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圃飘色,老树新花
陈贤庆
在我还没有到中山工作之前,我还未听说过“飘色”,也没有见过“飘色”,除了我孤陋寡闻外,在二三十年前,飘色这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尚未起死回生。那么,何谓“飘色”?原来是民间求福或喜庆巡游时的一种造型——用一根细钢条支顶着一位小女童,下方安插于木柜上,由四个大人扛抬上街游行。小女童装扮成或仙女或民间故事中的人物,她们的衣裙遮住了身下的细钢条,所以,人们远望,那小女童仿佛飘于半空。这就组成一版“飘色”。复杂一点的飘色,四周还有其他经化妆的小童和一些鸟兽造型作衬托,从而组成一个一般人都可以明白的故事,如“牛郎织女”“嫦娥奔月”“穆桂英挂帅”等。由多版的飘色组成的巡游,加上醒狮、锣鼓、旗帜等,便可形成一个热闹的场面。
到中山黄圃工作以后,我于1994年国庆节期间首次领略过飘色,并知道黄圃飘色原来颇有历史渊源。2008年我参与编写《黄圃历史文化》一书,对黄圃飘色有了更多的了解。
黄圃飘色的历史沿革
黄圃飘色艺术,朔源自明末清初的木偶演变而成。据黄圃何氏族谱载,明朝洪武年间,安徽人何腾伟被派到广东驻守,后到福建沿海剿贼,于1378年举家定居于广东中山黄圃三社、灵会、古楼三坊交界处的水井头地方,同时引进福建木偶作闲时玩乐。明末清初时期,黄圃坊间兴起庙会活动而杠抬北帝神像巡游,祈求保佑安康太平,风调雨顺。后因木神像呆板不灵活,人们在木神像顶支插一铁条,上撑托一小童而连同神像扛托巡游。至清朝康熙年间基本定型为把神像缩小塑造在细钢条上,并附加一些鸟兽造型作衬托,钢条上方支顶着一个小女童,下方安插于木柜上,旁边装扮一小童作衬,从而组成一版“飘色”,由四个大人扛抬上街游行。后来飘色人物内容由神像而扩展于历史典故人物中去,并逐渐形成钢条纤细,人物造型巧妙的艺术色梗,辅以小童装扮,使色版柔扬飘逸而世代相传。据鳌山村岗东坊严氏族谱载:康熙庚子年(1720年)正月坊间出色,有族人盗取扮色用的线纱裙为自己患痴呆女压惊去邪。可见当时坊间对出游飘色的道具已视作神圣之物。也引证了距今三百年前黄圃已盛行飘色巡游。
飘色自古至今为灵会、鼓楼、三社所有、故俗称“三坊飘色”。旧时三坊联合出色,多选在农历三月初三,此日民间称作“北帝诞”。谓北帝神掌管“风水”,且时值春种春养之时,“出色贺诞”以求年内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国泰民安,故有“三坊出色,雨水滴滴”之说。清朝光绪年间是黄圃飘色盛行之时。皆因此期北方战乱频繁,商家文人多移聚南方沿海一带。黄圃地域宽广,良田万顷、丰衣足食。又因水网交错而陆路不通,适于富豪聚居。其时镇内商贾客云集,烟赌馆林立。地主豪绅各据一方,常借各种诞期庙会喜庆之名出钱,请飘色助庆以显声势,也促使坊间飘色艺人各出奇招装制飘色,相互斗胜。此时热衷于飘色活动的艺人有胡洁洪、何念材、何谣、刘绍昌、高大森、刘接、刘铨恩等。
清末民初,是黄圃“五古”民间活动最兴旺时期。三社、灵会、鼓楼三坊每二三年便联合出色一次,一般选在“三月三”北帝诞期间,出飘色、扒龙船、唱西秦、烧炮,欢庆三天。形成一个“路上游飘色,水面扒龙船,庙前唱大戏,山边执彩炮”的热闹场面。
其时,黄圃飘色还影响到中山、顺德周边地区。据老人回忆,1922年,时年7岁的王伟和“扮色脚”随队到石歧大庙公园,为石歧人时任黄圃九区区长的吴义和母亲贺寿。1926年,17岁的刘来宾跟随飘色队到中山三乡巡游作消灾去邪旺地。同年顺德容奇一警长请三坊飘色及三社龙船参与地方贺庆。1932年,黄圃人朱敬在顺德桂洲做老师,引荐三坊飘色到容奇巡游表演,得到当地赠送绸缎布料的高标作纪念。1946年,顺德杏坛“打醮”,请三坊飘色表演,队伍在回程路上遇两伙劫贼驳火枪战,幸末伤及我方人员。
黄圃飘色的消失与复活
解放前后,黄圃三坊飘色巡游已形成一个规例的巡游队列,前面是醒狮开路,辅以七星旗牌匾、横幅,秧歌、腰鼓队、高跷队相随,三个坊每天各出三版至四版飘色和一个八音锣鼓柜组成10至12版飘色参与巡游,连续二三天。解放后10年间,黄圃还时有举行出色巡游。
1962年至1994年期间,黄圃飘色被视为“四旧”而中断33年,导致飘色文化几被摧残。幸有热心之人把飘色道具文物收藏于生产队隐蔽处,但也因年久失修而面目全非。
1994年初,原三坊飘色的老艺人及飘色热心人士苏照恩、刘伯康、刘国盛、王伟和、何篸 、朱玉伦、王文等,自觉组成“复办黄圃飘色筹委会”,在镇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寻艺人,造色梗,制道具,置服饰,选色心、习演练等,使“三坊飘色”旧貌变新颜。同时筹建了一座300平方米建筑面积的飘色馆于葫芦岗山下。鉴于复办飘色的能力已超越“三坊”范围,故把“三坊飘色”更名为“黄圃飘色”,出色日期也由“三月三”北帝诞改为秋高气爽,适于巡游活动的“国庆节”。1994年的国庆节,黄圃飘色首次复活,我有《记黄圃飘色巡游》一诗记载:“民间飘色妙,黄圃有名声。国庆欢欣日,城中鼓乐鸣。街头人涌动,翘首望巡行。稚子亭亭立,包公穆桂英。穷年忧米饭,盛世见升平。百载民间戏,新芽老树生。”
黄圃飘色的艺术特色
黄圃飘色,其艺术精华在于“小巧、玲珑、飘逸”。
所谓“小巧”,是指支撑“色心”幼童的钢条,长60公分左右直径仅1.2公分,经精心锻打而成,并通过塑以人物遮蔽,巧妙地于手足细小部位出2至3处“锋”,从而体现整版飘色的“小巧”。据行家评论,黄圃飘色的“色梗”之纤细度在飘色艺术中是不多见的。所谓“玲珑”,其一是指精细的“色梗”塑造艺术。胡洁洪、胡柏泉父子是清朝光绪年后至共和国“文革”前黄圃飘色的“艺术色梗”塑造大师。其父子博众家之长、集雕塑、扎制、绘画于一身,所塑造的“色梗”艺术人物,无论是身穿盔甲的武将,还是头戴竹笠、脚穿草鞋的农夫,以至野兽雀鸟、兵器物具,皆线条清晰、造工精细、人物栩栩如生、活灵活现,堪称艺术珍品。1994年复办黄圃飘色时,广州美术研究所一高级工艺师和中山市一雕塑家看此“色梗”,十分惊叹黄圃民间有此高超艺人。谓其作品遗物若有人带出境外,海关定当以走私文物论处。其二是指“色心”女童。因“色梗”钢条纤细,只能在2岁左右,体重10至13公斤之间,胆大好动,活泼可爱的小女童(男童不宜)中选“色心”。装扮起来,更觉玲珑可爱。所谓“飘逸”,是指由“色心”和“色脚”按照“色梗”内容装扮于“色柜”上,由四人扛抬巡游,扛抬人通过训练,以统一协调的步伐行进,使整版飘色呈现起伏悠扬之状。加上在纤细精致的艺术“色梗”上,3米高处“飘”然可爱的幼稚小女童做出各样逗人喜爱动作,使整版飘色呈现优美和谐的景象,令观者赏心悦目,惊奇赞叹。
黄圃飘色的今天
黄圃飘色自1994年得以复办,由于得到一批热心人士的积极参与,又有社会各界和企业的鼎力资助,更有赖于镇政府的支持引导。黄圃飘色频临消失而迅速恢复发展,黄圃飘色已成为彰显黄圃历史文化的一张名片。自1994年国庆节后,1995年农历正月初七晚、1997年国庆节期间“黄圃飘色欢乐节”、1999年12月20日,“中山市迎澳门回归文艺汇演”、2005年12月17、18日“黄圃食洽会暨飘色文化节”、2006年国庆节“三社下街旧街坊联谊会”、2006年10月5日,“广州番禺全国民间飘色展演”、2007年3月20日,“三坊飘色旧街游”、2008年6月19日,澳门“贺济公成佛800周年文化节”、2008年10月11日,“番禺沙湾全国民间艺术山花奖暨民间飘色展演”等,黄圃飘色都在各种喜庆场合展现了自己传统融合新潮的风采。
2005年12月,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授予黄圃镇为“中国(黄圃)飘色之乡”。2007年,黄圃飘色被广东省政府审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复办黄圃飘色和促进飘色艺术发展起核心作用的苏照恩同志授予“黄圃飘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称号。
(此文刊登《文化中山》2016年第5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