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草社与沉钟社

浅草社是以四川籍青年为主于1922年在上海成立的文学团体;1925年秋,他们又在北京成立沉钟社,两社为一脉相承。

                                                  一、   林如稷奔走结社 

1902810日(农历七月初七),林如稷生于四川省资中县。少年时代,林如稷受其父影响,接触资产阶级民主思想。1920年,18岁的林如稷开始用白话写小说、散文和新诗,其中小说《伊的母亲》《死后的忏悔》、诗歌《盼春》等均发表在当时的《晨报副刊》。1921年,林如稷就读于上海中法通惠工商学校,结识了郭沫若、郁达夫、成仿吾、应修人等作家。当时,以江浙籍为主的作家如沈雁冰、周作人等组成了文学研究会;以留学日本的作家郭沫若、郁达夫等组成了创造社;以浙江籍学生应修人等组成了湖畔诗社,林如稷也想将四川籍文学青年组织起来,结成文学团体。当时,林如稷、陈炜谟、陈翔鹤、王怡庵、李开先、马静沉、陈竹影等人,从小受到我国古典文学的熏陶,有浓厚的文学兴趣,而且都由于不满四川的窒闷空气而到北京、上海求学。他们有的早就彼此熟悉,林如稷与王怡庵在成都时就认识,离开四川以后仍有联系。同乡、朋友,有近似的经历,有共同的爱好,自然就有形成团体的愿望。

于是,林如稷积极奔走,联络有关人员聚谈,聚谈的地点也是在他租来的房间。林如稷不仅在上海活动,还到北京召开有关成员的会议,因而促成了社团重要骨干之间的交往。经过一段时间的酝酿和组织,1922年夏,以四川籍青年学生为主的一个文学社团——浅草社在上海成立了。(关于浅草社成立的时间,有说是1923年,甚至有说是1924年的)林如稷不仅在组织工作方面,而且在文艺创作上以自己的实际成绩支持着浅草社。林如稷的诗歌及小说的数量,都居浅草社成员之冠。难怪192210月林如稷出国之后,浅草社即开始松散。林如稷是浅草社公认的积极组织者。 

                                             二、   从浅草社到沉钟社

1922年夏,林如稷作为发起人同陈炜谟、陈翔鹤、邓君吾、冯至等成立了浅草社。1923年,浅草社出版了《浅草》季刊和《文艺》旬刊。该社受早期创造社影响,颇有为艺术而艺术的倾向,但却显示了他们在文艺方面的努力:向外,在摄取异域的营养;向内,在挖掘自己的灵魂,要发现心灵的眼睛与喉舌,来凝视这世界,将真和美歌唱给寂寞的人们。在此期间,浅草社社员创作了大量小说、散文、诗歌以及一些翻译作品。

 大约在1923年秋,陈炜谟、陈翔鹤、冯至等浅草社主要成员汇集到了北京。有一位在北京大学毕业的东北青年杨晦,其时在厦门集美学校教书,在北大一位教授家里结识了陈炜谟等,成为了文学朋友。由于浅草社社员因各种原因渐渐失散,陈炜谟等有另组新社的打算。到1925年秋冬,这四位友人便组织了沉钟社,一同办刊物,取名《沉钟》。

《沉钟》之名,借自德国作家霍普特曼名剧《沉钟》,以剧中人铸钟者亨利坚韧不拔的精神自勉。他们借用来,以示艺术上要坚持到底的意思。周刊创刊号首页眉端复引英国作家吉辛句:而且我要你们一齐都证实……我要工作啊,一直到我死亡之一日。凡此,足见该社之风格与特点。

沉钟社成员的创作多以知识青年的生活为题材,直抒对现实的不满,热烈而又悲凉,虽然极力要将真和美歌唱给寂寞的人们,而又往往成为鲁迅所说的饱经忧患的不欲明言的断肠之曲(《且介亭杂文二集·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序》)。这时的陈炜谟、陈翔鹤是小说方面的作者,冯至主要写诗,鲁迅称之为中国最为杰出的抒情诗人(同上),而杨晦着力创作戏剧,他发表在《沉钟》杂志上的《除夕》、《笑的泪》、《老树的荫凉下面》等剧本,均取材于下层人民的日常生活,以强颜欢笑的方式反衬出深藏着的不幸与悲哀。杨晦的作品大多截取和再现现实中一个片断,篇幅短小,生活气息浓厚,口语运用得尤为出色。如果说沉钟社其他成员在创作方法上倾向于浪漫主义,那么杨晦的剧作却较多现实主义成分。

沉钟社除了创作,还有翻译,可以说是创作与翻译并重。他们译介有俄国安德烈夫、契诃夫、匈牙利裴多菲,德国莱辛、歌德、霍夫曼,奥地利里尔克,法国伏尔泰、古尔蒙、法朗士,英国吉辛,瑞典斯特林堡,美国爱伦·坡等的作品。

《沉钟》周刊19251010日创刊,至第10期停刊。1926 8 10日,改为《沉钟》半月刊,出版第1期,至第12期又停刊。

林如稷离开浅草社后,到了法国留学。1924年,林如稷在法国巴黎大学毕业后回国,历任北平中法大学教授、国立四川大学教授等。1933年,林如稷和杨晦决定把中断了五年多的《沉钟》半月刊复刊,19331015日正式复刊,为第13期。1934 228日出至第34期停刊。至此,断断续续坚持了12年之久的浅草社及沉钟社实际也解体。对沉钟社,鲁迅先生誉之为中国最坚韧,最诚实,挣扎得最久的团体。(《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导言》)。

                                      三、    浅草及沉钟社主要成员的结局

林如稷,1902年生,四川资中人。抗战和解放战争时期,积极参加抗日救亡和民主活动。新中国成立后,担任四川大学中文系主任等,继续从事文学创作和翻译。1976年逝世。 

陈翔鹤,1901生,重庆人。抗日战争期间,在四川参加革命文艺活动和爱国民主运动。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建国后,任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创作有历史小说《陶渊明写挽歌》、《广陵散》等。1969年逝世。

陈炜谟,1903年生,四川泸县人。192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英语系。历任北京中法大学孔德学院英文讲师,重庆大学教授,四川大学外文系教授,1949年后任四川大学中文系教授、系主任。1955年逝世。

冯至不是四川籍,但是,成为浅草社与沉钟社的中坚。他除了是一位优秀诗人,教育家、德语文学专家、翻译家。

冯至,1905生,河北涿县人。192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1930年赴德国留学专攻德国文学,兼修美术史和哲学。1935年获德国海德堡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同年回国。曾任同济大学教授兼附设高级中学主任,西南联合大学外交系德语教授、北京大学西方语言文学系教授。
  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北京大学教授、西语系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所长、名誉所长,中国文联第四届委员、中国作协第三、四届副主席,中国外国文学学会第一、二届会长,中国德语文学研究会会长,中国译协名誉理事。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第一、五、六届全国人大代表。
  1980年当选为瑞典皇家文学、历史、文物研究院外籍院士。1981年当选为联邦德国美因茨科学与文学研究院通讯院士。1983年获联邦德国歌德学院歌德奖章。1986年获民主德国格林兄弟文学奖金。1986年当选为奥地利科学院通讯院士。1987年获联邦德国大十字勋章和国际文化艺术交流中心艺术奖。用其所得一万马克设立了冯至德语文学研究奖
  著有诗集《昨日之歌》、《十四行集》、《十年诗抄》、《冯至诗选》、《冯至选集》和《立斜阳集》,散文集《山水》、《东欧杂记》等,历史小说《伍子胥》,传记《杜甫传》,译有海涅《海涅诗选》、《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等。
  1993222日在北京逝世,终年87岁。 

杨晦也不是四川籍,但是,沉钟社的中坚。他青年时代的经历便带有传奇色彩。

杨晦,1899年生,东北辽阳人。幼时入私塾。1917年,他斗胆报考了全国
最高学府北京大学哲学系。他的外语几交白卷,但作文却名列前茅。他被破格录取,成了一名北大学子。

两年后,传来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利的消息,北京学生愤怒示威游行,五四爱国运动爆发。在外争主权,内惩国贼的声浪中,游行队伍来到了卖国贼曹汝霖官邸赵家楼旁。紧闭的铁门更加激怒了义愤填膺的青年学子,他们搭成人梯,爬上墙头,跳进院落,打开大门,而接待他们的仍是空宅一座,卖国贼早已逃之夭夭。怒不可遏的人群点起了一把火炬,将这座代表卖国和屈辱的宅第点燃了。杨晦因个子矮小,被同学举上墙头,他是首先冲进赵家楼的几个先锋之一,他是火烧赵家楼的爱国志士之一!

杨晦的文学成就主要在戏剧创作,以及文艺评论。他的文艺评论文章在文艺批评界独树一帜,显示了卓越的学术见地和高洁的学术风骨。他的文艺论集《文艺与社会》(上海中兴出版社1949年初版),正是这两方面的生动体现,也是四十年代中国最有代表性的文艺理论著作之一。

1952年至1966年,他一直担任北大中文系主任的学人,经历了一系列的政治运动。由于晚年政治运动的干扰,也由于严重的眼疾,当杨晦先生想要整理、撰写自己的《中国文艺思想史》和《元曲论》时,已经力不从心。这不仅是杨晦先生终生的遗憾,也是整个中国学术的严重损失。

1983年,杨晦先生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