归来旧地游。不必崔郎还转世,吟哦应待我今秋。(当时黄鹤楼差不多建成。)

      (三)琴台今日我来游,何处高山伴水流?锣鼓声声歌阵阵,方知十五舞龙舟。(汉阳的古琴台相传是俞伯牙弹琴处。)

      (四)江边日午上车行,一路田园草木青。渐近东桥心又怯,我回谁个识颜形?(因我烫了个髮,显得不男不女。)

       3月6日到了武昌后,住了一晚。去了两个地方玩,一个是蛇山的黄鹤楼,当时仍在建设,差不多建好;另一个是汉阳的古琴台,相传是俞伯牙弹琴遇知音之处。至于最后一首,如果不作解释,读者很难明白,为什么我回学校后,人们会认不出来?当年,港台风吹袭,男青年都喜欢留长发,并烫头发,变得不男不女,弄得我也把持不住,在广州时也到发廊烫了一下,真的变得不男不女……

      这个寒假,真的是“旅游”了一番,但是,读者看到的,应该是当年我为了前途在四处奔走的艰辛啊!幸而上述三处地方我都没有作努力去争取,其后中山市教育局的来函和接收,才使我走上了一条康庄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