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二:1949年后留在大陆及回归大陆的人物

                           (1985-健在)

                               1985年

贺粹之(1898-1985) 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爱国民主人士。河北文安人。保定军校、陆军大学毕业。1928年后,历任冯玉祥部营长、团长、第20师旅长、第20师参谋长等;抗战时期,任第12军参谋长、第12军第20师副师长、第81师师长、第12军军长、第28集团军副总司令;后因派系斗争,被撤职查办;释放后,任第28集团军高参、军政部部员等。新中国成立后,历任民革河南省委员会顾问、郑州市政协委员等。1985年3月在郑州病逝。

盛家兴(1904-1985) 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爱国民主人士。别号仲宾,祖籍江苏南京,出生于云南下关人。黄埔军校第5期毕业。后毕业于陆军大学。历任陆军大学战术教官。抗战时期,任第60军第183师参谋长、第1集团军参谋长、第93军副军长。抗战胜利后,任第93军副军长及军长。1948年10月在锦州被解放军俘虏。新中国时期,经改造获特赦。后任解放军南京军事学院教员、安徽省人民政府参事、安徽省政协常委、民革安徽省为常委、民革中央团结委员、云南省人民政府参事、云南省政协委员等。1985年5月20日在昆明逝世。

李沛文(1906-1985) 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爱国民主人士、农学家。字质生,广西苍梧人,李济深长子。1925年考入广东大学。1927年留学美国康奈尔大学农学院、加州大学等,获硕士学位。回国后,历任岭南大学教授及农学院院长。抗战时期,任第九战区少将参事。后任中国农村复兴委员会代表。新中国时期,任广西省人民政府委员、华南农学院副院长、华南农业大学顾问、民盟中央委员、全国政协委员。1985年4月19日在广州病逝。

喻梦希1905-1985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字亚芳,湖南平江人。黄埔军校第6期毕业。历任国民革命军军职。抗日战争时期,任第23师少校参谋、第25第40旅政治部主任、第133师副师长兼政治部主任等。抗战胜利后,任第7兵团第64军少将政工处长。1948年在淮海战役中被人民解放军俘虏。新中国成立后,被关押改造。1975年获特赦,任平江县政协常委、湖南省人民政府参事室秘书。1985年4月逝世。

邹秉文(1893-1985)  农业科学家,植物病理学家、国民政府官员。别名应崧,江苏吴县人,出生于广州市。早年留学美国。1915年获美国康奈尔大学农学士学位。参与发起组织中国科学社。1916年回国后,历任南京金陵大学等校教授、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农科主任。1933年10月,任全国经济委员会棉业统制委员会常委。1937年任国民政府军委会所属贸易委员会常委 、副主任。1943年代表中国参加联合国粮食农业组织筹备工作。1947年辞去国民政府职务。1949年去美国。1956年回国,历任农业部顾问、高教部顾问、全国政协委员等。1985年6月11日在北京病逝。终年92岁。 

任 谦(1906-1985)  国民革命军将领。字粟栽,甘肃渭源人。1926年入冯玉祥部,历任团长,副旅长,平凉保安副司令、第8战区参议等。1945年加入中国民主同盟。194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赴延安,后历任陕甘宁边区政府委员,兰州军管会副主任等。新中国成立后,历任陕西省民政厅厅长,陕西省政协副主席,全国政协委员,民盟中央委员等。1985年6月19日在兰州病逝。 

刘多荃(1897-1985)  东北军将领、国民革命军陆军上将。字芳波,辽宁凤城人。1923年保定军官学校毕业。在东北军任职。历任连长、队副、卫队营营长等。1933年任国民党陆军第105师师长。1936年底支持张学良发动西安事变,抗战时期,历任第49军军长,第10集团军副总司令 兼热河省政府主席,第25集团军副总司令、第12战区副司令长官等。抗战胜利后,任华北“剿总”副总司令。平津战役后去香港。1949年8月,通电起义。9月,从香港返回北平,出席新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新中国时期,历任国务院参事,全国政协委员,民革中央委员,辽宁省人大常委会副主席等。1985年7月22日在北京病逝。

张  猛(1894-1985)  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孙中山卫士长。号国森,原籍广东新会,生于越南海防。云南陆军讲武堂毕业。1920年毕业后到广州,历任粤军第1师副官、广州总统府警卫团上尉团副官、机关枪连连长、大本营中校副官、长洲要塞司令部参谋长。1924年底奉命到云南参加讨伐唐继尧,任云南纵队少将指挥官。1926年参加北伐,历任国民革命军第6军第17师营长、代团长、师参谋长、少将兵站支部长等职。1932年一二八淞沪抗战开始,前往上海参加第19路军对日作战。抗日战争时期 ,历任广东第1专区防空主任、澳门知用中学军训团教官、李济深部少将参议、重庆参议院少将参议等。抗日战争胜利后,跟随李济深从事民主运动。1949年2月,在台湾与潘景晴结婚。3月,返回南京,迎接解放。南京解放后,即与刘伯承、宋任穷取得联系。被邀出席庆祝南京解放大会。新中国时期,历任南京中山陵拱卫组副组长、广州市人民政府参事室参事、广东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等。1985年7月30日在广州逝世。终年91岁。

卢于道(1900-1985)  爱国民主人士,医学家、解剖学家。曾用名日新,浙江鄞县人。早年毕业于南京东南大学。后赴美留学,获解剖学和哲学博士学位。1930年回国后,长期从事神经解剖学的研究和教学工作。抗日战争胜利后从事爱国民主运动,1946年参与发起组织九三学社并当选为监事。1948年10月进入华北解放区,受到毛泽东,周恩来的接见。1949年9月出席新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復旦大学教授,上海市政协副主席,九三学社上海市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央委员会副主席等。1985年8月4日在上海病逝。 

莫树杰(1897-1985)  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爱国民主人士。号剑青,广西南丹人。早年入军旅。参加了北伐战争,历任团长、旅长等。1936年毕业于南京陆军大学。抗战时期,任国民革命军陆军第48军第175师师长、第48军军长等。抗战胜利后,任广西省政府委员、广西省保安副司令、桂林绥靖公署副主任兼桂西军政区司令官等。1950年1月接受改编。新中国时期,历任中南军政委员会参事室参事,广西省人民政府参事室参事,广西省政协副主席,民革中央顾问,民革广西区委常委等。1985年8月7日在南宁病逝。

王治歧(1901-1985) 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爱国民主人士。字凤山,甘肃天水人,黄埔军校第1期及陆军大学将官班毕业。历任甘肃保安旅旅长、西安中央军校第7分校第15期学生少将总队长。抗战时期,任第196师师长、第165师师长、第80军副军长、甘肃保安处处长等。抗战胜利后,任第119军军长兼第5兵团副司令官。1949年12月率部8千人在甘肃武都起义。新中国时期,任甘肃省人民政府委员、民革甘肃省副主委、民革中央委员、甘肃省政协常委、西安黄埔军校同学会名誉会长。1985年8月11日在兰州逝世。

王昆仑(1902-1985)  政治活动家。江苏无锡人。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参加了五四运动。1922年加入中国国民党。1926年任黄埔军校潮州分校政治教官。参加了北伐战争,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政治部秘书长。后任国民政府立法院立法委员、国民党中央候补执行委员等。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1年参与组织中国民主革命同盟。1943年参与组织三民主义同志联合会。1948年赴美,协助冯玉祥开展反蒋民主活动。1949年1月回国进入解放区。同年9月出席新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全国政协常委、副主席、代主席、主席等。1985年8月23日在北京病逝。 

何柱国(1897-1985)  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爱国民主人士。江苏常州人。1917年考入保定军官学校,因成绩优异,不久即保送留学日本陆军士官学校。1919年毕业回国。后任保定军校及东北讲武堂教官、东北军团长、旅长 、暂编第23师师长、第57军军长兼第109师师长、陆军骑兵军军长等。九一八事变后,率部参加山海关抗战及长城抗战。1936年12月参加西安事变。抗日战争时期,任国民革命军骑兵军长,第15集团军总司令,第10战区副司令长官。抗战胜利后因双眼失明退役。解放战争时期,拥护中共提出的和平建国方针。新中国成立后留居杭州,历任全国政协常委,民革中央常委等。1985年9月3日在北京病逝。 

史 良(1900-1985)  政治活动家、法学家,爱国民主人士。女,字存初,江苏常州人。早年在常州读书,参加了五四运动。1923年入上海法科大学。1931年开始在上海从事律师职业。1935年参与发起成立上海妇女界救国会,任理事。并担任上海文化界救国会及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执行委员。1936年11月被国民党政府逮捕,成为著名的爱国“七君子”之一。抗日战争时期任国民参政会参政员 、中国妇女慰劳总会理事、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委员,从事抗日救亡运动。抗战胜利后,积极参加爱国民主运动。1949年9月出席新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中央人民政府司法部部长、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全国妇联副主席、民盟中央主席等。1985年9月6日在北京病逝。 

马 璧(1912-1985)  国民政府官员、学者。原名大炎,字光奎,号默庐,祖籍陕西扶风,出生于湖南湘潭。早年在湖南省教育厅,民政厅任职。1946年任国民政府国防部新闻局上校编译专员、长沙绥靖公署政工处主任秘书。1949年5月解职归田。1950年9月清匪反霸开始,跟随父亲出走香港。1951年经邓文仪帮助到台湾,曾任国民党军总政部、作战部特约研究员,政工干校系主任,台湾警备司令部顾问等。1981年11月从台湾回北京定居,任全国政协常委,全国人大常委等。1985年10月8日在长沙病逝。 

于镇河(1898-1985)  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字疏九,山西浑源人。1923年入山西学兵团。1930年擢升至第24师师长。抗日战争时期,任新编独立第4旅旅长,曾参加平型关战役,忻口战役等。1945年任第7集团军副总司令。抗战胜利后,历任山西关南总指挥、第19军军长、第18兵团副总司令兼驻大同军事指挥官。曾指挥部下攻入浑源贾家庄,杀害在土改中斗争过他家的干部群众25人。1949年5月1日,与第33军第38师少将师长田尚志、大同行署主任孟祥祉接受大同和平解放,率部改编。浑源贾家庄群众到人民政府控诉于镇河等的罪行,要押其回原籍斗争,人民政府念其和平解放大同之功,将于、孟、田三人等转移到察哈尔省军区所在地的张家口。新中国成立后,于积极立功赎罪,任山西省人民政府参事室参事等。1985年10月在太原病逝。 

杨令德(1905-1985)  国民政府官员、爱国民主人士。内蒙古托克托人。曾任《西北民报》,《绥远日报》,《绥远民国日报》总编辑,国民政府监察委员,兰州行署委员等。1949年参加绥远起义。新中国成立后,历任绥远省人民政府委员,绥远省政府副秘书长,内蒙古政协副主席,内蒙古民革主委,全国政协委员。1985年10月21日在呼和浩特病逝。 

张 奇(1904-1985)  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人民解放军将领。河南宜阳人。陕西陆军讲武堂毕业。历任排长,连长,参谋。北伐战争时在冯玉祥部任第四军第7师中校参谋,后历任第7师参谋长、第15军第65师参谋长 及副师长。后投奔汪伪郝鹏举部任职。抗战胜利后,郝部被国民党改编为第6路军,历任第6路军参谋长、第2师师长、第106军第282师师长。1945年10月,被中共地下组织发展为特别党员。1949年2月,率第282师在皖南起义。后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野战军独立师师长,第10军第28师师长,四川省自贡市警备司令,自贡市市长等。1985年11月3日病逝。 

吴贻芳(1893-1985)  爱国民主人士,教育家。湖北武昌人,女。金陵女子大学毕业,后留学美国,获博士学位。回国后,任金陵女子大学校长等。解放战争时期,积极参加爱国民主运动。1949年9月,应邀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新中国成立后,历任金陵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席,南京师范学院副院长,江苏省副省长,全国政协委员,全国妇联副主席,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副主席,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名誉主席等。1985年11月10日在南京病逝。终年92岁。 

戴心宽(1902-1985)  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河南郾城人。1920年入冯玉祥部当兵。历任冯玉祥手枪队队员、豫东兵站站长、河北交县保安大队第1中队长、抗日民军团长、游击纵队旅长。1942年随孙良城投靠汪伪,任师长。抗战胜利后,所部被蒋介石收编为先遣第2路军第1军第40师,任师长。1945年11月,随军长赵云祥在苏北盐城率部起义。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军副军长兼第11师师长,并代理军长。1946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后 ,历任华中野战军第10纵队和第7纵队第1副司令员、胶东军区副参谋长。新中国时期,任山东省水利厅副厅长等。1985年11月23日病逝。 

周应骢(1900-1985)  国民革命军海军少将。福建福州人。1919年毕业于烟台海军学堂。后任国民党海军第二舰队练习舰参谋长、上海海军指挥部总指挥、驻联合国安理会军事参谋团首席秘书兼海军代表 、国民党海军第五署署长、海军总部驻上海办事处主任。1949年参与策动国民党海军起义。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上海交通大学,大连海运学院教授、交通部参事、国务院参事等。1985年病逝 。

卢碧湖1904-1985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湖南平江人。黄埔军校第4期毕业。历任六省禁烟专员、第29师少将师长。1940年8月,调离军职任四川遂宁专署专员。抗战胜利后,任国民党中央训练团上海分团少将教育长、江苏省江宁县县长、上海市市长等。1949年后留居上海,在上海东光中学教书。1985年逝世。

阎锦文1914-1985军统局少将。四川涪陵人 ,出生于江苏江阴。 早年混迹在上海,认识帮会头面人物杨虎等。后杨虎与共产党保持秘密联系。1946年,在杨虎的安排下,阎锦文出任上海警备司令部稽查处第三大队副大队长兼少将军事检察官。1949年5月,杨虎受共产党委托,营救民主人士张澜和罗隆基,使其免遭军统特务的毒手。在杨虎授意下,阎锦文成功完成此任务。新中国成立后,阎锦文任上海公安局专员、上海大中华橡胶厂驻华北机构负责人。文革中遭受迫害。文革结束后,落实政策,获离休干部身份,1984年担任北京市宣武区政协委员。1985年逝世。

周鲸文(1908-1985)  政治活动家、爱国民主人士。张作相外甥,辽宁锦县人。早年留学日本、美国、英国,攻读政治学。1931年回国,在哈尔滨主办《晨光晚报》。1933年参加热河抗战,后到北平及香港宣传抗日。1941年发起成立中国民主政团同盟。 抗战胜利后,任民盟东北总支部主委。1949年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任中央政治法律委员会委员、民盟第一、第二届中央常委兼副秘书长,第二届全国政协常委。1956年赴香港,重办《时代批评》,并创办大陆研究所,主编英文杂志《北京消息》。1957年12月被撤销全国政协委员资格。1958年8月在香港发表声明,反对中共发动的反右运动。1985年病逝。

                              1986年

胡愈之(1896-1986)  社会活动家,语言学家。原名学愚,字子如,浙江上虞人。1919年创建上海世界语学会。1920年参与发起成立文学研究会。1925年参加五卅运动。1928年留学法国。1931年回国,主编《东方杂志》,参与主持《生活周刊》。1933年加 入民权保障同盟,任中央执行委员。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战争爆发后,任国民政府军委会政治部第3厅第5处处长,从事抗日宣传。后到桂林,新加坡等地继续从事抗日宣传工作。1948年到华北解放区,参加新政协的筹备工作。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光明日报》社总编辑,国家出版总署署长,文化部副部长,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全国政协副主席,民盟中央副主席,代主席,中华全国世界语协会理事长等。1986年1月16日在北京病逝。终年90岁。 

景云瑞(1909-1986)  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爱国民主人士。河北易县人。1942年毕业于国防医学院。后历任兵站医院中校院长,联勤总部驻新疆卫训组少将主任。1949年9月在新疆参与起义。新中国成立后,历任新疆军区卫生部教育科科长,生产建设兵团医学专科学校副校长,石河子医学院副院长,全国政协委员,九三学社社员等。1986年1月21日在新疆病逝。 

叶 芳(1911-1986)  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爱国民主人士。别名叶超、叶树芬,浙江永嘉人。黄埔军校第7期毕业。历任国民党军军参谋处处长,骑兵团团长,第5军第96师副师长,浙南绥靖区指挥官,浙江第5区保安司令,第5军第200师师长。1949年5月在温州率部起义。新中国成立后,历任浙江省林业厅处长,浙江省政协常委,浙江省民革副主任委员等。1986年3月21日在杭州病逝。

聂绀弩(1903-1986) 政治活动家、诗人、作家、编辑家、古典文学研究家。原名国棪,笔名绀弩等,湖北京山人。1921年考入上海高等英文学校。1922年加入国民党。后到马来亚和缅甸办报。1924年入黄埔军校第2期。1926年被保送感到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回国后,历任国民党中央党务学校训育员、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副主任、《新京日报》副刊编辑。1931年后,参加反日活动以及左翼文化活动。1934年创办《中华日报》副刊,任编辑。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战时期,参加抗日救亡宣传活动。抗战胜利后,被中共派往香港任《文汇报》主编。1951年回北京工作。人中国作家协会理事人民文学出版社副总编辑等。1955年因胡风案授批判撤职处分。1957年被划为“右派”。文革中,以“现行反革命”罪被捕入狱。1976年10月10日以“特赦”形式获释。1979年,所有罪名被平反改正。后任人民文学出版社顾问、中国作家协会常务理事、全国政协委员。1986年3月26日在北京病逝。

阮玄武(1894-1986) 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爱国民主人士。字又玄,安徽舒城人。1915年入段芝贵部。1919年保定军校毕业。先后在安徽陆军、国民军出任旅长、师长等。1927年参加北伐战争,历任国民革命军师长、军长。1928年后,历任第34军军长、第44师师长、第29军高参、抗日同盟军第5军军长、陆军独立第39旅中将旅长。抗战开始后,任北平平北地区副司令、第1战区司令长官部高参室主任等。抗战胜利后脱离军界,在南京、上海等地寓居。新中国成立后留居上海,曾任上海市政协委员、民革上海市委副主委、民革中央委员等。1986年3月28日在上海病逝。终年92岁。

李伯球(1905-1986)  爱国民主人士。原名李琳,广东梅县人。1925年入黄埔军校。1927年参加国民革命军。参加东征、北伐。后考入上海大陆大学学习。后回粤军中任职。1932年加入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后又将该会改组为中华民族解放行动委员会。抗战时期,曾任兴宁县县长。1947年参与民盟中央的改组工作。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广东省政协主席, 北京市人民政府委员、中央财经委员会委员、民盟中央委员,农工民主党中央常委,全国政协常委等。1986年4月1日在广州病逝。 

陈孟熙(1899-1986)  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爱国民主人士。字长阳,号无闻,四川乐至人。陈毅元帅的胞兄。1919年赴法国勤工俭学,并参加反帝爱国活动。1921年9月与陈毅等被法国当局武装押送回国。1925年入黄埔军校第5期。参加了北伐战争。历任国民党川军第26师政治部主任,第164师参谋长,川西师管区少将副司令官等。1949年12月在四川乐山率部起义。后历任四川省政协委员,民革中央团结委员等。1986年4月12日在重庆病逝。 

武和轩(1901-1986)  国民政府官员、爱国民主人士。原名肇熙,山西文水人。早年留学日本东京帝国大学。1928年回国。1929年参加国民党改组同志会,从事反蒋介石活动。后曾参加张家口抗日同盟军,曾任国民政府立法委员。1949年9月在上海发表声明脱离国民党。新中国成立后,历任民革中央委员,民革上海市副主任委员,上海市政协副秘书长,全国政协委员等。1986年5月6日在上海病逝。

邓军林( 1902-1986) 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湖南永兴人。黄埔军校第5期毕业。历任军职。抗战时期,历任第5军新编第22师特务营营长、新编第22师第65团团长。1942年入列中国远征军,任新编第22师步兵指挥官,入缅作战。抗战胜利后,任第5军第96师师长、第70军副军长及代军长。1949年1月在淮海战役中战败被人民解放军俘虏。新中国成立后,在抚顺战犯管理所改造。1963年4月9日获特赦。曾任南京市政协委员。1986年5月17日在南京逝世。

张申府(1893-1986)  政治活动家、爱国民主人士。名崧年,河北献县人。早年积极投身五四运动。1920年参与建立中国共产党的活动。为中共第一批党员之一。1925年脱离共产党,后投身民主运动。曾任黄埔军校政治部副主任,广州大学 、暨南大学、中国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教授。参加了一二九运动,为华北各界救国联合会的负责人之一。加入中国民主同盟后,1946年代表民盟参加了旧政协。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北京图书馆研究员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央顾问等。长期从事哲学、逻辑学研究及文献翻译工作。1986年6月20日在北京病逝。终年93岁。 

程一鸣(1907-1986)  国民党军统局少将。广东香山人。1926年参加上海工人起义并加入中国共产党。1931年脱党。1938年起,历任国民党军统局特训班上校总教官,军统局西北区少将区长,广州卫戍总司令部保防处处长,保密局澳门派遣组组长,情报局澳门站站长。1964年12月起义回广州,任广东省参事室主任,全国政协委员。1986年6月29日在广州病逝。

史泽波(1899-1986)  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字恩树,河北献县人。1922年毕业于保定军校,先后在北洋陆军和晋绥军中任营长、团长。抗日战争时期,历任国民革命军第19军第201旅旅长、第19军暂编第37师师长、第19军军长、第8集团军副总司令。在1945年秋的上党战投中,被刘伯承部围在长治城,后被迫突围时被俘,在晋察鲁豫边区根据地生活了两年多时间。1947年11月往太原养病。1952年回原籍河北交河。曾任交河县政协委员、泊头市政协委员。1986年9月26日在泊头市病逝。

刘镇湘(1907-1986) 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又名浓奋,字涵伟,广西东兴人,出生于防城。黄埔军校第5期毕业。历任粤军营长、团长等。抗战时期,任第9战区第2志愿团团长、第73军第15师步兵指挥官、第64军第156师第468团团长、第156师副师长及师长。抗战胜利后,任整编第64师第156旅旅长、整编第64师师长、第64军军长。1948年12月22日,在淮海战役中被人民解放军俘虏。新中国时期,在抚顺战犯管理所接受改造。1975年3月19日获特赦。后任广西自治区政协秘书处专员。1986年9月在南宁逝世。 

刘伯承(1892-1986)  川军少将、国民革命军中将、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原名明昭,曾用名伯坚,四川重庆人。1912年考入重庆蜀军政府开办的将校学堂。后入川军任职排长、连长等。1913年参加讨袁战争。1915年组织川东护国军第4支队。1916年3月在指挥攻打丰都县时右眼中弹致残。1917年参加护法战争,任川军第5师第9旅参谋长、四川督军署警卫团团长。1923年参加讨伐北洋军阀吴佩孚的战争。1926年加入共产党。同年底参与领导泸顺起义,策应北伐战争。1927年4月,出任暂编第15军军长,参加南昌起义。抗日战争爆发后,出任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129师师长。新中国成立后,授共和国元帅。出任国防委员会副主席、军事学院院长兼政治委员等。1986年10月7日在北京病逝。终年94岁。

叶剑英(1897-1986)  粤军少将、国民革命军中将、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原名宜伟,字沧白,广东梅县人。1917年考入云南陆军讲武堂。毕业后回广州,追随孙中山。1920年夏,参与孙中山组织的驱逐桂系军阀之役。1921年10月,随大总统孙中山出巡广西。1922年,任海军陆战队营长,护卫孙中山,与叛将陈炯明作战。其后任福建东路讨贼军第8旅参谋长、建国粤军第2师参谋长等,参与组建广州黄埔军校,出任教授部副主任。参加了两次东征。北伐战争时,任国民革命军第1军总预备队指挥部参谋长、新编第2师师长、第4军参谋长。1927年7月加入共产党,参与策动南昌起义。后兼任第4军军官教导团团长。12月参与领导广州起义。抗日战爆发后,出任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不久改称第十八集团军)参谋长,授中将军衔。多次参与与国民党的联系、交涉与谈判。新中国成立后,授共和国元帅,出任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国防委员会副主席、全国人大委员会委员长等。1986年10月22日在北京病逝。

黄克诚(1897-1986)  国民革命军少将、人民解放军大将。湖南永兴人。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初入国共两党合办的广州中央政治讲习班,结业后,参加北伐战争,任国民革命军第8军营政治指导员、团政治指导员,随部队转战长沙、武汉及河南、江西、安徽等地。抗日战争爆发后,出任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总政治部组织部长、第115师344旅旅长、第2纵队政治委员、第4纵队政治委员、第5纵队司令员、新四军第3师师长兼政治委员等。新中国成立后,任解放军总参谋长。1959年与彭德怀等被错定为“反党集团”。文革中遭受残酷迫害。1978年12月平反昭雪。1986年12月28日在北京病逝。

                              1987年 

孙兰峰(1895-1987)  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字畹九,山东滕县人。早年入晋军,后入黄埔军校。历任傅作义部营长,团长等。抗日战争时期,任第35军第73师第2旅旅长、第73师师长、暂编第3军军长,参加了许多战役。抗战胜利后,任晋陕绥边区总司令部副总司令、第11兵团总司令,张垣警备司令部司令,第9兵团司令官等职。1949年9月19日参加绥远起义后,历任绥远省军区副司令员,绥远省人民政府副主席,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副主席,自治区政协副主席,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全国政协常委等。1987年2月27日在呼和浩特病逝。终年92岁。 

陈子坚(1905-1987)  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原名陈兴林,江苏铜山人。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了北伐战争,任国民革命军第11军第24师政治部主任,后参加了八一南昌起义。因与中共党组织失去联系,在杨虎城部工作,任西安绥靖公署办公厅主任、《西北文化日报》社长等。1934年入陆军大学。1937年毕业后,历任第17路军参谋本部少将联络参谋、国民革命军第38军参谋长、新编第14师师长,第38军副军长,第4集团军参谋长,第11补给区参谋长等。1949年参与策划湖南起义,并赴香港做统战工作。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中国人民银行总行研究员,财政出版社编辑。解放后经历坎坷,文革中更遭遇迫害。1978年得到彻底平反。任全国政协文史专员等。1987年3月2日在北京病逝。 

萧作霖(1908-1987)  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爱国民主人士。号克念,湖南邵阳人。黄埔军校第6期毕业。1933年加入復兴社,为復兴社骨干成员,抗日战争时期,任第1战区民训处处长兼河南省军管区司令部参谋长、天水行营军务处处长 、平秦师管区司令、国民政府军委会少将高参等,抗战胜利后,任湖南省保安司令部中将副司令兼湖南党政军联合办公室主任和长沙警备司令。1949年8月随程潜、陈明仁起义。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全国政协委员 、民革中央监察委员及常务委员、黄埔同学会理事等。1987年5月23日在武汉病逝。 

何世琨(1899-1987)  爱国民主人士。字文朴,安徽合肥人。1927年参加北伐战争。1932年参加国民党临时革命委员会。1934年留学日本。1936年返国后,从事抗日及民主运动,在江西创建农工及民盟组织。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农工民主党中央常委,农工民主党安徽省主任委员,全国政协委员等,1987年6月26日在合肥病逝。 

李 觉(1900-1987)  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爱国民主人士。湖南长沙人,生于云南景谷。1922年保定军校肄业,后在湘军中任职。1926年后,历任团长、师长等。抗战时期,任第70军军长、第25集团军总司令。抗战胜利后,任重庆中央训练团主任、总统府中将参军。1949年任第1兵团副司令官等。随程潜、陈明仁在湖南长沙起义。新中国成立后,历任解放军第21兵团副司令员、中南军区高级参谋、中南军政委员会参事、全国政协常委、民革中央委员等。1987年7月31日在北京病逝。

巴文峻(1902-1987) 国民政府高级官员。内蒙包头人,蒙古族。早年留学法国。1929年回国后,任国民政府监察委员、蒙藏委员会代理委员长、国大代表等。1949年9月参加阿拉善旗起义。新中国成立后,历任甘肃省蒙旗自治州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内蒙古巴盟政府秘书长、内蒙古人民委员会副秘书长、内蒙古林学院副院长、全国政协委员等。1987年8月24日在呼和浩特病逝。

焦实斋(1899-1987)  国民政府军政官员、爱国民主人士。名敏华,字实斋,以字行,河北井陉人。1923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英语专业。1926年参加北伐战争,后任天津市教育局局长,河北大学、民国大学教务长。1939年留学英国,回国后任中国远征军外事组主任、中国驻印军加尔各答办事处主任 、东北保安司令长官部顾问、华北“剿总”副秘书长。1949年随傅作义在北平起义。新中国成立后,历任政务院参事、国务院法规编纂委员会主任、全国政协委员及常委、民革中央常委及宣传部部长兼《团结报》社社长。1987年9月4日在北京病逝。

孙墨佛(1883-1987)  同盟会会员、爱国民主人士、书法家。原名鵬南,字云斋、尧天,号眉园,别号天舌山人等,山东莱阳人。1908年参加同盟会。1911年参加辛亥革命,曾任北方护国联军总司令部秘书主任,广州护法军政府海军司令部参议等。1930年后寓居北京,从事文史研究。新中国成立后,历任政务院文史研究馆馆员,民革中央团结委员等。1987年9月5日在北京病逝。 享年104岁。

廖运泽(1903-1987)  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爱国民主人士。安徽凤台人。黄埔军校第1期毕业。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了北伐战争和南昌起义。后与中共脱离组织关系,继续在国民党军中任职。 抗战时期,任暂编第14师师长、骑兵第2军军长等。抗战胜利后,任国防部部员、第8绥靖区副司令兼暂编第1纵队司令官,第15绥靖区副司令官,第9编练处司令部副司令等,1949年策划起义。同年5月,其弟廖运升率110师(由暂编第一纵队改编)在浙江义乌起义。廖运泽被国民党政府通缉,遂从广州逃往香港。1952年由香港回到大陆。历任全国政协委员,民革中央委员,江苏省委员会主任委员等。1987年9月23日在南京病逝。 

彭鸿文(1908-1987) 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湖南长沙人。中央军校长沙分校第6期毕业。历任国民党军旅长、副师长、第10战区徐西军区司令、镇江警备区副司令、江苏省水警局局长、江苏省保安司令部代理参谋长兼参谋处长。1949年赴台湾。任退除役官兵辅导委员会彰化训练中心主任,后侨居加拿大。1982年回北京定居,任全国政协委员。1987年10月9日在北京病逝。 

程星龄(1900-1987)  国民政府官员、爱国民主人士。湖南醴陵人,程潜族弟。192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后任福建安汉等县县长、省政府秘书长、台湾行政公署参议、湖南物资调节委员会主任委员。1949年代表程潜将军与中共方面取得联系,为和平解放湖南作出了贡献。新中国成立后,任湖南省人民委员会副主席、副省长。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1979年获得平反,后任湖南省副省长、省政协主席、省民革主委、民革中央监察委员会副主任、全国政协委员及常委。1987年10月22日在长沙病逝。 

唐生明(1906-1987)  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唐生智之弟,字季澧,湖南东安人。湖南陆军讲武堂及黄埔军校第4期毕业。参加了北伐战争,任唐生智部警卫第2团团长、第8军副军长、代军长等。1927年后参加了国民党新军阀混战。抗日战争爆发后,任长沙警备副司令、常桃警备司令兼湖南第2区保安司令。1940年秋,被蒋介石派往南京,参加汪伪政权,执行“特殊任务”。抗战胜利后,任国防部部员、总统府参军、第1兵团副司令官。1949年8月,与程潜、陈明仁举行湖南起义。后赴香港经商,并对两航起义做了一些促进工作。1956年由香港到北京,历任国务院参事、全国政协委员及常委、黄埔军校同学会理事等。文革中被关进监狱7年半。1987年10月24日在北京病逝。 

季 方(1890-1987)  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政治活动家。字正成,江苏海门人。早年入清朝新军,1911年入保定军校。后因参加了辛亥革命、讨袁战争,被开除保定军校学员学籍。1921年加入中国国民党,1924年入黄埔军校,历任副官,科长。参加北伐战争时,任师政治部主任,军官教导团参谋长等职。1927年后从事反蒋民主运动。1930年参与组织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中国农工民主党前身),一直为该组织主要负责人之一。1933年参加福建反蒋事变。193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抗日战争爆发后,曾任国民政府军委会战地党政委员会少将指导员。1940年后在新四军和苏中军区工作。解放战争时期,曾任华东军区解放军军官教导总团总团长,负责收容和教育改造被俘的国民党军官 。1949年参加新政协筹备会工作及出席新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新中国成立后,历任政务院交通部副部长、江苏省副省长、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政协常委及副主席、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央主席及名誉主席等。1987年12月17日在北京病逝。终年97岁。 

                             1988年 

李 振(1900-1988)  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爱国民主人士。原名晋坤,字载宏,广东兴宁人。1917年入粤军。其后一度投滇军、桂军,后复加入粤军第1师。历任营长、团长、第4路军旅长等。1937年陆军大学毕业。抗战时期,任第186师师长、第65军副军长、第65军军长等。抗战胜利后,任整编第65师师长、第65军军长、第18兵团司令等职。1949年12月在成都率部起义,后历任解放军川东军区副司令员、西南军区高参室副主任 、四川省政府参事室主任、全国政协委员、四川省政协常委及副主席、民革中央委员、民革四川省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1988年1月10日在成都病逝。

刘植炎 (1898-1988)  国民党空军将领。广东香山人。少年在家乡读书,后到香港入读圣约瑟书院。1921年赴美国芝加哥半工半读。1925年加入中国国民党,同年在美学习飞行。1926年冬回国,任广东航空学校教官。1927年春赴苏联深造。1928年后,历任广东航校飞行教官、广东航空处军务科长和航校教育长、代理校长、空军总司令部第五中队长等。1932年5月,随张惠长到香港,后又奉张惠长之命到福建与蔡廷锴商议组建福建空军飞机队,初名为“十九路军航空队”,出任副队长。1932年11月改名为“福建政府航空大队”,出任大队长。1934年1月,刘被认为是“闽变分子”,不能安排在空军工作,遂返家乡闲居。1935年秋由南京航空委员会主任陈庆云介绍到欧亚航空公司任驾驶员。1945年调任中央航空运输公司新疆哈密机场主任。同年奉交通部令赴美国学习“领航科”,1946年5月结业,后以中国代表团顾问身份赴加拿大参加国际民航会议。是年7月回国任中央航空运输公司高级顾问。1949年全国解放前夕,随“中航”撤离到香港,11月参加“两航起义”。回归祖国后在北京翻译所工作,1962年退休。1982年随女儿移居澳洲。1988年1月29日于悉尼病逝。  

叶圣陶(1894-1988)  爱国民主人士,文学家、教育家。原名叶绍钧,字秉臣,字圣陶,江苏苏州人。1912年中学毕业后任教员,并开始从事文学创作。五四时期,参加新文化运动。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参与发起成立文艺界反帝抗日大联盟。抗日战争时期,参与发起成立文艺界抗敌后援会。 抗战胜利后,积极参加爱国民主运动。1949年9月,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新中国成立后,历任教育部副部长、中国文史研究馆馆长、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副主席及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政协常委及副主席等。1988年2月16日在北京病逝。终年94岁。 

潘 菽(1897-1988)  社会活动家、爱国民主人士,心理学家。原名有年,字永叔,江苏宜兴人。早年入北京大学。参加了五四运动,是被捕的32名爱国青年之一。1920年毕业后,留学美国主修心理学,获博士学位。1927年回国后,任中央大学心理学系教授 、系主任。抗日战争时期,积极投身抗日救亡运动。1944年参与发起组织九三学社。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南京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所长、中国心理学会理事长、全国政协常委 、江苏省政协副主席、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等。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88年3月26日在北京病逝。终年91岁。

卢忠良(1902-1988) 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爱国民主人士。甘肃河州人。历任军职。1929年后,历任团长、陆军新编第7师第19旅旅长、第15路军师长等。抗战时期,任第11军暂编第9师师长等。抗战胜利后,任整编第18师暂编第19旅旅长、第128军军长兼第256师师长,后再兼宁夏兵团指挥官。1949年9月率部起义。新中国时期,历任甘肃省农林厅副厅长、甘肃省政协副主席、全国政协委员、民革甘肃省委主委、民革中央委员等。1988年3月28日在兰州逝世。 

刘劲持(1904-1988)  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爱国民主人士。浙江青田人。早年入读厦门大学建筑系。1927年后,入读黄埔军校南京第六期。1932年入读陆军大学。历任军职。在抗日战争中,任第70军第24师师长,参加了南京守城战、武汉会战等。 抗战胜利后,国防部第5厅处长、第26师师长、整编第57师师长、第98军军长。1949年12月在四川阆中率全军官兵起义。后历任浙江省人民政府参事室主任,民革中央委员等。1988年4月12日在杭州病逝。 

周振强(1904-1988)  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浙江诸暨人。早年担任孙中山卫士。1924年由孙中山保送入黄埔军校第1期。后参加了北伐战争。1927年后,历任蒋介石侍从参谋、侍从副官、中央军校教导总队副总队长,参加了淞沪抗战等。后教导总队改编为第46师,任副师长。抗战胜利后,任国民党浙西师管区中将司令官兼金华城防指挥等。1949年,金华被包围,换便装出城想找解放军指挥官商谈投降,几位部下以为他想逃走,将他绑了献给解放军立功。周振强百口莫辩被当作俘虏处理。新中国成立后,作为战犯被关押改造。1959年12月获首批特赦,后任全国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专员,全国政协委员等。1988年4月21日在杭州病逝。 

庄希泉(1888-1988)  爱国华侨领袖。福建安溪人,生于厦门。早年在上海经商,追随孙中山,从事实业救国。1911年辛亥革命,上海光复后,受上海军政府委托到南洋筹款,后一直在国外和国内从事爱国革命活动,多次受到殖民当局逮捕,驱逐出境。全国解放前夕,受中共中央南方局委托,专程飞往新加坡,面邀陈嘉庚先生回国参加新政协会议。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中央人民政府华侨事务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全国侨联副主席、代主席、主席及名誉主席,全国政协副主席等。1982年95岁高龄时加入中国共产党。1988年5月14日晨在北京逝世,享年100岁。 

费彝民(1908-1988)  社会活动家,新闻工作者。江苏苏州人,生于上海。毕业于北京法文高等学校。30年代初期参加天津《大公报》工作。1935年参与上海《大公报》筹备工作。上海沦陷后留在上海坚持抗日救亡活动。抗战 胜利后,任上海《大公报》社副经理兼社评委员。1948年调任香港《大公报》社经理,后兼任上海《大公报》社经理。1952年起任香港《大公报》社社长。此外,还历任全国政协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常委和副主席,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起草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1988年5月18日在香港病逝。 

杭鸿志(1907-1988)  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爱国民主人士。字振民,江苏铜山人。18岁在小学任教时加入中国国民党,后加入国民革命军,历任、连长、参谋、教官、团附等。后入读陆军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务处中将处长、兵学研究院中将主任兼副教育长等。1949年12月,组织重庆国民党陆军大学教职员工护校,并举行起义,为解放重庆起了积极作用。后历任南京解放军军事学院教员及研究员、江苏省政协常委及副主席、民革中央委员、民革江苏省委代主委等。1988年5月21日在南京病逝。 

梁漱溟(1893-1988)  政治活动家、教育家、哲学家、新儒学大家。原名焕鼎,字寿铭,笔名漱溟,以字行。广西桂林人。生于北京。系出元室梁王,入籍河南开封,蒙古族。1911年加入同盟会。民国成立后,曾任《民国报》编辑兼记者,内阁司法总长秘书。1917年任教北京大学。1928年后,曾任广州政治分会建设委员会主席,河南村治学院教务长,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院长等,倡导乡村建设运动。抗日战争时期,曾任最高国防参议会议员,国民参政会参政员,1941年参与建立中国民主政团同盟,任中央常务委员。1946年曾以民盟秘书长身份,参与“第三方面人士”国共调停活动。1947年退出民盟,创办勉仁文学院,从事讲学与著述。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全国政协委员及常委、中国文化书院院务委员会主席、发展基金会主席等。1988年6月23日在北京病逝。终年95岁。 

赵君迈(1901-1988)  国民政府高级官员,爱国民主人士。别号恒憼,湖南衡山人。1926年毕业于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土木工程系。曾担任浙江省教导团团长、国民政府财政部税警总团第1团团长、缉私总队总队长、国民革命军第4师第3旅旅长。1932年参加一二八抗战。后任财政部税警总视察、湖南省盐务局局长、国民参政会参政员、长春市市长,支持和保护过民主人士,1949年后到香港经商。1955年回北京定居,历任欧美同学会常务副会长,中国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理事会理事,中华全国体育总会委员、中国摔跤协会主席,全国政协常委等。1988年7月13日在北京病逝。 

缪云台(1994-1988)  国民政府高级官员,实业家。原名嘉铭,字云台,云南昆明人。1913年留学美国。1920年回国后,历任云南锡务公司总经理、云南省政府高级顾问、省政府委员、农矿厅厅长、劝业银行经理、富滇新银行行长 、云南省经济委员会主任委员、国民参政会参政员。抗日战争胜利后,出任国民政府行政院政务委员,处理美援物资救济委员会主任委员、国大代表、立法委员等。1949年赴香港。1950年去美国。此后曾两次回国访问。1979年回国定居。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政协常委及副主席等。1988年9月3日在北京病逝。终年94岁。 

严信民(1902-1988)  爱国民主人士。陕西澄城人。1922年在西安中山学院任教,兼任国民革命军驻陕总司令于右任的秘书。1924年赴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1933年毕业于法兰克福大学。抗日战争时期,积极从事抗日救亡运动,曾任《大团结》杂志编辑。1942年在重庆加入中华民族解放行动委员会(中国农工民主党前身)。抗战胜利后,参加爱国民主运动。1949年1月进入解放区,后到北平,任北平市人民政府研究室主任。9月,作为中国农工民主党代表出席新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新中国成立后,历任政务院参事 、中央民族学院副院长、全国政协常委、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央副主席等。1988年9月5日在北京病逝。 

钱昌照(1899-1988)  国民政府高级官员,爱国民主人士。江苏常熟人。早年留学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及牛津大学。回国后曾有志于从事工业建设,因军阀混战,未能如愿。1928年起,历任国民政府外交部秘书、国民政府秘书、教育部常务次长、国防设计委员会副秘书长、资源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资源委员会委员长等。1947年因内战而失望辞职。1948年出国考察。1949年6月经香港到北平,9月应邀出席新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新中国成立后,历任政务院财经委员会委员兼计划局副局长 、全国政协常委及副主席、民革中央常委及副主席等。1988年10月14日在北京病逝。 

李仙洲(1894-1988)  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爱国民主人士。原名守瀛,字仙洲,以字行,山东长清人。黄埔军校第1期毕业。参加了第一、第二次东征及北伐战争,历任营长、团长、旅长等。抗战时期,任第21师师长、第92军军长、 第15集团军副总司令、第28集团军总司令等。参加了南口、忻口、徐州、武汉等地的抗战。抗战胜利后,任第2绥靖区副司令长官,1947年2月在山东莱芜战役中战败,被解放军俘虏 。新中国时期,作为战犯被关押改造。1960年11月获特赦被释放。历任山东省政协秘书处专员、省政协委员和常委、全国政协委员、民革中央常委、黄埔军校同学会理事等。1988年10月22日在济南病逝。终年94岁。

曾扩情1893-1988) 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四川威远人。原名朝笏,号慕沂,黄埔军校第1期毕业。历任黄埔同学会秘书、四川军事中将特派员、复兴社检查干事、国民党四川党务特派员、西北“剿总”政训处处长;1931年1月当选国民党中央执委会候补委员,为黄埔学生入选中央执委第一人。抗战时期,任第8战区政治部中将主任、陆军大学政治部主任等。抗战胜利后,任国民党四川省党部主任委员、成都防守司令部政治部主任等。1949年12月,拒绝到台湾,跑到广汉深山古寺当和尚,后被解放军俘虏。新中国时期,作为战犯被关押改造。1959年12月获特赦。后定居辽宁本溪市。历任辽宁省政协秘书处专员、辽宁省政协委员、全国政协委员等。文革期间受到保护。1988年11月3日在本溪市病逝。终年94岁。

陈  适1892-1988) 国民革命军陆军 少将。别号存甫,浙江平阳人。 浙江陆军小学堂、南京陆军第四预备学校毕业。1916年8月保定军校毕业。历任浙江陆军第一师陆军团参谋、上海护法军第三团团附。1923年春任广州孙中山大本营参谋、粤军西江陆军讲武堂学监兼军务科科长。1924年6月黄埔军校建立时,任管理部副主任、管理处副处长、代处长,以及黄埔军校编纂委员会委员。1926年参加北伐战争,任总司令部编审委员会委员。1927年10月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战史编纂委员会编辑。1935年任国民政府训练总监部军事教育委员会委员。1946年12月授陆军少将,同时退为备役。新中国成立后,任 广东省人民政府参事室参事。留下许多珍贵史料。1988年11月7日在广州病逝。

萨空了(1907-1988)  社会活动家,新闻工作者。笔名了了、艾秋飚,蒙古族人,生于四川成都。1927年开始在北京从事新闻工作。历任《北京晚报》、《世界日报》、上海及香港《立报》、《新疆日报》、《光明报》、《华商报》等的编辑 、经理、社长等。抗日战争时期,积极进行抗日救亡宣传。解放战争时期,从事爱国民主运动,曾被国民党逮捕并关押了两年。1949年4月从香港到北平,6月,参与创办民盟机关报《光明日报》。9月,出席了新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国家新闻总署副署长,出版总署副署长,国家民委副主任,全国政协常委,民盟中央副主席等,196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88年11月16日在北京病逝。 

伍 禅(1904-1988)  华侨政治活动家、爱国民主人士。广东海丰人。1926年留学日本。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回国,创办刊物,宣传抗日。抗日战争爆发后,前往沙捞越,从事教育工作,组织反日同盟会及中华公会。1950年与当地爱国华侨联名致电毛泽东 、周恩来,拥护中国共产党和新中国。1952年因从事爱国活动,被英殖民当局逮捕,后被驱逐出境,遂返回祖国。1956年加入中国致公党。历任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人大华侨事务委员会委员 、中国致公党中央副主席等。1988年12月11日在北京病逝。 

陶峙岳(1892-1988)  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湖南宁乡人。早年加入同盟会。参加了武昌起义及护国、护法战争。并参加了北伐战争,任国民革命军团长、旅长、第8师师长、南京卫戍司令等。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国民革命军第76军军长 、第1军军长、第34集团军副总司令、第1战区政治部主任、第37集团军总司令、甘肃酒泉警备总司令等。抗战胜利后,任新疆警备总司令、西北军政长官公署副长官兼新疆警备总司令。1949年9月与鲍尔汉等在新疆率所部10万将士通电起义,为和平解放新疆作出重大贡献。新中国成立后,历任解放军第22兵团司令员,新疆军区副司令员兼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司令员、全国政协副主席等。1955年被授予解放军上将军衔。1982年90岁高龄时加入中国共产党。1988年12月26日在长沙病逝。终年96岁。

                              1989年

陈铭德(1897-1989)  爱国民主人士,新闻工作者。四川长寿人。1922年入读北京政法大学,加入中国国民党。20年代初开始任新闻记者。历任北京《国民日报》编辑、四川《新川报》编辑、重庆《大中华日报》主笔等。1929年发起创办《新民报》。从此,《新民报》成为宣传抗日救亡、支持民主运动、反映人民苦难的一家有很大影响的报纸。1947年7月,《新民报》被查封,逃往香港。1949年4月秘密从香港回上海。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全国政协委员及常委、上海《新民晚报》顾问、民革中央监察委员会副主席等。1989年2月11日在北京病逝。终年92岁。 

董其武(1899-1989)  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人民解放军上将。山西河津人。1924年入胡景翼部。1927年参加北伐战争。1928年秋入傅作义部,历任营长、团长、旅长等。抗战时期,任第101师师长 、暂编第4军军长、第35军军长,第12战区司令长官部政治部主任等。参加了绥远抗战及平型关战役等。抗战胜利后,任暂编第3军军长兼张家口警备司令、国民党绥远政府主席兼绥远省保安司令 、西北长官公署副长官。1949年9月率绥远军政人员通电起义。新中国成立后,历任绥远军政委员会副主席、绥远省人民政府主席、解放军绥远军区副司令员、第23兵团司令员。1951年率部赴朝鲜作战。1953年后,历任第69军军长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政协副主席等。1955年被授予解放军上将军衔。198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89年3月3日在北京病逝。终年90岁。 

黄 维(1904-1989)  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字悟我,江西贵溪人。黄埔军校第1期毕业。参加了东征和北伐战争。1927年后,历任团长、旅长、第11师师长;抗战时期,任第67师师长、第18军军长、第54军军长等职 。抗战胜利后,历任第31军军长、国防部陆海空军联合勤务总司令部副总司令、第12兵团司令官。1948年12月在淮海战役中战败后被解放军俘虏。此后,作为战犯被关押改造。1975年3月作为最后一批战犯被特赦释放。历任全国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专员 、全国政协常委、黄埔军校同学会理事等。1989年3月20日在北京病逝。 

胡厥文(1895-1989)  政治活动家、爱国民主人士,爱国实业家。又名胡保祥,江苏嘉定人。1921年后,在上海创办新民机器厂等实业。曾任上海机器业同业公会主任委员达十年之久。1932年1月日军进犯上海时,发动全市工商界支援抗战。抗日战争爆发后,积极奔走,组织江浙沪宁百余家民营工厂内迁。抗战胜利后,参与发起成立中国民主建国会,从事爱国民主运动。1949年9月出席了新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上海市副市长、上海市政协副主席、全国政协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央主席及名誉主席等。1989年4月16日在北京病逝。终年94岁。 

董益三(1904-1989)  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湖北荆门人。黄埔军校武汉分校第6期毕业。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游击战争。1931年被国民党当局逮捕,两年后被保释出狱,与共产党失去联系,后经余洒度介绍,加入国民党特务组织复兴社。1938年任军统局第4处少将副处长,1945年被派往美国专攻无线电通讯业务。1947年回国后,任国防部少将部员,第15绥靖区司令部第2处少将处长,1948年7月在襄樊战役中战败,与司令官康泽等被解放军俘虏。此后作为战犯被关押改造。1960年11月获特赦释放。历任全国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专员,全国政协委员等。1989年5月1日在北京病逝。 

岳 仑(1905-1989)  国民政府外交官员。湖南邵阳人。长期在国民党政府从事外交工作。曾任驻米兰领事馆副领事,驻曼谷总领事馆领事,驻伊朗、比利时、埃及、意大利、扎伊尔等国使馆一等秘书、参赞等,1949年后侨居海外。1984年回大陆定居,任国务院参事等 。1989年6月13日在北京病逝。

王景渊(1910-1989) 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贵州贵阳人。行伍出身。历任连长、营长、参谋主任等。后毕业于中央军校高级班。抗战时期,任第103师第613团团长、第8军第82师副师长、第14军第85师师长。抗战胜利后,任国防部少将部员、第85师师长、第6编练区军士总队总队长、第49军副军长及军长。1949年12月10日在贵州水城率第49军起义。新中国时期,任贵州省人民政府参事室参事、民革中央委员、民革贵州省副主任委员,贵州省政协常委及副秘书长,全国政协委员。1989年6月在贵阳逝世。

刘春方(1910-1989)  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原名刘春芳,河北迁安人。早年入晉绥军。历任连长、第35军参谋处少校随从。抗战期间,任第35军少校骑兵连长、绥远全省保安司令部军事处中校处长、骑兵大队中校大队长、骑兵团上校团长、骑兵第4师上校副师长。1946年后,任新编骑兵第4师少将师长。1949年1月随傅作义率部起义,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独立骑兵第5师师长、第6师师长。新中国成立后,加入中国共立党,历任甘肃省畜牧厅副厅长 、甘肃省政协常委、国务院参事、民革中央监察委员会常务委员等。1989年8月26日在北京病逝。 

鲍尔汉(1894-1989)  国民政府高级官员,社会活动家。新疆阿克苏人。出生于俄国,1912年回到新疆。曾在迪化(乌鲁木齐)当过学徒、店员、海关关税检查员、迪化汽车局局长等,1929年留学德国。1933年在苏联参加了革命组织,回国后参加了新疆民众反帝联合会 。1939年曾被盛世才逮捕入狱。1944年新疆爆发了反国民党反动统治的“三区革命”,被推举为新疆联合政府副主席。1945年后,历任新疆省民政厅副厅长 、迪化专区专员、新疆省政府副主席、国民政府委员、新疆省政府主席等。1949年9月与陶峙岳一起通电起义。新中国成立后,历任新疆省人民政府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民族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伊斯兰教协会名誉会长、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协主席、全国政协副主席、新疆大学校长等。新疆和平解放后不久即加入中国共产党。1989年8月27日在北京病逝。终年95岁。

韩  浚(1893-1989) 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原名德照,湖北黄冈人。黄埔军校第1期毕业,加入中国共产党。1925年被派往苏联红军大学学习。回国后,任国民革命军第2方面军警卫团参谋长。大革命失败后,参加秋收起义。后被捕脱党。仍参加国民革命军,历任营长、团长、旅长等。抗战时期,任第10军第48师师长、第73军第77师师长、第73军副军长及军长。抗战胜利后,仍任第73军军长。1947年2月在莱芜战役中战败被俘。新中国时期,在抚顺战犯管理所接受改造。1961年12月获特赦。任湖北省政协文史专员及省政协常委、武汉市政协常委、黄埔军校同学会顾问。1989年9月7日在武汉逝世。终年96岁。 

徐逸樵(1899-1989)  国民政府高级官员,原名颂薪,浙江诸暨人。早年留学日本。1924年春回国后,在浙江省立法政专门学校、上海法政大学等任教。后在国民政府教育部任职。1937年后,历任国民党第20集团军秘书长 、第31集团军政治特派员、陕西省立政治学院院长、国民党中央组织部训练处处长、国民政府驻日代表团顾问等。新中国成立前夕,辞去驻日代表团顾问职务,在日本潜心研究日本历史,进行爱国活动。1978年8月回国定居,回国前将一大批房地产 及现金主动赠送我驻日大使馆。后又将在海外收集的宫廷珍品无偿捐赠给中国历史博物馆和故宫博物院。曾任中日关系史研究会顾问。1989年9月30日在北京病逝。终年90岁。 

陈建晨(1905-1989)  国政要、爱国民主人士。曾名默君,陕西西安人,女。早年从事教育工作。1929年赴日本早稻田大学学习。民主革命时期,协助丈夫于振瀛做了不少有益的工作。抗战期间,积极宣传抗日,被誉为“红色教授”。1945年,加入三民主义同志联合会。1947年加入中国民主革命同盟。曾任国民政府立法院立法委员,在立法院内与各派进步人士合作,从事反内战、反独裁、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华东军政委员会司法部副部长、江苏省人民法院副院长 、全国妇联执行委员、民革中央委员等。1989年10月16日在北京病逝。 

杜建时(1906-1989)  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爱国民主人士。字际平,天津人。早年北京大学预科毕业后,入东北讲武堂北京分校,后入陆军大学深造,1934年又被保送入美国陆军大学及加州大学。获法学博士学位。1939年学成回国后,历任第9战区中将副参谋长 、陆军大学教务处长。后任委员长侍从室中将参谋、国民政府中将参军,负责对外事务,曾参加开罗会议、华盛顿会议及第一届联大会议等。1949年1月在平津战役中兼任天津市长,向解放军投诚。新中国成立后,入战犯管理所接受改造。1961年获特赦被释放,后历任全国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专员及副主任、全国政协委员及民革中央委员等。1982年经最高人民法院审定,为其摘去“战犯”帽子。1989年11月7日在北京病逝。 

周大训(1913-1989)  国民政府官员。山东堂邑人。曾任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专门委员,行政院参事,行政督察专员资格审查委员会委员,诉愿审议委员会会员,行政院院长翁文灏的秘书等。1949年5月随钱昌照由香港到北平。新中国成立后,历任钱昌照的秘书、轻工业出版社编辑及编审、国务院参事等。1989年11月8日在北京逝世。 

茅以升(1896-1989)  社会活动家,桥梁专家。字唐臣,江苏镇江人。1916年留学美国,获工学博士学位。1920年回国后,历任多所大学教授及院长,以及江苏水利局局长、钱塘江桥工程处处长、交通部桥梁设计工程处处长 、中国桥梁公司总经理、上海市政府秘书长等,上海解放前夕拒绝赴台湾,并为保护上海的工厂、机关、学校及关在龙华监狱的300名进步学生作出了贡献。1949年9月应邀出席了新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中国交通大学 、北方交通大学校长。还担任铁道技术研究所所长、铁道科学研究院院长、中国科协名誉主席、全国政协副主席、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及名誉主席等。1987年92岁高龄时加入中国共产党。1989年11月12日在北京病逝。终年93岁。 

楼福卿(1908-1989)  国民政府中国银行高级职员、国际金融专家。曾用名介繁,上海人。1929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经济系。1931年入中国银行工作,先后在中国银行驻北平、上海、香港,雅加达、伦敦等机构任职。1949年任中国银行伦敦分行副经理,坚决响应周恩来总理向我驻外机构发出的护产命令,在分行主要领导人犹豫不决的情况下,暗中组织全体职工护行护产,并于1950年1月8日组织全体职工联名 致电中国银行总管理处接受新中国人民政府领导。伦敦分行起义不仅保护了国家的外汇资产,而且对其他海外机构回归祖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后出任中国银行伦敦分行经理,并加入中国共产党。1964年回国工作,历任中国银行董事会常务董事 、中国银行顾问、全国政协委员等。1989年12月20日在北京病逝。 

沈兹九(1898-1989)  社会活动家,胡愈之夫人。浙江德清人。1919年结业于浙江女子师范学校。1921年留学日本。1928年回国后返浙江母校任教。1932年到上海,任《申报》副刊《妇女园地》主编,《妇女生活》杂志主编等。积极参加抗日救亡运动,为上海妇女救国会 、文化界救国会的领导人之一。后在武汉、重庆继续主编《妇女生活》杂志,参与妇女运动的领导工作。1941年后在香港、新加坡一带参加华侨抗日活动,并与胡愈之结为终生伴侣。抗战胜利后,在新加坡创办南洋出版社,编辑《新妇女》月刊,参与组织民盟马来亚支部。1948年绕道赴华北解放区,筹备第一届全国妇女代表大会工作等。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全国妇联宣传部部长 、《中国妇女》杂志社社长兼总编辑、全国政协委员、民盟中央常委等。后加入中国共产党。1989年12月26日在北京病逝。终年91岁。

麦忠禹1905-1989) 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广东香山人。黄埔军校第4期毕业。历任军职。抗战时期,任营长、团长、旅长等。19478月,任整编第29军第76师第第135旅副旅长兼第76师代理师长,率部进犯延安地区,在羊马河战役中,被西北野战军击败俘虏。后脱离蒋介石集团,在王震部任职,并加入中国共产党。新中国时期,随王震入新疆,曾任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石河子云母矿矿长等。1989年在新疆病逝。

                               1990年 

尹冰彦(1911-1990)  国民政府军政官员、爱国民主人士。吉林柳河人。抗日战争时期,曾任第33集团军第59军政治部中校秘书、上校代主任、第5战区《阵中日报》社总编辑、第5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的机要秘书,汉中行营秘书处处长等。抗战胜利后,曾任北平行辕秘书处处长 、国大代表,宪政督导委员会委员等。1946年加入中国国民党民主促进会,参加反蒋介石的民主活动。新中国成立后,历任民革北京市委常委、民革中央委员、中央监察委员会委员 、国务院参事等。1990年1月10日在北京逝世。 

黄 翔(1905-1990)  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爱国民主人士。湖北长阳人。1926年任国民党长阳县党部宣传部部长。黄埔军校第7期、陆军大学第10期毕业。后历任陆军大学助教、第25军参谋处处长、第5军团不参谋长等。抗战时期,任第25军参谋处长、第15军团参谋处长、第5军参谋长、第5军第96师师长等。曾率部赴缅甸作战。抗战胜利后,任陆军第6训练处处长、第92军中将军长等职,1949年1月在北平随傅作义将军起义,新中国成立后,历任水电部参事 、全国政协常委、民革中央委员、中国摄影家协会副主席等。1989年10月偕夫人去美国探亲。1990年1月26日因心臟病突发在美国逝世。 

李铁铮(1906-1990)  国际关系学家、国民政府外交家。湖南长沙人。1928年毕业于南京中央大学。1931年参加外交官考试,以第一名的优秀成绩分配到外交部工作。后历任国民政府驻伊朗、伊拉克公使,驻伊朗 、泰国大使,中国驻联合国办事处顾问等。1949年脱离国民政府,入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攻读政治学,获博士学位。后又入伦敦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1956年后在美国任教。1964年返国, 任北京外交学院教授。1976年秋赴美定居。1978年2月再度返国。历任全国政协常委、全国侨联顾问、欧美同学会名誉副会长、外交学院名誉教授等。1990年1月28日在北京病逝。 

许德珩(1890-1990)  政治活动家。原名许础,字楚生,江西九江人。早年加入同盟会,参加了辛亥革命及讨袁斗争。1919年的五四运动期间,是著名的学生领袖之一。1920年赴法国勤工俭学。1927年回国,任中山大学教授 、黄埔军校政治教官、国民革命军总政治部秘书长及代主任。大革命失败后,在上海和北京任教,参加了中国民权保障同盟,积极投身一二九运动。领导华北各界救国会,从事抗日救亡宣传工作,参与创立九三学社 。解放战争时期,积极投身爱国民主运动,和国民党反动派进行面对面的斗争。1949年9月,作为九三学社的代表出席了新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新中国成立后,历任政务院法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水产部部长、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九三学社中央主席及名誉主席等。1979年89岁高龄时加入中国共产党,1990年2月8日北京病逝,享年100岁。 

卫景林(1906-1990)  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爱国民主人士。别名石樵,山西洪洞人。1925年考入山西太原北方军官学校。1926年参加了北伐战争。九一八事变后入傅作义部。抗日战争时期,参加了长城抗战及平型关战役等,屡立战功,历任师长、军长等。1949年1月北平和平解放后,在傅作义将军指挥下,作为董其武将军的得力助手,参与了“九一九”绥远起义。新中国成立后,任解放军第37军副军长。1951年9月率部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从朝鲜归来后,随军部带领两个师集体转业到建筑工程部,历任机械施工管理局副局长、建筑机械管理局副局长。1981年参加中国农工民主党。曾任第六届全国政协委员。1990年3月9日在北京病逝。 

刘耀寰(1899-1990)  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原籍广东台山,生于华侨工人家庭。毕业于美国弗吉尼亚军校炮科。回国后,曾任孙中山大元帅府参谋。黄埔军校炮科教官、航空局副官。1926年参加了北伐战争,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总预备队炮兵指挥。1931年任第5军参谋主任、炮兵指挥,南京陆军大学高级教官、主任教官。抗日战争时期,任中央炮兵给学校筹备委员、中国远征军总部高级参谋。解放战争时期,任新6军第16师中将师长。1949年12月在广西合浦县战败后被解放军俘虏。 新中国时期,作为战犯被关押改造。1964年获特赦后回广州,历任广州文史馆馆员、广州市政协委员等,1976年偕夫人赴美国三藩市定居与子女团聚。1990年4月21日病逝。终年90岁。 

徐子清(1906-1990)  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抗日战争时期加入国民党第九集团军,历任少校副官、中校科长、驻昆明办事处处长、少将参议等。1947年赴香港。1955年赴台湾。1982年回北京定居,任国务院参事。1990年6月5日在北京病逝。 

陈树华(1907-1990)  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湖南新化人。1926年入黄埔军校第6期,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了北伐战争。1927年参加秋收起义,因负伤脱队失去组织联系。后任国民政府军令部处长,国防部史政局副局长,少将代局长。1949年任南京政府和谈代表团秘书,到北平与中共和谈。和谈破裂后随张治中等在北平宣布起义。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中南军政委员会水利部办公室副主任,全国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专员等。1990年7月10日在北京病逝。 

方 靖(1900-1990)  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字海濂,江苏江都人。1920年投广西武卫军。1926年毕业于黄埔军校潮州分校第2期,历任营长、团长、旅长等。抗战时期,任第76师副师长、第13师师长、第11师师长、第18军副军长,第66军军长等。抗战胜利后,任第79军军长兼湘鄂川边区绥靖公署副主任等。1949年2月在荆门战役中被解放军击败俘虏。新中国成立后,作为战犯被关押改造。1966年获特赦被释放。后任全国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专员 、全国政协委员等。1990年7月10日在北京病逝。终年90岁。

徐向前(1901-1990) 国民革命军少将、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山西五台人。1924年考入黄埔军校第1期。毕业后留校任排长。后被编入孙中山卫队,前往韶关参加北伐誓师。1925年春,参加讨伐陈炯明的第一次东征。后出任国民军第二军第6混成旅任教官、参谋、团附等。1926年11月到武汉,任南湖学兵团指导员。1927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4月,任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队长、张发奎部参谋。抗日战争爆发后,出任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第129师副师长、第一纵队司令员、晋察鲁豫军区副司令员等。新中国成立后,授共和国元帅。出任军委会副主席、国防委员会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兼国防部长、黄埔军校同学会会长等。1990年9月21日在北京病逝。

顾高地(1908-1990) 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爱国民主人士。江苏无锡人。上海大同大学毕业。后投身革命,参加北伐,任蔡廷锴部少校秘书。中校参谋。参加了一二八战役。抗日战争时期,任国民政府军委会国际问题研究所京沪区少将主任。与上海中共组织联系密切,常给予帮助。抗日战争胜利后,辞去军职,专心培养女儿顾圣婴。新中国成立后,留居上海。1955年,受“潘汉年案”牵连入狱。1958年,被判处20年徒刑。1975年8月“刑满释放”回上海。其夫人秦慎仪、女儿顾圣婴、儿子顾握奇,早已因受迫害,于1967年1月31日在家中开煤气自杀身亡。改革开放后,顾高地获得平反。出任上海文史馆馆员、上海参事室参事等。1990年10月15日在上海病逝。

陈仁炳(1909-1990) 历史学家、教育家、爱国民主人士。湖北武昌人。基督教人士陈崇桂之子。早年入读湖北荆州教会小学。1925年到北京,就读教会学校汇文中学。1928年到上海,就读沪江大学。后赴美国留学,就读密歇根大学哲学系,获博士学位。1936年回国后,在上海圣约翰大学任教,兼文学院院长。1947年创办民盟《展望》杂志。新中国成立后,留居上海。任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民盟中央委员、民盟上海市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上海市政协副秘书长。1957年反右运动中,被划为右派。1990年12月9日在上海病逝。是至今没有得到改正的“五大右派”之一。也是五大右派之中唯一一位活着看到自己没有被改正的人。

刘希程(1906-1990) 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爱国民主人士。河南唐河人。黄埔军校第1期毕业。历任军职。抗战时期,任第91军第166师第496旅旅长、第166师师长、第93军副军长、第98军军长。抗战胜利后,任国防部第3纵队司令。1949年率部在河南灵宝起义。新中国时期,任民革中央委员、民革河南省委副主任委员、河南省政协副主席、全国政协委员等。1990年在郑州逝世。

周养浩(1904-1991) 国民党军统局少将。浙江江山人。1932年毕业于上海法学院。1933年参加戴笠的特务处。历任调查科科员、科长、专员、审讯员等。1941年3月,任贵州息烽集中营主任、贵州保安司令部情报处处长、省政府监察室主任、保密局贵州站站长。1948年后,任保密局西南特区副区长、保密局西南督察室主任、重庆卫戌司令部保防处长。为1949年重庆大屠杀的直接指挥者。12月在昆明被卢汉起义部队抓捕。新中国时期,被关押改造。1975年获得特赦。申请赴台湾。到香港后,遭到台湾当局拒绝入境,转赴美国定居。1990年在美国旧金山家中病逝。中国驻旧金山领事馆送了花圈。

                           1991年 

刘一平(1919-1991)  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人民解放军少将。安徽临泉人。少年时随父在绥远读书。1936年底投笔从戎,入傅作义部当兵。后入干部训练所学习。毕业后,参加抗日战争,历任连长、营长等。抗战胜利后,任国民革命军第35军团长、暂编第3军团长、第35军少将副师长、师长。1949年1月随同傅作义将军在北平起义。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独立第99师师长 、石家庄高级步兵学校主任教员、军事科学研究室研究员及副主任。1956年授人民解放军少将军衔。后历任全国政协委员、安徽省政协副主任、安徽省民革主任委员、民革中央委员等。生前即要求加入中国共产党,病逝前再次提出申请,经中共安徽省委批准接受其为中共党员。1991年1月24日在合肥病逝。 

周 颖(1909-1991)  爱国民主人士。原名周之芹,河北南宫人,聂弓弩夫人。早年参加天津觉悟社。1922年考入直隶女子师范学校。后入南京国民党中央政治学校。毕业后,1929年留学日本早稻田大学,因参加左翼文化运动及留日学生反日运动被驱逐出境。抗日战争时期,积极从事抗日活动,曾任第五战区司令部政治部科员 、重庆北泉慈幼院保育主任。1945年后,参加中国民主同盟和三民主义同志联合会,参与民革的创建。1948年11月进入华北解放区。北平解放后,出席全国妇女第一次代表大会,参加了新政协的筹备工作,出席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全国总工会执委、全国政协委员及常委等。1957年被被划为右派。文革后,历任民革中央委员、常委、中央组织部副部长,中央监察委员会副主席等。1991年1月26日在北京病逝。 

郑洞国(1903-1991)  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爱国民主人士。字桂庭,湖南石门人。黄埔军校第1期毕业。参加了东征和北伐。历任国民党军营长、团长、旅长等。抗战时期,任第31集团军高参、第98军副军长、新编第11军荣誉第1师师长、新编第11军军长、新编第1军军长、中国驻印军副总指挥、第3方面军副司令官等。抗战胜利后,任东北保安司令部副司令长官,东北“剿总”副总司令兼第1兵团司令官及吉林省政府主席等。1948年10月在辽沈战役中被困长春,10月19日率部放下武器,使长春和平解放。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全国政协常委、民革中央副主席、黄埔军校同学会副会长等。1991年1月27日在北京病逝。 

段克文(1904-1991) 国民党军统局少将。解放战争时期,任军统局少将专员。1948年底在长春战役中被人民解放军俘虏。新中国成立后,作为战犯被关押改造,1975年3月获特赦后,申请赴台湾, 遭台湾当局拒绝,后到美国定居。出版《战犯自叙》一书。1991年2月3日在纽约病逝。 

孟昭第(1901-1991)  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爱国民主人士。又名昭弟,字品亭,河北交河人。北京清河陆军预备军官学校毕业。1923年保定军官学校毕业。先后在国民军和晋绥军服役。历任参谋、队长、营长、团附、团长。抗日战争爆发后,历任旅司令部参谋长、新编第31师参谋长、新编骑兵第3师副师长等。抗战胜利后,任集宁警备司令部司令、包头警备司令部司令、绥远保安副司令等职。1949年9月协助董其武将军在绥远起义。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绥远军区司令部高参、山西省水利厅副厅长、山西省政协常委、民革山西省委副主任委员、民革中央监察委员等。1991年2月4日在太原病逝。终年90岁。 

龙泽汇(1910-1991)  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云南昭通人,彝族。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黄埔第八期)及陆军大学毕业,历任滇军营长、团长等。抗战爆发后,任云南保安第3旅旅长、第1方面军少将补给司令等。1945年入越南接受日军投降。抗战胜利后,任第93军暂编第22师师长、第93军副军长及中将军长等。1948年回昆明协助姐夫卢汉反蒋。1949年底支持并参与了卢汉领导的云南起义。新中国成立后,历任解放军第13军副军长、云南省政协副主席、全国政协常委、民革云南省主任委员、民革中央委员、成都黄埔同学会副会长等。1991年3月3日在昆明病逝。 

戴立庵(1901-1991)  国民政府官员、银行家、爱国民主人士。浙江衢州人。中国公学毕业。曾任《银行杂志》编辑、中央大学经济系讲师、国民政府财政部钱币司司长、联合商业储蓄信托银行总经理等。1949年解放前夕赴香港,同年11月返回大陆。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上海金融研究委员会主任 、中国钱币学会顾问、民革中央团结委员、上海市民革顾问等。1991年4月4日在上海病逝。终年90岁。 

孙晓村(1906-1991)  政治活动家、爱国民主人士。浙江杭州人。北平中法大学毕业。九一八事变后,曾任南京救国会负责人、全国各界救国会中央常委。1936年11月因参加抗日救亡运动被捕入狱。抗战胜利后,任上海政法学院教授,并从事爱国民主运动,1949年9月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中央社会主义学院院长、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央副主席、全国政协常委及副主席等。1991年5月4日在北京病逝。 

曹四勿(1893-1991)  爱国民主人士,又名曹任远,四川自贡人。1910年留学日本。后又留学美国。在留学德国,获化学和物理博士学位。回国后,曾在成都创办阴丹士林布厂。1939年出任自贡市市长。一年后离任。后从事高等教育工作,任广东大学教授等。致力于民族民主革命。从事反蒋民主活动及参与组织反蒋的“新国民党”。新中国成立后,任北京大学等校教授、民革中央团结委员会委员等。1991年5月4日在北京病逝。终年97岁。 

耿岳仑(1912-1991)  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爱国民主人士。山西临猗人。1938年毕业于黄埔军校高级班第6期。1939年后,历任国民党军营长、副团长、团长,1949年任国民革命军第104师上校团长,少将代师长,同年12月在四川邛崃率部起义。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全国政协委员,吉林省政协副主席,民革中央委员、民革吉林省委会主任委员等。1991年6月2日在长春病逝。 

孔从洲(1906-1991)  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人民解放军中将。别名从周、祥瀛、郁文,陕西西安人。出身贫寒,18岁入杨虎城部当兵,历任连长、营长、团长。1927年提出加入中国共产党的要求。后根据党组织要求暂留在党外以便于开展工作。1936年西安事变时,任警备第二旅旅长兼西安城防司令,奉命率部解决西安城内的蒋军及拘捕蒋介石及其他军政要员。1937年后参加抗日大小十余次战斗。抗战胜利后,任国民党郑洛警备司令。1946年5月,在豫西率部起义,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曾任解放军郑州警备司令等。新中国成立后,历任西南军区炮兵司令、解放军高级炮兵学校校长 、解放军炮兵副司令员等。1955年被授予解放军中将军衔。1991年6月7日在北京病逝。 

潘大逵(1901-1991)  政治活动家、爱国民主人士。四川开县人。1924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后留学美国,获威斯康星大学法学硕士学位。1927年获斯坦福大学政治学学士学位。回国后历任多所大学教授。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积极投身抗日救亡运动,曾参与发起成立上海大学教授救国会,任常务理事,参加过 营救“七君子”"的活动。1942年参加中国民主政团同盟。1944年任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委员。解放战争时期,积极投身爱国民主运动。1949年任民盟西南总支部筹委会主任委员,参与向原国民党军政人员开展争取工作 。新中国成立后,历任西南军政委员会文教部副部长、四川文史研究馆馆长、四川省社会主义学院名誉院长、四川省政协副主席、民盟四川省委主任委员、民盟中央常委等。1991年6月26日在成都病逝。终年90岁。 

罗历戎(1901-1991)  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四川渠县人。黄埔军校第2期毕业。曾参加了第二次东征和北伐战争等。抗战时期,历任国民党第1军第78师副师长,第40师师长,第1军副军长,第36军军长,第3军军长 。1947年10月在河北清风店战役中战败被俘。新中国成立后,入战犯管理所改造,1960年11月获特赦。后历任全国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专员、全国政协委员等。1991年7月6日在北京病逝。终年90岁。

万式炯(1905-1991)  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贵州铜仁人。贵州陆军崇武学校毕业。历任贵军营长、团长等军职。抗日战争爆发后,历任第103师少将副师长、夔巫师管区中将司令。抗战结束后,历任国防部九江指挥所中将高参、第13绥靖区副司令兼暂编第1军军长、黔桂边区绥靖司令部副司令兼安龙指挥所主任。1949年底在贵州安龙率部起义。新中国时期,历任政协贵州省常务委员、贵州省参事室副主任、民革贵州省委常务委员等。1991年7月7日在 贵阳病逝。

张绩武(1905-1991)  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湖北罗田人。原名张继武。1927年在武汉投军。毕业于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武汉分校。历任连长、少校旅参谋长等军职。抗日战争爆发后, 参加大小各种战役,升任中校团长、上校参谋主任、少将参谋处长、少将副师长等。 在抗战期间,以诗或书寄情,抗战结束后, 在桂林举办过《抗日军人张绩武书画展》。1946年后,交通警察总局第2总队少将总队长、交通警备第一旅少将旅长、津浦路南段护路司令部中将副司令。1948年11月在徐州战役中坚守宿县,战败被俘。新中国时期, 作为战犯被改造。1967年获特赦,1970年回湖北罗田县定居。历任 县文化馆县志编修、县政协副主席及常委等。1991年9月10日在罗田病逝。

夏建勣(1913-1991) 国民革命军上校师长。湖南衡阳人。1927年8月入中央军校武汉分校第7期。毕业后,历任军职。参加了抗日战争。曾任国民党整编第18旅旅长、第10军第114师副师长及师长。1948年12月在淮海战役中战败被俘。新中国时期,在抚顺战犯管理所接受改造。1960年11月获特赦。1991年11月28日在湖南株州逝世。

胡子昂(1897-1991) 政治活动家、实业家、爱国民主人士。曾用名鹤如,四川重庆市人。1923年毕业于北京农业大学。曾任国民参政会参议员,陪都参议会议长,重庆市教育局长,成都川康边防总指挥部边务处长,南昌江西农业学院技师兼总务长,重庆华西公司、自来水公司、中国兴业公司总经理,四川省建设厅长,重庆川康兴业公司总经理、董事长,重庆华康银行董事长,重庆中华职教社辅导委员会主任委员。1945年,同黄炎培、胡厥文等酝酿筹组民主建国会活动。1949年9月,出席中国人民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新中国成立后,曾任西南行政委员会委员,重庆市政协副主席,重庆市副市长,民建中央副主席,全国工商联副主任委员、主任委员、主席,是第一届全国政协代表,第二、三、四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五、六、七届全国政协副主席,第二、三、四、五届全国人大常委。1991年11月19日在北京逝世。终年93岁。

陈训慈 (1901-1991)  爱国人士,史学家和图书馆事业家。字叔谅,浙江宁波人,陈布雷之弟。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及南京东南大学历史系毕业。先在宁波中学任教,并筹办宁波公共图书馆。后至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译所工作。1930年回母校国立中央大学文学院历史系任教;1932年出任浙江省立图书馆馆长。抗日战争时期,在国民党教育厅撤手不管的情况下,带领和组织馆内部分工作人员,冒着生命危险,辗转数省,将文澜阁《四库全书》及其他重要图书10余万册抢运至重庆青木关,终于避免了这部国宝被日寇劫夺到日本去。1945年任考试院考选委员,兼清理战时文物损失委员会副主任。新中国成立后,任浙江省文物管理委员会专任委员、文史资料委员会委员等职,期间致力于图书征集、整理和搜集有较高参考价值的历史与革命文物史料。1991年逝世。终年90岁。

                              1992年

赵子立(1908-1992) 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爱国民主人士。号一峰,河南永城人。黄埔军校第6期毕业。历任军职。抗战时期,任第9战区参谋长、第5战区参谋长。抗战胜利后,任第5绥靖区副司令官、河南省政府主席、第4兵团司令官兼第127军军长。1949年12月,在四川巴中率部起义。新中国时期,历任南京军事学院教员、全国政协委员及常委、民革中央委员及监察委员、黄埔军校同学会理事。1992年2月1日在北京逝世。

裴昌会(1896-1992) 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爱国民主人士。字同野,山东潍县人。早年加入同盟会。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毕业。历任湖北陆军连长、团副、团长。1927年8月,所部加入国民革命军。1931年任第160旅少将旅长。抗战时期,任第47师副师长、第9军副军长及军长。抗战胜利时任郑州地区受降主任。解放战争时期,任第5兵团司令官。1949年底在四川率部十万众起义。新中国时期,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民革四川省委副主委、民革中央副主席等。1992年3月23日在重庆逝世。终年96岁。

聂荣臻(1899-1992) 国民革命军少将、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四川江津人。1919年赴法勤工俭学。192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5年回国,出任黄埔军校秘书兼政治教官。参加了北伐战争。抗日战争爆发后,出任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第115师副师长兼政治委员、晋察冀军区司令员等。新中国成立后,授共和国元帅,出任解放军总参谋长、国防科委主任等。1992年5月14日在北京病逝。终年93岁。

屈  武(1898-1992) 国民革命军少将参议、政治活动家。字经文,陕西渭南人,国民党元老于右任女婿。1919年参加五四运动。192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政治系。1927年毕业于苏联中山大学,1930年毕业于苏联伏龙芝军事学院。第一次国共合作时任国民党第二届中央候补执行委员。1936年到苏联学习。1938年后,历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顾问事务处处长、陆军大学教官、立法委员、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少将参议、中苏文化协会秘书长、陕西省政府委员兼建设厅厅长、新疆省政府委员兼迪化市(今乌鲁木齐)市长。1949年4月任国民党和谈代表团顾问,同年9月在新疆起义。后历任西北军政委员会委员,迪化市市长,政务院副秘书长兼参事室副主任,对外文化联络委员会副主任,第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兼人大常委会图书馆馆长,孙中山研究会名誉顾问,中苏友好协会会长。195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第一、二、五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三、四、五届全国政协常委,第六、七届全国政协副主席。民革第三、四届中央常委,第五届中央副主席,第六届中央副主席、代主席、主席,民革中央名誉主席。1992年6月13日在北京逝世。终年93岁。

刘宗宽(1904-1992) 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陕西蒲城人。黄埔军校第3期及陆军大学毕业。历任军职。抗战时期,任陕西军管区少将参谋长、中央军校第7分校总队长、暂编第15师师长等。1943年秘密加入中国农工民主党。抗战胜利后,任重庆行营参谋处处长、西南长官公署中将副参谋长及代参谋长。1949年,配合人民解放军解放大西南。新中国时期,任南京解放军军事学院教授、全国政协委员、重庆市政协副主席等。1992年7月29日在重庆逝世。

陈士章(1902-1992) 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曾用名俊杰,河北赵县人。黄埔军校第5期毕业。1927年1月入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及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军官研究班。历任军职。抗战时期,任第92师549团副团长、第190师第1111团团长、第40师第118旅旅长、第25军第40师副师长及师长。抗战胜利后,任整编第25师第40旅旅长、整编第25师师长、第25军军长。1949年8月,在福建永春地区战败被解放军俘虏。新中国时期,在抚顺战犯管理所接受改造。1975年3月获特赦,要求移居美国与亲人团聚获批准。7月,移居美国。1992年在洛杉矶逝世。终年90岁。

                               1993年

刘万春(1901-1993) 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字寿山,河北交河人,回族。保定军校毕业。在北洋军中服役。1927年后,历任国民革命军第59军团长、第71军团长独立第8师第1团团长、暂编第1师第3旅参谋长补充第1旅旅长等。抗战时期,任新编骑兵第3师师长、绥南游击纵队司令、第35军副军长等。抗战胜利后,任绥远全省保安司令部副司令。1949年,任第111军军长兼第9兵团副司令官。1949年9月,随董其武在绥远起义。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3兵团第36军军长等。1950年1月兼任绥远省政府民族事务委员会委员。11月因涉嫌“反革命案”被逮捕。1957年转押抚顺战犯管理所。1973年转押北京秦城监狱。1976年8月获释后定居北京。后当选北京市政协委员。1993年1月在北京逝世。终年91岁。

宋希濂(1907-1993) 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字荫国,湖南湘乡人。黄埔军校第1期及日本陆军步兵学校毕业。历任军职。抗战时期,任国民党第36师师长、第78军军长兼第36师师长、第71军军长、第34集团军副总司令兼第71军军长、第11集团军总司令等。抗战胜利后,任西北行营参谋长、华中剿总副总司令、川湘鄂边区绥靖公署主任等。1949年底在四川战败被俘。新中国时期,在抚顺战犯管理所接受改造。1959年12月获特赦。历任全国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委员、全国政协委员。1980年后旅居美国。1984年发起组织黄埔同学会并任副会长。1993年2月13日在美国纽约逝世。

喻育之(1889-1993) 辛亥武昌首义元老、国政要。湖北黄陂人。1909年考入湖北陆军测绘学堂。1910年加入湖北共进会。1911年10月参加武昌起义。后留学日本。回国后历任《救国日报》经理、全国学生会理事长、国民党上海执行部总干事、湖北省财政厅厅长、国民党湖北省党部代理主任等。解放前夕,任湖北省人民和平促进会常务干事,武汉市民临时救济委员会汉口执行处秘书长等职,为武汉和平解放作了有益的贡献。1949年后,历任中南军政委员会委员、武汉市政协委员、常委、武汉市人民政府参事室参事等职,常撰写回忆文章。1957年曾被划为“右派”。晚年定居武汉。擅长书法,曾为黄鹤楼等名胜题词。1993年3月14日在汉口逝世,享年104岁,为武昌首义最后逝世的老人。

                            1994年

鲁崇义(1898-1994) 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爱国民主人士。字宜轩,山东德州人。历任营长、团长、参谋处长、第42军参谋长等军职。1936年入陆军大学特别班学习。抗战时期,任第42军参谋长、第30军副军长及军长。抗战胜利后,任整编第30师师长、整编第29军军长、第113军军长、第30军军长兼成都防守总司令部司令。1949年12月率部起义。新中国时期,历任川东军区副司令员、解放军第2炮兵学校副校长、全国政协委员、重庆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民革重庆市委主委等。1994年1月15日在重庆逝世。终年95岁。

溥  杰(1907-1994) 末代皇弟、书画家。满洲正黄旗人。爱新觉罗氏。早年与兄长溥仪一起生活。1928年后到日本留学。曾任伪满洲国宫廷侍从武官。1945年8月被苏军俘虏。1950年8月被转交中国,在抚顺战犯管理所接受改造。1960年11月获特赦,居住北京。后历任全国政协文史专员、北京市政协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人大民族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1994年2月28日在北京逝世。

楚图南(1899-1994) 社会活动家、教授、学者。云南文山人。北京高等师范学校毕业。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从事教育工作和进步的社会活动。曾任云南大学文史系主任、上海法学院教授等。1943年加入中国民主同盟,并成为云南民盟组织的负责人之一。1945年10月在民盟临时全国代表大会上被选为中央委员。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中国民主同盟中央代主席及主席、全国政协委员及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及副委员长等。1994年4月11日在北京逝世。终年94岁。

侯镜如(1902-1994) 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爱国民主人士。号心朗,河南永城人。黄埔军校第1期毕业。参加了第一、第二次东征和北伐战争。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作为总指挥部的成员指挥了上海工人的第三次武装暴动。此后,跟随贺龙参加了八一南昌起义。后与党组织失去联系。抗日战争期间,任国民党第91军参谋长、第92军第21师师长、第92军军长。抗战胜利后,任第92军军长兼北平警备司令、第17兵团司令官等。1949年,先后策动了国民党第92军在北平起义,第92军第318师在福州起义,并与廖运泽一起联系廖运升师在浙江义乌起义。后到香港居住。新中国成立后,1952年会北京,历任政务院参事,第二、三、四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五、六届全国政协常委,北京市政协副主席,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第七、八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政协祖国统一联谊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北京市委员会主任委员,民革第五、六、七届中央委员会副主席,第八届中央名誉主席,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会长,黄埔军校同学会会长,中国人民争取和平与裁军协会副会长。1994年10月25日在北京逝世。终年92岁。2002年6月24日迁葬于深圳吉田永久墓园。

刘昌义(1905-1994) 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爱国民主人士。字彦峰,河北高阳人。早年投西北军,后在洛阳军事学校毕业。历任团长、旅长、第64师师长等。抗战时期,率部抗日,1940年曾诈降日伪,乘日伪军派员来点验时,出其不意反戈一击,歼灭日伪军600余人,并俘获日伪头目多名,受到重庆国民政府赞赏,将其所部改编为暂编第15军,晋升中将军长。抗战胜利后,任第19集团军副司令。1948年加入民革。1949年任凇沪警备区中将副司令兼第51军军长。5月,率4万余人接受改编。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全国政协委员、民革中央委员、民革上海市委常委等。1994年病逝。

                              1995年

黄鼎臣(1901-1995) 政治活动家。又名黄昙,广东海丰人。东京日本医科大学毕业。1928年任中国留日学生反日大同盟组织委员会主任委员,被日本当局押送回国。同年任反日大同盟上海分会主任委员、反帝大同盟组织委员会主任委员,后被捕入狱,1932年底获释。抗日战争时期,曾任重庆《新华日报》社医药卫生顾问。1946年到香港,从事民主运动,与陈其尤等酝酿改组致公党。1947年在致公党第三次代表大会上被选为中央常委兼组训部长。1949年代表致公党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建国后,历任卫生部医政局局长,中华医学会副会长,中国防痨协会理事长,全国侨联副主席等。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第一至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二至四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五至七届全国政协常委,第八届全国政协委员。1979年10月、1983年12月先后当选为致公党第七、八届中央主席。1988年4月当选为致公党中央名誉主席。1995年1月7日在北京病逝。终年93岁。

赵祖康(1900-1995) 国民政府官员、爱国民主人士、土木工程专家。字静侯,上海松江人。上海南洋大学毕业。参加了五四运动。后留学美国。1932年回国后,历任全国经济委员会道路股股长、公路总局副总局长、上海工务局局长等。1949年任国民政府代理上海市市长(只当了7天)。新中国时期,历任上海市副市长、民革上海市主任委员、民革中央副主席、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副理事长等。1995年1月19日在上海逝世。终年94岁。

陈颐鼎(1906-1995) 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字又新,江苏宿迁人。黄埔军校第3期毕业。参加北伐战争,历任连长、营长、第3军第251团团长等军职。抗日战争时期,任第87师第261旅旅长、第67师师长、第70军副军长及军长。抗战胜利时,任台湾受降派遣军长官;后历任整编第70师师长、第70军军长。1947年,在鲁西南战败被俘虏,投降解放军。新中国时期,任南京军事学院教官、江苏省人民政府参事室副主任、江苏省政协常委、南京黄埔同学会副会长。1995年1月在南京病逝。

曹天戈(1901-1995) 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爱国民主人士。字宣麾,号寒玉,浙江镇海人。黄埔军校第4期毕业。历任军职。抗战时期,任预备第3师第12团团长、第52师参谋长、第3战区干训团副教育长、第26师师长。抗战胜利后,任浙东师管区司令、总统府参军、第6编练司令部副司令官、第8兵团副司令官兼第8军军长。1950年1月在云南元江战败被解放军俘虏。新中国时期,在抚顺战犯管理所接受改造。1964年12月28日获特赦。后任民革浙江省委副主委、浙江省政协委员、上海黄埔同学会副会长等。1995年4月在杭州病逝。终年94岁。

宋瑞珂(1908-1995) 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爱国民主人士。山东青岛人。黄埔军校第3期毕业。历任营长、团长、旅长等军职。抗战时期,任第14师副师长、第18军第199师师长、第66军副军长及军长。抗战胜利后,任整编第66师师长。1947年7月,在鲁西南战役中,部队在山羊集地区被围歼,宋被俘虏。新中国时期,在抚顺战犯管理所接受改造。1960年11月获特赦。后历任民革中央监察委员会委员、黄埔军校同学会理事、上海黄埔同学会会长等。1995年5月5日病逝。

覃异之(1907-1995) 革命军国民党陆军中将、爱国民主人士。广西宜山人。黄埔军校第2期毕业。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脱离组织关系。历任军职。抗战时期,任第53军第25师第75旅第149团团长、第52军第25师参谋长、第52军第25师第73旅旅长、第52军副军长。抗战胜利后,任青年军第204师师长、第205师师长、第八兵团副司令官兼第52军军长、首都卫戍副总司令。1949年8月,在香港通电起义。新中国时期,任水利电力部参事及参事室主任、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民革中央常委等。1995年9月17日在北京病逝。

孙越崎(1893-1995) 爱国民主人士、实业家、社会活动家。原名毓麟,浙江绍兴人。上海复旦公学及北洋大学采矿系毕业。参加过五四运动。后长期创办民族工业,曾任中福煤矿、玉门油矿等总经理。还担任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委员长、经济部部长等。1949年底,冒着极大危险率领资源委员会所属广大员工保护工矿财产,迎接解放。新中国时期,历任全国政协常委、河北省政协副主席、民革中央副主席、主席及名誉主席、煤炭工业部顾问等。1995年12月9日在北京病逝。终年92岁。

席液池(1892-1995) 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河北盐山人。1908年入冯玉祥部当兵。历任团长、旅长、师长等。1927年,任第2集团军骑兵第2军军长。抗战时期,任第6战区高参、第1战区津南游击总司令等。抗战胜利后,任国防部部员、华北剿总司令部高参等。1949年1月,参加北平和平解放。新中国时期,曾任职内务部。1995年逝世。终年103岁。

                             1996年

朱学范(1905-1996) 政治活动家、爱国民主战士。上海金山人。上海法学院毕业,美国哈佛大学肄业。大革命时期在上海参加工人武装起义,曾任上海邮务工会常务委员,上海总工会主席,全国邮务总工会常务委员。抗战期间,与陕甘宁边区总工会代表在汉口发起组织中国工人抗敌总会筹委会。1939年任中国劳动协会理事长。1944年被选为国际劳工组织理事会理事。1945年9月与解放区工会代表组成中国工人统一代表团出席世界工会大会,当选为世界工联副主席。1948年2月到达东北解放区,同年8月与解放区工会共同发起召开第六次全国劳动大会,当选为中华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并连任第七、八、九届全国总工会副主席。1947年底参与发起成立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任中央常委。1949年参加新政协会议的筹备工作并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新中国时期,历任邮电部部长,政务院财经委员会委员;民革中央委员、常委、副主席、主席;全国政协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还担任中国国际交流协会副会长,中国国际友谊促进会会长,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会长。1992年12月任民革中央名誉主席。1996年1月7日在北京逝世。终年90岁。

沈  醉(1913-1996) 国民党军统局少将、陆军中将。字叔逸,湖南长沙人。1932年由姐夫余乐醒介绍加入中华民族复兴社特务处。深得军统特务头子戴笠的信任。先后担任少校行动组长、稽查处上校处长、军统局总务处少将处长、国防部保密局云南站站长、国防部少将专员、云南专员公署主任、中将游击司令。1949年12月9日被卢汉扣押,后参加云南起义,协助卢汉逮捕了在昆明的大多数特务。新中国时期,仍被关押抚顺战犯管理所接受改造。1960年11月28日被人民政府特赦。后任全国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文史专员。1980年由战犯改正为起义将领。1981年11月被选为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著作有《解放前夕军统在云南的活动》、《抗战前军统特务在上海的罪恶活动》、《我所知道的戴笠》、《中美合作所内幕》、《爱国将领卢汉》和《我这三十年》等多部作品。1996年3月18日在北京逝世。

廖运周(1903-1996) 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人民解放军少将、爱国民主人士。安徽凤台人。黄埔军校第5期毕业。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失去联系。历任军职。抗战时期,任团长、第110师第330旅旅长、第110师师长。抗战胜利后,仍任第110师师长。后恢复了与中共党组织的联系。1948年11月在淮海战役中率部于双堆集起义。新中国时期,任解放军师长、军分区司令员、炮兵学校校长等;1955年授少将军衔。还担任民革中央常委、民革中央监委副主席、黄埔军校同学会理事、全国政协委员等。1996年5月11日在北京逝世。终年93岁。

郑庭笈(1905-1996) 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爱国民主人士。字竹斋,号重生,海南文昌人。黄埔军校第5期毕业。历任军职。抗战时期,任第5军荣誉第1师第3团团长、第48师师长。抗战胜利后,任第89师师长、第49军军长。1948年10月,在锦州战役中战败被解放军俘虏。新中国时期,在抚顺战犯管理所接受改造。1957年12月获特赦。历任全国政协文史委员会专员、全国政协委员、民革中央监察委员等。1996年6月9日在北京病逝。终年91岁。

周  兼1907-1996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湖南平江人。黄埔军校第6期毕业。历任国民革命军排长、连长、营长、第206第616团上校副团长。抗日战争时期在豫东、豫南对日作战有功,后升至第18兵团少将高参。194912月率部在四川成都起义。1952年底回平江,被错误判刑,在黑龙江省服刑。1978年后人民政府为其平反,认定为起义人员身份,恢复干籍,并由黑龙江省笔直架山农场作退休安排,后回平江县城定居。1996年病逝。

                             1997年

郭汝瑰(1907-1997) 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别名如桂,四川铜梁人。黄埔军校第5期、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及陆军大学毕业。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与党组织脱离关系。历任军职。抗战时期,任国民革命军第14师第42旅旅长、第14师参谋长、第54军参谋长、第20集团军参谋长、国防研究院研究委员等。抗战末期,与共产党组织建立了联系。抗战胜利后,任国防部第5厅厅长、作战厅厅长、第72军军长、第22兵团司令官兼第72军军长。1949年底,率第72军在四川宜宾起义。新中国时期,任南京军事学院教员、全国政协委员等。1980年重新加入中国共产党。1997年10月23日遭遇车祸在重庆逝世。终年90岁。

                              1998年

邱维达(1906-1998) 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原名青白,字力行,号杏荪,湖南平江人。黄埔军校第4期毕业。历任军职。抗战时期,任第5师第306团团长、第51师第151旅副旅长、第58师第138旅旅长、第74军第57师副师长。1939年入陆军大学学习。1943年冬回部队,任第24集团军参谋长、第4方面军参谋长。抗战胜利后,任第74军第51师师长、第74军军长。1948年12月,在淮海战役中战败被解放军俘虏。后在华东军区军官教育团、华东军政大学教员研究班学习。新中国时期,任南京军事学院教员、江苏省政府参事室参事、江苏省政协常委。著有《沧桑集》。1998年3月29日在南京病逝。终年92岁。

邓兆祥(1902-1998) 北洋海军及国民革命军海军元老、人民解放军海军少将。广东高要人。1914年考入黄埔海军学校,后陆续在吴淞海军学校、烟台海军学校、南京海军鱼雷枪炮学校学习。1922年毕业后,先后在北洋政府海军、东北海军、国民政府海军任职,经历了北伐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1949年2月时,任“重庆”号巡洋舰舰长,顺应时势,率全舰官兵在上海吴淞口起义。新中国成立后,历任海军青岛基地司令部副参谋长、基地副司令员、北海舰队副司令员、海军副司令员等。1955年被授予解放军少将军衔,并获一级解放勋章。1965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还担任国防委员会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政协第六、七、八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等。1998年8月6日在北京逝世。终年96岁。

张宗逊(1908-1998) 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人民解放军上将。陕西渭南人。1926年考入黄埔军校,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4月毕业后,曾任国民革命军第8军第3师第9团政治指导员办公室干事兼第2营政治指导员、第24师新兵营排长、第2方面军总指挥部警卫团第3营连长。同年9月,参加秋收起义。后成为红军将领。抗日战争爆发后,出任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第120师358旅旅长,授少将军衔。新中国成立后,授解放军上将军衔,出任训练总监部副部长、济南军区副司令员、总后勤部部长等职。1998年9月14日在北京病逝。终年91岁。

杨拯民(1918-1998) 虎城将军长子。陕西蒲城人。1936年“西安事变”后因照顾生病的庶母而居住乡下,免遭监禁和杀害。曾参加过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新中国时期,历任玉门矿务局局长、建材工业部副部长、陕西省副省长、天津市副市长、全国政协常委及全国政协副秘书长、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常务理事等。1998年10月23日在北京逝世。

陈修和(1897-1998) 国民革命军中将、兵工专家、爱国民主人士。四川乐至人。原名陈世爵,曾用名陈统。陈毅之堂兄。黄埔军校第5期毕业。历任黄埔军校数理化教员、上海兵工厂政治指导员、蒋介石侍从室侍从副官、国民革命军第3师政治指导员。1832年选派到法国学习兵工5年。1936年回国后,历任兵工署少将专员、军政部兵工署驻越南、香港、昆明办事处少将处长。1945年8月,作为滇缅联军的全权代表,到越南接受日军投降。后任沈阳第90兵工厂中将厂长。1948年沈阳解放时率部起义。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中央财经委员会技术管理局局长、国务院参事、全国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委员等。1998年11月逝世。 享年101岁。

                             1999年

郑金山(1903-1999) 国民党军统局少将。浙江三门人。童年、少年在家乡三门县读书。1921年考入广州大学哲学系。1926年9月考入广州黄埔军校第5期。1931年加入复兴社,任组长。抗日战争开始后,任第四战区干训团少将训练处长。后升任中央干训团政训处长、军校教官、特工头目等。1941年春,因不满蒋介石集团的所为,于38岁时,弃家到重庆狮子山慈云寺剃度出家,取法号清慧。是年冬,再到成都昭觉寺受具足戒,从此成为一位佛门中人。1949年,任上海金刚道场主持。1955年,因历史原因,被捕入狱。1975年7月,在周恩来等帮助下获释放,回家乡三门行医。1985年被邀回昭觉寺主管复修工程,后任该寺主持。是佛教界著名的“清定上师”。1999年6月22日,在昭觉寺圆寂归西。终年96岁。

张寿龄(1897-1999) 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河北良乡人。1923年保定军校毕业,在北京陆军任职。1925年后,在国民军任职,历任旅参谋长、参谋处长、第2集团军甘肃总司令部参谋长等。1930年中原大战后,投宋哲元部,历任旅长兼参谋长、第29军代理参谋长、第29军南苑军事训练团教育长等。抗日战争爆发后,任第1战区第1集团军总司令部高级参谋、第5战区司令长官部干部训练团教育处处长、汉中行营总务处处长等。抗战胜利后,任北平行营总务处处长、华北“剿总”总司令部高级参谋等。1949年1月随傅作义起义。新中国时期,定居武汉,后移居上海。1999年9月25日在上海病逝,享年102岁,为国内年龄最大的最后一位保定军校出身的将领。

                               2000年

杨伯涛(1909-2000) 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爱国民主人士。湖南芷江人。侗族。黄埔军校第7期、陆军大学第14期毕业。历任军职。抗战时期,任第11军第11师副师长。抗战胜利后,任整编第11师副师长、第18军副军长及军长。1948年12月,在淮海战役中,于双堆集战败被解放军俘虏。新中国时期,在抚顺战犯管理所接受改造。1959年12月获特赦。后历任全国政协文史委员会专员、全国政协委员、民革中央监察委员等。2000年2月20日在北京病逝。终年90岁。

孙铭九(1909-2000) 原东北军军官。辽宁新民人。原名孙明九。1927年加入东北军。1928年被选派到日本留学。回国后在张学铭手下当教官。1931年后跟随张学良,任随从参谋、卫队营营长,并成为东北军少壮派军官首领。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变中,以捉拿蒋介石而出名。事变后,为营救张学良,又成为主战派首领,造成东北军内部相残,后被中共收留到延安。抗日统一局面形成后,孙被迫离开,先后躲到天津租界和上海租界。1943年投靠日伪,成了汉奸。抗战胜利后,又投靠国民党,后被共产党军队俘虏。新中国成立后,被聘为上海市人民政府府参事、上海市政协委员、全国政协委员等。2000年4月8日在 上海病逝。终年92岁。 根据孙的遗愿,丧事从简,不举行任何形式的悼念活动。遗体捐献医学事业。

赵朴初(1907-2000) 宗教界爱国领袖、爱国民主人士。安徽太湖人。1928 年至1938年任上海江浙佛教联合会秘书,上海佛教协会秘书。1938年至1945年任上海文化界救亡协会理事,中国佛教协会秘书、主任秘书,上海慈联救济战区难民委员会常委,上海静业流浪儿童教养院副院长,上海少年村村长。1945年参与发起组织中国民主促进会,任民进上海分会副主任。新中国时期,历任华东军政委员会民政部副部长、人事部副部长、上海市人民政府政法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中国作家协会理事、中日友好协会副会长及顾问、中国红十字会名誉会长、中国人民争取和平与裁军协会副会长。1980年以后任中国佛教协会会长,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民进中央常委、副主席、民进中央参议委员会主任,民进中央名誉主席,全国政协副主席。2000年5月21日在北京圆寂。终年92岁。

曹   艺(1900-2000) 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浙江浦江人。文化名人曹聚仁胞弟。黄埔军校第六期毕业。曾任中共地下党的支部书記。有人告密,他从缉捕者的眼皮底下出走,亡命日本,与党组织失去联系。三十年代从事文化事业。抗战爆发后,参加抗战,任汽车部队指挥官,往返於西安至保安和延安之间。后任辎中汽车第六团少將团长,参加印缅远征,被史迪威称为“罕見的不怕死的汽车指挥官”。抗战胜利后,在联合勤务总司令运输署、南京军运总司令部、杭州军运指挥所任运输司令等职。1949年在南京解放前夕率部起义。新中国时期,出任中央交通部运输司处长,后又先后担任北京公路学院教务长、南京交通学校校长等职,南京市终身政协委员。其兄曹聚仁作为中共“密使”,曾风尘仆仆于海峡两岸,他是知情人。由于历史问题,在“文革”期间受到许多不公正对待。2000年8月21日在南京病逝。终年100岁。

                               2001年

文  强(1907-2001) 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爱国民主人士。湖南长沙人。黄埔军校第4期毕业。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了北伐和南昌起义。后与共产党脱离了联系。历任国民党军统局特务处处长、忠义救国军政治部主任、军委会少将高参、军统局华北办事处主任、北方局区长等职务。解放战争时期,任军统局东北局处长、长沙绥靖公署办公室中将主任、徐州剿总前线指挥部副参谋长等。1949年1月,在淮海战役中战败被解放军俘虏。新中国时期,在抚顺战犯管理所接受改造。1975年3月获特赦。后历任全国政协文史委员会专员、全国政协委员、民革中央监察委员、北京黄埔军校同学会副会长等。2001年10月22日在北京病逝。终年93岁。

李默庵(1904-2001) 国民革命陆军中将。湖南长沙人。黄埔军校第1期毕业。历任国民党军营长、团长、师长等军职。抗战时期,任第14军军长、第33军团军团长、第32集团军总司令。抗战胜利后,任第3方面军司令官、第1绥靖区司令官、长沙绥靖公署副主任兼第17绥靖区司令官。1949年夏,参与程潜、陈明仁等起义。后去香港。1951年到阿根廷,1964年移居美国。1990年回到北京定居。任北京黄埔同学会副会长。2001年10月27日在北京病逝。终年96岁。

2003年

黄 鹤(1897-2003) 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字萼楼,湖南湘阴人。黄埔军校第1期毕业。家境贫寒,1920年考入长沙兑泽中学,半工半读,参加驱张与捣毁日货等政治运动。1924年 与陈明仁等到广州,考入军政部陆军讲武堂。同年秋天,讲武堂并入黄埔军校,成为第一期学员。1925年参加东征。毕业后到虎门要塞任排长。1926年参加北伐,历任营长、团长、漳州警备司令、46师宣传处长、52师政训处长等。抗日战争期间,曾任第20集团军政治部中将主任、重庆军政部部附、第9战区政治部督导专员等。抗战胜利后被弃用,1947年7月6日,组织600余名将校军官到南京中山陵“哭陵”。谴责蒋介石发起内战及排斥异己的行为,被称为“哭陵将军”。1948年调往第一兵团。1949年2月驻守长沙。同年8月参加 陈明仁等通电反蒋,宣布湖南和平解放。1950年任解放军第21兵团少将高参。1951年“镇反”期间,被错判为无期徒刑。1975年被释放。1983年获平反,恢复起义人员名誉。后任湖南省政府参事室参事,积极撰写回忆录。2003年7月3日在岳阳病逝 ,终年106岁。为中国大陆地区最后一位辞世的黄埔军校一期毕业生。

                              2004年

李以(1911-2004) 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广东电白人。早年入粤军,曾任第十九路军军长蔡廷楷将军侍从参谋,参加了著名的“一·二八”淞沪抗日战争。在闽南事变时任蔡廷楷将军警卫营长。1934年至1935年在黄埔军校学习。抗日战争期间历任团长、副旅长、副师长、代师长。抗日胜利后,任福建独立五十师师长、第二军中将副军长兼师长,后第五十师扩编为第一二一军,任中将军长。1949年率部在福建投诚。新中国时期,被错误地关押在抚顺战犯管理所接受改造。1960年获特赦。1980年落实政策,恢复投诚人员待遇,担任全国政协文史专员。1981年迁居香港,任全国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港澳台及海外文史资料征集组副组长,从事海外史料征集工作,并旅游欧美各国,联系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做台湾回归统一祖国的工作。1983年至1993年曾任六届、七届全国政协委员。2004年11月8日在北京逝世。终年93岁。

  岳(1906-2004) 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爱国民主人士。字岳彬,广东梅县人。黄埔军校第4期及陆军大学特2期毕业。参加北伐战争。历任永璋、团长等。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国民革命军陆军第76师参谋长、整编第2军第7师第2旅旅长及副师长,参加了长沙会战等。抗战胜利后,历任第10集团军参谋长、整编第19军参谋长、整编第18军参谋长、第10军副军长等。1948年在淮海战役中向解放军投诚。新中国时期,曾任南京军事学院研究员、教员。后因案受牵连,1953年11月退役,到南京市第30中学当历史教师。文革期间受到保护,安排到江苏省文史馆工作。任民革江苏省委委员等。1978年退休。2004年在南京逝世。终年98岁。

                               2005年

费孝通(1910-2005) 社会活动家、爱国民主人士、社会学家。江苏吴江人。东吴大学及燕京大学毕业。后留学英国。1938年回国后,在云南大学任教。1945年加入中国民主同盟,参加民主运动。新中国时期,历任中国社会学会会长、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副主席及主席、全国政协副主席等。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1988年当选第七届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2005年4月24日在北京逝世。终年94岁。

沈  策(1907-2005) 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浙江仙居人。黄埔军校第6期毕业。历任军政部长办公厅部副、军事委员会总参谋长办公厅参谋等。抗日战争爆发后,历任陆军第1军第78师少将参谋长、中央军校学生总队总队长、第1军第1师副师长、第1军参谋长、第1军第78师师长、第76军副军长、第114军军长、第69军军长。抗战胜利后,任西安绥靖公署参谋长、西南军政长官公署作战参谋长等。1949年冬随胡宗南转战四川、西昌,1950年4月在西藏战败被俘。新中国时期,在战犯管理所接受改造。1973年9月获特赦。曾任黄埔军校同学会副会长。2005年逝世。终年98岁。

2007年

忤德厚(1910-2007)  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陕西泾阳人。1926年辍学从军,投西北军冯玉祥部,西北军学兵团毕业后,历任、班长、排长、连长、营长等。 抗日战争爆发后,任30师88旅176团3营营长,参加台儿庄战役,曾任敢死队队长。后敢死队尽剩3人。后历经武汉会战等大小战役,升任团长,1942年授陆军少将,任第27师副师长。解放战争时期,任第27师副师长。1948年4月太原战役中,配合27师师长戴炳南破坏30军军长黄樵松向解放军投诚的计划,因功升任第27师师长。后战败被俘。新中国时期, 被判处10年徒刑。刑满释放后,在太原东台堡砖厂当工人,仍受管制。1975年被特赦回到家乡务农。1986年被吸收为县政协委员。2004年4月,香港凤凰卫视“冷暖人生”节目对踏进行了采访,他“抗战老兵”的身份得以传扬。2007年6月6日在 家乡逝世。终年97岁。

2008年

萧  克(1907-2008) 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人民解放军上将。原名武毅,字子敬,湖南嘉禾人。黄埔军校第4期毕业。参加北伐战争。历任国民革命军第11军叶挺部连政治指导员、连长。1927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8月1日,参加南昌起义。抗日战胜爆发后,出任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第120师副师长。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国防部副部长、训练总监部部长、军事学院院长等。1955年授上将军衔。2008年10月24日病逝。终年101岁。

2009年

郑蕴侠(1907-2005) 国民党中统局少将。江西临川人。出身富足家庭。黄埔军校第4期毕业。被陈果夫兄弟看中,加入中统局成为特务。抗战期间,曾参加台儿庄大会战和远赴中国驻印缅远征军主持战地通讯。1946年,参与制造“重庆较场口事件”和指挥“苍白堂事件”等。1949年被任命为中统局少将政治部主任和特别书记长。组织“东西游击纵队”,阻止重庆解放。因受命销毁所有机要文件,耽误逃往台湾的飞机,开始了逃亡隐蔽生涯。1958年被公安机关抓捕,在战犯管理所接收改造。1975年获特赦,安排在贵州省务川县生活,担任中学教师。1981年被邀请成为务川县政协委员。撰写了不少文史资料,著有《中统秘闻——一个健在的中统少将的自述》一书。2009年逝世。终年102岁。                          

健在者

蔡省三(1919-) 国民党三青团骨干,陆军少将,专栏作家、政论家。江西横峰人。30年代,追随蒋经国筹办江西三青团,后任国民党赣东北青年服务总队少将总队长。1941年1月,与抗日奇女子、“双枪女杰”曹云霞在赣南结婚,蒋经国为其夫妇征婚。抗战时期,仍追随蒋经国,为“太子系”骨干。抗战胜利后,任国民党中央干部训练委员会专门委员、总统官邸会报宣传小组“中外文资料供应总社”总经理、国防部戡建总队设计委员、中华印刷出版总公司编辑主任。1949年在江西参与打游击,对抗人民政府。兵败后逃亡。1951年6月在江西上饶被俘。新中国成立后,被关押改造。1975年春,作为最后一批在押战犯获得特赦。曹云霞与丈夫离婚(结婚时已有协议),与蔡省三再续前缘。夫妇俩申请去台湾,6月到香港后,遭到台湾当局拒绝入境。后夫妇俩得到中央政府委托中国旅行社帮助,留居香港,蔡省三为多家香港媒体撰稿,成为专栏作家。为香港《新报》特辟《蔡省三专栏》,每天写时事评论,发表文章数千篇。曹云霞开办中医诊所。1978年后,夫妇俩多次回大陆和台湾探亲交流。1996年,曹云霞在江西探亲时,染病逝世。蔡省三第二任妻子、作家吴琼女士为其写有传记《蔡省三传》。2020年时,蔡省三102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