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广州《诗词》报编辑的一封信

                                    陈贤庆

   

吕君忾老师及《诗词》报编辑

 

你们好!《诗词》报改版,虽有些不习惯,觉得不够“纯粹”,但也能理解,只要保存旧版的好传统不要变味即可。

今天收到第14期,第三版有一篇安徽吴华山先生的《感受“新凉”》,对我的《夏日“来追柳外凉”》一文提出一些商榷意见。我评赏《纳凉》,主要觉得它能巧妙地在一首短诗中囊括了“形、色、声、味”等因素,较之杨诗和何诗,在这方面优胜。诗歌的特色不同,风格不同,有时也很难很准确地比个高下,再加上各人的审美角度不同,这就会产生不同的看法。但不管怎样,贵报能积极开展批评活动,这很好!诗词界正缺少浓厚的批评气氛,文学评论跟不上,诗词的写作也不可能有很大很快的提高。

此外,贵报连续两期发表观点鲜明的反驳曹、彤两先生的文章,更是很必要很及时,是捍卫优秀传统的很正确的行动。诗词离开了韵律,就不能成为“诗词”;旧体诗词革除入声,取消平水韵,实际上也是将诗词引向消亡的道路。我认为,“新韵”的使用已使诗词变了味,现在的“双轨制”使得诗词的创作呈现出尴尬的局面。使用了“新韵”,并没有产生更多的新“诗人”。其实,老老实实地花一点时间,就能掌握一批最常见的入声字,就能将其运用自如。现在的初中生高中生们,不是“被迫”要记住许多文言实词、虚词、句式吗?不掌握这些文言知识,又如何能读懂大量的文言文章?想写作诗词又想走捷径,这是行不通的。如果不想学习必要的格律知识,或者学不来,这很简单,那就去写新体诗、自由诗,这就如同不会唱京剧,你就去唱周杰伦,去唱《老鼠爱大米》,别要求唱京剧的人改革这取消那,使得国粹变成不伦不类的玩意儿。

我还有一个想法,《诗词》报能否发动读者,开展诗评活动,在上期或前期发表的诗词中选取一首进行评论,指出其优劣,贵报在每一期辟出一角,刊登评论得体的文章。如此,则更能活跃诗词的创作,有利于水平的提高。不知这一提议是否可取。

此祝

编安!

                                                                                                                   中山 陈贤庆

                                                                                                                 2006731

 

    (此信刊登《诗词》报06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