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名社

未名社是1925年由鲁迅发起和领导的一个文学社团。圈子成员主要以安徽籍的青年学生为主。

                                                       一、    未名社的建立

鲁迅先生不仅是一代文豪,而且十分热情关心与扶持文学青年,未名社的建立,便是明证。

我在19247月,安徽霍丘籍青年李霁野翻译了俄国安德烈耶夫的《往星中》,很想向鲁迅先生请教,但又怕太冒昧。他的一个小学同学兼同乡张目寒是先生在世界语专科学校的学生。他说先生喜欢青年人,常感叹少见青年人的翻译或创作,920日,李霁野便把《往星中》译稿送到先生处。先生第二天便开始看了。1924年初冬的一个下午,张目寒领李霁野去访鲁迅先生。从先生的文章风格看,李霁野原想他对人的态度是十分严肃,令人产生敬畏之心。不料像先生说章太炎一样,他绝无傲态,和蔼若朋友然。以后,同样是安徽霍丘籍的青年韦素园、韦丛芜兄弟和台静农也都陆续和先生认识了。

1925年夏季一天晚上,韦素园、台静农和李霁野一起访先生,先生因为一般书店不肯印行青年人的译作,尤其不愿印戏剧和诗歌,而《往星中》放在他手边已经有一些时候了,所以建议他们自己成立一个出版社,只印他们自己的译作,稿件由他审阅和编辑。那时北新书局已经出版了几种《未名丛刊》,我们的翻译仍然列入这个丛刊,另由未名社印行——社名也就是由鲁迅先生根据这个丛刊定的。于是,未名社便宣告成立,社址就在韦素园住处。

                      二、未名社的活动 

这是一个着重于翻译和介绍外国文学,尤其是俄罗斯文学的团体,有专收翻译作品的《未名从刊》和专收创作的《未名新集》。

未名社成立后,加入了张目寒和河南卢氏县人曹静华。当时,鲁迅先生出二百余元,这六位成员每人各出五十元,作为“公积金”;并“立志不作资本家牛马”,用自己的钱,印自己的书。有钱就印,无钱搁起,书的内容形式,都认真负责,丝毫不苟。从写文章到跑印刷厂,事无巨细,亲自动手。这是未名社当年创业的大致情况。

鲁迅和几个无名的青年很融洽地合作着。到了上海许多年后,依然眷恋着那一群人。当时,李霁野21岁,韦素园和台静农23岁,韦丛芜20岁,曹靖华18岁,几乎都是同龄的。这些人中,台静农的创作别具一格,有小说家的风度,其余几位在译作上颇下工夫,对传播俄国文学功莫大焉。以同人的方式结社创作,且推出文学精品,那是很令人羡慕的。

  未名社先后搬过几次家,最早的办公地址是沙滩新开路11破寨,后迁至景山东街西花虎洞。再后又移至景山东街四十号。新文学一些重要书刊,是由几个新出山的青年完成的,就视野和境界而言,不亚于当时的名人的。将陀思妥耶夫斯基,安德烈耶夫,托洛茨基介绍于中国,都是开先河的事。不仅对后来文学影响甚巨,对像鲁迅这样的人,亦有深切的撞击,如果不是这些青年热情的刺激,也许不会接触那么驳杂的东西。韦素园、曹靖华的俄语,李霁野的英文都有优长,这些青年的劳作,带来的是些惊喜的闪光。鲁迅和那几个青年都未料到,彼此的合作都改变了精神的轨迹。

未名社只存活了六七年,影响却是大的。这个文学出版社刊发的东西,都带有一点半灰色的、不安的情调,艺术手法鲜活,是文人气很浓的精神部落。比如韦丛芜译的《穷人》《罪与罚》,曹靖华所译《烟袋》《第四十一》,李霁野的译本《往星中》,俄国的主观性和惨烈的东西多。那是一个压抑的王国,青年的心借着俄国文人非理性的惊悸,苦苦地讲述着人间悲惨的故事。从二十年代未名社的出版物,还有鲁迅著译的《出了象牙之塔》、《坟》、《小约翰》、《朝花夕拾》,韦丛芜的《君山》,台静农的《地之子》、《建塔者》,以及韦素园、李霁野所译的陀思妥耶夫斯基、安德烈耶夫、果戈理的作品;还可看到王士菁、李何林等青年的名字。

从目前留下的《未名社》半月刊及《莽原》半月刊看,二十年代北京的印刷条件较差,纸张亦劣,质地远无法与今天比。刊物薄薄的,装帧也朴素得很。每一期的文章不多,质量却是高的。刊物与书的封面有文人的灵动感,是讲究趣味的。编排的体例也搭配得当,诗、小说、随笔参差于此,每期几乎都有译文,质量是高的。这些或许受到了日本书刊的暗示,小巧玲珑,并不贪大。在那样一个枯燥萎顿的环境中,编着一种自己喜欢的杂志,用其乐也融融来形容他们几位,也许是恰当的。

                    三、未名社的后期和结局

未名社创办不久,就引起了读者的注意。鲁迅的书,托洛茨基的书,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书都有市场。连青年社员自己的著述也有不少人关顾,那是鼓舞过大家的。著作的出版,都是未名社同人自己的成果,而杂志的撰稿者,不时也有了新面孔。周作人、徐祖正、刘复、戴望舒、高长虹、董秋芳、向培良、常惠、冯雪峰、许钦文、于赓虞、魏金枝等都有文章刊出,队伍也算不小。这个圈子与现代评论派有所不同,审美方面甚至有些对立。鲁迅起初是高兴于此事的。看到未名社能有自己的实绩,他流露出了父爱般的热情。王冶秋曾亲眼看到鲁迅在未名社出版部抚摸新书时的表情,是见了自己婴孩似的喜悦

但不久麻烦来了,因为出版了苏俄的新书《文学与革命》,李霁野、韦素园、台静农都被关到了牢房。当他们被释放出来时,方觉得在中国做事之难,精神自由并不那么容易,在黑暗中找一个生存的缝隙原来要有生命的代价。

1927年之后,未名社成员与鲁迅的关系疏远,却与周作人有了较多接触。二十年代末,未名社因经济原因,很难维持了。韦丛芜就向周作人求救,希望得到支持。李霁野也正是在这时,与周作人有了交往。

   1929年,韦素园因长期操劳未名社出版等事项,患上了肺病,不得已到西山养病;鲁迅先生很难过,还到西山去探望他。自韦素园病重后,未名社实际就已经瘫痪了。直接导致其解体的,是韦素园的弟弟韦丛芜。

韦丛芜在几个人中是较活跃的,以诗著名。未名社的青年中,他是最敢袒露情怀的人,作品不遮不掩,有一股热力。大约在1926年左右,他患上了肺病,开始大口吐血。和韦素园一同住在病院里。这一病对其打击很大,作品日趋暗淡。不料后来的情况,出于众人意料,李霁野渐渐与其疏远,鲁迅也开始鄙视他了。韦丛芜的变化首先是经费紧缺引起的。大概是1929年吧,他开始不断向未名社借款。到了1931年,社里已经亏空,欠鲁迅三千余元,曹靖华一千余元,李霁野八百余元。

由此,李霁野与韦丛芜的矛盾越来越大,19309月,经何林和另外一个朋友介绍,李霁野到天津河北女子师范学院教书,实际上脱离了未名社。于是,未名社解体。对未名社,鲁迅先生曾寄予很大的希望。但是,面对未名社的解体,他亦徒唤奈何。两年后,韦素园病逝,鲁迅先生更哀叹:“一九三二年八月一日晨五时半,素园终于病殁在北平同仁医院里了,一切计画,一切希望,也同归于尽。”

                            四、未名社主要成员

李霁野,1904年生,安徽霍丘人。早年积极投身五四运动。燕京大学肄业。1925年夏,与韦素园等创办进步文艺团体“未名社”,自筹经费出版书籍,得到鲁迅的支持与帮助,并一直追随鲁迅先生。先后在天津河北女子师范学院英语系、北平辅仁大学、台湾大学外文系、南开大学外文系任教。解放后历任天津市文化局局长、中国作家协会名誉副主席、中国鲁迅研究会顾问、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参议委员会常委、天津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名誉主席、天津市图书馆名誉馆长、天津市翻译工作者协会名誉会长等。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主要作品:散文有《乡愁与国瑞》、《三幅遗容》、《似曾相识的杜鹃花》等, 散文集有《温暖集》、《给少男少女》、《意大利访问记》等,诗有《乡愁与国瑞》等,诗集有《乡愁》、《国瑞》《海河集》等。译著有《往星日》、《黑假面人》、《不幸的一群》、《被侮辱与损害的》、《简·爱》、《虎皮武士》、《战争与和平》、《鲁拜集》(诗集)、《四季随笔》和《妙意曲》(诗集)、《我的家庭》、《在斯大林格勒战壕中》、《难忘的一九一九》、《山灵湖》等。1997年逝世。

韦素园,1902年生,安徽霍邱县人。出生小商之家,天资聪颖,8岁入私塾,11岁与四弟韦丛芜入霍邱县立小学。1914年转叶集明强小学高级班,与李霁野、台静农等人同班。次年秋毕业,考入阜阳第三师范。1919年离开阜阳三师来到北京,参加段祺瑞的参战军,后离去,随兄到长沙政法学校读书,积极投入五四运动。参与驱逐军阀张敬尧的斗争。1920年,随兄到安庆,转入安徽省立法政专门学校,恰逢安庆·学潮,韦被推举领导省学生联合会工作,编写刻印传单,宣传、鼓动群众。
    1921
年,离安庆去上诲,入上海外国语学校补习俄文,井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同年夏,与刘少奇、任弼时、曹靖华、蒋光慈等到莫斯科考察学习,回国后,在北平专修学校继续学习俄文,开始翻译苏联文学作品。
    1925
年春,经鲁迅推荐,担任《民报》副刊编辑。同年夏,在鲁迅先生倡导和支持下,与李霁野、台静农、韦丛芜、曹靖华等组成未名社,社址设韦住处,主持未名社的日常工作,编印《未名》半月刊、《未名丛刊》、《未名新集》。次年《莽原》半月刊创办,韦为责任编辑,因劳成疾,1932年病逝于北京同仁医院,葬于北京香山东麓的万安公墓。鲁迅先生手书呜呼,宏才远志,厄于短年,文苑失英,明者永悼碑文。并撰写《忆韦素园君》一文。
   
韦素园一生勤于文学翻译,译著有俄国果戈理小说《外套》、俄国短篇小说集《最后的光芒》、北欧诗歌小品集《黄花集》、俄国梭罗古勃的《邂逅》等。同时还创作了大量散文、小品、诗歌等文学作品。

台静农,1903生,安徽霍丘人。中学毕业后,曾在北京大学中文系旁听,后转至北大国学研究所半工半读,其间积极参加鲁迅支持和影响的文学社团未名社,和韦素园、李霁野、李何林结为好友。20年代后期在《莽原》半月刊和《未名》半月刊发表一系列短篇小说,并于1928年集结出版了第部短篇小说集《地之子》,为鲁迅所赏识,以为是将乡间的死生,泥土的气息,移在纸上。《地之子》多取材于乡间贫苦农民生活,风格朴实,如实的描绘了一幅幅人间悲剧,是中国现代文学中乡土文学的代表作。1930年出版了第二个短篇小说集《建塔者及其它》,思想更为激进,表现了反对不合理现象的愤慨和向往光明未来的激情,讴歌了先知者以精诚以赤血供奉唯一的信仰和伟大的献身精神,成为反映20年代中国进步事业的难能可贵的文学收获。30年代曾在北平辐仁大学青岛山东大学任教。抗战爆发后在四川白沙女子师范学院教书,任中文系主任,课余仍写了不少小说、散文和论文,对鲁迅先生的人品和文品推崇之至,对时局进行了严肃尖锐的剖析,表现了浓烈的民族情感和奋发的人生态度。

抗战胜利后去台北,在台湾大学任教。1949年以后因周围环境缘故,以潜心教育.钻研学问和书法创作为主,成为一名成就斐然的教育家.学问家和书法家,间或撰写散文,1988年出版了杂文专集《龙坡杂文》,晚年的作品里怀旧之情溢于言表,蕴藏着对中华大地的一往情深,文笔炉火纯青,恬淡的风格反衬了感情的奔放,格外感人。身后第三年(1992年)有文集《我与老舍与酒》问世。其一生的文学成就日益得到普遍肯定,被尊为一代学人的风范和中国新文学的燃灯者之一。1990年逝世。

韦丛芜,1905生,安徽霍邱县人。韦素园胞弟。1915年入叶集明强小学读书,1920年考入阜阳安徽省立第三师范学校,因其思想倾向进步,与学校守旧势力发生冲突,于次年秋与李霁野同时声明退学,1922年春同赴安庆,合办《微光周刊》和《微光副刊》,宣传新文化。后又到湖南岳阳附中、北京崇实中学、燕京大学读书,并开始翻泽俄国陀思妥也夫斯基长篇小说《穷人》。19253月,短篇小说《校长》经鲁迅推荐给郑振铎,在《小说月报》上发表,接着长篇译著《穷人》亦发表。是年秋,与韦素园、曹靖华、台静农、李霁野等创办未名社。1928年未名社被查封,与台静农、李霁野被捕。不久获释,1929年燕京大学毕业。1930年负责经营未名社出版业务。19319月任天津女子师范学院英文系教授。
    “
·一八事变,对丛芜思想震动很大,认识到抗日是中国唯一出路,切望停止内战,国共合作,作出实行全国土地合作化、各行业合作化的经济设想。为实现这一设想而到处游说。1933年回霍邱办学。次年,安徽省主席刘镇华任命他为霍邱代县长。丛芜发动群众,开发西湖,划出38000亩.实行大段招佃,作为国家资本主义农场实验。划出50000亩组织农村生产合作社,触犯了豪强利益,联名向省指控,丛芜以渎职罪被捕。抗战爆发后获释,被迫弃文从商。抗战胜利后,重事文学,直至解放。
   
建国后,任上海市翻译工作者协会文艺组组长,上海新文艺出版社英文编辑。1955肃反中被拘留并押回霍邱,1956年回上海恢复工作。1958年再次被捕,判刑三年,缓刑二年,此时丛芜举家迁居杭州,过着清贫生活,但仍不负鲁迅要把陀思妥也夫斯基全集译完的嘱托,终于在垂暮之年完成了这一500万字的译著。197812月初被落实政策,安排到杭州丝绸学院教授英语,1219日心脏病突发逝世。1980131日,撤销原判,宣告无罪。

著作主要有新诗集《君山》、《冰块》,长篇小说《新西游记》译作《穷人》、《罪与罚》、《卡拉玛卓夫兄弟》、《被侮辱与被损害的》等。 

曹靖华,1897年生,河南卢氏县人。从小便跟着父亲曹植甫读书。五四运动爆发时,曹靖华正在开封读书,他发起并组织了进步学生团体——“青年学会”。担任主笔。发表的《我的个人革命观》,文笔犀利,鞭辟入里,颇得时人赞许。1920年中学毕业到安徽当小学教师。后派往苏联学习。1922年因病归国,开始发表短文。1923年他翻译了契可夫的作品《三姐妹》,由鲁迅先生捐款千元,以《三闲书屋》名义出版。

1925年夏,他与韦素园等创办进步文艺团体“未名社”,自筹经费出版书籍,得到鲁迅的支持与帮助。1933年翻译了俄国文学名著《铁流》。1939年,他参加了中苏文化协会及文艺界抗敌协会,专门负责向中国读者介绍苏联文学。解放前夕,一度任清华大学教授、北京大学俄语系主任。解放后,他被选为第一、二、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曾任中苏友好协会全国理事兼北京分会副会长、全国文联委员、中国作家协会书记、《世界文学》主编等。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曹靖华译作甚多,主要有契可夫的《三姐妹》、《蠢货》、《烟货》,绥拉菲摩维奇的《铁流》,聂维洛夫的《不走正路的安得伦》,西蒙诺夫的《望穿秋水》,瓦西列夫斯卡娅的《虹》,托尔斯泰的《保卫察里津》,卡达耶夫斯的《我是劳动人民的儿子》,肖洛霍夫的《死敌》,高尔基的《一月九日》等。

曹靖华也是著名的散文学家,散文都收在《花》、《春城飞花》、《飞花集》中。1987年逝世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