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社
中国科学社是中国最早的现代科学学术团体。1915年10月25日在美国正式成立。前身为1914年创办的《科学》杂志社。1918年迁回国内,1928年定址上海。
中国科学社的成立
1914年6月10日黄昏,美国康奈尔大学,任鸿隽、赵元任、杨杏佛、胡明复、周仁、秉志等中国留学生聚在一起,讨论世界走势和中国的未来。有人提出,中国缺乏的莫过于科学,我们为什么不出版一种专门向中国介绍科学的杂志呢?这个提议立即得到在场所有人的赞同。他们决定组织科学社,创办《科学》杂志,暂时采取一种公司形式,入社须交股金,作为出版杂志的资本,大家公推胡明复、任鸿隽、杨杏佛三人起草招股章程。章程中明确提出《科学》月刊“以提倡科学,鼓吹实业,审定名词,传播知识为宗旨”,决定发行股份票40份,每份美金10元。任鸿隽、赵元任、周仁、秉志、章元善、过探先、金邦正、杨杏佛、胡明复,这九个在《科学》月刊“缘起”上签名的人就是科学社的发起人。
《科学》初创主要靠几个发起人撰稿,他们分组合作,常常是任鸿隽、胡明复在一组,赵元任和杨杏佛在一组。接下来的暑假里,胡明复、赵元任、任鸿隽等发起人就开始为即将创刊的《科学》撰写稿件,胡明复在暑假期间一个人就为前三期写了10篇文章,包括创刊号上发表的《万有引力之定律》,第二期发表的《算学于科学上之地位》,以及《近世科学的宇宙观》等,他还要负责审稿和编辑工作。据说当时加入科学社的人非常踊跃,几个月内就有七十多人参加,股金达到500美金,稿件已准备了三期,并全部编辑完毕。1915年1月,有史以来第一份综合性的中文科学杂志《科学》就在美国问世了,时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初,袁世凯正忙于称帝。到1951年停刊,《科学》共发行了35年。在未来的很长时期内,它都是中国最重要的学术期刊之一。
因为有人觉得光是发行一个杂志远远不够,提议改组科学社。1915年春天,科学社董事会在征得多数社员同意后,指定胡明复、任鸿隽、邹秉文三人起草新社章。1915年10月25日,他们拟订的社章表决通过,正式定名为“中国科学社”,宗旨为“联络同志,研究学术,以共图中国科学之发达”。“不但是传播新知以促进科学的研究,还要发表研究结果以建立学术的威权。”他们选举任鸿隽为社长,赵元任为书记,胡明复为会计,他们三人和秉志、周仁五人共同组织第一届董事会,杨杏佛为编辑部部长。“中国科学社”的成员并不局限于研究自然科学的,任鸿隽在邀请心仪的才女陈衡哲加入时,她说我不是学科学的。任鸿隽回答说:“没关系,我们需要的,是道义上的支持。”
胡明复,江苏无锡人,1891年生。毕业于南京高等商业专科学堂。1910年留学美国。他是《科学》和中国科学社最重要的创始人之一,《科学》初期的编辑、主要撰稿人,也是“勤劳独著”的经理人之一,历任董事、会计、理事等职。中国科学社创立之初,在组织上,也以他发表的意见最多,最得同人的赞许。当时只是暗中摸索,直到1916年在美国开第一次年会,社长任鸿隽查了英国皇家学会的历史,才发现竟有许多不约而同的地方,大家引以欣慰,“但由此也可以知道明复的见解和识力了。”他对科学社的另一个重要贡献就是他理财的本领,从1914年筹款招股准备出版《科学》起,他就被推为会计,到1915年中国科学社成立,1918年迁到国内,直到1925年才由过探先接替。科学社的经费时常发生困难,由于他善于理财,十多年如一日,使科学社和《科学》杂志都能正常运转。“他既是算学家,用钱又非常的谨慎,所以科学社虽自成立以来,同别的学社一样,常常闹经费困难。但从没有受过窘迫,使其事业受一点停顿或间断的影响。”任鸿隽说自己曾留心过,算学家是不作兴算错账的,但是明复若有算错的时候,那吃亏的一定是别人,不是科学社。所以他常常笑说,“明复是一个理想的会计。”
中国科学社的发展
1918年,中国科学社迁回国内。在中国科学社核心成员分散于全国各地的情况下,中国科学社在上海坚守阵地,长达十年。更多的科学家参加了中国科学社,如胡明复的两个兄弟胡敦复、胡刚复也是最早加入科学社的重要成员,一家三兄弟,都献身科学。
1919年,“中国科学社”在西湖边举行第四次年会,也是回国后的第一次年会,主要发起人之一、青年数学家胡明复在大会致辞时盛赞西湖之美。他说:“研究科学的人最爱自然,故在美丽的杭州西湖举行科学年会极为相宜。古代诗人来游西湖,歌咏名篇甚多,科学家虽不同于诗人,然科学年会在科学史上实最重要,未始不可为西湖增色也。”胡明复认为,他们这一代生长在科学落后、苦难深重的中国,为使中国真正摆脱这种状态,需要许多人做奠基性的工作。所以他经常说:“我们不幸生在现在的中国,只可做点提倡和鼓吹科学研究的劳动。现在科学社的职员社员不过是开路的小工,哪配称科学家。中国的科学将来能与西方并驾齐驱、造福人类,便是今日努力科学社的一班无名小工的报酬。”为建造中国科学社图书馆和中国科学图书仪器公司,他曾和任鸿隽等社友一起四处奔走筹款。
1922年,中国科学社修改社章,将原来的董事会改为理事会,另组一个董事会。在江苏南通举行的第七次年会上通过,选出第一任董事九人,包括蔡元培、马良、张謇、汪精卫、熊希龄、梁启超、严修、范源濂、胡敦复。理事11人,包括竺可桢、胡明复、王琎、任鸿隽、丁文江、秦汾、杨杏佛、赵元任、孙洪芬、秉志、胡刚复。胡氏三兄弟都成为中国科学社的核心人物。据任鸿隽在《中国科学社社史简述》中回忆,科学社的基金管理,向来有董事会的基金监察员蔡元培、范源濂、胡敦复三人担任保管和经理任务,以后添加了中国银行总经理宋汉章。
1926年,长期苦于经费匮乏的“中国科学社”得到中华教育基金会董事会的一笔捐款,蔡元培称誉其“富有远见”。1927年,南京政府又拨给它40万国库券。从此,它才有了一点比较为稳定的经济基础,并利用这些财政援助,迅速地扩大活动范围。它的事业包括:定期出版科学专题论文集和期刊,从事科学教育的改革和科学名词的标准化,参加国际性的科学会议,经常主办各种科学专题的公开讲座,还有科学图书馆,生物研究所等。
1927年6月12日,他在故乡江苏无锡农村游泳时不幸遇难,只活了37岁,噩耗传来,教育界、科学界为之震动,科学社同人无不感到悲恸,不少人失声痛哭。1927年9月4日中国科学社举行第12次年会期间举行胡明复追悼会,任鸿隽将胡明复比作牛顿和法国算学家拉勃拉斯一样伟大。这一讲话以《悼胡明复》为题发表在1928年6月的《科学》第13卷第6期上,这一期是胡明复的纪念专号,同时发表了胡适、马相伯、严济慈、李俨等人的文字,还有胡明复的遗稿《有周界条件之一次积微分方程式》。
刚刚诞生的南京国民政府都发出了褒扬令:“该故博士胡明复,尽粹科学,志行卓绝,提倡科学,十年不倦……勒碑礼堂,永留纪念,以示政府提倡科学、爱惜人才之至意。”
1929年,胡明复去世两年后,中国科学社同人在他生前热爱的西湖畔、南高峰下烟霞洞旁为他选择了墓址,7月21日,中国科学社为胡明复举行隆重的公葬仪式,灵柩上覆盖着社旗,祭坛设于烟霞洞大厅,杨杏佛、竺可桢、吴有训等社友纷纷从北京、南京、上海等地赶来,有70多人参加了葬礼。蔡元培亲笔题写墓碑;赵元任为墓碑谱曲,当年8月在北京召开的中国科学社第14次年会上传唱。
1929年,科学社建立起一个稍微像样的科学图书馆,取名“明复图书馆”以纪念这位创始社友,到1931年落成开放。
中国科学社的贡献
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参加中国科学社,最早见于1917年3月“中国科学社纪事”公布的新社员名单。1929年11月2日,中国科学社在上海亚尔培路(今陕西南路)建筑的明复图书馆(今卢湾区图书馆)举行奠基,蔡元培任董事主席。1931年1月1日,中国科学社新建的明复图书馆开幕典礼及中国版本展览会开览会举行,蔡元培主席,致开幕词。1932年,中央研究院假上海亚尔培路中国科学社明复图书馆礼堂举行公开演讲会,蔡元培主持,主讲者为该院历史语言研究所考古组主任李济(哈佛博士、清华教授)。1936年3月,身为国立科学最高机构——中央研究院院长的蔡元培发表的《中国的中央研究院与科学研究事业》文中,对“这个促进中国科学发展的最著名的私人学社”——中国科学社的贡献作了很高的评价:“这个学社从它创建的那天起,就一直面临着严重的经费困难。它之所以能坚持下来,完全在于它的创建者对事业的坚定信心和高尚的献身精神。”
中国科学社虽然是一个私人学术团体,但是自成立以后,就成了我国科学事业最权威的领导机构,这与英国皇家学会非常相似。到了1948年,任鸿隽曾说:“在计划科学成了流行政策的今日,私立学术团体及研究机关,有其重要的地位,因为它们可以保存一点自由空气,发展学术天才。”
中国科学社是怀抱科学救国梦想的一批留学生在美国发起成立的一个纯粹的民间学术团体,也是中国最早的综合性科学团体,由他们出版的《科学》杂志是我国最早的现代科学期刊,提倡科学、传播新知是他们办刊结社的目的,时在1915年,当时在美国求学的胡明复是其中最重要的几个中心人物之一。我们不会忘记,这年也正是陈独秀在上海创办《新青年》前身《青年》杂志的年份,此后陈独秀们高举的“德”、“赛”两面旗帜,大洋彼岸一群年轻学业将成的学生创办的《科学》无疑是“赛先生”更有力的代表,他们隔洋相望,遥为呼应,在彼此毫不知情的情况下,却想到一块去了。如果说民主和科学是那个时代追求的中心词,那么《新青年》一群、《科学》一群都对于推动中国社会的进步产生了根本性的影响,“中国科学社”对中国科学影响之深远远未被认识到,以后各学科具有开创性的研究几乎都是社中人作为。相比之下,我们对《新青年》和陈独秀、胡适、鲁迅了解得更多,而对《科学》、中国科学社和任鸿隽、胡明复他们则要陌生得多。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科学社就失去了其权威地位,到了1959年,该社被迫停止活动。
中国科学社主要成员
任鸿隽,祖籍浙江归安,出生四川垫江,1886年生。1904年中秀才。1907年进入上海中国公学。1909年入东京高等工业学校。1909年在东京加入同盟会。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任总统府秘书处秘书。曾为孙中山草拟《告前方将士文》、《咨参议院文》、《祭明陵文》等。1916年,他于康乃尔大学毕业,获学士学位。1918年,获哥伦比亚大学化学工程专业硕士学位。1915年,与杨杏佛一起在美国成立中国科学社,被选为社长。1920年任北大化学教授,后先后任东南大学副校长、四川大学校长、中央研究院总干事兼化学研究所所长。1947年定居上海。新中国时期,任鸿隽征得中国科学社理事及全体社员同意,将中国科学社的全部事业——生物研究所、明复图书馆(今卢湾区图书馆馆址)、中国科学图书仪器公司、《科学》杂志、《科学画报》等全部陆续捐献给国家,1960年5月4日全部移交完毕。他作为特邀代表出席了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曾任上海市人大代表、第二、三届全国政协委员、上海科技图书馆馆长、上海图书馆馆长等职。专著有《科学概论》等。1961年逝世。
杨杏佛,江西玉山人,1893生。1910年加入同盟会。1911年与茅以升一道考入唐山路矿学堂(即著名的唐山交通大学,今西南交通大学,当时校址在河北唐山)。武昌起义爆发,赴武昌参加保卫战。1912年1月,孙中山任中华民国大总统,他到南京任总统秘书处收发组组长。孙中山辞职后,他赴美国入康乃尔大学学习。毕业后,又转入哈佛大学学习。留学期间发起创办《科学》杂志。参与创建中国科学社。1918年回国,1920年任东南大学教授。1924年奔赴广州,任孙中山秘书。11月随孙中山北上。1926年1月,国民党上海特别市党部执行委员会秘密成立,被选为执行委员,主持策应北伐军工作。1927年春,参与领导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发动的工人起义。起义胜利后,当选为临时政府常务委员。1928年任中央研究院总干事,以中国济难会名义极力接济和营救革命者,被国民党当局撤职。“九·一八”事变后,为反对国民党政府非法逮捕和监禁爱国人士,与宋庆龄、蔡元培等著名人士于1932年12月在上海发起组织中国民权保障同盟,任总干事,并组织营救了不少被关押的共产党人和爱国人士。1933年6月18日,杨杏佛与其子杨小佛驾车外出,被设伏特务枪杀于上海亚尔培路。
赵元任,江苏常州人,1892年生。1910年8月赴美留学,在美国康乃尔大学主修数学和物理。1914年以全校总分第一的成绩毕业。1916年又在哈佛大学攻读哲学和科学史,1918年获美国哈佛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在此期间,与康乃尔大学的十多位中国留学生一起创办了“中国科学社”。并对中国语言进行了研究,与留学美国的胡适一起写出了以“中国语言问题”为题的一组文章,对中国语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一系列的探讨。1920年8月,赵元任应清华学校的聘请回到祖国。1925年6
月,就任清华国学研究院导师,与王国维、梁启超、陈寅恪同被誉为清华“四大导师”。1928年,中央研究院成立,赵元任受聘担任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语言组主任,是中央研究院第一届院士。1938年8
月赴美定居,先后任美国耶鲁大学、哈佛大学、加州大学伯克莱分校教授,1945年当选美国语言学会会长,1960年当选美国东方学会会长。1982年2月24日,赵元任先生在美国逝世,享年90
岁。
胡明复,江苏无锡人,1891年生。14岁时考人上海商业学校,后续读于南京高等商业学堂,成绩优异。19岁时考取庚款留学美国,入康奈尔大学攻读数理课程。25岁那年,他进人著名的哈佛大学研究生院,专攻数学。26岁时,他的博士论文《具有边界条件的线性积分——微分方程》通过答辩,他被授予博士学位,成为中同现代的第一位数学博士。他的这篇博士论文于1917年发表在《美国数学会会刊》上,这也是中国第一篇有关现代数学的论文。1915年,参与创办《科学》杂志,同年10月,他又负责创建了“中国科学社”。1918年回国后,他一边在大同大学任数学系主任,一边主持《科学》的编务和中国科学社的社务,为科学与教育鞠躬尽瘁。1927年,在一次游泳中,他不幸溺水身亡,年仅36岁。
竺可桢,浙江绍兴人,1890年生。1913年和1918年分别毕业于美国伊利斯大学和哈佛大学,获博士学位。回国后任南开大学教授、中国气象学会会长、浙江大学校长等。新中国时期,历任中科院副院长、中国气象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地理学会理事长等。1974年逝世。
秉志,河南开封人,1886年生。满族。清末举人。1909年毕业于京师大学堂。后留学美国,获博士学位。参与组建中国科学社。1920年回国。历任厦门大学、中央大学、复旦大学教授。创办中国科学社生物研究所。新中国时期,历任中科院水生物研究所研究员、动物研究所研究员等。1965年逝世。
周仁,江苏南京人,1892年生。在年留学美国。参与创建中国科学社。回国后曾任上海南洋大学教务长、中央大学工学院院长、中央研究院工学研究所所长兼研究员等。新中国时期,历任中国科学院冶金陶瓷研究所所长、硅酸盐化学与工业研究所所长、上海科学技术大学校长、中国金属学会理事长等。1973年逝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