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报上的一首“诗歌”

                     

       陈贤庆

 

最近,看到某报上发表了一首诗歌。此“诗歌”如下:

 

         同茂新农村

 

党委派驻指导组,建设同茂新农村,

处理永丰旧问题,团结开拓绘蓝图。

工作任务很明确,理顺征地遗留事,

实行村级统核算,鼓励农民购社保。

党的政策很英明,科学发展硬道理,

两委班子要齐心,共同谋划示范点。

群众工作靠深入,维护稳定重责任,

农民增收是关键,美好明天看同茂。

 

    茂村在某市的某镇,作者要歌颂这新农村无可厚非。用诗歌这体裁来歌颂,更是作者的自由,别人是不应该指手画脚的。如果这首“诗歌”不是发表在某地级市的党报上,我是不会去评说的,但是,它的确通过了编辑,也通过了主编,发表到了报上,我则忍不住了,要对这首诗歌评说几句。

 

    现代的诗歌,从大的体裁来划分,可分为新体诗和旧体诗,各自各精彩。这首诗歌,似乎都是用现代的大白话来写的,可算是新体;但是,它又弄得句子整齐,组词似有点旧体形式,但是,又绝对没有旧体的韵味,更不要说其他的格律了。总之,它属于“四不象”的形式。退一步说,就算不怎么会写,那押个韵总是应该的吧,但是,作者肯定是完全不懂得“押韵”这回事的,除了“事、理”两字同音,其余该押韵的“村、图、保、点、任、茂”等,没有一处是同音的。再退一步说,就算不懂得押韵,还不算很严重的问题,这首诗歌最大的毛病,就是完全用标语口号拼凑而成,没有一点诗歌的味道,写在某些街道、村委的墙报上还可以,但是,它居然被编辑看中,堂而皇之地刊登在大报上,这就让人感到不是滋味了。这样的诗歌编辑也觉得可以,可见编辑的水平如何了吧?

 

    常听一些写旧体诗词的诗友抱怨,说党报大报极少或完全不刊登旧体诗词,不管你写得多好。其实这也难怪,现在报纸的编辑多是中、青年人,而且是不懂得旧体诗词的中、青年人,他(她)们看不懂,不喜欢,也想当然一般读者也看不懂,也不喜欢,于是,数千年流传下来的我国诗歌这种国粹便被冷遇,尽管当代亦有不少诗词家和诗词爱好者创作出不少优秀的作品,也难以在党报或大报这平台上展现,反而是上述那类拙劣的诗歌可以登上大雅之堂,岂不悲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