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评两首诗歌
陈贤庆
中山诗社准备召开一个中青年诗词作者的诗词创作研讨会。何为“中青年”?这个标准有灵活性,一般60岁、已退休的人,很难算“中年”了吧?但是,诗词界就不一样了,这次研讨会,将参加者的年龄定在63岁以下!如此一来,我也被算进“中年”的行列,着实让我高兴了好一阵子。不过,再想想,这也是诗词界的一个不妙的现实,说明人员老化,50岁以下会写格律诗的人不多!
上面是题外的话。为开好这次研讨会,要做些准备工作,其中一项,就是让参加研讨会的人每人上交三首自己的代表作。然后,再找一些人,选择一些作品做点评,这样,在开会时,内容会充实些,收获也会大些。诗社领导安排我从两位与会社员的作品中各选取其中一首作点评。以下便是我的两篇点评文章。
(其一)赏 石
吾家藏一石,种类属黄蜡。其表见嶙峋,斯颜为赭赤。
腹含古佛窟,背耸崇山脊。面面不同观,形容动神魄。
石虽不可言,乐对朝还夕。时赏寻佳趣,何须无价璧。
黄先生所写的《赏石》一诗,我以为优点有如下几个方面:一是,敢于尝试“古体”,并得其神韵。此诗属“五古”,五七言古诗,是隋唐格律诗产生之前的主要诗歌形式。在格律诗产生之后,古体诗并没有消失,一直沿袭至今,可见其具备一定的生命力。近现代亦有一些诗人,喜欢五古,如赵朴初、陈毅等。当今的诗词作者,多写或只写绝句和律诗,我以为也不应忘记了古体,所以黄先生时作古体,也是在继承传统诗词方面所作出的很有益的努力。二是,这首诗押了仄声韵,而且是入声韵,选字都在〈平水韵〉入声部的十一陌部。当今的诗词作者,尤其不是很老到的作者,一般不敢或不会运用入声韵,这样,在用韵方面就少了选择,“百花齐放”中就少了一些花。我以为,黄先生作为一位中年诗人,敢于尝试难题,这也是其优点之一。三是,这首诗内容清晰,层次分明,最后也造到主题的升华——从赏石中获得生活的乐趣。
如果从挑剔的角度来看,我觉得有三点还可改进。一是,我觉得这首诗有些“意犹未尽”。一“未尽”是对石的描写未尽。诗中已写了石的外表、颜色、内腹、背脊,但似乎还不足够(第二句和第六句意思还差不多),如果再有两句,应该更好;二“未尽”是对石的来源或价值没有交代,如果这石是自己到山上挖来的,或在普通的地摊上廉价买回的,这就很好,可以突出“普通一石”也能“寻佳趣”,这就能和尾句的“何须无价璧”形成合理的对比。如是,恐怕又要增加两句了。第二个还可改进的地方,在押韵处。古诗不用依照很严格的格律,但如果追求音韵的和谐,能做到不押韵句落到平声字结尾就最好,与偶句韵脚的仄声更能形成抑扬顿错的效果。这样,第五句的“窟”,第十一句的“趣”,就宜换另字。第三,也是上述两句的问题。“腹含古佛窟”句,如果换成“腹含古佛身”,既能改尾字为平声字,又能与下一句“背耸崇山脊”形成对仗,艺术效果更佳。“时赏寻佳趣”一句的“时赏”,与上句“乐对朝还夕”意思重复甚至有矛盾(“时赏”一般理解为“不时欣赏”),如果改改会更好,如“凡石有趣佳”之类。
以上是我的不成熟的意见,供研讨会诸位诗友参考。
(其二)长江大桥上听导游介绍南京历史有感
十朝遗韵聚南京,一角一隅多少情。
月照荆公归故里,夜弹商女歌后庭。
有幸钟山埋忠骨,无辜江畔作屠城。
桥头远望东流水,不尽情怀泪掩声。
陈先生所写的《长江大桥上听导游介绍南京历史有感》一诗,突出了在特定的地方,特定的环境之下写成的这首诗。这特定的地方,就是南京城;这特定的环境,就是长江大桥。南京作为“十朝故都”,要将她的历史在一首不长的七律中概括,是不容易的事。要写南京的历史,恐怕主要在这七律中间的两联四句了。只这两联四句,要写出近两千年的南京古城的历史,实在很难很难。那么多的人和事,你要选取什么内容才是最合理的?陈先生勇于尝试,并基本做到合理的分配内容。颔联分配给“古人古事”,写了晚岁失意退居金陵,填过〈桂枝香〉金陵怀古词的王安石;写了“不知亡国恨”的商女,暗指陈后主及其他封建帝王的亡国事。颈联分配给“今人今事”,写了埋忠骨于钟山孙中山,孙中山与南京的联系,应是不可不写的内容;写了1937年12月城破时日军屠城的悲惨一幕,这国耻恐怕亦不能不写。南京的历史,不会没有可喜可乐的事,但是,纵观上述两联,作者选取的都是可悲可叹之事,可见,诗的主题在于“有感”,而这“有感”,又都是令人痛心的“感慨”,所以,才有了尾联的“桥头远望东流水,不尽情怀泪掩声”句。
我认为,写南京的历史,不一顶选取上述的四个方面,如果其他诗人来写同题,可能会选取他人他事。但是,起码陈先生所选取的,都是与南京有关的重要的人事,起码是合理的,得体的。我认为,这首诗能基本突破了这最大的难点,就是最大的长处。此外,整首诗的用词用语,都是准确老练的,这也是这首诗的优点。这首诗的感情基调一致,不会又写喜又写悲,也应是优点。
说到这首诗“感情基调一致”的同时,我也有些话要说说。我赞赏作者感情之丰富,在旅游期间,也能站在桥头“泪掩声”。不过,我冷静地想想,新中国毕竟成立60年,也就是说,那些可悲可叹的历史,起码已过去60年了,我们的国家已经逐渐强大,今天,我们站在长江大桥上,回顾过去的历史,包括屈辱的历史,应该有何表现?我不怀疑陈先生“泪掩声”的真实性(苦了导游,要马上给你找纸巾了),我觉得,尾联,不一定要“泪掩声”,应该可以乐观一些,坚强一些,自信一些,这样才能体现今昔之对比,如“告我无忘苦难声”,之类,会不会好些?上述这点,不知算不算缺点,供大家磋商。
下面要说说这首诗格律方面的毛病了。且看第五句,作者一下子失粘了!这句应是“平平仄仄平平仄”,作者以“仄仄”起;而且,这一句内也平仄不合,“钟山埋忠骨”,四、六字都用了平声字。由于这句失粘,导致其后四句全都乱了套。这可能是作者一时的疏忽,但“失对”“失粘”则是诗家之最大忌。可以这么说,对于格律诗,“失对”“失粘”,也就意味着整首诗失败了。
还想说说这首诗的对仗。因这首诗是七律,故中间两联须对仗,而作者不仅知道而且也努力想对得工整,但是,从这诗的整体来看,对仗方面还做得不够好。“月照荆公归故里,夜弹商女歌后庭”一联,
“月”是个有形的物体,而“夜”是时间;此外,有月之时也就是夜晚,所以,“月”对“夜”是对得不够好的。“有幸钟山埋忠骨,无辜江畔作屠城”一联,“钟山”与“江畔”不对,“畔”是个方位名词,“钟山”与“江畔”两词结构不同;“忠骨”一词是偏正结构,“屠城”一词是动宾结构,两者不同,也对不好。
上述是我对《长江大桥上听导游介绍南京历史有感》一诗粗浅的点评,不对之处请大家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