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流派

      陈贤庆

民国时期,军阀混战,或外敌入侵,或国共相争,统治当局对“反政府的言论”有控制,但对学术方面的发展和争论无暇顾及,,也认为不必干预,因而,学术领域形成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产生了不少流派以及学术大家,选择几个主要的流派介绍:

甲寅派 

谈甲寅派,先说章士钊。章士钊,湖南善化人,1881年生。早年参加民主革命,与章太炎、张继、邹容结为异性兄弟。1905年流亡日本。1907年留学英国。1913年参加二次革命,失败后流亡日本。1914年,章士钊与陈独秀、谷钟秀等在日本东京创办《甲寅》月刊。这本一共只出了十期便停刊的杂志,文锋犀利,思想激进,在当时有很大的影响,以至于有人讲其称为《新青年》之前端。

但是,新文化运动兴起后,章士钊的思想有了变化,对新文化尤其是白话文甚有抵触。1925年期间,他担任段祺瑞执政府的司法总长兼教育总长,同年7月18日,他在北京复刊《甲寅》杂志,但改为周刊。《甲寅》周刊有别于《甲寅》月刊,它具有“半官方”性质,是一个文化保守主义刊物。章士钊以“孤桐”“青桐”“秋桐”等笔名,利用《甲寅》刊物,发表了《评新文化运动》《评新文学运动》等文章,鼓吹尊孔读经,禁止学生用白话作文,主张恢复科举制度。此外,杂志还刊登执政府的许多文件,为执政府镇压学生的行动辩护。

新文化运动尽管有许多不足之处,但是,时代发展的车轮毕竟难以阻挡,在鲁迅、胡适、李大钊、陈独秀等新文化运动领袖的抨击下,章士钊以及他的《甲寅》很快败下阵来。白话与文言之争以白话文的胜利而告终。1927年2月,《甲寅》周刊刊至第45期停刊。

甲寅派其实并不是一个团体,而是一个围绕着《甲寅》周刊的文化保守主义流派。除章士钊外,瞿宣颖等少数几个人是该派有影响的作者。

虽有“甲寅派”的“污点”,但章士钊作为一位政治活动家、爱国民主人士、教育家、教授、学者、作家等,是难得的人才。在国民政府中,他出任参政会参政员。新中国时期,他出任中央文史研究馆副馆长、馆长,全国政协常委等。1973年,92岁高龄,还为海峡两岸和平统一大业奔走,病逝香港。

学衡派 

除了章士钊外,还有一批学者、教授持相同观点,反对新文化运动,反对以白话文替代文言文,主张复古。

事情的起因,还得从梅光迪说起。梅光迪,安徽宣城人,1890年生。1911年留学美国,为中国首位留美文学博士。在留学期间,梅光迪就以朋友的身份与胡适就文学变革问题展开了激烈的争论,他最终将胡适“逼上梁山”。胡适回国后,成为新文化运动的旗帜。梅光迪归国后,聚集志同道合者,对胡适进行反击。1922年1月,他联合国立东吴大学教授吴宓、胡先骕、刘伯明、柳诒徵等,在南京创办《学衡》月刊杂志。为《学衡》供稿的作者,除初始发起人外,还有一些朋友和国立东南大学的师生,如吴芳吉、刘朴、赵思伯、缪凤林、张其昀、赵万里、胡梦华、陆维钊等。

《学衡》上的文章可分为四类:批判新文化新文学运动的论文;新人文主义的译介;关于文史哲的专题研究;旧体诗词文赋。学衡派作者批评新文化运动的某些人急功近利、学识浅薄,或厚今薄古,或全盘西化等,是正确的,但主张尊孔读经、恢复文言文,反对文化上的平民主义、否定新体诗的价值等,又是不合潮流的。

《学衡》的发起者,在1923年后相继走散,梅光迪自第13期起不再供稿,刘伯明病逝,胡先骕出国,吴宓便成了《学衡》的核心。吴宓,陕西泾阳人,1894年生。1917年留学美国,1921年回国后,任教东南大学、东北大学。1925年初,吴宓赴清华学校人国学研究院主任,王国维、陈寅恪、梁启超、张荫麟等清华师生,也因吴宓而成为杂志的主要的撰稿人。林损、景昌极、刘永济、汤用彤、钱念孙等人因为认同《学衡》的宗旨,而成为刊物上的重要作者。

《学衡》创刊之初,国立东南大学没有给予经费。创刊后,他们也拒绝接受官方的补贴,起初的印刷费全由骨干成员共同支付。在后期出版经费紧张时,吴宓个人每期贴付百元。就这样,《学衡》断断续续坚持了十多年:1922年1月至1926年12月,以月刊刊行60期;1927年停刊一年,复刊后以双月刊刊行10期;1930年再停刊一年;以后又以不定期刊出7期,1933年7月终刊。

上述学衡派的成员或《学衡》作者,尽管学术观点不同,但他们都是民国时期的大学问家,始终受到社会的尊重。

现代评论派 

20世纪一二十年代,北京聚集了不少留学欧美日本归来的学者。他们除了在大学任教,也组织团体,出版刊物。

1917年3月,《太平洋》创刊,这是一种综合性杂志,以政论为主,以文艺为副。其成员大多是留学英国或日本的学生,有李剑农、周鲠生、杨端六、王世杰等。在《太平洋》上发表过较多作品的,有陈西滢、燕树棠、陶孟和、丁西林、李四光、李大钊、郁达夫、刘复、田汉等。

1921年6月,由留学日本归来的郭沫若、成仿吾、郁达夫、张资平、田汉、郑伯奇等成立创造社,出版《创造》季刊和《创造日》。宣扬反封建文化,宣扬自我表现和个性解放。

胡适,安徽绩溪人,1891年生。1910年留学美国,1917年获博士学位后回国,任教北京大学。1922年5月,胡适、丁文江、高一涵、王宠惠、罗文干、朱经农、张慰慈、王征等英美派留学生,创办了一种以评论政治为主、尤其是宣传胡适自己改良主义主张的刊物《努力周刊》。

1923年10月,《努力周刊》停刊。1924,胡适不甘寂寞,又策划创办一种以学术文化为主的刊物,恰逢其时,《太平洋》也出现困难,难以为继;同时,以成仿吾、郁达夫、郭沫若为主的创造社也出现困难,《创造季刊》也停刊。于是,经过长时间的酝酿,英美派、留日派联合,合作创办一种新的综合性的周刊。12月13日,《现代评论》周刊创刊,每逢周六出版。

刊物前期的主编是王世杰,文艺稿件先后由陈西滢、杨振声负责,事务工作由沈从文负责。。1927年7月,《现代评论》迁到上海,由丁西林主编。从创刊到终刊,先后参与过编辑事务的,有郁达夫、燕树棠、周鲠生、钱端升、彭学沛等。1928年12月19日,《现代评论》终刊,共刊出了9卷209期。另外,还出了四期增刊和一批“现代丛书”。

《现代评论》的主要撰稿人有王世杰、唐友壬、陈西滢、高一涵、燕树棠、周鲠生、陈翰笙、彭学沛、皮宗石、钱端升、吴稚晖、杨端六、胡适、徐志摩、丁西林、李四光、张奚若、陶孟和、郁达夫、顾颉刚、凌叔华、沈从文、杨振声等。现代评论派也由此形成。

 现代评论派是20年代一个自由主义的政治文化派别,它不是一个单纯的文学团体,而是涉及政治、经济、科学、文艺等方面,以抨击时政、参与社会而见长的团体。它在提倡启蒙、改造文化等方面做过许多工作,在中国新文学发展史和新文化发展史上曾齐国较大的影响。

语丝派 

语丝派因语丝社而得名。要认识语丝社,首先得认识《晨报复刊》。《晨报复刊》是新文化运动早期著名的“四大副刊”之一。出版于北京的《晨报》原名《晨钟报》,是以梁启超、汤化龙为首的研究系的机关报。《晨报副刊》于1921年10月12日正式出版。孙伏园任总编辑。孙伏园,浙江绍兴人,1894年生。鲁迅学生。1919年入读北京大学,是北京大学学生组织新潮社的重要成员。孙伏园任总编辑时,得到鲁迅、周作人、刘半农、钱玄同、林语堂、顾颉刚等人的大力支持。1924年,《晨报》总编辑刘勉己与孙伏园有矛盾,孙伏园便联络新潮社成员,自立门户,组织语丝社,出版《语丝》周刊。

语丝社是一个没有严格组织程序的文学团体,仅是因《语丝》而聚集。《语丝》创刊后,孙伏园担任主编,不久邀请周作人担任主编,因周作人在新潮社也担任过《新潮》的主编。《语丝》的印刷,则委托李小峰任老板的北新书局。《语丝》的主要撰稿人有鲁迅、周作人、川岛、刘半农、张衣萍、林语堂、钱玄同、江绍原、韩侍桁、杨骚、陈学韶等。

语丝社倡导“文明批评”和“社会批评”,实际上继承了《新青年》批判旧思想、旧文化、旧道德和鞭挞社会丑恶和黑暗的精神传统。在思想、文化及政治上,语丝社与现代评论派、北洋军阀政府、国民党新军阀及社会上的各种新与旧的黑暗势力发生了激烈的交锋。

《语丝》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早以散文创作为主的刊物,主要发表杂感、短评、小品等。语丝社作家的散文创作形成了独具风格的“语丝文体”,内容上任意而谈,斥旧促新,艺术上泼辣幽默,讽刺强烈,文字上富有俏皮讽刺的意味。围绕在《语丝》周刊的作家,也形成语丝派。

《语丝》自1924年在北京创刊,到1930年3月于上海出版最后一期,共出260期,前后经历了7年,在中国现代文学和文化史上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语丝》的结束,语丝派也失散。

论语派 

论语派是一种现代文学流派,因《论语》半月刊而得名。

林语堂,福建龙溪人,1895年生。1912年入上海圣约翰大学,毕业后在清华大学任教。1919年留学美国。1922年赴德国留学。1923年获博士学位后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教务长和英语系主任。林语堂一向以童心未泯自况,谈吐诙谐,1924年,他发表文章,倡导“幽默”。1932年9月16日,林语堂与潘光旦、李青崖、邵洵美、章克标等发起创办《论语》半月刊。林语堂任主编。

《论语》创刊号以“幽默闲适和性灵嬉笑见长,借笑暴露黑暗现实,有讽世之意。它可谓一鸣惊人,创刊号屡次加印,每期发行量很快达到三四万册。《论语》提倡文风幽默,倡言“不谈政治”,自命“言志派”。《论语》初期文章尚多对国民党统治下黑暗社会的讽刺,但到后期,则提倡“以我为中心,以闲适为格调的小品文” ,消极一面更有发展。在30年代民族存亡时刻,这种主张显然不合时宜,受到进步作家的抨击。以林语堂为首的围绕《论语》、文风近似的作家,形成文学上的“论语派”。

《论语》之初由林语堂主编,第27期,改由陶亢德主编。第83期起著名郁达夫、邵洵美二人编辑。邵洵美实际负责。第106期起署名“编读邵洵美”。邵洵美是鲁迅不时讽刺的作家。邵洵美,祖籍浙江余姚,出生于上海。出身官宦世家。1923年赴英国留学。1927年回国,与盛佩玉结婚。1928年开办金屋书店,出版《金屋月刊》。1933年编辑《十日谈》杂志,1934年编辑《人言》杂志。1936年3月主持编辑《论语》。第110期起,文字编读增加林达祖一人。1937年8月1日出至第117期,因抗日战争爆发停刊。1946年12月1日复刊为118期,仍由邵洵美编,至1949年5月停刊,共出177期。期间林语堂又先后主办《人间世》(1934-1935)、《宇宙风》(1935-1947)两种刊物。

战国策派

战国策派,又称战国派。抗日战争中,重庆成为临时首都,西南地区成为抗战的后方。在重庆和昆明,汇集了一大批学者、教授。林同济、雷海宗、陈铨也在其中。林同济,福建福州人,1906年生。1926年留学美国,获博士学位。1934年回国,先后任教南开大学、西南联大。雷海宗,河北永清人,1902年生。1927年获美国芝加哥大学博士学位。回国后任教于南京中央大学、武汉大学、清华大学和西南联大。陈铨,四川富顺人,1903年生。1928年起,先后留学美国、德国,获博士学位。回国后,任教武汉大学、清华大学、长沙临时大学、西南联大。

1940年,林同济与云南大学、西南联大的一些教授陈铨、雷海宗、贺麟为核心人物,还有朱光潜、费孝通、沈从文、郭岱西、童隽、丁泽、陈碧生、沈来秋、曾昭伦、上官碧等,为了表示对中国文化发展的态度及积极的入世精神,以古代的谋臣或策士自诩,共同在昆明创办《战国策》半月刊。他们因此被称为“战国策派”。

1940年4月1日,《战国策》半月刊正式创刊。战国策派以重建中国文化为宗旨,发表大量文章,主张文化形式史观,提出文化重建构想,大谈“大政治”学说,抨击官僚传统,检讨国民性,提倡民族文化运动,在学术思想界掀起不少风波。一时间,战国策派名声大噪。

战国策派吸收西方哲学、德国尼采学说、中国道家学说,强调“国家主义”,曾经一度被视作是为国民党统治张目,甚至有“法西斯主义的倾向”,但林同济等人的思想体系异常复杂,他的民族国家意识萌生在青年时代,国家的落后,被列强瓜分的局面令他痛心。他强烈感觉到,中国的落后,不仅是国力不如人,根更重要的,是中国人的文化和人生观都有问题,而最紧迫的问题,是在一个国与国之间力的竞争大格局中,缺乏以民族国家为单位的有组织的力量。《战国策》全面宣传“民族至上”“国家至上”的观念。

1941年7月,《战国策》停刊。林同济等又于1941年12月至1942年7月,在重庆大公报上开辟“战果副刊”。

可怜可悲的是,1957年,雷海宗被划为右派,1962年,在贫病交加中含冤逝世。1957年,陈铨被划为右派,1969年1月31日文革中病逝。1957年,林同济同样被划为右派,文革中饱受迫害,所幸他能熬过十年浩劫,1980年11月在美国加利福尼亚讲学时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