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词大会观后
陈贤庆
2017年,央视科教频道有一档很火的节目,叫“中国诗词大会”。这节目,由央视才女加美女董卿主持,有文学名家王立群、康震、郦波、蒙曼等作鉴赏点评嘉宾。其宗旨是“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力求通过对诗词知识的比拼和赏析,带动全民重温那些曾经学过的古诗词,分享诗词之美,感受诗词之趣,从古人的情怀中吸取营养,涵养心灵。这节目汇集了全国各个年龄段、各个领域的的记忆好手,比拼对中国古典诗词的背诵能力,有擂主和百人团;有攻擂和守擂;有必答题和抢答题;有得分和倒扣分;有填空作答、有根据提示作答;有通过图片作答;还有飞花令、诗词接龙……是很有创意的一档节目。2018年4月4日,大会落幕。而大会所产生出来的背诵能手,如李子琳、武亦姝、彭敏、雷海为等,都让观众赞叹不已。
这节目的好处,一是传播了古诗词的美,二是鼓励人们喜欢并阅读背诵一点古诗词,为传承我国优秀文化遗产作出了贡献。老实说,新中国的数十年,对古诗词的学习和传播是很不够的,国人尤其是上了年纪的国人“曾经学习过的古诗词”是非常有限的。如今,中国诗词大会的参加者,主要的才能也是在于记忆(当然有兴趣为基础),突击一段时间,可将唐诗宋词的名篇背下不少。至于鉴赏分析,则是几位嘉宾教授的强项,真的说得头头是道。
由于本人除了写写诗词,也兼有诗词班的课,觉得中国古诗词,尤其是格律诗,的确是很讲究规则的,这规则不是束缚作者的头脑和手脚,而是使诗词产生音调、韵律、对仗等的艺术美。导师们在这方面是忽视的,或者说是不太懂的。何以见得?在中国诗词大会落幕时,康震教授心情兴奋,觉得点评了那么久,也该露一手了,于是,吟哦一首自己的诗作:“大江东去流日月,古韵新妍竞芳菲。雄鸡高歌天地广,一代风流唱春晖。”此诗一出,获得全场的赞美声。场中的选手,多数都是背诵能手,不是写诗词的能手,并不懂诗词格律,会觉得这诗写得大气、壮阔……
但是,这诗传到民间,就肯定被诟病嘲笑了。诗是用七言绝句的形式写的,但是,它除了押对韵,并没有七言绝句最基本的平仄粘对的规律,完全失对失粘。语句吧,也似通非通。总之,是一首很蹩脚的诗。有人会为康教授辩护说,人家是即席口占,有错难免。但是,会写诗词的人,即使即席口占,也会下意识地首先想到“平仄粘对”的规律,不会随意遣词造句的。也会有人辩护说,康教授不是用格律诗的形式,而是用“古体”的形式,不用讲究“平仄粘对”的。就算康教授不讲究音律美,这首诗就内容来说,也只能说是空泛而苍白,很难想象是出自文学教授之手。当然,康教授在其他方面如口才、记忆、画画等已经很了不起了。
从这首诗来看,康震教授虽然贵为文学博导,其实也不懂得古诗词的格律。幸而董卿小姐请他来作嘉宾,只需讲“鉴赏”,不讲写作,康教授在大会的整个过程都精彩发挥。但是,在落幕那一刻,多此一举,暴露了自己的短处。教授博导也不会写格律诗,就不要强求他们的学生了。
举康教授的例子,就事论事,也只是说明,我们今天,如何更好地传承古诗词这一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除了鼓励大家去阅读理解和赏识古诗词外,是否还要教导学生一些声律知识、押韵知识、对仗知识以及绝句和律诗的基本形式,从而产生一代接一代的诗词家?现在全国各地都有诗词社团,多是退休老人的组织,为什么一定要临老才去学诗词写作?年轻时学写不是更好吗?我在职高中语文教师时,就曾呼吁,高考中加入诸如“对对子”这样的试题,通过高考这根指挥棒,就可将诗词的基本知识强制性地引进高中的课堂。就说如今,电视网络形式先进,央视也可设计一个直播的“格律诗写作大赛”,出一个题目,百人即席写作,然后百人打分(自己的不打),导师打分,评出一二三等若干篇。这也可以鼓励国人学习写作格律诗词,酒瓶装新酒,为新时代服务。
这是我观看中国诗词大会后的一点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