楹联小议
陈贤庆
目前,我们向世界某组织申报某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热潮。申遗成功,大家高兴。其实,“非遗”者,就是濒于消失的东西,在它一息尚存时,我们往往不去保护,不去挽救,待它寿终正寝时,再去“申遗”,作用又有多大?
我国传统的文化艺术不少,楹联是其中之一,但不知有无“申遗”的一日。对于这种目前仍用于节庆,挂于厅堂,刻于景区的文化遗产,除了一些楹联学会会员在继承发扬之外,普及教育是完全没有的,能拟联者后继乏人,则是肯定的现象。
八十年前,陈寅恪先生就曾致书刘叔雅教授,力主大学入学考试要“对对子”。陈先生认为,考对对子的好处起码有四个方面:一是,可以测验出应试者是否分得出虚实字及其运用;二是,可以测验出应试者能否分别平仄声;三是,可以测验出应试者读书之多少以及语汇之贫富;四是,可以测验出应试者的思想条理。但是,这个好建议,数十年来都不被重视。
2003年,我写了一篇文章《也谈中华诗词入课堂》,其中就提到一个建议:高考增加考对联——哪怕是五言三言的对联,哪怕只占两三分。2004年高考,果然广东甚至全国11个省市的语文高考题中都考到对联!我心甚喜,亦即作文,题为《今年高考考对联》。只可惜,此事“今年”有,“明年”无!据说,广东数十万份试卷中,没有一份的答案是合符格律的。这也难怪,本来高考就不考的内容,学校当然不教,教师与学生都可以理所当然地不去掌握。
楹联创作有严格的规则,但也不神秘,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的《分类名联鉴赏词典》,在序言中,著名联家陈以鸿先生有两段简单明确地介绍对联的话:“楹联的特征是上下联相对,所谓相对,包含三层意思,就是字数相同,内容相称,平仄相反。”“楹联的平仄,最起码的要求是上联末字仄声,下联末字平声。偶有例外,上联末字平声,下联末字仄声,这是由内容决定,无法调换之故。但是决不可以上下联末字都是平声或都是仄声。末字都平或都仄的,对得再工也不能算作楹联。”
目前,在各地的某些场所,都可以看到不合格律的楹联。如去年我到上海旅行,一进入作为旅游区的七宝镇,其牌坊就有一副楹联如下:“飞沙十里接蒲溪,市声百年唱金鸡”,显然不合平仄格律。我有一位女学员,寒假期间到杭州旅行,看到一副据说是轰动杭州虎年的名作:“春燕衔泥依旧居,细柳吐芽开新天”。那学员仅在诗词班学习了两个学期,已经感觉到此联的不对劲。我市某书画院门前也有一副联:“金牛放歌辞旧岁,玉虎踏舞扣福门”,也是多处犯规的。
此文不能太长,上述犯规处,因篇幅关系不能一一指正,读者可对照陈以鸿先生的说话。
创作楹联是一件高雅而有趣的活动,每年春节评选“中山第一联”,正是中山文化建设的雅事盛事之一,愿有更多此类活动举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