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中华诗词入课堂
陈贤庆
12月12日,中山诗社举行年会暨中山新田园诗大赛颁奖仪式,大赛收到180首诗词,隐名由省级专家评出20首,我因有一首七律《春日巡行》获优秀奖,只得放下繁忙工作,去参加会议并领奖。我看到,会场上大多是白头老者,鲜有中青年人。在会议开始不久,即有一位88岁的老诗人晕倒,由医生急救。据会议主持说,老诗人体弱多病,是吃了药再来开会的。在其后的会议中,我的思想有些走神,老先生的精神固然可嘉,但88岁老人还得坚持来开会,是否揭示了一种并不妙的情况?于是,我口占一绝:“眼前一望白头多,后继零星可奈何?纵有田园诗获奖,婆翁去尽阿谁歌?”
中华诗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朵奇葩,历经千百年而不衰,足见其生命力之旺盛。但是,旺盛归旺盛,如果不加以浇水施肥,再美丽的奇葩也会衰败。数十年来,中华诗词很难说发扬光大,而是出现了后继乏人并有逐渐衰亡的危险。
挽救中华诗词,主要是要解决后继乏人的问题。办法之一,恐怕是中华诗词进入课堂。目前,中华诗词进入课堂了吗?不能说没有,如中学的教科书里,收入不少古代诗词;有些中学的文学社,也开设有中华诗词的讲座;此外,高考的考题中,有古诗鉴赏这一项,占有6分的分值。
继承中华诗词这一优良传统,光去朗读,光会鉴赏(大多数青少年只是为了应付考试),恐怕还不够,还得会写。这就象京剧以及其他地方戏剧,光有愿意看懂得看的人还不够,还得有会演的,不然,总有一天会消亡。京剧等国粹在救亡,中华诗词同样需要救亡。我认为,要想中学生也学点诗词知识,学写些诗词,不是没有可能的,那么,关键何在?
高考历来是中国文化人的指挥棒。科举时代,考四书五经,学子们则皓首穷经;考八股文,则钻研起承转合;如今的高考,指挥棒的作用更大,举个例子:以前中国的学生学英语,只会写而不会听、说、读,学的是“聋子英语”、“哑巴英语”,原因是,高考只考笔试,用笔答得对,写得对,即能敲开大学之门。后来,高考增加了听力考试,于是,各中学马上增加了听力训练。如今,中学生英语的听力都提高了许多了吧。如何解决“哑巴英语”的问题?我也曾有此奇想:高考中增设口语考试,考生们依此进入一间封闭的考室中,随机抽一话题,作5分钟的讲述,所有“口语”按编号送省统一作评分。如果增加这一考试方式,那么,中国大地上就可以到处都听到流利的英语。
还是回到汉语,回到中华诗词上来。由于高考只考“诗歌鉴赏”而不考“诗歌写作”,任何教师和学生也不会在后者花气力的。如果说,会“鉴赏”就会“吟诗”,那肯定是骗人,还得掌握中华诗词的基本格律,并且动笔作尝试。要做到这一点,还得要借助考试这根指挥棒。笔者认为,如果在考试中,设置有要求考生围绕某事物写一首短短的五言绝句这样的题目,那就够各中学的语文教师重视和忙碌的了。他们必须要自身掌握中华诗词的规律,然后才能教导学生。如果说这要求过分了些,那么,也可以就考对偶句:中考出三个字,高考出五个字,要求按格律诗的规则组成对偶句,不妨让我来设计两例,看是否可行。
例一:写出与“花如海”对仗的三个字(3分)(用于中考题)
参考答案:“人如潮”(1分,“如”字重复,“人如”不该平声);“草如茵”(2分,“如”字重复);“草似浪”(2分,“浪”字不该仄声);“月似弓”(3分,平仄相对)。
例二:写出与“西湖湖水静”对仗的五个字(5分)(用于高考题)
参考答案:东溪溪水清(1分,“清”字可取);东涧涧水清(2分,“涧”“清”可取);北涧涧水清(3分,“北”“涧”“清”可取);北岭岭溪泻(4分,“泻”字不该仄声,不该用动词);北岭岭溪清(5分,对仗工整,合符平仄)。当然,以工对之要求,得5分句亦有瑕疵,毕竟是“水”对“水”,如果对以“北岭岭松青”之类,则更佳。
如果真的有这样的中考题和高考题,教师必然要教学生掌握一些诗词格律、楹联知识;当然,会写楹联不一定会写诗词,但楹联正是诗词写作的基础,甚至是语文基础知识的综合体现,当年陈寅恪拟出“孙行者”三字考清华大学的学生,并非有意刁难。如果我们的中学生,能从初中时开始,便有这方面的训练,将来写出一些象样的楹联乃至诗词,不是没有可能的。如果中青年人也能写中华诗词,并不断产生一些诗词艺术家,那么,88岁的老翁就不必吃了药再支撑着来参加诗社年会了。
可惜,我们的教育专家们,似乎并没有想到这一点,年轻一代依然是“君子动口不动手”,于是,懂得“鉴赏”古典诗词的学生越来越多,高考中的得分越来越高,而会写一点古典诗词的人则越来越少(自然规律),那么,若干年后,要想出一册《当代……诗词大观》之类的书,恐怕也很难矣。
挽救中华诗词这一瑰宝,途径可能会有不少,中华诗词能进入校园,进入课堂,尤为关键。而中华诗词如何真正进入校园,进入课堂,并使我们的下一代能歌之咏之?我再强调:不借用高考这根指挥棒,难以做到!
(此文刊登于《中山诗苑》第49期;载入《建国五十五周年优秀论文获奖文库》第一卷,并被评为“特等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