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研究会

文学研究会是于192114日主要由江浙籍的作家在北京成立的一个文学团体。

                                                      一、           文学研究会的创立

 五四运动以后,一些经受新思潮冲击并且怀着美好希望觉醒过来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主要是江浙籍的作家,渴望通过文艺来表述自己的政治苦闷和人生理想;文学革命的发展也要求在创作实绩上有新的突破。他们希望结成一个团体,更好地实现自己这一愿望。于是,郑振铎﹑沈雁冰﹑叶绍钧﹑许地山﹑王统照﹑耿济之﹑郭绍虞﹑周作人﹑孙伏园﹑朱希祖﹑瞿世英﹑蒋百里12人,决定成立一个名为“文学研究会”的文学团体,他们在北京各日报、杂志上发表宣言和简章,征求会员。这事,很快获得社会上的广泛响应。

192114日,文学研究会在北京正式成立。成立时发表有《文学研究会宣言》及《文学研究会简章》。会址设在北京。後来陆续发展的会员有谢婉莹(冰心)﹑黄庐隐﹑朱自清﹑王鲁彦﹑夏丏尊﹑老舍﹑胡愈之﹑刘半农﹑刘大白﹑朱湘﹑徐志摩﹑彭家煌等共达170馀人。

文学研究会是我国现代成立最早的文学社团,它以研究介绍世界文学﹑整理中国旧文学﹑创造新文学为宗旨”(《文学研究会简章》),文学主张和创作实践均倾向於现实主义。 它还因其成员多﹑影响大,在流派发展上具有鲜明突出的特色,成为新文学运动中最为重要的一个文学社团。它的发起者与参加者後来有许多都成为对中国新文学运动有卓越贡献的人物。

                                      二、 文学研究会的活动和贡献 

   文学研究会成立初期,除出版刊物﹑编辑丛书外,还组织成立了读书会读书会设中国文学组﹑英国文学组﹑俄国文学组﹑日本文学组(以上按国别分组)﹑小说组﹑诗歌组﹑戏剧文学组﹑批评文学组(以上按文学类别分组)。规定凡文学研究会会员均须加入读书会。这对提高会员文学素养和创作及研究水平起了积极的作用。

  
    文学研究会的会刊,最主要的是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经过革新由沈雁冰接编後由郑振铎等人相继主编的《小说月报》(自第12卷第 1号起至193112月第12卷第12号止,不计号外,共出132);此外还陆续出刊了《文学旬刊》。《文学旬刊》有北京和上海各自编辑的两种,上海《文学旬刊》自19215月作为《时事新报》副刊出刊,到1929年第9卷第5期止,共出380期;第81期改名《文学》,每周一期,第172期又改名《文学周报》,始脱离《时事新报》单独发行。北京《文学旬刊》自1923年出刊到1925年共出82)。此外,还发行《诗》月刊(19221923年,共 7)等刊物,出版了以介绍外国文学作品为主、同时也注重本国新文学创作的《文学研究会丛书》。

  
   文学研究会奉行的原则是:“反对把文学作为消遣品,也反对把文学作为个人发泄牢骚的工具,主张文学为人生。”(沈雁冰《关於文学研究会》)为人生出发,他们主张文学应该反映社会的现象,表现并且讨论一些有关人生一般的问题,反对唯美派脱离人生的以文学为纯艺术的观点。他们的创作大都以现实人生问题为题材,产生了一批所谓问题小说

        
文学研究会在反对封建主义﹑反对鸳鸯蝴蝶派的游戏文学方面採取了一致的态度,不仅反对旧礼教,也反对旧文学,对《礼拜六》﹑《游戏杂志》一类刊物进行了有力斗争。但会员们在建设新文学的具体主张上意见并不一致。如有部分成员抽象强调;有的虽然提倡血和泪的文学,却又承认作者无所为而作,读者无所为而读非功利的观点。另一些成员则比较明确地鼓吹进步文学的主张,提出表现社会生活的文学是真文学在被迫害的国度里,作家应该注意观察和描写社会的黑暗﹑人们生活的痛苦及新旧两代思想上的冲突。

  
    在创作方法上,文学研究会继《新青年》之後,进一步高举现实主义的旗帜,强调新文学上的写实主义,於材料上最注重精密严肃,描写一定要忠实。由於当时的时代限制和理论局限,他们分不清现实主义和自然主义的界限,理论主张中常夹杂著自然主义的成分。

  
   文学研究会十分重视外国文学的研究介绍。他们的目的一半是为了介绍外国的文艺以促进中国新文学的发展,一半是为了介绍世界的现代思想(茅盾《新文学研究者的责任与努力》),他们著重翻译俄国(包括後来的苏联)﹑法国﹑北欧及东欧诸国﹑日本﹑印度等国的现实主义名著,介绍了普希金﹑托尔斯泰﹑屠格涅夫﹑契诃夫﹑高尔基﹑莫泊桑﹑罗曼罗兰﹑易卜生﹑显克维奇﹑阿尔志跋绥夫﹑安特莱夫﹑拜伦﹑泰戈尔﹑安徒生﹑萧伯纳﹑王尔德等人的作品。该会会刊《小说月报》出过俄国文学研究法国文学研究等特号和被损害民族的文学专号,出过泰戈尔号拜伦号安徒生号等专辑,在介绍外国进步的现实主义文学方面作出了很大努力。

  
文学研究会成立宣言带有著作工会色彩,它宣称,文学研究会的成立是建立著作工会的基础,希望著作同业的联合,以谋文学工作的发达与巩固。由於主客观方面的原因,他们後来的活动未能完全按计划进行,组织相当松散。1932年初《小说月报》停刊後,该会活动即基本停顿。

                                             三、   文学研究会中的小圈子

文学研究会是一个组织较为松散,成员较为广泛的社团,这种结构有利于成员的自由发展,但是这种组织形式的松散,并不意味着他们艺术态度的放任不羁。文学研究会在成立之初发表的《文学研究会宣言》就公开主张:将文艺当作高兴时的游戏或失意时的消遣的时候,现在已经过去了。我们相信文学是一种工作,而且又是于人生很切要的一种工作;治文学的人也当以这事为他终身的事业,正同劳农一样。

文学研究会以切实的小说创作介入人生,认为文学本质上是时代的产物是社会生活的反映,文学必须到社会实践中去发挥它的作用,只有这样,文学才有价值,文学——如果只有他它本身的目的,那也只是没有用的艺术

在这种宽松的环境下以及“为人生”“改造人生”的实践中,文学研究会形成了三个派别:

一是以沈雁冰、郑振铎等为代表,他们关注民生,关注劳苦大众。他们当时都是身受压迫的知识分子,又经受了十月革命的影响和五四运动的洗礼,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反动本质以及资产阶级惨无人道的剥削,有着强烈的憎恨,对广大劳苦大众死里求生的斗争寄予很大的同情,便很自然地提出了创作反映一个时代的“血和泪的文学”的主张。

二是以叶绍钧、朱自清、王统照、谢冰心等为代表,关注现实,关注知识分子自身。他们的小说,在积极探求“人生究竟是什么”;他们细腻地描写自身的遭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时代的面貌,表现了五四时期青年知识分子的彷徨和苦闷。

三是以周作人、许地山等代表,低吟着人生的哀歌。在《寻路的人》一文里,周作人这样写道:“我是寻路的人。我日日走着路寻路,终于还未知这路的方向。”这种灰色的语句是这类作家的主调。

这三种差别反映出当时文学研究会作家、理论家的不同的思想面貌,同时,也就必然会在复杂的社会变革的过程中逐步走想分化。大部分作家跟随着革命的进展,思想和创作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但有的作家则逐渐背叛了“文学革命”的精神。 

                       四、 文学研究会的几位主要作家

郑振铎,中国现代作家、文学史家、藏书家和目录学家。笔名西谛(C.T.)、郭源新等。原籍福建长乐,18981219日生于浙江永嘉, 1918年考入北京铁路管理专科学校。五四运动中,与瞿秋白等人创办《新社会声》旬刊,宣传反帝、反封建思想。1921122岁时发起成立进步文学团体文学研究会。1921年从铁路专校毕业后到上海,进商务印书馆任编辑,1922年接替沈雁冰(茅盾)主编《小说月报》。1927年出游欧洲英法等国,1931年起任燕京大学、北京大学教授。1935年任暨南大学文学院院长。抗日战争时期和抗战胜利后,一直在上海从事进步文化工作。新中国成立后,历任文化部文物局局长、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文化部副部长等职。曾主管过图书馆工作,对文献收藏及图书馆事业发展烦注了心力,取得很大成绩。19581018日出国访问因飞机失事遇难。

沈雁冰,1896年生,本名沈德鸿,字雁冰,浙江桐乡县乌镇人。十岁丧父。由其母抚养长大。从北京大学预科读毕,无力升学,入上海商务印书馆工作,1921年发起成立文学研究会,改革老牌的《小说月报》,成为文学研究会的首席评论家。接着他参与了上海共产主义小组,筹建中国共产党,下广州参加国民党第二次代表大会,任过国民党中央宣传部的秘书。国共合作破裂之后,自武汉流亡上海、日本,开始写作《幻灭》、《动摇》、《追求》和《虹》,遂拿起小说家的笔。这段上层政治斗争的经历铸成他的时代概括力和文学的全社会视野,早期作品的题材也多取于此。左联期间他写出了《子夜》、《林家铺子》、《春蚕》。抗战时期,辗转于香港、新疆、延安、重庆、桂林等地,发表了《腐蚀》和《霜叶红似二月花》、《锻炼》等。新中国成立后,他历任文联副主席、文化部长、作协主席,并任全国政协副主席,他已很难分身创作。到了史无前例的日月,挨批靠边,稍稍平稳便秘密写作《霜叶红似二月花》的续稿和回忆录《我走过的道路》。1881年辞世。 

叶绍钧,1894年生,现代作家、儿童文学作家、教育家。字圣陶。江苏省苏州人。
     1921
年叶绍钧与周作人、沈雁冰、郑振铎等12人发起成立文学研究会,共同举起为人生的现实主义文学旗帜。其小说代表着这一宗旨的艺术成就。他的小说结构浑凝而匀称,紧密而舒畅,讲究谋篇布局,注意章法,尤重结尾。语言朴实凝炼,明晰纯净,生动流畅,富有较强的表现力。因而形成了冷峻而朴实、严谨而自然、淡泊而隽永的艺术风格。
    
他的小说有短篇小说集《城中》、《未厌集》、长篇小说《倪焕之》等,此外还有《在民间》、《抗争》、《夜》、《某城纪事》、《多收了三五斗》、《一篇宣言》、《英文教授》、《潘先生在难中》等。
    
叶绍钧的主要散文集有《剑鞘》(与俞平伯合著)、《脚步集》、《未厌居习作》、《西川集》、《小记十篇》等数十种。四川人民出版社的《叶圣陶散文》(甲集),选收了作者1949年以前的大部分散文。
    
叶绍钧还是中国现代童话创作的拓荒者。他的童话作品有:童话集《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续安徒生童话而写的《皇帝的新衣》、《鸟言兽语》和《火车头的经历》等。这些童话构思新颖,描写细腻逼真,在童心的想象蕴涵着丰腴的现实内容。
    
他还编辑过几十种中小学语文教科书,撰写过十多本语文教育方面的论著,为语文教育事业作出了贡献。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了《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选收了作者1919年以来论述语文教育的主要文章。
    
叶绍钧曾任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理事、中华全国文艺界协会总务部长。建国后,当选为第一、二、三、四届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委员,中华全国文学工作者协会全国委员,中国作家协会第二、三届理事。他还先后出任过中央人民政府出版总署副署长、教育部副部长兼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等职。1988年逝世。

朱自清,1898年生,字佩弦。江苏东海人。因祖父父亲都定居扬州,故又自称扬州人,其实祖籍浙江绍兴。1916年朱自清考入北大预科,次年考上北大哲学系。1916年寒假回扬州,奉父母之命与扬州名医之女武钟谦女士结婚,当时两人都是19岁,婚后感情很好。武女士性喜笑,朱自清有一篇小说《笑的历史》中的主角就是她。1929年武女士病逝,朱自清后来的散文名篇《给亡妇》也是写给她的。后来朱的夫人是陈竹隐。朱自清1919年加入新潮社,1920年提前毕业。毕业后的5年在浙江一带中学任教。1921年参加文学研究会。1925年回清华大学中文系任教,研究中国古典文学并致力于散文创作,其间写了不少新诗。《毁灭》是二十年初最具艺术魅力的长诗之一。朱自清1931年-1932年间漫游欧洲,回国后任清华大学中文系主任,抗战期间随学校辗转长沙,蒙自、昆明等地。194610月学校迁回北京,他热心参加民主运动,转向杂文创作。19481012日病逝,年仅50岁。
  
朱自清的作品有诗、散文合集《踪迹》(1924),散文集《背影》(1928),《你我》(1936),《欧洲杂记》(1934),《伦敦杂记》(1943)等。朱自清以那漂亮、精致的散文为现代散文史写下了极为可读的一页。

冰心,1900年生,福建福州人。原名谢婉莹,笔名冰心等。儿时在山东烟台入私塾。辛亥革命爆发前,父亲谢葆璋辞去海军军校校长的职务,全家回到福州,冰心进了福建女子师范学校预科。1913年冰心随家到了北京,并于次年考取教会学校北京贝满女子中学,1918年升入协和女子大学理科,之后由于过多宣传工作她不得不"弃理从文"。五四运动时走上文学舞台,自从在《晨报》发表了题为"二十一日听审的感想"的文章后,陆续在《燕大季刊》《生活》《小说月报》等杂志上发表了120多种反映社会问题的文章、小说。1921年参加文学研究会。1923年,冰心从燕京大学毕业,获得文学学士学位及金钥匙奖同时得到去美国威尔斯利女子大学深造的机会。在美国就学期间,她以散文通讯的形式写下了《寄小读者》,并寄回国,告诉家人她在美国的所闻所见。这些信件被公开出版后深受国内儿童的喜爱。毕业回国后,她先后在燕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女子文理学院任教。抗日战争爆发后,冰心辗转于昆明、重庆,在各大学任教。新中国成立后,一直从事文学创作和翻译。1999年逝世。

许地山,1893生,笔名落花生。祖籍广东揭阳,生于台湾台南一个爱国志士的家庭。回大陆后落籍福建龙溪。1910年中学毕业后曾任师范、中学教员。1917年考入燕京大学文学院,1920年毕业留校任教。期间与翟秋白、郑振铎等人联合主办《新社会》旬刊,积极宣传革命。·前后从事文学活动,19211月,他和沈雁冰、叶圣陶、郑振铎等12人,在北平发起成立文学研究会,创办《小说月报》。1922年往美国入纽约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哲学系,研究宗教史和宗教比较学,获文学硕士学位。后转入英国牛津大学曼斯菲尔学院研究宗教学、印度哲学、梵文、人类学、民俗学等。 1927年回国在燕京大学文学院和宗教学院任副教授、教授,同时致力于文学创作。 1935年应聘为香港大学文学院主任教授,遂举家迁往香港。在港期间曾兼任香港中英文化协会主席。 1937"·"事变后,他发表文章、演讲,宣传抗日,反对投降。"皖南事变"发生,即与张一廛联合致电蒋介石,呼吁团结、和平、息战。同时担任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香港分会常务理事,为抗日救国事业奔走呼号,展开各项组织和教育工作。1941年终劳累过度而病逝。许地山一生创作的文学作品多以闽、台、粤和东南亚、印度为背景,主要著作有《空山灵雨》、《缀网劳蛛》、《危巢坠筒》、《道学史》、《达衷集》、《印度文学》;译著有《二十夜问》、《太阳底下降》、《孟加拉民间故事》等。 

周作人,1885年生,浙江绍兴人。 1901年到1905年在南京求学期间接触了西方科学和民主思想,开始了最初的文学活动。1906年赴日本求学。此期间更多地接受了西方民主思想的影响,与鲁迅一起筹办《新生》杂志,提倡文艺运动,与鲁迅合译《域外小说集》。辛亥革命前夕除在杭州、绍兴教育界任职外,继续翻译与创作。五四时期发表《人的文学》、《平民文学》等论文,推动了新文学运动的深入发展。1920年加入新潮社。同年,筹办文学研究会,起草文学研究会宣言。1924年与孙伏园等创办《语丝》周刊。五四前后至20年代,他参加了五四新文学运动,在女师大风潮、五卅运动、三一八惨案、四一二事变中,写了大量的杂文。20年代中期思想矛盾也逐渐加深。1928年以后趋于消沉。1945年因汉奸罪被捕,后判刑,19491月保释。晚年定居北京,翻译希腊文学与日本文学,出版《鲁迅的故家》、《鲁迅小说里的人物》、《鲁迅的青年时代》等著作。1967年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