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二:1949年后留在大陆及回归大陆的人物
(1950-1953)
1950年
石建中(1913-1950) 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原名殿扬,字立平,河北凌源人。1933年入南京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毕业后在国民党军中任职。后又毕业于陆军工兵学校。参加了抗日战争。1945年任第8军独立第1团团长,后升任第42师师长、第8军副军长兼第42师师长。1948年在淮海战役中被解放军击伤。1950年1月22日在滇南战役中阵亡。
黄镇中(1898-1950) 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字登云,号辟疆,江西宁都人。早年在家乡读过10年私塾,后以“扶乩”等迷信之事为业。1926年北伐期间,到广东曲江投军,北伐后回乡,组织保卫团与红军对抗。历任江西保安第30团团长别动总队第一支队副支队长。抗日战争期间,任陆军独立第33旅旅长,在苏浙前线假抗日真反共,常制造摩擦。1941年被撤职,改任第3战区中将参议。后回宁都,扩展势力。1949年,出任江西豫章山区绥靖司令部中将司令官,与解放军对抗。9月22日,兵败被捕。1950年1月26日在宁都公审后被处决。
徐继泰( 1907-1950)
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号一菱,江苏灌云人。西北陆军干部学校及中央军校高等教育班毕业。历任团长、旅长等军职。1942年6月投靠日伪。抗战胜利后被收编,曾任国民党第123军第334师少将师长。1949年5月在上海外围作战时被俘虏。1950年1月29日在江苏灌云被处决。
胡栋成(1901-
1950
) 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又名栋臣,号立中,广西修仁人。黄埔军校第1期毕业。历任军职。抗战时期,任第93军副军长兼新编第8师师长。抗战胜利后,任第6绥靖区副司令官、黔桂边绥靖司令官。1949年12月27日在广西西隆接受解放军改编。后参与策动叛乱,1950年1月被人民解放军击毙。
邓国璋(1897-1950) 川军将领、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四川永川人。1921年投身绿林。1922年接受招安,入邓锡侯部,历任第3师独立第2团团长、独立旅旅长、第21军边防第2路司令。后又投靠刘文辉、刘湘等。1937年任独立第11旅旅长。1938年任国民党第30集团军新编第15师师长。1939年因病回四川。1949年12月从成都回到永川向县公安局报到。1950年初在家乡永川病逝。
孔
庚(1873-1950) 辛亥革命元老、国民革命军陆军二级上将。字文轩,号雯掀,湖北浠水人。1908年留学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加入同盟会。辛亥革命后,历任晋军旅长,山西同武将军行署参谋长、晋北镇守使,晋西镇守使。1921年后,历任湖北自治政府政务院院长、陆海军大元帅大本营参谋、湖北讨贼军总司令。1927年后,历任湖北省政府常委兼民政厅、建设厅厅长等。抗战时期,任国民参政会参政员,国民政府立法委员等职。1947年11月,授陆军二级上将衔。解放后留居大陆,1950年2月在武昌寓所病逝。
赵洪文国
(1881-1950)“中国抗日游击队之母”。女。满族。辽宁岫岩县人。无党无派,人称“赵老太”。抗日战争时期,先后组建辽南少年铁血军、河北国民抗日军、河南太行山光复军、晋察冀游击纵队。她腰插双枪,奔走各地,呼吁抗日,协助筹款获得中国“游击队之母”“全国妇女之楷模”“女中模范”等殊荣。1941年1月,任纵队司令的儿子赵桐作战牺牲,年仅28岁,被国民政府追赠陆军中将;被誉为“少年巾帼英雄”的20岁三女儿赵理智也同时牺牲。抗战中,赵老太一家为国捐躯30多人。抗战胜利后,国共内战,站在结拜兄长蒋介石一边,1949年4月,受蒋介石委托,组建游击纵队,四子赵连中任总司令,驻守重庆。1950年2月,母子战败被捕,同被西南军区军法处判处死刑。
韩起功(1901-1950) 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字玉山,青海循化人,撒拉族。早年入马步芳部。历任
营长、团长、旅长等;长期驻守张掖,有“张掖王”之称。残酷杀害无数红军战士。抗战时期,任第82军第100师师长。1949年,任新编骑兵军军长。后因所部被人民解放军击溃,被马步芳撤职。1949年9月20日在甘肃张掖向解放军投诚。1950年3月26日在甘肃河州因“策动反监暴动”罪被处决。
胡长青(1907-1950) 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台湾政府追赠陆军二级上将。字南章,湖南临湘人。黄埔军校第4期毕业。历任营长、团长等。抗战时期,任补充旅旅长、第8师副师长、第45师师长等。抗战胜利后,任整编第69师师长、第69军军长等职。1949年12月,所部在西南地区被解放军歼灭后,率残部逃到西康的汉源,后又退到越崔,兼任“反共救国军”第2路军总指挥。1950年3月底,所率残部在越崔小山地区被解放军歼灭后,自杀身亡。台湾政府追晋其为陆军二级上将。
唐式遵(1885-1950) 川军将领、北洋政府授将军府重威将军,南京国民政府授陆军二级上将。字子晋,外号“唐二瘟”,四川仁寿人。早年任川军团长、旅长。1926年任国民革命军师长。1930年后参加新军阀混战。抗战时期,历任第21军军长兼第24军团军团长、第23集团军总司令、第3战区副司令长官,1938年加陆军上将衔 。抗战胜利后,任武汉行营副主任、长沙绥靖公署副主任、西南第2路游击司令、西南军政长官公署副长官等职。1949年底,往西南边境败逃。1950年3月28日,在流窜至西康越崔县境内时被解放军击毙。
彭进之(1892-1950) 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又名德森,湖北沔阳人。保定军校毕业。历任军职。1929年后,历任陆军第1师独立旅旅长、独立第12旅旅长、第1师副师长及师长、河南省保安处处长
。抗战时期,任第90军军长、第17军团副军团长、重庆卫戍总司令部副参谋长等。抗战胜利后返回湖北家乡寓居。1949年春与李书城、张难先组织“武汉市民自救委员会”,任副主任委员。新中国成立后,入华中军政大学高级研究班学习。1950年3月在汉口病逝。
颜惠庆(1877-1950) 民国政要,外交家。字骏人,上海人。早年留学美国。民国成立后,历任北京政府外交总长、内务总长。1926年曾任国务总理并摄行总统职权。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历任驻英、驻苏大使和出席国际联盟大会首席代表。抗日战争爆发后,在上海从事慈善和教育事业。1949年2月,任上海各界代表,北上同中共代表商谈和平。同年9月,作为特邀代表出席新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新中国成立后,曾任华东军政委员会副主席、中央人民政府政法委员会委员等。1950年5月24日在上海病逝。
王劲修(1901-1950) 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字健飞。湖南长沙人。长沙讲武堂及黄埔军校第2期毕业。1930年任国民党新编13师1旅旅长。抗战时期,任国民党第10师副师长、湘鄂赣区抗日挺进军总指挥、重庆警卫军副军长、第97军中将副军长等。抗战胜利后,任国民党中央干训团将官队总队长。1948年任湖南省保安司令部副司令。参与程潜、陈明仁领导的长沙和平起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参加广西剿匪。先后任省人民政府委员、解放军四野第21兵团副司令员兼第52军军长。1950年5月30日在广西桂林因遭到批判而自杀。
王诗萱(1898-1950) 国民党陆军少将。字民辉,海南琼东人。黄埔军校第3期步科
及珞迦山军官训练团第2期毕业。历任国民革命军警卫师排长、连长。1930年任广东省保安第2旅营长。l932年任南昌中央训练团学生总队大队长。l935年任广东省保警总队上校团长。抗日战争爆发后,任第64军156师政训处长,粤北绥靖公署参谋主任。l946年任湛江团管区司令,粤南师管区合浦团管区司令,1948年1月授陆军少将。l950年初任海南防卫总司令部保安第10师少将参谋长。同年5月被解放军击毙。
郑
英(1890-1950) 四川辛亥革命元老、川军将领。字经武,四川荣昌县人。青年时入四川将弁学堂学习,1906年16岁时加入同盟会。1911年参加四川辛亥革命。民国成立后,从事反袁活动。后参加护国运动、护法运动,历任四川熊克武部混成旅旅长、第14师师长,刘湘部警卫总司令等。1929年辞职后脱离军界,1935年回故里闲居。抗战爆发后,欲请缨上阵而无门。1948年夏,帮助解放军做策反工作。1950年5月在荣昌病逝。
杨宏光(1892-1950) 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又名伯成,云南水富人。1919年保定军校毕业,入云南陆军服役。历任连长、营长等。1927年后,历任云南陆军军需局长、团长、旅长等。抗日战争爆发后,历任第60军第183师师长、新编第3军军长等。参加了徐州会战、武汉会战、江西上高战役、南昌会战、三次长沙会战、长衡会战等。抗战胜利后,奉命到江西九江地区主持受降仪式。1946年后,任第9战区第1集团军代理副总司令、第6兵团副司令官。1948年10月15日,在锦州被人民解放军击败俘虏。获释后返回云南,任云南军管区司令部副司令、云南绥靖主任公署高级参议。1949年12月9日随卢汉在昆明起义。1950年6月13日在昆明病逝。
郭春涛(1895-1950) 原国民政府高级官员,爱国民主人士。又名子章,字名忠,湖南酃县人。早年曾参加五四运动。后历任中国国民党中央候补监察委员、中央委员,国民政府实业部次长,西北军民革命军政治部主任等。后参与发起组织三民主义同志联合会,致力于反蒋独裁的民主运动。1949年9月应邀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任第一届全国委员会委员。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秘书长、民革中央常委等。1950年6月30日在北京病逝。
周静吾(1898-1950) 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湖北当阳人,出生于四川成都。早年入四川军事教育团。历任国民党军营长、团长、陆军第41师副师长、第41军副军长、第22集团军司令部参谋处处长、川鄂边区绥靖公署中将高参等。1949年12月26日在四川什邡参加起义。1950年3月,策动国民党残军组成“反共救国军”,与人民解放军对抗,3月28日兵败被俘。同年6月20日被处决。
刘孟廉(1904-1950) 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陕西华县人。黄埔军校第5期毕业。历任国民党军营长、团长等。抗战时期,任陆军第28师少将副师长、
第177旅副旅长、陕西保安第2旅旅长等。抗战胜利后,任整编第31旅旅长、第27军副军长、第38军副军长、第27军中将军长。1950年6月在川西与解放军交战,战败被俘。同年9月被处决。
卢 英(1894-1950) 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汪伪政府陆军中将、汉奸。字楚僧,湖北江陵人。1916年5月保定军校毕业。历任湖北陆军连长、学兵营教官。1918年9月任保定军校步兵科教官。1923年后,历任川军营长、国民2军团附、国民联军师司令部中将参谋长等。1927年后,历任国民革命军团长、上海警察局侦缉总队总队长等。抗日战争爆发后,投靠汪伪,任汪伪军委会委员、上海保安司令部司令、汪伪上海第2警察局局长、上海警察局副局长、汪伪国民政府参军长。抗战胜利后,被国民政府逮捕入狱。新中国成立后,1950年9月,在南京被处决。
夏之时(1887-1950) 同盟会及国民党元老、川军将领。字亮工,外号夏老二、夏二哥,四川合江人。早年留学日本。1905年加入同盟会。1908年回国后入四川新军。参加了保路运动和四川辛亥起义,任四川革命军总指挥、四川军政府副都督。后参加国民党和中华革命党。曾参加反袁、护国、护法运动。1920年后退出军政界,寓居合江,研究佛学及古玩字画。1950年10月6日因被怀疑“解放后组织策划土匪暴乱”而被枪决。1987年11月,四川省合江县人民法院签署判决书,给其平反。
刘揆一(1878-1950) 同盟会及国民党元老、民国政要。字霖生,湖南衡山人,生于湘潭,刘道一之兄。1903年留学日本,与黄兴等从事反清活动。1907年加入同盟会,曾代行同盟会总理职务。1911年参加武昌起义。1912年8月出任袁世凯政府工商总长,脱离同盟会。1915年参加护国战争。后任北京政府国会评论员。北伐战争前夕赴广州参加革命。大革命失败后寓居北京,闭门著书。后受聘为国民党党史编纂委员会纂修、行政院顾问。后因主张停止内战、共同抗日,被蒋介石解职,遂隐退家园。新中国成立后,受聘为湖南省军政委员会顾问。1950年11月1日在湘潭病逝。
何海清(1875-1950) 民国元老、民国陆军中将、建国军上将。湖南湘乡人。1904年自费留学日本士官学校,次年加入同盟会。1909年毕业回国后,又入云南讲武堂特别班见习,与朱德同学并结拜为兄弟。1911年后,历任云南北伐军大队长、护国军支队长、靖国军第1军右翼总司令、第8军第1师师长、云南镇守使兼建国军第6军军长等。1925年脱离军界。抗战时期,曾在家乡组织自卫军,自任大队长。1950年11月8日,在土地改革中受到不公正对待而被处死。1983年10月,人民政府确认他为“辛亥革命人员”,对其一生作出了公正评价。
滕
勉(1903-1950) 国民党军统局少将。辽宁新金人。黄埔军校毕业。年轻时曾与关向应等在普兰店公学堂同学;后曾任新金县长山学堂校长;九一八事变后,在家乡从事抗日宣传活动,后被迫出走,报考南京中央军校。毕业后被选拔到军统局,派往天津,从事抗日谍报工作和铲除汉奸活动。后身份暴露,撤回重庆。抗战胜利后,作为国民党接收大员,派回东北,后历任南京国防部保密局东北工作站站长、保密局东北区南满(沈阳)站站长、保密局东北督导室副主任、东北行辕经济监察室主任等。1948年11月辽沈战役中被俘。1950年秋被枪毙于沈阳第二监狱。
罗泽洲(1888-1950) 川军将领、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字平章,号烟灰,四川蒲江人。四川陆军军官学堂毕业。曾参加护国、护法等运动。历任团长、第11师师长兼成都市政督办、国民革命军第28军第四路军司令、国民党新编第23师师长、四川“剿匪”第三路军副总指挥。曾参加“围剿”川陕革命根据地。抗日战争爆发后,任第47军副军长,出川在晋东南抗战。1941年被撤职后,闲居成都。1950年秋,吞服烟膏自杀身亡。
孔可权(1891-1950) 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名宪立,字可权,以字行,广东番禺人。广东陆军速成学堂及陆军大学毕业,后在粤军中任职。1928年后,历任国民革命军团长、旅长等。抗战时期,任第155师副师长、第187师副师长及师长、第65军副军长、第7战区中将高参、韶关警备司令等。
抗战胜利后,任衢州绥靖公署驻广州办事处主任。后脱离军界。1950年秋因脑溢血在广州病逝。
刘文龙(1870-1950) 原国民政府高级官员。号铭三,湖南岳阳人。清末廪生,清末进入新疆任职。辛亥革命时,曾到南京参加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典礼。民国成立后,曾任新疆省教育厅厅长。1933年任国民政府新疆省主席,后被新疆督办盛世才软禁,至1944年获释,旋任国民参政会参议员等。1949年9月参与新疆起义。1950年被选为乌鲁木齐市人民代表会议代表。同年秋病逝。
叶干武(1901-1950) 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广东梅县人。黄埔军校第1期毕业。历任排长、连长、营附。参加过东征、南征、北伐。1930年在龙岗战斗中被红军俘获后释放,回家乡梅县当畲江中学校长、省商学校军事教官等。抗日战争爆发后,出任军委会军事总监部上校监察官、青年军编练总监部军法处少将副处长。1946年7月退役。任顺德糖厂厂长、被选为国民党广东省党部候补监察委员。1947年应李铁军聘任为甘肃省河西警备总司令部少将高参、监察官。1949年冬在兰州战役中向解放军投诚,后自愿回家乡务农。1950年秋,在镇反中被处决。1980年平反,恢复起义投诚人员身份。
李楚瀛( 1905-1950) 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广东连县人。黄埔军校第1期毕业。历任军职。抗战时期,任第85军第23师师长、第85军军长、第15集团军副总司令、第31集团军副总司令。先后参加了随枣会战、豫南会战、豫中会战等。抗战胜利后,历任整编第26军副军长、整编第3师师长。1948年冬,任淞沪警备司令部副司令
。1949年,任新编第9军军长。12月18日,在连县被人民解放军俘虏。1950年11月14日,在韶关被处决。
罗贤达(1905-1950)
国民党革命军陆军中将。字建三,湖南长沙人。毕业于中央军校长沙分校。历任军职。抗日战争爆发后,出任第18军第11师之团长、副师长兼政治部主任、第86军第67师师长、第66军第13师师长。抗战胜利后,任整编第66师第13旅旅长、整编第66师师长、第66军军长。1949年4月29日在渡江战役中被俘。1950年11月于关押中逃跑被击毙。
马占山(1885-1950) 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加上将衔。字秀芳,吉林怀德人,祖籍河北丰润,满族。早年入奉军,历任营长、团长、旅长等职。1928年后,任黑龙江省剿匪司令、骑兵总司令、黑龙江省代主席兼军事总指挥等职。1931年11月,领导了著名的“江桥抗战”,打响了中国军队武装抗日的第一枪。1932年诈降日军。4月通电反正,任黑龙江救国军总司令。抗战期间,坚持抗日。抗战胜利后,为和平奔走。1949年1月,与傅作义、邓宝珊等接受中共和平解放北平条件,宣布起义。后寓居北京,1950年11月29日病逝。
陈春霖(1900-1950) 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字思棣,四川资阳人。黄埔军校第5期毕业。历任军职。抗战时期,任河南省军管区参谋长、军训处处长、第6战区军务处长、远征军军务处长、第四十四军第149师师长、军政部人事处处长等。抗战胜利后,任国防部副官局局长兼副官学校校长、第44军军长。1949年12月,率部接受人民解放军改编。1950年11月9日在镇反运动中被错误处决。1983年人民政府予以平反。
夏
炯(1900-1950) 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字斗枢,四川温江人。云南讲武堂泸县分校毕业。后在杨森部服役,历任营长、团长、旅长、师长。抗战爆发后,历任第20军副军长兼第133师师长等职。参加过淞沪会战、南昌会战、长沙会战、鄂西会战、常德会战等。抗战结束后,任贵州省公路局局长。1949年11月任川陕甘边区绥靖公署第2路中将总指挥。1950年8月20日,在邛崃山区战败被俘,11月10日被处决。
王
英(1895-1951) 国民革命军及伪蒙军将领。又名杰臣,河北邢台人,出生于内蒙古五原。其父王同春为清末民初著名水利专家。1913年毕业于北京汇文中学。参加马福祥部任军职。后先后投冯玉祥、张作霖、阎锡山、宋哲元等部,任骑兵团长、旅长、师长等。1936年参加伪蒙古联合自治政府,任伪绥西自治委员会委员长、自治军总司令。抗战胜利后,所部被编入傅作义第12战区,任战区骑兵总司令。1949年随傅作义改编。北平解放后,暗地进行反革命活动,1950年被人民政府逮捕。1950年11月4日在北京被处决。
刘秉哲(1904-1950) 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字钟吾,号曙寰,江苏宿迁人。黄埔军校第3期毕业。后历任国民革命军营长、团长、参谋主任
等。抗战时期,任第9旅旅长、第52师师长、苏皖地区绥靖指挥部指挥官等。抗战胜利后,任国民党徐州绥靖公署中将高参、第2兵团参谋长、第28军军长。1949年在淮海战役战败逃亡途中被俘。后被关押在苏州战犯管理所,但拒绝接受改造,并策划越狱逃跑。1950年11月7日在关押中逃跑被击毙。
何际元(1908-1950) 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湖南宁乡人。黄埔军校第5期毕业。后参加北伐战争等。1933年加入复兴社。抗日战争爆发后,历任湘赣边区挺进军少将指挥官、军委会别动军第4纵队指挥官等。3年之内,大小战役千余次。1949年湖南石潭一战,获得美国总统罗斯福的嘉奖。1942至1945年间,在湖南开设中美特种训练班,培养抗日青年入伍。1949年5月,在湖南宁乡率部起义。所部编入陈明仁第21兵团。任兵团司令部少将高参。1950年11月16日,在镇反中于长沙被处决。1983年人民政府予以平反,恢复起义人员身份。
喻英奇(1907-1950) 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湖南保靖人。广东西江讲武堂及陆军大学毕业。历任军职。抗战时期,任陆军第160师第478旅旅长、独立第20旅旅长、第209师副师长等。抗战胜利后,任粤北师管区副司令、广东第5区清剿司令、第321师师长、暂编第5军军长兼粤桂东边区剿匪总指挥等。1949年12月30日在广东廉江战败被俘。1950年11月28日在广东汕头被公审后处决。
杨永清(1886-1950) 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湘西匪首。湖南芷江人。20多岁时在芷江一带为寇。后被招安,参加北伐战争,任中将师长。后因部队缩编,降为旅长,一气之下跑回芷江,继续当土匪,人称“芷江土皇帝”。1949年,被蒋介石任命为芷江警备司令,与解放军对抗。1950年兵败被俘。1950年12月26日在芷江被公审后处决。
钟
彬(1900-1950) 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原名炽昌,广东兴宁人。黄埔军校第1期及陆军大学毕业。参加过东征、北伐。1932年,任陆军第87师团长,参加了一二八淞沪抗战。后历任第36师参谋长兼第108旅旅长、第36师副师长兼安卢师管区司令、中央军校第2总队总队长、第88师师长、第71军军长、青年军第203师师长、青年军第9军军长等。抗战
胜利后,任总统府参军、整编第26师师长、广东第9训练处处长兼第109军军长、川鄂绥靖公署副主任兼第14兵团司令官。1949年9月在四川战败被俘,1950年冬在关押期间跳崖自杀身亡。
浦钟杰(1871-1950)
民族实业家、广州国民政府授少将军衔。字在廷,学名钟杰,云南宣威市人。早年走实业救国之路,组建宣威宣和火腿股份有限公司、大有恒公司和兄弟食品罐头有限公司等,是名震西南著名的爱国民族实业家,云南有名的火腿大王。护国战争时期,支持护国军,并担任护国军宣威兵站的负责人。1921年,追随孙中山革命,随滇军入粤,担任驻粤滇军军需局局长。在广州期间,参加了广州保卫战,粉碎了陈炯明进犯广州的战事,同时在政治上、经济上积极支持孙中山,得到孙中山的信任和器重,被任命为广东省烟酒公卖局局长和全国总商会副会长。被孙中山授予少将军衔,获五等嘉禾奖章。儿子浦承钢入黄埔军校第1期,后参加北伐;女儿浦琼英(卓琳)抗战时期到延安,后成为邓小平的妻子。孙中山逝世,革命遭受挫折,浦钟杰被迫害退出军界。晚年在家乡从事慈善事业。1950年12月病逝。
甘丽初(1901-1950) 台湾国民党政府追赠陆军上将。广西容县人。黄埔军校第1期毕业。参加了北伐战争。后历任营长、团长
等。抗战时期,任第93师师长、第93军军长、第16集团军副总司令、第2方面军参谋长等。抗战胜利后,任广州行营参谋长、广州绥靖公署参谋长、桂林绥靖公署副主任兼桂东军政长官。全国大部解放后,仍率残部继续顽抗。1950年冬,被人民解放军击毙。
郭仲容(?-1950) 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四川人,黄埔军校第6期毕业。后在中央军校特别训练班学习。曾任别动队指导员、执法总队总队附等职。1944年初,任国民政府驻延安的联络参谋;抗战胜利后,任四川绥靖公署人民服务总队总队长。1949年在四川战败被俘。1950年冬在西南战犯管理所逝世。
陈嘉谟(1883-1950)
北洋军阀将领。陆军上将。北京政府授将军府植威将军、仪威将军。字岘亭,河北任丘人。1906年保定速成学堂毕业。历任北京政府陆军连长、营长、旅长等。1924年12月任湖北保安总司令、1926年2月任湖北全省军务督办兼湖北省长。同年6月北伐军攻克武昌城,后在汉口西营与刘玉春同被俘虏,被定为“反革命罪”。1927年8月被唐生智释放,先去日本,后回天津租界寓居。其后,蒋介石以及日本人曾请他出山,均不答应。1950年镇反时被关押,不久病死。
王照坤(1898-1950) 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原名汉文,字景阳,辽宁法库人。1919年入奉军。东北陆军讲武堂毕业。历任骑兵连长、团参谋长、旅参谋长等军职。抗战时期,历任骑兵第2军第6师副师长、骑兵第4师师长、第3师师长、第2军副军长。抗战胜利后,任国民政府主席东北行辕高级参谋、骑兵第2军军长、东北新编骑兵司令部副司令等。1949年率部投诚。1950年在沈阳病逝。
张
维(1889-1950) 民国政要,方志学家。甘肃临洮人,贡生出身。曾加入同盟会,参加了辛亥革命。后历任国会众议院议员、甘肃省政务厅厅长、议会议长兼兰州市政督办、财政厅厅长、通志馆馆长,甘肃省参议会参议长,国民党中央委员兼甘肃省党部主任委员等。一生致力于方志学研究,著述颇丰。1950年因脑溢血病逝。
喻培棣(1888-1950) 同盟会员、川军将领。四川内江人,喻培伦烈士胞弟。早年留学日本,加入同盟会。1911年参加四川内江起义。民国成立后,历任川军熊克武部第50军械处处长、团长、旅长、第1军第1师师长。1925年随熊克武南下广东。10月初,与熊克武等同被蒋介石诱捕,囚于虎门。1927年3月获释,后脱离军政界,回四川闲居,任国民政府参政员、四川省参议员。1950年在内江病逝。
胡景伊(1878-1950) 民国将领,北洋政府授陆军中将加上将衔、将军府毅武将军。字文澜,四川巴县人。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毕业。加入同盟会。清末曾任四川武备学堂总监、云南督练处总办、广西混成协协统等。民国成立后,任四川镇抚府总长、四川陆军部长、四川都督、四川将军。1915年6月,任参政院参政、将军府将军等。抗战时期,曾任国民参政会参政员。1949年后留居大陆。解放后,被特邀为重庆市第一届各界人民代表。1950年在重庆病逝。
雷中田(1893-1950)
西北军将领、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汉奸。河南商水人。早年入冯玉祥部。1925年随国民军进入甘肃。后历任西北暂编第2旅旅长、暂编第师师长、国民党新编第8师师长。1931年8月,奉北玉祥密令,发动政变,扣押了甘肃省主席马鸿宾、制造了“雷马事变”。后成立甘肃临时政府,自任全国保安总司令,后去职。1933年,任哈察民众抗日同盟军军事委员会委员兼骑兵第1挺进军司令。后投靠日伪汉奸王英,任大汉义军副总司令。1936年12月2日,在百灵庙战役中被中国抗日军队击败。1941年任伪开封警备司令。1945年初,见日军败局已定,辞职返乡,被刘茂恩任为7区保安副司令,8月进驻周口,接受日军投降。1947年网罗地方势力与共产党对抗。淮海战役后潜回周口,后被人民政府捕获。1950年被处决。
欧阳珍(1892-1950) 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号紫亭。江西都昌人。保定军官学校毕业。历任宪兵团第1团团长、第80师参谋长、80师238旅旅长等。参加抗日战争。抗战胜利后,历任豫皖绥靖公署中将高参、徐州剿总中将高参。淮海战役后返回故里。1950年在镇反中被处决。
潘峰名(1899-1950) 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字目屏,江西乐安人。1926年赴日本陆军步兵学校和自动车学校学习军事。1933年回国后,历任军政部交通兵第2团大队长、中央交通辎重学校主任教官。抗日战争爆发后,历任团长、旅长、113师师长、第51军副军长及代军长、第5战区前方指挥部副主任等。抗战胜利后退役。1948年出任江西省保安司令部高参。1949年参加起义。1950年在镇反中被处决。1981年平反,恢复起义人员名誉。
1951年
靳云鹏(1877-1951) 北洋军阀将领,北洋政府授陆军中将加上将衔、将军府泰武将军及果威将军。字翼青,山东邹县人。北洋武备学堂毕业,清末在云贵总督李经义幕下任军事参谋。民国成立后,历任山东都督、军事协商委员会委员长、参战督办公署参谋长、国务总理兼陆军总长。1921年直奉战争爆发前去职。后在山东经商。1931年出家为僧。1951年1月3日病逝于天津。
金亦吾(1904-1951) 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汉奸。又名长华,湖北京山人。黄埔军校第3期毕业。曾任第6战区挺进军司令。1943年2月在湖北咸宁战败被俘投敌,任汪伪暂编第6师师长。1945年9月,所部被国民政府收编,任第15绥靖区少将高参、第14兵团中将高参等。1949年10月,在湖南大庸被迫向解放军投诚。1950年3月在武汉被捕。1951年1月13日在镇反中于湖北京山被处决。
许兰洲(1876-1951) 民国奉系将领、北京政府授陆军上将、武术家。字芝田,绰号赛天霸,河北南宫人。早年入清军。后为张作霖部属。历任黑龙江军务帮办、奉军副司令、第6军军长等。参加了第一和第二次直奉战争。1927年任安国军大元帅府侍从武官长。奉系失败后去职。1928年后,曾一度出任河北省国术馆长。1937年曾出任伪华北人民自治会会长。新中国成立后留居大陆。1951年1月14日在北京因心脏病逝世。
载
澧(1883-1951) 清末摄政王。爱新觉罗氏,满族。1890年袭爵为醇贤亲王。1908年其三岁之子溥仪即帝位,自任监国摄政王。曾罢免袁世凯,集军政大权于皇族,任用买办大臣盛宣怀,推行加捐加税、铁路国有等政策,激起全国人民的反对。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12月被迫辞职,仍居北京。1928年迁居天津,后去东北。解放后,将醇王府贡献给人民政府以作公用。1951年2月3日病逝。
张伯苓(1876-1951) 教育家,国民政府高级官员。原名寿春,字伯苓,以字行,天津人。早年曾往日本考察教育。1907年在天津创办南开中学堂。1917年到美国考察教育。1919年创办南开大学。1923年后相继创办南开女子中学、南开实验小学、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等。历任南开大学校长、全国体育协会副主席、国民参议会副议长、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国民政府考试院院长等。1949年拒绝蒋介石之请赴台湾,仍留在重庆等待解放。1951年2月23日在天津病逝。
钟祖培(1889-1951) 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号植轩,广西恭城人。广西陆军速成学校毕业。先后入林虎、李宗仁部,历任定桂军纵队司令、国民革命军第7军第8旅旅长、第7军副军长兼师长、李宗仁总司令部高级参谋、龙州区民团指挥官等职。1950年广西解放后,组织土匪进行暴乱,自称恭城县“反共救国军”总指挥。1951年2月27日兵败被处决。
黄祖埙(1900-1951) 国民党陆军中将。字伯笙,浙江浦江人。黄埔军校第2期毕业。历任营长、团长、副师长等。抗日战争爆发后,历任第46师师长、第27军副军长兼46师师长、第76军副军长等。抗战结束后,历任整编第76师副师长、整编第23师师长、第91军军长等。1949年11月在云南丽江战败被俘。1951年2月在重庆被处决。
方本仁(1880-1951) 北洋政府授将军府平威将军,国民革命军陆军上将。字耀迁,湖北黄冈人。北京军官学堂毕业。历任江西省将军署参谋长、赣西镇守使、江西军务督办。1926年后,任国民革命军第11军军长、国民政府军委会委员、河北省政府代主席、军事参议院上将参议等职。抗日战争时期寓居黄冈,拒绝出任伪职。1949年武汉解放时,与群众一起欢迎解放军入城。新中国成立后留居大陆。1951年2月在天津病逝。
甘 芳(1992-1951) 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字济苍、继昌,云南盐丰人。1919年3月保定军校毕业。后历滇军营长、团长旅长、驻粤建国滇军第3旅旅长,参加东征和北伐战争。1928年后,历任云南第13路军总指挥部高级参谋兼独立第1师师长、陆军第9军第47师副师长、第9军副军长等。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军委会云南行营高级参谋、陆军第1方面军总司令部副参谋长、滇黔绥靖主任公署代理参谋长等。1946年12月授陆军中将衔,同时退为备役。曾任云南省参议会参议。1949年12月参加云南起义。1951年3月9日被大姚县错判为死刑。1985年1月人民政府予以平反,恢复起义将领身份。
李楚藩(1903-1951) 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原名藩清,字明珍,号仲屏,湖南祈阳人。黄埔军校第4期、陆军大学将官班毕业。后历任连长、营长等军职。抗战时期,任宪兵第10团团长、军政部独立第1旅旅长等;抗战胜利后,任宪兵独立第1旅旅长、宪兵司令部副参谋长、参谋长、宪兵副司令。1949年,兼任西南宪兵指挥官。1949年12月9日随卢汉起义,所部改编为解放军暂编独立师,任师长。1950年到军官教导团学习。1951年3月25日在镇反运动中被错杀。1984年后恢复起义将领身份。
张治公(1881-1951)民国将领、北洋政府授将军府介威将军。河南伊川人。1911年随王天纵起义。1917年西安卫戌司令、陕西陆军第2师师长、直军第7路司令、十四省讨贼联军
第1路总司令。1927年与国民军交战,兵败下野,赴天津、北京等地游历。1939年回乡,办中学兴水利等。1944年5月,日军占领伊川,被迫当了5天白河县长。抗战胜利后,被国民政府调查,数千百姓作证其当伪县长为被迫。国民政府也不追究,让他出任军事参议院少将参议。解放后留居乡间。1951年3月于镇反时,在河南郾师被人民政府处决。
孙良诚(1892-1951) 国民党陆军上将。字良臣,河北静海人。早年入冯玉祥部,历任团长、旅长、师长、国民革命军第2集团军第2方面军总指挥、山东省政府主席
。抗战爆发后,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骑兵挺进军总指挥、鲁西行署主任、冀察战区游击总指挥。1942年投日伪,历任汪伪第2方面军总司令、开封绥靖主任、苏北绥靖主任。抗战胜利后,任国民党先遣军第3纵队司令、暂编第25师师长、第1绥靖区副司令兼第107军军长。1948年11月在淮海战役中于睢宁地区率部向解放军投诚。后逃脱潜居上海,被他所杀害的周镐烈士的遗孀追寻到下落,1950年在上海被被捕。1951年3月病死于苏州监狱。
邓玉麟(1879-1951) 辛亥革命元老、北洋政府授将军府平威将军、广州护法军政府授陆军中将。湖北巴东人。早年入湖北新军,加入共进会。参加了武昌起义,任鄂军统领、统制。民国成立后,任北京总统府军事谘议。1917年参加护法战争,任广州护法军政府参军。1926年参加北伐战争,任国民革命军左路军第一路司令。后脱离军界,寓居上海,抗战爆发后,拒绝出任伪职。又移居武汉、姊归,后归故里。解放前夕,拒绝去台湾。新中国成立后,以开明士绅代表身份参加县里会议。1951年4月10日误以“组织反革命暴动”罪被错杀。1980年后,地方法院为其平反。
田西原(1900-1951) 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字应贞,湖北保康人。北京交通大学、中央军校武汉分校以及陆军大学第9期毕业。历任西安绥靖公署参议、参谋本部参谋、陆军大学教官、驻闽绥靖公署参谋处长、上海市政府保安处参谋长第10师参谋长兼第30旅旅长、第14军少将参谋长等。抗日战争爆发后,任第5战区第3路游击司令、第37军参谋长、第37军副军长、第15集团军参谋长、军令部中将参议兼陆军大学高级教官。抗战胜利后,赴上海经商,后加入民盟。1949年2月任鄂西北游击司令,暗中进行策反工作。4月所部被解放军改编,任解放军江南地下第3军军长。1951年4月27日在湖北保康被错误处决。1986年8月平反后,恢复起义人员身份。
王
雄(1902—1951) 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原名声仁,字镜波,号惠吾,海南文昌人。黄埔军校第1期步科、日本陆军步兵学校及南京陆军大学将官班毕业。历任第25师59团副营长,海军江固舰中校指导员,第20师上校团长。1928年任第20师教导旅参谋长、政治部主任。1932年任南京陆军步兵学校教官、队长、班主任。1935年任上海警备总司令部警察总队总队长。1936年l0月授陆军少将。1938年秋回海南岛,任陵水县长,琼崖守备司令部参谋长、副司令。1947年当选国民大会代表,同年任文昌县长,1950年5月被解放军所俘,1951年3月1日在镇反中被处决。
曾宪成(1912-1951) 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绰号曾黑子,湖北钟祥人。中央军校武汉分校毕业。历任排长、连长、县保安大队中队长、保安旅营长等。抗日战争爆发后,历任县保安大队长、钟祥县县长兼县抗日游击司令、京钟应三县军政联防总指挥、第5战区第3挺进纵队少将司令。抗战胜利后,历任汉江下游剿匪司令、湖北省参议员、暂编第8军副军长等。1949年12月27日在四川新都县起义。编入人民解放军。后入西南军区军政大学学习。1951年被押解回县,5月1日被判处反革命罪,执行处决。1982年人民政府予以平反,撤销刑事判决。
于芷山(1883-1951) 民国奉系陆军少将、伪满洲国将军府大将。原名世文、世麟,字芷山,以字行,辽宁台安人,祖籍山东登州。早年从匪,后投清军,1914年入奉天讲武堂学习,毕业后,历任东北陆军第5混成旅旅长、第8师师长、安国军第4方面军团第30军军长、张作霖侍从武官、东边道镇守使等。1928年任东北军第13旅旅长、东北边防军长官公署参议等。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投靠伪满,任伪满奉天警备司令、军政部大臣、治安部大臣、将军府大将衔参议等。抗战胜利后以汉奸罪被关押。1951年5月2日在抚顺战犯管理所病逝。
张本政(1866-1951) 汉奸。字德纯,山东文登人,生于辽宁旅顺。1902年起,租日本轮船从事海运贸易,并为日本刺探在旅大沙俄的情报。日俄战争期间,为日本运送军需。1931年后,日军侵华时,以船资敌,担负军运。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为日军运输军事物资,被日本天皇授予“勋王等瑞宝章”。日本投降后,依靠国民党政府,资助暴力暗杀集团。新中国成立后被捕归案。1951年6月10日被处决。
吕
超(1890-1951) 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加上将衔。名平林,字汉群,祖籍湖南,生于四川宜宾。早年加入同盟会,参加了辛亥革命和二次革命。1914年在日本加入中华革命党。1915年参加护国战争,任第5师师长、川军总司令。1923年任四川讨贼军第1军总司令。1925年任川黔联军总指挥。1926年7月到广州参加北伐。后历任国民政府参军长、国民党军事参议院上将参议。1949年参与刘文辉等策划起义。新中国成立后,任西南军政委员会委员。1951年7月20日在重庆病逝。
赵欣伯(1887-1951)日伪汉奸高官。河北宛平人。早年入清军当兵,后在天津北洋大学学习。辛亥革命后加入国民党。1913年参加二次革命,失败后到大连,更名刘笑痴,充当日本人的中文教师。1915年留学日本。获法学博士学位。后任日本陆军大学中文讲师,结识土肥原贤二、板垣征四郎等日本军国主义分子。回国后,历任东三省巡阅使署法律顾问、北京政府外交部条约修改委员会委员等。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投敌,历任伪奉天市市长、伪最高法院东北分院院长、伪满洲国立法院院长、伪华北政务委员会法律顾问等。抗战胜利后以汉奸罪被捕入狱。不肯为东京国际法庭提供材料。1951年7月20日,被公安人员传讯,急火攻心,猝死狱中。在日本期间,曾购买了大量土地和珍宝。后其妻子及后人成为合法继承人,但中国有关部门花了20年,才为其亲属打赢这场中国最大的跨国财产案。
宋天才( 1880-1951
) 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字首三,河南嵩县人。1920年投镇嵩军。历任军职。1927年任国民革命军第8旅旅长、第36师师长、第32军军长、第75师师长等。抗战时期,任漳夏警备司令。1938年11月因作战失利辞职,任军事委员会中将参议,旋返乡居住,出任嵩县参议会议长。1947年9月组织武装与解放军对抗,失败后逃往南京。1950年11月20日在上海被捕。1949年12月17日。1951年7月22日在嵩县被处决。
杜锡钧(1880-1951)
北洋军阀将领,汪伪皇协军上将。字鸿宾,河北故城人。早年入湖北新军。后毕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回国后任湖北新军管带、标统等。武昌起义后,任第2协协统、湖北军令部部长、北伐军第1军总司令、湖南第4师师长、汉口镇守使等职。先跟黎元洪,后投靠王占元、吴佩孚。1926年被吴佩孚任为湖北省省长,8天后被刘佐龙代替。吴佩孚垮台后,遂寓居天津。1938年投靠日本,任伪华北治安总署督办、汪伪皇协军上将等。1945年抗战胜利后被逮捕,后被释放。新中国时期再被逮捕,1951年8月22日被处决。
李本一( 1902-1951
) 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广西容县人。贫苦出身,18岁入桂军,历任军职。被白崇禧保送南宁军校学习。抗战时期,任第48军第138师师长、第176师师长、第5战区游击部队第10游击纵队司令。抗战胜利后,任第7军副军长兼171师师长。擅自带领171师到南京受降,给伪政府要员封官许愿,收受大量房产金钱,舆论要求惩办,被白崇禧压下。1949年12月17日,在平南被人民解放军俘虏。1951年8月24日,在合肥被当地法院以抗日战争时期“残杀三万群众”罪名被处决。
陶
广(1888-1951) 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字思安,湖南醴陵人。北京宪兵学校及南京江南讲武堂毕业。参加北伐战争,任第8军第26团团长。后升任旅长、师长、军长等。抗战时期,任第22军团军团长兼第28军军长、第10集团军副总司令、第23集团军副总司令、苏浙皖边区挺进军副总司令及军长等职。抗战胜利后,调任山东绥靖区副主任,旋弃职赴杭州经商。1948年秘密加入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1949年3月被特务逮捕,经程潜多方营救获释。新中国成立后,李济深致函慰问,宋时轮前往探望并一起到上海会见陈毅。1951年8月25日在杭州西湖智果寺病逝。
陈言廉(1909-1951) 原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解放军团长、革命烈士。字志谦,福建南安人。1928年入张贞部。后到中央军校高等教育班学习,历任国民革命军连长、营长、保安团长。参加抗日战争。抗战胜利后,任陆军第121军第325师副师长。1949年8月,率部在晋江安海起义。后所部被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9军第87师第261团,任团长,率全团入闽西清剿国民党残匪。1951年8月逝世。后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批准为烈士。
江孔殷(1864-1951) 清末及民国广东名士。字韶选、小泉,号百二兰斋主人,世称霞公、江太史,广东南海人。清末中进士,选入翰林院。后任广东道台。慈禧太后当面赏其兰花120盒。后在广州河南同德里营建“江太史第”,时别称“江兰斋”。1911年4月
,支持并协助潘达微殓葬广州起义中壮烈牺牲的七十二烈士的遗骸。辛亥革命成功后,孙中山先生对其甚为推崇,与宋庆龄、廖仲恺、何香凝等亲自登门拜访,在江太史第的花园内合影留念。民国期间,办广东省慈善会,以恤抚救济贫民;并兴办实业,以图实业救国。1951年土改期间,时已老瘫,是年夏天,被乡人以“逃亡地主”罪名抬回乡间批斗,江瞑目不语绝食,41日后而终。
张一气(1878-1951) 原民国政要、爱国民主人士。原名鸿钧,广西平乐人。清末秀才。1909年在桂林加入同盟会,筹集革命经费。1912年考入广西高等巡警学堂。1913年,出任广西省议会副议长、议长。1924年,李宗仁夺取广西军事领导权,决定用文人治理政府,张被任为广西省省长,广西省政府顾问等。1941年后,回家乡隐居。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广西省人民政府委员兼监察委员会副主任、广西省政协副主席。1951年9月8日在南宁病逝。
谢崇阶(1904-1951) 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号升安,四川雷波人。早年毕业于四川大学法政学院。1929年留学日本陆军士官学校。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弃学回国,历任第28军第7师教导队队长、第3师参谋处长、中央军校成都分校中队长。抗日战争爆发后,历任自愿兵团补充2团团副、成都分校战术教官、自贡市警察局长四川军管区司令部处长、荣威师管区司令等。抗战胜利后,历任四川省军管区参谋长、川西师管区中将司令。1949年12月底在乐山起义。曾任雷波县各族各界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51年9月10日在乐山被处决。1984年人民政府予以平反,恢复起义人员身份。
糜藕池(1897-1951
) 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字济民,贵州毕节人。早年加入黔军。1916年参加护国战争。1925年入黄埔军校第2期。后历任连长、中队长、营长、团长等军职。抗日战争爆发后,历任第85师第506团团长、255旅少将旅长、94师中将副师长、贵州军管区编练处处长等。抗战胜利后,历任首都南京警察厅西郊警察局局长兼首都警察学校学生总队长。1948年回贵州,曾一度出任贞丰县县长、独立第1师师长。解放前夕,率部起义。1951年,被怀疑参与反共活动,在贵阳遭逮捕。9月25日在贞丰被处决。1987年人民政府予以平反,按起义将领对待。
彭旷高(1902-1951) 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又名光霁、运鸿,湖北天门人。陆军通讯军官学校及陆军大学毕业。历任军职。抗战时期,任陆军第54军参谋长、第29集团军参谋长、湖北省第3区行政督察专员兼保安司令等。抗战胜利后,任湖北省第6区行政督察专员兼保安司令、湖北省政府委员兼民
政厅厅长,后兼第3兵团副司令官。1949年12月,随朱鼎卿起义。曾任解放军西南军区高参。1951年9月26日因“反革命”罪在天门被处决。1982年人民政府予以平反,按起义将领对待。
郭冠杰(1892-1952) 爱国民主人士。广东梅县人。早年留学日本、法国。回国后,历任广东大学、武昌大学、北平大学等校教授,国民党陆军大学教官,国民革命军总政治部秘书长及总务科科长,中山大学法学院院长。1947年加入中国农工民主党。1949年作为该党代表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新中国成立后,历任政务院政法委员会委员、农工民主党中央执行局委员等。1951年10月12日在北京病逝。
潘文华(1888-1951) 北洋政府授将军府植威将军,国民革命军陆军二级上将。号仲三,四川仁寿人。1902年入川军。四川陆军速成学堂毕业。后在川军中任团长、旅长、师长、军长等职。1935年任国民党陆军第23军军长。
抗战时期,任第23集团军副总司令兼第23军军长、第28集团军总司令兼川康绥靖公署副主任、第56军军长等。抗战胜利后,任川陕鄂边区绥靖主任、川黔湘鄂绥靖公署主任、重庆行营副主任、西南长官公署副长官等职。1949年12月在四川彭县通电起义。新中国成立后,任西南军政委员会委员等。1951年10月在成都病逝。
杨登鹏(1909-1951) 广西土匪头目。广西西隆人,苗族。土匪出身。1946年曾担任县民团总队副队长。1949年10月,国民党在百色拼凑新编第16军第48师时,被任命为副师长兼第143团团长。1950年西隆解放后,被迫自首。同年6月又逃往百色附近,改名杨万飞,招集匪特,组织伪军,自任军长。1951年10月30日被解放军剿匪部队在克长乡隆保村九冲寨后背山击毙。
刘其贤(1887-1951) 黔军将领、广州国民政府授陆军中将。贵州沿河人。早年加入同盟会。1914年保定军官学校毕业。任黔军营长、旅参谋长,参加护法、护国战争。1920年8月,被广州国民政府任命为中央直辖北伐黔军总司令部参谋长,授陆军中将军衔。1926年后,历任建国联军第8军军官教育团团长、贵州陆军崇武学校校长、南京国民政府军事参议员参议、贵州省政府参议等。1939年返家乡寓居。1950年初策动沿河县县长起义。1951年秋土改期间因案被错杀。1980年底平凡恢复名誉,按起义人员对待。
孔繁锦(1876-1951) 民国将领、北洋政府授将军府铭威将军。安徽合肥人。原为张广建胞弟,后过继舅父家,改姓孔。早年入张广建部,任张的亲兵司令。先随皖系,后转入直系。曾任甘肃陇南镇守使。1925年2月为善后会议会员;1926年8月,与国民军进行陇东战争时被打败,逃离甘肃。后曾任陕甘边防督办等。北洋军阀失败后去职,在天津闲居。后回甘肃天水,与三姨太依靠少量林地收入生活。1951年秋在病逝。
黄质胜(1882-1951) 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广东灵山人。清末从军。1917年入肇庆讲武堂。先在林虎部任职。后在广东革命政府任连长、团长。参加北伐战争和南昌起义。后随蔡廷锴回广东,出任重组的第24师,任师长。抗战期间,出任广东南路第3游击司令。抗战胜利后,任广东第8清剿区副司令兼灵山县县长。灵山解放后,于1950年6月被捕。
因罪大恶极,1951年11月12日被处决。
石毓灵 (1891-1951) 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别名幼平、克忱,湖北黄安人。1917年9月保定军校毕业,回湖北陆军服役。历任参谋、团附。1927年后,历任国民革命军团长、旅长、陆军新编第十七师师长、湖北第六区行政督察专员、第三区行政督察专员。抗战爆发后,任湖北第三区行政督察专员兼保安司令等。抗战胜利后,任黄安县县长。1949年5月参与策动旧部起义。新中国成立后,因案被捕入狱。1951年12月26日在黄安被判处死刑。1982年2月人民政府予以平反,按起义人员对待。
甘清池(1900-1951) 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广东信宜人。黄埔军校第1期毕业。历任连长、第1师参谋、浙江省防军司令部参谋长、温州戒严司令、师参谋长等。1931年赴南京参与筹办陆军步兵专门学校,并出任该校教导总队队长兼战争史教官。抗日战争爆发后,历任第12集团军总司令部高级参谋兼军事总队队长、第94军参谋长、第99军副军长等。抗战胜利后,任整编第69师副师长、广东第7区保安司令兼阳江县长。1949年5月,率县保安队、自卫队在信宜县宣布起义。1950年任信宜县电力厂厂长。1951年3月在镇反运动中被捕,12月,被处决。1982年人民政府予以平反,恢复起义人员身份。
李建平(1900-1951) 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字育之,号诚中,湖北应城人。黄埔军校第3期毕业。历任连长、参谋主任、团长等。抗日战争爆发后,历任第280旅少将旅长、贵州省保安处少将高参、军委会特派西康禁烟巡察执法检察部少将高参、军委会少将高参等。1947年10月退役。任湖北省国民义务劳动委员会主任委员。1948年接受中共指派,收集情报。1949年5月在武汉迎接解放。1951年12月镇反期间,在湖北应城被处决。1986年4月人民政府予以平反,恢复起义人员身份。
唐宪尧(1899-1951
) 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号再兴,四川梁山人。早年毕业于北京电气工业学校,任工程师。后投笔从戎,于黄埔军校第五期毕业。历任连长、营长、作战科长、技术教官等、第5军野战补充团团长等军职。抗日战争爆发后,历任第4战区新编第33师少将参谋长、第30集团军总部少将高参等。抗战胜利后,任川鄂绥靖公署高参兼前进指挥所代主任、国防部川鄂挺进军司令部少将参谋长。1949年12月在四川渠县起义。1951年冬,在镇反中被处决。80年代予以平反,恢复投诚人员名誉。
李肇甫(1887-1951) 辛亥革命元老、民国政要。字伯申,四川巴县人。1905年留学日本,加入同盟会。辛亥革命后,历任南京临时政府总统府秘书处总务组成员、南京临时参议院全院委员长、北京临时政府参议院议员、国会众议院议员
。抗战时期,任国民政府四川省临时参议会议长、四川省政府秘书长。抗战胜利后,任立法委员、大法官等。1949年2月回重庆。曾任《国民公报》社长。任辅成法学院教授。与唐式遵开办南林学院。拒绝蒋介石邀请去台湾。1951年在四川病逝。
朱耀华(1891-1951)
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抗日英雄。字强生,湖南长沙人。1916年保定军校毕业。随舅父张辉瓒投身湘军。历任湖南陆军排长、连长、营长、团长等职。参加北伐战争。1928年后,历任第2军第23师师长、第18师第15旅旅长等。1930年12月参与“围剿”江西苏区红军,张辉瓒被浮,其侥幸逃脱。1937年任国民革命军陆军第78军第18师师长。抗日战争爆发后,率部参加淞沪抗战,坚守上海大场一线,多次击退日军进攻。郭沫若曾在报纸上撰文:“中国军人若都象朱耀华一样,中国不会沦亡。”1937年10月26日在阵地失守后,举枪欲自杀殉国,被部下阻拦,只受了重伤。后化装撤离上海,医治了40多天,活了下来,左臂落下残疾。后多次上书蒋介石,要求重回战场。1940年后,历任广东第7战区军法总监,川边督察、主持全国难民工作,军事委员会高级参谋。抗战胜利后解甲归田,沉迷读书习字。1949年谢绝部下相劝去台湾。长沙解放后,定居长沙。1951年在家乡土改中,开始定为“开明绅士”,后因曾参与过“围剿”红军,定为“反革命罪”被处决,横尸荒野。(另一说法:1937年10月,阵地被突破,被左右劫持撤离阵地。28日,悲愤交加,举枪自戕,经医院抢救数日无效殉国,被定为抗日烈士。两种说法差异甚大,待考)
徐经济(1897-1951
) 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字子材,陕西临潼人。黄埔军校第1期毕业。历任军职。抗战时期,历任西安防空司令兼陕西抗日义勇军第1纵队副司令、陕西省保安处处长、陕西省保安司令部副司令、暂编第54师师长等。1949年,任宝鸡守备司令、新编第5军军长、陕南行署主任兼游击总司令等。1949年12月30日率新5军2000余人向解放军投诚。1950年被送到西北大学学习。1951年在镇反中被处决。1983年予以平反,恢复投诚人员名誉。
危宿钟(1890-1951) 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字爱林,号勋藩,江西萍乡人。1916年保定军校毕业。历任湖南陆军团长、旅长等。1927年后,历任第4集团军独立第1师师长、第12军第3师师长。1929年后,历任副师长、旅长、第15师师长、赣西保安司令等。抗战期间,任第3战区司令长官部中将高参。抗战胜利后,任江西第2行政区行政督察专员兼保安司令。1949年7月在江西宜春被俘。后获准赴长沙治病。治病期间潜逃。1951年追捕归案后被判处死刑。
张海鹏(1867-1951) 奉系元老、东北军陆军中将,伪满洲国将军。字仙涛,辽宁盖瓶人。绿林出身,后入清军,任管带。民国成立后,在东北陆军任职。1921年任东北陆军第4混成旅旅长。1927年任洮辽镇守使兼骑兵第32师师长。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公开投敌,任洮南边防保安司令、伪满洲国参政府参政官兼侍从武官长、伪热河省省长兼热河省警备司令官等。1945年日本投降后,匿于天津。1951年被人民政府逮捕镇压。
阮
齐(1902-1951) 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湖北黄陂人。黄埔军校第2期及日本士官学校毕业。历任上校处长、少将高参等军职。抗战开始后,任湖北省保安处处长、第99军197师师长、第86军暂编32师师长等。抗战胜利后,任第66军副军长、武汉警备司令、湖北省军管区副司令、湖北绥靖总司令部副总司令等。1949年12月在重庆被俘获。1951年在镇反中被处决。
余锦源(
1905-1951) 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字汇渊、汇泉,四川金堂人。黄埔军校第2期毕业。历任军职。抗战时期,任第190师师长、第10军副军长兼吉泰师管区司令、第14军军长等;抗战胜利后,任整编第72师师长、第72军军长;1949年1月10日,在河南永城战败投诚。2月6日获释后返回国统区。3月派任第7编练司令部副司令官。12月调任成都防守总司令部副总司令。27日在四川邛崃兵败投诚。获释后定居成都。1951年在四川金堂被镇压。
曹
勖(1901-1951) 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原名维彬,字勉青,湖北京山人。黄埔军校第2期毕业。参加北伐战争,历任军事指导员、参谋长、营长、大队长、副师长等军职。抗战开始后,任第98军193师副师长、第5战区鄂中游击纵队司令、第5战区第6游击纵队司令、湖北省第3区保安司令等。抗战胜利后,任湖北省军管区兵役督导专员、京山县县长、湖北省第3区行政督导专员兼保安司令等。1947年辞职。1949年人湖北绥靖总司令部中将副司令官、西南第1路游击总指挥部高参。12月26日在四川成都金堂通电起义。后任解放军第2高级步兵学校教员。1951年在京山被处决。1981年予以平反,恢复起义人员身份。
马守援(1899-1951) 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又名马学波,贵州龙里人。贵州讲武堂、中央军校、陆军大学等毕业。历任连长、营长、团长、新编第10师参谋长等。抗战开始后,任第32军驻重庆办事处主任、贵州省军管区少将参谋长等。抗战胜利后,任贵州省保安司令部中将副司令、重庆绥靖公署中将高参。1949年11月26日在成都参加起义。1951年在贵州龙里被处决。1986年予以平反,恢复起义人员身份。
刘晴初(1897-1951) 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字垂霁,湖南湘潭人。1916年毕业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历任副官、参谋、营长、团长等。1926年参加北伐,任国民革命军独立第2师第1旅旅长。1927年后,任武汉军委会参谋处第2局局长、第4路军参谋长等。抗战开始后,任第9战区长官部中将高参。1940年因病回乡休养。1949年,参与策反工作,迎接解放军。1951年在湘潭以反革命罪被处决。1983年予以平反,恢复起义人员身份。
陈应龙(1894-1951) 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字美山,海南文昌人。黄埔军校第1期毕业。历任排长、连长、营长、团长、师参谋长。1936年授陆军少将。抗日战争爆发后,历任第9师副师长、师长、第2军副军长、军委会第3补训处中将处长等。后因与李汉魂发生矛盾,被军事法庭判刑入狱。出狱后,弃官从商。抗战胜利后,转赴上海。1948年,携眷回乡,创办文昌县文西中学。1951年,在镇反中以“历史反革命罪”被处决。1980年予以平反。
何大熙(1894-1951) 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号容物,湖北长阳人。黄埔军校第3期毕业。历任排长、连长、营长、团长。
在“围剿”红军战斗中失去一条腿。抗日战争爆发后,历任第13师参谋长。后因
被免职回乡。1941年任第6战区第1游击挺进纵队少将司令。1942年因得罪贺柏章被撤职关押。1943年任湖北省医学院训导长。1949年7月任湖北省军政干部学校中将教育长,8月,任湖北省绥靖总司令部第1路总指挥。11月11日,在长阳投靠部下覃守一,不料覃守一部已经起义,遂被俘获。因罪大恶极,1951年,于镇反运动中在长阳被处决。
孙天放(1899-1951)
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安徽怀远人。黄埔军校第1期毕业。曾加入共产党,后脱党。参加北伐,历任排长、营长、副团长、代团长、师参谋长等。抗日战争爆发后,历任第87师261旅副旅长、江苏省保安处高级参谋、第3战区苏北游击指挥部副总指挥、江苏省保安处少将处长、江苏省防空处少将处长、江苏省保安司令部副司令,并以第89军代军长身份出席对日军受降礼。1947年7月授陆军少将军衔。内战爆发,还乡定居镇江市。1951年在镇反中被处决。80年代宣布为错杀,予以平反。
方涤瑕(1903-1951)
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号秀泉,江西九江人。黄埔军校第5期、陆军大学将官班第4期毕业。历任宪兵营长、团长、中央宪兵司令部警务处长、宪兵司令部参谋长等。抗战胜利后,任中央宪兵司令部西南区宪兵司令等。1949年底在成都参加起义。1951年在镇反中被处决。80年代宣布为错杀,予以平反。
王育成(1912-1951)
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字鸣琴,宁夏盐池人。1939年毕业于中央军校西安分校第14期参谋班。曾任第17集团军骑兵旅参谋长、宁夏盐池县县长、第17集团军第11军少将参谋长。抗争胜利后,任第17集团军总司令部参谋处少将处长。1949年9月23日在宁夏银川起义。1951年在镇反中被处决。80年代宣布为错杀,予以平反。
杨健民(1900-1951)
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安徽宿州人。安徽陆军讲武堂、中央军校高级班毕业。历任排长、连长、营长、团长、闽西师管区副司令、第96军少将参谋长等。1949年11月在四川金堂起义,以后返乡居住。1951年在镇反中被处决。80年代宣布为错杀,予以平反。
梁顺德(1909-1951)
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号真心,广东梅县人。1929年黄埔军校第7期毕业。历任排长、连长、第102师政训处主任、第41师政训处主任、中央炮校战术教官等。抗日战胜爆发后,历任炮9团团附、营长、副团长、团长,第76军副参谋长、新编第2军副参谋长等。1946年后,任河西警备司令部参谋处长、少将参谋长。1949年冬在川南起义。1950年10月到解放军沈阳高级炮校任深造班教员。1951年在镇反中被部队判处死刑。1984年撤销原判,按起义投诚人员看待。
彭永年(1899-1951)
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广东揭西人。广东警官学校、日本陆军步兵学校毕业。历任第4军军长吴奇伟秘书、副官、湖南省保安司令部警卫团上校团长、湖南省第4区行政督察专员兼保安司令、国防部安徽芜湖军官总队少将副总队长。1946年去台湾,任台北远洋运输公司经理。1949年2月返回湖南,任省保安司令部少将秘书长。同年5月随吴奇伟起义。1951年在镇反中被处决。八十年代获平反。
单心舆(1896-1951)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字贯臣,湖南平江人。黄埔军校第5期毕业。历任军职。抗日战争时期,任第六战区少将督察专员。1945年抗战胜利之初,奉命率团点验收编湘鄂境内的6个军的伪军,各伪军派员至汉口迎接,送黄金400两给单,其他团员各100两。遭单怒斥,并悉数归公,单因此获嘉奖并授勋章。后任河南督导团少将主任,1949年退休回乡。1951年在肃反中被错杀。1987年人民政府给予平反。
王金钰(1884-1951)北洋政府授陆军中将、国民革命军高级将领。山东临清人。王金镜之弟。1906年保定陆军速成学校毕业后,留学日本陆军士官学校,1911年11月毕业回国,历任北京政府陆军第18师参谋长、暂编第2旅旅长、两浙盐运使、安国军第1方面军团参议。1929年后,历任国民革命军陆军第47师师长、第9军军长、第14路军总司令兼安徽省政府主席等。1931年,任第5路军总指挥,所部被红军击败后被免职。后任军事参议院参议。寓居青岛、北京,潜心学佛。1951年在北京病逝。
莫德宏(1893-1951)国民革命军
陆军中将。广西苍梧人,字致寛。贫苦出身。1917年
入广西陆军,先后在黄绍竑、夏威、韦云淞部任职,参加了北伐战争和对苏区的“围剿”。1936年任第4集团军第15军第44师代师长、陆军第19军第57师师长。抗日战争爆发后,任第48军少将副军长、参加了台儿庄战役等,升任中将副军长。曾俘虏132名日军,将其全部斩首。1941年冬,出任浔梧师管区司令,击落日机,日军第11军司令兼华中派遣军指挥官冢田攻大将身亡。抗战胜利后回老家闲居。1949年被桂系请出,担任湘桂黔护路司令,但部队很快被击溃,莫德宏也被俘虏。1951年在
抚顺战犯管理所病逝。
余乐醒(1901-1951)国民党军统局元老。湖南醴陵人。1919年赴法国勤工俭学,学习机械专业。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5年被派到到莫斯科军事学院学习。1926年回国到广州,被安排在国民革命军总政治部工作,兼任黄埔军校教官。其后参加北伐战争,在叶挺独立团中任职。大革命失败后,参加南昌起义。起义失败后,脱离组织。在上海创办中华汽车专门学校。1929年到西北冯玉祥部,担任陕西省机械局局长。1931年被撤职回上海。1932年加入戴笠领导的复兴社特务处,主持特务警员训练班。1938年底,参与赴河内刺杀汪精卫。后因威望权力上升,受到戴笠猜忌,曾被陷入狱。解放战争后期,与中共组织联系,为迎接上海解放做了些有益的工作。新中国成立后,被安排在一家机械厂当工程师。1951年“三反五反”运动中,因历史问题和现行问题被捕入狱,不久病逝于狱中。
张仁蠡(1900-1951)汉奸。河北南皮人
,出生于武昌。字范卿。张之洞小儿子。早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在私立国民大学任教。后历任湖北督军署秘书,大城、武清、丰润等县的县长。1935年11月在河北通县成立伪冀东防共自治政府,出任伪民政厅长。抗日战争爆发后,历任伪新民会副会长、伪武汉特别市政府市长、伪华北政务委员会委员兼伪天津特别市市长等。抗日战争胜利后,以汉奸罪被判处无期徒刑,在北平监狱服刑。新中国成立后,1951年改判死刑处决。
陆荫楫(1888-1951)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
贵州盘县人,保定军校第一期炮科毕业。陆军大学将官班乙级第一期毕业。1920年任黔军第3混成旅团长,1927年任第4集团军军务处处长。抗战爆发后,1939年1月任第16集团军少将参谋长,1941年任第21集团军参谋长,参加过许多重要战役。1944年任军训部总务厅中将厅长。1947年任贵州省第2区行政督察专员兼保安司令,1949年任贵州省政府委员。1951年,在镇反运动中被捕。同年在贵州被处决。
张 卓(1891-1951)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
贵州台江人,又名张永德,字叔达。
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第13期毕业。曾任云南讲武堂教官、湖南讲武堂教官。后任第6军参谋长、第28师副师长。1933年9月任陆军步兵学校少将教育长。1939年兼任遵义警备司令。1942年4月任第1军中将军长兼渭潼警备司令部司令。1944年参加豫中会战。1945年1月任第29集团军中将副司令。抗战胜利后,任中央军校西安分校中将副主任。1946年任西安绥靖公署中将高参。1949年任贵州省反共自卫训练团总指挥官。同年11月贵阳解放前夕潜伏遵义,后被捕,在狱中妄图秘密发动叛乱。1951年被处决。
张国勋(18-1951)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
贵州人,毕业于贵州讲武堂。1935年任黔军独立第34旅参谋长,1939年任第92军82师246旅少将旅长,参加过长沙会战。后任第6战区司令长官部少将高参兼第26集团军联络主任。抗战胜利后,任国防部第1荣誉军人第3教养院院长,加入军统组织。1949年秋任川滇黔康剿匪总部中将总司令。同年12月11日在四川江安被俘虏。1951年
因有血债被处决。
1952年
周
斓(1891-1952) 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字叔祁,湖南祁东人。1911年参加辛亥革命,并加入同盟会。1916年毕业于保定军官学校,后在湘军中服役,历任营长、团长、旅长。1926年后,历任国民革命军第8军教导师师长、第36军副军长、第17军军长,湖南省代主席,第12军军长,湖南省政府总参议
。抗战时期,任南京卫戍司令长官司令部参谋长,湖南省民政厅厅长,湖南行署主任等职。抗战胜利后,任国民政府立法委员等。1949年参与程潜、唐生智在湖南举行的和平起义。新中国成立后,定居长沙市。1952年1月5日在长沙病逝。
宋鹤庚(1883-1952) 辛亥革命元勋、国民革命军陆军上将。字皋南,湖南湘乡人。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毕业。加入同盟会。辛亥革命时,随黄兴在武汉督师。后历任湖南陆军第1师第3团团长、第1旅旅长、第1师师长、第1军司令等。1924年10月被孙中山任命为建国军北伐中央总指挥;1925年7月任湖南讨贼军湘军第1军军长。后历任湖南宣抚使、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高等顾问、湖南省政府委员兼省建设厅厅长、军事参议院上将参议等。解放前夕拿出自己私藏枪支,授意侄子组织警察队,投奔中共地下武装。新中国成立后留居上海。1952年1月镇反运动中在上海被捕,押解回湘乡,被错误处决。八十年代获平反。
徐维扬(1887-1952) 近代民主革命家、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广东花县人。1904年入广东陆军将弁学堂,后加入同盟会。参加了1910年广州新军起义及1911年广州黄花岗起义。民国成立后,曾任陆军第7团团长兼广东雷廉绥靖处总办。后参加讨袁运动和护法运动。1920年后,历任粤军第7支队司令、广州中华民国政府总统府中将参军、中央直辖第3军左翼司令、孙中山大元帅府大本营参议、粤汉铁路护路司令兼粤汉铁路总巡、粤汉铁路局局长。1931年曾任反蒋的广州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中将参军。后基本脱离政界。新中国成立后赋闲深居。1952年2月1日在广州病逝。
卢作孚(1894-1952) 爱国民族实业家,原国民政府高级官员。原名魁先,别名卢思,四川合川人。1925年在合川创设民生事业公司,从事内河航运事业,后成为我国内河航运巨子。
抗战时期,曾协助政府运送大量物资到四川。至1948年共有船只110艘,总载重量65000多吨。曾任西南科学院院长、四川省政府委员兼建设厅厅长、国民政府交通部次长等职。大陆解放时去香港,不久回四川,曾任全国政协委员。因受不公正对待,1952年2月8日“三反运动”期间在重庆服安眠药自尽。
唐伯寅(1897-1952) 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字剑椿,号剑湘,湖南湘潭人。湖南陆军讲武堂毕业。1918年入湖南新军,历任排长、连长营长、团长、旅长。抗日战争爆发后,任第19师55旅旅长、第19师少将师长,率部参加了长沙会战、上高会战、浙赣会战、常德会战、长衡会战等,屡立战功。1944年后,任江西南丰师管区司令、浙江临黄师管区司令等。1946年退役回湘。1949年8月参与长沙起义。任人民解放军第21兵团高参。1952年2月21日在镇反中于湘潭被处决。1983年平反,恢复起义人员身份。
陈渠珍(1882-1952) 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字玉鍪,祖籍江西,后迁入湖南凤凰。早年入湖南新军,曾随清朝川边大臣赵尔丰入藏平叛。1911年
辛亥革命后历尽艰辛回到内地,后将这段经历写成《艽野尘梦》一书。民国成立后,历任湘西巡防营统领、孙中山委任的讨贼军湘西第2军军长、湘西屯边使、独立第19师师长、新编第34师师长、素有“湘西王”之称。1935年遭何键打击后,任湖南省政府委员,赋闲长沙。1949年3月,再回凤凰,出任湘鄂川黔自卫军军政委员会主任委员、湘鄂川黔绥靖公署副主任、湘西行署主任和反共救国委员会主任等。1949年8月向解放军投诚。新中国成立后,任湖南省人民政府委员,后加入民革。1952年2月在长沙病逝。
陈鞠旅(1899-1964) 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号民力,广东梅县人。历任军职。抗战时期,任预备第3师师长、第16军副军长。抗战胜利后,任整编第1师师长、第1军军长兼第18兵团副司令官。1949年12月26日在四川邛崃参加起义。被送到西南军区军政大学高级班学习。期间,李文、冯龙、周士瀛先后逃跑。陈因此受到牵连被逮捕审查。1952年3月2日含恨在狱中病逝。
王荆山(1876-1952) 日伪汉奸。别名王琳,吉林长春人。早年在长春开办粮铺、面粉厂、陶瓷厂、银行等。与日本经济界关系密切。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投靠日本侵略者,担任日满实业协会常务理事、银行协会会长等多项伪职。1945年被苏军逮捕,后获释。1951年在镇反运动中再度被捕。1952年3月19日被人民政府处决。
刘成禺(1876-1952) 同盟会元老、原国民政府官员。湖北江夏人,出生于广东番禺。早年参加反清活动。1901年留学日本。1905年加入同盟会。武昌起义后回国,参加了二次革命和护法运动。曾任大元帅府参议,协助孙中山著《孙文学说》、《建国方略》。国民政府成立后,任监察院监察委员、国史馆总纂修兼副馆长。新中国成立后,由重庆回湖北,任中南军政委员会文教委员会委员、河北省参事室参事等。1952年3月在武汉病逝。
李锡九(1872-1952) 民国政要,爱国民主人士。原名永生,河北平安人。早年加入同盟会。辛亥革命后,曾任众议院议员、广州非常国会护法委员。1927年任武汉国民政府监察院委员兼军事裁判所所长等。大革命失败后,从事反蒋抗日民主活动。1949年任民革中央监察委员。1949年9月出席新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河北省人民政府副主席、民革中央委员等。1952年3月10日在北京病逝。
张岚峰
(1902-1952) 西北军将领、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汪伪陆军中将。字腾霄,河南柘城人。1922年投冯玉祥部。1925年被冯派往日本留学,与日本特务开始来往。1928年回国后,历任炮兵团长、西北军军官学校校长、副师长兼旅长、张家口抗日同盟军第19军军长等职。1934年第再度赴日本,在早稻田大学学习。抗日战争开始后,公开叛国投敌,任汪伪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第四方面军总
司令。抗战胜利前夕又投靠蒋介石,后任国民党国防部保安第三纵队总司令。1946年底奉命率部进犯鲁豫解放区。1947年1月遭解放军围击,在鲁西南曹县被俘。1952年春在北京功德林战犯管理处病逝。
萨镇冰(1858-1952) 清末海军将领、民国海军上将,爱国民主人士。字鼎铭,祖籍山西代县,出生于福建福州色目人蕯氏家族。1869年入马尾船政后学堂,后被派往英国格林威治皇家海军学院学习。清末曾任兵舰管带、水师统领、广东水师提督等职。民国成立后,历任参政院参政、海军总长、粤闽巡阅使、代理国务总理、将军府肃威上将军、福建省省长、国民政府海军部高等顾问等职。1933年后蛰居福州。抗日战争爆发后到南洋宣传抗日。1949年福州解放前夕拒赴台湾。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全国政协委员,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华侨事务委员会委员,福建省人民政府委员等。1952年4月10日在福州病逝。
李 强(1905-1952) 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革命烈士。字健民,江西遂川人。黄埔军校第1期毕业。历任国民革命军连长、营长、团附、参谋主任、中央军校学生总队总队长等。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军政部第24补训处处长、新编第2军暂编16师师长、第29军副军长、暂编第15军副军长兼镇平师管区司令等。1946年退役回乡。1949年在江西遂川迎接解放,并支持解放军进军大西南。后任遂川县各界人民代表大会常委。1952年4月14日,以“通敌背叛革命”等罪名被处决。80年代予以平反,追认为革命烈士。
马骥云(1883-1952) 同盟会元老、武昌首义元勋、广东护法军政府授陆军少将。河南固始人,回族。1905年参加日知会。1906年加入同盟会。1909年加入共进会。1911年参加武昌起义,后参加讨袁和护法运动。曾任广东革命政府参事兼豫南第1路军司令、国民革命军第6军总指挥部秘书处主任等。1930年后脱离军界,以行医为业。新中国成立后,任河北省文物保管委员会委员。1952年5月13日在汉口病逝。
阮汉三(1888-1952) 兴中会及同盟会会员、广州护法军政府授陆军少将。字观冬,号叠英,广东香山人。早年随父到美洲谋生。认识孙中山。1905年在檀香山加入兴中会。1911年回国参加黄花冈起义,失败后再转赴香港、南洋及美洲,继续奔走革命。1915年回国参加讨袁战争。后随孙中山南下广州护法。1920年后,历任“侨安”舰上校舰长、设在广州的中国监狱少将狱长。孙中山逝世后弃官回乡。抗战时期曾在中山县任职。1952年5月在家乡病逝。
范腾霄(1883-1952) 近代民主革命家、海军将领。别名瀛槎,湖北利川人。早年加入日知会。1905年留学日本,加入同盟会。武昌起义后回国,曾任北京政府参谋本部科长。后因不满袁世凯称帝,请假离职。1918年入日本海军大学。毕业回国后,曾任代理北洋海运舰队司令、东北海军学校教育长。北伐战争时,任北伐军前敌总指挥部高级参谋。1929年后在国民政府海军部任职。1946年后任教于武汉水运学院。新中国成立后,任河北省人民委员会参事室参事、省人民代表。1952年6月18日病逝。
荣德生(1875-1952) 爱国民族工商业家。名宗铨,字德生,号乐农氏居士,以字行,江苏无锡人。青少年时代在上海钱庄任职。1902年后,与其兄荣宗敬先后在无锡、上海等地开设面粉厂、纱厂等,后被称为“面粉大王”。曾任江苏省议员、北洋政府国会议员、国民政府工商部参议、中央银行理事、全国经济委员会委员。大陆解放前夕,拒绝把机器运往台湾。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全国政协委员、华东军政委员会委员、苏南行政公署副主任等。1952年7月29日在无锡病逝。
周 磐
(1894-1952)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字砥平,湖南邵阳人,1916年保定军校3期毕业,加入湘军,从排长一直升至团长。1926年所部加入国民革命军,任第8军第1师师长,独立第5师师长。1928年底,部下第1团团长彭德怀发动平江起义后他被迫辞职,以后长期从事参谋和军事教育工作,直到解放战争末期才重新出山,担任宋希濂的副手,任第14兵团副司令兼122军军长兼常德指挥所主任,跟随宋率部到大西南抵抗。战败后潜逃,1952年3月在昆明被俘,同年7月押送邵阳公审处决。
项丽源(1912-1952)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湖北监利人。1929年5月考入中央军校第8期,先在武汉分校,后转到南京。1933年毕业后,入萧之楚部,历任排长、连长、少校副队长军职。1936年底病休。1937年4月回乡休养。不久,抗日战争爆发,出任郧县专区保安司令部上校参谋长等。1945年任房县县长兼县立初级中学校长。1946年任湖北省保安司令部少将处长,1949年任西南长官公署参谋处少将处长等。同年底,在成都随部起义,被安排在解放军军政大学川西分校学习。1952年7月在镇反中被处决。1984年平反,恢复起义人员身份。
彭 劢(1910-1952)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名庆云,字近仁,湖南长沙人。1926年入长沙师范。1927年入黄埔军校武汉分校。1928年毕业后,历任排长、连长、营长。1936年入陆军大学学习。1937年8月参加八一三淞沪会战。因战功升任团长。1938年毕业后,任54军预备2师参谋长,参加滇西会战。抗战胜利后,历任国防部参谋总部处长、新疆警备总司令部参谋长、第14集团军参谋长、湘鄂边区绥靖司令部参谋长等。因不愿参与内战,告病回乡。新中国成立后,捐献首饰共黄金30两给国家支援志愿军赴朝作战。1952年8月3日在镇反中以“国民党骨干”罪名被处决。1992年平反,恢复起义人员身份。
阚朝玺(1888-1951) 民国奉系将领、陆军中将加上将衔、汉奸。又名朝洗,字子珍,奉天盘山人。奉天讲武堂毕业。早年入张作霖部。历任奉天陆军第一混成旅旅长、吉林剿匪总司令、东北陆军第三师师长兼热河都统、善后会议会员、奉天军政执法处长等。1928年张作霖死后,被解职在大连闲居。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与赵欣伯组织奉天地方自治维持会并任会长。1932年任伪满中央银行副总裁及总裁。抗战胜利后,追随国民党。1951年4月在镇反运动中被捕。1952年8月11日病死狱中。
柏辉章(1901-1952) 黔军将领、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号健儒,贵州遵义人。贵州讲武堂毕业。在黔军中历任连长、营长、团长、旅长等军职。1935年,任第25军102师师长。抗战时期,102师参与徐州会战、南昌保卫战、长沙会战等。抗战胜利后,102师归入粤军薛岳部,柏辉章出任赣南师管区司令、江西军管区参议、第88军副军长等。后赋闲上海。1949年底被劝去台而不动,决意留守家乡。1952年9月14日,因“参与反共活动”等罪名,在遵义凤凰山下被公审后枪决。
蒋在珍(1896-1952) 黔军将领、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字丕绪,贵州桐梓人。贵州讲武堂毕业。历任第25军之团长、旅长、师长等军职。抗战时期,任第25军新编第8师师长。1939年12月,升任第93军副军长。在抗战中。执行过炸毁黄河铁桥和花园口大堤的任务,参与过龙门战役、中条山战役、高平战役、桂林战役等。抗战胜利后,调任国民政府军委办公厅中将参议。未到任,返回家赋闲。1949年又担任贵州省第二绥靖区副司令。贵州解放前夕,随部队起义。后因“参与组织反共救国会”罪名,于1952年9月14日与柏辉章等在遵义凤凰山下被公审后枪决。
傅秉勋(1906-1952) 台湾国民党政府追赠陆军中将。四川仁寿人。黄埔军校第5期毕业。1930年到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学习。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退学回国。抗战爆发后,人后历任国民党军营营长、第43军第26师第76旅第151团团长,参加淞沪会战。后升任第28集团军总部参谋处长、川陕鄂边区绥靖公署副参谋长、第21军第147师副师长及师长。抗战胜利后任第110军第104师师长。1949年12月拒绝参加起义。任国民党川康青边区“人民反共突击军”司令,率残部在川西与人民解放军对抗。1952年9月26日在四川黑水因兵败自杀。
高倬之(1902-1952) 晋军将领、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号昭汉,山西天镇人。早年入晋军。历任军职。抗战时期,任第73师第393团团长、第73师师长、第34军军长等。抗战胜利后,任第39军第73师师长、第34军中将军长。1949年4月,在太原战役中被人民解放军俘虏。1952年12月在太原市被枪决。
尹昌衡
(1884-1952) 北洋政府授陆军上将、将军府盛威将军。原名昌仪,字硕权,号太昭,别号止园,四川彭县人。1902年入四川武备学堂。1904年留学日本。1911年领导四川辛亥革命,后任大汉四川军政府军政部部长、四川军政府都督。曾率军亲征藏边。1913年被袁世凯召赴京,被构陷下狱。1916年袁死后出狱,一度追随孙中山从事革命运动。后归隐成都,潜心文学和写作。新中国成立后,曾任西南军政委员会委员。1952年在重庆病逝。
富双英(1889-1946) 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汪伪陆军中将、汉奸。辽宁辽阳人。早年留学日本,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毕业。回国后投北洋军,为张作霖部属。历任东北军第5师第64团团长、第5方面军第11军军长。抗战开始后投汪伪政权,任汪伪陆军编练总监公署中将参谋长、汪伪军事参议院副院长,1945年任汪伪政府参军长。北京解放前畏罪潜逃。后被通缉归案,1952年以汉奸罪处死。
陈寅生
(1875-1952) 同盟会元老、爱国民主人士。广东海丰人。早年加入同盟会。参加了反袁及护法运动。曾在粤军陈炯明部任职。后从事爱国民主活动。1947年当选为中国致公党中央常委兼秘书长。1949年9月出席新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政法委员会委员、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致公党中央主席团主席等。1952年病逝。
郭汝栋(1889-1952) 川军将领、国民革命军陆军上将。四川铜梁人。
早年就读重庆府中学堂。1911年参加辛亥革命,加入重庆蜀军政府“炸弹队”。1912年入四川陆军速成学校,毕业后历任川军刘存厚部营长、旅长、师长、国民革命军第20军军长、第43军军长。抗日战争期间,
仍任43军军长,率部参加了淞沪会战。1938年因伤病任军事参议院上将参议。1939年因病离职,回重庆养病。1949年留居大陆。1950年,受刘伯承保护,免于被家乡人清算。1952年在成都病逝。
熙
洽(1884-1952) 东北军将领、陆军中将,伪满大臣。满洲正蓝旗人,爱新觉罗氏。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毕业。民国成立后,历任黑龙江督军总署参谋
长、东三省陆军讲武堂教育长、东北陆军第十旅旅长、吉林东北边防军副司令长官等。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叛国投敌,任吉林省长官公署长官、伪满洲国财政部总长兼吉林省省长、伪满洲宫内府大臣等。1945年8月日本投降后,被苏军逮捕。1950年被引渡回国,监禁在抚顺战犯管理所。1952年病逝。
王靖国(1893-1952) 晋绥军将领、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山西五台人。1918年保定军官学校毕业,后在晋绥军中服役,历任营长、团长、第5旅旅长、
第37师师长、第3军军长。抗战时期,任第19军军长、第13集团军总司令。抗战胜利后,任第6集团军总司令、第10兵团司令、太原守备总司令。1949年4月24日,在解放军攻克太原的战斗中被俘。1952年12月在抚顺战犯管理所病逝。
伍庸伯(1886-1952) 国民革命军少将、抗日名将、儒学大师。
名冠球,又名观淇,字庸伯,以字行。广东番禺人。1902年考入两广高等学堂。后考入广东将弁学堂。毕业后,出任新军管带。1909年考入保定军官学校。毕业后留校任教官。1916年辞去教官职务,专心研究学问,最后,专攻儒学,并开始传道授业的讲学经历。1926年,应李济深之邀,回广东出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办公厅主任兼少将总参议。后出任广东省政府委员,兼任全省地方警卫队编练委员会主任委员及地方武装团体训练员养成所所长。1936年出任广东农村合作委员会主任委员。1938年10月广东沦陷后,组织当地青年开展游击战,在广东抗击日军。1939年出任第四战区第十二集团军第一游击纵队司令。1945年,任第七战区挺进第四纵队司令。抗日战争胜利后,立即解甲归田,1949年广州解放时,坚持留在番禺学宫。1950年,应梁漱溟、黄良庸等学者请求讲解《大学》,到了北京。1951年底患病住院。1952年冬在北京病逝。
许鸿林(1896-1952) 晉绥军将领、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字振鹏,河北肃宁人。历任军职。抗战时期,任第61军第72师师长、第23军军长
。抗战胜利后,任整编第19军第68师师长、山西省保安司令部副司令及司令等。1949年4月,在太原被人民解放军俘虏。1952年病逝于狱中。
武庭麟(1892-1952) 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字歧峰,河南伊川人。早年入镇嵩军,历任团长、旅长。1927年后任国民革命军第2集团军第8方面军独立师师长、第15军第64师旅长等。抗战时期,任第64师师长、第15军军长。抗战胜利后,任整编第15师师长。1947年11月在豫西战败被俘。1952年在洛阳被镇压处决。
焦达梯(1903-1952) 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湖南浏阳人。焦达峰烈士之弟。黄埔军校第1期毕业。在第6军第17师中历任连长、营长、第6军第18师任独立团团长。1927年后,历任南京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上校侍卫官、警卫3团团长、浙江保安2团团长、第88师独立旅副旅长。1933年参加福建反蒋活动,曾入军人监狱十个月。抗日战争爆发后,历任巴中团管区司令、莱阳军管区附员、第9战区长官部少将高参兼长沙防空司令部参谋长、浏阳县自卫总队副总队长等。抗战胜利后,任第27军官总队第5大队大队长、长沙绥靖公署少将高参等。1949年,任湖南第1区行政督察专员兼保安司令。7月,组织临时治安支前委员会,欢迎解放军入浏阳,所部接受解放军改编。12月,到解放军中南军政大学学习。1952年在镇反中被处决。1981年人民政府予以平反,恢复起义人员身份。
林伯民(1886-1952) 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原名秉彝,广东梅县人。少时随父林绍斐移居广西。广西陆军讲武堂毕业。在桂军中任队官、管带、、广西陆军小学监督、第12混成旅旅长等军职。1928年后,历任南京国民政府军事顾问、参军等。抗战期间,任广西第4战区荣誉军人管理处中将处长。抗战胜利后,回家乡梅县居住,多次掩护中共地下工作人员和游击队。1952年在镇反中被处决。1986年人民政府予以平反。
陈宏谟(1905-1952) 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原名名斌,字嘉猷,四川内江人,出生于浙江温岭。黄埔军校第5期、陆军步兵学校将官班第6期、中央政治学校第1期毕业。历任国民革命军连长、副官、团附、团长等。抗战期间,任第18集团军少将参谋,派驻延安。因参与发起延安黄埔军校同学会,并给予款项资助,被降职军委会科长。1946年退役。1948年,又任第15兵团独立第366师师长、川南师管区司令、独立第364师中将师长等。1949年12月23日在四川随罗广文部起义。后任解放军西南军区高参。1952年在镇反中被处决。1983年人民政府予以平反,恢复起义人员身份。
周伯英(1909-1952)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字湘雄,湖南东安人。1929年7月于中央军校第6期毕业,历任排长、连长、湖南省警训大队中队长、保安第6团营长、团附、团长、补充第17旅副旅长及旅长。1948年春任国防部少将部员。1949年参加湖南起义。后返乡居住。1952年在镇反中被处决。80年代人民政府予以平反,恢复起义人员身份。
林芝云(1901-1952)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又名盖南,湖南湘潭人。1922年加入驻粤湘军,任排长、副官等。1925年考入黄埔军校第1期。毕业后,任驻粤湘军讲武堂教官、黄埔军校入伍生部第1总队区队长、连长。参加两次东征和北伐。后历任第2军营长、湖南省政府警卫团副团长、湖南省保安第2团团长。抗日战争爆发后,任第6战区游击挺进纵队副司令。1947年7月授陆军少将,任湘鄂赣边清剿区少将司令。1949年8月随陈明仁部起义。后返乡居住。1952年在镇反中被处决。80年代人民政府予以平反,恢复起义人员身份。
赵俊图(1911-1952)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湖南醴陵人。1929年于中央军校第7期毕业。历任军职。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安徽省保安第3团营长、团长、苏浙皖边区游击挺进军总部少将高参等。1946年任国防部第12军官总队少将大队长、国防部少将部员。1949年任湖南醴陵师管区少将副司令。8月率部随陈明仁部起义。1952年在镇反中被处决。80年代平反,恢复起义人员身份。
赵鸿厚(1904-1952)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河南怀庆人。黄埔军校第3期军官训练班毕业。历任排长、连长、参谋、副官处长、第40师副师长等。抗日战胜爆发后,历任第40师师长、第1战区游击挺进纵队副司令、第1战区司令长官部少将高参、鄂豫皖边游击挺进纵队副司令等。抗战胜利后退役。1947年任徐州剿总军官教导大队少将副大队长。1949年任长沙绥靖公署军官总队副总队长。后随程潜等起义。1952年在镇反中被处决。80年代人民政府予以平反,恢复起义人员身份。
曹 森(1906-1952)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号润轩,河南唐河人。黄埔军校第4期步兵科毕业。参加北伐战争,历任排长、连长、营长、团附、第116师副官处长等。抗日战胜爆发后,历任独立第1旅团长、旅长,第116师参谋长、副师长,第169师师长。抗战胜利后,任整编第26师139旅旅长、第26军副军长、滇西师管区司令。第1战区游击挺进纵队副司令、第1战区司令长官部少将高参、鄂豫皖边游击挺进纵队副司令等。1949年底在云南参加起义,后返乡居住。1952年在镇反中被处决。80年代人民政府予以平反,恢复起义人员身份。
覃守一(1910-1952)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湖北长阳人,土家族。1927年入第43军,历任中队长、师政训处组长等。1934年入读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特别班第1期。抗日战胜爆发后,历任第6战区第1纵队司令部参谋主任、军委会湖北战干团第2大队大队附、第82军参谋处处长等。抗战胜利后,任国防部青年救国团第5大队大队长。1949年5月,任湖北绥靖总司令部长阳纵队少将司令兼代长阳县长。11月率部起义。后返乡居住。1952年在镇反中被处决。80年代人民政府予以平反,恢复起义人员身份。
谢灵石(1902-1952)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号云根,四川简阳人。早年入上海暨南大学学习。后考入黄埔军校第6期步兵科。后出任四川江都县警察局督察长。抗日战争爆发后,任第31集团军总司令部参谋、特务团团附、第29军军械处处长、河南信罗师管区第2补充团团长等。抗战胜利后,任新疆迪化警备司令部少将高参。1949年参加新疆和平起义,后返回家乡居住。1952年在镇反中被处决。80年代人民政府予以平反,恢复起义人员身份。
邓士富(1903-1952)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广东梅县人。黄埔军校第2期、陆军大学第5期高级班毕业。历任排长、连长、营长、团附。抗日战争爆发后,历任第22师独立3旅团长、副旅长,第52军135师副师长等。抗战胜利后,任新编第7军38师副师长、新编第7军67师师长、61师师长、整编第172师师长。1949年10月长春和平解放,率部向解放军投诚。后回家乡居住。1952年在镇反中被处决。1983年人民政府予以平反,恢复起义投诚人员身份。
列应佳(1903-1952)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号介人,广东增城人。黄埔军校第5期毕业,参加北伐战争。历任排长、连长、广东绥靖区司令部警备大队副大队长等。抗日战争爆发后,历任第4战区第3游击挺进纵队支队司令、广东保安司令部少将参议。抗战胜利后,任广东保安第4师少将副师长兼保安第5团团长。1948年5月17日,在广东和平县被解放军包围后投诚,并接受改编。1952年在镇反中被处决。八十年代人民政府予以平反,恢复起义投诚人员身份。
茅祖权(1883-1952) 民国政要。江苏海门人。早年留学日本,加入同盟会。民国成立后,历任国会议员、国民党中央候补执行委员、江苏省民政长、中央公务员惩戒委员会主任委员、行政法院院长、司法院秘书长、总统府国策顾问等。1950年在上海被人民政府逮捕。1952年在狱中病逝。
周恭寿(1876-1952) 民国政要。字铭久,原籍贵州麻江,生于四川成都。清末举人。曾任贵州咨议局副议长。在贵阳创办高等小学堂1所,初等小学堂9所,并出任贵州教育总会副会长。民国成立后,历任遵义县县长、四川川西道道尹、国会议员、广州大本营咨议、国民政府贵州省政府委员兼教育厅厅长、贵州大学校长、贵州省政府行政院咨议等。抗战胜利后,在南京、上海居住。1952年在上海病逝。其弟周昌寿,我国著名物理学家。
李午云(1885-1952)同盟会元老、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湖南平江人。清末秀才,加入同盟会,历任孙中山秘书,汉口特别市党部常务委员。1928年后,任军事参议院上校咨议,少将参议。1946年退役回平江,任平江县文献委员会主任,筹备编写《平江县志》。新中国成立后被选为湖南省人民代表,省文物委员会委员。1952年逝世。
伍 驺(1891-1952)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别字于驺。广东阳江人。1916年保定军校毕业,入广东陆军服役。历任粤军连长、营长、肇军讲武堂教官、粤军总司令部参议等。1924年后,历任粤军第1军第1师第4团团附、大本营江门警备司令、广东警卫军司令部参谋长、中央直辖第5军警备旅旅长等。1927年6月后,历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后方留守处高级参谋、广东第8路军总指挥部参议。1931年,任广东绥靖公署参议等。抗日战争爆发后,任第4战区两阳游击挺进纵队副司令兼两阳联防处主任、第7战区第8挺进纵队司令等。抗战胜利后退役回乡,建设乡村,开办学校等。新中国成立后,被当地政府列为镇反对象。1952年在阳江县监护地病逝。
张 琴(1876-1952)
清末民国政要,国民党元老、学者、书画家、诗词家。字治如,晚号石匏老人,福建莆田人。1904年中进士,为晚清最后一批进士。授翰林院编修。民国元年被选为国会众议院议员。担任《东亚新闻》报主笔、孔教大学董事长、福建教育司长等。1927年,编写《莆田县志稿》,1934年,创办莆田国医专科学校并担任校长。1952年在家乡病逝。
1953年
周
址(1890-1953) 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字之础,广东开平人。1914年保定军校毕业。分派粤军服役。1919年考入北京陆军大学,1922年毕业。1923年春回广东,参加东征、北伐、历任独立团团长、独立第4师副师长、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办公厅主任、广东第1集团军第3军司令部参谋长等。抗战时期,曾任广东军管区兵役处处长、第7战区参谋处长兼第12集团军参谋长、第12兵站分监
。抗战胜利后,脱离军界。1949年,曾出任当时广东省政府顾问4个月,同年回家乡定居。1953年3月8日在镇反运动中被错误处决。1985年人民政府予以平反,宣告无罪,属于错杀。
刘
鉶(1882-1953) 国民革命军将领。字仲钦,湖南邵阳人。北洋陆军速成学堂毕业。历任广西陆军学堂教官、湘军团长、湖南第2师第2旅旅长、第2师师长、国民革命军独立第五师师长等。1927年后,被蒋介石任为训练总监部副监、军事参议院参议,均不就。脱离军界,从事采矿业。解放前夕,亲友劝赴香港,执意留在长沙。解放后把矿山交给了政府,曾任湖南省人民政府参事等。1953年3月12日在长沙逝世。葬长沙南郊公墓。
哈汉章(1879-1953) 民国将领。北京政府授陆军中将、将军府廉威将军,南京国民政府授陆军中将。字云裳,湖北汉阳人,祖籍河北沧州,回族。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毕业。清末曾任军咨府副使、将军府总监职。1910年随载涛出国考察军事。1911年与黄兴、李书城联系,秘密参与反清活动。武昌首义后,任陆军第8师师长。1912年后,历任总统府咨议、总统府侍从武官长等。1922年后去职,回原籍定居。1946年,国民政府续任其为陆军中将,并同时除役。新中国成立后,留居北京。1953年3月在北京协和医院病逝。安葬北京万安公墓。
向瑞琮(1878-1953) 湘军将领、北京政府授陆军中将。字厚甫,湖南长沙人。1904年赴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留学。1907年毕业回国。任保定陆军速成学堂军事教官、管带等。1911年参与长沙光复军事活动。后出任湖南都督府军务部长、湖南陆军第1师师长、湖南北伐军第1军军长、北京政府陆军部军务部部长、大总统府军事顾问等。1927年回湖南定居。参与“马日事变”。抗战胜利后,参与会道门蓝衣社反动组织。1950年后潜逃到武汉、广州等地。1951年10月被捕押回原籍。1953年春在管制期间因病逝世。
司元恺(1898-1953) 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字怡唐,河北青县人。1922年保定军校毕业。在直隶军中任职,历任营长、教导队队长等。抗日战战争爆发后,历任团长、副旅长,独立第46旅旅长、新编第40师副师长、第39师师长等。抗战胜利后,任整编第40师第39旅旅长、第39师师长、第115军军长等。1949年1月10日与解放军作战时战败被俘。入华东军区苏州解放军官训练营学习。1953年春因病逝世。
周福成(1898-1953) 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字全五,辽宁沈阳人。1923年保定军官学校毕业。后在东北军中服役。1935年后任国民党陆军第129师师长、第116师师长、第53军军长,参加了抗日战争中的许多战役。1944年加入中国远征军序列,率部在滇西及缅甸作战。抗战胜利后,奉命率部进入东北,任第8兵团司令官兼松江省主席。1948年11月在解放军攻入沈阳后放下武器。后在逃潜中被俘。后在抚顺、绥化战犯管理所受训。1953年3月9日因病获释。同年夏天在哈尔滨脑溢血病逝。
黄金荣(1863-1953) 上海青帮头目,国民政府少将参议。浙江余姚人,生于苏州。1900年在上海巡捕房当巡捕,后成为上海青帮最大的头目。1927年与杜月笙等参与四一二反革命政变。1928年任南京国民政府少将参议及行政院参议。后长期为蒋介石效劳。抗战期间,拒绝出任伪职。上海解放前夕,将其家产及企业资金转移至香港,听从民主人士劝告,留在上海。解放后,向人民政府坦白罪行。1953年6月20日,在上海病逝。
吴奇伟(1890-1953) 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字晴云,号梧生,广东大埔人。先后就读于广州黄埔陆军小学、武昌陆军中学,1919年毕业于保定军官学校。历任粤军连长、营长、团附,1927年后历任国民革命军
团参谋长、师参谋长、旅长、第21师师长、第12师师长、第4军代军长等。抗战时期,任第18军团军团长、第9集团军总司令、第6战区副总司令长官兼长江上游江防司令
等。抗战胜利后,任湖南省政府主席、徐州绥靖公署副主任、华北剿总副总司令、广州绥靖公署副主任等职。1949年2月赴香港通电起义。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全国政协委员、广东省人民政府委员等。1953年7月10日在北京病逝。
文
绣(1909-1953) 原末代皇帝溥仪妃子,满族。学名傅玉芳。出身于鄂尔德特氏家族,父亲为清朝内务府主事端恭。其出生于北京。1921年12岁时被选入宫中为清逊帝溥仪妃子。1932年勇敢地与溥仪离婚,成为轰动一时的大新闻。其后过了十余年孤独的生活。1946年嫁与下级军官刘振东。新中国成立后,仍居于北京。1953年9月17日病逝。
圆
瑛(1878-1953) 宗教界爱国人士。俗姓吴,法号宏悟、韬光、一吼堂主人等,福建古田人。1897年18岁时在福州鼓山涌泉寺出家。后曾任九大名刹住持,连任中国佛教会七届会长。抗日战争时期,从事抗日救亡活动,曾被日本宪兵逮捕。新中国成立后,代表中国佛教界于1952年出席亚洲及太平洋区域和平会议。1953年任中国佛教协会首任会长,同年9月20日在宁波天童寺圆寂。
寇
遐(1884-1953) 民国政要、书法家。字胜孚,号玄疵,陕西蒲城人。早年加入同盟会。辛亥革命后,任陕西省临时议会副议长、国会众议院议员。1916年参加护国运动。1917年随孙中山赴广州参加非常国会。1924年参与北京政变,出任农商总长。后曾任陕西省政府委员、高级顾问、陕西省临时参议会议员等。新中国成立后,任陕西省人民政府委员。1953年9月6日在西安病逝。
吴蕴初(1891-1953) 爱国民族工商业家、化工实业家。字葆元,江苏嘉定人。早年在上海学习化学。后在汉阳钢铁厂等任职。二十年代起,先后在上海创办味精厂、电化厂、陶器厂、氮气厂等。历任中
华化学工业会副会长、全国经济委员会委员、资源委员会委员、国民参政会参政员等。抗战期间,将工厂内迁,积极支持抗战。1948年到美国。上海解放时,即欣然回国。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华东军政委员会委员、上海市人民政府委员、上海市工商联检查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1953年夫人吴戴仪病逝,十分悲痛,加上积劳成疾,也住进医院。10月15日在上海病逝。
崔世昌(1900-1953) 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河北高阳人。保定军校第9期、陆军大学第15期毕业。历任军职。抗日战争爆发后,任第1战区司令长官部高参、第14集团军中将参谋长、第5战区副参谋长等。抗战胜利后,任河北省第6区行政督察专员兼保安司令、东北剿总办公厅主任、国防部中将部员、甘肃省保安司令部副司令、第7兵团副参谋长等。1949年12月25日在四川德阳参与起义。1953年12月7日在河北涿县被处决。1986年5月平反。恢复起义人员身份。
李章达(1890-1953) 近代民主革命家、广州大元帅府授陆军少将、爱国民主人士。字南溟,广东东莞人。1906年加入加入同盟会。1911年在南京陆军中学就读,与部分同学赴武昌编入总指挥黄兴的卫队,参加了武昌起义。1912年考入保定军校。1913年5月在训练中不慎跌伤手,被迫中断学业回广州养伤。1914年参加讨袁运动及护法运动。1920年后,历任孙中山警卫团团长、大元帅府参军处参军、大元帅府宪兵部司令、广东革命政府军法委员会主席。1927年后,与李济深、陈铭枢、蔡廷锴、蒋光鼐等长期从事反蒋民主活动。抗日战争时期,曾任第4战区军法执行总监。1941年参与组织中国民主政团同盟(中国民主同盟前身)。1948年任民革中央常务委员。1949年9月出席新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广东省人民政府副主席、广东省政协副主席、广州市副市长、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常委兼南方总支部主任委员。1953年12月9日在广州病逝。
周士冕(1903-1953) 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原名十诚,字民铎,号功九,江西永新人。黄埔军校第1期毕业。历任连长、营长、团长、第88师第268旅旅长、49师师长等军职。抗战时期,任第46军第49师师长、第27军副军长、第36军副军长、第91军军长、第27军军长、第10战区政治部中将主任。抗战胜利后,任国民党中央驻西安绥靖公署政治特派员、西南军政长官公署政治部主任等。1949年冬随胡宗南转战四川、西昌。1950年4月,在西藏战败,被人民解放军俘虏。1953年12月25日在江西永新被枪决。
王怀庆(1875-1953) 北洋直系将领、北洋政府授陆军上将、将军府靖武上将军。字懋宣,河北宁晋人。,绰号“马桶将军”。1889年投清军。北洋武备学堂毕业。清末任北洋军统领、总兵等职。民国成立后,历任镇守使、
京师步军统领、总统府高等顾问、京畿卫戍司令、热河都统、直系第2陆军总司令。直系失败后去职居天津。1926年在吴佩孚与张作霖联合进攻国民军时,再任京畿卫戍司令。后受张作霖排挤去职,闲居天津。抗战期间,拒绝出任伪职,家中珍宝、古董、字画等被日军洗劫一空,为此几乎神经失常。1953年在天津病逝。
邓飞黄(1895-1953) 原国民政府军政要员。原名声坦,字子航,湖南桂东人。北京大学毕业。历任国民党中央宣传部《政治周刊》主编,冯玉祥国民军总部政治委员、前敌政治部主任,国民党河南省党部常务委员,第二集团军政训处处长,国民党候补中央检查委员,国民参政会参政员,三民主义青年团中央干事,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等。1948年参加湖南起义。新中国成立后,任湖南省人民政府军政委员会顾问、中南军政委员会参事。1953年在武汉逝世。
唐宝锷(1878-1953)
清末民初政要、法学家、律师。族名宗鎏,字秀锋、秀丰,广东香山人。1896年派往日本官费留学。1899年毕业即任代理长崎领事官,1901年调东京公使馆任馆员。1905年取得早稻田大学学士学位回国,经朝考一等,赐进士,授翰林院检讨。12月以参赞衔随载泽赴日考察政治。1906至1911年,任陆军部首席参事官,起草陆军刑法。辛亥革命成功后,在南北和会中任北方代表唐绍仪的秘书长。以后任国会议员。1925年北洋政府解散国会,即退出政坛,从事法律工作,在北京、天津开设律师事务所。1948年因年迈,停止律师事务。1953年病故于天津。翻译著作有《东语正规》《日本警察法令提要》等共20种。
杨子毅(1878—1953) 同盟会员、民国政要。原名绍柽,又名干周,字翊朝,广东香山人。1905年毕业于两广速成师范学堂,回石岐办小学,并与郑彼岸、郑道实等人创办《香山旬报》。继考入两广方言学堂德语班学习,1911年毕业,被推为中山县议会副议长。1912年获官费派往德国留学,并加入同盟会。1915年到爪哇执教及兼营工商业数年。1918年返国从事农产品贸易。1923年后历任大本营财政部第一局局长、总务厅厅长、赋税局局长等职。1927年后,历任番禺县县长、浙江省政府秘书、宁波市市长、交通部秘书长、中山县县长等。抗战时期,任国民参政会委员。1947年后闲居乡中。解放初期被推选为广东省政协委员、省人大代表。1953年病逝。
邓慕韩(1881-1953) 近代民主革命家、同盟会员、国民党高干。广东三水人,世居西南镇。早年在广州读书。1904年留学日本东京弘文学院。1905年加入同盟会,跟随孙中山革命。1908年随孙中山赴南洋发动华侨支持革命。参与组织中国国民党南洋支部。1910年主持创办《平报》和《平民报》。广州黄花岗起义
时主管宣传工作。遂后,曾任孙中山大元帅府参议、广三铁路局局长、国民党广东支部宣传科长、大本营广东宣传委员、国民党广州特别市党部常务委员等职。1930年后,长期担任中国国民党中央党史编纂委员兼广州办事处主任。新中国成立后,在广东文史馆工作。1953年病故。
韩步洲(?-1953) 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字亚东,山西繁峙人。太原北方军官学校毕业。历任晋军军职。抗战时期,任骑兵第1军参谋处长、第2战区独立第3旅少将旅长、第43军暂编第46师师长、第2战区第2游击司令、第43军副军长、山西省防第5军军长等。抗战胜利后,任整编第33军暂编第38师师长、第33军中将军长等。1949年4月24日,在太原战役中战败被俘。1953年(一说1954年),在北京被镇压处决。
宋士台(1893-1953) 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广东花县人。保定军校第6期、陆军大学将官班毕业。历任连长、营长、团长、第4路军第63军第152师454旅少将旅长等。抗日战争爆发后,任160师少将副师长,参加南京保卫战,以战功升任中将师长。昆仑关战役失利后,被撤职,任广东绥靖公署高参。抗战胜利后,回广州经商。1953年,被划为“恶霸地主”被处决。1985年撤销原判。2004年,广州市花都区赤泥镇锦山村建立抗日名将宋士台将军铜像以纪念。
接下页(54—5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