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营造学社
中国私人兴办的、研究中国传统营造学的学术团体。创建于1929年北京,朱启钤任社长,梁思成、刘敦桢分别担任法式、文献组的主任。学社从事古代建筑实例的调查、研究和测绘,以及文献资料搜集、整理和研究,编辑出版《中国营造学社汇刊》,1946年停止活动。中国营造学社为中国古代建筑史研究作出重大贡献。
中国营造学社的建立
中国营造学社的建立,要从朱启钤先生说起。朱启钤,贵州开州(今开阳)人,1871年生,光绪举人。清末曾任京师大学堂译学馆监督、北京外城警察厅厅丞、内城警察总监、蒙古事务督办等。民国成立后,曾任交通总长、内务总长、代理国务总理。1916年拥护袁世凯称帝,任大典筹备处处长。1918年被选为安福国会参议院副议长。1919年任南北议和北方总代表。但总因曾拥袁称帝,饱受非议,渐渐退出政界。
退出政界后,朱启钤致力于中国古代建筑的研究和保护。1929年,朱启钤发现一本宋代建筑家李诫写的一本名为《营造法式》的书,其中许多建筑名词生僻难懂。朱启钤为了要破译这本“天书”,在美国庚款的资助下,开始了关于《营造法式》的系列主题讲座。原本是松散的个人讲座,由于参与者越来越多,渐成气候,朱启钤便决定投资创建中国营造学社。
中国营造学社是一个民间组织,创办学社的宗旨是要以现代科学方法和技术对中国的古建筑进行整理和研究,并且对如何正确地进行保护维修,提出建议和方案设计。学社在北京天安门内朝房设办公地址。从美国留学归来在东北大学任建筑主任的梁思成受聘到营造学社任法式组组长,夫人林徽因也聘为营造学社参校。刘敦桢为文献组组长。其成员,如罗哲文等,都是当时中国的建筑界专家学者。
中国营造学社的研究工作
营造学社成立之后,分头研究古建筑形制和史料,并开展了大规模的中国古建筑的调查工作。从1932年至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之间的短短5年中,学社成员以现代建筑学科学严谨的态度对当时中国大地上的古建筑进行了大量的勘探和调查,搜集到了大量珍贵数据,其中很多数据至今仍然有着极高的学术价值。
抗日战争期间中国营造学社被迫南迁辗转经过武汉、长沙、昆明,最终落脚在四川宜宾的李庄,驻在距李庄镇西约1公里的上坝,小地名叫月亮田的张家大院。大后方的营造学社在及其艰苦的条件下坚持古建筑调查与研究,期间出版了大量专业著作。
抗日战争胜利后,营造学社迁回北京。但经历了战争的蹂躏,作为一个民间学术团体,营造学社资金日渐紧张,学社的创办者朱启钤先生也已经家资散尽,无力为继,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学社只能在朱先生私宅办公,在社会上的影响日微,渐渐不为人知,1946年,中国营造学社与清华大学合办中国建筑研究所和创办清华大学建筑系,中国营造学社结束。
中国营造学社的贡献
除了对中国传统建筑进行调查和研究外,中国营造学社还有大量专门著作刊行,共撰写和出版了有关我国的建筑专著30多种,包括《中国建筑参耠图集》等珍贵资料。此外营造学社的传刊《中国营造学社汇刊
》也是研究中国传统建筑的重要史料。
营造学社不仅在学术上为后人留下了珍贵的资料,而且也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建筑专业人才。不同于一般砄学术团体,一般的学人若想加入营造学社,必须经过严格的考试,进入营造学社后,还需经过专业训练,这使得营造学社不仅仅是一个学术团体,同时更加像一所专门学校,因而团结和培养了大量建筑专门人才,梁思成、林徽因、刘敦桢、罗哲文等许多建筑学界的重量级人物均出自中国营造学社门下。
在成立之后的短短5年间,
学社成员先后调查了全中国137个县市,
823座各类古建殿堂房舍,详细测绘建筑206组,绘制了测绘图稿1898张,经他们调查被重新发现的珍贵建筑遗存上起汉唐下至明清各历史时期均有分布,整理出了清晰的中国古建筑发展脉络。许多在名扬海内的珍贵古建筑如应县木塔、蓟县独乐寺、辽代观音阁均系中国营造学社成员经野外调查和详细测绘研究而使人们重新认识的。从这一角度讲,中国营造学社作为一个民间学术团体,对中国传统建筑研究和保护所作出的贡献是空前绝后的。
中国营造学社的主要成员
中国营造学社的创办人朱启钤先生,在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央文史馆馆员、全国政协委员。1964年在北京病逝。其余的主要成员,在此作一介绍。
刘敦桢,湖南新宁县人,1897年生。1908年就读于长沙楚怡学校,由于受参加同盟会的兄长影响,从小立志报效祖国,走“科学救国”的道路,1913年东渡日本留学。先后入东京高等工业学校机械科和建筑科读书。1922年学成归国,在上海等地从事建筑和建筑教育工作,为国内培养了首批建筑人才。1927年参与筹组中央大学建筑系,后加入中国营造学社,致力于古建筑文献的发掘和考订。1931年加入中国营造学社任校理,1932年始任学社文献部主任。1937年后,学社由北平迁往云南、四川。1943年以后,任重庆中央大学建筑系教授、系主任、工学院院长。20世纪30年代,中国建筑界就有“南刘北梁”之说,南刘指的就是刘敦桢,北梁指的是梁思成。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刘敦桢任南京大学、南京工学院建筑系教授、系主任、中国建筑历史与理论研究室主任。除教学工作及培养中青年教师以外,在开展对我国传统民居与古典园林的大规模研究,以及参加并主持对我国建筑历史的全面总结与撰写等方面,做了许多卓有成效和决定性的工作。曾当选南京市、江苏省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和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55年任一级教授和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委员。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68年4月30日逝世于南京。重要学术著作有《中国住宅概说》、《苏州古典园林》以及《刘敦桢文集1~4卷》。
梁思成,广东新会人,1901生,梁启超长子。清华大学毕业后赴美国留学,专攻建筑。1928年回国后,先后任东北大学、清华大学建筑系主任兼教授,中国营造学社法式部主任,故宫博物院文献馆专门委员,中央研究院院士。1941年春,梁思成来到李庄后,继续开展文物古迹调查和发掘工作,出版了《中国营造学社汇刊》第七卷一、二期。在李庄上坝月亮田家中,写成《中国建筑史》书稿,这是第一部系统介绍中国古建筑的经典学术著作,实现了由中国人自己写中国建筑史的夙愿。又将李庄板栗坳栗峰山庄作为川南民居的典范收入《中国建筑史》。
1944年夏,梁思成和学生罗哲文奉命去重庆,在军用地图上标出反攻敌占区轰炸时要加以保护的文物古迹和日本的古城京都、奈良。20世纪80年代中期,日本人民获知此事真象后,非常感谢梁思成,盛赞他是“古都恩人”。1945年出任联合国大厦的设计顾问,参与设计工作。1949年主持设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解放后,历任清华大学土建系主任,全国政协常委,第一、二、三届全国人民代表,中科院技术部学部委员,中国建筑学会副理事长,人民英雄纪念碑设计者。195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72年在文化大革命中受迫害含冤去世。著作有《清式营造则例》、《中国建筑史》等,译有《世界史纲》。
林徽因,原名徽音,福建福州人,1904年出身于杭州,父亲林长民曾作北洋政府司法部长。林徽因1924年留学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美术学院,1927年获美术学士学位。1928年3月在加拿大渥太华与梁思成结为夫妇。1929年任东北大学建筑系副教授。是年,由张学良校长出奖金征集东大校徽图案,林徽因设计的“白山黑水”中奖。1931年应聘到中国营造学社任参校。
1940年,身患肺病的林徽因带着女儿梁再冰、儿子梁从诫随中国营造学社从昆明迁来李庄,驻上坝月亮田农宅中。在条件十分艰苦的李庄期间,协助丈夫梁思成先生完成了《图像中国建筑史》(英文稿)等一批重要著作。《图像中国建筑史》于1984年在美国出版后引起轰动。
抗日战争胜利后,于1946年返回北平,任清华大学建筑系教授。1949年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设计;1950年6月23日国徽设计获得通过;1950年9月20日,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签发主席令,公布国徽图案。1950年兼任北京市都市规划委员会委员、工程师。1951年参加人民英雄纪念碑底坐花纹和浮雕设计。1953年当选中国建筑学会第一届理事会理事。1955年4月1日清晨6时,一代才女林徽因病逝于北京,享年51岁,安葬在八宝山革命公墓。墓体由丈夫梁思成先生亲自设计。人民英雄纪念碑建筑委员会决定:把林徽因亲手设计的一方汉白玉花圈刻样移作她的墓碑。
罗哲文,四川宜宾人,1924年生。1940年考入学时我国惟一从事古建筑调查研究的学术团体——中国营造学社,师从于著名古建筑学家梁思成、刘敦桢等。1946年在清华大学与中国营造学社合办的中国建筑研究所及建筑系工作。从1950年起,先后任职于文化部文物局、国家文物局、文物档案资料研究室、中国文物研究所等处,一直从事中国古代建筑的维修保护和调查研究工作。现为国家文物局古建筑专家组组长、中国文物学会会长、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中国长城学会副会长。
主要著作有《中国古塔》、《中国古代建筑史》、《长城》、《长城史话》和《中国帝王陵》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