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林社

崇林社是京剧表演艺术家梅兰芳和杨小楼于1920年冬成立的一个戏班。

                         一、梅兰芳与杨小楼

京剧形成到底多少年?有两种说法:150年或200年。1990年曾在北京举办徽班进京200年的纪念会,许多人因此认为这就是京剧形成已有200年的证明。其实,徽班进京并非京剧就马上形成,徽班进京后,还有个与汉剧融合的过程。
   
  京剧是徽,汉两个剧种在北京融合以后形成的产物。但在形成过程中,汉调应该占重要位置。汉调的声腔,板式,剧目,字韵等,是后来形成京剧的主要"内涵";徽班则是融会徽汉二调演员同台演出的"载体"。因此专家有谓:班曰徽班,调曰汉调。没有徽班,汉调演员无所依附,京剧很难形成。但是没有汉调演员,只有徽班,缺乏后来形成京剧的主要内涵,照样无法形成京剧。三庆徽班在1790年进京,只是载体出现的标志,距离新剧种京剧的产生,为时尚远。
   
  京剧形成以来,涌现出大量的优秀演员,他们对京剧的唱腔、表演,以及剧目和人物造型等方面的革新、发展做出了贡献,形成了许多影响很大的流派。

在诸多京剧表演艺术家之中,专门要介绍两位,就是梅兰芳和杨小楼。

梅兰芳,江苏泰州人,1894年生于北京。名澜,又名鹤鸣,艺名兰芳。出生于京剧世家,8岁就开始学戏,10岁登台在北京广和楼演出《天仙配》,工花旦,1908年搭喜连成班,1911年北京各界举行京剧演员评选活动,张贴菊榜,梅兰芳名列第三名探花。1913年他首次到上海演出,在四马路大新路口丹桂第一台演出了《彩楼配》、《玉堂春》、《穆柯寨》等戏,初来上海就风靡了整个江南,当时里巷间有句俗话:“讨老婆要像梅兰芳,生儿子要像周信芳”。他吸收了上海文明戏、新式舞台、灯光、化妆、服装设计等改良成分,返京后创演时装新戏《孽海波澜》,第二年再次来沪,演了《五花洞》、《真假潘金莲》、《贵妃醉酒》等拿手好戏,一连唱了34天。 

  回京后,梅兰芳继续排演新戏《嫦娥奔月》、《春香闹学》、《黛玉葬花》等。1916年第三次来沪,连唱45天,1918年后,移居上海,这是他戏剧艺术炉火纯青的顶峰时代,多次在天蟾舞台演出。综合了青衣、花旦、刀马旦的表演方式,创造了醇厚流丽的唱腔,形成独具一格的梅派。1915年,梅兰芳大量排演新剧目,在京剧唱腔、念白、舞蹈、音乐、服装上均进行了独树一帜的艺术创新,被称为梅派大师。

  19194月,梅兰芳应日本东京帝国剧场之邀赴日本演出,演出了《天女散花》、《玉簪记》等戏。一个月后回国。1920年与杨小楼组织崇林社。1921年编演新戏《霸王别姬》。1922年主持承华社。1927年北京《顺天时报》举办中国首届旦角名伶评选,梅兰芳因功底深厚、嗓音圆润、扮相秀美,与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被举为京剧四大名旦。

  其后三十余年,梅兰芳一直活跃在京剧舞台上,是成就最高的京剧艺术家,“梅兰芳”的名字已经成为京剧的代名词。解放后,梅兰芳当选为政协全国委员会常委,先后担任文化部京剧研究院院长、中国戏曲研究院院长、中国京剧院院长等。196188日在北京去世。著有《梅兰芳文集》、《梅兰芳演出剧本选》、《舞台生活四十年》等。代表剧目有《贵妃醉酒》、《天女散花》、《宇宙锋》、《打渔杀家》等,先后培养、教授学生100多人。

杨小楼, 1877年生,安徽省潜山县人。小名三元,谱名嘉训。祖父杨二喜为京剧武旦,父杨月楼。幼入小荣椿科班学艺,从杨隆寿、姚增禄、杨万青学武生。十六岁出科,在京、津两地搭班,充当配角。后发愤用功。得义父谭鑫培和王楞仙、王福寿、张淇林、牛松山等的指点,并拜俞菊笙为师,技艺渐进。二十四岁搭入宝胜和班,以小杨猴子之名露演,名声渐起。又与谭鑫培同在同庆班,经谭氏奖液,成为挑大梁的武生演员。二十九岁时入升平署为外学民籍学生,备受慈禧赏识。他与谭鑫培、陈德霖、王瑶卿、黄润甫、梅兰芳、尚小云、荀慧生、高庆奎、余叔岩、郝寿臣等人合作,先后组建陶咏、桐馨、中兴、崇林、双胜、永胜等班。声誉鹊起。在当时和梅兰芳、余叔岩并称为三贤,成为京剧界的代表人物,享有武生宗师的盛誉。

   
杨小楼在艺术上继承家学,师法俞(菊笙)、杨(隆寿),同时博采众长,打下武生表演技艺的全面基础,逐渐形成独树一帜的杨派,杨小楼的嗓音清脆洪亮,唱念均遵奎派风范,咬字清楚真切,间有京音,行腔朴直无华。唱念注意准确表达角色的感情。从现存的《霸王别姬》、《夜奔》、《野猪林·结拜》等戏的唱片中,可以领略到他唱念的神韵。杨小楼武打步法准确灵敏,无空招废式,更能恰当贴切地表现人物的性格,着力体现意境,追求神似,也即武戏文唱的杨派特点。因此,他的长靠戏《长坂坡》、《挑华车》、《铁笼山》,箭衣戏《状元印》、《八大锤》、《艳阳楼》,短打戏《连环套》、《骆马湖》、《安天会》,昆曲戏《夜奔》、《宁武关》、《麒麟阁》,老生戏《法门寺》、《四郎探母》、《战太平》,无一不精。晚期他还排演了《野猪林》、《康郎山》等戏。杨派武生传人有孙毓堃、刘宗杨、高盛麟、沈华轩、周瑞安等人,李万春、李少春、王金璐、厉慧良等皆宗法杨派。
     1938214日逝世,
年六十一岁。

                       二、崇林社的建立

梅兰芳与谭鑫培很早就有过合作,却始终没有机会与杨小楼同台。直到1916年,两人才有了第一次合作。说是合作,其实并非如他和谭鑫培在《汾河湾》中分饰男女主角那样有大量对手戏。梅兰芳一直心存遗憾。他象尊敬谭鑫培一样尊敬杨小楼,他决定与杨小楼合组一个戏班,并打算要创排一部既能充分展示各自技艺又能有大量对手戏的新剧。

  于是,崇林社便于于1920年冬成立。因两人的姓都是木字旁,两合而为,所以取名崇林社。虽然崇林社因杨小楼生病而只维持了短短一年多,但却成就了一部传世名剧《霸王别姬》。

  表面上看,两人合作组建戏班,合作演出《霸王别姬》似乎只是出于艺术的需要,实际上,这次合作显示了梅兰芳超强的心理分析才能,以及在青出于蓝而极可能胜于蓝时从容面对并且积极竞争的大将气魄。

  虽然此时旦角的地位逐日递升,大有取代生行成为舞台中心的意思,但是拥戴生行戏和生行演员的老观众仍然大有人在。当谭鑫培去世后,他们便将目光转向杨小楼,杨小楼也就成为新一代生行演员的领军人物。这时,梅兰芳作为旦行翘楚,也只有他能够与杨小楼并行。于是在戏曲舞台上,客观上便形成了梅、杨并世的局面。

  与以往观众或只捧生行或只捧旦行的情形不同,随着观众审美情趣的悄然变化,他们已不满足于在舞台上或只看到生行头牌,或只看到旦行头牌,生、旦头牌同时亮相,将是他们更愿意看到的情景。

  梅兰芳一直是个眼光高远的人,也是个心中永远装着观众的人。多年来,他虽然致力于自己的演艺,却从来不是个埋首书斋不闻世事的人,他很清楚他的戏无论如何变化和创新,最终将面对的是观众并接受观众的裁量。不论个人偏好如何,只有观众认可的变化和创新,才能称得上是成功的。因而,他无论是排新戏,还是改良老戏,总是一边做,一边顾及到观众的承受能力。也正是时时处处考虑到观众,他的创新步伐总是缓慢的、循序渐进的,而绝不是一夜之间彻底改头换面的一步到位。如果当他发现观众并不接受他的某一变化,他将立即变回从前,重新选择新的突破。

  在如此长期实践中,他练就了体味观众需要、洞察观众心理的良好素质。当观众的审美心理发生变化时,他敏锐地察觉到了。崇林社的组建,正符合当时社会上梅、杨并挂头牌的观众心理,因此备受瞩目也就成为必然。

从此,既喜好生行戏也不排斥旦行戏的观众真正感受到了梅、杨同台的盛世局面,大呼过瘾的同时又似有不满足。梅兰芳知道那不满足其实是观众期待着能有一出真正展示两人各自风采,又有默契配合的大戏,这其实也是他自己的心愿。在这种情况下,《霸王别姬》诞生了。

                  三、《霸王别姬》的成功

《霸王别姬》的剧本,出自与梅兰芳关系密切的戏曲理论家、作家齐如山。

齐如山,1877年生,河北高阳人。17岁入清朝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所属同文馆习外语,通德、英、法文,酷爱京剧。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后,离开同文馆,出国游历,注意了解欧美各国的戏剧活动和剧场组织。辛亥革命后回国,曾多次在北京正乐育化会全体大会上演讲,介绍欧美戏剧状况,极力主张改进中国戏曲。此后,投入戏曲工作,为梅兰芳修改剧本词句、排练身段,一起从事戏曲艺术的改进工作。1916年后,陆续为梅兰芳编写剧本40余种,《霸王别姬》是其中的一出。

两年前,齐如山就已经将剧本编好。当时,正当梅兰芳准备排演时,杨小楼和尚小云合作的同类题材的《楚汉争》隆重推出。在这之前,旦角演员无人能与梅兰芳一比高低。恰在这段时期,梅兰芳因出访日本,新戏大为减少。《楚汉争》因题材的新颖而大受欢迎,四大名旦之一的尚小云凭借这出戏大有后来者居上的趋势。

如此,梅兰芳担心在此时排演《霸王别姬》有故意与人相争之嫌,便搁下了。两年后,他决定重排这出戏,一是因为事过境迁,早已不会再有与人抢戏之虑,同时他发现尚小云扮演的虞姬在《楚汉争》里完全是霸王项羽的陪衬,是个典型的配角,而杨小楼扮演的霸王的戏,也存在着过场太多、唱腔前后重复等毛病。更重要的是,面对竞争者,是退缩,还是积极应对?梅兰芳并不是个争名夺利之人,但也不是个惧怕竞争畏缩不前之人。他认为,善意的合理的竞争会促进艺术的发展,提高演员的技艺。对于《霸王别姬》这出戏,他选择了竞争:重排。

齐如山的原剧本是依据明代沈采所编的《千金记》传奇编写的,如今他在原作的基础上又参考了《楚汉争》剧本,重新做了修订,又经过梅兰芳、吴震修等人的合力打磨,剧本终于成形。

 1921年,《霸王别姬》正式公演,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为了这部戏,梅兰芳无论是在唱腔、舞蹈、服装和舞台灯光设计等方面,都倾注了大量心血,费了很大功夫,其中的虞姬剑舞后来不仅是《霸王别姬》的特色,也成为梅派艺术经典。相比较而言,在艺术上,《霸王别姬》要远胜于《楚汉争》,不仅仅是故事结构上,更表现在人物性格刻画的细腻、舞蹈的壮美。就梅兰芳个人而言,积极竞争的结果是他凭借这出戏再创辉煌,继续稳列旦角第一。梅兰芳对这出戏进行过无数次的修改和调整,其中的一次调整,是他深谙观众心理的又一次最好体现。

  早先的《霸王别姬》是演到项羽乌江自刎为止的,那时,观众对虞姬自刎以后的霸王的一场打戏也还饶有兴趣,那毕竟是名武生杨小楼的拿手好戏。随着时间的推移,观众欣赏水平的提高,观众更喜欢看演员如何刻画人物性格,如何表达人物思想感情,而对单纯的开打已渐失兴趣。于是,观众看到虞姬自刎后,便不再有兴趣往下看了,纷纷退场而去,随杨小楼在舞台上如何费力做戏了。这种冷遇使有国剧宗师称号的杨小楼很是尴尬,以颇为复杂的口吻对梅兰芳说:这哪儿像是霸王别姬,倒有点儿像姬别霸王了。

    梅兰芳虽然对杨小楼的境遇颇为同情,但他对观众的反应也深表理解,他意识到:戏到该结束的地方就一定要结束,决不能拖泥带水当断不断。他决定无论杨小楼如何心有不甘,也要尊重观众的选择,删掉最后一场打戏,全剧就只演到虞姬自刎为止。

尽管以后梅兰芳也和他人合作过这出戏,但他始终认为还是与杨小楼合作配合得最默契演得最过瘾。因此有人说:只有梅兰芳与杨小楼合演,才是真正的霸王别姬。

《霸王别姬》之所以流传至今,其中原因不仅是有伶界大王之称的梅兰芳和有国剧宗师之称的杨小楼之间的强强联手的明星阵容,也不仅有虞姬剑舞舞出的凄美苍凉的悲剧气氛,更因为这出戏开创了戏剧性和歌舞性相结合的梅派剧目先河。梅兰芳从此摆脱了为歌舞而歌舞的单一模式,摸索出了一条新路。

崇林社只存在一年多,因杨小楼生病而解体,1922年,梅兰芳另组承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