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到过石歧吗?

                              陈贤庆

  孙中山到过石歧吗?有些人会不加思索地回答:“孙中山是中山人,哪有连石歧也没有去过之理?”但是,事情未必就这么简单。孙中山到过石歧吗?什么时候去过?在什么地方逗留、生活或工作过?……这些,都是研究孙中山的学者应该关注到的课题吧。我之所以提出这一疑问,乃事出有因。

  笔者原为广州人,1985年9月调到中山工作,至今近二十年,且已安家立业,已算是中山人了。中山是伟人故里,改革开放后,经济腾飞,曾被称为“广东四小虎”之一。近年来,中山市政府更致力于市政建设以及精神文明建设,使得城乡规划合理,道路宽广,绿化美化,到处是蓝天碧水,鸟语花香,旅游景点,触目可见,真个是最适宜人居之城市。

  由于中山市名声在外,我的广州的同学,还有旅居海外的同学,常来中山旅游参观,我往往担当向导的角色。来中山旅游,中山故居、孙文纪念公园、紫马岭公园、步行街、詹园等,往往是首选。在旅游参观的过程中,不时有朋友问我,石歧有什么孙中山的遗迹,哪里是他生活工作过的地方?按照一般人的理解,孙中山不会只在翠亨村生活过,香山县城石歧不会没有他的足迹,应该有一两座或数座可用作纪念的建筑物。在给他们列举了孙文纪念公园、中山纪念堂、逸仙湖、孙文路、中山路、民族路、民权路、民生路等之后,忝列孙中山研究会的我也犯糊涂了,上述那些园、堂、湖、路,仅是为纪念先生而命名,并非孙中山当年生活或工作过的地方,走遍整座石歧城区,似乎真的找不出一处孙中山的遗迹。难道,孙中山与石歧没有一点关系吗?带着这一疑问,我要作些粗浅的研究了。

  南宋于绍兴二十二年(1152年)设香山县,并“割南海、番禺、新会三县滨海地益之”,隶属广州。据史志记载,石岐定名已有近850年历史。相传古代用阜峰山(今烟墩山)石沿江垒基堤,向南北伸展。山抵其中,基堤由此分岐,故称石岐山。南宋绍兴二十四年,进士陈天觉在石岐山下的石岐墟建香山县城,城内称铁城,城西称石岐,取"凤鸣岐山"之意。石岐成为香山县城,经数百年之建设,到了清季已颇具规模,是珠三角腹地一座名城。

  孙中山1866年11月12日(清同治五年十月初六日)诞生于香山县翠亨村一户普通农家。《孙中山年谱长编》等著作都不可能将孙中山孩提、儿童时代作出很详细的介绍,只能说“是在乡间度过的”。在这段时期,家人有否带过年幼的孙中山到县城一行?实在难以得知,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毕竟和现在不同,如今路通桥通,三十公里的路程乘车半小时即可到达。但是,是否说年幼的孙中山没有出过远门?并非如此。年幼的孙中山经常去的地方,则是澳门。

  澳门本属香山县。四百多年前的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葡萄牙人“托言舟触风涛,愿借濠镜地暴诸水渍物,海道副使汪柏许之”(康熙《香山县志》),此后葡人借机在澳门半岛定居。至明嘉靖三十六年,葡人自称澳门是葡国在远东最早建成的据点。鸦片战争后,葡萄牙人又趁机侵略。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葡人悍然宣布澳门为“自由港”,任命亚马留为澳门总督(后被农民沈亚米等出于义愤打死)。1849年葡人毁望厦村,赶走香山驻望厦的县丞。以后又陆续侵占澳门本土附近的青洲、凼仔、路环等地。这样,本属香山县的澳门,便成了葡萄牙的侵占地。

  从地域来看,从翠亨至澳门并不比至石歧远;从历史渊源来看,翠亨人多到澳门谋生。孙中山的父亲孙达成年轻时曾在澳门板樟堂街学过裁缝,当过鞋匠,成亲后才在翠亨村老家定居务农。为了生计,孙达成还要经常往返于翠亨与澳门之间;而每次往返,孙达成多带上孙中山。因此,孙中山从小便对澳门和旅居澳门的乡亲,怀有一种仅次于乡土的特殊情感。

  1878年5月,11岁的孙中山由他的大哥孙眉委托一位郑姓乡亲把他从家乡经香港送去檀香山,进入当地教会主办的意奥兰尼学校读书,开始接受资本主义的文化教育。1883年7月,17岁的孙中山见到大哥孙眉的牧场里贴有关帝圣像,认为是封建迷信产物,把它扯下撕碎,孙眉一怒之下把他赶回翠亨村。回到翠亨村,孙中山有没有机会到石歧?这又不得而知,恐怕也不可能。因为,回乡不久,在家乡被称为“石头仔”的孙中山又与同村好友陆浩东,捣毁了村里北极殿的菩萨塑像,受到仍未觉悟的乡亲的责骂和驱赶,孙中山又被迫离乡走避香港,然后再度到檀香山投靠大哥孙眉。

  孙眉得知孙中山在家乡的事,也怒斥孙中山。年少气盛的孙中山也不愿留在檀香山,在芙兰谛文老师的资助下,孙中山取道火奴鲁鲁,回到香港。此时,孙眉也认为在香港求学更利于弟弟的发展,于是汇出一笔款,托父亲转交孙中山,让他能留在香港留学。 1883年 11月,孙中山入香港拔萃书院读书;不久转入香港中央书院。1886年,孙中山进入广州博济医院附设南华医学堂学医;1887年,孙中山又转学到香港西医书院。1992年7月,孙中山在西医书院毕业,获医学博士学位。

  188311月到19927月孙中山求学期间,无论在广州还是在香港读书,肯定有寒暑二假,而有此二假,孙中山也会回到翠亨村。如某年暑假,孙中山回乡,就发动村中青年把村路扩阔铺平,并说服村中父老,改良村政。 1985年5月26日,19岁的孙中山回到家乡,与卢慕贞结婚。1990年暑假,孙中山就在家乡故居写成了他平生的第一篇政论文章《致郑藻如书》。19922月寒假期间,孙中山更是完成了一件大事——建设新居。这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那幢别致的中山故居。今天,参观过中山故居的游客何止千千万万,我们都可以感觉到,故居所用的建筑材料,绝非翠亨村全可供应,孙中山要建房子,恐怕也得象我们今天这样,跑这跑那寻找和购买原材料,那么,县城石歧不会少去吧,但是,又如何去找到佐证的资料?

  笔者孤陋寡闻,难以考究出在近十年的求学期间,孙中山有没有到过石歧,或到过多少次石歧。从刘居上先生所著的一本小册子《求索》中,我读到这一资料:香山知县李征庸,是一位具有维新头脑的官员,得知孙中山在家乡的改良行为,很是赞赏,表示支持。于是,某年寒假,孙中山从翠亨赴县城,准备去拜访李征庸。但是,当孙中山高兴地赶到县城时,才发现李征庸已被赶下台,知县一职被绰号剥皮杨的杨文骏用5万大洋买到手,孙中山只好怏怏而归。

   笔者认为,从1866年11月出生到1992年7月大学毕业这26年间,孙中山不可能没有到过县城石歧,但是,估计去的次数不会多,也不会作较长时间的逗留。

  191241日,孙中山在南京正式宣布辞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的职位,以全国铁路督办的名义,携同夫人卢慕贞、秘书宋霭龄等,从南京南下,经上海、福州、武汉,于425日抵达广州,然后乘兵舰开往澳门。527日上午,孙中山又乘船从澳门经内伶仃洋抵崖口乡后沙海面,又改乘驳艇从崖口渡口登岸,回到了阔别17年的翠亨村,随即参加乡亲们举行的欢迎会。28日,孙中山与卢慕贞、宋霭龄,以及大哥孙眉、大嫂谭氏,还有陆浩东亲属等,到翠亨村犁头尖山山麓,给17年前牺牲的战友陆浩东扫墓。陆浩东于乙未广州起义时牺牲,被誉为为共和牺牲之第一人,他的遗体早被清政府五马分尸,墓中所葬,不过是他生前穿过的一套衣服,以及一枚他早年脱落在村居的牙齿!

因国事繁忙,这次,孙中山在翠亨村仅逗留了三天,有没有去到县城?还是刘居上先生给我提供了如下信息:“1912年翠亨省亲后,孙中山是经石歧乘船回广州的,曾在石歧停留并会见了石歧商会负责人。一般说法是地点不详。但我于1925年曾任中山县长的黄居素的诗集中发现如下一首诗:‘昼锦闲行故里知,家家喜见汉威仪。清风园托高风远,善导群伦不炫奇。’(《缅怀先总理六绝句》之三)可见茶话会是在今天市华侨中学初中部对面,即原清风园召开的。”

笔者认为,这首诗很重要,它暗示了时间:昼锦闲行一词,说明孙中山已非处于”“亡命天涯的境地,又因辞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一职而暂得闲暇;点明了地点:故里”“清风园,并非翠亨村而是石歧之著名私家园林清风园;描绘了情景:故里知,说明他已非被清廷通缉的““孙文乱党,而是共和国的缔造者,他回乡省亲故里预先已得知;家家喜见汉威仪,这个家家,恐怕非县城之民众不足以体现;一字,既反映出乡人见到孙中山的喜悦,又反映了满清推翻共和建立给民众带来的希望;这首诗还描写和歌颂了孙中山的良好品德:善导群伦不炫奇,孙中山贵为民国缔造者,但是他并不居功自傲,回乡省亲,或经县城石歧回广州,处处体现出他的平民作风。笔者认为,这首诗,是足以证明孙中山在1912年回乡省亲时取道石歧乘船回广州,在石歧停留期间,曾在清风园召开茶话会,会见石歧商会负责人这一史实。

  自此以后,孙中山又投入讨袁、护国、护法、北伐等重大的政治军事活动,他的活动舞台在东京、南洋、广州、香港、上海、桂林、梧州、韶关、北京等地,期间,尤其是在广州建立大元帅府和国民革命政府期间,孙中山有没有回过并不太路遥的香山县?我会前辈郑华冠先生查阅二十年代旧报纸,查到多处孙中山要回石歧演讲的预告,可惜查不到续闻,因而不能证实。笔者认为,二十年代,广东或两广已独立,孙中山就在广州活动,乡人希望他能回石歧作演讲,这是很自然的,很有可能的,但孙中山的确又忙于事务,所以难以成行;如果成行,报纸不会不报道的。

  作为香山县城的石歧,没有象檀香山、澳门、香港、广州、桂林、上海、北京、东京、伦敦等城市一样,留下孙中山活动过的一些可作纪念的建筑物,总是一件遗憾的事。但是,孙中山并不是一个求田问舍、热衷于衣锦还乡的人,他是一位胸怀大志、放眼全国全球的革命家、政治家,他为中国的民主革命鞠躬尽瘁,赢得了世界的声誉,他是全中山市人民的骄傲。中山人民除了在城区的多处建筑与马路以他的名字命名而纪念他外,更重要的是把他的民主思想、博爱精神发扬光大,把孙中山先生的家乡建设好,营造一个文明、进步、包容、和谐的社会环境,从而达到孙中山先生所提倡的“天下为公”。

                                                 2005年8月

             (此文刊载05年12月28日《香山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