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山”及其他
陈贤庆
中山市的前身称香山县,对于中山人来说,应成为常识之一。中山古称“香山”,据唐朝《太平寰宇志》记载,其境内的五桂山多产奇异花卉,香溢数十里,故名“香山”。据考古发掘证明,在距今5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此地就有土著古越族人在此渔猎、生活。民国14年(1925年),中华民国首任临时大总统孙中山逝世。当时位于广州的中华民国陆海军大元帅府为纪念孙中山先生,决定将孙中山的故乡香山县易名为中山县。
香山原为海岛镇,先后隶属番禺、东莞、广州等府。南宋绍兴22年(1152年)由于香山镇的发展,升级为香山县,初为“下县”。在清朝嘉庆年间,由于香山的发展,遂与南海、番禺、东莞等同列为“大县”。民国期间,更被定为“模范县”。新中国时期,1961年从中山县划出珠海县,后又陆续划出部分地方归斗门县、番禺县、顺德县、新会县等,中山县的面积减少了43%。
由于脱离了“香山”之名80多年,今天要提“香山”这个富有诗意的名字,人们已经很难与“中山市”连系在一起,倒是另一“香山”独领风骚了。
在北京海淀区西郊,距市区 25公里处有一座山,便叫“香山”。此香山之得名,与广东的香山有相似之处:据说因古时香山盛产杏花,花开时使得此山香气四溢,遂得“香山”之名。1186年,金代皇帝在这里修建了大永安寺,又称甘露寺,寺旁建行宫。后经历代扩建,到乾隆十年(1745),香山又定名为静宜园。其后,历代再加以扩建,静宜园便成为著名的国家公园。园内主要景点有鬼见愁、玉华山庄、双清别墅等。香山红叶则享誉海内外,每到秋天,漫山遍野的黄栌树叶红得象火焰一样,蔚为奇观。
此香山与孙中山先生也极有关系。香山有座殿堂,原称普明妙觉殿。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先生在北京逝世,他的灵柩曾停放在碧云寺最高处的金刚宝座塔内。四年之后,中山先生的灵柩前往南京紫金山时,曾在普明妙觉殿设灵堂,举行了隆重的公祭和哀悼。之后,这里辟为“孙中山纪念堂”,供人们瞻仰,悬挂在门楣匾额上的“孙中山纪念堂”六个大字,由宋庆龄亲笔所书。
要说“香山”,还有一处不得不提,那就是位于河南洛阳的香山寺。香山寺位于龙门东山山腰,其建筑古朴浑厚,掩映于苍松翠柏之中。该寺始建于北魏熙平元年(公元516年)。唐天授元年(公元690年),梁王武三思奏请武则天皇帝予以重修,正式命名为“香山寺”。当时的香山寺“危楼切汉,飞阁凌霄,石像七龛,浮图八角”。其后,寺庙殿宇几经兵火,又再重建,到解放初期,已是年久失修,仅存观音大士塔和几通碑刻。新中国成立后,香山寺被列入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政府拨款对香山寺塔及附属文物进行了修葺加固。1982年以后,有关部门对香山寺塔及附近现存文物进行了修葺加固。
现在的中学生大概都知道,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号“香山居士”,此号可有来历?原来,真和香山寺有关呢。
唐文宗太和六年(公元832年),白居易将给密友元稹撰写墓志铭的润笔费,捐修香山寺,并撰写了《修香山寺记》。名人名山名寺,相得益彰,使寺名大振。白居易还把自己在洛阳12年所写的八百首诗,编为十卷,取名《白氏洛中集》,放在香山寺藏经堂内。白居易曾常住寺内,自号“香山居士”,和胡果、吉皎、郑据、刘真、卢负、张浑、李元爽、僧如满等结为“香山九老公”。唐会昌六年(公元846年),白居易病逝旧居履道里,家人遵嘱将其葬于香山寺北和满师塔之侧。
从“香山”一词,引出一县、一山、一寺、一人,也算得中国文化史中的趣事吧。
(此文刊登2009年9月20日《中山日报》“文化”专栏,用“观潮”笔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