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峡平湖慰先生

                                   陈贤庆

   2003年6月1日,对于中国人民来说,是一个大日子,这一天,长江三峡工程正式下闸蓄水。截至6月10日22时整,三峡水利枢纽坝前水位达到135米。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成功蓄水100亿立方米,比原计划提前5天达到蓄水目标,为三峡恢复通航和首批机组发电创造了条件。

  水位达到135米后,三峡水利枢纽坝前坝后水位形成了65米左右的落差,库容从6月1日正式蓄水时的23亿立方米左右提高到了123亿多立方米。举世瞩目的三峡水库库容净增100亿立方米。经过千百年的梦想和期盼,中华民族在"高峡出平湖"的骄傲与自豪中,揭开了治理长江、开发长江的新篇章。

   中国的西部,山山水水,形成了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早在一千多年前,大诗人李白就发出“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感叹,万里长江虽象一条银带,把中国的东西部连结,孕育着中华民族的文明。但是,这条银带,偏偏在它的中部打了一个死结,让这条黄金水道半途而断。李白虽可以“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然而,商旅舰船要溯流而上入川,则也是“难于上青天”。这个死结,就是三峡!那狭窄的何道,湍急的水流,狰狞的礁石,陡峭的岸壁,不仅成了舟楫的畏途,也成了长江水患的根源。从汉初至清末的2100多年间,长江平均每10年爆发一次洪灾。仅上世纪30年代的两次大洪水,就吞噬了近30万人的生命。根治长江水患,成了一个民族千百年来的梦想。

   如何化害为利,变水为电,使长江真正造福中华子孙?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毛泽东、邓小平等,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毛泽东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即想象:“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改革开放的成功,为建设三峡水利枢纽工程提供了可靠的精神和物质基础,在邓小平的关心和领导下,1994年12月,三峡工程正式动工。9年后的今天,我们终于看到了“高峡出平湖”的壮观景象。

   在缅怀毛泽东、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同时,我认为,更应该缅怀一位伟人,他,就是中国民主主义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

   中国最早做“三峡梦”、想到治理长江,化害为利的,当推中山先生。

   孙中山不仅是一位革命家,也是一位高瞻远瞩的战略家,在致力于推翻封建统治,在与袁世凯等大小军阀作艰苦斗争的同时,他不忘构想中华建国的大计和方略。他的眼光不仅仅局限于大城市,不仅仅局限于东部沿海地区,他把目光投放到全中国,尤其注重中国西部的开发。他认为,中国西部要发展,首先要靠修建铁路和改良水利;而改良水利的关键,便是对三峡的改造和建设。

   早在18世纪末,孙中山先生就提出了“平水患、兴水利”的主张。1919年,孙中山完成了他的《建国方略》一书。在《建国方略--实业计划》中,他写道:“自宜昌而上,入峡行,约一百英里而达四川之低地,即地学家所倡红盆地也。此宜昌以上迄于江源一部分河流,两岸岩石束江,使窄且深,……急流与滩石,沿流皆是。改良此上游一段,当以闸堰其水,使舟得以溯流以行,而又可资其水力。其滩石应行爆开除去。于是水深十尺(英尺)之航路,下起汉口,上达重庆,可得而致。”孙中山第一个明确提出三峡建坝的伟大构想,中国人的“三峡梦”就从这里开始的。

  孙中山并非只有文字构想,实际上,他还画了计划图。最近,福建省德化县文史专家近日在德化县水口镇久住村调查时,意外发现一张尘封七十多年的孙中山先生《建国方略图》,该图见证了孙中山开发三峡水利资源的伟大构想。该图长三十七公分、宽五十二公分,正面为彩绘的当时中国全图,图标比例尺为一千零五十万分之一。并配合改良广州河汊计划图、改良广州为南方大港计划图、整治扬子江水路计划图、改良上海为东方大港计划图、建筑乍浦为东方大港计划图、建筑青河口为北方大港计划图等六幅附图。《建国方略图》背面有近万言的孙中山先生的《(建国方略)撮要》。

    在那些计划图中,最引人瞩目的是孙中山在“水力之发展”里提出了开发长江上游三峡水利资源的宏伟构想。孙中山决非一时的心血来潮,更非夸夸其谈,对开发长江三峡水利资源,他是有依据,有设想,有计划的,而今天的事实也充分证明,他的构想并非“梦想”。

    据收藏者林复副老人(七十一岁)介绍,该图是他父亲林凤仪于上世纪二十年代在北京大学法政系就学时带回的。幼时,他曾听父亲讲述孙中山的故事,对孙中山先生很敬仰。受父亲影响,他珍藏起父亲带回的《建国方略图》。年前有一次看电视新闻听说三峡工程、南水北调是孙中山先生的遗愿,便将该图首次披露于世,以供后人领略先生的雄才韬略。  

     如果说,先生仅仅是写了文字,画了草图,便把构想束之高阁,那也是不对的,只要有机会,先生即会再“鼓吹”他的这一构想。如 1924年,孙中山在广州国立高等师范学校系统地讲解他的名著《三民主义》。他说:“像扬子江上游夔峡的水力,更是很大。有人考察由宜昌到万县一带的水力,可以发生三千余万匹马力的电力,像这样大的电力,比现在各国所发生的电力都要大得多。不但是可以供给全国火车、电车和各种工厂之用,并且可以用来制造大宗肥料。……让这么大的电力来替我们做工,那便是很大的生产,中国一定是可以变贫为富的。”孙中山先生不仅是第一个从开发水电资源和改善川江航运的角度提出在三峡“以闸堰其水”的人,更是一位把长江三峡工程提高到具有举国轻重意义的战略家,他深刻地意识到,三峡闸门,并非仅仅是一处普通的水利枢纽,而是可以改变整个中国面貌的无与伦比的伟大工程。 

    孙中山1925年3月12日在北京溘然辞世。孙中山的“三峡梦”虽然没有变为现实,但他的伟大构想却鼓舞几代中国人为圆"三峡梦"而前赴后继,奋斗不息。如今,这一全球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傲然屹立在中国版图的正中心,构起一幅"高峡"与"平湖"相映成趣、和谐共处的壮美画卷。三峡工程浓缩了中华民族一代又一代人的追求与奋斗,是中华民族治理江河,走向复兴的里程碑。

   中山先生上天有灵,可以欣慰地笑了。

                                                                         2003年6月

    (此文刊登于中山市孙中山研究会会刊第66期)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