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社

太阳社是1927年冬成立于上海的中国现代文学团体。发起人为蒋光慈、阿英(钱杏邨)、孟超、杨邨人等;主要成员包括林伯修(杜国庠)、夏衍(沈端先)、洪灵菲、戴平万、刘一梦、顾仲起、楼适夷、殷夫、冯宪章、任钧(卢森堡)、祝秀侠、迅雷、圣悦(李平心)等。其圈子成员大都是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之后从实际斗争中转移到上海的共产党员。

                                                              一、    太阳社的建立

1924年至1927年上半年,国共合作,大革命的浪潮席卷全国,不少革命青年和知识分子也参加了这场革命。钱杏邨、、蒋光慈与杨邨人当时都是共产党员,在武汉革命政府任职。随着蒋介石和汪精卫发动反革命政变,三人辗转去到上海来。
到了上海后,杨邨人住在北四川路丰乐里一家裁缝铺子楼上,蒋光慈则和孟超、洪灵菲等在法租界马浪路某里租了一间楼房合住着。当形势相对稳定后,在创造社的影响下,他们决定投身革命的文化事业。蒋光慈提议开书店,办杂志。不过,开书店得先要资本,除了光慈身边这时还有三百多元外,其他二人都不名一文,可是,他们相信凭他们自己的决心,努力卖文招股,书店是必然可以开成的。于是经过几度的讨论,终于决定,而且命名春野
据说,这春野二字命名的由来,其间还有一段趣话,那天下午,他们在丰乐里寓所里,讨论了开书店进行的步骤之后,就谈到书店的名字,由于彼此间意见不同,争持许久还没有决定,大家有些厌倦了,钱杏村偶尔翻了放在桌上的一本新出的期刊,里面有这样的两句古诗: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蒋光慈一眼瞥见,就高喊:有了,有了,就叫作:春野罢。他解释: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正象征着我们目前的情形与将来的前途。

不久,在北四川路老靶子路附近,发现了一爿新张的书店,招牌是用一幅白竹布做的,写着春野两个很大的美术字,(听说是画家徐迅雷的手笔)用图画钉钉在门内左面壁上。这书店的资本,在其招股章程中,虽然说是本店资本额定三千元,分三百股,每股十元,由发起人承认半数,但实际上,除了蒋光慈曾掏出一百元来作为开办费,此外再多一文也没有,幸而他们和书店都相当熟,分头向亚东、泰东、光华等各书局赊来许多新出版的书籍和杂志,井井有条地陈列在玻璃橱子里,开办了一爿书店。
同时,他们有了书店为背景,对外活动也很容易成功,不仅外来的股本源源加入,就连发起人中钱杏邨和杨邨人,也因各将自己的著作卖给亚东而获得几百元钱稿费,去缴纳了书店的股款。书店的资本既日益雄厚,他们决定谋求进一步的发展,当即推定钱,杨二人担任《太阳月刊》编辑,该刊于192811日创刊。这就是太阳社的名称的由来,其实,所谓并没有什么组织的、职员之类的名目,只作为发行杂志的出版机关而已。
《太阳月刊》出版后,他们觉得不若创造社轰轰烈烈的标着显明的旗帜,同时,也不足以联合更多的同人,他们商议,要成立一个社团。于是,正式成立了太阳社,社员除了他们三人之外,很快加入了王艺钟、徐迅雷、洪灵菲,林伯修,楼建南,祝秀侠,戴平万等人。

                         二、    太阳社的活动

太阳社的主要成员大都是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后,从实际斗争中转移到上海从事文化活动的中国共产党党员;他们有相似的斗争经历和共同的思想基础,在文学主张与创作上,也有某些共同的倾向:积极提倡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反映工农大众的生活与斗争。

太阳社先后编辑与出版了《太阳月刊》、《时代文艺》、《新流月报》、《拓荒者》、《海风周报》等刊物,以及太阳小丛书太阳社丛书)等,在反对国民党政府的文化围剿”,倡导无产阶级革命文学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以《太阳月刊》(19281月创刊,同年7月停刊,共出版7期)影响最大,与创造社的《文化批判》一起,成为提倡革命文学的主要刊物。另外,《拓荒者》,也以其刊载的大量革命文学作品和不少倡导无产阶级文学的论文、译文,及关于文艺大众化讨论的文章而在社会上有较大的影响。但由于受到当时中国共产党内左倾思潮的影响,太阳社在理论和创作上曾带有过激的偏向。
  1929 9月,太阳社部分成员蒋光慈、楼适夷、冯宪章、任钧等先后到达日本东京,曾经成立太阳社东京支部(支社)。支部还吸收少数中国留学生参加会议与活动。同年年底因支部主要成员归国而停止活动。
  与太阳社和创造社都有密切关系的“我们社”,是由太阳社主要成员洪灵菲、林伯修、戴平万等组成,在参加太阳社的同时,于1928 5月间开始活动;主要是出版了《我们月刊》(19285月创刊于上海,同年8月出版第3期后停刊),发表创造社和太阳社成员的理论主张与文学作品。该社在《我们月刊》停刊后即停止活动。
  太阳社于1929年底自动宣告解散,1930年春全部成员加入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在30年代的左翼文坛上,太阳社是一个产生过广泛影响的文学社团。

                      三、太阳社参与和鲁迅的论战

 早在广州期间,创造社就已经和鲁迅联合,而这也正是鲁迅所十分愿意的。鲁迅和成仿吾等创造社作家共同签名于《中国文学家对于英国知识阶级及一般民众宣言》;在《创造周刊》计划复刊时,鲁迅又署名于该刊特约撰稿人首位。然而,真是风云突变,就在鲁迅到上海不久,创造社并不复刊《创造周报》,却创办了《文化批判》,批判的第一个对象就是鲁迅。于是爆发了创造社、太阳社众多成员与单枪匹马的鲁迅之间的一场大争论。 

    
这场大争论,参战的人不少,但没有总指挥。郭沫若远在日本,无从指挥。参战的成员是刚从日本归国的青年,学到一些马列词句,以为革命是一蹴而就的事,以一种急躁心情找革命对象;另一批是从革命前线退回到上海的老战士,如太阳社的成员,受到当时中共党内“左”倾路线的影响,也以一种急躁心情找革命对象。两种急躁的人合成一股狂躁的力量。 

    
创、太两社批判、攻击鲁迅是些什么内容呢?一、对于鲁迅的定性,并无统一口径。冯乃超说鲁迅是追悼没落的封建情绪是社会变革期中的落伍者,是人道主义者,是隐遁主义者。成仿吾说鲁迅是闲暇,闲暇,第三个闲暇以趣味为中心的生活基调在小天地中自己骗自己的自足。李初梨说鲁迅是中国的堂吉诃德,是堂鲁迅。郭沫若说鲁迅是二重的反革命的人物是一位不得志的Fascist (法西斯蒂)”。二、否定鲁迅作品的社会意义。这个说:鲁迅的创作,没有现代的意味不是这个时代的表现者。那个说:死去了的阿Q的时代,鲁迅作品只能代表清末以及庚子义和团暴动时代的思想。还有的说:除了《语丝》等早已固结而反动之外我们的新文学内容已陈旧样式已没落。三、对鲁迅人身攻击。绍兴师爷醉眼矇眬看人生满口黄牙狂吠买一本《呐喊》,每天上厕所时撕一张,等等。这场论争,看起来很热闹,真正认真的深入一点的理性分析却很少很少,所以鲁迅说,没有一个能击中其要害。 

    
这场闹剧的消极意义是:开创了我们意识形态领域中学术争论、文艺争论,不是说理而是乱戴帽子乱打棍子的恶劣作风和学风。这种论争不能发展学术,不能发展理论,不能团结应团结的人而只能伤害人。这场论争持续了两年,后来在中共干预下,才趋于团结,组成“左联”。

                                                      四、   太阳社的主要成员

太阳社的主要成员蒋光慈、钱杏邨、杨邨人、孟超、杜国庠等,都是诗人、小说家、戏剧家、学者等。太阳社解体后,各人走的路有不同,但都是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有影响的人物。

 蒋光慈,1901生,安徽六安人。1917年入安徽省立第五中学。五四运动时期,参加社会主义青年团,并在外国语学社学习俄语。1921年去苏联莫斯科东方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学习,并开始文学创作。在校期间转为共产党员。1924年回国,在上海大学社会学系任教。1925年去北京中共北方区委工作,同年返上海,继续在上海大学等校任教。1927年与钱杏村、孟超、杨村人等组织太阳社,并主编《太阳月刊》、《拓荒者》等刊物。1930年左翼作家联盟成立时,被选为常务委员会候补委员。积极提倡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并努力于创作实践。著有诗集《新梦》《哀中国》;长诗《哭诉》《我应当归去》;中篇小说《少年漂泊者》《短裤党》,《野祭》、《菊芬》、《最后的微笑》、《丽莎的哀怨》;长篇小说《冲出云围的月亮》《咆哮了的土地》和日记《异邦与故国》等。1931年,在严重的白色恐怖下,贫病交迫,在上海逝世。

 钱杏邨,1900生,安徽芜湖人。笔名阿英最为人所熟知。青年时代曾参加五四运动。1920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后逃亡到上海,开始从事革命文艺活动,并于本年底与蒋光慈、孟超等发起组织太阳社,成为左翼文坛一名活跃的理论批评家,同时也创作并出版了中、短篇小说集、诗集多部。1930年起先后当选为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常务委员和中国左翼文化同盟常务委员。此后除继续从事中国现代文学的评论和研究外,开始了近现代和晚清文学资料的搜集、整理和研究。1949年后在担任中国文联党组成员、副秘书长等文化部门领导职务的同时,致力于近百年文化史料的搜集整理。1977年逝世。 

杨邨人,1901生,广东潮安人。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参加创造社。1932年公开发表《离开政党生活的战壕》,诋毁革命,明确转向。从1930年起,多次化名污蔑和攻击鲁迅,鲁迅写了《答杨邨人先生公开信的公开信》一文予以回击。著作有诗歌、小说多种。1955逝世。 

孟超,山东诸城人,1902年生。早年在家乡和济南读书,1924年入上海大学中文系,受瞿秋白和张太雷等影响,参加革命活动和文学创作。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共青团,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在上海与蒋光慈、阿英等组织太阳社,创办春野书店,《太阳月刊》。后参加左联,与冯乃超、夏衍等创办艺术剧社。其后一直从事文化事业。著有杂文集《长夜集》,历史剧《李慧娘》等。文革时受迫害,197656日去世。

洪灵菲,1903生,广东潮安人。曾在广东高等师范学校读书,从事学生运动。1924年加入中囯共产党。国共合作期间在国民党海外部工作。大革命失败后,被迫流亡新加坡、暹罗(泰国)。后回上海参加革命工作,组织文学团体"太阳社”,又与林伯修等组织“我们社”,出版《我们》月刊。后参与发起组织“左联”。1933年被国民党秘密杀害于北平。著有长篇小说《流亡》《前线》《转变》等。

楼适夷,1905生,浙江余姚人。钱庄学徒出身,最早在《创造日》等刊物上发表作品。1928年入上海艺术大学,参加太阳社,出版了短篇小说集《挣扎》、《病与梦》。1929年留学日本,修俄罗斯文学。发表于《拓荒者》上的小说《盐场》是著名的早期左翼小说。其后一直从事左翼文化事业。解放后任作协理事、人民文学出版社副社长兼副总编和《译文》、《世界文学》编委等。2001年病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