侨乡处处耀侨光

                                         陈贤庆

     海外及港澳的中山人 

笔者早年在广州市的广东华侨中学就读初中与高中,对“华侨”这一群体从陌生、害怕到熟悉、亲近。的确,中国人多,侨民也多,分布于世界各地。华侨以及港澳同胞最多的省份,当数广东省;而广东省中,华侨以及港澳同胞最多的地区,当数珠三角、五邑、潮汕等沿海的市县。

中山便是著名的侨乡,早在清朝时候,即有大批乡民漂洋过海,到海外谋生。中山华侨人数多,分布范围遍及全球五大洲。19791981年,中山市归国华侨联合会对各镇、区华侨和港澳同胞分布情况作过三次调查,并查阅各地侨胞提供的侨史资料及市内的有关档案资料,初步统计结果如下:中山市华侨共有32.03万人,侨居于近70个国家和地区。以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新加坡等国为最多,约占88%;巴拿马、斐济、委内瑞拉、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泰国等次之,约占8%;去英国、法国、荷兰、墨西哥、新西兰、厄瓜多尔、巴西等国再次之,约占1.3%。

香山邻近港澳,在历史上,澳门是香山的一部分,因而,香山人与澳门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一百多年间,香山人到香港和澳门创业和谋生者日多。随着两次出洋潮和历次革命以及战争的出现,旅居港澳的香山人不断增多。20世纪90年代初,旅居港澳的中山乡亲同胞,达到30万。

香山华侨素有爱国爱乡的光荣传统。孙中山举行反清革命及民主革命时,即有大批华侨尤其是香山籍的华侨响应和支持,有的甚至毁家捐资。抗日战争爆发后,亦有大批华侨捐资捐物支持抗战,许多华侨青年回国参战,有的就牺牲在抗日战场。新中国成立后,亦有许多华侨和港澳同胞满腔热情回到国内参加社会主义建设,并作出积极贡献。

可惜的是,有很长一段时间,我们视华侨和港澳同胞为“异类”,挫伤了他们的心;“文革”期间,更阻隔了旅居海外和港澳的中山人与家乡的联系。幸而,1979年后,国家实行改革开放,中山县政府迅速落实华侨政策,尤其是落实侨房政策,使得旅居海外及港澳的60万中山籍同胞又焕发出爱国爱乡的热情。

2010年,笔者受市档案馆委托,主笔编写《中山改革开放记实(1978-1988)》一书。其中,中山华侨及港澳同胞拥护改革开放政策、支持家乡建设的事迹尤为感人,令我不禁撰写此文再赞颂之。 

回乡投资办厂

改革开放伊始,华侨、港澳同胞便回乡投资兴办企业。沙溪申明亭村的旅香港乡亲杨玉维、杨帝增、杨文立等,1979年冬趁回乡探亲之便,对本村加强村办企业建设的需要和可能,同村干部及群众交换意见。次年春主动捐赠衣车30台、资金10万港元以及配套零件和布碎一大批,同时提供裁缝师傅和技术资料,帮助申明亭村办起第一间村办制衣厂,也是全县第一间新型制衣厂。由于设备、技术、服装款式均适应新潮流,制衣厂业务发展迅速,两年后再扩建一间新厂。两间制衣厂共解决本村250多人就业,还能为全村100多名退休老人按月提供生活补助。群众高兴地说:“办起一间厂,富了一村人。”

小榄永宁村旅外乡亲投资家乡办企业的成绩也很可观。旅港乡亲李立,为香港添利电子集团董事长,1983年便投资在永宁办起电脑版厂。旅港乡亲麦克贞,为香港大华集团董事长,1984年投资1660万港元,同永宁村合办永大胶粘制品有限公司、永华胶带厂及永昌电工带厂等。并引进国外80年代先进设备和技术,是国内大型胶粘带生产企业之一,产品获省优、部优称号。

石岐莲峰区旅港乡亲毛楚坚,为香港晶苑纺织集团董事,也是投资家乡办企业的积极人士。1980年他率先在莲峰区办起第一间来料加工厂——莲盈毛织厂。随后几年中,他继续兴办中山织造厂、中山织造二厂、东凤毛纺厂、东凤染厂、东凤织造厂、同安织造厂、浪网织造厂、湖滨制衣厂等8间工厂,为中山纺织工业的发展作出贡献。

南朗翠亨村旅澳门乡亲王启翔,家族三代管理澳门侨光公司。70年代末,王启翔宇兄妹回家乡考察后,决定独资在南朗成立中山侨光纺织有限公司,独资办厂。王启翔在当地政府的帮助下,克服投资环境的差劣,与工人们同甘共苦,使公司的生产蒸蒸日上,后来成为集毛纺、染整、毛织、针织、制衣于一体的大型毛纺织生产基地。

浪网旅香港乡亲陈广球,在积极投资浪网镇工业中取得成果。1980年他在浪网兴办“三来一补”企业——新华手套厂,其劳动手套产品质量优良,获省优、部优称号。随后5年间,他继续投资在浪网办起皮鞋、织布、服装等9间工厂,为本镇解决三分之一共3000人的就业问题。这10间工厂,按1985年统计,工业总产值达到3000多万元。

港口镇旅港乡亲郑伯勋先生,在1981年回乡探亲,发现家乡的机械铸造业濒于倒闭状态,提出兴办铸造厂,几年来,他无条件提供资金和设备,并将自己的技术无私传授,使铸造生产稳定并得到发展。该厂铸造的生铁排污水管,质量上乘销路很广,获利丰厚,还解决了40多乡亲的就业问题。

还有不少港澳乡亲投资家乡渔农业。石岐郊区旅港乡亲蔡继有,为香港新华海产集团董事长,早在80年代初便投资兴办横门机械捕捞作业队,共有新型捕捞渔船20多艘,使中山的海产捕捞业步入现代化。大涌的旅澳门乡亲李炳俊、萧文龙,1989年投资大涌镇办起良种“妃子笑”、“糯米糍”荔枝园40亩,同时兼办瘦肉型良种猪场。民众旅香港乡亲梁炎胜、三角旅香港乡亲吴程伟、沙溪旅香港乡亲黄观金、王广连以及张家边旅澳洲乡亲陈炳林等,都先后在本镇本村投资办起有一定规模的果场和农场。

          资助家乡教育事 

华侨、港澳同胞在积极投资兴办企业的同时,还热心资助家乡的教育事业。石岐郊区张溪村旅港乡亲蔡继有,1979年起便关心中山华侨中学的复校兴建。他率先捐资建造侨中大礼堂“朝勋堂”和职业教学大楼,继而捐资购置侨中教师宿舍楼。为了提高侨中的英语教学水平,他还亲赴加拿大并自行出资聘请外国教师到侨中任教。为了加快兴建侨中的科学楼、教学楼、体育馆、艺术楼及游泳池,他亲赴日本、加拿大、美国、澳洲,向中山侨胞进行发动,募集捐款。除华侨中学外,他还捐资兴建张溪村郑二小学的校舍、教师宿舍和教育基金大楼,从1979年至1990年,他为家乡兴学育才,捐赠总额达611万港元。

三乡乌石村旅港乡亲郑华坚,1979年捐资重建三乡镇光后学校教学楼,次年继续捐资兴建光后学校第二栋教学楼、光后幼儿园及其他福利事业,捐资总额为167万港元。

环城北台村旅美国乡亲杨添霭。是杨仙逸烈士的儿子,从1981年起便关心仙逸中学的复校和扩建。他除了捐资建立奖学金及购置教学设备外,还将在美国的部分物业变卖,以捐建用其母亲程度纯名字命名的仙逸中学科学馆,捐赠总额为150多万港元。

石岐郊区员峰村旅日本乡亲吴桂显。为中山的教育事业多方献力,1979年他向市华侨中学捐资建立吴桂显奖学基金会。1982年他向郊区中学捐资兴建吴文陆科学馆、叶惠英体育馆和校办企业樱侨印刷公司。1988年他向中山市的中山大学孙文学院捐资兴建教学大楼和图书馆。从1979年至1990年,他为家乡发展教育,共捐资1400多万港元。

沙溪龙头环村旅美乡亲王达维,1979年回乡探亲时,看到家乡还没有一所正规的幼儿园,他说,国家建设社会主义,需要大批人才,人才的培养,尤其要抓好幼儿教育。回美国后,他发起成立“园圈基金会”,为在家乡兴建幼儿园筹集资金。1981年,在龙头环村“凤振山房”旧址兴建以妻子周笑来的名字命名的“笑来幼儿园”,半年后完工,占地面积2177平方米,可容纳幼儿200多人。笑来幼儿园是改革开放后,中山第一所侨捐幼儿园,享誉中山乃至广东教育界。办园仅三年,便接待包括联合国官员在内的各地参观者2.5万多人次。

沙溪濠涌村旅港乡亲方若愚。从1983年起便十分关心自己母校——沙溪龙山中学建设,先后捐资设立“方一谦先生教育基金会”,以纪念其父、龙山中学前校长方一谦、兴建“方一谦综合教学大楼”、教工宿舍及校舍、捐赠各种教学设备等;与此同时,他还捐资赞助沙溪镇一些中学、小学建设和福利事业。至1990年,为家乡教育事业共捐资571.5万港元。

小榄永宁村旅港乡亲麦克贞。从1985年至1989年先后捐资兴建永宁中学、永宁小学、永康小学新校舍,资助小榄中学、小榄华侨中学、幼儿园等教育单位校舍建设及福利事业,捐资总额达515.5万港元。

沙溪镇下泽村旅澳门乡亲卢伟硕。12年来共捐资410万港元,支助下泽小学、卓山中学、石岐启发中学、沙溪理工学校、五桂山中学、三乡桂山中学等学校扩建、新建校舍,以及赞助中山市教育基金会的基金、龙山中学的教学金和奖学金等。

石岐厚兴村旅港乡亲郑伟权,1986年捐资百万元在莲峰山麓兴建新学校。198812月学校落成。学校筹建委员会决定将新学校命名为“中山市厚兴郑伟权学校”,以表彰郑伟权先生对中山教育事业的支持。

沙溪镇岗背村旅美乡亲陈铁广、陈守维等乡亲捐资重建岗背学校。19865月回乡参加岗背学校重建落成典礼活动时,岗背学校成为敬老、尊师活动的场所。

与此同时,还有许多海外华侨、港澳同胞,对中山教育事业,提供支持和赞助。 

       捐建家乡纪念设施 

旅外的中山乡亲,怀着对孙中山先生无比崇敬的心情,捐建多种纪念设施。石岐旅港乡亲郭得胜,1982年捐资1000万港元,兴建孙中山纪念堂,这是中山市纪念孙中山的又一项重大建设工程。19822月动工,19834月竣工,同年1112日纪念孙中山诞辰117周年时开幕剪彩。孙中山纪念堂外观庄严宏伟,富丽堂皇,占地面积3万多平方米,建筑面积8400平方米,楼高3层。正门横匾“孙中山纪念堂”,由当时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廖承志亲笔题书。纪念堂建筑设计独特:高空鸟瞰成一“中”字,正面平视成一“山”字。前楼第三层有三座黄墙黄瓦的小殿堂,殿顶上分别装设三颗巨大的金黄色的琉璃珠,是比拟孙中山创立并重新解释的“新三民主义”。正中一座小殿堂的正墙上,悬挂着一块有孙中山笔迹“天下为公”四字的金字直匾。整座建筑,富有民族风格,又有磅礴气势。纪念堂开幕后,每年前来瞻仰参观人数在60万人次以上。

坐落于翠享村的孙中山故居,是孙中山于1892年亲自设计监建的两层砖木楼房,正门有宋庆龄笔迹的“孙中山故居”石匾。1986年被国务院定为全国重点保护文物单位。解放后,在政府历年拨款维修扩建的同时,旅居港澳的中山乡亲也不断捐款赠物,充实故居设施,如74英寸大型投影录像机、高级音响、名贵地毯等,捐赠总值约为20万港元。  

          热心家乡公益事业 

中山旅外乡亲发扬“为善最乐”精神,经常赞助社会公益,主要项目有捐建医院、敬老院及举行节日敬老活动等。

1980年至1990年,旅外乡亲捐建的医院、卫生院共28间,其中规模较大的有:1980年旅港乡亲杨志云捐资1000万港元兴建的市人民医院杨颖滨大楼,198211月落成;1982年旅港乡亲陈星海捐资300万港元、黄藻森捐资100万港元兴建的小榄镇陈星海医院,1984年落成;1985年旅港乡亲苏计诚、苏继滔兄弟捐资100万港元兴建的石岐郊区苏华赞医院,1986年落成;1985年环城区旅外乡亲集体捐资兴建的环城医院,1987年落成;1986年旅港乡亲林余文姬捐资200万港元、旅港乡亲陈耀星捐资80万港元兴建的沙溪镇隆都医院,1987年落成;1986年旅澳门乡亲魏新教捐资20万港元兴建中山市人民医院乾辉护士大楼,1989年落成;1986年旅港乡亲李启平捐资20万港元,其他乡亲集体募集20万港元及30万元人民币,兴建大涌镇医院,1987年落成;1986年旅港乡亲郑亮钧捐资100万港元,旅港乡亲殷发泉捐资13万港元,还有其他乡亲赞助,在石岐莲峰区卫生院原址兴建郑亮钧医院,1989年落成。

19801990年,旅外乡亲捐款赠物、参与兴建、扩建的敬老院有42间。其中规模较大、设备较完善的有:1983年三乡镇旅外华侨及港澳乡亲热心募集75万元人民币,兴建三乡颐老院,1984年落成,1990年入住的孤寡老人有54名;1985年中山市政府组织发动兴建的中山颐老院,得香港中山侨商会热情捐赠100万港元,香港中山隆镇同乡会会长刘永昌及旅港乡亲黄承章,各捐赠25万港元,旅美旅港乡亲郭得胜、郑亮钧、郑振雄、萧兆棠、杨熹、林余文姬等也分别热情捐助,以及市政府拨专款、市内单位赞助和捐赠设备等等,第一期工程于19861112日纪念孙中山诞辰120周年时落成开幕,1990年入住的孤寡、年迈老人有100多人。

海外华侨、港澳同胞在家乡举行节日敬老活动也相当普遍。南蓢茶东村旅美华侨陈本重,从1982年起,每年春节回乡探亲时,均捐资举办敬老大会,宴请邻近五条村60岁以上的老人及全体中、小学教师。其中1986年春节,陈本重除邀请邻近五条村60岁以上老人外,中、小学教师扩大至全南蓢镇,还邀请市内的孙文学院、电视大学、华侨中学的校长、主任参加,人数超过2000人。198512月,南蓢陈梁村旅美华侨梁观锐回乡探亲,同时举行敬老大会,宴请全村乡亲父老1400多人。大涌镇华侨乡亲的敬老活动非常活跃。澳门中山隆镇同乡会理事长李宝禧,80年代初就在家乡岚田村发起敬老活动。在其带动下,旅外乡亲蔡焕、萧文龙、萧冠康、李华叶、林德、关浩源、李球、李炳俊、林安等,纷纷回乡开展敬老活动。逢年过节,或设敬老宴,或演戏娱老,或馈赠慰问鳏寡孤独等等,至90年代持续不断。沙溪镇岗背村旅美乡亲陈铁广、陈锡田、陈磊明,19865月回乡参加岗背学校重建落成典礼活动时,联合捐资举行敬老活动,宴请全村60岁以上110名老人和岗背学校全体教师;1988523日为农历四月初八浴沸节,沙溪龙聚环旅港乡亲刘炽桓在家乡举行敬老活动,宴请全村60岁以上老人及嘉宾共400多人。到会老人中最老的是94岁的梁爱英,由其67岁的儿媳妇相伴参加敬老会。1988年春节,张家边濠头村旅澳洲华侨郑銮生委托村侨联向全村70岁以上老人393人,患病村民39人,分别派送慰问金;濠头村旅港乡亲邓新亦向本村贫困者及老人派送慰问金;等等。此外,每逢春节、中秋节,各地旅外乡亲向家乡老人赠送衣物、药物、营养物品的,也相当普遍。

在上述几节文字中,笔者不厌其烦地列举了中山海外侨胞和港澳同胞积极支持家乡建设的热情和举动,正是这一串串似乎枯燥的数字,道出了一个个感人的故事。须知,有不少中山海外侨胞和港澳同胞,并非都是富豪,但他们乐善好施,真正承继了中山先生的博爱精神。

对于中山海外侨胞和港澳同胞的善举,中山市人民及政府给予肯定和赞扬。如19849月,市政府就于中秋节来临之际,在中山温泉举行爱国华侨港澳同胞支持中山建设表彰大会。受邀请参加大会的,有450多名对中山建设作出过贡献的华侨和港澳同胞。中山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每年还对中山市的经济建设、文教事业和公益事业等方面作出过杰出贡献的若干华侨和港澳同胞授予“中山市荣誉市民”称号,笔者认为,实在是很正确很应该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