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件何迟迟

 

陈贤庆

 

有一事,想写很久,但未有写出,今天,终于忍不住,要写写了。

这事,就是信件派递的事。

自人类有了交流的需要,社会就产生了信差,以帮助人们传递信息。邮政事业始于何时,我没有考究,但肯定千年以前吧。古代交通不发达,信息的传递也受到影响,古人便有“鱼书欲寄何由达?水远山长处处同”的叹息。如果遇上战乱,那寄信与收信就更难了,杜甫曾叹曰:“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现代社会,交通发达,按理说,信件的寄与收应该很方便很快捷。然而不,我感到,随着喷气式客机、磁悬浮列车、飞翔航船、高速公路等的产生,我们的信件传递却越来越慢!从我市寄到外市的信,以及从外市寄来我市的信,我计算过,没有十天半月,一般是收不到的。这就不说它了。今天,528日,我同时收到两封信,仅以这两封信为例吧。

一封是市作协寄来的,信中的日期是516日,这不足为据,邮戳则是52017时。这封由市区寄到30公里外的我镇的信,在路上走了8天,到了28日下午才到达我的手中。另一封,是一张明信片,由我镇的周君寄给我镇的笔者本人。明信片盖的是本镇的邮戳,日期是51817时,然而,我要在10天后才能收到!我家离镇上的邮局,可能就只是一公里之遥!

我不了解当今邮局对信件的运作情况,但是,以上述的速度派送信件,不管什么原因,都是让人无法理解和原谅的。当今世界,已进入了电信时代、互联网时代,信息的传递以秒来计算,但是,无奈的是,我们有时,又不得不仍要使用纸质的信件,仍要靠邮差骑着自行车或摩托车去上门派送。按理说,如今纸质信件应该大幅减少,但是,为什么我们要忍受着“迟来的信息”?这种完全不符合时代节奏的局面,为什么可以长期存在?为什么邮政方面的领导人没有想到要改变?

就着此事,还想说两句。于今各行各业,恐怕要数邮政部门服务最差了!我所居住的十多万人的一个镇,要收汇款,只能到一家门市部去,而且还只能在其中的一个窗口!许多时,为了取那么十元廿元数十元稿费,去到门口多次都不敢进去,原因是排队的人多!另外,一般单位,下午5点钟还未下班,而邮局,5点钟就关门,上班的人、打工的人,何时才能去办成点事?!我担任镇人大代表时,曾上访过镇邮政所长,他的回答是员工少,待遇低,设备差,也只能提供这样的服务了……当时无奈,数年以后,还是无奈!