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教育类

 

®如今,关心物价、楼市、旅游、娱乐、美容的人,肯定比关心“文化”的人要多得多。

 

  ®我们的博物馆、艺术馆、烈士纪念馆、名人故居等,即使节假日也门可罗雀,你便可知我们的“文化”有多少了。

 

 ®问当今青少年,港台大陆有些什么红歌星,他们准能举出一大串,但如果要问,中国当今有些什么著名的科学家,恐怕连一个也说不上。但,这又是谁之过?

 

  ®从电视上看到,即使战火中的欧洲的那些城乡,也比我们的城乡整洁干净,何故?

 

® 古城旧街,是拆还是留?建筑学家、民俗学家、诗人等当然说要留,但一般老百姓恐怕都想尝尝住高楼大厦的滋味。

 

®破坏古迹,再花钱建造“古迹”,这是当今的一种流行的做法。

 

®人口众多,经济落后,又制造着新一代的文盲和半文盲,在一个文盲半文盲众多的国度里,要实现现代化,真正是任重道远啊!

 

  ® 教学的目的为了考试,不知还有哪一个国家是这样的?

 

  ®教师的教学水平高低,决定在学生;学生的知识水平高低,决定在考试;学校的办学水平高低,决定在升学率。这仍是当前我国中小学的现状。

 

  ® 想不到第49次的“减负”行动,同样在无声无息之中流产了。

 

 ® 医院靠药费养,学校靠学费养,难怪都有乱收费或高收费的现象。

 

 ®女儿考上市某重点中学,但却是民办班,须交3万元入学费。我们拿不出这笔钱,只有委屈女儿读一般的学校了。

 

  ®可能仅仅因为数学一科,就葬送了无数文学天才。

 

  ®有一位学生,语文修养很好,经常问一些我也要思考一番或查找资料才能回答的问题,然而他的数学很差,恐怕连最低等的大专也进不去,不过我想,他是研究中国古籍的很合适的接班人。

 

  ® 韩寒是不是个人才?就算是“偏才”,能否让他往“偏”发展?有人担心,肯定韩寒,会造成更多的学生“偏科”,我倒不怕,要真是这样,中国就会“不拘一格出人才”了,还愁没有钱钟书第二、吴晗第二?

 

® 近日看报,得知复旦大学愿意收韩寒为旁听生,原以为韩寒会感恩流涕,不料,韩寒还不尿它,说“反正我野惯了”,真好!有性格!

 

  ® 我们往往把考试中答题答得准确的学生视为好学生,而不管他或她是否自私无礼,胆小怕事,弱不禁风,口呐于言。

 

  ® 女儿自读小学一年级起到现在初中,就从没有睡过午觉,因为每个中午都要做作业。我常想,我们的学校,一方面是在教育孩子,另一方面也在摧残孩子。

 

  ® 高考的路已经越来越宽了,但领导说今年的形势很严峻,何解?上头又增加了本科上线的指标。路越宽,形势越严峻,不知用哪一条理论才能解释这种现象。

 

® 今年某市高考某科的平均分在省的排名掉了一位,有关人士大喊“滑坡”,查查数据,与前一位的相比,只差了0.02分!这0.02分就那么严重?

 

 ® 每年全国的高三级学生,几乎都是用一年时间在反复地“炒冷饭”,浸题海,为了应试。当711日之后,有不少知识即可抛诸脑后,一辈子也用不着,这是多大的浪费啊!如果用这一年时间,学点礼仪、家政、演讲、电脑、乐器、驾驶等,学生的综合素质也会提高一大截吧!

 

® 如何解决应试教学的弊端?扩大高校的招生数,多方面考察学生的能力,放宽入学的限制,最终实现“宽进严出”,或许这才是根本的办法吧。

 

® 买了一本韩寒的小说《三重门》,认真看了一遍。这小说通篇运用幽默讽刺手法,有些让人拍案叫绝,颇有钱钟书《围城》的味道;有些则过于庸俗,或为幽默而幽默,有抛书袋之嫌。但,一位17岁的少年,能有这么多书袋去抛,这就证明了他文学功底的深厚,想想我接触过的不少高中生,连基本的造句也还不通,基本的标点符号也不会用,你就没有任何理由指责韩寒,没有任何理由不让他在文学创作的道路上走下去,没有任何理由限定他也“全面发展”实质“全面平庸”,扼杀这位也许是未来的钱钟书。

 

® 报上有这样的数据:中国的劳动队伍有12%是文盲,35%仅受过小学教育,只有3.5%受过大专教育(《1998年中国统计年鉴》)。近年来,我国有30多万留学生被吸收到发达国家,美国硅谷20万名工程技术人员中,有6万名是中国人。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涉及高科技的毕业生有80%和76%去了美国。如果这些数据属实,我们不是在为别人培养人才吗?

 

®上级检查、下级汇报、干部考核、研究生考试等都有不少作弊现象,这就难怪在每年的中考、高考中,出现那么一些集体作弊的新闻了。

 

® 2001年的语文高考作文题,说的是“诚信”。不用说,其后不久就会有大量的赞美性的文章,说今年的作文题出得如何如何的好。我没有问过参与改卷的老师,如果有某个学生写到“诚信”可以丢掉,那会给多少分。不过,问也是白问,“诚信”都能丢的学生,还会是好学生吗?那也就是说,全国有十万名考生,就有十万个共同的声音,有五十万名考生,就有五十万个共同的声音,从这一点来说,这道题只能考谁的文笔好,但谁也别想“出格”!

 

® 有一位教师教导学生,读书就是为了挣大钱,娶美女。结果,这位教师被开除了公职。作为教师,他的“境界”的确低了些,为什么不教孩子们“为中华的崛起而读书”?又或者,“圆滑”一些,可以宣扬挣大钱,娶美女的同时,也为国家作出应有的贡献,这就很难让人找岔了。不过,我觉得我那位同行用词还是较准确的,读好书是“挣”大钱而不是“贪”大钱;“娶”美女而不是“包”美女,都是法律允许甚至鼓励的,众多又“贪”又“包”的官员们仍在领导岗位上,而我的同行却被开除出教师队伍,从这一点来说,又似有不公。

 

® 有位家长在报上诉苦并求助:他的孩子本是个诚信的人,参加工作仍保持诚信的美德,虽然钱挣得少些。但后来跟着领导跑业务、谈生意,渐挣钱多了,但他已学会“行贿”“召小姐”等并不诚信的手段。该父亲痛苦地问:该让孩子做一个清贫而诚信的人,还是让他作一个有钱但无诚信的人?这的确是发聋振聩的一问!几乎百分之百的考生会在高考语文的作文中选择“诚信”,但在生活和工作中,他们又几乎都把“诚信”丢掉,我们的教育,我们的社会,是不是出了什么问题?

 

® 赵薇近日惹祸了,穿着印有当年日本皇军的军旗图案的裙子做广告,你说要不要命!然而,赵薇虽说是大学生,但她又从何而知日本皇军的军旗是怎么样的?哪一个学期哪一门学科教过这知识?所以我觉得她是无心之失,犯不着大加讨伐。这事一披露,马上听到了无数“爱国者之声”,不过我认为这些“爱国者”大多也是人云亦云的,如果有人送他或她这样一条裙子,他们大概也会犯赵薇同样的“卖国罪”。

 

® 我忽然又想到,用日本军旗裹着一个中国女子的下身,这还不知是对日本军旗的赞美还是亵渎呢。如果是亵渎,那就好了,每年日本首相都去参拜靖国神社,我们只有愤慨而无可奈何,现在我们不就找到了报复日本“军国主义”的一个好办法吗?如果是这样,赵薇不但不是“卖国者”,反而是“爱国英雄”了。

 

® 高校应届毕业生供需见面会在各地举行,四年本科大学其实只能安心读上三年;三年大专也只能安心读两年。供需见面会上人山人海,又让人觉得大学生也很不容易,花了那么多钱读书,到头来还得想尽办法推销自己,以求得一份职业,唉,难!

 

® 花上10万甚至数十万元送子女到外国去读高中,这划算吗?这明智吗?我想,对于家财百万千万的父母,那是无所谓的,然而,对于需要节衣缩食的人家,那实在要认真考虑了,千万不要以为“在国外留过学就是人才”,弄不好,人财两空也是完全有可能的。

 

® 据报载,有一位青年叫刘海洋的,因在书上看到介绍熊的嗅觉特别灵敏,分辨能力特别强,就想试一下。他到了动物园,用硫酸泼向大熊,结果使得熊被严重烧伤。如果这位刘海洋是个无知的文盲;又或者是一位活得很累要找些事来发泄的打工者,那都情有可原,然而,这刘海洋是一位大学生,是北京清华大学的电机专业的大学生!这就令人费解了。他可以以优异的成绩考上名牌大学,说明他的智商很高;但是,他的法律意识却几乎等于零,这实在可悲!刘海洋的事例虽属罕见,但也提醒人们,要注意那些学历智商很高但法律意识甚差的大学生。

 

® 近日看报纸的娱乐版,见有一新片《致命追踪》上演。影片说的是青年军官杰克中尉在柬越边境地区排雷时,意外地发现一具美国军人的遗骸和一个日记本,从中他获悉了一起美军在越战中试验化学武器而滥杀无辜的骇人听闻事件。为了将这起事件公诸于众,杰克开始了一系列的调查和取证。血腥的追杀并没有使杰克退缩,他在一位东方侠女的帮助下,终于铲除了麦克斯这个恶魔……这影片,开始我以为是越南或其他国家拍摄的,后来看清楚,原来是美国拍摄的!这使我感到惊讶及感慨。自己国家的人拍一部影片,揭露自己国家的战争罪行,政府会允许吗?不过,我这个问也是多余的,不允许能拍得出来吗?这样的事,放在中国反而是不会出现的,即使张艺谋也只会暴露封建社会的三妻四妾而不会抹黑现在的政府。这又是国情不同之一例。

 

® 有一位留学德国的中国青年说起这样的一件事:有一回我请一位德国同学星期六晚饭后到我宿舍喝咖啡,他接受了邀请,但要我告诉他一个精确的时间,因为“晚饭后”这个时间概念对一个德国人来说太模糊了。我说那就晚上六点半吧。这天晚上六点半左右,我打开房门,看见德国同学正像卫兵一样在我门外的楼道上来回踱着,我问他人来了为何不敲门,他抬起手腕指指表,说还差两分钟。信守诺言是一个德国男人至高无上的原则。这事,也使我颇有感慨。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不守时的情况实在太多了,开会不按时,入场不按时,约会不按时,赴宴不按时,连班车航机电视节目也经常不按时。而这些,我们又已经习惯了,或不以为错,或默默忍耐。我们实在没有精确到“分”和“秒”,更不会把“守时”和“信守诺言”作为做人的最高原则。不知这算不算观念、文化和人格落后的表现。

 

®“差强人意”,又可以读作“强差人意”。这是一个成语,意思是“不错”“还算让人满意”。这成语有出典,乃汉光武帝刘秀赞扬其手下大将吴汉的话。然而,我经常听到一些电视台的播音员或节目主持人,把这个成语的意思弄相反的,报刊上也经常发现用错了的,为什么会这样?我想,肯定是望文生义,看到有一个“差”字,就认为是“不好的”“不如人意的”。其实这个“差”字,应是“大致还可以”的意思,一般学生把这成语弄错了,还情有可原,那些“文化界人士”也弄错了,就让人替他(她)脸红了。

 

® “空穴来风”是什么意思?上一例中因为有个“差”字,便被无数人望文生义,理解成“差劲”的“差”;这个成语,因为有个“空”字,同样被无数人望文生义,理解为“空虚”的“空”。于是,“空穴来风”便被许多人,包括“文化界人士”误解为“没有根据的说法”!其实,山石正因为有了空穴,由于空气对流的关系,便会引来风,正是“有根据”的意思,更可况它后面还有一句:“未必无因”!成语在使用的过程中,有的会发生“演变”,如“逃之夭夭”“道听途说”“墨守成规”等,但象“空穴来风”“差强人意”这些成语,只因国中大部分人都把意思弄颠倒,并错误使用,可能就此将错就错,这难道不是很可悲的事吗?

 

® 干部受腐败之累,医生也已丢掉了“德”,我常想,教育应是最后的一块净土,教师,应是最后守节的人。然而,看到某些“调查报告”说,群众最不满意的行业就是教育!如此一来,莫非连这块最后的净土,这批最后守节的人也不复存在了?

 

® 报上说,经过调查,发现中小学教师有百分之五十都患有不同程度的心理毛病。是否危言耸听?我们不妨认真观察自己,是否常有焦虑、多疑、担忧、嫉妒等情绪?这不就是心理不健康吗?可以说,应试教育存在一天,教师的心理就不会很健康。

 

® 2001年的高考语文作文题,是围绕“诚信”可不可以丢掉作文章。我们欣喜地看到,全国的考生的觉悟是多么的高,我们有多少“诚信”的孩子!其实,这是一道出得很糟糕的作文题,它留给学生的,只有唯一的选择——不诚信的学生也暂时变得诚信起来。这道题稍稍改动,就可以很活,如问:哪一个背囊可以丢掉,或哪一个背囊不可以丢掉,这样,答案不就丰富多彩了吗?

2002年的高考作文题,原以为会好一些,谁知,更加糟糕!话题本身是一个并不很令人信服的故事:在一座正在刮着暴风雪的雪山上,一位已面临危险的登山者,看到了一位冻僵了的人,经过“心灵的选择”,他脱下手套,给他按摩手脚,使他苏醒,并一起走出绝境。这是一个很令人怀疑其真实性的故事!登山者脱下手套,他的手就不会冻僵?已冻僵的人,按摩一会手脚就能缓和过来并可以走动?就是这个故事,用来引导学生去写“心灵的选择”!我想,全国又会出现许许多多“少年活雷锋”或“舍生取义的青年英雄”!面对这样的“话题”,为了自身的前途,学生除了选择编造一些可能是虚假的“选择”外,他还有什么其他的“选择”?连续两年高考作文的“限制性”,仿佛是与创新教育在唱反调,真是令人费解!

 

® 教育部体谅学生们在七月流火时进行高考,把明年高考的时间提早一个月。但是,别以为即将升上高三的学生们会因此得益,他们只会提前受苦,今年的暑假,他们就先在酷热中蒸上近一个月!

 

® 在封建社会,受教育的只有男性,所以祝英台想求学,也只得女扮男装,还弄出个爱情悲剧来。大概到了五四运动前后,我国才有了男女同学同校的现象,至今近一个世纪,大家早已习以为常了。不料最近,五四运动的发源地北京有所学校,又实行男女虽同校而不同班,原因无非是男女同学,会引起诸如“早恋”等事。这真是一大新闻!清一色的男生班和清一色的女生班,会有良好的学习气氛吗?把男女分班,就能隔绝他们的往来和接触,继而发展成超友谊吗?这是进步还是倒退?抑或是不得以而为之的无奈之举?不过,据我的经验,那些仅剩“四大美人”“五朵金花”的“物理班”、“化学班”中的男生,不说心理变态,至少也显得浮躁不安,更何况是全男班?!

 

® 看到报上有一篇《“名人名言”也要打假》的文章,很有感触。中国的学生写作文,都喜欢或被要求必须引用“名人名言”,这是我也在经常鼓励学生做的事。说起“引用”,恐怕也是“中国特色”!我们的古人,不仅读的是“子曰”“诗云”,做的主要学问也是铨释“圣人”的学说,不引用怎么行?有一种修辞叫“用典”,被认为是很高的技巧,其实就是变相的引用。到了“文革”时代,文章中如果没有一半篇幅是引用马恩列斯尤其是毛的言论,恐怕即时要受到审查。时至今日,我们还没有做到鼓励学生们说自己的话,说真话,说实话,说些有创造性的哪怕还幼稚不成熟的话,偏偏有意无意地要求他们“拉大旗作虎皮”,以壮“声威”,以示“高深”。但是,在考场上,有的学生想不起或记不牢那些名言,就即时胡编一句或托尔斯泰或爱恩斯坦或拿破伦或培根等人的“名言”,许多教师也是爱面子的,不敢承认自己没读过此“名言”,于是,假名言不仅蒙混过关,还可以得高分,美其名曰“发展等级”!这也难怪“名人名言”越来越多,尤其大量产生在每年高考的考场中。

 

® 我的一位亲戚读某党校而获得大专文凭,当他再报读某大学本科时,不料该大学不承认其党校的大专文凭,令其气恼。这事使我很有感慨。党校,应是最严肃的学校吧,然而,大家亦心照不宣,知道那党校的文凭其实是有最多水份的,称之为“假文凭”实不为过。如果党校也在大量造假,那其他地方的造假现象又怎么可以禁止得了?!

 

®目前,中小学生的心理状况如何?可以很随意在报上看到一些资料:2001年,《中国教育报》记者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的两次抽样调查显示,50%以上的学生曾有自杀意念,其中近30%的学生曾做好过自杀准备,8%的学生采取过具体行动。这真是一个吓人的信息,不知有没有夸大其词。又,中国健康教育研究所健康咨询中心设有一条心理咨询热线。在该热线设立之初,他们曾进行过一次统计,在前9个月打进热线的2700人中,有146人曾尝试自杀或有自杀企图,其中80%是中小学生。这一数据似具有权威性,不由得你不信吧。再看下面两例:2000年10月,湖州一名学生干部因为汗毛过长而服毒自杀。2002年1月15日凌晨两点,杭州一个年仅29岁的姑娘林林从自己所住的五楼阳台跳下,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据死者的母亲说,女儿在走之前曾对母亲说:“我太胖了,嫁不出去了。”生命是多么可贵,然而,那些脆弱的心灵已经无法承受微小的压力,怎不令人痛惜!

人总是要死的,懂得了“死”,才能知道怎样去“生”,怎样珍惜有限的生命。那么,在中小学生中,要不要进行一些“死亡”的教育?据报载,我国某学校一语文老师在讲完课文《生命》后,要求每位学生为自己作一篇悼词。此举立即引起学生家长的强烈反对,认为有违社会风俗。我们不妨看看洋人又如何做的。据材料显示,国外许多学校都设有与生命和死亡教育相关的课程。如在英国小学的课堂上,殡葬行业的从业人员或护士对小学生讲授人死时会发生什么事情,并且让学生轮流通过角色替换的方式,模拟一旦遇到如父母因车祸身亡等情形时的应对方式,体验一下突然成为孤儿的感觉;甚至让学生扮演死者,从情感上体验与死亡相关的情景。唉,洋人即洋人,什么事都能想到!对于小学生来说,这不是太恐怖了吗?不过,我又觉得,什么事情都是见惯不怪的,以前见到泳装或文胸女郎的海报或广告,男人大多会瞪大眼睛去看,现在推到你面前,恐怕也懒得瞥她一眼,如果从小就知道“性”、知道“死亡”是怎么一回事,那么,心理会不会更健康一些?

 

® 1月20日的《羊城晚报》“晚会”版有一篇小文章,题为《林学家改诗》,写了两个小故事。故事一:作者李先生某年春节写了一副对联:“览罢苏杭疑景尽,白云深处又桃源”。请一位任院长的林学家沈教授评议。沈老看后,笑嘻嘻地说:“这是‘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翻版嘛,对联意境不错,但要讲究对仗。”随即他将后一句改为“极目白云又桃源”。李先生赞道:好一个“极目”对“览罢”!故事二:某年元旦,李先生写了一首七律诗,开头两句是:“辞旧迎新又一年,群英创业史无前。”沈老看了,说:“诗意鲜明,对仗还可以,但平仄不成。”提议将“群英创业”改为“创业群英”,李先生感叹道:读来果然顺耳。

以上便是李先生怀念恩师的两个小故事。老实说,这两个故事不写还好,写了则贻笑大方。不仅暴露了李先生不大懂诗词格律,更暴露了沈老先生其实更不懂;当然,也暴露了编辑也是不懂的,不然也不会发这样的文章。上述师徒两位先生,其实弄出了多处错误!先说故事一。李先生的所谓“对联”,实在是没有一处对得上的。即使把“白云深处”改成“极目白云”,也还是没有一字对得上的,更何况,这一改,把原来还算符合平仄的四字也弄得不合了,改了比不改还糟糕!此外,沈老引用的陆游的两句诗也有错,原诗应是“山重水复疑无路”!再说故事二。李先生的七律前两句,是符合平仄的,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但并没有一处对仗,此两句也不须对仗。然而,沈老却评价“对仗还可以,但平仄不成”,这真是外行到了极点!而将“群英创业”改为“创业群英”,恰是颠倒了平仄规律,可笑那李先生还说“读来果然顺耳”!

不懂得旧体诗词的平仄对仗,并不算很丢脸的事,如果不是文学“院长”,不是汉语“教授”,不懂实在不足为奇。问题是,这不是两则“笑话”,而是怀念故人,赞美“风范长存”的文章,弄出这么多令人啼笑皆非的错误,也应值得有关人士反思吧。

 

®上面一则杂感,说到不是搞文学教语文的人,不懂旧体诗词格律,是不足为奇的,但是,如果是这一行的人,又是特高级教师,那就奇了。近日看到一种叫《高考三人行》的复习资料,印刷精美,号称是“特高级教师编写”。书的首页印有一首《菩萨蛮》词,其词云:“神州教辅迭无穷,更数高考三人行。名师聚京城,夜挑五更灯。铸得精品在,引得众人惊。书山勤为径,功到自然成。”这八行文字算不算一首《菩萨蛮》?别说大方之家,光是我看到就头疼!这首词应分上下两阕而未分;“教辅”这类生造之词多别扭;“铸得”“引得”之“得”字重复大煞风景;尤其作者不知道的是,此词应上下阕的一二句都押仄声韵,三四句都押平声韵,且每韵的韵脚都不同。不妨选录宋代一位女词人曾布之妻的一首同调词:“溪山掩映斜阳里,楼台影动鸳鸯起。隔岸两三家,出墙红杏花。    绿杨堤下路,早晚溪边去。三见柳绵飞,离人犹未归。”这才叫《菩萨蛮》吧。但是,可惜我们那些特级、高级语文教师也不懂,真是不知如何评说了!

 

® 广东省新来了一位省委书记,叫张德江的。这位张书记十分关心教育,初到广东,即视察各类学校,发现广东的教育事业其实与经济发展不符,大大的滞后了。于是,张书记指示要加强教育的投入,尤其是高校要扩招,让更多的青年人能享受高等教育。于是,今年高考,广东省即扩招百分之三十八,如广州、佛山、中山等市,也就是百分之八九十的高中毕业生都可以读上大学。高考原是一条独木桥,但是,现在,这条独木桥已经变成了康庄大道,按理说,高中的“应试”教育状况应该有所改变,高中生的学习应该轻松些、愉快些,素质教育也应能够付诸实施。然而不,大学越是扩招,中学越是喊“形势严峻”,越是要加班补课,书山题海依旧,师生皆累得半死。我常想,为什么2003年的高三教师会比1993年,更比1983年的高三级教师更苦更累?这是怎么回事?

 

® 省人大会议召开,高中的教育成了一个热门话题。任何国家的教育的比例,都应该是金字塔型的吧,读高中总会比读大学容易些吧,在广东则不一样,考高中难于考大学,读高中难于读大学!由于“难”,于是便产生了“计外生”“高价生”“借读生”这样的“怪胎”,读个高中先要拿出数万元,既苦了学生和家长,又形成了腐败的温床。的确,一些所谓“名牌高中”,正以此作为生财之道,教育后一代的神圣的学堂,早已沾满了铜臭味,不知怎样能够培养出高素质的学生?!

 

® 中小学教师的身体状况最差,心理问题最多,据调查有半数以上想改行,这些都证明,教师这一行,还不是“阳光底下最高尚的事业”。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显然是教师的压力大,还有一点不能忽视的,就是他们所从事的工作,往往是一种违心的工作,说是德育为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其实最主要的是为学生的分数而努力、而拼搏。只要他的成绩比较好,你不要计较他一个学期下来没有说过一句话;只要他的考试成绩排名提升了几位,你就不要批评他出口粗言秽语;只要她是个学习尖子,你不要责怪她走快几步就将要休克,只要她在高考的考场中不要休克就行。我们其实也明知这样的学生其实并不能作社会的栋梁,但起码在目前,你的名誉与前途是操纵在他们手中的。在这种心态之下工作的人,要不得病才怪!

   ® 市教研室不知为什么要我书面回答一个问题,即“具备什么条件才能评上特级教师”。这真是难为我了。我想,特级教师是中、小学教师最高的荣誉,当然应该具备很高的素质,需要很高的条件方可评上。他们除了具有一般优秀教师所具备的优良作风外,我觉得,还应该具有以下这么三个方面:一、他们应该是所在市县的学科带头人。他们所教的学科,多年来都能保持高于同类教师的所取得的教学成绩;并且经常为本学校和市县其他学校上示范课,并公认起到示范的作用。二、他们应该是教研教改的积极实践者和带头人。他们应该进行过多年的教研和教改的试验,并且应该取得行之有效的、在某一地区可作推广的创新经验。三、他们应该是教学理论家,应该有一套自己的教学理念或起码是很有价值并可作推广的经验,体现在他们发表的众多教学论文和起码一本以上的专著之中。要切实做到以上三点,即教学、科研、著述,并不很容易,一般的教师,往往缺一或缺二,但如果降低标准,“特级”就可能贬值。这是我回他们的话。

   ® 市教研室要我回答的第二个问题是:“新课标下如何对教师进行评价?”这更是一个不容易回答的问题,我只有如是乱说一通:

   教育在不断改革,新的课标也将出台。目前,我们的教育还未能跳出“应试教学”的束缚,尤其是高中阶段,高考的的竞争,就业的压力,家长的期望,使得学校左右为难,教师和学生都难以教得轻松学得愉快。

  “应试教学”的最大受害者我认为应该是广大的教师,由于他们的能力与学生的成绩挂钩,他们的奖金由高考的升学率而定,任何教师都无法潇洒坦然地去教学,而不把分数放在第一位;他们首先要考虑的,是及格率、平均分、上线率等,之后才可能想到诸如“素质”“创新”“教研”之类。在这种情况下工作,压力可想而知,别的且不说,光说他们的心理,都不可能是很正常、很健康的。他们就象足球场上的主教练,既希望自己赢,更期待对方输;只有对方差了,自己才会显得好些,才不会被“末位淘汰”。他们既要和自己的同事相比,又要和同类的学校相比,既“防内”又“攘外”,在这样的评价体制下,是不容易得到“双赢”或“共荣”的,唯有“你死我活”。由这些心理并不很健康的教师去教育学生,指望学生的心理都很健康,除非是自欺欺人。由一批批心理不很健康的教师,再教出一批批心理也不很健康的学生,可以想象我们以后的人口素质会怎么样!没有机会读书的成了文盲或半文盲;有机会读书的,成了心理不健全者,这不是很可怕吗?

   我这里反复强调“心理”问题,我认为心理问题是最重要的。智力差些、能力差些、体力差些都好办,当一名“普通劳动者”总是够格吧,但是,如果心理不健康,即使读到清华大学,也会象刘海洋那样,作出不可思议的犯罪行为来。

  因此,新课标首先就要解决好如何评价教师的问题。它应该能解除广大教师身上的束缚,尤其能让教师们放下背脊上沉重的“分数枷锁”。以一位语文教师为例。现在主要是以高考的成绩来衡量他工作的优劣,如果能淡化或减轻这一标准,增进其他评价项目,情况可能会不一样。譬如,一个学期中,你班学生发表过几篇文学作品?上交了多少篇有份量的调查报告?在诗歌朗诵比赛、普通话比赛、演讲比赛、书写比赛、手抄报比赛、读书比赛、语文知识竞赛等获得多少好名次?如果这些活动都是评价的项目,那么,作为一位语文教师,他就不会把眼睛只盯着那及格率和平均分,他会想些办法提高学生们的语文综合素质,我相信工作起来也会轻松些愉快些。

  当然,这里有一个前提,就是高考的改革要坚决要彻底。如今的学校也好,教师也好,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考什么教什么”,这当然也是评价标准造成的。最典型的事例,我不妨举这么两个:

  一是高一语文的“口语训练”,老师们当然希望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都很好,都口若悬河,但是,高考是口讷于言者甚至哑巴都可以考的,并不考口语,那么谁会下大工夫去训练学生的口语?可以这么说,有许多学校,高一级语文三大任务之一的“口语训练”,是形同虚设的。我有时想,过去我们学生的英语听力是几乎等于零的,近年来有了很大的提高,何解?皆因高考增设了听力,于是,便立竿见影了。现在,学生们听英语恐怕比听普通话的作品容易,不信,你放一个赵本山、宋丹丹的小品或《我爱我家》之类的电视剧,看看他们能否听懂一半,能否知道别人发笑的原因。我想,如果高考语文也增设听力,考查学生们能否听懂并回答问题,不但应该而且也是可操作的。我认为,坚持听力的考试,对于提高全民族“听”汉语的能力,是很有意义的。二是“研究性学习”。在前年,教育部煞有介事地指令全国高中开设一门“研究性学习”的课程,每周开三节课。这初衷本来甚好,恐怕还是欧美的先进经验吧。但由于高考不考,又缺乏相应的检查监督措施,于是,学校和教师们便采取观望的态度,采取拖延及消极对待的态度;于是,这么严肃的一件事,不到一年,就弄得无疾而终,不知教育部的官员有何感想,而广大的教师,是不会因此而感到不安、感到痛心的。

   从以上两个典型的事例,我们可以看到,高考的改革,关乎到教学的改革,关乎到评价的改革,它成了基础教育领域方面一切改革的根源。怎么改革?参照先进国家的经验,再结合我们国家的国情,总会找出一条合适的路子的。“文化大革命”那么大的错误都能克服,那么严峻的局面都能扭转,实在想不通我们为什么会被“高考”困扰了这么多年!  

® 女儿拿着一张语文考试卷,问我一篇文言文,到底什么意思,这段文言文如此:

晋献文子成室,晋大夫发焉。张老曰:美哉,轮焉,美哉,奂焉。歌于斯,哭于斯,聚国族于斯!“文子曰:”武也,得歌于斯,哭于斯,聚国族于斯,是全要领以从先大夫于九京也。“北面再拜稽首。君子谓之善颂,善祷。

诸位不要以为我把标点敲错了,原卷中就是如此,显然是印错了的。问题主要不在于标点印错,即使标点不印错,这显然也是一段不好理解的文字,叫初三级的学生去“简要说说本文叙述了一件什么事”,还要他们分析说话者的性格和风度,你说,这是不是太过份了?!我看着这段文字,不怕坦白地说,我只知道是“美轮美奂”这个成语的出处,其余句子似懂非懂;尤其要学生翻译的“是全要领以从先大夫于九京也”那一句,我真的不懂!这样远离学生的生活,大大超出初中学生理解能力的文言文段落(而且标点还印错了),用来考试,这只能说出题的老师太差劲,起码他是完全不了解初中学生的智力水平的。

晚上,我问女儿:“老师怎么翻译的?”她说:“老师说大家都不会做,不翻译了。”显然他们的老师也觉得如读天书吧。学生学点文言知识是必要的,但应该学些浅显而有故事性哲理性的文段,上述的“善颂,善祷”,还是留给学者去研究古代的礼仪用吧。

 

® 今年的高考又到来了。人们最关心的应该是语文吧,而语文试题中,最关心的又恐怕是作文题吧(实际是只能理解这一题)。今年全国题(广东省采用)的作文,是几乎任何头脑正常的高三教师都猜不到的,这是出题者的最大功劳,避免了猜题押题。“智子疑邻”是韩非子的一则寓言,出题者担心考生的理解能力有限,已把它翻译为现代文。“智子疑邻”这寓言应属“文学”的范畴,要学生以此来写文章也不算很过分。但出题者偏偏又“于心不忍”,要作些提示(或叫“限制”),问“我们在认识事物和处理问题的时候,感情上的亲疏远近和对事物认知的正误深浅有没有关系呢?是什么样的关系呢?”,于是,请就“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这个话题,写一篇文章。

老实说,那两个问和那个“话题”,怎么看怎么象政治课中的问答题,让人不知如何变得“文学性”。当然,不是说写不了,而是很难写,尤其是对于中学生而言。再说,“智子疑邻”的行为,多发生在做父母的身上,当今的青少年,“亲父母,疏外人”的实在不多,他们有心事,并不向父母兄妹透露,反而是向朋友、同学,以及“知心姐姐”等外人倾诉,因而,宋国那富人“智子疑邻”的行为,他们的感受并不深的。这种和学生们的“认识论”并不一致的问题,只能促使他们在大约一个小时的写作时间内,绞尽脑汁地去调整自己的“认知”,以期符合政治课中“哲学”部分的观点,希望获得一个不低的分数。

其实,如果不加以限制,这个故事还可以从别的方面立意的,如“好人难当”(韩非子的原意大概也是说向国君进谏难吧),就很符合当今的现实,我们今天有的人不敢做好事,就是怕反过来惹得一身骚。不过,不管怎么样,过两天,报上就会对这个作文题“好评如潮”的,但是,唉,我总觉得,这个题目怪怪的,不知是那位哲学博士(后改治文学)想到的。

对比起北京题“转折”,这“认知”就逊色多了,“转折”有充分的想象空间,大至国家,小至地区、家庭、个人,可写社会、环境、思想、处境等;再对比上海题“杂”,这“认知”也逊色多了,“杂”可写的内容可以很“杂”,如兴趣、学问、朋友、环境、局面、形势等,有“杂”得好的,也有“杂”得不好的,故而这道题出得很妙。

明年,采用全国高考语文题的高三级的语文教师们,在指导学生作文时,还是先看看政治课本吧。

 

® 高考语文的当天,我即写了上述的杂感,有一处是我估计错误的,按照往年的惯例,次日或几天后,报上对那作文题即“好评如潮”,但今年似乎有些例外,“好评”难听到,讽刺的倒有些。6月12日,《羊城晚报》报道:《海南一考生,作文获满分》,又使人觉得,这样的作文题,也不是难写的,也有人可获满分的。那考生的题目是:《最美丽的鸟》,内容大概是:猫头鹰生下一窝小鹰,请亲戚猫来照看,猫头鹰认为她的孩子是最美丽的,把她们的美形容了一番;但猫在林子里怎么也找不到,最后看到一窝丑陋的小鸟,把她们都吃掉了。这寓言说明了“自家的孩子自家赞”,也和韩非子的故事吻合,于是,试评的老师们赞叹“构思非常独特”“语言流畅,富有文采,是一篇不多见的好作文”,于是认为,“可得满分”。

老实说,看了《最美丽的鸟》的介绍,我脑中闪了一阵子,会不会是伊索、安徒生或克雷洛夫已经说过的故事?那“海南的考生”有这样“独特的构思”吗?但我没有认真去查找,他能得满分,应该为他高兴才是。报上不是也说吗,每篇作文都要经过评卷人、评卷小组长、复查员、评卷大组长这“四关”,把关者起码有一半是专家吧,他们都认为满分,应该没有问题吧。

次日的《羊城晚报》,即又有文章:《海南满分作文,被指涉嫌抄袭》!原来,“群众的眼光是雪亮的”,12日的报道上街后,报社即收到多个电话反映,《最美丽的鸟》其实是抄袭《故事会》今年第一期的《爱的误区》,以及《365寓言故事》中的《猫头鹰的故事》!从《爱的误区》的内容介绍来看,“海南考生”即使请全国最好的律师,也难以开脱“抄袭”之“罪名”。

我想,那“四关”的把关老师和专家,都是日理万机的人,不可能去看《故事会》和《365寓言故事》那样幼稚的书刊,因此没有预先看过《爱的误区》和《猫头鹰的故事》,而对《最美丽的鸟》大加赞扬就不足为奇了。只可怜那位“海南考生”,由于摹仿得太过逼真,反而被捧上了世界前20家的大报《羊城晚报》,文章便置于无数放大镜的照射之下,不要说“抄袭”,就是有一点“借用”,也会被“群众雪亮的眼光”看出!我又想,如果文章不是被捧到《羊城晚报》,而是仅仅打了一个55分的高分,那“海南考生”不就过关了吗?

于是,“满分”作文可能变作零分,“海南考生”可能从“天堂”坠落“地狱”!如果真的是这样,也不值得同情,因为早已有言在先。更重要的问题是,我们的出题者,如何拟得一个合适的作文题,而又能避免宿构和抄袭。出题的专家们,辛苦了。

 

® 有关上述考生的事,还可以再说说。后来报上又披露,不知是《爱的误区》或《猫头鹰的故事》,总之原作只有200字,而考生作文需要写到800字,所以,尽管该考生偷了别人的“构思”,但文字大部分还是自己的,于是,这又说不上是“抄袭”,而只能算是“加工”了。因此,有些议论者认为,对中学生来说,“加工”应该允许。我认为,这种“加工”也是“半抄袭”,起码是不应该提倡的,如果这种“加工”能得到“满分”或高分,更是一种不好的导向。我认为,打一个平庸的分数,让“加工”或“半加工”者觉得很不划算,这样就可以迫使学生们写自己的事,说自己的话,并力求有所创新。

 

® 还是接着说说上面的话题。我不知道在外国,考生的试卷和成绩是否属于隐私,能否未经本人同意而公诸于众。但这种现象在我们这里就很常见,报道你的作文并不需要经过你的同意,那是赏识你、抬举你,你应该万分感激才是。但是,就如那海南考生,这么一公诸于众就吃亏了,不然的话,他的作文可能得高分甚至满分!在全省30万篇作文中,肯定也有不少是“抄袭”和“加工”的,只不过那些作文躲过了群众雪亮的眼睛,因而得到可观的分数。如果“海南考生”是个“不安分的人”,想打打官司,也不是无理取闹的。从《最美丽的鸟》引出了一个法律问题,不知算不算节外生枝。

 

® 新课标就要施行了。这似乎是教育的一种真正的、脱胎换骨式的改革。把各种科目重组,形成若干板块;分必修和选修课,实行学分制;增加社会实践,建立学生成长档案;教学方法则要求自主、研究、互助、探求、创新等。这一切,都是很必要的,很恰当的。然而,不可不注意的几个问题是:在诚信欠缺的今天,各学校的“学生成长档案”是否真实?教师打给学生的选修课的“学分”是否会有水分?尤其重要的是,高考考什么,如何考?先制定高考方式,再制定新课标,是典型的“应试教学”;但是,如果教师不知道未来高考的方式,也无法认真按照新课标办事。

   ® 近日出了一位“名人”马加爵!云南大学的大学生,因小事而连杀四同学,逃亡至海南三亚后被捕。有关马加爵,报上网上电视上都有议论,我也说上几句吧。性格孤僻、内向、不合群,很容易向怪异、变态转化;心胸狭窄、斤斤计较、唯我独尊,便会做出睚眦必报的事;缺少法制教育,人性教育,便会视别人的生命为草芥;与别人相处,不懂得尊重别人,随意伤害别人的自尊心,可能会召来杀身之祸;学校对学生疏远管教,难免会出大事;一人的一念之差,便累及五条人命,毁坏五个家庭;象马加爵这样的性格怪僻、思想偏激、心肠冷酷的大学生,还有多少?

  ® 据报载,上海有一所学校,赋予了学生六项课堂权益:上课时,学生可以插嘴,可以喝水、睡觉、上厕所、随自己的心意选择同桌……学校并向老师提出:“请千万不要忽视学生的课堂权益。”可能,学校在赋予学生这些“权益”时,会有附加条件或特殊要求,我们不得而知吧,但是,如果没有任何理由,学生都可以享有这六项权益,我是不能苟同的。课堂是一个教与学的载体,不管教与学的方式方法如何,都应保证教师教的权益和学生学的权益,课堂没有基本的纪律,这课还能上得下去吗?我们现在的学生,本身就不大懂得尊重别人,不大懂得尊重别人的劳动,应该教导他们的,恰恰是这两个方面,而不是相反。如果这种“课堂权益”可以成立,那么,听报告的人也应该享有“会场权益”,看电影的观众也应该享有“影院权益”,音乐会的听众也应该享有“音乐厅权益”……这种似是而非的“创举”,只能使得学生更加自由散漫,目中无人,实在不知是谁想出来的事!

® tom网站上有一篇文章,题为《球踢不好,还敢没文化!》,有的报纸也作了转载。文章说的,是中国的足球队员,普遍文化不高,难怪足球意识以及技术都差。文章的观点我是同意的,足球虽是一项运动,但也是一种文化,所以,难怪欧洲的足球水平普遍高些。当然,如果要反驳似乎也不难,莫非刚果、赞比亚、加纳、哥伦比亚、智利等国的足球运动员的文化会很高?本文不是议论这问题,就此打住。我只想说说,文中所举的三个说明中国足球运动员文化水平低的事例(笑话)。

   事例之一,是山东鲁能队的王超,他不懂“无出其右”这个成语;事例之二,是广东队也是国脚的彭伟国,将“胄”字读成“胃”;事例之三,是青岛颐中队也是国脚的吕刚,不会在手机上发短迅。此三例,当然可以作为“没有文化”的事例,但是,深入再想想,不懂得“无出其右”这个成语,不会读“胄”字,不会发短迅的人,又何止踢足球的那几十几百位?!我们有的文化人,如电视节目主持人、记者等,不是也不懂“差强人意”“空穴来风”“明日黄花”“豆蔻年华”等成语吗?“胄”是古代战士的头盔,或指帝王贵族的后代,如今已不用,不会读也不奇怪的。我敢说有八成高中学生也不会读,尽管课文中出现过;至于不会在手机上发短迅,我身边不乏其人,而他们都是本科毕业生,有的甚至还有高级职称。

   要说明观点,须得有事例,而事例则应该带有典型性,具有说服力,我认为上述三例,选得并不够好。

® 近日听了一位原北师大的教授的讲座。他提到的许多观点都很好,尤其他提到一事,“于我心有戚戚焉”。他说,现在的学生,普遍握笔的姿势都不正确,而我们没有想到要去纠正,却热衷于搞“研究性学习”“创造性思维”。我每接手高三级的某班,第一节课,也都要先看看学生们握笔的姿势,但遗憾的是,每届学生,几乎大部分人,握笔的姿势都是不规范的,把大拇指伸得长长的,既不着力也遮住自己的视线。我想过纠正,但显然无能为力,因为他们从小学开始已经“学坏”了,他们也不以为丑。我常想,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后来,我总算弄明白了,他们的老师,也是“学坏”了的一代,难怪每一届小学生、初中生,都是带着这一不规范的姿势升上高中(高中也有些年轻老师如是握笔),已是积重难返了。于是,在办公室,在柜台,在有人写字的地方,我们都看到这种别扭的握笔姿势,这也难怪写得一手好字的人越来越少了。

  一个民族,大部分人的握笔姿势都不正确,不规范,实在是很可悲的事。但是,我们的教育工作者,尤其是高层领导人并不以为意,并没有想到要在最简单也是最重要的养成方面规范孩子们,反而追求那些“假大空”的东西,不亦悲夫!

   从握笔的姿势,我还联想到另一方面。使用筷子吃饭,被认为是中国的“国粹”之一,应该也有一种“规范”,但是,你有没有注意到,国人中,又有多少拿筷子的姿势是规范的、正确的?为父为母的并不知道何为规范,何为正确,因而也不可能去教育子女;他们的子女往往都是无师自通,于是,拿筷子的手法则五花八门,尽管并不妨碍他们从盘碟中搜寻到每一块美食。

   还是多多学习和继承老祖宗的优良传统,从最简单也是最重要的行为规范做起吧。

  ®  去年底,我参加市诗社的一个年会,有感而发,写了一篇题为《也谈中华诗词进课堂》的文章,后来,这篇文章刊登在《中山诗苑》49期上。在这篇文章中,我谈到,要继承中华诗词这一文化瑰宝,光是“君子动眼动口不动手”,是不行的,也就是说,学生光是懂得“鉴赏”诗词,而不去学写,那么,总有一天,中华诗词这一美好的文学体裁就会消失。中华诗词不仅要进入课堂,还要借助于高考这根指挥棒。目前,要考学生诗词写作会比较难,但可以先考考简单的,譬如考一些三字或五字的对联,我还拟了一道“中考题”和一道“高考题”。我认为,会写对联,那么离会写诗词也不远了。

  我那文章,不过是说说而已,谁会注意?但是,可喜的是,今年广东省语文科高考的题目中,竟然就有一道题是对对子的!那些出题者,莫非看过我的文章,同意我的做法,又或者“英雄所见略同”?据监考回来的老师说,那对子的上联为“荔枝龙眼木瓜,皆是岭南佳果”,考生要据此上联对出下联。

  对联,实际就是运用对偶这一修辞形式,只不过,对联还有平仄的要求,而这一点则不易掌握。在考试之前,我也跟学生特别谈到对联的写法,我强调的是四点:一是字数相同;二是词性相同;三是用字不重复;四是下联末字用平声字。能掌握这四点,起码在形式上就象一副对联了。

  回头再看那对子。上联12字,我认为很关键的是“岭南”二字。它决定了地域,以及与之关联的物产。“南”肯定要对或“东”或“西”或“北”,当然还有“左”“右”“中”“外”等方位名词,最好的,应该是“北”吧。“岭”是个地理名称,能对的可以“江”“河”“山”“关”“塞”等。

  方位确定后,你就要想想,那地方有何物产了。想出三个并列的具体的名词,似乎不难,但是,不要忘了,还有“佳果”这个偏正短语。你不能随便列举三样事物,这三者,应是些出名的人或物,才能对得上“佳果”。这里,也考了学生的地理知识,以及一些常识。

  最后,我认为还有一处难点,就是“皆是”二字。不要少看这二字,因为能对得上“皆是”的词并不多,而考生也容易忽视。

  好了,这个下联该如何对?如果要求不高,那么并不算难;但是如果想对得工整而出色,就真要有些功底了。

  今年高考广东试卷中的这一小题,分值占了6分,其意义很是重大,这起码说明了,我们的教育工作者,已经感受到中华诗词联的可贵,需要努力继承并发扬光大。运用高考这根指挥棒,是行之有效的办法。我还了解到,不仅广东题考了对联,其他省市也有考对联的,如全国题,上联分别为“春晖盈大地”“科学能致富”“国兴旺家兴旺国家兴旺”;河南山东安徽题,上联分别为“扫千年旧习”“祖国江山好”“冬去春来千条杨柳迎风绿”。我相信,起码在此后的一年中,高三级学生语文科复习的内容,必然会增加“对联”这一项。当然,我更希望,高考试卷中的这一考点,能够长期保留,那么,就是做了一件功在当世利在千秋的事了。

  ® 管教育的人,应该是有文化有道德公正清廉的人吧。能够当上市教育局领导的人,应该是起码能够作广大师生楷模的人吧。但是,这只是常理,有的则相反,不是楷模,反而是“饿狼”。据报载,本省吴川市教育局领导及所属教办,在不到一年半的时间里,“吃”“分”教育经费高达600万元,局机关日均报销餐费4000元!还是本省的化州市教育局,在一年半的时间里,按小学生每人50元、初中生每人64元、高中生每人74元的标准,以统筹名义共收取4600多万元,将584万元用于修建豪华气派的办公大楼,626万元用于教育局的餐费!该市教育局于数年间还从学生课外辅导材料的发行和印试卷上赚了1356元。

  上述两市,我都了解,是本省的穷市。有道是“越穷越见鬼”,莫非穷市的官越贪?!也有一句话叫“穷则思变”,那些官们不是思如何改变本市的落后面貌,而是思如何撑满自己的腰包和肚皮!唉,这也难怪,如今的官员,已经不是爬雪山过草地打天下的老一辈,要他们发扬“革命传统”也难!他们当官的目的就是为了尽快捞一把,管他是教育局长还是德育主任,所以不惜残忍地“吃孩子”!鲁迅先生如果仍健在,会惊讶原来不仅封建礼教“吃人”,社会主义的某些教育局“吃人”更狠,而且专吃孩子!不知这类“吃孩子”的教育局、教办等还有多少!

  ® 过几天,我将到广州参加新课标的培训班。实行新的课程标准,这很好!多年来,我们实行的是“应试教学”,教学的目的,是看中考或高考时我班我校上线的人数重点多少本科多少;横向比较,是好了还是差了。至于学生能被什么学校录取,将来的发展如何,则不是关注的重点。至于他们的道德是否高尚,心理是否健康,礼貌是否规矩,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是否具备等,则已放到最次要的地位。可以设想,孔子、孟子、朱熹、王阳明、蔡元培、鲁迅、陶行知,陈寅恪等,放在今天,都不一定会是最优秀的教师。但愿新一轮的课改,能够真正回到“以人为本”“因材施教”“有教无类”,提高人的总体素质方面上去。否则,年年在“狠抓教育”,也不见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提高了多少。

 ® 据报载,吉林省有刘姓姐弟俩,分别以优异成绩考入吉林师范大学和北京大学。这可以说是天才姐弟!但是,他们家很穷,难以负担在他们看来很昂贵的学费,最多只能去一个。这真是人间悲剧之一。再看报道,刘家之所以穷,他们父母生有5个子女,肯定是原因之一。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一家有五个子女不足为奇,而在今天,就算奇了,所以,刘家姐弟如果要怨恨,首先得怨恨父母,为何不“计划生育”,以致今天有大学也进不了。

 ® 世事无奇不有。近日看报,得知某市某小学校要求教师跪着上课,这样就不至高高在上,可以与孩子们保持平等。报上的报道不加褒贬,但似乎是赞扬的多,恐怕是作为“以人为本”的典型事例吧。此举的荒谬性,我真的不想去反驳,否则连我自己也变得弱智了。我有三点感慨:一是,想出这一做法并能下令别人执行的,该是管教育的官员吧,这样荒唐的人也可以管教育?二是,那地方的教师们,有没有真的跪着上过课?如果有,要么是迫于上级的淫威,要么也是一群愚昧盲从的人!三是,我们的记者,发现了这事,应该马上向上级反映,或在报上抨击,如同某一桩丑闻,某一件迫害案,而不应把“新奇”当“创举”。

 ® 近日我校举行校运会。大凡校运会,总有不少感人事迹出现,如跌倒再爬起,再跑至终点等。这也是学生写作文的现成素材,甚至可以和奥运精神联系。但是,我在看台上,看到学生跑完或100米或200米或800米或1500米,总发现不少人“受伤”或处于“半休克”状态,或要搀扶或要涂药或要急救……这种现象,我想不会只出现在我校。我常自问:美国、英国、日本、韩国等的学生运动会,会不会出现这种“奇观”?……我们的运动员可以在奥运会上夺得32金,但并不能因此就说我们国人尤其是青少年的体育竞技水平就很高,身体素质就很好,或许恰恰相反。如果我们大部分的青少年人都不善跑,都不能跳不能攀不能爬,那才是很可悲也是很可怕的事呢。

® 什么时代的人都会有苦恼、委屈、坎坷、穷困……当代的大学生和大学生毕业生亦然。据介绍,《上海森林》等书,就是反映这一主题的。我没有看过此书,不过,在我们的眼中,那些怀揣着大学毕业文凭,自由地来往于各个大都市,去寻找理想的能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工作岗位,去偶遇自己心仪的俊男或美女,还有家庭作为后盾的大学毕业生们,他们所受到的一切孤独、困惑、委屈、坎坷、贫穷,与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的青年人的遭遇相比,都只能是“小巫”,当然,这并不能阻止他们去抒发,去申诉……缺乏“挫折教育”,加上自视过高,生活中的“不如意的事”肯定就多了。

® 实行新课标,淡化学生的分数,采取学分制,这很好;但是,对学校的评价,对教师的评价,则精确到了百分甚至千分之一分,如同刘翔跨栏,如同索普游泳……学生稍稍松绑,但是教师身上的绳索似乎越勒越紧。如此的一种矛盾,能够产生良好的结果吗?

® 如今,不少学校都把“封闭式管理”作为“卖点”,把学生封闭在学校里,校方放心,家长放心,于是,生源便有保证。记得毛泽东似乎有两句诗:“猪圈岂生千里马?花盆难养万年松”,中国近代当代许多科学文化巨匠大家,都是生逢乱世,未闻出身于封闭的学院。不过,近日在汝州市发生了一起凶徒闯入学生宿舍,砍死8人砍伤多人的恶性事件,又使得“封闭式”有了更有力的理论依据。谁叫你社会治安不好?中国的宝贵的孩子们,还是“封闭”着吧,外面的风雨实在太大了。

® 普通话也不会说,只会演和编一些“无厘头”搞笑电视剧和电影的周星驰,居然可以从汕头大学、上海交大、西南民族大学一直演讲到北京人民大学,而且还受到无数大学生的狂热追捧,“场面几度失控”!这事,从喜的方面去看,那就是我们现在的确“开放”了,思想“解禁”了,“无厘头”也是“百花齐放”中的一花;但我无端也产生一点“忧”,我似乎没有听闻我们的大学生对我们国家的真正有卓越贡献的科学家、文学家和艺术家们会如此追捧过。

® 陈省身教授走了。知道陈省身的人恐怕不多,知道他属“国宝”级人物的人恐怕更少。我们的传媒,只热衷于报道某歌星某影星某球星某主持人的绯闻官司亲子鉴定豪门纠纷等,除非90岁的陈教授与一位30岁的女子产生“忘年恋”,否则,他只能象现在这样——“悄悄地走”。这就难怪,现在的中小学生,无法数出现当代我国有些什么科学家文艺家了。

® 又到期末了,有关部门不得不(或许不是“不得不”)又要组织全市统考了。新课标在高一级实施了一个学期,除了多了几节“活动课”,似乎看不出和过去有什么质的变化。教师和学生面临的,依然是全市统考,面对的试题,依然是旧的形式和要求,题目甚至比过去更为刁钻,令你费煞思量也不得其解。考试之后,依然是给每间学校排排队,给每位学生排排队;如果全市同级有一万二千位学生,就有一万二千个名次,当某位学生知道自己排在全市的9000名或11000名,不知有何感受。一个学期下来,据我的观察,高一级的学生并没有比他们的师兄师姐多一些笑容,依然是学得很苦,学得很累,病倒的学生反而多了些。有关当局显然还没有找到一种与“理想主义”相配套的评价方式,于是,教师们穿着新鞋依然走老路,教师和学生身上的枷锁仍未能脱下。不知下学期,我们又如何迈步?

® 还要说说期末全市统考改卷一事。每年统考改卷,我都担任某大题组的组长,今年,还晋升了一级,担任高一年级组(负责改高二级卷)的总负责人。我认为,教师和学生辛苦了一个学期,到了最后的考试,是检验成绩的时候,那些文字表述题,尤其是作文题,虽有“标准答案”或“评分细则”,但毕竟是人为批改,改卷工作应该慎之又慎。因此,我尽量希望做到准确、公平、公正。然而,卷子改出来之后,各校高二级就有不少教师和学生喊冤,说分数被压低了,或改得不合理等,弄得我自己心里也不舒服;而高一级的试卷,由高二级老师批改的,同样有许多不平之声;到了高三级的试卷改出来,依然会看到许多“不可思议”的分数。不仅语文科如此,英语科、政治科、历史科等,同样令许多学生忿忿不平,怨恨那些改卷的老师。而科任教师们,便“开导”学生:统考就是这样残酷!有些教师就是心理很阴暗的,甚至变态的,所以并不是每份试卷都公平公正的……于是,从事着阳光底下最光辉的事业的教师们,在一次统考之后,那形象在学生们的心中又被抹黑了一层!我想,取消那全市统考如何?但是,取消了统考,教育局拿什么来评价学校?学校拿什么来评价教师?教师凭什么去获取或丰厚或微薄的奖金?我又想不出更好的办法了……

 ® 昨天是2005年高考的第一天,上午考的是语文一科,全国民众关心的,多是作文的题目。这也难怪,一份高考语文试卷,一般民众能看懂的,也就只剩下这一题了。当然,能看懂不一定都会写;会写的,都是经过多年尤其是高三这一年强化的“八股”训练的学生才能勉强对付的。今年高考,我不在高三,而高考那几天又不用监考,正有一点闲情逸致对今年各地的作文题目品味一番,由于只有《人民网》提供的资料,恐怕并不详尽,甚至有可能不够准确,所以我也可能谈得“离题”了。不管怎样,谈得对与不对那是次要的,纯属一家之言吧 。(略)

® 亲爱的陈老师:

我是04届的学生,我有点事情想问你的.我已经上了大学两年了.但我觉得大学很空虚啊.好像大学就是玩电脑,上课其他没什么做的.总不适应大学的生活.很怀恋高三和同学一起拼搏的日子啊......你能帮一下我走出这个困境吗????????我不知道来大学是干嘛的!!!!!!!!!!!!!!!!!

                                                     思 考无助的学生 2005.11.12

   上述是一位校友给我发来的邮件。我大有感触,于是,给他写了以下几段文字:

   校友,你发来一封题为“怀恋”的邮件,我还以为是一篇怀念母校的文章,谁知……每届的高三学生,当然包括现届的,都在为上大学而拼搏,而你已经幸运地考上了大学,却感到很空虚,不适应,认为陷入了困境,这就很奇怪了。如果师弟师妹们看了你这段文字,他们或许会说:“大学原来如此,我还拼搏为何?”于是,得过且过;于是,气得老师和家长爆血管!你要我帮你走出这个困境,我想,不必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还是“高瞻远瞩”地,从更深的层次去剖析你的问题吧。

首先,我认为你是一个社会不良风气的受害者。为什么这么说?当今社会,太过于功利,太追求物质,而不注重道德风尚,更缺少理想前途的教育,以至于许多青少年,不知活着为什么,更不只如何活着。你显然也属于这一类,你没有理想,没有明确的追求目的,不然,你身处大学的环境,生活在学问的海洋之中,为什么会感到“空虚”?

第二,你是“应试教育”的受害者。为什么这么说?你很怀恋高三和同学一起拼搏的日子,是因为那时有明确的目标,要考上某某大学;而且,那时,每一节课都有老师牵着你们的鼻子走,往哪走,走多少步,都设计好了,于是,你们觉得很充实。而现在到了大学,教学方式有了很大的改变,变得许多时候没人管,没人来上课,没人来提问,没人来分析课文,没人来布置作业,于是,象你这样的“应试教育”的受害者们,就觉得不适应了,就怀恋曾经诅咒过的中学生活还有中学母校了。

第三,我们的大学也有问题。现在,中国的教育特点是“大学管高中”,以一种近乎僵化的高考模式去指挥和规范中学该学什么该考什么。而大学与中学之间,又缺乏一个“接轨”的过程,于是,高中生上了大学之后,感到不适应;而大学的教师们,又常常抱怨新的大学生是如何如何的差。你说除了玩电脑,就没有什么可学的,不知有没有一个课程安排还有考核制度的问题。

第四,应是你自身的问题。在大学里,有许多个人可以支配的时间,那有多好!青年时代,正是一个求学问的黄金时代,现在学到的知识,是终生受用的。现在学得更多,将来的工作和生活就更加游刃有余。现在所学到的知识,说不定在某个时刻就能用上,所谓“机遇是留给那些有准备的人的”。举些简单的例子,如果你从师范大学毕业,到了一所中学当老师,还要当班主任,结果,你不会唱歌,不会跳舞,不会朗诵,不会出版报,没有任何体育强项,你说你工作起来多难受!我常深感现代青年的综合素质不高,别的不说,号称是某某“歌迷”的人,自己唱起歌来是吓死人的,和那个“迷”字如何挂得上钩?既是“迷”,也应该认真学学乐理,熟悉简谱吧,但是,有几个“迷”会从这些方面去提高自己?我注意到你经常“玩电脑”,这也不能说是坏事,你为何不利用更多“无聊的时间”,进一步钻研,将来当一位“高级程序员”?

改革在深入,社会在进步,知识永远有用,人才始终难得;青春可贵,光阴似箭,同学,好自为之啊!

® 3月27日,教育部新闻发言人介绍,2005年,中小学代课教师约有44.8万人,在很短的时间内,将要把这些中小学代课人员全部清退。看了这则报道,觉得有点心寒。这位发言人是否文化不高,不会表达,为什么用了“清退”一词?在我的印象中,对违规接收的人,才适宜用“清退”,而那些中小学代课教师,应是学校在有困难时雇请来帮忙救急的吧,他们有的可能代课了多年,只因政策的阻碍而当不了公办教师,何必过桥抽板,拉完磨杀驴?!

® 长春师范学院近日宣称,对已毕业的学生,证明不能胜任工作的,召回学校再深造。对于这种做法,我表示怀疑。一是,学生回炉要不要交学费,学费谁出?如果由学生出,他愿意吗?那么学校出,学校愿意吗?二是,学生不能胜任此工作,可能胜任彼工作,在这单位做得不好,可能在别的单位做得出色,怎么才能判断他需要回炉?三是,学生毕业了,工作了,谁去跟踪他们?学校真有这样的人力吗?……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