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联知识入门(格律诗)

     陈贤庆

笔者于2008年5月在中学退休,是年9月,受聘中山市老干部大学诗词班任教师,2011年7月离开,9月,受聘市文化馆任粤曲班教师。在老干大学诗词班教学期间,写有一批讲义,初学者或可作入门之用,今整理收入聚贤茶室网站,内中的诗词例子,没有注明作者而只注明日期的,是笔者的习作。

第一讲  格律诗产生以前的中国诗歌体裁

格律诗又称近体诗,产生于隋唐。在格律诗产生以前,我国的诗歌体裁大体有诗经体、楚辞体、乐府民歌、文人五言诗、文人七言诗等。以下简介这几种体裁。例诗中没有注明作者的,为本书作者之作品。

1、《诗经》和诗经体 

1:《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蒹葭凄凄,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2: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沈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宴,心念旧恩。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3写于刘少奇公祭日:(刘少奇主席于19691112日被迫害致死,1980517日公祭)

国旗半落,哀乐低回。神州万里,亿民泪垂。少奇同志,杀汝是谁?北京炮打,汴梁成灰。十一寒暑,风霜伴陪。如今重祭,徒有伤悲。千呼万唤,魂胡不归?灵堂内外,腑肺同摧。历史公正,重睹芳菲。丰功伟业,永镌高碑。断肠追悼,酹酒千杯!(805月) 

2、《楚辞》和楚辞体 

1:《国觞》(屈原):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 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 凌余阵兮躐余行,左骖殪兮右刃伤。 霾两轮兮絷四马,援玉枢兮击鸣鼓。 天时怼兮威灵怒,严杀尽兮弃原野。 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超远。 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 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 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

2葬我于高山之上兮, 望我大陆。 大陆不可见兮, 只有痛哭。葬我于高山之上兮, 望我故乡。 故乡不可见兮, 永远不忘。 天苍苍, 野茫茫, 山之上, 国有殇。(于佑任)

3、乐府民歌

饮马长城窟行》:青青河畔草,绵绵思远道。远道不可思,宿昔梦见之。梦见在我傍,忽觉在他乡。他乡各异县,展转不相见。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入门各自媚,谁肯相为言!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尽素书。长跪读素书,书中意何如?上言加餐饭,下言长相忆 

4、文人五言诗

1《归园田居》(东晋-陶渊明):少无适欲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2哭张志新烈士》:上下五千年,多少英雄汉。党的好女儿,志新是模范。秉德最无私,胸怀千千万。为保我神州,誓与群魔战。笔杆若钢刀,诗文如炸弹。给小丑画形,把逆贼宣判。大义不低头,昂首入狴犴。只要主义真,肯把称号叛?!铁窗难锁心,时往北京看。坚信战旗红,明朝会光灿。贼子丧天良,霎时天地暗。利刃割喉咙,枪杀重罪犯。至死不折腰,浩气长空贯。十月响惊雷,日出云雾散。群魔上刑台,烈士千秋赞。大地是坟茔,山花红烂漫。祭文来四方,誓言九州撼。我亦泪双流,一唱复三叹。(796月)

5、七言诗

1:《燕歌行》(曹丕):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群燕辞归鹄南翔.念君客游多思肠, 慊慊思归恋故乡,君何淹留寄他方? 贱妾茕茕守空房,忧来思君不敢忘, 不觉泪下沾衣裳.援琴鸣弦发清商, 短歌微吟不能长,明月皎皎照我床, 星汉西流夜未央.牵牛织女遥相望, 尔独何辜限河梁?

2路旁即兴》:牛车往返运肥忙,忽然铃声响叮当。原来一班羊城客,全是旧日土姑娘。破帽遮颜急让路,老牛惊叹红绿装。嬉嬉乐乐牛前过,香风一阵到哪方?去日儿童皆长大,此间鸾凤远飞翔。余曹异乡为异客,伊们春节探爹娘。细味人生多少事,牛车咿呀似歌扬。(782月)

                                      小结:

一、格律诗又称近体诗,产生于隋唐。在格律诗产生以前,所有体裁的诗歌都称为古体诗,如五言称“五古”,七言称“七古”。在格律诗产生以后,直至今天,仍可按“古体诗”的特点来写,所写的诗仍叫“古体诗”,以别于“格律诗”。

二、格律诗的“格律”有哪些?

1、规定句数——四句(绝句)或八句(律诗);

2、规定字数——每句五言(字)或七言,如五言绝句、五言律诗,七言绝句,七言律诗;

3、规定一韵到底,押平声韵。押韵有严格要求;

4、律诗规定中间要有两联,即第三句与第四句对仗,第五句与第六句对仗;

5、全诗要讲究平仄粘对,即每句每字讲究平仄声调。这是写格律诗的难点。

 

第二讲   古“四声”知识

    格律诗的形成,主要归功于“声韵”运用到诗歌中。文字以声调相配是东晋以后的事,齐代周颙始作四声切韵,梁代沈约整理完善。唐人通过把文字的声调,在句中按照科学的方法进行排列组合,从而达到抑扬顿挫,流畅和谐的效果。

 

一、先看看普通话中的一组读音

 

阴平

阳平

第一声

第二声

第三声

第四声

 

二、古四声分阴平(第一声)、阳平(第二声)、上声(第三声)、去声(第四声)、入声。

 

阴平、阳平声合称平声;上声、去声、入声统称仄声。

 

三、用广州音读出以下的一组字音

 

阳平

阴平

 

 

 

 

 

 

四、简易掌握“平声”的方法:

1、用唱歌的方法:3为阴平声;5(低音)为阳平声。不同于这两种声调的,都是仄声。

2、用数数的方法:3为阴平声;0为阳平声。不同于这两种声调的,都是仄声。

 

五、入声字去了哪里?

    在现代普通话中,入声字音已经消失,派入了一、二、三、四声中。派入了三、四声中,仍属仄声,如玉、获、热、酷、益、日、阔、法等,这好办;但派入了一、二声中,就变成“平声”,如哭、忽、佛、杰、国、极、郭、洁、学等,这就引起混乱。因为按照声调,它们仍是仄声,仍然要以仄声对待。

    六、入声字的特点:读音短而促,在诗中不用来押韵;在词中可押韵,但要单独使用,不得与平、上、去通押。

 

第三讲   格律诗的押韵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到:“异音相从谓之和,同声相应谓之韵。”押韵是韵文最主要的特征,一般的韵文均要用韵。《诗经》305篇,只有7篇不用韵。 格律诗除了有字数、句数、对仗、平仄的要求外,押韵是必不可少的。 

    汉、魏、南北朝时便有“韵书”,但没有流传。隋代陆法言编成《切韵》一书,其内容和体例均堪称划时代。唐代孙愐据陆法言的《切韵》修编而成《唐韵》。

宋代陈彭年、邱雍等奉诏以《切韵》与《唐韵》为基础,编成《广韵》一书。

    金代山西平水人王文郁编了一部《平水韵略》,俗称“平水韵”,将汉字分为106韵。其中平声韵30部。此书后成为封建时代科举应试之用,流行至清代,流传上千年。今天不少写旧体诗词者,仍主张依此韵部。

    以下为“平水韵”的“平声部”简介:

上平声:(不分阴阳声)一东、二冬、三江、四支、五微、六鱼、七虞、八齐、九佳、十灰、十一真、十二文、十三元、十四寒;

下平声:(不分阴阳声)一先、二萧、三肴、四豪、五歌、六麻、七阳、八庚、九青、十蒸、十一尤、十二侵、十三覃、十四盐、十五咸。

    韵部分得如此之细,是否押韵时非得选择同一韵部的字不可?不是的,如果这样,写诗填词就很困难了。古人亦知变通,读音大致相同的韵,是可以“合用”的,《广韵》中就规定可以合用的韵部有:冬钟、支脂之、虞模、佳皆、灰咍、真谆臻、文欣、元魂痕、寒桓、删山、先仙、萧宵、歌戈、阳唐、庚耕清、蒸登、尤侯幽、覃谈、盐添、咸衔、严凡。

    正因为如此,后人编韵书时,韵部已经采取“合用”的体例。

    为适应新时代写传统诗词的需要,近年来,中华诗词学会创制了“新声韵”,就是用普通话,即《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的发音,来写格律诗。

    《中华新韵》之韵部分为:麻花韵、波歌韵、儿韵、街斜韵、衣期韵、支思韵、姑苏韵、居趋韵、开怀韵、飞灰韵、高标韵、谋求韵、寒山韵、先天韵、人文韵、江阳韵、庚青韵、东钟韵。《中华新韵》以现代汉语的一二三四声为划分,一二声为平声,三声为上声,四声为去声,三四声均为仄声,并将古为入声而现在读作平声的字都归入平声韵中。

   入声是汉语的一种声调,属于仄声的一种。他在中古时发音比较短促,并且带有(-P)(-t)(-K)三种韵尾,带(-P)的入声字如急、及、十、纳、杂、妾、聂等;带(-t)的入声字如竭、月、伐、越、末、活、刮、切、节、杰、列、屑等;带(-K)的入声字如屋、玉、局、足、酌、药、昔、恶、郭、国、白、碧、尺、石、激等。到了元代,入声已经消失,派入了其他三声。但是,作为诗词音韵,派入了平声中的入声,仍属仄声,一直沿袭至今。我国的南方,尤其广东地区,方言中仍保留着入声,因此粤人辨别入声不难,作旧体诗词仍喜欢并主张用旧韵;而北方地区说普通话的人,则多主张改革,采用新韵。目前,旧韵、新韵并存,而用旧韵者仍居多;用新韵者,投稿时须作注明。以后,新韵是否会代替旧韵,则有待诗词的发展而定了。

    旧韵、新韵之韵部虽多,但今人不须死记硬背,今人作诗词,对押韵还可以放宽,只要用普通话读来基本同音即可。中古时的声调,平声不分阴阳,发展至宋元之际,平声分化为阴、阳两类。阴、阳的分化以声母的清、浊为条件,清辅音声母的字读为阴平调,浊辅音声母的字读为阳平调。今人亦不须死记何为清辅音、浊辅音,只要知道普通话中读作第一声的字为阴平,如“东”;读作第二声的字为阳平,如“同”即可(派入平声的入声字除外)。今人写旧体诗词,如果没有特别的要求,则平声不必细分阴、阳。

第四讲  绝句的格律形式

古绝:绝句由四句组成,押平声韵。但是,也常见有些四句的“五言绝句”,押仄声韵,这些“绝句”可归作另一类。由四句结成的古体诗,平仄规律不严格,以押仄声韵为多,称为“古绝”。“古绝”实为古乐府的变化。如:

孟浩然的《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疏笠翁,独钓寒江雪。”

贾岛《寻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我们今天学习的绝句,有别于“古绝”。

 

                          绝句的格律形式之一

一、五言仄起仄收式

 

(甲句)仄仄平平仄

(乙句)平平仄仄平(韵)

(丙句)平平平仄仄

(丁句)仄仄仄平平(韵)

 

例一: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唐-王之唤 《登鹳鹊楼》

 

例二:红豆生南国,

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

此物最相思。(唐-王维 《相思》)

 

例三:故国三千里,

深宫二十年。

一声河满子,

双泪落君前。(唐-张佑 《河满子》)

 

例四:岭外音书绝,

经冬复立春。

近乡情更怯,

不敢问来人。(唐-李频 《渡汉江》)

 

游九江市:湓浦江头立,匡庐远望明。闲游心绪好,不觉日高升。(792月)

 

过湖口彭泽:湖口江南岸,何方听石钟?舟行彭泽县,忽忆弃官翁。(792月)

    五言变七言,就是在五言的每句开头加上两个声调相反的字构成。

 

二、七言平起仄收式

 

(甲句)平平/仄仄平平仄

(乙句)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丙句)仄仄/平平平仄仄

(丁句)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例一:玄宗回马杨妃死,

云雨难忘日月新。

终是圣明天子事,

景阳宫井又何人?(唐-郑畋 《马嵬坡》

 

例二:岐王宅里寻常见,

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

落花时节又逢君。(唐-杜甫 《江南逢李龟年》)

 

例三:律回岁晚冰霜少,

春到人间草木知。

便觉眼前生意满,

东风吹水绿参差。(唐-张栻 《立春偶成》)

 

例四:雨前初见花间蕊,

雨后全无叶底花。

蜂蝶纷纷过墙去,

却疑春色在邻家。(唐-王驾 《春晴》)

 

游都乐岩奇岩怪石雕人兽,绿影红灯绘妙图。洞内风光何处有?桂林肇庆也难如。(792月)

悼念赵丹:(著名电影演员赵丹于1010日逝世,有遗作《银幕形象创作》和《地狱之门》两书)

明星一代影坛耀,劫后余生志未残。地狱阴森犹可出,云开却进鬼门关!(8010月)

格律变通:综上所述,格律诗的写作格式有严格的规定,但是,在实践的过程中,古人发现,在对音律影响不是很大的情况下,可作某些变通,于是,对原有的格式可以做到“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

一、三、五不论:即五言的第一、第三字或七言的第一、第三、第五字可平可仄;

二、四、六分明:即五言的第二、第四字或七言的第二、第四、第六字要严格按照平仄规律。

    有些情况又不能“不论”与“分明”,后面会讲到。 

第五讲   绝句的格律形式之二

 

一、五言平起仄收式

 

(丙句)平平平仄仄

(丁句)仄仄仄平平(韵)

(甲句)仄仄平平仄

(乙句)平平仄仄平(韵)

 

 

例一:山中相送罢,

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绿,

王孙归不归?(唐-王维 《送别》

 

例二:终南阴岭秀,

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

城中增暮寒。(唐-祖咏 《终南望余雪》)

 

例三:鸣筝金粟柱,

素手玉房前。

欲得周郎顾,

时时误拂弦。(唐-李端 《听筝》)

 

例四:映门淮水绿,

留骑主人心。

明月随良掾,

春潮夜夜深。(唐-王昌龄 《送郭司仓》)

 

游柳侯祠:碑亭怀古事,曲径引清幽。独坐罗池畔,寒风说柳侯。(792月)

长江夜航:船行千里路,隐隐岸边山。一夜长江月,清辉照客寒。(793月)

 

二、七言仄起仄收式

 

(丙句)仄仄/平平平仄仄

(丁句)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甲句)平平/仄仄平平仄

(乙句)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例一: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唐-王唯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例二:回乐峰前沙似雪,

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

一夜征人尽梦乡?(唐-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例三: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唐-杜甫 《绝句》)

 

例四:天上碧桃和露种,

日边红杏倚云栽。

芙蓉生在秋江上,

不向东风怨未开。(唐-高蟾 《上高侍郎》)

游扬州何园:踏破铁鞋寻觅处,看来一座废花园。风光总是难留住,世事沧桑莫问前。(792月)

夜读偶成:日夜案头吟读苦,别有喜乐在书丛。瓷瓶花叶开犹盛,告我窗前沐暖风。(804月)

第六讲  绝句的格律形式之三

 

一、五言平起平收式

 

(乙句)平平仄仄平(韵)

(丁句)仄仄仄平平(韵)

(甲句)仄仄平平仄

(乙句)平平仄仄平(韵)

 

例一:北风吹白云,

万里渡河汾。

心绪逢摇落,

秋声不可闻。(唐-苏頲 《汾上惊秋》

 

例二:花枝出建章,

凤管发昭阳。

借问承恩者,

双蛾几许长?(唐-皇甫冉《婕妤怨》)

 

例三:天霞映翠坡,

旭日隐星河。

遥听欢声处,

五环唱浩歌。(小榄-李炳芬 《广州天河体育中心》)

 

例四:琼枝未惹仙,

瑞气竟无边。

配上他山石,

招来彩蝶翩。(澳门-郑国锐 《盆景》)

从羊城归雷州:归途叹夕阳,处处感心伤。血泪成滋味,谁怜我独尝!(737月)

闻贺龙元帅平反有作:数年不见君,原是早离魂!老总何其惨,今朝忆故人。(7410月)

 

二、七言平起平收式

 

(乙句)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丁句)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甲句)平平/仄仄平平仄

(乙句)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例一:少小离家老大回,

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

笑问客从何处来?(唐-贺知章 《回乡偶书》

 

例二:隐隐飞桥隔野烟,

石矶西畔问渔船。

桃花尽日随流水,

洞在清溪何处边?(唐-张旭 《桃花溪》)

 

例三: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唐-王昌龄 《芙蓉楼送辛渐》)

 

例四: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唐-张继 《枫桥夜泊》)

 

周末镇外行: 烟雨迷溕镇外行,初春气朗两轮轻。远山近水如图美,偷得浮生半日情。(082月)

悼念肖克上将:浴血罗霄志未残,长征万里越关山。功臣开国今仙逝,阅尽沧桑百载间。(0810月)

                         第七讲   绝句的格律形式之四

 

一、五言仄起平收式

 

(丁句)仄仄仄平平(韵)

(乙句)平平仄仄平(韵)

(丙句)平平平仄仄

(丁句)仄仄仄平平(韵)

 

例一:落日五湖游,

烟波处处愁。

浮沉千古事,

谁与问东流?(唐-薛莹 《秋日湖上》

 

例二:盛会展黄花,

寒英吐彩霞。

芬芳陶客醉,

仿佛到仙家。(小榄-赵善达 《赏菊》)

 

例三:餐用菊花开,

嘉宾接踵来。

榄乡多异种,

巧匠用心栽。(小榄-李光耀 《可餐名菊颂》)

 

例四:香翠泛芳丛,

悠然沐野风。

喜盟梅菊竹,

不竞牡丹红。(小榄-李炳芬 《品兰花》)

悼念薄一波:革命有丰功,几回劫难逢。反思谈教训,永记一波翁。(071月)

春夜:春夜意如何?持琴再咏歌。窗前梅影动,惹我梦犹多。(083月)

 

二、七言平起平收式

 

(丁句)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乙句)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丙句)仄仄/平平平仄仄

(丁句)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例一:闺中少妇不知愁,

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

悔教夫婿觅封侯。(唐-王昌龄 《闺怨》)

 

例二: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唐-王翰《凉州词》)

 

例三:朝辞白帝彩云间,

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唐-李白 《早发白帝城》)

 

例四:故园东望路漫漫,

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

凭君传语报平安。(唐-岑参 《逢入京使》)

 

风寒雨冷有感:风寒早起在今晨,雨冷驱车湿我身。千里冰封迷道路,何如亿万返乡人!(081月)

烧烤乐:庭园烧烤笑声扬,炭热炉红肉炙香。老少和谐多乐趣,鼠年初四记诗章。(082月)

第八讲   绝句的四种基本格律形式小结

 

一、五言仄起仄收式

 

(甲句)仄仄平平仄

(乙句)平平仄仄平(韵)

(丙句)平平平仄仄

(丁句)仄仄仄平平(韵)

 

七言平起仄收式

 

(甲句)平平/仄仄平平仄

(乙句)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丙句)仄仄/平平平仄仄

(丁句)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二、五言平起仄收式

 

(丙句)平平平仄仄

(丁句)仄仄仄平平(韵)

(甲句)仄仄平平仄

(乙句)平平仄仄平(韵)

 

七言仄起仄收式

 

(丙句)仄仄/平平平仄仄

(丁句)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甲句)平平/仄仄平平仄

(乙句)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三、五言平起平收式

 

(乙句)平平仄仄平(韵)

(丁句)仄仄仄平平(韵)

(甲句)仄仄平平仄

(乙句)平平仄仄平(韵)

 

七言平起平收式

(乙句)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丁句)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甲句)平平/仄仄平平仄

(乙句)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四、五言仄起平收式

 

(丁句)仄仄仄平平(韵)

(乙句)平平仄仄平(韵)

(丙句)平平平仄仄

(丁句)仄仄仄平平(韵)

 

七言平起平收式

 

(丁句)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乙句)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丙句)仄仄/平平平仄仄

(丁句)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二)判断以下的诗歌用了哪种格律形式,在括号中写出:

 

1、白发三千丈,缘愁似箇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李白《秋浦歌》)

                                                 

2、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杜甫《绝句》)

                                                 

3、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梅花》)

                                                  

4、常怀忧国志,不减读书声。烽火秋风紧,龙泉世纪行。(梁东《赠当代大学生》)

                                                 

5、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溕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响宜。(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6、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7、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郑板桥《潍县署中画竹》

                                                 

7、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8、水是尧时日夏时,衣冠又是汉官仪。登楼四望真吾土,不见黄龙上大旗。(黄遵宪《到香港》)

                                                 

9、粤海重关二虎尊,万龙轰斗事何存?至今遗垒余残石,白浪如山过虎门。(康有为《过虎门》)

                                                 

10、            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丘逢甲《春愁》)

                                                 

11、            军歌应唱大刀环,誓灭匈奴出玉关。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徐锡麟《出塞》)

                                                 

12、           猛忆中原事可哀,苍黄天地入蒿莱。何心更作喁喁语,起趁鸡声舞一回。(梁启超《记事诗》)

                                                 

13、不惜千金买宝刀,貂裘换酒也堪豪。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秋瑾《对酒》)

                                                 

14、万家墨面没蒿莱,敢有歌吟动地哀?心事浩茫连广宇,于无声出响惊雷。(鲁迅《无题》)

                                                 

 

第九讲   常见的拗救形式三种

    综上所述,格律诗的写作格式有严格的规定,但是,在实践的过程中,古人发现,在对音律影响不是很大的情况下,可作某些变通,于是,对原有的格式可以做到“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但是,这一变通在实践过程中,也可以再变通,强行改变某字平仄的,叫“拗”;在某处作出补救的,叫“救”,合称“拗救”。下面就是常见的几种“拗救”方法。

1、(丙句)仄仄/平平平仄仄。 五言第四字,七言第六字,虽说要分明,但也可不分明。如果仄变成平(就是“拗”),那么前一字就一定要由平换作仄(就是“救”),即变格成“仄仄/平平仄平仄,如 “正是江南好风景”。这是本句自救。

2、(甲句)平平/仄仄平平仄,(乙句)仄仄/平平仄仄平。

如果甲句五言第三字或七言第五字本该“平”而变成“仄”,成为了“平平/仄仄仄平仄”,那么,就不能以“不论”对待,就要靠对句即乙句相救,而使平仄规律基本恢复平衡,即将乙句五言第三字或七言第五字改仄为平,变成为“仄仄/平平仄平”。

(甲句)平平/仄仄平仄,(乙句)仄仄/平平仄平。

例一:寂寂何待?朝朝自归。(孟浩然《留别王维》)

例二:映阶碧草春色,隔叶黄鹂好音。(杜甫《蜀相》)

例三:野桃含笑竹篱短,溪柳自摇沙水清(苏轼《新城道中》)

3、(甲句)平平/仄仄平平仄,(乙句)仄仄/平平仄仄平。

    如果甲句五言第四字或七言第六字本该“平”而变成“仄”,成为了“平平/仄仄平仄仄”,那么,虽“二、四、六分明”,但也可靠对句即乙句相救,而使出句中的第四或第六字可变动,即将乙句五言第三字或七言第五字改仄为平,变成为“仄仄/平平仄平”。

(甲句)平平/仄仄平仄,(乙句)仄仄/平平仄平。

例一:野火烧尽,春风又生。(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例二:向晚意不适,驱车古原。(李商隐《乐游原》(五言甲句甚至可以全仄,但极少用)

例三:歌钟喧夜更暗,罗绮满街土香。(张啸远《观灯》)

 

第十讲   律诗的格律形式之一

 

    律诗分五言律诗和七言律诗两种。律诗可以看作是绝句的扩展。所不同的是,律诗八句,分为四联,依此为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颔联和颈联要求对仗,其余两联不作要求,一般不对仗。

一、五言仄起仄收式

(甲句)仄仄平平仄

(乙句)平平仄仄平(韵)

(丙句)平平平仄仄

(丁句)仄仄仄平平(韵)(丙与丁句对仗)

(甲句)仄仄平平仄

(乙句)平平仄仄平(韵)(甲与乙句对仗)

(丙句)平平平仄仄

(丁句)仄仄仄平平(韵)

例一:见说蚕丛路,崎岖不易行。山从人面起,云傍马头生。芳树笼秦栈,春流绕蜀城。升沉应已定,不必问君平。(唐-李白《送友人入蜀》)

例二: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唐-王湾《次北固山下》)

例三:别业居幽处,到来生隐心。南山当户牖,沣水映园林。竹覆经冬雪,庭昏未夕阴。寥寥人境外,闲坐听春禽。(唐-祖咏《苏氏别业》)

例四:花隐掖垣暮,啾啾栖鸟过。星临万户动,月傍九宵多。不寝听金钥,因风想玉珂。明朝有封事,数问夜如何?(唐-杜甫《春宿左省》)

例五丙戌年新春小榄雅集有作:丙戌春霖日,龙山紫气升。四方流墨韵,满座颂诗声。教化当童稚,熏陶在性情。吾人肩担重,笔砚育精英。(062月)

例六看“中华之声-2008名家名曲广东(中山)演唱会”:京越黄梅调,昆川豫粤声。弘扬传统艺,陶冶国人情。《寻梦》犹《相遇》,《梳妆》复《演兵》。《放裴》兼《上路》,《花果》唱升平。(0811月) 

二、七言平起仄收式

(甲句)平平/仄仄平平仄

(乙句)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丙句)仄仄/平平平仄仄

(丁句)平平/仄仄仄平平(韵)(丙与丁句对仗)

(甲句)平平/仄仄平平仄

(乙句)仄仄/平平仄仄平(韵)(甲与乙句对仗)

(丙句)仄仄/平平平仄仄

(丁句)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例一: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又一年。世事茫茫难自料,春愁黯黯独成眠。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闻道欲来相问迅,西楼望月几回圆。(唐-韦应物《答李儋》)

例二: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唐-杜甫《客至》)

例三: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万里桥。海内风尘诸弟隔,天涯涕泪一身遥。唯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答圣朝。跨马出郊时极目,不堪人事日萧条。(唐-杜甫《野望》)

例四: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作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唐-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例五:月夜独步:田畴远望春风爽,夜静低吟倍有神。树影山痕心底印,蛙鸣犬吠耳中闻。无眠只恐良宵短,独步不嫌曲径伸。皓月有情常作伴,清辉今夕照征人。(855月)

例六神六升空: 讴歌利伟声犹在,神六今闻上太空。奔月蓝图添彩绘,航天史册载奇功。更生自力山能撼,合作齐心险可攻。费聂巡游千万里,欢声拥接两英雄。(0510月)

对偶句练习:

1、浇花兼种草                           

 

2、围炉谈喜事                           

 

3、鳄虎熊蛇豹                           

 

4、旧日音容犹可辨                                     

第十一讲   律诗的格律形式之二

 

一、五言平起仄收式

 

(丙句)平平平仄仄

(丁句)仄仄仄平平(韵)

(甲句)仄仄平平仄

(乙句)平平仄仄平(韵)(甲与乙句对仗)

(丙句)平平平仄仄

(丁句)仄仄仄平平(韵)(丙与丁句对仗)

(甲句)仄仄平平仄

(乙句)平平仄仄平(韵) 

例一: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无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唐-王维《山居秋暝》)

例二: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唐-孟浩然《过故人居》)

例三: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戌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唐-杜甫《登岳阳楼》)

例四: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篷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斑马鸣。(唐-李白《送友人》)

例五: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惟问钟罄声。(唐-常建《破山寺后禅院》)

例六:游广州光孝寺:庙堂宜敬重,鼎案绕香云。净慧心灵美,和谐客友亲。菩提犹翠绿,幡帜已鲜新。世界平安愿,铜钟伴祷音。(065月)

例七:广州会旧友:雨中游古寺,缘自故人回。见佛君参拜,游祠我感怀。前途行未倦,旧事记犹哀。最痛明朝去,何时再复来?(075月)

二、七言仄起仄收式 

(丙句)仄仄/平平平仄仄

(丁句)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甲句)平平/仄仄平平仄

(乙句)仄仄/平平仄仄平(韵)(甲与乙句对仗)

(丙句)仄仄/平平平仄仄

(丁句)平平/仄仄仄平平(韵)(丙与丁句对仗)

(甲句)平平/仄仄平平仄

(乙句)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例一: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唐-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例二: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野哭千家闻战伐,夷歌几处起渔樵。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唐-杜甫《阁夜》)

例三: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运移汉祚终难复,志决身歼军务劳。(唐-杜甫《咏怀古迹其五》)

例四:昔日戏言身后意,今朝都到眼前来。衣裳已施行看尽,针线犹存未忍开。尚想旧情怜婢仆,也曾因梦送钱财。城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唐-元稹《遣悲怀》)

例五纪念周总理逝世三周年:自古人生谁不死?泰山之重喻犹难。擒魔借汝千钧棒,治国传吾一片丹。动地凯歌山岳震,排空赤帜雨云翻。三年别后妖氛尽,八亿人民盼笑还。(791月)

例六来宁一月感怀:远别胶园三十日,金陵羁旅一鸿毛。观书品戏多幽雅,侍母亲兄愧献劳。志大应知才学浅,路长不畏岳峰高。光阴催我唯勤奋,热血雄心莫弃抛。(792月)

 

对偶句练习

 

1、撒网观鱼趣                                

2、时时培正气                                

3、水秀山清云似锦                                          

4、玲珑殿阁波间荡                                          

5、白日键盘敲妙句                                          

 

第十二讲   律诗的格律形式之三

 

一、五言平起平收式

(乙句)平平仄仄平(韵)

(丁句)仄仄仄平平(韵)

(甲句)仄仄平平仄

(乙句)平平仄仄平(韵)(甲与乙句对仗)

(丙句)平平平仄仄

(丁句)仄仄仄平平(韵)(丙与丁句对仗)

(甲句)仄仄平平仄

(乙句)平平仄仄平(韵)

例一:凄凉〈宝剑篇〉,羁泊欲穷年。黄叶仍风雨,青楼自管弦。新知遭薄俗,旧好隔良缘。心断新丰酒,消愁又几千。(唐-李商隐《风雨》)

例二: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并添高阁迥,微注小窗明。越鸟巢干后,归飞体更轻。(唐-李商隐《晚晴》)

例三:何年顾虎头,满壁画沧州。赤日石林气,青天江海流。锡飞常近鹤,杯渡不惊舟。似得庐山路,真随惠远游。(唐-杜甫《题玄武禅师屋壁》)

例四:天宫动将星,汉地柳条青。万里鸣刁斗,三军出井陉。忘身辞凤阙,报国取龙庭。岂学书生辈,窗间老一经?!(唐-王维《送赵都督赴代州》)

(例五)夜读:读书靠认真,寒夜倍精神。淡淡梢头月,劳劳灯下人。情怀唯雅赋,磨练是泥尘。千载如飞马,人间要留痕。7812月)

(例六)九四年元旦:时逢九四年,改革又新篇。鱼跃欢塘堰,机耕响稻田。开工闻爆竹,建路漫尘烟。发展声威壮,中山再着鞭。941月)

二、七言仄起平收式

(乙句)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丁句)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甲句)平平/仄仄平平仄

(乙句)仄仄/平平仄仄平(韵)(甲与乙句对仗)

(丙句)仄仄/平平平仄

(丁句)平平/仄仄仄平平(韵)(丙与丁句对仗)

(甲句)平平/仄仄平平仄

(乙句)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例一: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响东菑。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青斋折露葵。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唐-王维《积雨辋川庄作》)

例二: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繁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唐-杜甫《蜀相》)

例三: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唐-杜甫《登高》)

例四: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估客昼眠知浪静,舟人夜语觉潮生。三湘愁鬓逢秋色,万里归心对月明。旧业已随征战尽,更堪江上鼓鼙声。(唐-卢伦《晚次鄂州》)

例五:时难年荒世业空,弟兄羁旅各西东。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唐-白居易《望月有感》)

(例六)题梅州市大兴矿难:水库当头敢挖坑,深深地底有煤层。贫穷不惧危情在,血肉何堪绝境逢。矿主无良贪暴利,官员有意占杯羹。可怜数百中青汉,何处惊惶发怒声?(058月)

(例七)重游越秀山登镇海楼:镇海红楼倍有情,重游细赏且徐行。残砖釉瓦思秦汉,古币铜钱忆宋明。满目高楼遮望眼,周山绿树隐鸣莺。缘何处处丝弦起?老者操琴唱太平。(0710月)

                              对偶句练习

1、绿草湖滨闻笑语                                

2、似剪春风裁柳叶                              

3、千家美食迎商客                                          

4、数点虚名成旧事                                         

5、科学精神谋发展                                          

 

第十三讲   律诗的格律形式之四

 

一、五言仄起平收式

(丁句)仄仄仄平平(韵)

(乙句)平平仄仄平(韵)

(丙句)平平平仄仄

(丁句)仄仄仄平平(韵)(丙与丁句对仗)

(甲句)仄仄平平仄

(乙句)平平仄仄平(韵)(甲与乙句对仗)

(丙句)平平平仄仄

(丁句)仄仄仄平平(韵)

例一:城阙辅三秦,烽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唐-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例二: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蘋。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巾。(唐-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望游〉》)

例三:戌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重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唐-杜甫《月夜忆舍弟》)

例四: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汉女输桐布,巴人讼芋田。文翁翻教授,不敢倚先贤。(唐-王维《送梓州李使君》)

例五:北阙休上书,南山归弊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唐-孟浩然《岁暮归南山》)

(例六)参观江门陈白沙纪念馆:侨梓仰鸿儒,敬心谒故居。环穿新馆阁,细步旧庭除。默默瞻遗像,声声诵撰书。先生光五邑,泉下可知无?(982月)

(例七)假日补课,窗外远望:周日不轻松,登楼第五重。先游湓浦口,再唱大江东。教学艰和苦,人生雨带风。虽夸才未尽,已觉步龙钟。012月)

二、七言平起平收式

(丁句)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乙句)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丙句)仄仄/平平平仄

(丁句)平平/仄仄仄平平(韵)(丙与丁句对仗)

(甲句)平平/仄仄平平仄

(乙句)仄仄/平平仄仄平(韵)(甲与乙句对仗)

(丙句)仄仄/平平平仄

(丁句)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例一:燕台一去客心惊,笳鼓喧喧汉将营。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沙场烽火侵胡月,海畔云山拥蓟城。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唐-祖咏《望蓟门》)

例二: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度河。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关城曙色催寒近,御苑钟声向晚多。莫是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唐-李颀《送魏万之京》)

例三: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露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唐-李白《登金陵凤凰台》)

例四:汉文皇帝有高台,此日登临曙色开。三晋云山皆北向,二陵风雨自东来。关门令尹谁能识?河山仙翁去不回。且欲近寻彭泽宰,陶然共醉菊花杯。(唐-崔曙《九日登望仙台呈刘明府》)

例五:嗟君此别意何如?驻马衔杯问谪居。巫峡猿啼数行泪,衡阳归雁几封书。青枫江上秋帆远,白帝城边古木疏。圣代即今多雨露,暂时分手莫踌躇。(唐-高适《送李少府贬峡中、王少府贬长沙》)

例六再返家乡:乘车畅快到家中,小扣柴扉觅旧容。酒瓮初开人即醉,油灯渐灭语方浓。声声犬吠来深巷,遍遍鸡鸣自古松。二十余年多别意,相逢也似梦乡同。731月)

例七游肇庆星湖:擎空天柱势如雄,名列星湖第一峰。曲径盘山依怪石,凉亭靠壑伴寒松。白鸥有意弹秋水,世事无争羡钓翁。遥望夕阳斑烂处,苍鹰展翅搏长风。7412月)

对偶句练习

 

1                               浅水金鱼解客颜

2                               玉乳声声滴涌泉

3                               名花异果隐轻烟

4                               揽月攀星志未残

5                               美酒三杯唤激情

 

第十四讲   绝句、律诗的其他格律知识 

一、           排律

    排律又称长律,是五言律诗或七言律诗的延长。排律一般在10句以上,甚至多至200句。排律可以分为五言排律(简称五排)和七言排律(简称七排)两种,但以五言为多,以六韵12句最为常见。排律不管多长,其格式不过是依照粘对和对仗的规律来安排:改“粘”的粘,该“对”的对;除开头两句和结尾两句外,中间各联一律要用对仗。

    例:五言排律《真情-因病住院归后作》(现代中学生李冬梅)

    真情哪用寻,我自想慈亲。子病娘心碎,儿愁母泪噙。宽言传体恤,强笑送温馨。病愈回黉舍,情怀入韵文。娘如千载树,子似一丝云。袅袅何方去?化霖滋书根。

二、           绝句和律诗都要避免“孤平”“三平尾”和“三仄尾” 

1、孤平  是指除了韵脚以外,句中只剩下一个平声字,这样,句子的声调就显得不够平衡。所以,有时并非“一三五不论” 都行得通。

例如:

(乙句)“平平仄仄平”弄为“仄平仄仄平”(“上望月园”为“孤平”,应改为“登楼望月园”)

例如:

(乙句)“仄仄平平仄仄平”弄为“仄仄仄平仄仄平”(“夜半上奏古琴”为“孤平”,应改为“夜半登楼奏古琴”)

    如果五言第一字或七言第三字不得已用了仄声字,犯了“孤平”,也可自救。即五言的将第三字改为平声,如“上楼观园月”。七言将第五字改为平声,如“夜半上楼弹古琴”。

2、三平尾  又称三平调,是说诗句的末三字都是平声字,这样,句子读来就不和谐。

例如:

(丁句)“仄仄仄平平”弄成“仄仄平平平”(“望月弹瑶琴”为三平尾,应改为“望月奏瑶琴”)

例如:

(丁句)“平平仄仄仄平平”弄成“平平仄仄平平平”(“登楼望月弹瑶琴”为三平尾,应改为“登楼望月奏瑶琴”)

3、三仄尾  是说诗句的末三字都是仄声字,这样,句子读来更不和谐。

例如:(丙句)“平平平仄仄”弄成“平平仄仄仄”(“登楼望皓月”为三仄尾,应改为“登楼观皓月”)

例如:

(丙句)“仄仄平平平仄仄”弄成“仄仄平平仄仄仄”(“夜半登楼望皓月”为三仄尾,应改为“夜半登楼观皓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