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文学之路 (《香山篇之三》兼庆祝《聚贤茶室》开张九周年)

                                                                                   陈贤庆

                                                                                   (序)

      2003年3月间,我写了“续香山篇兼庆祝《聚贤茶室》开张两周年”的长文。今年已经是2009年,时间又过去了五年。五年时间,用“漫长”来形容似乎不准确,但也不能说是很短暂吧。本来,我以为,写了“续香山篇”,“我的文学之路”系列也就应该结束了。但是,事实上,我的文学之路“最辉煌”的一段还在后头,如果不“再续”,那就很不准确很对不起自己也很对不起社会了。于是,在这南国春末夏初的时节,在中山城中某住宅小区某幢第二层楼其中一套房中可以俯视小区花园的房间的书桌前,我默默沉思,要认真写写自己这五年来的文学经历了。

                                                                                   (一)

      先说说网站。从2000年开始,《聚贤茶室》网站便开张了。在今天,网站尤其是不花钱的博客、QQ空间多如牛毛,要千万网民都关注你的小网站,是不可能的,也没有必要。《聚贤茶室》的首页原来有一个计数器,后来坏了,没有再弄一个,所以,现在,每天有多少浏览量,是不清楚的。这也不是我最关注的事,我只知道,里面既有那么多内容,有需要的人,总会找到的,事实也正是如此。《聚贤茶室》原来的空间只有一兆,后来已经不够,在2006年时增加到两兆。而每年的费用,已是800元。

      由于《聚贤茶室》继续存在,除了版面不断有美化外,更主要的是,每个栏目的内容都逐年增加,如旧体诗词集《水沫集》,在2003年时是18卷近二千首,而现在已经是24卷2600首了。又如“旅游漫记”栏目,随着每年的若干次旅游,内容自然也增多了。

      除了经营《聚贤茶室》网站,我还同时兼管其他两个网站。2004年,旅居美国的老同学黎先生等提议,为了能联系全球的广东华侨中学老三届老校友,需要有一个我们自己的网站,后经同学联谊会的商议决定,由校友出资,由我负责注册一个网站,并由我来管理。于是,“广东华侨中学老三届网站”便开张,我设计了一些必要的栏目,上传了许多内容,其中不少是我自己和校友们的文学作品,很快受到全球校友的喜爱和支持。由于有了这网站,于是,促成了2005年广东华侨中学老三届校友金秋广州大聚会。现在,此网站仍在继续运作,仍在发挥着它的作用。大概在2003年,学校要搞一个网站,于是,也由我来策划经营。由于只有我一人在兼职,不可能弄得很好,但至少在对外宣传学校的信息方面是及时的。直到2007年时,此网站才逐渐转移给他人并作更新。在这几年之中,我一人管理着三个网站,不知是否“史无前例”?

      除了网站,我亦尝试利用QQ空间和博客。2007年,在一些年轻同事的鼓动下,我开设了一个QQ空间,取网名为“江海观潮”,其后,也开设了一个博客,网名如前。由于时间有限,很难同时兼顾,后来主要是顾及QQ空间。在QQ空间中,我主要的目的是写日记。本人40年来,有用诗词记录下生活痕迹的习惯,作为回忆旧日的生活,也是有用的。但是,这些诗词毕竟不是对生活作很详细的记录,因此,需要使用的时候,又觉得作用有限了。如果我在40年前,又或者30、20年前,就算10年前,有写日记的习惯, 日记积累至今,也会是洋洋大观了。 QQ空间提供了写日记的地方。日记,日记,顾名思义,应该天天记录;但是,其实,不少人写日记并非按“天”算,我觉得那只能算“随笔”了。我认为要么不写,要写,就应天天坚持,才不至亵渎了“日记”之名。开始,我觉得天天要花时间记下当天的生活,很麻烦;再者,有时生活也是很平淡的,并非时时精彩日日辉煌,因此,为写日记而强说些内容,也是一件无聊的事。此外,我们并非鲁迅之流,所写的日记应该没有保留与出版的价值,若干年后,成了一堆垃圾,岂非污染环境? 幸而,网络是个无形的巨大的空间,并不在乎我的那点垃圾,只要我轻轻点击“删除”键,它们就会永远消失。所以,在同事的怂恿下,我也不想浪费了那QQ空间,于是,在2007年10月14日那天,写下第一篇日记。原以为自己缺乏持之以恒的毅力,十天半月就会知难而退。孰料,十天半月过去,一月两月也过去,我并没有停下写日记的笔,似乎还写上瘾了呢。后来,为了保险起见,我还将日记也放置到《聚贤茶室》网站中,这样,就多了保存的地方。年近六十才写日记,显然是太迟了,但是,如果一直写下去,不是正好将退休后的生活也作了记录吗?所以说,也不算迟,甚至可以说,是恰到好处呢。现在,写日记也成了我每天的文学活动之一。每篇日记有数百字,从字数来算,从2007年10月至今,也相当可观了。有句成语叫“敝帚自珍”,用来形容我自己的这些日记,也很贴切,所以,在《聚贤茶室》中,我将日记命名为《自珍集》。

                                                                                   (二)

       我从196820岁到农场后开始诗歌写作,有新体诗和旧体诗词,其中旧体诗词坚持写作至今,编为《水沫集》。2003年末为18卷,共2024首,到2009年5月,为24卷,计有2623首。此外,还写有新体诗歌数百首。所作诗词及楹联有近百首(副)发表在广州《诗词》报、广东《岭南诗歌》报、《中山日报》《中山诗人》等报纸;有450首;而有1300首(次)被《类编中华诗词大系》《中华当代抒情诗词大典》《中华当代词海》《诗词丛刊》、广东《当代诗词》、香港《岭雅》《中山诗苑》《爱晚集》《撷英集》等书刊收入。此外,还有近10篇诗歌评论文章在报刊发表。诗词收入《当代词坛百星佳作选》《当代百家旅游诗词集》等则有近百部。在诗歌创作方面,所获得的各类奖项以及各类头衔不少。2009年,中山市委宣传部和中山日报报业集团联合举办的中山颂全国征文大赛,我的一首《桂枝香》词获得诗歌类二等奖(一等奖一篇,二等奖三篇),《中山日报》刊登了此词。二等奖的奖金是多3000元(扣除税金308元),正好作次日北上苏沪浙旅行之用! 

       我于2002年加入中山诗社,后被选为理事。中山诗社的活动不少,尤其时有外出采风和与各地诗友的联谊活动,我一般都参加了,认识了潘根、李国明、毛谷风、招丽澄等诗词家。2005年9月,我担任《黄圃诗词集》的副主编,与诗社其他同仁一起成功编辑了《黄圃诗词集》。2006年11月,中山诗社黄圃小组及黄圃诗社成立,我担任社长。可惜的是,我们这个社,会写旧体诗词的人甚少,多是一些喜欢写写新体诗的年轻人,自己也未能尽到更多的教导作用。2008年5月,“革命”了40年的我要退休了。退休的心情如何?我的两阕《浣溪沙》词可以表达:(其一)“春雨潇潇忆壮时,雷州夜月总吟诗。荆江雪冷苦谁知?    已叹香山人渐老,不甘文苑誉来迟。夕阳休脱旧征衣。”(其二)“放眼余生路正长,桩桩人事费思量。夜阑听雨细敲窗。   不与俗尘争利禄,愿随高雅斗芬芳。瑶琴轻奏美宫商。” 

    退休后不久,经诗社同事的举荐,市老干部大学决定聘任我为该校诗词班的教师。到了9月开学时,我即走马上任。离开了普通高中,又来到了“大学”——老干部大学,始终未能彻底离开教育战线。老干部大学诗词班的学员并不简单,不是毛头小子、无知少女,他们都是退休干部,且各人的阅历皆丰富多彩。学员中,有的曾在珠江纵队参加过抗日;有的当过多年的小学校长;有的是市重点高中的高级教师;有的是企业的总经理;有的本身就是文艺家;有的是马来西亚归侨;有的在香港、瑞典侨居数十年后回中山定居;有的曾到美国生活多年……亦有多人是河南、江西、安徽等外省人,退休后跟随在中山工作的儿女来中山生活……要担任诗词班教师,也不是很容易的事。开始也惴惴不安,但是,我亦想到,自己诗词创作的时间已有40年,诗词作品有2600多首,在报刊上发表了450首,还有若干篇理论文章。亦多次获奖。所以,应该有自信可以胜任此教学工作。当然,要教得顺利,教得成功,就要努力进修、不断提高,所谓教学相长也。于是,这半义务式的工作,也促使我在诗词领域中不可固步自封,要不断努力,更上一层楼。

        加入中山诗社后,我认为“革命”到头了,有此“诗词家”衔头就可以了,谁知,这个“家”还可逐级提升。有的不用自己去申请,“组织”上也会提拔你。于是,2004年2月,我又加入广东省诗词学会。2004年9月,加入广东岭南诗社,后认识了《岭南诗歌》报的编辑蔡泰然先生,并成为诗友。2004年10月,加入中华诗词家联谊会。2007年4月,加入广东省楹联学会。中国诗词界最高的组织就是“中华诗词学会”,2008年底我进行申请,到2009年初获得批准,5月,我获得学会寄来的会员证,现在称自己是“诗词家”,可以不必面红了吧。

                                                                                   (三)

      在2003年3月写“续香山篇”时,我提到,有关“旅游漫记”方面的文章还不多,只有《三度江南行》《西安行》《荆宜大地春游记》《五日香港游》等,以及《旅游小记》十多篇。到了2009年的今天,“旅游漫记”中的内容就大大增加了。增加了《07再度香港游》《05、07两度澳门游》《04华东三市游》、89、89、03、08四篇《重返雷州》,以及06回乡祭祖,还有井岗山红色之旅,北京、云南、西藏等的游记。在《旅游小记》方面,篇幅也逐渐从“小”变“大”,只是内容仍局限于与同事、学生、协会同仁等的旅游参观。原来只有十多篇,如今,已经有数十篇,分为六辑。

     上述游记,绝大部分都是没有发表的,只是留作自己欣赏,并录以备忘而已。由于它们一般是诗文并茂,文学性还是较高的呢。

     除了我自己的游记,在《聚贤茶室》网站中的“旅游漫记”栏目,还收有我二哥以及其他朋友的一些精彩的游记,使得这一栏目的内容更加丰富。

                                                                                 ( 四)

     在年轻的时候,喜欢写小说,这在“雷州篇”中有所记述。但是,年长以后,则不敢写了,只是在写“我的恋爱之路”时,想到用记实与虚构的手法,于是,便有了一部长篇的“爱情三部曲”——《仙乐风飘处处闻》。这书稿在03年时已经写出,后又经修改润饰,便放上网,也不知有没有人去看。不过,自己还是觉得此书稿有一定价值的,它通过几位年轻人的遭遇,反映了从1966年到1978年这12年间,中国发生的大事,也就是说,它曲折反映了文革十年,包括改革开放前的两年的历史,虽谈不上“史诗”,但也有一定的认识作用。出版是很难的,留待后人作资料用吧。

     除了这部小说,我还写了《被你牵了手》。这篇,说中篇稍嫌短,只能说是较长的短篇,是“婚外恋”的题材,但内容绝对是健康的,这篇小说,后来刊登在《中山文艺》(《中山作家》改名)第18期,或许是06年的事吧。

     在《聚贤茶室》网站中,我专门开辟了一个栏目,叫“凡人故事”,我自己也写有一些类似“故事”的东西,如《一位广州中学生的文革经历》,真实地记录了我自己在66至68年的经历,保留了一些很好的资料;《旧日那位小朋友》,是写一位遭遇坎坷的老同学的;《金秋时节故人回》,是写一位旅美的老同学的;《珍惜旧日情》,是写老同学情谊的;《记一位老知青》,是写妹妹的小叔的故事……

     除了自己所些的故事,“凡人故事”中还收录了我大哥以及其他同学、朋友、同事等的好文章。

                                                                                  ( 五)

     在《聚贤茶室》网站中,有一个大栏目,就是《足球乱弹》。在“续香山篇”中,也就是2003年前,我只写了《中国队十强赛能出线吗》和《中国队韩日世界杯征战记》等为数不多的有关足球长文。在其后的五年中,这一栏目的内容有了不少增加,有中国国奥队、中国女足的一些赛事的记录,有中国男足为争取06世界杯入场券的征战记,有06德国世界杯以及04欧锦赛和08欧锦赛的记事……而写得最多的,则是从02至03赛季起至今,每赛季的欧洲足球冠军联赛。这是一项最高水平的俱乐部联赛,从预赛、小组赛到淘汰赛到决赛,都是精彩纷呈,使我经常要熬夜观看。而将这赛事的全过程写下来,也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所以,连续7个赛季,我都做这工作,不是为了发表,只是作为生活历程之一的记录,同时也是一项文学活动,我认为是没有白费工夫的。

                                                                            (六)

     1982年初,我开始想系统学习中国的历史,原来是为了考试之用,但学着学着,便产生浓厚的兴趣。学习历史,恐怕首先要弄清楚朝代的变迁,弄清楚皇帝之间的交替吧,通读二十四史障碍太大,但是,当我涉猎几册通史、史纲之类今人的著作,似仍不得要领。至于春秋、战国,东晋南北朝、五代十国等复杂的时期,更是搞得一团漆黑,难以理出一个头绪。我当时想,我弄不清,其他的初学者也肯定很困难,如果能够编写出一部脉络清晰、简明而又能涉及到主要历史大事的书,以供自己和初学者参考,那就好了。

     本来,这样的工作,应该是专家学者的事,而偏偏,那个时候,我又心比天高,居然不自量力地干起来。1982年6月即编至东汉;1982年9月即编至南北朝;1982年12月即编至唐朝;1983年10月编至北宋;1984年3月编至南宋;1984年4月编至元朝第一节后,因各种原因而停了下来。于是,留下了五大本硬皮抄,有多少字则无法计算。之后的二十年,这部未完成的书稿一直还跟着我,如果说它还有些作用的话,那就是我有时遇到一些历史故事,不清楚或记忆模糊,我也把它拿出来,翻阅对照,起到半部辞海的作用。2000年,我有了自己的网站,也曾想过把它输入而放到网站中。但是,那工程是很大的,我自己难以做到。于是,只把书稿的序言和目录弄上网站,只不过告诉别人有这么一回事。这事,我在《续香山篇》中已有说明。

     2003年暑假,我写了一篇《闲话明朝皇帝》的文章。后来,我发现,此文被一些网站转载,说明还是有些人对历史感到兴趣的。从这事,我又想到,我有另一部书稿《民国军阀派系谈》,由于两年前已请人输入并搬上自己的网站,因而它已被多家网站转载,亦给一些研究中国近代史、军阀史或军事史的学者提供了参考。我想,如果把《中华历朝变迁简史》完成,并把它全部放到互联网,那么,它也应该会在学术界发挥一点作用的,总比现在束之高阁好些吧。

      促使我产生这个想法的,还有另一个原因。当今的影视,“戏说”成风,无论秦始皇、武则天、杨贵妃还是包公、乾隆、文绣,编导者都可以轻而易举地弄出数十集的电视剧来。现今的青少年,学习历史不是从教科书(学习教科书只为考试),而是从众多的“戏说”作品中,从“娱乐”之中获得历史的“熏陶”的。许多时尚的青年人,不是去到南京的明孝陵,去到西安的茂陵,拍一两张照片,就匆匆离去吗?他们大概连陵墓的主人是谁也弄不清楚或不屑于弄清楚,这应该是一种可悲的现状。由这些对自己国家的历史一无所知或知之不多的年轻一代,去建设一个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现代化的国家,似乎有点天方夜谭的感觉。当然,我这种担心,别人不一定有,不懂得历史又何妨?我懂得数理化呀,我懂得英语、电脑呀,我懂得驾驶、拍照呀,我懂得旅游、听歌呀……唉,我不想去争辨了,争辨的结果,一般是以“老夫子”的败阵而告终。还是尽自己的所能,多做一些“补天”的工作吧。如能把《中华历朝变迁简史》一书全部完成并搬上网站,应属“补天”行动之一吧。

     于是,2004年暑假起,我开始续写这书稿,续写完元朝,继而写明朝、清朝,最后全部完成。2005年暑假起,我将全部书稿搬进网站,了却了我的一桩心事。这书稿有没有人看,有多少人看,我没有作调查,但有网友来信息说,他们以此作为学习中国历史的资料,有的将全书稿打印出来,俨然成一部大书。

                                                                                  (七)

     年轻的时代,我生活在广州市。广州是粤剧和粤曲的主要发源地。过去,文艺品种不是很多,粤剧、粤曲在广州乃至广东都很流行。我在广州读书时,主要欣赏的是电影、话剧等,但也看过一些粤剧,如《梁山伯与祝英台》《搜书院》《关汉卿》等。知道了马师曾、白驹荣、红线女、罗品超、罗家宝、吕玉郎、文觉非、郎筠玉、林小群、陈小茶等粤剧名家,以及白燕仔、崔凌霄、同学的姐姐李艳玲等粤曲唱家。而我自己,也能唱唱《情僧偷祭潇湘馆》《荔枝换绛桃》等的曲子。

     世易时移,四五十年过去了,我早已与粤剧、粤曲绝缘,相信今生也不会再结缘,只是偶然于夏夜在天台上,用二胡拉拉几曲广东音乐,重拾起故乡旧日的一些生活碎片而已。

2007年年秋,市曲艺家协会的某领导在QQ空间中与我接触!为何她主动与我接触?原来,她发现了我这位粤曲创作人才!我具有何种特质,让她相中?原来,她认为,我是广州人,对粤曲、粤剧不会陌生;我能写旧体诗词,会写文章,还会拉二胡、小提琴,懂广东音乐,懂乐理……在戏曲创作后继乏人的情况下,她们盛情邀请我也能加入戏曲行列。对此,我既感动,也惴惴不安!我虽然具有上述的长处,但是,写作戏曲尤其是粤曲,我是不熟悉的,如何能担此大任?
      
之后,我在协会的安排下参加了一些曲艺活动,对粤曲的了解也逐渐增多。粤剧是广东第一项物质性遗产,我了解到,在中山,粤曲的群众基础很雄厚,每个镇以及许多村都有自发组织的曲艺(粤剧)社,时时有展演,群众喜闻乐见。但是,粤曲是传统艺术,旧曲旧戏颇多,在今天改革开放的新时期,粤曲不能只演旧戏,也应该古为今用,以它特有的形式和魅力,反映当今时代的人和事。而要做到古为今用,则需要创作的人才,创作新词新戏。我觉得,只要有条件,有能力的写作者,都应该关心和支持这一珍贵的文化遗产,希望能够在我们这一代人的手中得以发扬光大,而不是衰亡消失。

接触了粤曲创作,我深感它的博大精深,粤曲的唱词本身就是优美的诗词,而粤曲作者必须具备多方面的素质,非一般作家诗人乐师可以胜任。我对自己能否入门尚未有足够的信心,但是,我也相信,只要肯下工夫,还是可以登堂入室的。在行家的指点下,我对戏曲创作渐渐有些头绪。在2008年45月间,我编写了《冰雪无情人有情》这粤剧小戏,还有相声《儿子的网婚》等;其后,又创作了反映香山名人郑观应写作《盛世危言》一书的粤曲对唱《陶斋夜话》,还有反映汶川大地震的粤曲对唱《万众一心抗震灾》,得到协会同仁的认可,刊登于《金菊》报。同年11月,中山市举行了一场题为《中山市原创戏曲作品展演晚会》,上述作品均得以展演。《陶斋夜话》一曲,获得市07至08年度文艺创作戏曲类二等奖,得奖状及奖金2000元。此外,我也在网上开设了一个《戏曲专栏》的栏目,除了收集粤曲知识,也介绍其他剧种。

我的戏曲创作之路,恐怕要继续走下去了。因为2009年初,我被推荐加入了广东省曲艺家协会,成为会员。避免浪得虚名,也为了兴趣,2009年,我成为“八音师傅”, 操一把中胡或小提琴,每周一下午,为老干部大学粤曲班的学员们 组成的“私伙局”伴奏粤曲,这对我了解粤曲知识、参与戏曲创作等都很有帮助。 同年,我还参加了市西区彩虹艺术团的民乐队,也较多地领略到京剧的知识。

                                                                             (八)

19901991年,我因研究民国时期的军政界人物,尤其对他们的最后归宿感兴趣,着手收集一些这方面的资料,后此举被南京出版社的沈炜编辑得知(和我二哥相识),认为可以编成一书,作为辛亥革命八十周年纪念的丛书之一,于是,我们便编写了《民国军政人物寻踪》一书,199112月由南京出版社出版{(苏)新登字009}51万字,繁体字印刷,印数4000册,售价10元。这事,已在《续香山篇》中提到。

原以为,此书出版后,就不会再有再版机会了,但是,2005年夏,上海人民出版社的苏义宁编辑给我来邮件,认为此书有价值,且出版后又过去15年,应有不少内容可以补充,询问能否由他们社再版,我表示同意。后几经磋商,初步确定稿酬为千字50元。于是,我进行修订和增补工作,将稿子用邮件方式发给苏编辑,再由他审定。然而,后来,苏编辑弄到全部书稿的三分之二时,却病倒了,工作停下来,但他相信会好起来,所以坚持要自己完成此书的再版。后来,苏编辑病重住院,还动了手术,审稿速度拖延 ,但仍在继续。2009年10月,我到上海探亲旅游,与苏编辑见了面,对此书再版的事宜作了沟通,着重谈到体例和增补的内容。苏编辑承诺,明年可完成再版一事。

2009年5月间,某出版社的一位李编辑在QQ中与我联系,也谈到《民国军政人物寻踪》一书的再版问题,认为2011年,是辛亥革命100周年,此时再版,是最合适不过。他亦有此意,先与领导作沟通。李编辑还指出我网上此书中的个别错漏,发信息给我改过。

此事不管结果如何,但有一点可以说明,1991间出版的《民国军政人物寻踪》一书,还是有人在关注 并看好的。

                                                                   (九)

      19921993年,我因对中国近代军阀有兴趣,觉得出版界似乎还缺少一部能囊括所有军阀派系,而又能用精炼的文笔将各个军阀派系的形成、发展、壮大、衰落、灭亡的历史勾勒出来的书,于是我着手编写而成《民国军阀派系》一书,凡1797节。2001年暑假时,我托人把整部书稿文字输到网页上。此书稿上网后,即见不少网站全书转载,尤其是《征程忆旧》等军事网站,均很受欢迎。在网上以及我的留言板和邮箱中,不时可以看到“此书有无出版、在何处可以买到”的询问。

      2007年初,北京团结出版社的王林霞编辑与我联系,说在网上看到该书稿,出版社对此书稿很感兴趣,询问能否由他们社出版。我表示同意。4月,社里正式通过此选题,稿酬千字50元。我表示同意。后我与出版社正式签定了出版合同。在2007年间,我将修定过的书稿以邮件的方式发给王编辑。2008年5月间,我到北京,与王编辑见了面。此时,书稿已进入排版阶段。其后,因奥运会等关系,印刷一拖再拖,直到20091月,该书才正式出版,39万字,353页,初版印数7000册,售价39.80元。出版社免费送我12册,我自己自费买了42册。我自己觉得,该书并非精品,不宜广为献送。市宣传部丘部长、市文联胡主席、市作协吴主席等得知,均来电索要。

      年中,小王编辑来电话,说稿费已经取到,并打到我的银行卡上。除去各种税收费用,还得近一万六千元。这笔钱虽不是很多,但在绝大多数作者都要自费出书的大环境下,我的这书能够由出版社负责出版,并付给我稿费,应是很难得的、很可喜的事吧。

                                                                             (十)

    张振汉,这位原国民党将军,在十年前,二十年前,是不会有许多人知道的。在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因为编写《民国军政人物寻踪》一书,接触到张振汉。我感到这个人奇特之处在于,他居然是一位“长征干部”,跟随红二方面军走完了整个长征!由于资料的缺乏,张振汉这样一位国民党的败军之将,为何跟着红军长征,如何走完全过程,其后的经历,以及最终的结局如何,我都知之不详,只能了解到他解放后留在大陆,担任过政协委员,文革期间被迫害致死。

    时间又过去了十多年,20056月,“忠堡大捷”七十周年纪念,湖北省咸丰县等都有大型的庆祝活动,忠堡战役遗址也被辟为纪念馆,甚至有关忠堡战役的电影也在制作,而忠堡战役的主角之一——败军之将张振汉,也被人提起,并兴趣勃勃地谈到他参与红军长征的经历。

   某夜,我在网上浏览了一番有关忠堡战役的资料后,忽然有所感触,我不仅想到张振汉,还联系到忠堡战役的另一主角——贺龙。于是,我在键盘上快速地敲下一些文字,渐渐,便形成了一篇题为《贺龙和张振汉》的文章。在文章中,我写到了忠堡战役,写到了贺龙如何善待张振汉,红军战士如何感化张振汉,以及长征中张振汉的表现。当然,我也不得不写到文化大革命中,张振汉和贺龙如何先后被迫害致死的悲剧。在文章的结尾,我写道:“忠堡大捷,本来是令人兴奋的事,缅怀红军英勇作战的丰功伟绩就行了,何必提到贺、张的悲剧?不过,我总是想,缅怀革命先烈,不应仅仅是观看一下先辈的遗物,在烈士碑前献个花圈;更重要的,是要学习先辈的优良行为和作风,是要吸取历史的经验和教训。30年代,贺龙争取和感化张振汉,是我们党和红军做得非常成功的、值得歌颂的一件事;60年代,无辜冤死贺龙和张振汉,就是让亲者痛仇者快,最令人悲愤的事。再不能让‘残酷斗争,无情打击’成为我们生活的主旋律了,应该在如何创建和谐社会方面多想办法啊!”文章写好以后,我如同对待其他文章一样,将它挂在我的网站《聚贤茶室》的“谈古论今”栏目。这文章,希望它产生轰动效应,恐怕很难,但是,总会有人关注吧,我想。

    时间又过去了一年,传媒影视又掀起一番热潮,皆因这一年,是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有关红军长征的书籍和电视剧显得特别红火,如二十集电视连续剧《雄关漫道》等。这部电视剧,用了不少篇幅,再现了张振汉将军的形象。演员杨猛饰演的张振汉,我很难评价他演得像与不像,因为我实在不知张振汉长得什么样,是否说那样的话做那样的动作。在网上,网民们尤其是年轻人对张振汉这位真实的人物也很感兴趣,当然,疑惑也很多:贺龙为什么不杀张振汉?如果张振汉不会打炮,会不会留下他?长征途中,为什么那样善待他?红军真的做到那么人道主义?……网民们的疑惑,其实也是我的疑惑,因为,我们毕竟没有很充足的资料,尤其是缺乏第一手的资料作支持。

    11月的某天夜间,一封来自首都北京的孟女士的电子邮件忽然发到了我的邮箱,邮件有如下内容:“陈老师:您好!很高兴能在网上认识您。现在正是纪念长征70周年的时候,中央电视台1频道演播了20集电视连续剧《雄关漫道》,里面很大篇幅的演了一位国民党的中将张振汉被贺龙的红军部队俘虏后思想改造过程以及随红军长征的纪实,看后我们很是激动,因为那位国民党中将张振汉正是我先生的父亲。我先生叫张天佑,年已68岁,是一位生物技术领域的专家,很有成就,目前还在为事业奔忙,他一直想把他父亲的一生的传奇经历介绍给众人所知。昨天我上网搜索有关我公公张振汉的资料,也搜到了您写的一篇文章《话说贺龙和张振汉》,觉得您写的特别客观和特别有情感,在此对您表示感谢。现在能够知道张振汉传奇故事的也只有我先生了,估计以前和张振汉共过事的人现在已经都不在了。我们还看了您家庭组合的网站《聚贤茶室》,觉得很好,很有趣味,很欣赏你们的具有时代气息和具有家族凝聚力的网站。我们在北京工作,我是从事计算机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师。我先生想和您沟通联系一下,您能给我们电话的联系方式吗?……”

孟女士还发来另一邮件,则是张先生的名片。我看到,张先生的头衔如下:北京市新技术应用研究所研究员,全国标准样品技术委员会天然产物标样专业工作组常务副组长,国家中药制药技术工程研究中心现代分离纯化技术实验室主任,北京天然产物分离纯化技术研究中心首席专家,中国药理学会抗衰老与老年痴呆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名誉理事等。显然,张先生是我弄不大清楚的某个领域的一位学术权威,令我肃然起敬。

这是一封意想不到的来信,说它“意想不到”,原因有二:一是,张振汉还有后人;二是,张先生夫妇会对我感兴趣。我当时回了邮件,表示很愿意与他们沟通。之后,远在北京的张先生给我来了电话,从电话中,我听到了一把响亮的声音,感受到张先生中气十足,精神饱满;同时,张先生在很有限的时间内,给我透露了一些鲜为人知的有关张振汉的经历,这是一些可以令任何作家都感到兴奋的写作素材,我自然也不例外。我当即表示,我对写张振汉这人物很感兴趣,而他的那些故事,如果湮灭了,是中国近现代历史的损失。在并不太长的通话中,我们彼此都感到,双方有着共同的情性,似乎心有灵犀。

20071月中旬,张天佑先生应邀到深圳参加一个学术会议,临行前给来电话,说会议后打算到我处一行,作深入叙谈。我当即表示欢迎。119日那天,张先生来到孙中山的故乡中山市,来到我所居住的城镇,光临我的小楼。这是我和张先生首次见面,大有一见如故的感觉。我谈了我的人生经历,我的写作情况,我的微不足道的成绩。张先生谈了他的父亲,他所掌握的素材,他所写出的数万字的回忆文字,他的愿望等。我了解到,张先生并非不能写,他虽年近古稀,却仍是国内外他那领域的权威,每年须得国内国外到处跑,他需要一位有一定阅历、熟悉民国历史,而又会驾驭文字的人帮助他丰富润饰完成他的初稿,他觉得我是这样一位合适的人。张先生认为,我们的关系,应是合作的关系;这部作品,应是我们俩共同的成果。半天的时间,我们便达成了这一共识。在另一个半天,我们就写作方面的一些细节、技巧、定位等问题作了初步的探讨,在探讨的过程中,我们没有出现争议、争论之类,彼此的看法几乎是一致的。

之后的日子,我们便进入了合作写书的时期,这期间的过程,并没有太多的波折,但难处不能说没有,在其后一年多的时间里,我和张天佑先生邮件往返,书稿经过我们双方的修改、补充、加工、润饰,似乎已经达到较为满意的程度。一些热心人也给书稿校正润色,使之通过多个部门的审阅,并交由北京群众出版社出版。0812月初,张先生趁到中山市公干之机,和我再次见了面,我在他带来的出版合同上签了字。

2007年,《跟随红军长征的国民党将军——我的父亲张振汉》一书的初稿已完成(后又加上第三作者黄自荣),由湖南省民革主委刘晓以及贺龙女儿贺晓明作序。20091月,张教授出资,该书由北京群众社出版,19万字,259页,印数3000册,售价23元。此书的出版,我虽没有获利,但能为一位传奇人物做传,而且是主要写作者,我亦感到荣幸的。

                                                                    (十一)

2006年间,中山市提出了“香山文化”的概念。我亦赶潮流,给《中山日报》《香山报》发去一篇《香山自古多豪俊》的文章,先后于8月6日和29日发表了。9月初,中山市档案馆与《中山日报》准备每周六开设“香山文化”专版。某日,中山市档案馆高副馆长约请我,她说看了我报上的文章,知道(其实是以为)我是文史方面的专家,请我写写“香山文化”这方面的文章。她还送了一部大部头的《香山明清档案辑录》,作为写作的资料依据。不久,《中山日报》社的蓝编辑也电约我,请我为“文化专刊”供稿。接受了这约请,我只好勉为其难,搜索资料动笔(其实是敲键)写起来。

说起来,要完成这任务也不是很容易的事。其一,当时,我仍在职,为报纸写稿,似属于不务正业,所以要低调。但是,学校教师人手一份《中山日报》,报上有我的大名,又如何能低调?所以,在领导面前,我常有做贼般的心虚。其二,每周提供的文章,编辑要求起码有一篇4000字左右、反映香山以及广东历史的文章。到2006年底,我已发表了《教育兴,乡邑盛》《天下粮仓》《话说广澳铁路》《顶天立地奇男子》《香山人与外语学习》《洋人自远方来》《拿破伦侵葡波及澳门》《华工血泪》等多篇长文。有些文章被一些大网站如“南方网”作了转载。

2007年元旦后,责任编辑更换,来自云南布依族的阿果编辑她与我商议改进版面,后该刊改称“香山周刊”,周日出版,增设“歧江夜话”“夜谈”等小栏目,文章大小结合,形式更灵活,我仍是该刊主笔,每周发表一篇,有时二篇,甚至三篇,即整版都是我的文章。这种时候,除了本名,还要用“观潮”笔名,还要出动网名“岭南才子”。至2007年底止,已发表大小文章如《香山人最早提出建立“经济特区”》《想起当年花尾渡》《今日浮虚山》等40多篇,全都上于“中山网”之“文化”栏目,一些大网站如“南方网”等作了转载。

2008年6月底,中山市委宣传部为配合创建历史文化名城,充分利用好香山名人孙中山先生这张名片,决定在 《中山日报》每周的周六“文化”版开设一个题为“走近孙中山”的栏目,时间暂定为一年。报社方社长以及阿果编辑聘请我担任这栏目的撰稿人,每周提供一两篇1500字左右的文章。写孙中山,既容易也不容易。容易,是说孙中山的资料比较多,每周写一两篇1500字文章好办;不容易,是说孙中山已经被写了数十年,难以写出新意。既然任务落到我头上,我也只能勉为其难,尽可能沿着孙中山的生平轨迹,努力将这工作做好。7月5日,第一篇《香山出了个孙中山》发表……到2009年6月,已发表有关孙中山的系列文章以及文化类散文40多篇。 在孙中山研究会的年会总结中,我的这“贡献”也写上一笔。

                                                                   (十二)

李炳芬,号乐天楼主,广东中山小榄镇人士,1926年生,退休医师。出身书香及医学世家,为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山市孙中山研究会会员、中山诗社顾问 、中山市农工民主党党员等。

我与李老相识多年,经常得到他的热情指导。在与李老的交往中,不时听到他讲述自己旧日与省内外文友交游的雅事逸闻。我曾几度请他书写回忆录,使之得以流传后世。但是李老淡薄功名,不事张扬,所以始终也没有将那些 事情记录整理。我考虑到,李老所谈到的逸事,并非全属于李老个人,也涉及到各方文士,属于文坛有用的史料,有收集保留的价值。有鉴于此,我产生了一个愿望,趁李老健在,将他所叙述的有关雅事逸闻,以时间先后加以记录整理。所以,2007年暑假期间,在征得他的同意下,我开始做这工作,先后完成了23篇小文,取名为《杏香文秀乐天楼》。

从这23篇小文,13篇各地文友所记叙李老的文章中,我们可以看到,李老作为老一辈的医者和文士,体现出来的忠于职守、乐天人生、古道热肠和高风亮节,很值得后辈学习。这实际上也是我编录这部书的最主要的目的。为了让读者更能从多个角度了解李老,本书还选入他的文章12篇,寄友怀旧内容的诗词100首, 旅游写景诗词100首、楹联25联 。20078月间本书稿完成后,我曾交李老过目,李老表示欣慰,并纠正个别错误处。

2007101日国庆节那天,上午,李老参加小榄镇 盆景协会成立十周年庆典活动,精神爽朗;中午与友人吃饭时,谈锋甚健;然而,下午2时许回家后,即觉不适,家人当场抢救,并呼叫救护车送至医院,医生诊断,已经去世。10年前,李老因心脏主动脉瘤而动了手术,植入人造血管,当年医生说,此人造血管有效期一般6年,最多10年,此话的的言中!李老去世,除了他的亲朋好友以及受他救治过的病人外,我市的文化人,亦深感惋惜,连日来,上门悼念者络绎不绝,足见他生前人缘极好,建树显著。

于是,我所编此书不意成为李老的纪念册(后加入文朋诗友悼念李老的诗联若干),而李老未能见到成书,让人不禁欷噓。200810月,在李老去世一周年之际,此书由其家属自费出版,印数1000册。主要送给我市的诗词界人士。该书的编排与内容,受到同仁的广泛好评。

                                                                        (十三)

2007年初,接北京团结出版社王编辑的约请,编写一部民国时期的军政派系文化社团的著作,选50个派系和社团来介绍,每个4000字,全书20万字左右。其时我有两部书稿正在写作和整理,一心很难多用;出版社需要3月底交稿,我觉得难以完成;此外,出版社有些写作要求,如写得活泼有趣味,我觉得也难以达到;于是,我在写了若干章节后,便与王编辑声明,停止了这工作。

尽管如此,但是,我在写作的过程中,也对这个选题,尤其是“民国时期文化界社团”这选题感到兴趣。过去,我对民国时期文化界的社团略有了解,但知之不多亦知之不详,通过编写,便有了了解;另外,在编写的过程中,也引发了我更深层次的思考:在上个世纪上半叶,我们可以产生那么多文化大家,为什么下半叶却几乎一无所出?清末及民国时期,不是封建专制统治,不是军阀官僚统治吗?在那么黑暗的年代, 在那乱世之中,会有文化的自由土壤吗?事实给予了肯定的回答:在那个时期,出现了众多的文化社团,也从那些社团中产生出众多的文化大家,可以说是群星璀璨,影响着整整一个时代。此间,最关键的是什么?我想,最重要的一点,便是当年的文化人,有结社的自由,有办报办刊的自由,有表达思想的自由,有追求不同创作风格的自由,所以,才会出现真正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在那个时期,也有很激烈的论战,甚至持续数年的论战,但是,却鲜有因不同观点而被打成“反革命”之类的事。这的确也可以作为一面镜子,照照今天,我们在过去的数十年间,都做了一些什么正相反的事情。

我忽然觉得,选择“文化社团”这部分写写,也是一件有意义的工作,目的还是上述那三个,一是供自己边编写边学习;二是可以告诉年轻的读者,我们曾经有那么多文化社团,有那么多文化大家;三是提供思考,在现阶段,我们应该创造一种怎样的文化氛围以及学术环境,使得名家、大家辈出?这书稿,已经写作了大半,但还未脱稿。但是,我一定会最终完成它的。

                                                                              (十四)

 

2008年,因中山市要申报“历史文化名城”,需要申报一批“历史文化名镇”,黄圃镇作为八百年的古镇,也在申报“历史文化名镇”之列。而要申报“历史文化名镇”,需要做许多准备工作,至少需要编辑一部《黄圃镇历史文化志》(书名暂定)。20085月我刚退休,镇领导即聘请我担任《黄圃历史文化志》一书的主编。在我之下,编辑人员还有五名,他们主要负责走访、记录、摄影等;而我的工作,主要是全书的体例安排,内容取舍,文字审定等。这些工作,对于来说,也可以说驾轻就熟。因为我毕竟使用电脑十年了。经过几个月的辛勤工作,2008年9月完成初稿。至于何时印出,则是镇领导的事了。

                                                                              (十五)

 

2008年9月,我刚退休不久,还做了一件这样的事。孙中山是中山市的骄傲。宣传孙中山,是中山市文化人义不容辞的任务。在城区的中山纪念堂,原有一个介绍孙中山事迹的展馆,但展出的时间已长,内容不够丰富,不够新鲜。刚刚从市委宣传部副部长任上退休的马部长,专职担任市孙中山研究会的副会长。他负责在中山纪念堂搞两个新的展馆,一个是“孙中山史迹图片展”,一个是“中山市孙中山研究和资源利用图片展”。展馆以图片为主,兼以实物。展馆中有“前言”“后记”,每幅照片和实物还需要有说明文字。马部长从《中山日报》上知道我这个人,于是,请我合作,负责两个展馆全部文字的撰写。我与马部长合作了数周,与市委宣传部黄副部长、市文化局郑局长、市文联胡主席等领导进行过工作午餐,几经修改,终于通过领导的审批,于当年孙中山诞辰纪念前夕完成了两个展馆的文字撰写任务。

                                                                        (十六)

      这五年间,我的文学活动已在上述内容反映, 由于不断进取,小有成绩,2009年,我被吸纳为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还被选为中山市作家协会理事。如果还有什么值得提的,那就再补充两件吧。

      一是,这五年间,我获得的廉价的奖励很多,有些还大得惊人,”国家级“的,”世界级“的都有多个,这些就无须提了。正规的奖项,有散文《路桥今日话沧桑》获“中山升格地级市二十周年征文大赛》优秀奖;《夏日“来追柳外凉”》获岭南诗社07年文章类三等奖,得300元。此外,2006年11月,还获得”中山市第三届十佳藏书家庭“提名奖,得500元;还有上述提到的《桂枝香》一词获2009年中山市委宣传部和中山日报报业集团联合举办的中山颂全国征文大赛诗歌类二等奖,得奖金3000元;粤曲《陶斋夜话》获2009年市文联文艺创作戏曲类二等奖,得2000元等。

      二是,2009年1月,我收到香港凤凰网历史频道的主编刘先生的邮件,内容如下:

      ”陈先生:您好!我是凤凰网历史频道主编刘嵩,不久前在网上拜读了您的几本著作:《中华历朝变迁简史》、《民国军阀派系谈》、《民国军政人物寻踪》及《文革死亡档案》,感触颇深。希望能够得到您授权我频道转载相关文字,并连载发出,以广读者见闻。不知可否,望明示。万分感谢!“对此,我即回了邮件,表示同意。

三是,进入2010年,北京某图书编著中心与我合作,出版了我的几种书:诗词集《水沫集》,诗词评论集《论律评章》, 回忆录《往事未依稀》,长篇小说《仙乐风飘处处闻》等。

   上述三事,大概都可以说明,自己这些年所走过的文学之路,毕竟还是有点成绩的。不知其后五年,还有些什么文学成就,可以足够再写一篇”香山篇之四“?

                                                                                                             2010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