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辰学社与中华学艺社
丙辰学社是1916年由在日本东京的中国留学生组建的一个学术团体,后改名中华学艺社。
一、丙辰学社
要介绍丙辰学社,还得从留学日本的中国青年学生谈起。
五四运动前,在日本聚集了许多中国留学生,其中,便有后来成为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的领袖以及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的李大钊。
李大钊,生于1889年,字守常,河北乐亭人。1913年天津北洋法政专门学校毕业。赴日本留学,入早稻田大学政治科,开始接触社会主义思想。1914年组织神州学会,进行反袁活动。次年为反对日本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以留日学生总会名义发出《警告全国父老》通电,号召国人以“破釜沉舟之决心”誓死反抗。作为留学生领袖的27岁的李大钊于1916年5月回国,在北京创办《晨钟报》,任总编辑。旋辞职,任《甲寅日刊》编辑,推动新文化运动的发展。
在日本留学期间,李大钊就筹划成立一个学术团体,与同学陈启修、杜国庠等有许多接触,共同研究学术团体建立的的各种事宜。由于国内急需李大钊回去主持,李大钊遂将组建团体的任务交给陈启修、杜国庠等人。
陈启修,1886年出生于四川省中江县回龙镇书香门第之家。父亲陈品全,清光绪进士,饱学经史,擅长诗词,曾任礼部祠祭司主事。陈启修幼年在中江读私塾。1898年入读广州丕崇书院。陈启修于丕崇书院毕业时,正逢孙中山先生在日本成立同盟会,全国即将掀起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新高潮。许多青年到一衣带水的邻邦日本学习新知识,以迎接这个新高潮的到来。陈启修怀着对孙先生的敬仰,于1907年到日本自费留学,考入东京第一高等预科学校,
1913年,陈启修“一高”毕业,直升东京帝国大学攻读法科。
1914年,陈启修在帝大一年级读书期间,翻译了日本小林丑三郎著的《财政学提要》,由国内的上海科学会编辑部出版发行,全书约20万字,是及时、系统地介绍资产阶级财政学说的一部新书。因此,符合新政权的需要,深受国内民主派的欢迎。
陈启修留学期间,国内推翻帝制的革命形势蓬勃发展,新思潮风起云涌。1911年国内发生了辛亥革命,民主共和的观念开始深入人心,但接着又发生了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军阀混战等一系列重要事件。中国何去何从?在这个历史时期,中国人民特别是爱国青年无不担心国家的前途。这时候,孟德斯鸠、卢梭、黑格尔、康德、笛卡尔等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在日本广为传播;马克思、恩格斯的学说也在日本流行。陈启修关注着国际、国内形势,阅读了各种流派的书,广泛接触着各种思想,如同一块干涸的海绵,吸吮着四面八方的水分。京都帝国大学河上肇教授讲授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对他影响很大,河上肇教授对他一生的治学立言产生了重要影响。
1914年7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日本趁西方列强无暇东顾,借口对德宣战,出兵我国山东,强占青岛及胶济铁路。1915年5月9日,袁世凯政府接受日本政府最后通牒,承认耻辱的“二十一条”。这一卖国行径引发了全国人民大规模的反日爱国示威游行。留日学生义愤填膺,此时正在东京留学的李大钊把大家组织起来,成立了中国留日学生总会。1916年,李大钊主编《民彝》杂志,陈启修是活动中的积极分子。在李大钊热情指引下,陈启修开始学习马克思主义的书籍,并与李大钊建立了亲密的友谊。
杜国庠,又名杜守素,1889年生于广东省 澄海县(今澄海市)莲阳乡兰苑村。父亲杜建圭是清代秀才,教书为业。7岁入私塾读书。1905年清朝废科举,塾生杜国庠所写的策论,得到同乡举人吴贯因的赞赏。嗣后吴贯因到县城景韩书院教书,便带杜国庠免费从读;并且大力举荐,使杜国庠能得到澄海县同善祠等的资助赴日本留学。
1907年杜国庠赴日本后补习日语1年。翌年考入早稻田大学留学学生部普通科,共读4年。他早年的文章《资议局记事》、《列国国产税制度概要》以及译自日人美浓部达吉的《耶里匿克氏宪法变化论》(Georg Jellinek,1851~1911,德国法律和政治哲学家),就是读早稻田大学时发表在吴贯因(就读于同校史学系)编辑的《宪政新志》上的。1912年考入东京第一高等学校预科,又读了4年。在日本留学期间,杜国庠和陈启修一样,深受同学李大钊影响,也如饥似渴地学习马克思主义的著作,与李大钊、陈启修等志同道合。
李大钊回国后,陈启修便挑起这组建团体的担子,他四处活动,联络同志,同年12月,陈启修和留日同学杜国庠、王兆荣、周昌寿等正式发起,组织了丙辰学社。陈启修被推举为学社的首届执行部理事。蔡元培、范源濂、梁启超等为该社名誉社员。它团结了一大批学有专长的留日爱国学生,如后来成为我国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方面有名的学者、专家的郭沫若、夏丐尊、郑贞文、吴永权、傅式说等,都是这个学社的成员。丙辰学社当时是以“研究真理,昌明学术,交换智识,促进文化”为宗旨的学术团体。丙辰学社于1917年创办《学艺》杂志。这个杂志对各种思想兼收并蓄,发表了各种思潮的文章,参加了“五四”运动前后的“百家争鸣”。
1917年4月,陈启修日本东京帝大毕业,留在日本参加留日学生爱国活动。1918年5月,北京段祺瑞政府为了遏制苏联十月革命的影响在中国扩大,与日本帝国主义勾结,秘密签订了《共同防敌军事协定》,出卖中国领土和军事主权。中国留日学生为此集会抗议,遭到日本军警残酷镇压。为了反抗这次暴行,全体留日学生举行罢课,组织留日学生救国团,一批留日学生回国,在国内主要城市从事爱国宣传。陈启修以留日学生救国团代表的身份回到祖国。他先在上海开展活动,痛陈在东京受辱的情形,后来与黄日葵到北京,代表留日学生继续从事爱国宣传。
1919年7月,留日达12年的杜国庠取得经济学士学位后回国,经李大钊介绍到北京大学任教,并在北京政法专门学校、中国大学、朝阳大学、平民大学等校兼课。
李大钊、陈启修、杜国庠等人,都是五四运动期间新思想新文化的最积极的传播者。
二、中华学艺社
五四运动运动后,由于丙辰学社的主要成员相继回国,1920年,丙辰学社也适时将总事务所设在当时的文化中心上海。1923年,丙辰学社改名为中华学艺社。1930年1月,中华学艺社购得爱麦虞限路45号(今绍兴路7号)地建社所,1932年5月落成,为装饰艺术派风格。
中华学艺社主要是联系、团结文化界人士尤其是帮助有志于文艺科学事业的年轻人,因而,不少青年人就是通过中华学艺社走上文艺科学救国之路。文学家、我党文化工作领导人之一的冯雪峰,1924年21岁时就是在上海中华学艺社当事务员。到1936年,中华学艺社共有注册社员867人。
中华学艺社还致力于推介我国优秀的文化,以及世界各国先进的科学文化成果,先后出版了大量有益的进步的书籍。该社于1917年出版《学艺》杂志,1923年起编辑《学艺丛书》。先后出版有《相对律之由来及其概念》、《赫格尔伦理学之探究》、《古算考源》、《电子与量子》、《胶质化学概要》、《遗传与环境》、《轨迹问题》、《生物地理概说》、《实用无线电浅说》、《威格那大陆浮动论》、《社会学纲要》、《儿科医典》等科学书籍,以及学艺文库、学艺小丛书、中华学艺丛书和中华学艺社丛书等,辑印古籍。《学艺》杂志上还刊出过亚当·斯密专号和康德专号,并组织民众科学普及委员会,办理民众科学杂志,举行科学演讲,摄制关于科学、工业、农业等幻灯影片公映,设立民众科学实验室。
需要特别介绍的,是几位曾经担任过中华学艺社理事长的我国文化名人,他们是1916年在日本参与组建丙辰学社、后来成为物理学家的周昌寿,成为化学家的郑贞文,还有历史学家兼教育家的何炳松。
周昌寿,字颂久,祖籍贵州省麻江县。1888年生于四川省成都市一个被誉为“祖孙、父子、兄弟、叔侄皆举孝廉”的书香门第。祖父周之翰曾任四川知府,父亲周诚与长兄周恭寿因同科中举而被时人称道。周昌寿从小饱受家庭薰陶,笃学不倦。因此,兄弟二人又被誉为“麻江双璧”。1906年,任贵阳大学堂教习的周恭寿受贵阳巡抚委派,以教员身分率领8名贵州学生赴日本留学。周昌寿随兄前往。周昌寿先后在日本东京第一高等学校、帝国大学及该大学研究院物理研究所深造。1919年研究院毕业后回国。在日留学时间长达13年之久,因其历年学习成绩优异,深得帝国大学校方和老师的器重。毕业时校方曾动员他留校工作。然而,在日期间,他深受孙中山革命思想的影响,毕业之时,又值国内“五四”新文化运动方兴未艾,他怀抱着“科学救国”、“教育救国”的理想与憧憬,谢绝了日方挽留,毅然回到贫穷落后的祖国,就职于商务印书馆。在此期间,周昌寿担任过中华学艺社的理事长。
郑贞文,字幼坡,号心南,福建省长乐县人。1891年3月2日出生于福州一个没落的封建家庭。12岁时考取秀才,15岁赴日本留学。1909年他在日本加入中国同盟会。
1915入日本东北帝国大学攻读理论化学,1918年毕业,获理学士学位。该校教授片山正夫称赞他是一位不可多得的人才。在日本留学期间,郑贞文与帝国大学的同学周昌寿、罗鼎等人一起,参考了多部英文、日文辞典,编成一部《综合英汉大辞典》,后经黄士复、江铁等人修订,由商务印书馆出版。该书共收入单词、复合词、外来语13万条、成语7万多条,内容丰富,编排得当,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1918年秋,郑贞文于日本东北帝国大学毕业后,应商务印书馆编译所所长张元济之聘,到该所任编辑,1919年任编译所理化部主任,负责主持化学及其它自然科学图书的编审工作。
1920年10月,爱国华侨陈嘉庚到上海召开厦门大学第一届董事会,选出邓萃英为校长,并邀请郑贞文任教务长,负责厦门大学的筹备工作。郑贞文在集美与陈嘉庚先生毗邻而居,曾共同对校舍建造及部、科设置等悉心筹划。1921年4月,厦门大学成立,分师范部和商学部,师范部又分文、理科。5月初,邓萃英校长辞职,陈嘉庚聘郑贞文为代理校长。不久林文庆任校长,郑贞文任教务主任兼秘书长,负责处理日常事务。1921年8月,郑贞文离开厦大,仍回商务印书馆编译所工作。在商务印书馆期间,郑贞文也担任过中华学艺社的理事长。
何炳松,1890年生,字柏丞,浙江省金华人。13岁进金华府中学堂。1912年毕业于浙江省高等学堂后,公费选送美国留学,就读加利福尼亚大学。第2年,入美国威斯康辛大学,习史学及政治学;第4年,入普斯敦大学研究院,专攻现代史和国际政治,获硕士学位。第5年回国,先后任浙江省视学、北京大学史学系教授、北京高等师范学校英语部主任、史地部主任等职。1922年秋回浙江,先后任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和省立第一中学校长。1923年,应聘至上海商务印书馆,先后任编辑主任、编译所长、编审委员会委员、协理等职,并主编《教育杂志》。1934年被推选为中华学艺社理事长。在商务印书馆任职期间,曾兼任光华大学、大厦大学等校教授。1935年,任国立暨南大学校长。暨大地处上海真如,“八一三”战事后搬入租界上课。1940年春,汪伪政权登台,勒令上海各校放假庆祝。何炳松以“曹汉不两立,忠奸不并存”,坚决拒绝。1941年夏,暨南大学设分校于福建建阳;12月8日,日军侵占上海租界,即率师生迁往建阳,建阳分校名义取消。学术上何一向主张“兼容并包”,当时暨大有“东南民主堡垒”之称。1942年4月,在金华兼任国立东南联合大学筹委会主任,接待上海各大学内迁生。1946年5月,调任国立英士大学校长,因病未能到任,7月25日在上海中华学艺社逝世。生平精研史学,著译甚丰。主要著述译作有《新史学》、《通史新义》、《历史教学法》、《历史研究法》、《西洋史学史》、《中古欧洲史》、《近世欧洲史》、《浙东学派溯源》、《吕东莱年谱》等。对浙东学派渊源,有独到见解。生活上严于律己,乐于助人。抗战期间,师生中生活有困难得其资助者颇不乏人。且热忱帮助朋友而绝不求人知。一生虽长期在上海工作而无私人住房,临死还借住在中华学艺社。
新中国成立后,中华学艺社还有活动,如曾举办巴甫洛夫条件反射理论、飞行原理浅释、纺织理论和郝建秀工作法等讲座。此外,还曾创办学艺大学和学艺中学,该社图书馆亦向公众开放。1958年该社结束。
2006年8月,卢湾区人民政府公布中华学艺社旧址为卢湾区第三批登记保护不可移动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