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景交融,诗味方显
陈贤庆
市老干部大学诗词班某节课,我请学员评点习作,介绍到一首题为《岐江晚眺》的七绝,诗如下:“清波倒影晚霞红,两岸楼灯耀夜空。桥上穿梭车往返,江中舟楫逐潮东。”老周首先发言说,这首诗的四句,就是罗列了四处景物,缺乏作者的情感;老赵也说,老师教导,诗歌要做到情景交融,才有诗味,这首诗就欠缺情,因而显得寡味。这时,诗歌作者老吴站起身反驳说,四句都写景,不一定就欠缺情,情可以在景中流露。“清波倒影晚霞红”不是写出了岐江黄昏时景色之美吗?第二句的高楼灯光,第三句的车辆往返,不是反映改革开放的成就和变化吗?第四句“逐潮东”,不是寓意我们还要继续向前发展吗?老吴还举了“两个黄鹂鸣翠柳……”等古人的诗词作佐证……
争论还在继续。但是,有一点,学员其实已经达到共识的,那就是,诗词要有味道,就要尽量做到情景交融。
文学理论上的情景交融是意境创造的表现特征。张炎在《词源·离情》中说:“离情当如此作,全在情景交炼,得言外意。”王夫之说:“情境虽有在心在物之分,然情生景,景生情,哀乐之触,荣悴之迎,互藏其宅。”又说:“情景名为二,而是不可离,神于诗者,妙合无垠,巧者则情中景,景中情。”
王国维说:“文学中有二元质焉:曰景,曰情。”意境创造就是把二者结合起来的艺术。
具体地说,情景交融指文艺作品中环境的描写、气氛的渲染跟人物思想感情的抒发紧密结合。情景交融包括寓情于景和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指作品中不直接抒情,而是将感情寄托于景物;借景抒情指先写景,后抒情。
《岐江晚眺》一诗不能说欠缺“情”,也可以说是情景交融这方面做得还不够好,因而令人有诗味不足的感觉。如何才能做得好些?我自己的经验就是,无景处造景;尽景处生情。
先说无景处造景。许多时,我们要抒发感情时,眼前不一定就有景物,这时,就要善于借用景物或形象。2008年5月本人退休,填两阕《浣溪沙·退休寄怀》:
(其一)“春雨潇潇忆壮时,雷州夜月总吟诗。荆江雪冷苦谁知?
已叹香山人渐老,不甘文苑誉来迟。夕阳休脱旧征衣。”
(其二)“放眼余生路正长,桩桩人事费思量。夜阑听雨细敲窗。
不与俗尘争利禄,愿随高雅斗芬芳。瑶琴轻奏美宫商。”
(其一)的上片的首句,是说退休了,想起青壮年时代许多事,用“春雨潇潇”带出,是否有味些?第二、三句,其实就是说自己在雷州度过10年,在荆州度过6年,用“夜月”“雪冷”这些景物,既表达准确又形象生动、委婉含蓄,诗味自然就浓些。末句的“夕阳”、“征衣”都是形象,
“退休还要再前行”这样的表述,显然是不可与之相媲美的。(其二)上片,第一、二句直接抒情后,来一句“夜阑听雨细敲窗”,能做到以景衬情的作用,可以让读者想象作者在那个春雨之夜如何“费思量”。下片是表达自己退休后的志趣和追求,喊几句口号是完全可以的,但是,以“俗尘”“芬芳”“瑶琴”“宫商”等形象的词语来比喻,效果显然不同。
下面说说“尽景处生情”。我们到了旅游区或面对江河湖海,则满眼尽是景,一首诗中,四句或八句都写景,也未尝不可;但是,如果做到融情于景,或触景生情,肯定诗味更浓郁吧。试以我自己的《重游中山紫马岭公园》一首五律为例。2009年12月1日,我带诗词班学员到紫马岭公园采风。紫马岭公园风光旖旎,景物繁多,四联都写景,也可以写得好的。但是,我最后一次游此园,是1995年1月的事,这次游览,我觉得要突出“重游”二字。十五年岁月,物与人都会有很大的变化,又怎能不临景生情?诗中在写“景”的同时,又怎可不突出“情”?于是构思出如下八句:“秋凉来紫马,何处旧时痕?曲径评乔木,长廊辩古文。清池观锦鲤,碧草仰浮云。十五年弹指,沧桑物与人!”
首联的“何处旧时痕”,已为这诗安置了“怀旧”的成分,与尾联相呼应。我曾以此诗为例作教学用,末句提供另种模式:“中山大变身”、“香山日渐新”、“香山日日新”等。游紫马岭公园而感慨中山十五年的巨变,这也是很自然得体的,甚至,加上这样的结尾,正首诗的思想境界似乎也提高了,有些学员亦赞成用“中山大变身”。但是,十五年,物在变,难道人不变吗?诗歌贵在能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诗中有我”,则更能感染读者,所以“沧桑物与人”句,应能给读者更多的思考与联想,想到十五年,作者应该从壮年进入老年了,而读者自己,有的何尝不是“皱纹爬上了青春的脸面”?有的何尝不是“尘满面,鬓如霜”?所谓“耐人寻味”,就是说诗中起码会有味,读者会感同身受;如果一读便觉无味,读者断不会在诗句中去细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